- 我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在哪里?可以参观吗?
- 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是什么
- 秦山核电站是怎样建造的?
- 浙江秦山核电站3个方面知识
-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的什么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vi设计(秦山核电站设计者)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秦山核电站vi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我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在哪里?可以参观吗?
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是第一座我国自行设计并建造的核电站,目前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全资控股,并由秦山核电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秦山核电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核电事业实现从零到有的突破,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加拿大和瑞典之后世界上第七个能自主设计、建造并运营核电站的国家,为此多位国家领导人为其题词“国之光荣”、“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
建成背景从1982选址,1984年开工动土,到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整整花了9年时间,历经诸多磨练和困难。摆在核电站建设面前的两大难题:第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百废待兴,核电工业人才极具匮乏,最终召集了全国各地的六十多名各行业人才组成当时的核电科研团队;第二,在秦山核电站之前,我国在核电施工、核电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核电投资控制等方面都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一点点学,包括去国外学习考察,虽然很艰辛但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核电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各方力量的组织、协调、管理,就不可能有秦山核电站的落成。亲历者于洪福(秦山核电厂第一任厂长)这样回忆到。
电站规模秦山核电站第一期工程建成3台机组额定发电功率30万千瓦时,1991年并网发电年发电量为17亿千瓦时。之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建成二期、三奇核电基地。到2015年,秦山核电站共有9台机组投产发电,年发电量500亿千瓦时,是我国目前核电堆型最丰富、核电机组数量最多、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此外,秦山核电站还是我国核电事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共输送核电人才上千余人。
参观贴士秦山核电科技馆坐落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大道金城路口西,占地面积19000㎡,于2017年9月19日面向公众开馆,向公众展示我国核电发展之路,介绍核能基本知识等内容。
我国第一座商用大型核电站是什么
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叫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半岛。
秦山核电站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行管理。秦山核电站采用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反应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 、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
秦山核电站建设历程以及规模
1985年3月20日开工,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17亿千瓦时。二期工程于1996年开工,扩建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
2015年1月12日17时,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至此,秦山核电基地现有的9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成为国内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
秦山核电站是怎样建造的?
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连接位于杭州湾畔的海盐县。1985年3月20日开始动工,1991年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设者们,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核电站建设工作。
建立一座核电站,是一个需要由100个包含着大量设备、部件、仪器、仪表和管线的系统综合组成的大工程,仅反应堆、一回路、二回路等主辅系统就有30多个,再加上相配套的控制、检测等,共有170多个系统。其中设备就有5000台,仪表9000多个,阀门10000多个、管线几百千米。
核能专家童鼎昌全面负责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原子核反应堆本体和反应堆厂房等设计。在他的组织下,克服了近百个技术难题,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把国外经验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采用过滤——蒸发——离子交换三级工艺流程,使排放的废水放射性浓度指数比国外同类指标还低。
为了确保秦山核电站的安全,不使辐射物质有半点漏出,核岛底板2万多平方米的大面积混凝土不能出现丝毫裂缝。核电站技术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于1985年6月浇灌完毕,两年之后不见裂缝,使一些外国专家为之惊叹。
安全壳筒体的施工,也是技术难度很大的工程。安全壳厂房呈圆柱形简体,穹顶柱高62.5米,壁厚1米。它是核岛的第三道屏障,质量要求相当高,工程技术人员采用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安全壳的结构形式,获得圆满成功。
1986年,秦山核电站进入了施工的关键性时刻一焊接贯通压力壳、蒸汽器、主泵反应堆的主管道。主管道直径86厘米,壁厚7厘米,一个焊口就要用1100多根总重量15千克的焊条,而管两端的焊接误差不得超过0.5毫米。这是一项难度很大技术。世界上只有法、美、日等国家能够独立施工。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上海核工院联合攻关,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获得了15000多个数据,摸索出最佳焊接技术。到1989年10月25日,16个主回路管道全部焊完,一次性合格率为99.23%。经国际原子能机构运行前评审团全面检查,焊接质量全部优秀。
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战,秦山核电站终于在1990年年底并网发电。秦山核电站的建成,将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浙江秦山核电站3个方面知识
简介秦山核电站坐落于海盐县秦山双龙岗,面临杭州湾,背靠秦山,这里风景似画、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又靠近华东电网枢纽,是建设核电站的理想之地。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一期工程额定发电功率30万千瓦,采用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1984年破土动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设计寿命30年,总投资12亿元。厂区主要包括七个部分:核心部分、废物处理、供排水、动力供应、检修、仓库、厂前区等。全厂设备约28,000余台件,由国内585个工厂和10余个国家(地区)供货,汽轮机、发电机、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核燃料元件等重要设备都由我国自己制造,进口设备主要有反应堆厂房环形吊车、压力壳、主泵等,电站动力装置主要由反应堆和一、二回路系统三部分组成。秦山核电站设计广泛采用了国外现行压水堆核电站较成熟的技术,并进行了相当规模的科研和试验工作,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为阻止放射性物质外泄,设置了三道屏障,第一道锆合金管把燃料蕊块密封组成燃料元件棒;第二道为高强度压力容器和封闭的一回路系统;第三道屏障则为密封的安全壳,防止放射性物质外泄。加外还有安全保护系统、应急堆蕊冷却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消氢系统、安全壳空气净化和冷却系统、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等,使反应堆在发生事故时,能自动停闭和自动冷却堆蕊。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投产以来,机组运一直处于良好状态,成为中国自力更生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
穿过隧道是二、三期核电基地。二期工程是国家“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由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浙江省、上海市等投资联营建设的,规模为两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商用核电站,已分别于2002年2月6日和2004年5月3日建成发电。秦山核电站三期总装机容量为两台728兆瓦核电机组,是中国与加拿大联营建设的,二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6月12日建成发电。现在秦山核电站已成为总装机容量为300万千瓦的中国核电基地。
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实用型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东南秦山。由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等单位设计。采用目前世界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核岛内采用燃料包壳、压力壳和安全壳3道屏障,能承受极限事故引起的内压 、高温和各种自然灾害。电站1984年开工,一期工程包括建设一座30万千瓦核反应堆,安装 3台共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及建设配套厂房和输电设施,1991年建成投入运行。年发电量为17 亿千瓦时。二期工程将在原址上扩建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1996年已开工。
概述
秦山核电站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濒临东海杭州湾,并且邻近上海、杭州等特大城市。
在起初的规划中,秦山核电站一期仅具有试验性质,它采用了当时国际上成熟的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单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由中国自主承担整个电站的设计、建造、设备提供和运营管理工作。
一期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主导推进,于1985年动工,1991年12月首次实现并网发电,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投产的唯一一套核电机组。机组在测试运行了两年之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一期建成后不久,秦山核电站又先后开工建设了二期和三期工程,并引进国外技术力量和国内地方政府资本参与建造。
二期工程依然由中国自主承担设计、建造和运营任务,采用压水型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4年建成,并正在筹划继续扩建。
三期工程由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采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应堆技术,建设两台70万千瓦发电机组,于2003年建成。目前秦山核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90万千瓦,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
组织结构
秦山核电站目前共有5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90万千瓦。在组织结构上,分为三个实体。
秦山核电站一期的业主为秦山核电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00%)。
一期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1991年12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二期的业主为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0%)、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20%)、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2%)、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10%)、华东电网有限公司(6%)等。
二期1号机组装机容量60万千瓦,2002年2月并网发电。
二期2号机组装机容量60万千瓦,2004年3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三期的业主为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1%)、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浙江省电力开发公司(10%)、申能股份有限公司(10%)、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9%)。
三期1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2年11月并网发电。
三期2号机组装机容量70万千瓦,2003年6月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
2006年4月28日,是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当天,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秦山核电二期工程国家竣工验收暨扩建工程开工仪式,在浙江嘉兴海盐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商用核电机组CNP600已经成熟,实现了核电自主化的重大跨越,具备了批量建设的条件和能力。同时,也将对我国后续核电项目的自主化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的什么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秦山核电站开始并网发电。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并网发电。这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又一重大胜利,结束了我国内地没有核电的历史。”
1991年12月15日0点15分,随着操作员按下启动钮,核电电流并入华东电网,秦山核电站正式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内地没有核电的历史。
早在1970年,党中央就提出要建核电站,周恩来总理主持审批了第一座核电站的建设方案。1985年3月,在浙江嘉兴的海边,秦山核电站破土动工。一座核电站由大小几十万个设备部件构成,质量不允许有丝毫差错。一切从零开始,专家凭借记忆中几张国外核电站的图纸,克服人才、技术、设备全面匮乏的难题,步步摸索,最终完成了秦山核电站的设计。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被誉为“国之光荣”,“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在此后的30年里,秦山核电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目前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
技术方面,在此期间,秦山核电一直安全运行并致力于自主创新,先后掌握了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助力中国核电实现了技术型谱化发展,完成了“二代”向“三代”的技术跨越,中国已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正在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截至2020年底,秦山核电已安全运行132堆/年,累计发电64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6亿吨、植树造林约404个西湖景区。
秦山核电是我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缩影。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摇篮”和“红船”,30年来,秦山核电逐步掌握了多项核电关键技术,并培养了一大批核电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功实现了“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道路”、“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我国核电“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
以上就是关于秦山核电站vi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