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是什么人(武训是什么人物)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武训是什么人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问友Ai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武训与历史中的哪些人物有关系
武训(1838-1896)原名武七。山东堂邑(今属聊城)人。少时孤贫,从母乞讨于市。稍长,边当雇工边乞讨。自恨不识字,提出“修个义学为贫寒”。遂以乞讨所得,积累成数,放债置地。在堂邑、馆陶、临清三县置地300余亩,财产总达1.7万余吊。1888 年,与杨树坊合办义塾于柳林村,次年,与了证和尚合办馆陶县杨二庄义塾。1896年又和施善政合办临清镇御史巷义塾。塾分二级,称蒙学、经学。常来往塾中,师之勤于事者叩谢之,师不称职或生徒之顽梗不率教者则跪泣劝之,师生咸相戒勉。因“行乞兴学”,得山东巡抚张曜召见,赏银200两,黄绫“官捐薄”一本。光绪帝授以“义学正”,赏穿黄马褂,赐“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1896年卒于临清义学庑下。由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准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乡贤祠,并得建忠义专祠
谁被称为千古奇丐,一生靠乞讨攒下巨额财富?
这个人其实就是武训,他虽然是一个乞丐,但是却也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写进史书的乞丐,而且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精彩。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哪一个朝代,哪一个国家,都会有贫穷和富贵的差别,有些人甚至贫穷到只能以乞讨为生,但是纵使生活不易,很多人仍然没有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而且每天都以善心来报答这个世界。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武训出生于1838年,而且家里还十分的困难。由于家境的贫困,他的家庭几乎没有人读过书,以至于在他出生的时候,他都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因为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很多人都会叫他武七,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7岁的时候,家中唯一的支柱,他的父亲也离他远去,这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由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武训便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起上街乞讨。受尽人间冷暖的他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于是在一番思索之后,便决定要干一件大事,不过在干大事之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文化水平先提升起来,于是他决定行乞兴学。
在武训20岁的时候,他便开始了自己的这一伟大项目,尽管这是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道路,但是他还是一直坚定的走了下去。在他身边的很多乞丐在讨来钱财之后,都会选择用大吃大喝来满足自己,但武训却和他们不一样,他有着自己的目标,终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他50岁的时候,他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终于如愿以偿的建立了第一所学院,而这也让他成功的名垂青史。
什么是武训?
武 训(1838~1896) 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冠县柳林镇武庄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假帐相欺,谎说3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并且头部左右的头发剃留不常,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同治七年(1868),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光绪十二年(1886),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光绪十四年(1888),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的的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1951年,电影《武训传》错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坏。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为武训恢复名誉的决定。
首位载入中国正史的乞丐—武训,究竟都做过什么?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民间始终流传着一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境地,做着怎样的职业,但凡用心地将一件事或一种技能,专研到底,实践到极致之后。长此以往,我们必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
看着如今的社会,几乎各个国家都存在着一种卑微的职业——乞丐。他们是常年以乞讨为生的人,被其他职业者叫做“要饭的”或者“叫花子”,他们身处于社会阶级的最低端,不断卑微地向别人乞求,接受着人们的施舍,同样也承受着别人歧视和羞辱。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中,却存在着很多乞丐出身的著名人物。例如伍子胥、朱元璋、严嵩,苏乞儿和武训等等,他们出生卑微,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
他们的名字流芳百世,被人们熟知。其中,武训从小就是一个卑微弱小的乞丐,却在成年后,变成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并且是唯一一个以乞丐身份记载到中国历史中的人。
武训的悲惨童年
在道光18年间的农历10月19日,武训先生出生在山东堂邑县的一户穷苦家庭,家里子女众多,排行老七,武训又叫做武七。父母常年务农,生活情况异常困难,长期是处于吃了这顿,没下顿的境况。
在武训七岁的时候,父亲的离世,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刹那间就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万般无奈之下,武训他只能跟随母亲上街乞讨为生。
随着武训慢慢长大,在他15岁的时候,来到姨夫张老板家打工。可这张老板却是一个长期压迫平民百姓的雇主,在武训打工的期间,经常打骂欺辱他,甚至克扣他的血汗钱。两年后,长期受到压迫的武训,辞职后选择来到另外的一个李姓家里打长工。
可是在一年的除夕之夜,李姓主人让武训在门框上贴上对联,不识字的武训不小心将对联贴倒了。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李姓主人,认为这是非常的不吉利。盛怒之下,对武训拳打脚踢,恶语相向。武训在李姓人家打了三年的长工,没有得到过一分工钱,甚至有时候吃不饱一顿饭。
在得知母亲病重,急需金钱购买药材的时候。武训第一次向李姓主人索要打工费。可不曾想到,这户人家居然掏出假账户,谎称武训的三年工钱已经支付完毕了。
武训极力争辩,却因为不识字的缘故,反而被诬陷成讹钱赖皮。最后被李姓人家毒打一顿,口吐白沫,拖到街上示众。
回到家中的武训,不语不言,自己静静地待了三天。这是第一次武训意识到,在这个社会中读书识字有多么的重要,就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还让自己落到这样的境地。为了再次避免这种情况,武训决定一边乞讨一边学习,一定要充盈自己的知识面,读书识字,不再任人欺负了。
想要新办学堂的武训
仅仅只有20岁的武训,四处乞讨,去过华夏的山东,湖南,河北,江苏等等地区。他花了大把的时间去游历中国的大好河山,见识到了华夏民族的地大物博,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学识。
在长时间的乞讨过程中,武训发现在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着和他一样,很多因为没钱上学不识字,而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的百姓。武训深深的感受过无知带来的痛苦,为了帮助这些同病相怜的人们,他决定将自己辛苦乞讨来的钱,攒起来开办义学。
在武训21岁的时候,正式开始实施他的“义学计划”。每次乞讨来的衣服和食物,他都会卖掉,只留下自己的生活必需品。他长期头发脏乱,衣不蔽体,完全一副可怜的乞丐模样。
他一边乞讨一边打工,白天给别人跑腿寄信,晚上帮别人缝制麻线。有时候,武训的生活遇到困境,一筹莫展的时候,武训总是鼓励自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
除此之外,他还会像江湖的艺人一样,当众表演杂技。比如扛大鼎,刀破头,胸口碎大石甚至是吞石头吃毒物等等行为。靠着这些杂耍技能,成功吸引了客人的注意,获得了别人的大量施舍。
十年过去了,武训的积蓄数量已经非常可观了。他想要用这笔钱贷款给其他人,以此获得更多的利润。长此以往,在武训49岁的时候,他的积蓄已经可以置办300多亩的田地了,在当时的社会中,武训已经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了。
可是他并没有选择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辛苦,而是选择继续做一个清贫穷困的乞丐。
实现梦想的武训
武训决心将大部分的积蓄用来建设义学,到处奔走,终于在1888年的时候,经他一手创办的“崇贤义塾”在堂邑县柳林镇地区成功建立了起来。这是他创办的第一所义学,耗费了他30年的青春,30年的心血。
这所义学创立起来后,武训他诚心诚意地去请当地有名的文人或学者,让他们到这所义学任教,按月支付他们的教学报酬。但是在这所学堂里面上学读书的学生们,都是不需要交学费的。学堂里面全部的开支都是武训一力承担。
武训对老师和学生总是格外的大方宽容,但是对于自己却是非常的苛责。他一有时间,便到学堂来探望。看到认真负责的任课老师,武训总是会跪拜磕头,表示感谢。看到犯懒疏忽的老师时,他也会跪拜一下,表示提醒。
偶尔碰到顽皮贪玩,不认真上课的学生,武训便会跪在学生面前哭诉道:“要是读书还不用功,以后没出息,怕是没有脸面回家见父母呀。”听到此话的学生,纷纷惭愧不已,今后在学习方面再也不敢懈怠,努力钻研,积极上进。
看着自己的“崇贤义塾”蒸蒸日上,武训创办义学的想法更加强烈了。在1890年的时候,武训又和当地的寺庙交流,在馆陶县地区建立起了第二所义学。随后,在1896年的时候,第三所义学堂在临清县创办起来。
武训的一生都在为了创办义学而奋斗,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的他,在59岁的时候,在自己所办的义学堂里面,伴随着朗朗读书声离开人世间。学堂里面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来吊唁他,为他送行,哭声一片。
名垂青史——千古奇丐
武训创办义学的一生中,获得了太多人的爱戴和尊敬。他在自己遭受无知带来的痛苦之后,依旧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用自己的双手,举起来下一代的未来。在清朝,武训被朝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民国时期,为了纪念武训,在为临清地区修建了"武公纪念堂"。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庆举办了一场纪念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的活动。
当时武训一生的义学成就,被正式编排进入了学校的教科书,让全国的莘莘学子都了解到了武训先生的事例。
武训靠着一生的默默奉献,成为了唯一一个以乞丐身份进入中国历史的人,也是唯一一个在全球书刊《世界教育辞典》中,被誉为 “无声的平民教育家”的乞丐。
武训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武训是清末堂邑县武庄(今属冠县)人,生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武训原本没有正式名字,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都是那种“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贫民。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给他取名为“训”,以示朝廷对他创办义学来训导贫苦学生的支持和鼓励。
武七自小家境贫苦,7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每次随母亲路过学堂的时候,幼小的武七都要驻足良久,他总是为里面的朗朗读书声深深吸引。然而在当时,就武七的家庭条件,上学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
14岁后,武七多次到大户人家当佣工,经常受到欺侮。辛辛苦苦干完三年,到了领工钱的时候,大户人家伪造了一本假帐,欺武七不识字,谎称所有工钱早已支度完毕。武七据理争辩,却被诬为“讹赖”,并遭到家丁的毒打。气得他口吐白沫,大病一场,在破庙里一连三天不食不语。思量之余,武七方悟以往受尽欺辱,皆因吃了不识字的亏。他又想,周围象他这样的穷人还有很多,如果不念书,穷人永远没有出路。于是他萌发了兴办义学的念头。
穷且益坚,不堕青云之志。一旦建立了自己的目标,武七便以贯穿其一生的苦行和执着来实现这个目标。自古以来,学堂除了官办,就是民间殷实人家集资兴办。以赤贫之身而兴义学之举,旷古未闻,其难度可想而知。一个乞丐,不图名,不为利,抱有这样的大志,固然值得佩服,然而,这个志向对他来说是不是过于“远大”?可以实现么?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边乞边佣”。几年下来,这个苦并快乐着的乞丐,足迹所至,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每次讨得较好得衣物和饭食,他就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象一个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的食物,边吃还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他有时还象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节目,甚至吃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以取赏钱。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武七白天乞讨,晚上纺线绩麻,边做活边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在农忙时还经常给富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各种歌谣唱给众人听。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信史,以获谢礼和佣钱。
经过多年的辛劳,武七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款无处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武七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于是跑到杨府求见。由于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见,他便在大门口一跪就是两天,最后终于感动了杨举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遍,杨举人大为感叹。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随着款项的增多,武七开始典买田地,备作学田。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49岁时,武七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财力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而选择享受,他继续过着赤贫的生活。这时他觉得时机已经来临,决定创建义学,于是他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武七应先娶妻生子,武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光绪十四年(1888),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理想,在这三十年里,他受尽苦难,但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当年招生约50余名,依循惯例分为蒙班和经班,学费全免,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要先拜老师,次拜学生,这种仪式持续多年。每次置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课的老师,他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跪求警觉。有一次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也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就这样,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陶行知先生的短诗《武训颂》对武训的一生做了概括,诗中这样说:“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公无靠背,朋友无多。未受教育,状元盖过。当众跪求,顽石转舵。不置家产,不娶老婆。为著一件大事来,兴学,兴学,兴学。”
虽有人质疑武训受赏黄马褂一事的真伪,但武训为朝廷隆重嘉奖、为时人称颂却是不争的事实。清王朝当时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仍令国史馆为武训的事迹立传,这使得武训和他的事迹倍受当世瞩目。根据《清史稿》宣统本纪的记载,“己未,予积赀兴学山东堂邑.义丐武训事实宣付史馆。”武训的事迹后来被编入《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六孝义一节中。
以上就是关于武训是什么人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