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最早的意思(从字最早的意思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从字最早的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问友Ai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皖 字从白从完 字形解释里的两个“从”是什么意思?
“从”最早来源于《说文解字》,一般是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和它所从的有关系。比如你说的“皖”是形声字兼会意字,它的意义跟“白”“完”有关,即是这个字的形旁;“完”同时又是声旁,所以说“从白从完,完亦声”。会意字一般是两个部分都跟字义有关,所以也会用到“从”,比如:林,从二木;森,从林从木。从字是什么意思
一人单独走(人)例句:人山人海 耳聪目明
二人结伴走(从)例句:从师习艺
三人成一群(众)例句:众星捧月
从字面上解释:一个人字念“人”;两个人字念“从”;三个人字念“众”。
从词义上讲: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行为;两个人就组成了一对矛盾,既有“从”,也有“抵”,既有统一,又有斗争,统一就是“从”;三个人就组成了一个更加复杂的矛盾体,三人统一,步调一致就是“众”。由此可见,在两人以上的情况下,必然要有主次,有一个主导者,另外的人应该要服从主导者的领导。
从一人到三人的变化过程,也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简单等同于数学上一加一等于二、二加一等于三.。“人”、“从”、“众”都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扩展资料:
人(中国汉字)
人,中国汉语名词,音rén,象形字。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的直立动物。人之所以能够鞠躬,是因为内心会思考,明白个体力量的不足,需要与他人合作。
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以纵生,贵于横生,故象其上臂下胫。
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按禽、兽、艸、木皆天地所生,而不得为天地之心;惟人为天地之心。故天地之生此为极贵。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果实之心亦谓之人,能复生艸木而成果实。皆至微而具全体也。——《礼记》
从
从,cong,二人,随行也。与比相反。
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
《陆佃曰》二人向阳为从,向隂为比。士之趋向,不可不愼。
众(汉字)
众,zhòng,从目从乑,多也。
意义如下:
(1)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众”,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2) 同本义 [multitude;everyone]
参考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人(中国汉字) 从 众(汉字)
从字什么意思?
“从”是《说文解字》的一个术语,表示一个字的意符,比如上面的“从一从兀”,表示一、兀都是元的意符,也就是说“元”字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含义与“一”“兀”有关联,当然这个“元”字的说解释受到当时条件的局限,并不可靠。《说文解字》在注释会意字的时候采用“从某从某”的格式,表示这个字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含义与构成这个字的几个部件相关。还可以看到一种是“从某某声”,这种就是形声字,“从某”表示意符,“某声”表示声符,这个应该很好懂。还有一种是“从某从某,某亦声”,这种字称为会意兼形声,比如“娶”的说解就是“从女从取,取亦声”,就是说“取”既与意义有关,又与读音有关。说得比较简单,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
从的最初意思是什么?
从,为汉语言法定规范简化字,基本字音读cóng,二声。基本意义有顺从、按照、跟随等。从,《康熙字典》368页:“又《集韵》、《类篇》似用切,音颂,同宗也”。《辞源》1081页:“集韵似用切,去,用韵。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又次者,叫再从、三从。”标音“zong”。《称谓录·卷三·父之兄通称》“诸父、从父”条:“从,从也,言与父类从也”(梁章钜、郑珍,1996:33)。《康熙字典》和《辞源》所记读音略有差异,可能是语音变化所致,但从一些官话方言的实际读音来看,应读同“纵”,如山东单县。
《尔雅》中已出现了大批冠“从”称谓,例如:“父之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为从祖父”、“母之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为从舅”、“母之姊妹为从母”、“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等,其他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到,如《仪礼·丧服·大功章》“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注:世父、叔父之子也;《左传·庄八年》有“连称有从妹在公宫”(梁章钜、郑珍,1996)。魏晋南北朝时期,冠“从”称谓更加普遍。
冠“从”称谓可以分为直接型和曲折型两种,直接型指用“从”直接加直系称谓称述亲属,曲折型指用“从”跟“父、母、祖”等长辈称谓,再加直系称谓。辗转表达。
直接型冠“从”称谓在典籍中使用非常多。例如:
(1)权谓朱异从父骠骑将军据。(《三国志·吴志》)
(2)琨妻即谌从母。(《晋书·卢谌传》)
(3)从子仁景,神龙初。宫至司农卿。(《旧唐书·列伟第八》)
(4)余从昆让山,比柳枝居为近。(唐·李商隐《柳枝五首序》)
其他还有“从舅、从姑、从叔、从兄、从嫂、从弟、从妹、从甥”等,不胜枚举。直接型冠“从”称谓中.“从父、从母、从子、从女”不属于同堂称谓.所以不能用“堂”直接替换,而其他的称谓都可以。“从父”指伯父和叔父.“伯父”历代有“犹父、伯父、伯伯、伯、公”等称谓,“叔父”有“仲父、叔父、季父、叔、阿叔、大人”等称谓(梁章钜、郑珍,1996:33~35)。“从母”指伯母和叔母,伯母历代有“世母、伯母”等称谓,叔母有“叔母、季母、婶”等称谓(梁章钜、郑珍,1996:34~36)。“从子”、“从女”在上古及唐代的一些文献里称作“犹子”、“犹女”,例如《礼记》:“兄弟之子,犹子也。”(梁章钜、郑珍,1996:57)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张岘妻,是颜荛舍人犹女。”(梁章钜、郑珍,1996:59)后世“从子”、“从女”分别由侄子、侄女代替了。
直接型冠“从”称谓“从”前又可以加“群、诸、再”等限定词。例如:
(5)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 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6)桓南郡小儿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世说新语·忿弱第三十一》)
(7)国夫人重节,宗磐女孙,再从兄之女。(《全史·列传第一》)
冠“从”称谓的曲折形式多为定中结构。“从+上辈称谓(祖、父等)”限定后面的同辈、后辈称谓(兄弟、姊妹、子女等)。例如:
(9)礼,从祖兄弟刺居异财,恩义已轻,服属疏末。(《后汉书·党锢列传》)
(10)元姑二年,封光从父昆弟昆弟昆弟昆弟曾孙阳为博陆侯,千户。(《汉书·霍光金日璋传》)
(11)从母子王昱为拾遗。(《新唐书·列传第一》)
冠“从”称谓的曲折形式间或也有“从+同辈称谓+后辈称谓”的用例。例如:
(12)大司马博陆侯禹与母宣成侯夫人显及从昆弟昆弟昆弟昆弟子冠阳侯云、乐平侯山诸姊妹婿谋为大逆,欲诖误百姓。(《汉书·霍光金日珲传》)
曲折型冠“从”称谓中,“从”不能用“堂”直接替换。
从文献资料来看,冠“从”称谓一般只用在陈述中,而未见面称的用例。
冠“从”称谓在书面语中一直沿用到近代。例如:
(13)论宁远解围功,封魏忠贤从子良卿肃宁伯。(《明史·本纪第二十二·熹索》)
(14)耿有从子去病,狂放不羁。(《聊斋志异·青风》)
冠“从”称谓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也并未完全消亡,如山东单县称同曾祖而不同祖的兄弟为“从堂兄弟”,“从”音“纵”。
以上就是关于从字最早的意思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