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序号(公文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及字号)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文序号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有小程序、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和批量生成器
问友Ai官网:https://ai.de1919.com。
本文目录:
公文标题序号怎么用?
公文的标题序号,在一篇文章中既有核心作用,也有美观作用。可以使公文内容层次分明,章节清晰,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般的公文,由标题、正文、附件三个部分组成。正常情况下,它的标题为2号小标宋体字,正文为仿宋3号字体。正文中的序号使用,为四个等级,下面逐一介绍。
一、正文序号及标题使用:
1、第一等级,一、:
这个第一级序号“一、”,为黑体三号字加粗。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级序号,一般都会有小标题,则需要小标题也同为黑体字,但不是仿宋三号字。在“一、”的后面,一般使用“、”号,不能直接是文字或空格后是文字。
例:一、抢抓机遇,超长发展,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
2、第二等级,(一):
这个第二级序号“(一)”,为楷体三号字加粗。需要注意的是,第二级序号,一般会有小标题,则需要小标题也同为楷体字,但不是仿宋三号字。在“(一)”的后面,不再使用“、”号,而是直接为文字。
例:(一)支部带头,强化阵地堡垒作用。
3、第三等级,1.:
这个第二级序号“1.”,为仿宋体三号字加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三级序号也有小标题,同样需要加粗,保持仿宋三号字体。在“1.”的后面,直接是文字。
例:1.集中学习,提高综合素养。
4、第四等级,(1):
这个第二级序号“”(1),为仿宋体三号字加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四级序号也有小标题,同样需要加粗,保持仿宋三号字体。在“(1)”的后面,不再使用“、”号,而是直接为文字。
例:(1)做好师资队伍选拔及培养。
二、特殊情况的标题序号使用。
有的时候,一篇文章结构简单,字数不多,不需要四个层级,只有一、二、三个层级,这个时候的序号使用,可以灵活遵循使用规范。但有一个基础原则,第一级序号,必须是“一”,而不是“(一)”或“1.”、“(1)”.
比如,只有两级内容的,可以使用“一、和1.”或“一和(一)”,但不能使用“一和(1)”。
有的时候,日常文档只有一个层次的,序号可以使用“一、”、“1、”。
关于公文中序号排列的问题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公文如果只有一个层级,就是“一”的形式;如果如题所述公文中正文的结构层次只有两层,那么规范的序号顺序当然是一、(一)的。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本标准相对GB/T9704-1988作如下修订:
(1)将原标准名称《国家机关公文格式》改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2)删去原标准中的引言部分;
(3)删去原标准中与公文格式规定无关的一些叙述性解释;
(4)对公文用纸的页边尺寸作了较大的调整;
(5)不设各标识域,而按公文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各要素的顺序依次进行说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公文标题序号等级顺序是什么?
第一层为“一、二、三”。
第二层为”(一) (二) (三)“。
第三层为1、2、3。
第四层为(1)(2)(3)。
第五层为①②③。
常用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一)份号。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涉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二)密级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级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应当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根据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注“特急”“加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四)发文机关标志。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也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五)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时,使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八)主送机关。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九)正文。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附件说明。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署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十二)成文日期。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十三)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十四)附注。公文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十五)附件。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十六)抄送机关。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者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机关全称、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统称。
(十七)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的送印机关和送印日期。
(十八)页码。公文页数顺序号。
公文序号的结构层次顺序是什么?
第一层为“一、二、三”。
第二层为”(一) (二) (三)“。
第三层为1、2、3。
第四层为(1)(2)(3)。
第五层为①②③。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一、阿拉伯数字后面用黑圆点;
二、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
三、“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
四、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序号
以上就是关于公文序号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