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夜宵十大排名(东莞夜宵最出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东莞夜宵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馄饨宵夜摊的故事
老梁的街边小吃摊晚上九点多钟开张,十点以后生意才开始忙活起来,过了十一点就有些忙不过来了。尽管生意忙不过来,老梁还是催促老婆赶紧回家睡觉。老梁的老婆是个清洁工,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床出来扫马路。不过老梁老婆不情愿走,小吃摊的伙计请假回乡下农忙去了,摊子上缺个帮手,她担心老梁太劳累。老梁看她犹犹豫豫的,蛮横地挥舞大手:“去去去,赶紧走,莫在这儿多手多脚添麻烦!”
老梁驱赶老婆的口气,引起了小吃摊上两个吃客的不满。两个吃客是老梁和他老婆以前在厂里上班时候的老同事。他们遇见街边摆摊的老梁两口子,很高兴很热情,有说不完的话。但是老梁忙得很,没时间跟他们热乎。
吃面条的老同事看着老梁老婆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回过头来用筷子隔空指点老梁:“老梁啊老梁,不是我说你哈。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去去去!赶紧走!跟支摆佣人老妈子似的。你忘了当初是啷个追求人家的呦。”
另一个老同事吃的是馄饨,就着小勺刚吃头一颗,有些烫,呵啦着囫囵吞下去,卷着舌头来接嘴:“我看也是。想当年,那人家是厂里头最乖的乖妹儿,厂花,唱歌跳舞搞宣传,青春靓丽,几多人追呦!”
老梁端起炒锅,将一锅小炒铲到菜盘里,锅铲刮得呱叽乱响。他吩咐打杂的小妹把炒菜端给客人,然后抽空响应一下:“那老子那当年也是眉眼周正一表人材,对不对?我还是厂里头最年轻的车间主任,哪点配不上她?”
“说的是哟。”馄饨赞许道,“老梁那时候是先进人物喔,不光是车间主任,还当了劳模,光荣榜上彩照登起,还上过报纸,好风光哦!”
面条摇头: “先进又啷个嘛,劳模又啷个嘛,厂子一垮,不是一样下岗啊!登彩照上报纸风光一时,结果呢,还是个巴扎嘿。”
老梁炒完几个小炒,忙里偷闲点了根烟:“日妈的,老子那些年为当劳模卖了不少力,白日黑夜扎在车间里,以厂为家。屋头顾不到,娃儿管不到,媳妇跟我扯皮我不听。结果娃儿考不上学怪我,找不到工作也怪我。”
面条挑了柱面条挂在嘴边,停下来接嘴说:“屋头那么漂亮个媳妇还当啥子劳模哟,要是我的话,莫说劳模,给个厂长老子都不稀得干!”
馄饨凑趣跟上一句:“老梁这是英雄本色,爱江山不爱美人!”
简易棚子里三五张小桌,七八个吃客,大家都看着老梁,都有些好笑。老梁圆圆脸圆圆眼,胖乎乎的,满面的烟熏火燎。老梁的老婆已经走了,人家不晓得她曾经是青春靓丽的厂花,刚才没怎么用心留意。但是眼前这个小吃摊老板的形象,实在让人想象不出那个年轻的车间主任一表人材的模样,也看不出一点劳模的风范,总之是不像个配得上厂花美人的英雄。
老梁一边下馄饨,一边下面条,在两口汤锅之间忙碌,却也能感觉到别人的眼神,居然有些困窘。这个时候手机响了。老梁的手机在围裙兜里,声音很大,像放收音机: “我在仰望啊,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昨天遗忘啊,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老梁在围裙上蹭了蹭手,掏出手机来接听,是街对面楼上八一八室要送四份馄饨。老梁接着电话点头应承:“好的好的,稍等一哈,一阵就送到。”对面那栋楼原来是建设局的房子,市政府东迁以后,建设局也在东边盖了新大楼搬走了,这儿被改造成写字楼,里面有不少半大不小的公司,晚上常有加班的人叫外卖。老梁摊子上馄饨做得好,打电话来都是要馄饨的。
放了手机老梁才想起来,摊子上的伙计请假不在。伙计人年轻腿脚勤快,以往送外卖都是他跑腿。今天怎么办?做好馄饨谁去送呢?他看了看正弯腰洗碗筷的小妹,黑更半夜的,让个妹娃子去送外卖不方便。可都已经答应人家了,总不能言而无信。老梁是个讲究人,说话算数,他决定待会儿不太忙的时候自己跑一趟。后来又来个电话,写字楼上七一八室也是要馄饨,就一份。不过反正要跑一趟,多送一份也是顺便,老梁也答应了。接完这个电话老梁关了手机,不让“月亮之上”再响。今晚人手紧,不能再接外卖的活了。
写字楼上八一八室,四个人凑着张桌子打麻将,每个人跟前或多或少都堆着些钱。上首的那位钱最多,一大堆钞票,今晚他是赢家,收成很好。刚才要馄饨的电话就是他打的,谁赢钱谁请宵夜,这是规矩。
老梁家儿子坐在赢家对面,一边跟大家一起稀里哗啦洗牌一边说:“下头街边十几个摊子,就数我屋老头的馄饨好吃。”上首的赢家斜叼着烟卷,不屑地眯缝着双眼: “吹吹吹,你屋老头摆个小吃摊你都要吹,老子点你家馄饨是照顾你屋老头的生意晓得不?”
老梁儿子今天手气不好,一直在输,到现在都没有翻过身。
他耐着性子解释说:“啷个是吹嘛?不信你下去看一哈,生意好得很,人多的时候儿都排列子,稀罕你照顾。”又跟左右两个人说:“你们不晓得,我们家做馄饨是祖传下来的,有配方。”
上首赢家把烟头往烟灰缸里一戳:“配啥子方哦,不就是放点大麻壳子嘛!”烟灰缸很大,烟头歪在里头余烟缭绕。
“放你妈的屁!”老梁儿子生气了,横眉竖眼,“哪个放大麻壳子?你给老子说清楚,哪个放大麻壳子?你婆娘那个火锅店才放大麻壳子!街上哪个不晓得?咹?还一锅一锅用地沟油,赚你妈些黑心钱!”
上首赢家暧昧地点头:“好好好,我婆娘开火锅店赚黑心钱,那你婆娘天天晚上去舞厅坐台,赚的又是啥子钱?”
这话戳到了老梁儿子的痛处,他砰地一下撞开椅子,骂骂咧咧地站起来,脸红脖子粗,看样子就要冲上去动手。左右两位赶忙起身劝阻制止,拉的拉扯的扯,同时回头谴责上首的赢家:“你哥子说话也太过分了!做人要厚道!”输钱的人心情不好,容易上火,赢钱的一方一般都得让着点儿。上首的赢家不再吱声,只是悻悻地摇头,表示不跟老梁儿子一般见识。
两个人把老梁儿子推回原位,按着肩膀让他重新坐下:“打牌打牌,莫扯那些南山望,说齐天道齐地,赢钱才是硬道理!”老梁儿子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余怒未消。他伸出爪子样的双手很响地码牌,心里头憋着一股子狠劲,腮帮子咬得一棱一棱的。码好牌又横了上首赢家一眼:“今晚上老子要是捞不回本钱,你狗日就莫想走!”
又打了一将,左边那位自摸和了牌,三个人点钱给他。老梁儿子牌运还是没有起色,心头气恼,眉毛拧成个曲腺儿。这时候外头有人碰门,闷声闷气好像是用膝盖头在顶,应该是送馄饨的来了。老梁儿子离门近,可他不想为人民服务,黑着个脸不动弹。左边那位看了他一眼,起身去开了门。老梁走进来,左手提着个大塑料袋,装的是八一八这间的四份馄饨,右手拎着个小塑料袋,是楼下七一八的一份馄饨。房间里乌烟瘴气,灯光下一桌麻将,还有钱,一看就是在赌。老梁看不惯赌钱,说话就没有好声气:“你们要的四份馄饨对吧?放哪儿呢?”
听到老梁的声音,老梁儿子吓了一大跳!他不知道老头摊子上的伙计今天请假,没想到老头亲自来送外卖。他侧头瞄了一眼,就想往桌子底下钻,可是来不及了。老梁按吩咐把大塑料袋放到门边的办公桌上,然后过来收钱,一抬头就看见他了。老梁愣怔了一下,脸色一变,勃然大怒,圆圆眼鼓成一对铜铃:
“格龟儿子!敢跑到这儿来赌钱!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哈!”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一个箭步跨上前来,左手一把揪住龟儿子的后脖领,右手一挥就把那装着份馄饨的塑料袋砸将下去。塑料袋砸破了,泡沫盒里的馄饨砸开了花,连汤带水迸在龟儿子的头上脖子上,溅到麻将桌上。桌边几个人都跳将起来,斜身退出一大步。老梁儿子连声喊着烫死了烫死我了!两手忙不迭地一通乱抹。老梁还不解气,两眼左右搜寻找家伙。老梁儿子趁这当口,猛地起身抱头鼠窜,冲出门口逃之夭夭。老梁追赶到门口,龟儿子连影子都没有了。老梁撑着门框喘气,肥肥的身子气得直哆嗦。
老梁逮不着儿子,转回头来数落呆若木鸡的另外三个:“你们这些年轻人哪,就不干点正经事啊。你门口不是挂的公司牌牌嘛,啥子公司?赌钱公司呵!老子给你们说,今后不准跟那个龟儿子混!他是个烂人!烂透了篼的,提都提不起来!好了好了不说了,馄饨钱给我,老子还要回去忙摊子。”
上首赢家拿了张百元钞票递给他。
老梁不伸手:“楞么大个票子,找不开,你跟前不是有零钱嘛。”
上首赢家软兮兮地说:“梁伯伯,您老人家就不要找了嘛。”
“少跟老子来这套!”老梁又瞪眼。他上去在赢家的赌资里扒拉出四份馄饨钱。又到自己儿子的座位那边,把剩余的几张零钞撮到一起,拿起来甩了甩上面的汤汤水水:“这是那龟儿子的赌资对吧,没收了啊!”然后将馄饨钱和龟儿子的赌资一并揣进围裙兜里,气哼哼地转身离去,留下三个人瓜兮兮地面面相觑。
老梁回到摊子上,心里头还堵得慌。他手忙脚乱地干活,自言自语地骂人。两位老同事幸亏走了,要是还在这儿多嘴多舌,肯定讨不到好脸色。老梁忙着骂着,忽然想起写字楼上七一八室那份馄饨没有送,刚才气头上来,就手报销在龟儿子脑壳上了。既然答应了的,就不能让人家干等。老梁一边恨得牙痒痒,一边吩咐小妹下一份馄饨,准备给七一八室送去。
小摊上来了生意。棚子里涌进五六位客人。他们是一伙的,看样子是刚在哪家饭馆喝了酒出来,说话嗓门都很响。几个人你指我点要了六七份小炒,又差人去附近的通宵超市买酒,看样子还要鏖战一盘。夜晚的小吃摊经常有这样的客人,刚喝了一顿大酒,出来却要找个街边摊接着往下喝。老梁也是搞不明白,这些人为啥不一次喝个够,非要换个地方复二火。不过管他明白不明白,反正来的都是客。而且这些醉酒客往往舍得点菜,花钱比那些下夜班吃宵夜填肚子的人大方得多。
小妹过去招呼客人,给他们摆上一次性餐具,倒上茶水。
那伙人等着菜,也等着酒,嘴里都不闲着,聊着刚才在饭店的酒局。年轻人彼此不服气,都夸自己今晚喝酒喝得最多。座中一位中年人嘲笑说:“进门都说不行不行,出门至少吹嘘半斤,说的就是你们这些人。”几个人言谈中提到工程项目,提到张总赵局,提到宋小姐。说这个项目赵局能出面那是十拿九稳了,说张总今天高兴得都喝结巴了,说今天能把赵局请出来,宋小姐立了大功劳。都说宋小姐厉害,把赵局抹得一毛顺,说宋小姐敬赵局的酒,赵局都是都是仰起颈扛干了的。
有人提出个疑问:“宋小姐说是张总的助理,可你看不到她到公司来上班哈。”旁边人不屑地看他:“上啥子班嘛,人家是公关助理,做的是公关工作。跟你一样天天在公司爬上爬下呀?像你妈个雷公虫。”大家都夸宋小姐皮肤白净,长得漂亮。中年人说:“不光是长得漂亮,关键是人家气质好,能掌控场面。你们没有注意到哇,她一说话赵局就回头把她看到起。”在座的都觉得中年人言之有理,都点头啄脑表示赞同。
这伙人说的,是个房地产项目。那个项目比较大,外面早有传闻。这些年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到处都在修路建桥盖房子,房地产开发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热得发烫。老梁他们那个厂子,也早已经建成了时尚小区,还起了个外国名字,叫做印象西班牙。小区里高楼大厦,绿树成荫,锃亮的小汽车开进开出。当年的工厂当年的车间,哪还有一点踪迹。
客人点的小炒多,老梁就格外忙,配料点火涮锅炒菜。小妹已经在旁边汤锅下好了馄饨,捞在泡沫盒里,装进塑料袋了,得马上给对面楼上七一八室送去。可老梁这阵哪里走得开,总不能等送完馄饨再回来给客人炒菜吧。这些夜半出来的酒后吃客,大都不好伺候,稍有怠慢就发火,弄不好就起身到别家摊子上去了。这一条街都是小吃摊,竞争激烈得很。
小妹主动开口说:“伯伯你忙到炒菜吧,我去送馄饨。”老梁看小妹一眼,难得小妹这么懂事,这也是没得办法的事情。他点点头说:“那你去吧,快去快回哈。”菜下了锅,锅铲急吼吼铲两下,又转头嘱咐一句:“记到起房号是七一八哈,七楼七一八。”
小妹脆脆地应了一声,提着塑料袋出了摊子,避让过往的车辆横穿马路,消失在对面大楼灯光昏暗的门洞里。
小妹在摊子上干了有大半年了,这座大楼竖在马路对过天天晚上看到起,却没有到里头来过。她找到电梯,乘电梯到了七楼。从电梯出来,是一个很长的过道。过道明明暗暗的,好些灯都坏了。门牌号也残缺不全,有的门口有,有的门口没有,连不起来。小妹东找西找,往左边走了一段,觉得不对,又往右边走了一段,还是觉得不对。她看到一个房门的地底下有一缝光亮,估计那里头有人,打算过去敲门问一下,看是不是七一八室。
房间里确实有人,但这间不是七一八。
房间里有大班台,有老板椅,有绿色植物,有玻璃鱼缸,靠窗那边还有真皮沙发。窗帘是拉下来的,沙发上坐着一男一女。男的点了烟抽,态度漠然。女的怀里抱着提包,手里捏着张百元钞票,头发衣衫有些凌乱。沙发一头的地板上,有几团形迹可疑的卫生纸。
女的说:“老板,一百块钱肯定不行。说好两百块才出台的噻,你楞么大的老板,说话肯定是算数的噻。”
被叫做老板的男人把右手上的烟换到左手,抬起右手理了理自己为数不多的头发,斜脸看着左边的女的,操一口南方普通话:“两百块两百块,那你跟我讲实话,你今年多大岁数啦?”
女的低了头不做声。
“包间里光线暗看不清,一排十几个小姐我就选了你,你说你二十几岁,我才请你出来。你看你,乃都垂到肚子上啦,下面还有剖腹产的口子,我看你至少三十多岁啦。你这人不诚实,是你讲话不算话。像你这个岁数,就不要出来干啦。做这行,年轻是本钱啦。”
女的抬头看了看男的,眼神里有明显的不服气。那男的眼袋厚重,脸上还有些许老人斑。但女的不想讨论岁数,她只想要钱:“老板呢我的大老板呢,你又不是缺钱的人。我们的规矩出台至少是两百,你给一百块,让我回去啷个跟妈咪交待嘛,说起来他们都没得人相信。”
“你们的规矩我不管,我这是按质论价。”男的说完,继续抽烟。
女的挪动屁股凑过去,嬉皮笑脸,一只手搁在老男人的膝盖上:“老板你是个好人哪,给一百五要得不?加五十块钱,就算打发个车马费。”
男的不高兴,但有些犹豫,正要说话,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半夜敲门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两人同时警觉起来。男的伸手去烟灰缸里摁灭烟头,眼睛紧盯着那扇门。女的马上把钱钞塞进提包,又举起双手快速往后理头发,捋出手腕上的胶圈扎了个髻,然后站起身三下五除二整理衣裙,眼睛也离不开那扇门。男的也站起身来,不知该干点啥,他看见沙发边上的卫生纸,用手使劲指了指。女的赶紧弯腰,把地上的卫生纸收拾成一团捡起来,准备扔进纸篓,想了一下,干脆一把塞进包里了。
敲门声再次响起,声音比刚才大。男的提着一口气,一步一步走近门口,侧着耳朵往外听,听不到动静。他壮起胆子问了声:“是哪个?”
门外响起小妹的声音:“我是送馄饨的,是你这儿要的馄饨不。”
男的听是个女孩的声音,松了口气。但他还是不放心,拧开锁钮转动把手把门打开一小半,门外果然是个年轻女孩。他又探出头去张望,确定只有这女孩一个人。男的不再紧张,浮肿的脸上堆起了笑容:“馄饨啊,真是雪中送炭啊,进来进来!我还真有些饿了呢。”不由分说就把人家拉了进来。
小妹进了门,一只手提着塑料袋,一只手还被那男的拉着。
“小姑娘你多大了?”男的和蔼亲切,嗓音清水亮,就跟喉咙里装了个喇叭似的。
“我今年十六岁了。”小妹毫无防范,实话实说。
“这么小就出来打工挣钱啊,真是不简单呢。”
沙发边那个女的,这阵也放松下来,不再紧张。不过刚才那一场虚惊,还是让她心有余悸,她觉得这儿不宜久留,决定离开。女人钱也不再要了,拎着提包往外走。走到门口,她鄙视了那个色迷迷的老男人一眼,脱口骂了句:“流氓!”然后抬脚跨门,扬长而去。
小妹听得莫名其妙,楞了一下,她搞不懂那个女的为啥骂这男的流氓。不过她没有心思去琢磨这两人之间的事儿,她来送外卖的。
“是七一八室要的馄饨。你这儿是不是七一八呀?”
“别管什么七一八七一九了,你把馄饨交给我就行了。”
“那啷个行呢?七一八打了电话的。”
“小姑娘不要死心眼好不好?我给你钱就行嘛。反正是卖,卖给谁不一样呵对不对?”男的边说边拿过小妹的塑料袋,又伸手从兜里掏出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小妹的手里,大方漂亮地说了句:“不用找了。”然后顺手在小妹的胸前抹了一把。
小妹遭受突然袭击,像触了电。她肩膀一抽,本能地往后缩,双手抬在胸前。她惊恐地看着头发稀疏的老头,心想这家伙还真是个流氓呃。
那男的依然满脸堆笑,继续往前凑,再次向小妹伸出手来。
小妹吓得尖叫一声,转身撒腿冲出门,沿着明明暗暗的过道疯跑。跑到电梯跟前,使劲戳下行键,不停地戳,边戳边回头看。还好,那个老流氓没有追出来。进了电梯,眼见电梯门合上,小妹才松弛下来大口喘气。下到楼底,出了电梯,她还胆怯怯地东张西望,生怕黑暗的地方藏着什么人。
小妹回到小吃摊上,心头还在咚咚跳。她一句话也不说,从桶里撩起水来洗手,然后站到案板跟前包馄饨。小妹包馄饨动作熟练,两只手飞快就像包馄饨的机器。
那伙酒后客还在围着桌子喝,还在信口开河闲聊胡扯,声音响彻一条街。不过他们早就不扯张总赵局宋小姐了,话题漫山遍野,从足疗按摩到桑拿浴,从广东深圳到新马泰。一个打花哨领带的粗壮小伙跟张总去过新马泰,说起泰国的人妖眉飞色舞:“……你看上去绝对是妹娃子,一个二个长得还多乖吔。乃子又大又挺,绝对跟真的一样!你要合影他就把你搂到起,还在你脸巴上打Kiss,给二十泰铢可以随便摸。”桌上几个人津津有味地听,肉肉地笑,好像都摸到人妖的乃子了。有人问二十泰铢合人民币多少钱。
小妹瞪了那伙人一眼,她觉得这些男人真他妈恶心,全都是些流氓。
桌子上有人要餐巾纸,小妹不动。老梁拿了餐巾纸过去,回来问小妹:“你送个馄饨,啷个去楞么长时间?”
小妹说:“楼上过道黑黢麻恐的,看不到门牌号。”
“那你找到没得?”
“没有找到。”
“没有找到?那馄饨呢?”
“馄饨卖给别个了,给了五十块钱。”
“给五十块钱?啥子人楞个大方?”
“我又认不到,晓得他是啥子人咯。”
“钱多也不能乱卖吔,那是七一八室叫的馄饨呢。”
“七一八七一九又啷个嘛,卖给哪个不是卖嘛。”小妹说这话表情有些怪,好像她在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
“那也不能让七一八那边干等起嘛。”
小妹不耐烦:“我笨!我找不到七一八,行了不!”
小妹提高了嗓门,态度生硬。老梁有些意外,狐疑地看她,不知她哪儿来愣么大气象。仔细看看,小妹好手好脚的,也没有发现啥问题。他懒得计较,吩咐小妹再下份馄饨,说趁这阵不太忙,他自己给七一八室送去。
小妹说:“愣么长时间没有送,人家还要不要哈。”
“要不要是他的事儿!送不送是我的事儿!”老梁很固执,瞪着圆眼睛。
写字楼上七一八室,一个年轻人坐在电脑屏幕前犯傻。他双手撑着脑袋,头发被挤得乱七八糟,像停了只乌鸦。听到有人敲门,他懒懒地喊了声:“哪个?”
门推开,老梁扶着门把手问:“是你打电话要的馄饨吧?”
年轻人抬起眼,眼神迷离恍惚。
老梁提着塑料袋走进来:“是不是你要的馄饨?”
年轻人回过神来:“怎么这么长时间才送来,我都饿过劲了。”“对不起对不起,有点事儿耽搁了。”老梁赔着小心把馄饨袋子放在桌上,“楞个说嘛,送迟了是我们的问题,给你打八折。你要是不要了呢,我就拿回去,也没得意见。你各人决定嘛,总之是不好意思哈。”
年轻人倒不多说什么,起身往口袋里掏钱。
老梁对这个勤奋工作的年轻人有些佩服:“楞个晚还在忙啊,真是辛苦哈。就你一个人加班?”
年轻人指点着房间里几张办公桌,惨白地笑: “这个这个这个,他们都不干了。公司撑不下去了,就剩我一个人了。” 又重点指了指对面的办公桌:“你看,连我女朋友都不干了,她要去广东,去东莞挣大钱!他妈的,东莞是个啥子鬼地方!”
“那……那你还加啥子班呢?”
年轻人哼了一声:“我不服气,我不能认输。我手头还有个大单子,方案都通过了,就是广告词不过关,甲方始终不满意。化妆品啊,广告词不好弄,抠破脑壳。算了不说了,我们广告公司的事,老师傅你不懂。”
年轻人边说边在身上东摸西掏,掏出来不少东西,却掏不出钱来。又拉开抽屉找,扒拉一阵也没有结果。后来又去对面办公桌拉他女朋友的抽屉,拉不开,女朋友的抽屉锁住了。年轻人尴尬地直起身来:
“对不起呀老师傅,我身上没得钱了。”
老梁看着长头发中间那张瘦条条的白脸,斯斯文文的一个人,断定他不会骗人:“那下回一道给吧。”
“下回……”年轻人挠着头发,“兴许就没得下回了。”
老梁想起他说的公司撑不下去的话,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敲了一下桌子,转身往门外走,他还得去忙活他的小吃摊。
“老师傅,你的馄饨……”
“送你吃了,算我请客!”老梁随口说了声,带上门出去了。
老梁的脚步声还没有完全消失,年轻人就扒开塑料袋,翻开快餐盒盖,掰开一次性筷子,迫不及待吃起馄饨来。他实在是饿了,连汤带水狼吞虎咽,馄饨还烫嘴,他吃得嘶啦嘶啦的。一眨眼馄饨下肚,年轻人精神多了。他用餐巾纸仔细擦自己的嘴,擦手指头,最后擦桌子,然后放进塑料袋,连同快餐盒和一次性筷子,一起扔进墙角的垃圾篓。
年轻人打着虚嗝,站在窗前消食。从玻璃窗往下看,能望见街对过那排小吃摊。昏黄的灯光,简易的棚子,进出的吃客,还有炒菜的油烟和红彤彤的灶火。不时有小车从马路上开过,偶尔按一声喇叭。
蓦地,年轻人一个转身,快步走到女朋友的办公桌前,再次拉了拉抽屉,还是拉不开,真地是锁上了。他左看右看想了想,去靠墙的柜子里找出把螺丝刀。他拿着螺丝刀去撬女朋友办公桌的抽屉,因为不专业,撬得很费劲,最后还是被他撬开了。他把抽屉拉出来,倒腾里面的东西。抽屉里除了一叠叠的档案纸袋文件资料,还有一些私人物品。他感兴趣的就是这些私人物品。他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但他就是想找一找。
一个钱夹,里头没有钱,也没有信用卡……一只U盘,一盒名片……一方粉饼盒,一管口红笔,一瓶指甲油……一枚发卡。发卡很漂亮很精致,但是并不贵,是去年他们去苏州旅游时他给她买的……一面卡通胸牌,是今年他们在人民公园搞宣传活动时佩戴的……一本相册,里面有她的照片,有她跟同学朋友的照片,当然也有她和他的照片。
他坐在地毯上翻看相册,重点看他和女朋友的合影,边翻边回想拍照的时间地点,回味照片后面的故事。他看得很认真,很仔细,很投入。时间从他身边流过,他就像时间河流中的一块石头。相册的最后一页,夹着张圣诞卡,颜色有些旧了,看上去却很眼熟。他想起来了,是前年过圣诞节他送给她的。那时候他们刚认识不久,刚刚相恋。圣诞卡上那几行故作潇洒的字,是他亲笔题写。他颤动着薄薄的嘴唇,轻声读出来:
“在无意的一瞥中,我发现了你,从此目光不再转移。”
“在无意的一瞥中,我发现了你,从此目光不再转移……从此目光不再转移……”他反复吟诵,突然有所感悟,茅塞顿开。他扔开相册跳了起来,兴奋得两眼发直。他在房间里急速踱步,两手不知所措地挥舞:“太好了!太好了!绝妙的广告词啊,表现化妆品简直浑然天成,如灵魂附体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步走到窗前,一把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给了他一个拥抱,给了他一个透彻身心的洗礼。窗外的世界已经发白,路灯伫立在晨曦初露的黎明里,灯柱裸露了真实的身体,灯光变得暗淡透明。这是一个崭新的早晨,生活将要重新开始。
楼下的街边小吃摊早就没有了踪影,大街上显得空荡荡。一个年老的清洁女工正划拉着大笤帚,一下一下地扫马路:“嚓——嚓——嚓——嚓——”
链接:《 宵夜 》
本文参与“ 向茶点故事投稿 ”活动,发布时间开始的未来两天内,本文阅读量超过1000且点赞数不低于50,本文原作者将获得100-2000的贝奖励,如果你喜欢本文,就为本文助力加油吧!
二、当事人起诉社保局因下班吃夜宵出事故不被认定工伤?
根据报道,下班后和同事去吃夜宵,返回公司宿舍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东莞市社会保障局查明相关细节后,认为不属于工伤的范畴,遂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当事人唐某不服,向市第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将市社会保障局列为被告,公司作为第三人,要求法院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工伤认定。
报道称前日,该案在市第一人民法院东城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市社会保障局黄江分局局长陈润安出庭应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2016年10月12日,唐某于21时33分打卡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外出吃夜宵。吃完夜宵后,唐某乘坐公司主管的摩托车返回公司宿舍,途经黄江镇烈士陵园红绿灯路段时发生交通事故,唐某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后被诊断为“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显示,肇事司机在该事故中负全部责任,唐某无责任。
同年11月23日,唐某就该事故向市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经过市社会保障局查实,于2017年1月12日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唐某不服,诉请撤销被告作出案涉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并请求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工伤认定。
三、东莞寮步今天晚上有美团送夜宵吗?
文/ 金错刀频道 张一弛
当代年轻人最日常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当然是越夜越精彩。
现在年轻人的睡眠,越来越像一个伪命题。
即便白天的工作很繁琐,社交压力让人喘不过气,到了晚上,当小龙虾、烧烤、炸鸡重新填满空寂的胃,那些辗转反侧的夜晚似乎也就没那么寂寞了。
数据不会骗人。
《2020年上半年美团夜宵指数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夜宵指数为16.4,即每100单外卖中就有16单夜宵。
再加上疫情从无常变成了常态,一边是压抑许久的消费热情亟待释放,一边则是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夜间消费”,经此一“疫”,似乎没有哪个品类比夜宵能率先完成恢复。
不过,夜宵外卖看似热闹,真正能够做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1
搞定年轻人的胃,
先得读懂年轻人的心
有消费者调查显示,外卖消费最为集中的两个年龄段为18-25岁、26-30岁,占比分别为36.1%、22.5%。也就是说,90后是外卖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超过50%。
而对于夜宵外卖这个品类,几乎可以说是“得年轻人者得天下”——25-35岁之间的人群是绝对主力军,具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和能折腾的身体,是夜间餐饮消费的死忠粉。
从去年夏天开始,美团外卖开始在夜宵场景营销做尝试,通过拉动夜宵等非刚需场景需求,提高下单频次,为业务贡献新的增长点。
要想做好这件事,就要极致洞察用户的“小”需求。
首先,夜宵满足了年轻人的细分需求。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而“夜间经济”则成为消费领域新的增长点。
对于晚睡党们来说,夜晚时光最宝贵,刷剧打游戏舍不得睡,但没了夜宵,再丰富的夜生活似乎也没了灵魂;而对于加班的公司人来说,在办公室里匆忙解决的夜宵,是在漫漫长夜里继续搬砖的续命良方。
据美团大数据测算,2019年全国餐饮夜宵时段的交易额规模已达7568.8亿元。2020上半年,全国夜宵指数为16.4,夜宵外卖交易额同比增长了20.5%。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北京稳居夜宵交易额前五位。
除了满足夜间的馋虫,很多特殊而有仪式感的场景,也需要夜宵的一份加持。
2018年世界杯开赛当晚,据美团外卖发布世界杯揭幕赛夜宵数据,共送出153万只小龙虾,在美团外卖平台下单的串串香增幅达42.86%。
2020上半年夜宵时段,用户在美团外卖平台共消费了近1亿只小龙虾。
种种迹象表明,生活时间正在延长,这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对夜宵需求的增加。
需求与日俱增,但痛点也层出不穷。
对用户来说,确实有不少问题让点夜宵外卖的快乐打了折扣。
白天里精打细算凑满减,严格把预算控制在30元以内;到了晚上,品类大大减少,价格都不便宜。
对商家来说,夜宵外卖在配送难度上和午餐档也有不同。
午餐档的外卖订单,主要是送往公司,商家大部分也都集中在商业中心,毕竟做的就是这些上班族的生意,所以午餐档的外卖,配送范围都不会特别远,消费者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往往会选择距离三公里之内的商家。
但是夜宵档的外卖,范围相对比较分散,往往配送的难度更大,也就导致履约效果不好。
品类少、配送时间长、价格贵,想做好夜宵这个品类,对商家和平台运营能力,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这些对用户痛点洞察,也成为了美团外卖夜宵品类最终破圈的原点。
2
夜宵外卖成功出圈,
美团用了三个狠招
趋势摆在这里,但问题是,如何把用户需求变成平台流量?
复盘今年美团外卖的营销动作,刀哥发现,让夜宵这个品类成功出圈,美团外卖用了三个狠招:
1、只有真正了解明星人设,才能够将明星的流量最大化
要回顾美团夜宵外卖去年爆火的关键节点,那应该从美团外卖夜宵代言人——大张伟说起。
品牌选择代言人,流量是重要参照。
明星的话题热度、影响力和粉丝群体,决定了流量表现。但只有流量就够了吗?并不是——只有明星人设和品牌调性相符,效果才能达到最好。
举个例子,老乡鸡向北京扩展之前,董事长束从轩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则学说相声的视频。在视频中,他提到了岳云鹏,在评论区,不少网友在线喊话岳云鹏,力推岳云鹏成为老乡鸡代言人。
最终老乡鸡真的找来了岳云鹏,成功合作。
这就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案例:岳云鹏广为人知的人设是搞笑的吃货,而老乡鸡的品牌风格是接地气。
而美团外卖选择大张伟的逻辑也是如此,大张伟自带无拘无束和夜生活的气质,在综艺节目中爆出了无数关于吃的金句:
“再愁的事儿也抵不过一口汉堡”、“汉堡能装得下全世界”......
于是,在美团外卖创意视频广告,大张伟化身夜宵必备三件套小龙虾、炸鸡、烤串,在加班、刷剧、打游戏,三大重点夜宵场景中,让用户记住了上美团外卖点夜宵这个场景。
也就是说,品牌只有真正了解明星人设,代言人人设和品牌的契合程度够高,才能够将明星的特点和品牌调性更好地结合起来,将明星的流量最大化。
2、高频是互联网强大的价值锚
找到合适的代言人是营销出圈的第一步。
要想做到爆火,就要利用好互联网强大的价值锚——高频。
借助大张伟天生的综艺感,美团外卖顺势推出了《美团外卖:天天想吃》为主题的“微综艺”短视频内容,利用小剧场脱口秀的形式将每晚8点上美团外卖领红包、点夜宵的认知宣传给用户。
另外,美团外卖与游戏和平精英的跨界联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联名活动中,美团外卖联动了肯德基、正新鸡排、棒约翰等多家知名美食餐饮商家,推出全员满配补给桶、大吉大利双人餐、枪神单人餐等联名套餐。
夜宵化身联名套餐,在外卖小哥的精心护送下递到你的手中。
今年冬天,美团外卖还推出了“每晚8点抢红包”活动,用户可以在8点抢到88元大额红包,实打实的增加了补贴力度,强化了用户上美团外卖抢红包的习惯,同时也提高了下单频次。
并且在活动期间,每周一个主推夜宵品类,促进夜宵商户的更多曝光。
让用户记住上美团外卖点夜宵的场景,就需要扩宽传播渠道,让外卖与年轻人的互动,出现在各种场景之下。
3
只有用户自发传播,
才能做到超预期
所有品牌想要破圈,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用户的自发传播。
用户的自发传播怎么来的?
刀哥的答案是:除了产品本身够极致,还要通过营销动作创造品牌价值,当用户想起你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涌现出一种分享的感情。
在这点上,美团外卖一直做得可圈可点。
比如,人们对萌的事物都没什么抵抗力,头戴「耳朵」的外卖小哥大都难逃一摸。
一些网友将这些可爱的耳朵拍下来上传到微博、抖音等平台,一个病毒式传播的梗诞生了。而这些耳朵随着外卖小哥的风驰电掣而抖动,成为路上一道可爱的风景线。
现在美团已经把这双袋鼠耳朵当做了一个重要的 IP,甚至为普通用户设计了一款耳朵发箍周边,放在官方礼品店上销售。
在强化夜宵这个品类上,美团也不断刺激用户的自发传播。
前段时间,美团外卖就记录了2020年的「最后一顿夜宵」,其中有一对情侣,因为疫情和异地的关系,2020一年他们只见了不到十次。
两个人关心对方的方式,就是把情话写在外卖的备注单上,开着视频一起吃饭。
这是很多异地恋情侣的真实写照,也给这个话题增添更多的仪式感。
一方面通过红包、优惠这些真金白银的夜宵补贴强化了用户上美团点夜宵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代言人、短视频和互动话题促进用户的自发传播,这是美团外卖策略与方法上的创新。
结 语:
营销玩法的迭代和升级背后,其实是对用户需求的深挖。
在营销上,美团外卖不断创新和尝试,通过精准有力的事件与内容营销和资源支持,保持了品牌的活力和新鲜感。
在产品上,通过#每晚8点,上美团外卖抢夜宵红包#的互动,通过不同的产品和用户进行对话,为夜宵党们提供了每个漫漫长夜的解馋法宝。
同时,美团外卖大力加强了夜宵时段的商家供给和配送运力,保障了用户享有完美夜宵时光需求实现的可能。
这,才是营销创新的真正破局之道。
四、东莞茶山增埗卢屋的冠菌海鲜肥牛自助火锅夜宵几点开始,多少钱一位?
您好,冠菌海鲜肥牛火锅的夜宵时间
22:00-次日02:00,用餐限制时长:120分钟
如果美团和拉手没有优惠 ,应该就按39元/位。
到店需另付锅底费:鸳鸯(双味)锅: A.骨汤+麻辣38元、B.菌汤+麻辣38元、C.骨汤+菌汤38元,单味锅: D.骨汤锅28元、E.菌汤锅28元,F.麻辣锅38元(可以多人共用)
以上就是关于东莞夜宵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