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儿子(美国景观设计之父是谁)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儿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现代园林之父是谁啊
园林搞园林的人,必须知道的现代风景园林师之父---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2007年03月27日 星期二 17:12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1824-1895)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1858-1876)。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 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 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生平(摘自《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他是他的家族居住在该城市的第8代。在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在接下去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观,还参观了为数众多的公园和私人庄园。在 1852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同年12月,作为《纽约时报》的-名记者,他开始了在仍受奴隶制统治的南方的旅行,这是他两次南方之旅的第-次。在1856-1860年间,他发表了3本关于南方的旅行说明和社会分析著作。在这段时期,他用他的笔杆反对奴隶制度的向西蔓延,争取南部各州奴隶制度的废除。1855-1857年间,他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股东以及《普特南月刊(Putnam's Monthly Magazine)》的主编,这是在文学和政治评论界首屈一指的杂志。在这期间,他有6个月的时间住在伦敦,并在欧洲大陆上多次旅行,其间访问了很多公园。
因而,当他开始以景观设计为业时,奥姆斯特德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给他的设计工作指明目标的社会、政治价值观。从他在新英格兰所获得的优秀遗产中,他发展出对社区以及文化与教育等公共组织重要性的信奉。他往南方的旅行,以及与因1848年德意志革命失败而被放逐的革命者的友谊,使他坚信美国有必要证明共和政府和劳动力自由的优越性。他受到了一系列的影响,最初来自于他的父亲,此外,在景观艺术方面他阅读了如尤维达尔·普赖斯(Uvedale Price)、汉弗莱·雷普顿、威廉·吉尔平(William Gilpin)、威廉·申斯通(William Shenstone)和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等英国作家的著作,这些影响使他坚信艺术是将美国社会由近乎野蛮的状态改造成为他所认为的文明状态的好方法。
1857年秋,奥姆斯特德因在文学领域的影响,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次年3月,他和卡儿弗特·沃克斯*在该公园的设计竞赛中胜出。在接下去的7年里,他主要负责了一些重要的规划项目:最初(1859-1861)是作为中央公园的首席设计师,负责公园建设;之后(1861~1863)任美国卫生委员会主席,负责审查所有联邦军队志愿兵的健康和军队环境卫生,并为军队制定了-套国家医疗保障系统;最后(1863~1865),任加利福尼亚州大型金矿企业马里波萨工业区(Mariposa Estate)的经理。
1865年,奥姆斯特德回到纽约,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在接下去的30年里,直到他在1895年退休,奥姆斯特德创造了很多种设计典范,它们证明了景观设计学(他和沃克斯首先使用该词)职业能改善美国的生活质量。其中包括:大型的城市公园,主要为了景观体验以及缓解城市的人工感受和城市生活的压力;"公园道",一种带有几种不同的交通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为私人交通而保留的平坦的机动车路面)的宽阔的城市绿道,它们将公园连接起来,并进一步发挥了整个城市的公共绿地的优点;公园系统,为城市的所有居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公共娱乐设施,风景保护区,这是使特别优美的风景免于破坏和商用开发的保护区;郊外住宅区,将工作与居住区分开来,并创造了一种社区氛围和家庭生活的环境;私人住宅的庭院,在这里,园艺能开发居住者的审美意识和个性,还包括大量的使家庭活动得以转移到户外的"引人人胜的露天房间";带宿舍区的机构,在这里,建筑的家庭尺度将为文明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个培养场所,政府建筑的庭园,建筑物的功能任此将更为高效,通过精心的规划,使它们外观的庄严也有所增色。在以上每一领域,奥姆斯特德都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法,显示了他眼光的全面性,也针对每一个项目都提出了独特的理念,在处理即便是最小的细节时也能发挥出超常的想像力。
在其职业生涯中,奥姆斯特德始终强调与其他行业的专家进行协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工程师、园艺师和建筑师。而在1893年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中,奥姆斯特德出任场地规划师时的角色则是这种协作关系的一个典型代表。对于规则而拘谨的名誉法庭(Court of Honor)建筑,他在伍迪德岛(the Wooded Island)和泻湖岸边配置大量的自然植被的过程中与东部的建筑师们真诚合作,同时他又和建筑形式更为自由的芝加哥建筑师们合作进行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奥姆斯特德相信打动人的感情是其工作的目标。这在他的公园设计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创造了景观通道,使游人能融入其中,体验到景观的陶冶,奥姆斯特德称这一过程是"无意识的"。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在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惟一目标是使景观体验更为深邃,所有的设计要素都要服务于此。奥姆斯特德总是追求超越现实的品味和风尚,他的设计基于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之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提炼升华了英国早期自然主义景观理论家的分析以及他们对风景的"田园式"、"如画般"品质的强调。英格兰鹿园是田园景观的缩影,它具有空间扩展感,庭院修整得非常美丽,修剪过的草坪十分平整。他发现这种风格是缓解城市生活不良影响的良策。他在陡峭、破碎的地形中采用"图画般的"风格,大量培植了各种各样的地表植被、灌木、葡萄树和攀援植物,从而获得了一种丰富、广博而神秘的效果。他自己对这效果的最强烈体验是他1863年前往加利福尼亚时途经巴拿马海峡所感受到的。这两个风格都具有不确定性,在实际操作中都缺乏针对性。在奥姆斯特德的表述中,"风景(scenery)"一词并不是指能清晰见到并被明确定义的可视区域。它必须包括"近处光与影的重要组合,或远处细节的遮掩"两者之一。这些品质在风景对精神的无意识熏陶过程中是必要的。另外,作为美学敏感性的培养基础,它们也是设计的关键要素。"精巧"的品质包含了丰富多变、错综复杂性,以及纹理、色彩和色调的精细层次,这是奥姆斯特德艺术与文明化目标的基础。他教导到,检验文明程度的最终试验就是这种精巧,体现在"人们愿意对形式和色彩处理上的细小差别投入研究和劳动。"
尽管奥姆斯特德最钟爱的风景要求较大的降水量才能获得效果,但他也认识到美同的大部分地区拥有不同的气候条件。因此,他着手为南方开发了一种独立而鲜明的景观风格,而在半干早的西部,他则注意到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水分保持的地区风格。在旧金山海湾地区和科罗拉多的6个项目中,他奠定了这一手法的基础,尤其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奥姆斯特德悉心培养了几个杰出的青年,以承继他的设计理念,但只有他的继子约翰·C·奥姆斯特德*承袭了这一角色。而他的两个学生兼后来的合作伙伴亨利·S·科德曼(Henry S.Codman)和查尔斯·艾利奥特*都先于他去世。
奥姆斯特德和他的公司在他一生中承接了大约 500个项目。它们包括100个公园和娱乐场、200个私人庄园、50个居住社区和小区,还有为40所学院完成的校园设计。尽管奥姆斯特德在用文字表达他的理念上遇到很多困难。他仍不失为一名多产作家。在他的最观设计职业生涯中亲手书写的600份信函和报告得以保留下来,涉及了300个设计项目。他多次自费出版和公开发行重要的报告。其著作的完整名录中包括描述他的南方之旅的信函,以及由美国卫生委员会出版的各种文件,一共有300多项。
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代表作品有: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南起59街,北抵110街,东西两侧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西大道所围合,中央公园名副其实地坐落在纽约曼哈顿岛的中央。340公顷的宏大面积使她与自由女神、帝国大厦等同为纽约乃至美国的象征。100多年后的今天,纽约中央公园依然是普通公众休闲、集会的场所。同时,数十公顷遮天蔽日的茂盛林木,也成为城市孤岛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他在每一领域的主要项目如下:
风景保护区。约毖米蒂山谷和马里波萨比格特里格罗夫(Mariposa Big Tree Grove)(1865年;以及尼亚加拉保护区(1887)。
主要的城市公园。中央公园(1858年)、希望公园 (1866)、布法罗的特拉华公园(1869)、芝加哥的南部公园(后来的华盛顿与杰克逊公园米德韦普莱桑斯 Midway Plaisance))(1871)、底特律的贝尔岛(Belle sle)(1881)、蒙特利尔的罗亚尔山(Mount Royal) 1877)、波士顿的富兰克林公园(1885)、纽约州罗切斯特的杰纳西谷公园(Genesee Valley Park)(1890)、路易斯维尔的切罗基公园(Cherokee Park)(1891年)。同样著名的还有纽约的里弗塞德公园(1875年)和晨曦公园(Morningside Park)(1873年和1887)以及布鲁克林的格林堡公园(Fort Greene Park)(1868)。小一些的城市中,则有康涅狄格州新不列颠(New Britain)的沃尔纳特希尔公园(Walnut Hill Park)(1870)、马萨诸塞州福尔里弗的南部公园(现在的肯尼迪公园 (1871)、康涅狄格州布里奇波特的比尔兹利公园 (1884)、纽约州纽堡的唐宁公园(1887),以及新泽西州特伦顿的卡德瓦拉德公园(Cadwalader Park)(1891)。
公园道。布鲁克林的东部与海洋公园道(Eastern and Ocean parkways)(1868),布法罗的洪堡和林肯、比德韦尔和沙潘公园道(Humboldt and Lincoln, Bidwell and Chapin Parkways)(1870).芝加哥的德雷克塞尔林荫大道(Drexel Boulevard)和马丁·路德·金车道(Martin Luther King Drive)(187l,"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1881始建).波士顿的比肯大街(Beacon Strect)和联邦大街 (Commonwealth Avenue)的扩充(1886),以及路易斯维尔的南部公园道(Southern Parkway)(1892)。
公园系统。布法罗-特拉华公园、弗兰特公园 (the Front)、阅兵公园(The Parade)、南部公园和卡泽诺维阿公园(Cazenovia Park),以及连接的公园道。波士顿-"翡翠项链":查尔斯河岸(Charlesbank)、巴克贝沼泽(Back Bay Fens)、河道公园(Riverway)、莱弗里特公园(Leverett Park)、牙买加池塘(Jamaica Pond)、阿诺德植物园、富兰克林公园,以及海军公园和相连的公园道。罗切斯特-杰纳西谷(Genesee Valley)、海兰(IIighland)、以及塞尼卡(Seneca)公园和好几个城市广场。路易斯维尔-肖尼(Shawnee)、切罗基(Cherokee)及易洛魁(Iroquois)公园,南部公园道和其他许多小型的城市公园和广场。
住宅社区。伊利诺斯河滨(1869)、马里兰州萨德布鲁克(Sudbrook)(1889)、亚特兰大州德鲁伊山(Druid Hills)(1893年)。
学生住宿区。斯坦福大学(1886)、劳伦斯维尔学院()LawrencevilleSchool)(1884)、布法罗州立精神病医院(1874)、哈特福德寓所(1860)、纽约州怀特普莱恩斯(White Plains)的布卢明代尔精神病医院(Bloomingdale Asylum)(1892)。
政府建筑。美国国会大厦的庭院及露台(1874)、康涅狄格州政府大楼(1878)。
乡间庄园。奥姆斯特德设计了许多大型庄园,他在其中的一些引入了具有公共意义的工程,尤其是系统的种植和植物园。杰出代表包括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的比尔特摩庄园和马萨诸塞贝弗莉的莫雷纳农场(Moraine Farm)。
二、自然公园与公园的区别??
公园,分为城市公园和自然公园两大类,下面介绍一下城市公园与自然公园的主要区别:
一、性质不同
1、自然公园
是指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具有生态、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可持续利用的区域。
2、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类型不同
1、自然公园
包括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等各类公园。
2、城市公园
①、综合公园: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
②、专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文化公园、体育公园、交通公园、陵园等。
③、花园:综合性花园、专类花园(如牡丹园、兰圃)等。
三、价值作用不同
1、自然公园
确保森林、海洋、湿地、水域、冰川、草原、生物等珍贵自然资源,以及所承载的景观、地质地貌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2、城市公园
是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扩展资料
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美化城市、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生态效应。高质量的公园,形象鲜明、功能多样,往往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标志。
作为城市的主要公共开放空间,公园建设不仅是休闲传统的延续,更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也反映着一个城市市民的心态、追求和品位。因此,城市公园既是群众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
既是向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曾说过,公园是一件艺术品,随着岁月的积淀,公园会日益被注入文化底蕴。
三、论述题: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罗维认为,最美的曲线是销售上涨的曲线,你如何理解?
我同意雷蒙德.罗维的说法。
作为一名设计师。他宣传设计的新理念,认为功用化的设计对市场行销大有裨益。雷蒙德.罗维奉行的是“流线,简单化”理念,即“由功用与简约彰显美丽,带动了设计中流线型运动。
雷蒙德.罗维只活了80多岁,我觉被称美国工业设计之父,当之无愧
四、论文摘要
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环境景观在居住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在人们活动的步行道、广场、休息观景的空间中,创造性地设计能赋予空间一定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早期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绿化设计,景观布置也以园艺绿化为主,景观规划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往往成为建筑设计的附属,常常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未经深入设计的环境效果难免不尽人意。如今,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同时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一、居住区景观构成
景观的使用几乎渗透到了居住区环境的各个角落,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对这些设计元素进行综合取舍合理配置乃是景观设计的要点。
绿化
绿化是环境景观的基本构成元素,过往,居住区的绿化往往是沿河、沿路“一枝桃花一枝柳”,满足于“披上绿化不见黄土”的低层次阶段,没有多大特色和艺术性。现代居住区的园艺绿化呈现几种趋势:(1)种植绿化乔、灌、花、草结合,马尼拉、火凤凰等草类地被植物塑造了绿茵盎然的植物背景,点缀具有观赏性的高大乔木如香樟、玉兰、棕榈、银杏等,以及丛栽的球状灌木和颜色鲜艳的花卉,高低错落、远近分明、疏密有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2)种植绿化平面与立体结合,居住区绿化已从水平方向转向水平和垂直相结合,根据绿化位置不同,垂直绿化可分为围墙绿化、阳台绿化、屋顶绿化、悬挂绿化、攀爬绿化等;(3)种植绿化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追求构图、颜色、对比、质感,形成绿点、绿带、绿廊、绿坡、绿面、绿窗等绿色景观,同时讲究和硬质景观的结合使用,也注意绿化的维护和保养。所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绿化的内涵。
道路
道路是居住区的构成框架,一方面它起到了疏导居住区交通、组织居住区空间的功能,另一方面,好的道路设计本身也构成居住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按使用功能划分,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车行道和宅间人行道;按铺装材质划分,居住区道路又可分为混凝土路、沥青路以及各种石材仿石材铺装路等等。居住区道路尤其是宅间路,其往往和路牙、路边的块石、休闲坐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居住区最基本的景观线。因此,在进行居住区道路设计时,我们有必要对道路的平曲线、竖曲线、宽窄和分幅、铺装材质、绿化装饰等进行综合考虑,以赋予道路美的形式。如区内干路可能较为顺直,由混凝土、沥青等耐压材料铺装;而宅间路则富于变化,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而成。
驳岸
河道驳岸起到防洪泻洪,防护堤岸的作用。在硬质景观设计中如能巧妙地在驳岸的形式、材质上做文章,通过河道的宽窄和形态控制水流速度,制造急流、缓流、静水,形成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自然与人工交融的水景,再辅以灯光、喷泉、绿化、栏杆等装饰,则可形成区内多视线、全天候的标志景观。如苏州“世纪花园”河道卵石加块石河堤边竖立一尊青铜雕“饮水母子马”,景象和谐而静谧。
铺地
广场铺地在居住区中是人们通过和逗留的场所,是人流集中的地方。在规划设计中,通过它的地坪高差、材质、颜色、肌理、图案的变化创造出富有魅力的路面和场地景观。目前在居住区中铺地材料有几种,如:广场砖、石材、混凝土砌块、装饰混凝土、卵石、木材等等。优秀的硬地铺装往往别具匠心,极富装饰美感。如某小区中的装饰混凝土广场中嵌入孩童脚印,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和趣味性。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园林中源于日本的“枯山水”手法,用石英砂、鹅卵石、块石等营造类似溪水的形象,颇具写意韵味,是一种较新的铺装手法。
小品
小品在居住区硬质景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小区的标识。(1)雕塑小品。雕塑小品又可分为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使用的材料有石雕、钢雕、铜雕、木雕、玻璃钢雕。雕塑设计要同基地环境和居住区风格主题相协调,优秀的雕塑小品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活跃空间气氛的功效。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广为使用的“情景雕塑”,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动人的一瞬,耐人寻味。苏州“名都花园”活动广场中设计的三块屏风钢板,上面镂刻着百家姓,太阳光影的作用在地面映射出黑白字迹,宛如一幅书法作品,孩童在大人带领下寻找自己的姓氏,雕塑小品发挥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又如苏州安居工程“新升新苑”入口“年年有余”抽象雕塑,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心愿,贴切“安居乐业”的主题。(2)园艺小品。园艺小品是构成绿化景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苏州古典园林中,芭蕉、太湖石、花窗、石桌椅、楹联、曲径小桥等,是古典园艺的构成元素。当今的居住区园艺绿化中,园艺小品则更趋向多样化,一堵景墙、一座小亭、一片旱池、一处花架、一堆块石、一个花盆、一张充满现代韵味的座椅,都可成为现代园艺中绝妙的配景,其中有的是供观赏的装饰品,有的则是供休闲使用的“小区家具”。(3)设施小品。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信报箱、垃圾桶、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比如居住区灯具就有路灯、广场灯、草坪灯、门灯、泛射灯、建筑轮廓灯、广告霓虹灯等,仅路灯又有主干道灯和庭院灯之分。这些灯具的造型日趋美观精致,还可和悬挂花篮以及旗帜结合成为居住区精美的点缀品。上述小品如经过精心设计也能成为居住区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设计。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新趋势
近年来,房地产经营理念发生变化,概念地产(主题地产)开始出现,如景观主题地产、环保主题地产、文化主题地产、休闲主题地产、智能主题地产等,房地产营销从单纯的卖楼盘转向更多地关注环境和文化,倡导社区新的生活方式。纵观楼市的风云变幻,我们发现景观是永恒的主题。与传统相比,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强调环境景观的共享性。这是住房商品化的特征,应使每套住房都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居住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这些优美环境;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
强调环境景观的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如杭州的“白荡海人家”、“江南山水”,苏州“锦华苑”、“佳安别院”等居住区无一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从而开发出兼具历史感和时尚感的纯正的中国风格的作品。
强调环境景观的艺术性。90年代以前,“欧陆风格”影响到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时,曾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如大面积的观赏草坪、模纹花坛、规则对称的路网、罗马柱廊、欧式线脚、喷泉、欧式雕像等。90年代以后,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同时环境景观更加关注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为人所用。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三、居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探析
规划设计过程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硬软景观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景观基本上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事,又往往由园林绿化的设计师来完成绿化植物的配景,这种模式虽然能发挥专业化的优势,但若得不到沟通就会割裂建筑、景观、园艺的密切关系,带来建筑与景观设计上的不协调。美国设计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之父”阿姆斯德(Flederic Law Olmstead)于1957年首倡“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概念,此后,景观建筑成为专业的研究对象。这些年,境外事务所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时也带来这一概念。其最大特点就是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初即对居住区整体风格进行策划与构思,对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作专题研究,提出景观的概念规划,这样从一开始就把握住硬质景观的设计要点。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景观设计师、建筑工程师、开发商要经常进行沟通和协调,使景观设计的风格能融化在居住区整体设计之中。因此景观设计应是发展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居民四方互动的过程。
规划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空间组织立意原则
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2.体现地方特征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3.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4.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四、结语
居住区硬质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与建筑设计、园艺设计等密不可分。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国景观设计之父的儿子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