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景观设计(陵园景观设计平面)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陵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墓地陵园规划设计找哪家规划设计院好?墓地总体规划设计方法有吗?
只要上网仔细流览全国各地公墓(陵园),便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不少中国现代公墓在规划设计和建筑组群的配置方式和风格上都在不同规模上仿效中国古代著名帝王陵寝,有仿汉、唐陵者,有仿明、清陵者,还有仿中山陵者。在这种规划营建观念的指导下,各种高大华丽牌坊(楼)式、城堡式大门成为一座座现代公墓的第一道风景,各种规格、体量的神道及以古文臣武士、石象石马、八仙、十二生肖、十八罗汉为内容的石像生成为体显一座现代公墓气派的又一象征,园内中心地段专辟宽阔的中心广场,雕塑着佛教的观音、地藏、道教的玉皇大帝、中国儒家的至圣孔夫子,园区各种功能性用房的外型都统一在与整体风格相一致的庙堂式建筑之中,还有把中国古代帝王专用的祭坛也列入陵园的规划建设之中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天成国际景观策略规划有限公司由中国资深园林规划专家傅克勤先生与高级建筑师李小传先生共同组建,在香港注册。甲级设计资质。主要从事综合性开发项目的前期景观策略规划咨询业务、大型景观规划和设计业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旅游风景区与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以及住宅社区和商业的园林规划设计等。
二、中山陵特色
中山陵特点景观有: 花岗石牌坊、祭堂
中山陵介绍:
中山陵包括博爱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建筑。陵墓入口广场有高大的花岗岩牌坊,上面是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沿墓道前行到达陵门,顶上是青色的琉璃瓦,门额上写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再进为碑亭,继续向前直到祭堂。
到达中山陵顶需要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这里有一个设计上的视觉手法,使你自下而上看时,只见台阶不见平台,自上而下看时,只见平台不见台阶
在第五个平台上有两个大鼎,其中一个鼎壁上还留有日军侵华时造成的炮弹孔。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石象路7号,去玩2小时 - 4小时就足够了。
关于中山陵门票:
门票:免费。中山陵陵寝免费,明孝陵景区70元/人,灵谷景区35元/人,音乐台10元/人,美龄宫30元/人,以上景点套票100元/人;景区各售票窗口均有销售。
中山陵最佳时间
三月份到十一月份是旅游旺季,夏天游玩建议防晒。到中山陵顶需爬长长的台阶,每过一段台阶会有一块平台以便歇脚,这里有一个设计上的视觉手法,不妨留心一观。景区内还有音乐台、行健亭、光化亭、流徽榭、藏经楼等多处纪念性建筑,值得一游。

三、如何选择陵园牌坊及雕刻设计注意事项
修建陵园牌坊石雕,要注重色彩的选择。牌坊的色彩不仅有他的材料决定,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来把牌坊做成我们需要的颜色。在陵园里,牌坊的颜色多以青石的颜色为主,一般来说这里的牌坊色彩要素雅一些,太过于鲜艳的颜色不建议选择。同时,这些色彩不宜太亮,暗色系的颜色更适合这里的牌坊。虽然如此,牌坊的外表还是要定期重新粉刷的,不能因为是陵园中的牌坊而让牌坊的色彩显得老旧,这样也不是对先人敬意的合理表达方式。同时,在色彩的选择上还要注意和周围色彩的协调,比如周围如果有绿树或者的彩色的花朵的话,那么可以在牌坊上适当涂上一些色彩,不过整体的颜色还是要以暗色系为主。
修建陵园牌坊,要注重石牌坊的样式。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牌坊虽然是一种传统更多建筑,但是现代设计师们更喜欢把一些新颖的理念放在其中。但是对于陵园里的牌坊来说,最好还是不要有太多的创新,以古代牌坊的形式为主,可以在局部有一些改动,但是不要哟太多的不同。毕竟陵园里的牌坊还是以缅怀和纪念先人为主的。而且在材质的选择上最好以石材为主,这样更能够体现出庄重的气氛。陵园里的牌坊最好不要选择有花纹的材料,这样和整个陵园的氛围不相符。
修建陵园牌坊,要注重和周围景观的协调,门楼牌坊山门石雕,也是陵园立起来的功勋伟绩。
陵园作为墓地来说整个环境充满了肃穆,周围的景观也多以树木为主,主要的景观就是墓碑以及墓地了。在这里建造的牌坊一定要和这个环境相协调,无论是在样式的设计上以及牌坊上的雕刻的内容,牌坊的材质等都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个整体的环境。比如陵园里的牌坊形象应该简约,上面雕刻的内容主要以传统的图腾形象为主,不宜创新,牌坊上的文字多以歌功颂德或者是纪念缅怀为主,不要有太多宣传性的词语。这样建造出来的牌坊才能够和整体的环境所符合,才能够彰显出整个陵园的庄重气氛。
回答如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四、湖南有哪些陵园设计规划公司
武汉柏悦万象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可以了解一下。很务实的一个团队,以前都是石门峰的中坚力量。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陵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