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VI设计(武当山设计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武当山VI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武当山道教建筑是怎样的?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它北通秦岭,南接巴山,绵亘起伏,方圆312平方公里。武当山是道教第一名山,敬奉“真武帝君”。武当山即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的发迹圣地。自东汉道教诞生之后,历代帝王曾数次在武当举行封山仪式。唐贞观年间,武当军节度使姚简在武当山祈雨,唐太宗敕建五龙祠。之后随着道教的兴盛,武当山的神仙宫殿日益增多。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崇尚道教,动用军夫30万,历时十余年,在武当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道教建筑群。后又经过嘉靖年间的再度扩建,武当山最终形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庙堂、七十二岩庙、十二亭和三十九桥的庞大建筑院落。武当山建筑群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地形特点,疏密相宜,各具特点。今天,武当山上多处建筑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建筑群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复真观、紫霄宫、南岩宫和金殿等。
复真观也叫太子坡,位于天柱峰东北,背靠狮头山,面临深涧,右有天池,左有下十八盘,环境清幽。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各类建筑随山势布局,起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主体建筑包括祖师殿、皇经阁、五云楼、太子殿等。五云楼又称五层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精巧之作,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被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结构巧妙奇特,建筑技术精湛,历经几百年风雨,至今仍然挺立,令人称奇。太子殿是复真观中地势最高的一处建筑,殿内供奉真武帝君为太子(据道教经籍上说,真武帝君本是古代净乐国王的太子)时的塑像。站在殿前的游廊上,可以综观全观的面貌。远眺金顶,金碧辉煌,直插云霄。
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面对照壁峰、五老峰、蜡烛峰,左有蓬莱峰,右有雷神洞,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宝椅状,故明代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紫霄宫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明永乐十一年(1413)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1803~1820)大修。现存有建筑29栋,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主要名胜有龙虎殿、十方堂、紫霄殿、圣母殿、太子岩等。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镂空雕花。大殿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殿内有檐柱、金柱36根。殿中石殿须弥座上的神龛内供奉着手持宝剑的真武帝君,高3米多,两边配侍周公和桃花娘娘,神龛左右两侧分别有金童、岳天君、温天君和玉女、太乙真君、赵天君、关天君的铜铸立像。殿内另有真武帝君像30多座,形态各异,表情丰富细腻。除塑像外,殿中还保存了众多的文物珍品,例如明成祖朱棣御赐的宝瓶、蜡扦儿、鼎和珍珠彩灯,明孝宗朱樘御赐的铁树开花灯。紫霄宫的其他建筑也很有名,龙虎殿的青龙神和白虎神塑像均出自元代;御碑亭中高约10米的永乐敕修太和山道宫碑为朱棣亲自撰写。
南岩是武当山36岩中风景最美的一岩,南岩宫位于天柱峰东北、紫霄宫西面约2.5千米处,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1285~1310),明永乐十年(1412)扩建。建筑群因山就势自由灵活地延展,上接碧霄,下临深涧,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以前,面宽、进深均为三间,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结构精巧。石殿内供奉三清和真武帝君等神像,多是铜铸鎏金的,大殿四壁镶嵌五百尊铁铸灵官像,神态各异。左侧殿内有一组太子卧龙床的石雕,非常珍贵,一条金龙盘卧于神龛,一位唇红齿白,面如冠玉的少年枕龙而卧,神色安详。石殿之外,有一条浮雕云龙石梁,长3米,宽仅0.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称为龙头香。
金殿坐落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天柱峰高1600米,站在金殿前,凭栏远眺,天地顿时无比开阔,方圆数百里的武当圣景尽收眼底。晴朗之日,“七十七峰朝天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奇观一览无余。金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面积约160平方米,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高5.54米,宽4.4米,进深3.15米,遍体鎏金,经历了数百年风雨侵蚀仍辉煌如新。史载,该殿由20NE精铜和300公斤黄金在北京铸造而成,然后再送往武当山的。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被称为“避风仙珠”或“镇风珠”,传说能阻止风雨进入殿内,以保证殿内神灯长朗不灭。其实山风吹不进来,是因为殿壁及殿门的各个构件严密精确,密不透风。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据说这座铜像重达10吨,两侧分别为金童玉女,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再两侧是水火二将,执旗捧剑,魁伟勇猛。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一块鎏金匾额,上书“金光妙相”,是康熙皇帝手笔。金殿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导体,雷雨天时,金殿四周往往电光闪烁,火球翻滚,但霹雳却击不到金殿,雨过天晴灿然如新。虽经500多年的严寒酷暑,金殿仍辉煌如初,显示出我国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1994年12月,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古建筑群的建筑特点
【武当山古建筑群布局特点】武当山古建筑群的整体布局是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为轴线向四周辐射。北至响水河旁石牌坊80千米,南至盐池河佑圣观25千米,西至白浪黑龙庙50千米,东至界山寺35千米。在这些建筑线上,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整个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主题突出,井然有序,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整体,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武当山古建筑群文化特点】
武当山古建筑群还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保持了武当山的自然原始风貌。工匠们按照明成祖朱棣“相其广狭”、“定其规制”、“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原则来设计布局。营建武当山的材料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陕西、四川等地采买运来,这样就很好地保护了武当山的植被。在营建时,充分利用峰峦的高大雄伟和岩涧的奇峭幽邃,使每个建筑单元都建造在峰、峦、岩、涧的合适位置上,其间距的疏密、规模的大小都布置得恰到好处,使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达到时隐时现、若明若暗、玄妙超然、混为一体的艺术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武当山VI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