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分析)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导致纸媒倒闭,人才流失。于是国家从战略上希望并要求传统媒体及时转变,继续主导舆论。另一方面,面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阅读、观看习惯的改变,传统媒体也必须自我革命进行媒体融合。
实际上,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是很大冲击,但传统媒体在原创新闻、新闻可信度和权威性上又远远超过了新媒体,通过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增加了新渠道、平台、产品,而是人被改变,需求与消费行为发生重大变化,传媒的竞争逻辑随之演变。”中国政法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陆小华表示。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君超则提出,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在进行转型时,不能片面强调“互联网思维”,而是应确立“融合思维”,开发“融合新闻”,这才是真正吸收新媒体优势的关键,而新媒体则应吸收传统媒体“严谨性思维”,更好保证内容质量。
另外,媒体融合需新技术支撑。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新技术的出现对媒体发展的影响之大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先进技术体系支撑,可以说,新技术是支撑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拿电视台传统的新闻采编来讲,往往受限于设备、空间、时间的制约,一场新闻采编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使用爆新闻移动采编,一部手机就能搞定新闻采编所有问题,碎片化时间创作文稿、手机高清拍摄素材(照片、视频)、手机编辑制作新闻、手机发起直播,随时随地上传和审核,提高新闻采编效率。目前,这种产品已经应用于湖北、河南、辽宁等电视台。
同时,要做到全渠道发布,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策划、采集、加工、编辑、发布,并综合运用图文、图表、音视频等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而满足多终端,多体验。
除了强调技术领域的支撑,有业内人士还认为,媒体融合还可以将各个传媒产业的产品相互嵌入,变成富有多种传媒思想的新型舆论新闻。这种新闻更能引起公众共鸣,传播效率和质量也会提升。同时,以资本为纽带实施融合体内各媒体的战略媒合作也是一种业务模式。
二、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要真正与新媒体融合在一起,首先要在体制上进行变革,壹读传媒CEO马昌博就宣称“壹读是公司,不是媒体”。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也表示,“应当承认公司制的效率要远高于所谓的事业制。能不能转型为公司,而且建立起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这也关乎传统媒体的转型成败。”
其次,就是内容。《纽约时报》老板Arthur Ochs Sulzberger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从不缺新闻。如果你要看新闻,你可以上网,可以找到很多垃圾。但我不认为很多人有担任编辑的才能、时间或兴趣。所以当你买《纽约时报》,你不是买新闻。你是买判断。
媒体的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PP、微博、微信、户外LED屏,都只是工具。市场瞬息万变,工具更迭的速度令人眼花缭乱,微博、微信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跳出来,而以不变应万变的,唯有提供好的内容。传统媒体应该有理由、有信心输出升级版内容,当然,不是通常意义的一篇新闻报道,而是业内人士所说的“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怎么建设
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
面对新的形势,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感到危机与紧迫性的同时,更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勇敢地进行转型,融合发展。
1.解放思想,打开新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不应该逃避或焦虑,而应怀着满腔热情去探索、互动。要敞开胸怀,拥抱新技术,打开新思维;要转变观念,创新驱动,以创新思路坚守舆论阵地;要拓宽思路,抛弃传统的包袱,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2.提升素养,适应新要求。人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核心要素。媒体的融合发展对每一名媒体人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更是传统媒体人转型融合中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对内容的要求标准非但没有降低,而是革命式地提高了。原本几百字或者几千字的文章,如今以几十个字甚至是标题式的导语吸引着受众的眼球,阅读、收看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了受众手中。这就要求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更加全面,不仅要有非常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熟练的图片软件使用能力、视频编辑能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图表制作能力,要有对新媒体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等。
在当前媒体环境演变的情况下,负责统筹协调的媒体负责人也要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要能够洞察传媒大势,要勇于决断和承担风险,要善于用人,融合是没有经验可循的试验和尝试,这就要求媒体的领导层知人善任,用智慧来用人管人。
3.内容为王,进军新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媒体价值创造的原点,是媒体取胜的法宝。一个不生产内容,只做内容聚合、分发的APP——“今日头条”却能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尽管这引起了关注和思考,但其5亿美元的估值证明了内容的价值。
传统媒体要加强解释性报道和深度报道的力度和厚度,提高这些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的首发率和发布率,取得新媒体舆论场的主动权。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威性,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凝聚社会力量,加大主流价值观新闻内容的覆盖规模。
4.推进融合,运用新技术。信息时代,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即是因为有先进技术体系的支撑。媒体要实现智能匹配、融合发展,就要充分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创新传播形式。
要运用新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构建全媒体化的业务流程。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与新媒体信息发布的速度和广度优势相结合,通过流程重组,实现内容信息的统一采集、加工、编辑,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各种形式,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信息获取需求。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应对挑战、提升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面对融合新趋势,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法,努力在媒体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
四、什么是媒介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怎么做才能实现融合
“媒体融合”的概念
的概念“媒体融合”应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概念是指不同形式的媒体“融合”在一起,有一个“质的变化”,一种新的媒介的形成形态,如电子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广义的“媒体融合”是一个宽泛的范围,包括所有的媒体及其相关元素相结合,融合,甚至整合,包括媒体形式,包括媒体功能不仅融合,生产资料所有制,组织结构等要素交流融合。换句话说,“媒体融合”是运作在不同的信息传输通道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智能手持终端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渠道有效结合资源共享的新模式,集中处理,来自于不同形式的信息的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观众。
因特网技术使信息传播由于大大降低了现代数字压缩技术的成本可以使网络传输系统是具有通信媒体,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该融合的优异的承载能力的传统装置兼容新旧媒体之间成为媒体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广播媒体和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过程,与其说是一个跨媒体扩张,因为这是一个联合工业诱惑。整个融合的乘两个广电和电信业务,开始见效媒体整合。
媒介融合多元化渠道不仅仅是信息收集和传播的渠道,这是媒体工作者可以原来的多媒体素材,巩固冶炼,加工和传播通过不同的媒体功能,快速传达信息,表现真实事件背后的减少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图片。从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深度。媒体和媒体
差异
媒介融合和媒介融合是有区别的:需要媒体的支持信息,媒体或渠道传播。媒体是媒体+内容体系,与后端的内容结构,生产流程等系统,以支持交互式的阅读系列的组合。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各种媒体处理技术,必须有一个系统来支持的加工技术含量,最终达到内容与渠道的良好结合。
以上就是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