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 世界环保史上三大里程碑会议各自的主题
-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 哥本哈根会议的标志的含义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vi设计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vi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
(1)温室气体能减弱光的反射和散射,使气温上升.如图所示的两锥形瓶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收集气体体积相同,经过相同条件下阳光照射(或人工提供强光照射)时间相同,根据U形管内液柱相对高低判断甲烷和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强弱;故答案为:根据大气压原理,温度升高,等体积的容器里,温度越高,气体压强越大,会将红墨水向另一边推动;
(2)预测实验现象有三种情况:液柱(Ⅰ)高于液柱(Ⅱ),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的弱液柱;(Ⅰ)等于液柱(Ⅱ),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相同;液柱(Ⅰ)低于液柱(Ⅱ),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的强;
故答案为:
序号 | 预测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液柱Ⅰ高于液柱Ⅱ | 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的弱 |
B | 液柱Ⅰ等于液柱Ⅱ | 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相同 |
C | 液柱Ⅰ低于液柱Ⅱ | 等体积甲烷产生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的强 |
②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产生的温室效应,前者大,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等质量的CH4和CO2,CH4的物质的量大于CO2的物质的量,CH4导致的温室效应更明显,故②正确;
③燃烧天然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故③错误;
故选:C.
世界环保史上三大里程碑会议各自的主题
1、环境保护的第一个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
广泛研讨并总结了有关保护人类环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制订了对策和措施,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造福全体人民,造福子孙后代而共同努力。
这是联合国史上首次研讨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这次会议对推动世界各国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环境保护的第二个里程碑——里约热内卢会议
自从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为保护“唯一的地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人类还没有完全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真正涵义,其行动过于缓慢,乃至赶不上环境不断恶化的速度。
全球的环境恶化仍然有增无减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在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发现引发新一轮世界环境问题高潮。这一轮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
3、环境保护的第三个里程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扩展资料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机构和世界各国政府、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保护环境、反对公害的各类活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这一天发表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环境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里约会议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编辑本段]大会简介简介 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2009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2009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因此,很大程度上,此次会议被视为全人类联合遏制全球变暖行动一次很重要的努力。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非常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以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最佳关注重点。
[编辑本段]会议概况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 。 日程:2009年12月7日—18日 。 地点:丹麦首都哥本哈根Bella中心。 参与人员: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出席 。 焦点: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 目的: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 结构和成员国:到目前为止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合作伙伴:与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向穷困国家转让资金,支援它们减排。 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地球变暖 图1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地球变暖 图290年水平的80%。 但是哪些国家应该减少排放?该减排多少呢?比如,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最近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译注,链接文章中的图见下,卫报)。但在历史上,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远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中国政府[1]争辩说: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着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影响到COP15能否成功。同时,还有人怀疑现在采取的任地球变暖 图3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能都显得微不足道、为时已晚。卫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近9成的气候学家不相信通过政治手段能避免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根据欧盟定义的级别,2℃,意味着“危险”。 在呼吁人们为控制全球变暖行动起来的“气候危机”全球演唱会在2007年7月7日举行,人类首次登顶珠峰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的后代彼得·希拉里和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的后代杰姆林·诺盖前日说,全球变暖正迅速改变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面目,以致他们几乎无法认出。 希拉里爵士的儿子 彼得·希拉里 曾两次登顶珠峰,他说:“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是事实。(登顶)大本营过去在5320米处,今年这个高度已经降到5280米,这都是因为冰川从上而地球变暖 图4下在融化。大本营的高度每年还在下降。” 也曾登顶珠峰的杰姆林·诺盖说,发生在珠穆朗玛峰的变化,正是气候变化改变地球的先兆。 1953年5月29日,希拉里爵士和诺盖首次登上珠峰,他们曾搭设过帐篷的冰川在过去20年里已倒退3英里。科学家们相信,未来50年,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不变,那些长度在半英里至3英里之间的喜马拉雅冰川将会融化为一块一块的雪块。 更糟的是,冰川融化将给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下印度和中国的居民带来影响。一方面是山川地貌改变;另一方面,大量冰川融水在当地形成大型湖泊,并形成潜在的洪水威胁。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在喜马拉雅地区约9000个冰川湖泊中,有200多个存在爆地球变暖 图5发洪水的危险。科学家们估计,今天洪水的威力比1985年造成灾难的洪水大20倍。 彼得·希拉里说:“我曾亲眼看到冰川湖水冲破堤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那场景就像一颗爆炸的原子弹,摧毁了一切。今天,不幸的是,我们可能面临的洪水破坏力是过去根本不能相比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36374.html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这个logo象征着蓝色的星球,细密的线条具有动势,又十分平衡,充分地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全球是一个整体,处处充满了联系。无论大还是小,无论程度深还浅,每个国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改善气候需要全世界的努力。每个人必须贡献一份力量。气候变化是影响所有国家的全球挑战,因此,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符合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而且,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涉及每个人。因此,工业化国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都是必要的。不过,在应对全球变暖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根本原则。
哥本哈根会议的标志的含义
浅蓝色的空间背景,中间漂浮着一个网状的冰球体。由于气候转暖,它正在发生着裂变。仿佛随着时间推移整个在慢慢融化。它的周围环境---蓝色的空间已经不再纯净,而且布满丝密的杂质让人感到窒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标志象征性地告诉人类----气候环境关系着全世界的安危,
地球村
的每个成员彼此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爱护这个地球,爱护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体。
标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地球的
物理结构
,它把地球抽象幻化成一个网状的溶冰球体。主题就是世界气候正在发生质变;而它的目的,是力图向与会嘉宾和全人类表明:我们的生存正在受到严酷现实的挑战:全球气候逐日变暖,海洋在减少,冰雪在融化,空气在污染,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质的裂变。要拯救地球,拯救人类,拯救环境已经十万火急,刻不容缓。
以上就是关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vi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