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的提出人(vi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VI设计的提出人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VI设计是什么?
中汇设计(专业VI设计公司):
VI设计是指企业视觉形象设计,也被称为品牌形象设计。它是一种通过视觉元素来表达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的设计方式。
VI设计通常包括标志设计、字体设计、色彩设计、图案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元素相互协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视觉形象系统,以帮助企业与公众建立起更加明确、直观、深刻的沟通。
VI设计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VI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性。其次,VI设计能够促进企业的品牌价值传播,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此外,VI设计还可以让企业更好地管理品牌形象,保持品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VI设计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设计应该符合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涵,具有时代感和潮流感。其次,设计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最后,设计要有创新性和独特性,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吸引潜在客户的关注和信任。
中汇设计原创VI设计作品
VI设计是什么?
什么是VI?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明白什么是CI!那么什么是CI呢?CIS的具体组成部分 MI:理念识别 BI:行为识别 VI:视觉识别
什么是CIS ?
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6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企业的CI设计这一概念。据说是美国IBM公司是这方面开先河者。
CIS的主要含义是: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CIS的意义
对内,企业可通过CI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等宣传形象形成规范设计和统一管理,由此调动企业每个职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认同感,使各职能部门能各行其职、有效合作。
对外,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形成企业的独特形象,便于公众辨别、认同企业形象,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
CIS的具体组成部分
日本著名CI专家山田英理认为CI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概念:
第一、CI是一种被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
第二、CI是以标志和标准字作为沟通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工具。
换而言之,CI系统是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在CIS的三大构成中,其核心是MI,它是整个CIS的最高决策层,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与VI表达出来。所有的行为活动与视觉设计都是围绕着MI这个中心展开的,成功的BI与VI就是将企业的独特精神准确表达出来。
MI:理念识别
企业理念,对内影响企业的决策、活动、制度、管理等等,对外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广告宣传等。
所谓MI,是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
MI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信条,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管理原则,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等。
BI:行为识别
置于中间层位的BI则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BI包括以下内容
对内: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福利制度等等;
对外:市场调查,公共关系,营销活动,流通对策,产品研发,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等。
VI:视觉识别
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上述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VI系统:
A.基本要素系统: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造型、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号等。
B.应用系统:产品造型、办公用品、企业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招牌、包装系统、 公务礼品、陈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物等。
一套VI设计的主要内容:
I.基本要素系统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标志和标准字的组合.
II.应用系统
A.办公用品:信封、信纸、便笺、名片、徽章、工作证、请柬、文件夹、介绍信、帐票、备忘录、资料袋、公文表格等。
B.企业外部建筑环境:建筑造型、公司旗帜、企业门面、企业招牌、公共标识牌、路标指示牌、广告塔、霓虹灯广告、庭院美化等。
C.企业内部建筑环境:企业内部各部门标识牌、常用标识牌、楼层标识牌、企业形象牌、旗帜、广告牌、POP广告、货架标牌等。
D.交通工具:轿车、面包车、大巴士、货车、工具车、油罐车、轮船、飞机等。
E.服装服饰:经理制服、管理人员制服、员工制服、礼仪制服、文化衫、领带、工作帽、钮扣、肩章、胸卡等。
F.广告媒体:电视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网络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等。
G.产品包装:纸盒包装、纸袋包装、木箱包装、玻璃容器包装、塑料袋包装、金属包装、陶瓷包装、包装纸。
H.公务礼品:T恤衫、领带、领带夹、打火机、钥匙牌、雨伞、纪念章、礼品袋等。
I.陈列展示:橱窗展示、展览展示、货架商品展示、陈列商品展示等。
J.印刷品:企业简介、商品说明书、产品简介、年历等。
VI设计内容
01■ 名片设计(中式)
02■ 名片设计(西式)
03■ 名片设计(中西式)
04■ 信纸(空白)
05■ 信纸(横纹)
06■ 信纸(方格)
07■ 信封(中式)
08■ 信封(西式)
09■ 公文袋(大、中、小)
10■ 资料袋(大、中、小)
11■ 传真用纸表头VI设计
12■ 便条纸
13■ 各式表格格式
14■ 卷宗夹
15■ 公司专用稿纸
16■ 贵宾卡
17■ 来宾卡
18■ 通行证
19■ 贴纸
20■ 笔记本封面
21■ 合同书封面
22■ 企划书封面
23■ 事务用标签贴纸
24■ 航空专用信封套
26■ 专用海报纸(对开、长4K)
27■ 奖杯
28■ 纸杯VI设计
29■ 文件格式
30■ 办公用笔
31■ 电脑用报表
32■ 留言条
33□ 包装纸VI设计(单色)
34□ 包装纸VI设计(双色)
35■ 包装纸VI(特别色)
36□ 包装纸袋
37■ 手提袋设计
38□ 胶带
39□ 包装用签
40□ 包装塑胶带
41□ 包装纸盒
42□ 礼品包装袋
43■ 公司旗帜
44■ 纪念旗帜
45■ 模式挂旗
46■ 直式立旗
47■ 小吊旗
48■ 小串旗
49■ 大型挂旗
50■ 桌上旗
51■ 锦旗
52■ 奖励旗
53■ 纪念旗
54■ 促销用旗
55■ 庆典用旗
56□ 主题式旗帜
57□ 其他VI设计
58■ 男性主管职员制服
59■ 女性主管职员制服
60■ 男性行政职员制服
61■ 女性行政职员制服
62□ 男性生产职员制服
63□ 女性生产职员制服
64□ 男性店面职员制服
65□ 女性店面职员制服
66□ 男性展示职员制服
67□ 女性展示职员制服
68□ 男性服务职员制服
69□ 女性服务职员制服
70□ 男性工务职员制服
71□ 女性工务职员制服
72■ 男性警卫职员制服
73■ 女性警卫职员制服
74□ 男性清洁职员制服
75□ 女性清洁职员制服
76□ 男性厨师职员制服
77□ 女性厨师职员制服
78■ 男性运动服(二季)
79■ 女性运动服(二季)
80■ 运动夹克(二季)
81■ 运动帽
82□ 运动鞋
83■ 徽章
84■ 领带夹
85■ 领带
86■ 领巾
87■ 皮带
88□ 安全帽
89■ 工作帽
90■ 上岗证
91■ 雨具(雨披、雨伞)
92□ 其他VI设计
93■ 电视广告商标风格
94■ 报纸广告商标风格
95■ 杂志广告商标风格
96■ 人事广告商标风格
97■ 公司简介商标风格
98■ 产品简介商标风格
99□ 促销DM商标风格
100■ 产品说明书商标风格
101□ 营业用卡(回函)商标风格
102□ 海报商标风格
103■ POP商标风格/POP设计
104■ 幻灯片商标风格
105□ 其他VI设计
106■ 造型招牌(室内)
107■ 造型招牌(室外)
108■ 直式招牌设计
109■ 横式招牌设计
110■ 立地招牌VI设计
111■ 柜台后招牌
112■ 霓虹灯招牌
113■ 大楼屋顶招牌
114■ 大楼楼层招牌
115□ 骑楼下招牌
116□ 骑楼柱面招牌
117□ 悬挂式招牌
118■ 帆布招牌
119■ 户外看板(路牌广告)
120■ 禁止停车牌
121■ 工地大门
122■ 工地事务所
123□ 工地围篱VI设计
124■ 工地标语贴纸
125■ 工地行道树围篱
126■ 工地牌坊
127□ 其他VI设计
128■ 室内指标系统
129■ 室外指标系统(公共区域)
130■ 符号指标系统
131■ 部门标示牌
132■ 总区域看板
133■ 分区域看板
134□ 其他VI设计
135■ 工厂外观色带
136■ 室内形象墙面
137■ 大楼建筑物外观标志风格
138■ 大门入口设计
139■ 柜台后墙面设计
140■ 玻璃门色带设计
141■ 公布栏
142■ 踏垫
143■ 垃圾桶
144■ 烟灰缸
145■ 室内精神标语墙
146□ 员工储物柜
147□ 环境色彩标示
148□ 其他VI设计
149■ 业务用车
150□ 平板车
151■ 交通车
152■ 商务车
153□ 厢型货车
154□ 厢型货柜车
155□ 旅行车
156■ 小客车
157■ 机车
158■ 脚踏车
159□ 拖车头
160□ 曳引车
161□ 堆高国
162□ 吊车
163□ 水泥搅拌车
164□ 展示会场设计
165□ 展示会场参观指示
166□ 展示橱窗设计
167□ 展示板VI设计
168□ 舞台设计
169□ 精神堡垒设计
170□ 商品展示架
171□ 商品展示台
172□ 照明规划
173□ 色彩规划
174□ 动线规划
175□ 其他VI设计
176■ 邀请卡(封套)
177■ 生日卡(封套)
178■ 问候卡(封套)
179■ 感谢卡(封套)
180■ 圣诞卡(封套)
181■ 贺年卡(封套)
182■ 万用卡(封套)
183□ 年历
184□ 月历
185□ 日历
186□ 工商日志
187□ 纸张
188□ 铅笔
189□ 原子笔
190□ 笔架
191■ 雨伞架
192■ 气球
193□ 吉祥物赠品
194□ 便条纸砖
195□ 薪资袋
196■ 礼金袋
197■ 其他VI设计
Vi设计是什么意思?
CI的具体组成部分 MI:理念识别 BI:行为识别 VI:视觉识别什么是CIS ?
CIS是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6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企业的CI设计这一概念。据说是美国IBM公司是这方面开先河者。
CIS的主要含义是: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企业内部与公众,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企业印象,最终促进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
CIS的意义
对内,企业可通过CI设计对其办公系统、生产系统、管理系统以及营销、包装、广告等宣传形象形成规范设计和统一管理,由此调动企业每个职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认同感,使各职能部门能各行其职、有效合作。
对外,通过一体化的符号形式来形成企业的独特形象,便于公众辨别、认同企业形象,促进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推广。
CIS的具体组成部分
日本著名CI专家山田英理认为CI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概念:
第一、CI是一种被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
第二、CI是以标志和标准字作为沟通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工具。
换而言之,CI系统是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VI(视觉识别Visual Identity)三方面组成。在CIS的三大构成中,其核心是MI,它是整个CIS的最高决策层,给整个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与VI表达出来。所有的行为活动与视觉设计都是围绕着MI这个中心展开的,成功的BI与VI就是将企业的独特精神准确表达出来。
MI:理念识别
企业理念,对内影响企业的决策、活动、制度、管理等等,对外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广告宣传等。
所谓MI,是指确立企业自己的经营理念,企业对目前和将来一定时期的经营目标、经营思想、经营方式和营销状态进行总体规划和界定。
MI的主要内容包括
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信条,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市场定位,产业构成,组织体制,管理原则,社会责任和发展规划等。
BI:行为识别
置于中间层位的BI则直接反映企业理念的个性和特殊性,是企业实践经营理念与创造企业文化的准则,对企业运作方式所作的统一规划而形成的动态识别系统。包括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教育,对外的公共关系、促销活动、资助社会性的文化活动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企业理念的精神实质推展到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角落,汇集起员工的巨大精神力量。
BI包括以下内容
对内:组织制度,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生产设备,福利制度等等;
对外:市场调查,公共关系,营销活动,流通对策,产品研发,公益性、文化性活动等等。
VI:视觉识别
VI: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上述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CI设计中,视觉识别设计最具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公众接受,具有重要意义。
VI系统:
A.基本要素系统:如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造型、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号等。
B.应用系统:产品造型、办公用品、企业环境、交通工具、服装服饰、广告媒体、招牌、包装系统、 公务礼品、陈列展示以及印刷出版物等。
一套VI设计的主要内容:
I.基本要素系统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标志和标准字的组合.
II.应用系统
A.办公用品:信封、信纸、便笺、名片、徽章、工作证、请柬、文件夹、介绍信、帐票、备忘录、资料袋、公文表格等。
B.企业外部建筑环境:建筑造型、公司旗帜、企业门面、企业招牌、公共标识牌、路标指示牌、广告塔、霓虹灯广告、庭院美化等。
C.企业内部建筑环境:企业内部各部门标识牌、常用标识牌、楼层标识牌、企业形象牌、旗帜、广告牌、POP广告、货架标牌等。
D.交通工具:轿车、面包车、大巴士、货车、工具车、油罐车、轮船、飞机等。
E.服装服饰:经理制服、管理人员制服、员工制服、礼仪制服、文化衫、领带、工作帽、钮扣、肩章、胸卡等。
F.广告媒体:电视广告、杂志广告、报纸广告、网络广告、路牌广告、招贴广告等。
G.产品包装:纸盒包装、纸袋包装、木箱包装、玻璃容器包装、塑料袋包装、金属包装、陶瓷包装、包装纸。
H.公务礼品:T恤衫、领带、领带夹、打火机、钥匙牌、雨伞、纪念章、礼品袋等。
I.陈列展示:橱窗展示、展览展示、货架商品展示、陈列商品展示等。
J.印刷品:企业简介、商品说明书、产品简介、年历等。
企业VI设计的作者简介
宋善威,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现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曾参加2004年7月中法文化年上海教育在巴黎的整体视觉设计,并赴法国展出。于2005年6月参加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道路视觉控制规划设计以及江苏省海门市城市视觉规划设计。 曾设计的企业形象项目包括:上海铁路通信工厂、上海扶明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八达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以及上海青浦新城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形象设计等。
VI设计的历史
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至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有近40年的和平,人民生活在浪漫与幻想之中,那时的设计或多或少的都带有怀旧的色彩,比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它们力图阻止工业化的出现。一战,让人们产生的恐惧,忧患意识取代了对未来的美好使惧,形成了一个特殊观点:如果机械失控会屠杀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生的消极结果做出判断。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很不安定的状况下,社会民主思想开始逐渐移入一批清醒的设计师的脑中,他们努力从建筑设计着手改良社会,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这些人变成了现代设计的核心。德国的设计立场就是受社会工程和社会工作立场影响的,它强调设计怎样为德意志民族例造更好的条件。包豪斯(Bauhaus)的第一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曾说:“我的设计要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日照。”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是“社会工程活动”,即对社会进行工程化的改革。“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形式不是对形式考虑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形式的结果,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民主思想,目的则是创造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二战后,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Gestaltung at Ulm),重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这所学院最大的贡献是系统设计和设计院校同企业挂钩。可以说,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有可能把理想的功能主义完全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乌尔姆的教育体系对了战后的设计教育起了引导作用,创造了模式,奠定了基础。
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以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北欧的现代设计却十分注意这—关系,它的地理位置是决定因素。斯堪的那纳维亚国家所处的纬度偏高.冬天的日照时间只有两三个小时,人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使得人和室内陈设的关系极为密切,这就要求设计必须注意人的心理感受。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图(Alvar Aalto)等人提出要走德国人的理性主义道路,而不用德国人的简单的几何外形。他们的设计采用某些有机形态(如弯曲线)和原始材料(如木材),被称为“有机功能主义”。南欧的设计,意大利最为突出。意大利人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不单纯把它看为赚钱的工具,于是小批量和高品位成了意大利设计的优势,这体现在那些别具一格的家具、汽车、鞋等设计上。
美国的设计体系与欧洲设计体系是泾渭分明的。欧洲的设计先由理念切入,然后有明确的设计目标。美国则是做完设计之后才加以总结,与欧洲弥漫着社会民主气息的设计完全不同。美国的设计起源于商业,加之没有社会意识形态为依据,曾经一度跟着市场走。美国虽然缺乏社会思辨,却是非常注重实用并且十分强大的经济动物,它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兼收并蓄、容纳各种积极因素,令自己的设计很快就取得了领先的地位。1933年,包豪斯关闭之后,包括格罗佩斯、汉斯·迈耶(Hannes Meyers)、米斯·凡·德洛(Mies Vander Rohe)在内的500多人移居美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们的到来使以往没有理论基础的美国设计有了主心骨——设计的伦理、思想意识、教学体系。这些都为美国设计的飞跃埋下了伏笔。在中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包豪斯主张的为大众设计的观念被湮没了。但美国提供的广袤土地和强大的经济支持再次燃起了建筑师们的热情,一座座建筑拔地而起,国际主义风格诞生了,它是美国的商潮同德国的理念结合的产物。这种风格逐渐波及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北欧人认为包装设计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美国人以之为赚钱的工具,日本人则认为设计是民族生存的手段。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出口电器便成了它的重要经济来源。此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以致日本设计受到政府的关注。
学科交叉化
时间推至90年代,设计又面临新的形势。在此之前,各行业的界限相对比较清晰,分工明确。进入90年代后,各行业之间的界限产生模糊。这个现象所受到的最大刺激是设计师遇到问题不能按照产品的类别进行硬性分割。在设计时,他们必须注意设计对象与其它产品之间的关系,必须要跨出设计对象的设计范围来考虑问题。如设计杯子,不是单纯以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或以优美的造型为标准,而要考虑它在什么场合使用,要让杯子能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随着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范围日趋增大.出现了以品种分类的边缘的模糊化问题,各类学科也有了互相兼容的现象,即学科的交叉化。这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趋势。
电脑冲击
对设计而言,另一个强力冲击来自电脑。由于最早的设计院校大多是以美术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设计教育是从美术教育中衍生出来的,从而使设计教育主要以技法训练为中心。学生们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技法上,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那时的设计图纸只能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表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7O年代,甚至更晚一些。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其它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很好的电脑和AutoCad、photoshop、3D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I/1O,让学生有更充裕时间来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学科交叉化和电脑的冲击对当今的设计是积极因素,它们将促进设计在新的时代面前更快地向好的一面发展。当然,现代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际主义风格
首先是国际主义带来的刻板面貌。国际主义风格的产品可以批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适合广大民众的需求.仅它在设计过程中牺牲了民族性、地方性、个性,一心追求共性。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的一个过渡阶段,从长远利益来看,产品必须有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在设计中,从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是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向。在这方面,日本人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他们把套在木桶外面的箍夸张加大,让它既是功能构件又是装饰构件,称之为装饰性的使用结构部件。北欧的木制、藤制家具形制性和个性的关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设计师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
后现代主义
其次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设计造成的负面影响,后现代主义由建筑设计产生,从罗伯特·温图利(BobertVenturi)设计了温图利住宅起,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采用一些古典主义的历史符号并加以破*,然后重新组合,企图改变现代主义刻板的面目。查尔斯、詹克斯的话或许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他说: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主义加一点什么别的(装饰因素)。后现代主义造成负面影响的根源在于它的调侃态度。事实上,它是采用调侃的方式使用古典符号,调侃适度才能达到很好效果,但是过多调侃便伤害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对古典主义有深入了解的中产阶级,而他们偏偏是最大的买主。此外,因为许多人不明白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含义,使得后现代主义变成了低能的设计师的遁辞,凡是他讲不通的都冠以后现代主义的大帽子。看着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不伦不类的建筑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虽然流行时间不长,但对严肃的现代设计的负面冲击却是难以估量的。
以上就是关于VI设计的提出人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