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山庄vi设计(桃林山庄怎么样)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桃林山庄vi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关于榆林的近代史
我国约有2000多座城市,国务院自1982年先后4次公布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1座。榆林于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第二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列第54位,这足以说明榆林古城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地位及含金量。榆林历史文化名城的根魂
榆林古城,别称榆阳,雅号驼城。依大漠,踞高原,北瞰河套,南蔽三秦。自商武丁北伐鬼方三年以来,一直是我国民族争战古战场的前哨要地,明朝中叶,置为万里长城沿线“九边重镇”之一,多有名将镇守,各朝关于榆林边务之疏奏论策,国史方志典籍多有记载。据《榆阳文史资料》第七、八期,由杜相唐老先生整理的“榆林大事记”中,从夏商至清末共438条,其中涉及战争的有215条,占总数的49.1%。其中:夏商至元末有262条,涉及战事的有93条。明朝267条,涉及战事的有96条。清朝有109条,涉及战事的有26条。因此而演育了浩繁跌荡的残酷与悲壮的民族争战史诗和蒙汉民族相融互通的人文历史。是民族争战选择了榆林,是军事戍边开发和发展了榆林。从榆林古城历史沉积的丰富的文物遗迹所承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突显了位居万里长城中部的榆林古城所蕴涵的独特的丰厚的古代民族争战文化、军事戍边文化和蒙汉民族和睦共处的边商文化底蕴,这就是榆林古城应该向世人展示的历史文化根魂。
榆林文物遗迹特色
据史料记载,榆林古属雍州,又曰朔方地。商时为鬼方,西周为猃狁所据。春秋时又为林胡、白翟地。战国初属魏地,置上郡,归秦后,设上郡制所肤施县于榆林城南米家园子沙滩山。汉因秦制,仍置上郡,并设龟兹属国城于榆林城北古城滩。三国时为匈奴所据。宋代被西夏国占据。明洪武二年建榆林寨,成化七年升为榆林卫,筑卫城。成化九年,延绥镇由绥德迁于榆林,成为九边重镇之一,至清代。先后有商武丁、秦始皇、汉武帝、北魏太武帝、明武宗正德皇帝、清圣祖康熙皇帝亲临榆林征战巡边,其中明武宗正德皇帝在榆居住达3个月之久。榆林古城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一处处古老文明的遗迹,悠久的历史记载了一桩桩边塞要地的史实,悠久的历史积淀了邑境深厚的民族争战文化、军事戍边文化、蒙汉民族相融互通的边商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其遗迹呈显出古长城遗迹多、古城墙拓展扩建多、衙门多、卫星营堡寨子多、庙宇多、楼及牌楼多、九龙壁多、中药铺店多、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多为特点的历史文态与风貌,被世人誉为大漠里的“小北京”。
据考证:榆林是全国唯一遗存魏、秦、明三个朝代修建的古长城和秦直道并存的城市。在明长城上所建的镇北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脚下建有明清时代蒙汉民族贸易互市的易马城和接待纳贡议事洽谈使者的款贡城及历代名人将士提撰的红石峡摩崖石刻宝库。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榆林古城墙,经过三拓一缩,形如长方形古刀币状,周长曾达8920米,面积3.9平方公里,现为周长6322米,面积2.14平方公里,属三里方城建制。2004年11月27日出版的《我国九大古城墙》一文中榜上有名,位列第六。城墙上城门、瓮城、城门楼最多时曾达7处,是全国少数没有北城门的城池之一,城墙另建有文昌楼、魁星楼、文昌宫、大仙楼各一座。城内有2道山,3条街,75条蜿蜒小巷,呈棋盘井字格局,2000多个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如繁星点缀,布满全城。市井以南北大街为抽线,街道两旁明清风格的商贾店铺林立,其中中药店铺多达40多处,累计达70多个这在全国也是少有。大街上由北到南,从明到清,先后建有古楼、凯歌楼、新明楼、万佛楼、文昌阁、钟楼6座,在6楼中间建有功德牌坊5座相互辉映,其中以新明楼纯木结构建筑精巧奇特秀丽而著称,三楼上保存有目前全国唯一的稀世珍宝——明代大宦官魏忠贤铜像一尊。城南建有明代隐誉文笔的凌霄塔和隐誉玉砚的水上桥、桥上水的榆阳桥及清代乾隆皇帝御书赐奖的“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御碑亭,同城北的镇北台构筑出一幅“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踦街天下名”的在全国独无仅有榆林古城景观风貌。从名代万历年间始,古城内和近郊建有大型寺庙建筑群近10处,共有儒、道、佛三教庙宇83座,其中关帝庙最多有6座,城隍庙次之有3座,文庙有1座。全城有各种官衙、功德、百岁、褒奖、记事、庙宇、贞节牌坊、牌楼66座。为了加强和巩固九边重镇的军事防御体系,先后曾设置过道台署、道尹署、知府署、知县署、巡抚署、总兵署、中营署等7个衙门。在古长城沿线设置卫星营堡寨子36个,形成了长城中部的立体防御体系。为了保障戍边将士人才培养和身体健康,早在明代弘治8年(1495年)在新明楼西创办了书院,以榆林别名命为榆阳书院,于明清两代培养出进士38人(文10人,武28人)、举人285人(文40人,武245人)、贡生43人。明代成化年间,经上疏获准在榆林开设了“医学”,时至崇祯年间因破毁而停办,共计维持办学170年之久。清同治年间,榆林最先开设了“牛疫局”,预防天花病在戍边将士中发生与流行。综上所述,事实证明:是民族争战选择了榆林,是军事戍边开发发展了榆林。
在中国革命近代史上,榆林古城具有百年校史的榆林中学,由进步民主人士杜斌丞先生任校长,聘请共产党革命知识分子魏野畴、李子州、王森然等仼教员,为国共两党培育了刘志丹、刘澜涛、王子宜、髙岗、贾拓夫、曹力如、杜聿民等高级将领和知名人士。榆林中学内的斌丞图书馆,在陕北建党初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红石峡雄山寺翠然阁,1928年、1929年是中共榆林县委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和中共陕北特委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的会址。在抗日战争期间,居住在榆林古城南郊金刚寺桃林山庄的国民党邓宝珊将军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周旋于国共两党之间,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榆林古城为陕北革命近代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榆林历史文化遗迹的劫难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及其遗迹就是保护历史,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近70年来,榆林的历史文物遗存却遭到几次灾难性浩劫,致使一座承载中国古代民族争战文化、军事戍边文化和边商文化特色,足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貌全非,文物古迹逐年消失,所剩无几,目前已经到了该向国家申报摘掉榆林历史文化名城殊荣的地步。纠其原因:一是战争性破坏,二是政府领导无知的野蛮性行政破坏,三是文化大革命、“四清”运动的破“四旧”性破坏,四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可依性破坏,五是自然融蚀性破坏,六是城内人口密度超越城市承载能力性破坏,七是建设性破坏等。其中以战争性破坏、领导无知野蛮行政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最为严重。据有关资料记载,榆林古城在清末民初,城乡有大小寺院、庙堂、宫观、石窟达200多处,连同其它文物古迹加在一起达近300处,仅古城四郊有文物古迹80多处,约有民居四合院2000多。1986年普查时,文物景点仅剩170处,四合院1100处。2003年文物管理部门公布的文物保护景点有41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4处,县级36处。其类别是古遗迹4处,古墓葬6处,古建筑24处,石窟、寺庙及石刻4处,重点史迹及代表性近代建筑3处。有四合院700处,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有90多处,保存较完整的仅有9处。据不完全统计:毁于1947年战争炮火或拆毁的文物建筑约90多处,四郊原有的80多处文物建筑仅剩凌霄塔、榆阳桥、御碑亭、南关阁、金刚寺五处,其余的荡然无存。解放前后,先后被机关单位、学校占用的有50多处。历年被行政强行拆毁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毁坏的文物建筑约80多处。古城墙上的两处城门、4个城门楼被拆,先后在城墙上扒开5处缺口,长度在千米以上,约有上千米的城墙夯土层被机关单位、居民挖空,只剩砖墙体,有300多米城墙砖土分离,悬空塌陷。详见附录《榆林古城历史文物损毁记事》、《榆阳区重点文物保护名单》。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
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总体概括为::“空前重视、空前破坏”、“拆真古董、建假古董”和“修旧不如旧,变成四不象”。1986年12月8日,榆林古城被国务院第二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至今,榆林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做了大量工作。2000年前,因财力所限,工作重点只能放在榆林民间习俗、饮食、建筑、宗教、艺术、曲艺等的挖掘、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调查上。对镇北台进行了修复,动员社会力量修复古长城墩台3个。1996年,成功地向国家推荐将镇北台列入国家重点保单位,于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镇北台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榆林撤地建市,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步入快车道。2001年,市政府拿出600万元,向全国公开招标,在1988年编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榆林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中、远期目标,确定了“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保护原则,提出了“保护、修缮、恢复、保留、整饬、更新”6种模式。2002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榆林市城市规格管理办法》、《榆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技术规定》和《违章建设处罚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成立了由专家、有关领导、市民代表组成的榆林市规划委员会,确定了“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管理措施。2000年以来,市政府累计投入15亿元,对城市道路、桥梁、公园广场、供热供气、给排水工程、河堤改造工程、绿化美化亮化、电缆线路等进行了硬化治理。用了4个多亿对榆林古城进行了保护性修缮,相继完成了:古城街面巷道改造、西城墙维修、修复了南城门瓮城、凌霄塔、梅花楼、万佛楼、钟楼,重修了古楼、凯歌楼、文昌阁、新明楼及牌楼等。对通往红石峡和镇北台的道路进行扩展改造、对步行街两侧的不合理建设进行拆除,并将全部铺店进行了恢复原貌整修。目前,榆林城区面积扩展到28平方公里,人口达27万,自来水普及率达96%,天然气普及率达4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8.8%。通过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形象,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文化品位。但是,在修复文物古迹时没有遵照“修旧如旧、风貌协调”的原则,部分古建筑没有达到历史的记忆要求。如镇北台残体无首,原顶层的哨棚和旗杆至今没有恢复,失去了当年雄威。南瓮城、西城墙的修复其宽度没有按原有标准修建。大街上的古楼、凯歌楼、文昌阁的匾额题词与原来不符等。特别是在2001年拓宽开发二街时,数以百计的古色古香的民居四合院毁于铲土机下。2006年,大街两旁的店铺修复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种色调,失去了原有风貌,真是“拆了真古董,建了假古董”。
平遥古城的借鉴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晋中市,踞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第二批命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平遥古城文物众多,内容丰富,价值极高,保存完整,为全国罕见。全县拥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13处,市级4处,县级77处。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城,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武时期,现在的古城墙从明代洪武三年开始,在旧城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城墙周长6163米,高约10米。市井以市楼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对称地分布着左城隍,右衙门;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院的封建礼制格局。城内街道两旁完好地保存着220多家商贾店铺。保存传统民居3797处,有488处保存非常完整。古城内及近郊保存有五代、宋、金、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物珍品,双庙寺的彩塑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日升昌票号是民族银行业的“乡下鼻祖”;镇国寺万佛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古城墙在国内保存最完整,名列全国四大古城墙之首。平遥古城由古城墙、古县衙、古寺庙、古店铺、古街道、古民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平遥也曾是中国明清时期最繁荣的金融中心,有中国古代“华尔街”的美誉。平遥古城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文化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们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正是祖先们留下的珍贵财富,通过坚持不懈、不遗余力地保护,才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的殊荣。也正是由于平遥古城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才使平遥古城取得了走向世界的“名片”,最终发展为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城市。平遥古城与榆林古城于1986年12月8日同时被国务院第二批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隔11年,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因此,他们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学习的,现就他们的特色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借鉴:
一、 关键时刻是专家学者挽救了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有过晋商文化的辉煌,也有过衰败,甚至险遭厄运。它曾经饱尝过战争炮火的洗礼,更受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1977年汾河泛滥,水库垮塌,一场洪水过后,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而古城墙却垮塌17处之多。因无人管护致使单位和个人扒下墙砖修厕所和仓库,将象征孔子3000弟子的城墙垛子和72贤人的敌楼拆毁,所剩无几。改革开放初期,平古地方官员雄心勃勃,为平遥古城描绘出了一幅现代化篮图,规划在城墙上扒7个口子,拆掉市中心的市楼及周边的明清民居、店铺建筑,建成环形交叉路口,拓宽街道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并付诸实施在东城墙上扒开了口子,拆毁东大街两旁的民居和店铺180多米。这一消息和举措震惊了著名建筑学家、文物保护专家、教授阮仪三、罗哲文、郑孝燮等,经他们大声疾呼,联名上书,终于从铲土机下抢救了平遥古城,平遥古城幸免了一场建设性大破坏。
二、 保护古城墙量力而行、坚持不懈。
从1980年开始,平遥县政府在专家的指导下,坚持“新旧区绝然分开,确保老城区,发展新城区,修复如旧”的方针,开始了漫长的城墙修缮工程,历时14年,到1993年结束,除中间停顿2年外,每年少则数百米,多则上千米,终将古城墙、瓮城、城门楼、敌楼恢复了历史原貌。
三、 保护店铺、民居实施了“赎买”和“补贴”政策。
平遥县政府为了掌握保护街道两旁商贾店铺民居的主动权,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逐步将县城内三分之二的店铺和民居赎买在政府名下,由房产部门管理。对有保护价值的私人店铺和民居实施挂牌保护,在维修时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要求必须保持原貌。
四、 党、政机关带头搬出古城、实施降低人口密度策略。
1997年、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时,在2.25平方公里面积的古城内有5.5万常住人口,其人口密度高于北京和上海,据专家评估,古城内适宜人口却仅为2万人。为了减轻古城的人口承载能力,县委、县政府将党政机关率先搬出古城,随后将学校、医院等90多个事企业单位迁往新城区。他们在“保护老城区、发展新城区”的思路指导下,一方面严格控制古城内空闲地建筑,只搞绿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修建住宅,并将将建国以来修建的30000多平方米不协调建筑全部拆除,保存了古城原貌。另一方面在新城区实施了土地集中储备和公开出让政策,扶持发展房地产和旅游相关产业。1997年以来,用于古城保护资金共计4.2亿元,其中动员社会力量投资2.8亿元,占总投资的67%。同时在新城区启动了3个上亿元项目工程,即:上亿元学校、上亿元宾馆、上亿元市场建设项目,拉动人口从古城区迁往新城区,以达到保护与发展同步目标。
五、 紧扣文化性主题,坚持走特色化城市之路。
文化性是一个城市永葆魅力的关键。平遥古城蕴涵了较为完整的汉民族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浓缩。平遥古城按照“全面保护、突出重点、修复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按照封建礼仪建制特征、格局及明清时期原貌,对历史街区、文化遗址、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建设。对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商业票号等传统文化进行了挖掘与抢救,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城原有文态和晋商文化特色,将平遥古城所蕴涵的中国古代军事、吏制、建筑、经济、宗教、民俗、饮食、艺术和晋商等诸多文化的历史记忆,科学地、全面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时,充分发挥民间协会组织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依托平遥古城世界品牌开展大型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将平遥古城的特色文化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
六、 改革探索管理模式。
为了加强平遥古城保护、开发、发展的管理,于2000年在全国县级城市首家推行了城市行政处罚相对集中制度,成立了管理行政局。组建了山西首家股份制旅游企业,即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了平遥古城游览景点“一票制”的门票管理办法。新组建了由26名公安干警组建的平遥古城旅游派出所等,探索出一条符合平遥古城管理体制的新路子。他们还在经营理念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按照“保护前提下搞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的基本思路,实践了“取之于世界文化遗产、用之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投资与保护共赢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七、 依法保护,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如何实施科学保护、依法保护是他们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他们从立法和编制规划两个层次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成功经验。1998年11月30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了《平遥古城保护条例》,这是全国第一部针对历史文化名城和遗产保护的省级法规,成为平遥古城保护大纲,在它的领引下,省政府出台了《平遥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定》,县人大出台了《加强对平遥古城内房屋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若干规定》,县政府颁布了《加强文物单位、古城区消防安全管理的规定》等,逐步完善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推进了古城保护法制化。同时,他们根据平遥古城的全面发展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总体思路,聘请了近百名国内知名学者、设计师、策划师、分析师等,编制了《平遥县历史文化古城保护规划》、《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平遥县城总体建设规划》、《新城区建设详细规划》、《平遥旅游目的地发展及五年行动计划》等,描绘出平遥古城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在一系列规划指导下,对历史街区和古建筑实行分区、分级保护和修缮,真正做到“修旧如旧”,基本恢复了平遥古城明清时期的小社会风貌。
平遥古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典范,其成功的特色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附 录:
榆林古城文物遗迹毁损记事
民国时期
定慧寺、普济寺被井岳秀开办的惠记工厂占用,后改为医院。
1916年古6月19日晚,万佛楼失火,上千尊佛像毁于一旦。
位居宽巷的排楼失火,1920年改建钟楼。
龙泉寺、福官庙被井岳秀炮厂、兵工厂战用,后改为毛纺厂。
上帝庙被驻军军营占用,后改建为制革厂。
朝阳观被驻军改作营房,解放后改设二中,后改为财校。
马王庙被驻军改作营房,解放后改为党校。
三教庵被驻军改作营房,现为民宅。
寿宁寺,大龙王庙被职业学校占用,解放后改为农校。
准提寺建为平民小学,解放后改为二完小。
三官合移作三官会小学,解放后改为三完小。
1939年,因日本飞机轰炸,为防空疏散人口,东城墙凿一小东门。
1946年,为减轻镇远门(南城门)人流压力,在新建路南端城墙打开一缺口,约50米。
1947年,攻打榆林时,南城门楼、文昌楼、魁星楼、东方境、兴隆寺、东岳庙、三义庙等城外四郊80多处庙宇文物被毁。仅存凌霄塔、榆阳桥、御碑亭、南关阁、金刚寺。
五十年代
1951年,南大街清代建文昌阁拆毁,木料制作办公用具。
大街上五座牌楼相继拆除。
关王庙、小寺被地党校占用。
戴兴寺、关帝庙、大庵被粮食二门市占用。
财神庙被县法院占用,现为四中所占。
天神庙、忠义词被榆中所占。
旗纛庙、灵官庙、新楼观被县公安局占用。
报神庙被报社占用,现为家属院。
娘娘庙被县广播站占用。
六十年代
1960年,南郊南关阁拆毁,即现气象局处。
“四清”、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将城内外各种牌楼、匾额一扫而空。
西城门楼拆毁。
西方境被地运司占用。
天主堂被药材公司、工农医院占用。
天神庙、关帝庙门前九龙壁拆毁。
新明楼巷道署衙门被地区公安处占用,现为家属院。
青云寺被化工厂占用。
雄山寺石窟遭破坏,神像全部被毁。
大草场大仙楼拆毁。
红石峡关王庙、药王庙、镇北台顶部哨棚被拆毁。
军分军司令员陈令学批准拆毁南城墙约500米供地运司使用。
文庙拆毁被军分区占用。
七十年代
1970年,北大街明代最早建筑文物古楼被拆毁。
1975年,北大街明代二拓榆林城的南城门,后改为凯歌楼破拆毁。
拓展人民路西城宣威门被拆,城墙拆毁100多米。
1977年,拓展二街时数十处古色古香民居四合院拆毁。
府县城隍庙拆毁,政府修建家院。
镇北台下建军营。后改为艺校。
南门瓮城被梳毛厂占用。
八十年代
西城墙南端约280米墙体墙体下沉。
清代刘公祠被黄航拆毁改建办公楼。
东城墙八狮巷处扒开约30米缺口一处。
钟楼山北城墙扒开约20米缺口一处。
九十年代
南城墙东段约200米墙体悬空成为危墙。
戴兴寺内建小楼一座。
新世纪
开发新建路,数以百计的民居四合院拆毁。
建世纪广场,莲花池公园拆毁。
建二凌霄广场,榆林标志性建筑物巨型骆驼雕塑被毁。
明代新明楼被山西大吨位货车拖挂受重创,迫使拆毁重建。
2006年,大街两旁明清风格的铺店改头换面,千篇一律,一种模式,一种色调,失去原有历史风貌。
沅江旅游景点及介绍
沅江旅游景点及介绍如下:
湖南琼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琼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南洞庭湖与西洞庭湖2处国际重要湿地交汇处,资江、沅江与澧水三水汇合的半岛之上,包括以沅江市区为中心,互为连通的后江湖、蓼叶湖、上琼湖、下琼湖、石矶湖及胭脂湖等湖泊群构成,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6′35″~112°23′58″,北纬28°44′36″~28°51′42″。公园内水域阔广、港汊密布、岸线曲折、堤岸自然、林草丰茂、景色秀美、观赏性强,与沅江市城区形成湿地-森林-城市复合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特征典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历史遗迹文物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景观资源组合度高,是洞庭湖周边湖泊湿地的典型。
沅江胭脂湖
在洞庭湖浪击涛拍的水乡城市沅江西南,长常高速公路东侧,有一个久藏深闺的胭脂湖。在人们叩问新世纪前夕,终于揭开了她神密的面纱。一泓碧水,遍野葱茏,鸡鸣犬吠,袅袅炊烟,陶醉着每一位慕名的游人。碧波万倾的胭脂湖,“洞庭天下水,秀美胭脂湖”。胭脂湖流域面积近9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21500余亩,湖水清亮纯净,达国家一级水质标准。或碧波鳞鳞,或雨露朦朦,她总是那样秀丽,总是那样美艳。胭脂湖水产资源特别丰富,著名的胭脂鱼,名贵的银鱼、鳜鱼,还有青鱼、甲鱼、河蚌等220多种水生动物和谐地生活在这个透明的水中乐园。胭脂湖赤红湖岸上,绵延的桔林茶树四季常青,清香四溢。
南洞庭湖湿地
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湿地位于长江中游平原最大的过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白鹳、白鹤等等许多水禽的重要栖息地,经济动、植物产量高,价值大,对长江的洪水调蓄作用极其重要。简介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益阳市,面积168000公顷。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最大的过水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南部,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每年在保护区越冬的水禽约1000万只,是白鹳、白鹤等许多水禽的重要栖息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鱼类中华鲟的栖息地。该湿地对长江的洪水调蓄作用极其重要。已被国家列为“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
蠡施村
蠡施村位于沅江市城以西十多公里的赤山岛。赤山岛横卧在南洞庭与西洞庭之间,是洞庭湖中最大的岛屿,长30公里,宽4公里,周围75公里。四面环水,山峦起伏,古木参天,遍地是茂林佳木,异草奇花。象一块巨大的翡翠宝石嵌在洞庭湖广阔的胸膊上。范蠡,春秋时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曾辅助越王勾践灭吴。灭吴后功成身退,携美女西施定居于赤山岛。现保存有范蠡、西施墓。与其有关的地理事物有蠡公湖、香炉山、蠡施村和蠡山庙等。这些地方都是山水佳境和历史遗迹,为世人向往。蠡施村。“湖中生岛,岛中生湖”是蠡施村一神奇之处。蠡公湖、周公湖和五汊湖是赤山岛上的内湖,
樟抱腊
在四面环水的赤山岛上,有一棵奇特的樟抱腊树。古老樟树的枝体上,长着一棵青翠的腊树,两棵树早已连成一体,相亲相爱的拥抱在一起,挺立在南咀镇的芭蕉村头。腊,树高19米,胸围9.9 米,要6个人才能合围,树冠宽15米。抱在怀中的腊树,单高10米,胸围1.26米。腊树之所以长在樟树上,据科学分析,是小鸟啄食腊树籽,遗落在有腐植层的树桠窝里,后来种子发芽生根,日久天长,腊树根穿过腐蚀 的树洞,扎入地下吸取营养,年复一年,小腊树便在樟树怀中成了大树,根据林业专家的检测,古樟树龄已过千树已过千岁,小腊树芳龄也有400多岁。腊生,这在绿色的自然界实属罕见。
洞庭渔村
到南洞庭旅游观光的人,都想亲眼看看渔村风貌,领略渔民风情,不深入洞庭渔村走访,怎么能说是到过洞庭湖呢?地处南洞庭的万子湖乡,是沅江市一个纯粹的渔业乡。全乡7个渔业村,一万多人口,散居在万子湖的30多个小岛上,常年在湖上,以捕鱼为业,水退洲上住,水涨船为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如今渔民已集中定居在几个大点的湖岛上。万子湖渔业乡人口虽不多,但管辖的范围很大,东西南北,方园百多里,过去乡村联络靠对讲机,如今上下联系靠“大哥大”。
洞庭渔村
到南洞庭旅游观光的人,都想亲眼看看渔村风貌,领略渔民风情,不深入洞庭渔村走访,怎么能说是到过洞庭湖呢?地处南洞庭的万子湖乡,是沅江市一个纯粹的渔业乡。全乡7个渔业村,一万多人口,散居在万子湖的30多个小岛上,常年在湖上,以捕鱼为业,水退洲上住,水涨船为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如今渔民已集中定居在几个大点的湖岛上。万子湖渔业乡人口虽不多,但管辖的范围很大,东西南北,方园百多里,过去乡村联络靠对讲机,如今上下联系靠“大哥大”。渔民生活过去主要靠外湖捕鱼,天养人捕。台今随着科技进步,渔民已迫不及捕养并举,以养为主,岛上鱼池精养,网箱养名贵鱼,加快了渔村脱贫致富。
沅江桃花江风景区
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洞庭湖畔,资水从这里滚滚注入洞庭湖。益阳在秦代设立县治,因地处益水(资水古称)之北,古人称山之南和水之北的地方为“阳”,故名益阳。 益阳文化历史旅游资源众多,市内被列入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2处,建国后发掘文化遗址23处,古墓500余座,出土历代陶器、玉器、木器、铁器、铜剑、帛画、漆器、玻璃器皿等文物3000余件。益阳有不少三国时代的遗址,著名的有关云长的“磨刀亭”,鲁肃的“鲁肃堤”等。 沅江是流经益阳地区的一条著名河流,这条河在古时就非常有名,以“流水归宿之地”而得名。沅江市区内主要文物景观有魁星楼、凌云塔、镇江塔。
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
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简称南洞庭湖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洞庭湖,距益阳市25km,距沅江市5km,行政区域包括沅江市、资阳区、赫山区、大通湖区。保护区属内陆湿地,主要湿地类型包括湖泊、永久性河流、人工湿地等,符合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2、3、5、6,该湿地拥有易危、濒危和极危物种以及受到威胁的生态群落。于1991年建立保护区,1997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南洞庭湖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总面积16.8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9万公顷,缓冲区总面积6.8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1万公顷,保护区范围涉及我市沅江。
沅江琼湖书院
琼湖书院位于湖南龙阳(今属沅江)跑马岭周家湾。清乾隆十二年(1748)知县方廷机(一作方廷玑)率官绅建。东濒浩瀚洞庭,南望凌云塔,资水支流绕其前,背靠下琼湖,香炉山居其后,左有古木参天熊家山,右有坦道伸于橘园。山清水秀,橘柚飘香,渔舟唱晚,风景宜人。有讲堂、斋舍等80余间,集诸生讲学其中。嘉庆间学田增至150余亩。光绪间添置田亩,并修“学田院”,藏书增至2万余卷。初额定“沅学文童,岁科两试,皆取十六名”。学习年限不定,试中秀才即结业。当时主事有邑中名儒李拔贡永瀚、窦拔贡安敦、张解元闻铭以及禀生李芝山、方瑞安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8月,下诏改书院为学。
湖乡农家乐园
湖乡农家乐园位于沅江市西南,长常高速公路东侧。距沅江城区19公里,高速公路入口12公里。主要景点包括知青之家、农家旅馆、旅游大坝以及沙滩泳场;另有开始筹建的湖乡民居园(桃林山庄、湖乡农民博物馆、梦里水乡)、-和水上活动中心。胭脂湖 流域面积近90平方公里,湖面达21500余亩,湖水清亮纯净,达国家一级水质标准。胭脂湖是一个天然鱼仓,著名的“胭脂鱼”、银鱼、鳜鱼等220多种水生动物和谐地栖息在这个水晶宫中。湖面野鸭成群,鱼燕飞舞。湖中有鳄鱼嘴、二龟拜寿、玉蚌含珠、阴阳山等美景相映成趣。赤红的湖岸上林茶树绵延,四季常青。知青之家 座落在胭脂湖畔的大山嘴。
团山桔园
沅江团山,是洞庭湖畔有名的南桔之乡,全乡一万四千多亩面积,桔园面积就在万亩以上,是个名符基实的江南桔乡。团山农民种桔历史悠久,桔种独具一格,是灯笼型的南桔,表皮光滑,色泽红艳,甜度大,味道好。尤其是在秋天,桔果成熟皮变红,桔园景色格外迷人。远看,万绿丛中点点红,近看,棵棵树上挂红灯,十里桔园十里景,处处景色都醉人。因此,秋天的团山桔园,是南洞庭湖边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住在桔园中的团山农民,家家房前屋后都是桔园,四季常青,空气新鲜。尤其是在春天,春风吹得桔花香,每棵桔树枝条上,千万朵白色花蕾含苞待放,微风吹起,花香四溢,此时此刻,如果游人漫步在桔园小道……[详细]
玉竹包遗址
玉竹包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9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试掘,并于1990年5月被沅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沅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益阳市沅江市茶盘洲镇玉竹包村一组的西南一块不规则的岗地上,建国初期围垦成茶盘洲农场,遗址在洞庭湖冲积平原之上,周围为1至数米深的淤积层,遗址高出周围1-2米,为一含有较多细黄沙的不规则岗地。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呈不规则椭圆形。文化堆积层厚薄不一,不同部位保存状况也不一致,在周围约5-6公里范围内还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与该遗址构成了一个遗址聚落群。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台地系河沙淤积而成。文化堆积层保存尚。
南洞庭水利闸
沅江市地处洞庭湖腹地,“三分垸田三分洲,三分水面一分丘”。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袄、物产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称。黄茅洲镇、阳罗镇、南大膳镇地处沅江市北部,属长江流入冲积平原,南与赤磊洪道相连,东北紧靠漉湖,由塞阳运河贯通黄茅洲大闸、义南闸、大东口闸。塞阳运河,共动用民工5万人次,开河长度44公里,投工250万个,完成土石方400万方。它位于大通湖大垸内,南起沅江市塞波镇到阳罗镇后分为东、北两支:东支经大东口闸后流入漉湖,北支经普丰垸东堤拐弯与全省最大的内陆湖——大通湖相通;南面通过黄茅洲船闸进入赤磊洪道,全长61.5公里。塞阳运河贯穿了
沅江凌云塔
凌云塔,耸立在离沅江市区五公里的万子湖千秋浃水上,水退洲上立,水涨湖中浮。远看,艳阳映照的湖面,波光闪闪,凌云塔像一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于碧水之上,在笑迎游客。近看,塔身突起,直插蓝天,塔影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中,秀丽的湖光水色,让人爽心悦目。凌云塔修建于湖洲,奠基于1793年冬,竣工于1797年春,历时200余载。此塔每年春秋都遭受洪水浸泡数月,但迄今塔身坚固。整个宝塔用花岗岩石砌成,共用石料16.7万块,耗用白银4710两。至今保存完好。宝塔正门原有石牛一对,第一层门楣-刻有“凌云塔”三个大字。第二层北门则刻有“挺出一支挥翰墨,联登七级会风云”的对
龙虎山森林公园
龙虎山位于赤山岛(古称蠡山岛)南端(距沅江市区9公里),依洞庭湖西,属雪峰山余脉,吞沅澧清波,人杰地灵,山水迤俪。龙虎山森林公园乃龙虎山之华冠,依山带水,植被繁茂,鸟语花香,名寺古刹。溶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一处休闲观光的佳境。公园占地500余亩,随空间移步易景。幽林鸟语,曲径连悠,松林听涛。园内有上百种科系动、植物、四季花草争艳,鸟羽飞翔云天间,走兽流连树木中。亭阁、庙宇、茅屋、柴篱、幽径点缀其间。茶道、棋牌、垂钓、水上娱乐、健身等休闲、游娱环境清幽、餐饮颇具湖山农家特色;宾馆旅居、随心而就。蠡山之巅的云风寺(古范蠡祠)乃千年古刹,带您往返于历史的烟
德群庄园
德群庄园为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点。地处美丽的水乡城市沅江市南郊,是一个集优质葡萄种植、名贵种苗培育、栽培技术培训、园林绿化、农业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庄园总面积128亩,其中园林绿化面积110多亩,园内花卉果木四季常青,芳香迷漫。德群庄园前身为德群葡萄种植园,专业种植葡萄,已有20多年研究、试种、示范的历史。1998年更名为德群庄园。目前共有名贵花木1200多个品种,其中世界珍稀花木有50多个品种。庄园内除了有著名的植物活化石银杏,金叶国槐,金合欢,金桂,银桂,丹桂,美国红叶石楠等,可大饱眼福,不容错过。此外,还修建了垂钓池、
琼湖公园
琼湖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半岛,沅江市城区的所在地。因它靠洞庭湖畔随水而建,被人们称为东方“威尼斯”。琼湖公园建在市区,占地约600公顷,岛上有湖,湖中有岛,是一个以水域为主体,以梅树园和钟家嘴两处陆地为依托的水上公园。该园已建有文化娱乐区、水上游乐区和文化古迹区。其中文化古迹区修建了水上亭阁和体现湖乡特色的洞庭博物馆。两处陆地上千年古树郁郁葱葱,各种花草四季常绿。特别是修建湖心堤(公路)以后,将城区的水上老街与陆地新街连成一体。湖心堤两侧垂柳成行,湖面如镜,宛如“西湖柳堤”。……[详细]
洞庭湖博物馆
沅江市洞庭湖博物馆位于沅江市城区琼湖西岸,占地约2400平方米,是起步早、规格高的花园式单位。于1984年单独建制,1990年加挂“沅江市文物管理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其职能主要负责文物的征集收藏和保护利用,兼对外的陈列展览,以及本市境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考古勘探调查和抢救性发掘等工作。我馆收藏文物共8975件,并完成了8975件文物藏品的指标信息电脑录入工作,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达650件。其中最引以为傲的是近2000件名人古字画藏品,其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在全省县(市)级博物馆中首屈一指。文馆所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凌云塔、镇江塔……[详细]
桃林书院属于南郊吗还是北郊
南郊。榆林桃林书院是榆林榆阳区的新楼盘, 开发商暂无资料, 桃林书院普通住宅产权为70年,综合体产权为40年, 开盘时间待定, 价格待定。该楼盘位于榆林东沙金沙路与延寿路十字路口东北角, 小区规划占地面积57276 ㎡, 建筑面积200000 ㎡, 容积率2.80, 绿化率40%。该项目预计交房时间待定
该楼盘位于榆林东沙金沙路与延寿路十字路口东北角, 附近有周边交通网四通八达,紧邻项目西金沙路由南自北,贯穿东沙,成为榆林东沙的交通主干线,项目南校场路210国道,由金沙路纵向无限延伸,出行老城区、南郊、西沙、开发区非常便捷。, 交通十分便利。
桃林书院怎么样 桃林书院二手房出售
桃林书院周边配套设施包含:榆林第十一幼儿园、榆林第十小学,榆林第十四小学、榆林第三医院,妇幼保健院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桃林书院,比较值得投资。该项目交房的时候就带装修了,虽然是简装,但是还是省时省力了不少。
以上就是关于桃林山庄vi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