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恒景观设计(建恒设计有限公司)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建恒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营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景观
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逐渐成为城市的新风貌,彰显城市的独特个性。如何营造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区景观成为了景观设计的时尚课题。
一.绪论
(一)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
1.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文化成为了国力的象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的源泉,更成为了国家经济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中国是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人才优势明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2.创意产业园区聚集诞生的方向
随着文化的发展,工业不再是国力的象征。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客观上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工业发展逐渐转移到其他劳动力低廉的地区,转移出城市中心区域。随着工业化发展的郊区化,使城市中产生一系列的工业遗弃厂房,工业化发展的老厂房随着城市发展进程逐渐失去生命力,如何让这些厂房再现生机呢?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使这些工业老厂房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利用工业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当下主流。
目前国内每座城市都有不少几十年至近百年的旧建筑,其中一些废弃的仓库、厂房等有待改造、开发和重新利用。因此.旧厂房改造作为城市产业转移的结果,将继续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诞生的主要方向。
(二)研究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保护老建筑、改造老建筑的思路已经运用到了各个景观规划的设计领域当中。创意产业文化区多是由旧厂房转变而来.所以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带有创意行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建筑群体风格、单体建筑、室内外环境.节点空间等景观的可识别性创造。
创意产业园区必须加强景观的规划与管理,才能使城市景观能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独有的景观特色。
(三)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寻找适合国内历史文化,能延续历史文脉、城市独特风貌及地方特色又不失时尚活力、自然生态,而且能艺术地体现人文文化的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
2.拟解决关键问题
借鉴国际、国内利用废弃工业建筑及市政建筑改造为公共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把建设定位于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中风格的选择:现代主义风格与后现代主义风格(历史传承、自然生态与时尚人文艺术三要素的和谐交融)。
二、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普遍性分析
(一)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语言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呈现
现代主义风格的兴起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之一,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传播,其风潮几乎波及全球.在它的影响下.又产生出许许多多新的设计风格和流派。
现代主义风格除了在艺术和装饰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表现出明显的盛行。景观设计中,构图上强烈、简洁的线条i用流动的线型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采用相互冲突、无关序列叠置与解构的布局方式,变形扭曲、夸张、自相矛盾的造型形式;浓烈刺目的色彩关系都在景观设计中被淋漓尽致地运用。
(二)分析现代主义风格景观设计普遍性
存在的问题
1.美学价值的单一性
美,实际上可以成为理念.其意思就是.美本身应该理解为理念.而且应该理解为一种确定形式的理念,即为理想。人们对件事物美的感受.其实就是人们视觉、心灵、或知解力感到快乐.情感受到了激发或得到了共鸣,从而引发了一 种愉悦。
现代主义风格体系在景观设计中.主要通过简洁构图、明快开敞的空间、夸张的形式与浓烈刺目的色彩未实现。设计实践中照搬西方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却只追随到西方现代主义风格流派、主义、手法的表皮。使景观的设计脱离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忽略了中外文化甚至各个城市文化体系的差异。我们的设计丢弃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对传统与历史遗留下的宝贵实用的精华,弃之一边。
原来的城市地域特有的景观风貌退化.符合地方城市特色的景观消失殆尽,地方文化与历史的痕迹也毫无保留,公园、小区、集中广场绿地景观在各个城市中不尽相同,美学价值单一。
人们的知解力随着生活与时间的沉淀逐步成长,情感的共鸣也是对有历史根基、文化氛围的东西会持之以恒。由于现代主义风格的景观设计作品缺乏历史文化的根基,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于是与人们心灵的共鸣缺乏了持久性,无立足根基。
2.易于仿制 赝品泛滥
人类的文化具有不可逆转的传承性与延续性.景观的文化也不例外。如果忽视文化的延续性.将造成文化的断层,景观也将失去历史记忆,城市也将失去灵魂。当前追求新、奇、特、冲击力的现代主义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不绝于耳。可十自的是上至决策者,下至青年学生都是其吹捧者与崇拜者。作品络绎不绝,层出不穷.且都是未经过深入思考创作的仿制与抄袭。
现代主义风格的景观规划设计构成要素相似,同是追求现代简约、视觉冲击、解构主义.通过色彩、线条、块面并运用抽象的形式表达设计.大同小异。由于现代简约、视觉j中击等不是本土文化的延续,设计师也对其理解不够深刻.一味模仿抄袭,造成一时间类似的作品泛滥,无创新无精品,赝品无数。
三、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本质:后现代主义风格
(一)后现代主义风格在景观设计中的特点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至今没有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人的精神冲击是全方位的.在思维理论层面上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的观念重新予以选择与评估,使其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重新发展。它在中国的景观设计中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
1.强调历史文化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设计强调设计的历史文化性。在景观设计的细部元素中,运用众多的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强调历史文化。用装饰性或是简约的手法突出视觉的象征作用。同时,景观设计手法有了新的拓展,运用具有中国传统的光、影.与建筑构建起构成空间.赋予了空间历史文化传承的新概念。
2.强调新旧融合、兼收并蓄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恢复历史痕迹历史风貌,而是把眼光投向被现代主义风格摈弃的历史建筑中。承认历史的延续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吸收传统建筑中具有代表性及意义的元素,对历史风格采取混合、拼接、分离、变形.简化、重组、解构等方式方法,重组历史。并运用新的材料、新的施工方式和新的构造组成方法来整合历史与现代.达到一种折衷的后现代,形成一种新的形式语言与设计理念。
3.强调人文艺术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设计强调具有传统元素存在的人文艺术风格。它完全抛弃了现代主义风格的严肃与几何,往往运用艺术的隐喻性,充满了大量的艺术装饰细节.可以制造出一种含糊不清、令人迷惑的情绪。强调人文、艺术与空间的联系,使用诙谐的色彩续演艺术与景观。
4.强化设计手法的不明确性
后现代主义风格景观设计运用分裂、解析、重组的手法.打破和分解了既存的传统形式、空间分隔的意向格局和模式,传承并保留了传统元素解构后的形式。同时导致设计手法在定程度上的模糊性与多义性,将现代主义设计中理性、冷漠的形式反叛为一种在设计细节上采用调侃手段.以强调非理性因素,从而达到景观设计中的轻松、舒适与宽容的氛围。
(二)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与功能使用要求的关系
创意产业可分五大类研发设计创意(包括信息服务业、软件业、工业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创意(室内设计、工程技术与城市规划)、文化传媒创意(动漫、电影、音像、网游)、咨询策划创意(咨询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和时尚消费创意(时尚设计、旅游业)。园区的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以及经济化等复合功能。满足建筑空间的分隔作用,满足便捷的可达性.并设置公共活动交流空间.公共商业空间,公共艺术表演空间.艺术交换交流空间等。
(三)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与精神审美要求的关系
创意产业的定义实际上很宽泛.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曾对创意产业下过一个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
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与经济、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冲突、较量、碰撞与融合。其实.无论科学技术的创意,还是文学艺术的创意,在创造的境界上是完全可以相通的。
也正因为创意产业的文化艺术特性.创意产业园区在景观设计上需要考虑当代创意产业人员,特别是年轻设计师的精神审美需求.包括审美格调、品位的前瞻性,使用的舒适程度。
(四)创意产业园区景观演绎后现代主义风格
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演绎着后现代主义的风格,运用了隐喻性的设计手法将历史传承、自然生态与时尚人文艺术和谐交融的景观设计。
1 创意产业园区中的历史传承
大部分的创意产业园区是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在其景观设计中,传承了历史文化的痕迹,对园区进行改造,保留工业厂房的痕迹并融入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
789创意产业园区位于北京,前身是前民主德国援助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建筑设计保留了原来包豪斯风格设计,并以斑驳的红砖瓦墙加以修饰,使锚落有致的工业厂房保留了厂房大空间的轮廓,又加入了北京历史建筑的京味,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情感、传统。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上各个时代的标语都得以保留.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时代的历史痕迹。
深色石材肌理的墙体,与不规则的墙体走势,运用隐喻性的视觉符号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又不乏创意的设计。环境景观空间中,厚重的石磨盘,经过岁月的涤荡,无声地唤起我们尘封的回忆与感动。那是因为工匠的刀斧雕琢,每个弧度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才能达到如此的至臻完美。磨盘与简洁的草坪呼应,石材与钢材玻璃的呼应相映成趣,是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园区在景观细部上认真细致地推敲.将北京历史文化用隐喻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保留原无线电厂纵横交错的电线网路等城市工业化时代的代表作,加上保留露天的水管并给予其北京古城的痕迹。工业的遗存与城市悠久人文历史文化的融合,在设计师手中,历史的碎片重新拼装后,焕然一新。
2.创意产业园区中的自然生态
工业建筑比较坚固.空间的可塑性强.容易被再改造和利用,这正是工业遗产的价值之一.也是城市资源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自然生态在创意产业全区中.就是资源的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老的砖、老的钢架是历史、是记忆,也是景观设计的原材料。合理有效地利用场地内的原材料进行解构与重组,就是一种对自然对基地的保护,是一种隐喻的生态设计手法的再现。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中.保持建筑原有肌理、在景观设计中用原有资源再现历史是创意产业园在建设中坚守的原则。
改造厂区后遗留的砖头瓦砾可聚集到一起,以某种方式重新组织起来。在严谨的建筑风格中.线条的补充和对比柔化了视觉,材料本身也不断地被赋予意义和价值,营造了舒适包容、诙谐温暖、低调朴素的场所。
严谨的建筑风格,让整个院落呈现出了一种寂静.严肃的美在视觉和感觉上严丝合缝,而产生的美感压力是一种震撼。没有过多的修饰,设计中的景观元素都是建筑的延续.但在简约中却有一种一剑封喉的准确与痛快。
找不到多余的元素,艺术区内原有的瓦罐被用来种植荷花。未经修饰的水泥与白灰墙体,原始的水泥地面。一种净化的形式,是一种简单的形象和符号,也是一种自然生态,对园区中原有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上海滨江杨浦段,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上海滨江产业园区,前身就是上海传统工业的重镇。经过设计,原本斑驳沧桑的工业老厂房,已经被营造成了一个创意产业园区。
利用原来电子产业工厂的钢铁构架,自然透水的青砖材料、木板,既有了质感对比,也十分生态。钢架其实是老厂里的老钢架,经过了重新组装,成为个富有历史底蕴.有韵味的景观元素。
地板也是由粗糙的,八九十年代的老地板重新修饰与重组,富有艺术感的组合方式与老材料的利用与选择,呈现出那个年代的生态自然环境与当下的时尚艺术文化。
保护厂区内的原有植物.重新种植植物.但位置不变.并让工业元素重获生命,在工业元素与自然元素的交织融合中呈现一个自然朴素、舒适宜人的生态室外环境景观。
3.创意产业园区 时尚人文艺术
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具备了传统文化的潜质.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人。我们在理性的方面不如西方.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叫意象思维,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今天这个年代,作为今下的人就要创造今天的艺术.这才是我们对待传统的态度。我国的时尚人文艺术必然要有中国的特点与风格。比如纽约的当代人文艺术,不再是欧洲的翻版,虽然来自欧洲却不再一味模拟。中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城市也有每个城市的文化.比如人文艺术在做文革的题材.人文艺术在做江南水乡题材等等。
人文艺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历史传统是一种延续性的发展。而创意产业园区内人文艺术的情况则十分有趣。工业遗迹的历史传统文化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造成了创意产业园区人文艺术的独特个性。
将一种文化加上先前的文化.并不是将其覆盖,而是两种文化的和谐并存。创意产业园区内的工业遗迹与创意产业时尚艺术的结合是种非同寻常的转变。
由上海汽车制动器厂的旧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8号桥不但因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更因其汇集了与创意相关的各行各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文化时尚聚集地。经过改造.原先那些厚重的砖墙、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被保留了下来,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经过精心改造.所有建筑都呈现出一种别致、全新的面貌。 号楼的外立面使用了许多青砖,展现出一种厚重传统感;七号楼则使用立体的金属丝网来传递一种轻快活泼的艺术感j二号楼表面呈格状.镶嵌大小不一的玻璃窗暗示精彩多元的生活方式,传递前卫时尚的艺术品位。人文艺术,必须能够表现这个项目或者地点的特点.并且与使用者形成某种沟通。创意产业园区的公共空间都有一定的用途。比如用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需求,建筑其实也是为了相应的目的。我们需要把公共空间、建筑和功能结合到一起。如果没有公共人文艺术.这种结合是很难实现的。产业园区内的商业要躲在时尚艺术的背后。
8号桥在设计中对于公共空间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时尚艺术化的logo,传承朴素的木质地板,传递人文文化雅致的竹子,多种元素融合统一,为这个创意的社区创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机会。
青砖、金属丝网、格状玻璃窗……8号桥集中体现了时尚、历史、人文艺术和经济价值.并运用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为历史的留存注入时尚、创意的元素。不同材质的变换对比.在形式组织上却统和谐、诙谐戏剧、低调奢华,将时尚环境景观的文化艺术完好地诠释.使保留的旧厂房成为现代城市景观的新景象。
最前卫,最国际化,最中国化的时尚人文艺术就成为了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宗旨与目标。
4.小结
创意产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基本是工业遗产的改造.形成了城市新空间、新景观。设计中尽量保留其历史痕迹与历史的骨架,合理地利用建筑改造后余留的材料营造景观.在历史的骨架下赋予空间当代时尚的人文艺术韵味,使园区重新焕发一种迷人的魅力。使有历史年代的厂房与空间景观.在修复之后继续维持或生长出新的生命活力.成为一个活在当下的艺术品。也让城市,转变成一个充满活力、魅力与历史文化底蕴的时尚都市。
四、总结
国内的创意产业园区几乎都是利用原有的工业厂房改造而来的,不少创意园区因为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成为城市的新景观。虽然很多世界著名的创意中心也来自旧厂房,但它们被选择的理由是低廉的房租而并非感受与认识到这种工业遗迹文化的可造。国内的创意产业园景观设计,其实是从事工业建筑的保护再生,让城市的记忆再生。对园区内的垃圾清除.整洁环境,将工业文明的历史传承,同时对材料选择自然生态,保护园区内原有的植物材料.加之当下时尚的人文艺术元素,使原来饱经沧桑的工业老厂房被营造成了十分前卫的露天聚会中庭、创意书店、学术交流会所等现代办公、创意场所。在旧工业文明遗迹上.将培育出新的创意产业之花。
创意产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后现代主义风格:这个景观的设计风格是前卫的也是传统的。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后现代主义艺术, 种中国风, 种通过和谐交融,在表现上没有任何中国的形式与符号,实际上却很有中国味道的风格。这种设计丰富有趣味,来自于对时尚的剖析与把握,来自于对传统文化的思索与理解,来自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来自于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
二、推荐景观设计方面的书
景观设计专业必读书目名单及介绍
古典类:
01.《园冶》计成
0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
是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经典书籍,比计成的"园冶"要具象
————————————————————————————————————————————
生态类:
01.《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 芮经纬译
(广博的知识,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学术界的地位。)
————————————————————————————————————————————
设计理论类:
01.[景观设计学]著:西蒙咨 译:俞孔坚
02.《总体设计》k林奇
03.《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04.《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著者:薛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丛书分为《世界景园》《世界城市景观》《世界住宅》《环境小品》四个分册。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环境小品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城市景观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景园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住宅
评:据说是以薛健为中心的薛健环境艺术设计研究所近三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一套可读性极强的好书,这套丛书从图片到文字完全是作者的原创,是作者四次出国考察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了近万张清晰优美的照片后编著而成,反映了当前最典型,最著名和最新的景观作品。
0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
历史类:
01.《中国古典园林史》 周维权
02.《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著,河南科技出版社
评:早先曾在台湾出版,中西方园林交流一节尚有些见解,如果讲历史没法和《西方造园变迁史》相比
03.《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 张祖刚著 评:100个古今中外的实例按照时间顺序穿起来
————————————————————————————————————————————
施工手册
01.[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第二版)(原版) c.w. harris和n. dines编
02.Timesaver standards系列〈场地施工细部手册〉n. dines著 王剑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03.[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便携手册系列]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日 期:2002-10-01 开 本: 版 次:1 价格:37.00
————————————————————————————————————————————
景观实践类:
01.[Road Form and Townscape道路形式与城市景观」(英)Jim MeCluskey 张仲一、卢绍曾译 中建工1992年
评:对与道路(线性)相关之景观的研究透彻
02.[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含光盘)--从硅谷到中关村] 俞孔坚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2 书号:ISBN 7-900046-12-7 定价:130.00元
环境艺术设计丛书--JHW工作室(1)
03.《“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夏建统编译
————————————————————————————————————————————
景观作品类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著者:薛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系统,生动,科学地展现了各国及各时代的园林.建筑与景观作品,全面介绍了古典,现代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园林与景观设计作品。范围从园林景园,世界名园, 城市景观,绿地广场,城市街道,著名建筑;到优秀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雕塑与园林景观小品等内容.
丛书分为《世界景园》《世界城市景观》《世界住宅》《环境小品》四个分册。
01.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环境小品
02.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城市景观
03.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景园
04.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世界住宅
————————————————————————————————————————————
景观表现图类
01.《建筑平面表现图解》 第5版
蔡红翻译 美 david davis,theodore walker中建工出版社
评:虽然封面上写着建筑平面,其实原名是plan graphics泛指平面涵盖面比较广的。
02.《室内外设计资料集 》薛健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评:这是一本囊括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的书, 听说该书是国内知名教授的多年心血之作,内容蛮不错,很有深度。《室内外设计资料集》还有展示设计和景观绿化两章内容
————————————————————————————————————————————
景观教育类:
01.《景观设计:专业 学科与教育》俞孔坚 俞先生把以前的相关文章(有自己的也有别人的)选摘了一下再加上网上下载的许多国家高校的教学计划,搞了个集子,我买下权当做复印资料;
02.[现代环境设计教程丛书],章节安排倒还合理和我讲课的提纲非常接近,但是每个小节就一两个例子过于平淡。对景观的看法不太客观,对园林的认识还停留在古典园林阶段,说园林是少数人享用的,不允许概念有发展吗?
[[i] 本帖最后由 flyrain 于 2006-10-20 12:46 编辑 [/i]]
2006-10-14 18:53 flyrain
补充
历史类:
一、 国内
01.《中国古典园林史》 作者:周维权 清华大学出版社
02.《江南园林志》 作者:童 寯 中国建工出版社
03.《中国建筑史》 作者: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04.《中国雕塑史》 作者:梁思成 百花文艺出版社
二、 国外
01.《西方造园变迁史》 作者:针之谷钟吉
02.《造园史纲》 作者:童 寯 中国建工出版社
03.《西方园林》 作者:郦芷若,朱建宁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04.《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王向荣,林菁 中国建工出版社
05.《环境设计史纲》 作者:吴家骅 重庆大学出版社
06.《外国造园艺术》 作者:陈志华 河南科技出版社
理论类
01.《建筑十书》 作者:维特鲁威 知识产权出版社
02.《城市意向》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方益萍等)华夏出版社
03.《城市形态》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林庆怡等) 华夏出版社
04.《建筑的伦理功能》 作者:卡斯腾•哈里斯 华夏出版社
05.《总体设计》 作者:凯文林奇(译者:黄富厢等)中国建工出版社
06.《设计结合自然》 作者:麦克哈格
07.《景观设计学》 作者:西蒙兹 中国建工出版社
08.《人性场所》 编者:克莱尔•库珀•马库斯(译者:俞孔坚等)
09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结构中心系列丛书 知识产权出版社
《建筑的永恒之道》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赵冰)
《建筑模式语言》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王听度等)
《俄勒冈实验》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赵冰等)
《住宅制造》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高灵英)
《城市设计新理论》 作者:C•亚历山大等(译者:陈治业等)
10.《外部空间设计》 作者:芦原义信 中国建工出版社
11.《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作者:
12.《建筑形式美的原则》 作者:托伯特哈姆林 中国建工出版社
13.《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作者:弗朗西斯•D.K.钦(译者:邹德侬)中国建工出版社
14.《园冶图说》 作者:计成(注释:赵农)山东画报出版社
15.《说园》 作者:陈丛周 同济大学出版社
16.《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作者:彭一刚 中国建工出版社
17.《江南理景艺术》 编者:潘古西 东南大学出版社
18.《建筑空间组合论》 作者:彭一刚 中国建工出版社
19.《环境行为学概论》 作者:李道增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广义建筑学》 作者:吴良镛 清华大学出版社
21.《现代建筑理论》 编者:刘先觉 中国建工出版社
2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刘滨谊 东南大学出版社
23.《景观形态学》 作者:吴家骅 东南大学出版社
24.《理想景观探源》 作者:俞孔坚 田园城市出版社
25.《景观:生态.文化.感知》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26.《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作者:李 敏 中国建工出版社
27.《风景园林设计》 编者:王晓俊 江苏科技出版社
28.《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 作者:孟雅凡 中国建工出版社
实践类
01.《德国景观设计1-2》
02.《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
03.《台湾景观设计98/99/2000/2001/2002/2003》
04.《世界景观大全》
05.《环境空间—国际景观建筑》 作者:罗伯特霍尔登 中国建工出版社
06.《世界景观设计丛书》 作者:弗朗西斯科 中国建工出版社
07.《90年代日本环境设计50例》 作者:章俊华 河南科技出版社
08.《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09.《日本景观设计师系列》 作者:章俊华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佐佐木叶二作品集》《升野俊明作品集》《户田芳树作品集》)
10.《美国现代景观建筑大师作品系列》 作者:夏建统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
11.《当代国外著名景观设计师作品集》 作者:詹姆斯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已出版《马里奥.谢赫楠作品集》)
12.《景观细部图集》 作者:迈克尔 大连理工出版社
13.《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 作者:吴为廉 同济大学出版社
14.《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 作者:刘玉杰 中国建工出版社
15.《植物造景》 作者:苏雪痕 中国林业出版社
16.《植物景观造园应用实例》 作者:薛聪贤 浙江科技出版
补充
01.贝森文库—建筑界丛书
《平常建筑》 作者:张永和 中国建工出版社
《此时此地》 作者:刘家琨 中国建工出版社
《工程报告》 作者:崔恺 中国建工出版社
《营造乌托邦》 作者:汤桦 中国建工出版社
02.《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作者:周武忠 东南大学出版社
03.《西方现代园林设计》 编者:王晓俊 东南大学出版社
04.《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 编者:黄亚平 东南大学出版社
05.《图解城市设计》 作者:金广君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06.《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 作者:俞孔坚 中国建工出版社
07.《现代建筑语言》 作者:布鲁诺塞韦
08.《城市空间美学》 编者:周岚 东南大学出版社
09.《中国建筑美学》 作者:侯幼彬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0.《当代建筑美学意义》 作者:赵巍岩 东南大学出版社
11.《园林美学》 作者:周武忠
12.《新技术庭园》
13.《非常建筑》 作者:张永和 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6-10-19 22:28 flyrain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从硅谷到中关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俞孔坚等
定价: 130.00元
出版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年12月
本书是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大教授俞孔坚先生及其同事们基于高科技园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创新网络和人本精神是作者关于高科技园设计的出发点和终结。如何在景观上体现、满足和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是本书的核心。本书分为理论、方法和实践三篇。
理论篇着重阐述高科技园发展的历史意义及硅谷精神。作者把高科技园作为人类不断追求工作--居住--自然三者和谐理想的一个产物。是人类的生活理想与科技文明交替衍生和发展的历程打在大地景观上的烙印。硅谷精神,包括企业家精神和人本精神是高科技园得以产生和发展之本,也是高科技园景观设计所应显现的内涵,是高科技园有别于其他土地利用及其地产开发项目的特质。
方法篇着重讨论了高科技园的整体环境和户外空间,而尤其注重围绕人的体验和活动来探讨园区景观的设计。硅谷各著名公司景观的讨论可以看作是对上述设计方法的进一步注解。
实践篇例举了五个高科技园的规划。这五个实例从许多方面来说都不尽完善,但它们至少可以说明作者的一种探索,即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着手,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场地精神的原则,进行不同级别的高科技园规划和设计。
本书可作为设计学(包括建筑、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高科技园区及开发区的管理和决策者参考。
2006-10-19 22:29 flyrain
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敏
定价: 27.00元
出版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年
本书旨在尝试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我国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工作中,探索能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思想,促进我国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空间的保护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构思提出了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框架,并以江南的苏西常地区为例,进一步论述了有关城市化地区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调查分析和数量研究方法……
2006-10-19 22:30 flyrain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规划设计
作者: 刘延枫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年1月
ISBN: 756181383
定价: ¥35元
本书共分5章。作者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已有低层居住群规划设计的经验,对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整体设计原则及特征空间设计方法;探讨了在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中如何兼顾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作用,运用恰当的建筑语言创作出可以良性发展的居住环境,以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有理论分析,又有设计实例,叙述层次清楚,文字通畅,是一本质量上乘的规划设计图书。
本书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建筑院校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居住、环境
第二节 低层住宅与低层居住群
第三节 研究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的意义
第二章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设计的内容
第一节 居住群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
第二节 居住群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居住群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写作框架
第三章 低层居住群的特征空间设计
第四章 低层居住群环境设计的场所意向
第五章 低层居住群空间环境质量的评价
2006-10-19 22:32 flyrain
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
风景——诗化般的园艺为人类再造乐园
作者: Charles W.Moore 查尔斯.莫尔
Willianm J.Mitchell 威廉.米歇尔
Willian Turnbull,Jr. 威廉.图布尔
译者: 李 斯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生物的基本需求是呼吸、饮食、繁殖自身;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的大部分成员来说,这些基本的需求之外还有栖息的需求,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某处占据一块地方的需求。鸟类靠声音宣布地盘,它们的呜叫声标记其属地的边界。狼利用气味作为界标。人类自出现在这个星球上起就一直在为界定、捍卫和扩张领土而作战和死亡。领土的占有得以庆贺,且以文字、避风雨处和标石加以美化,在某些特别的地方和某些特别的时期还用园林使其完美。园林汇集了溪流和树木,还有田间的花草及山中的石头,用以纪念人事,或摆出一个秩序来延伸我们自身在地球表面的地位。本书就是写给真正准备修造园林的那些人看的。
十一世纪的某个时候,日本平安时代几近结束,一位不知名的日本宫庭贵族在一本书中定下了园林艺术的规则和注意事项。他的劝导非常简单:开始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地与水的布局。要研究过往大师的杰作,回忆你知道的漂亮的地方。然后,在选定的地方让回忆说话,把最感动的东西融入自己的构建之中。本着同样的精神我们主张,在园林的建造当中也有一些普遍规律,因此,研究与我们不同的民族在不同时代、不同气候和不同地方修建的园林杰作有直接的用途。我们要学习园林设计,记住它们的形象、香气和声音,收集和再造并转换,把对我们有意义的部分整理好,使其融入我们的园林,使其缩小后融入我们手头现有的宅基和地块(因为世界上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地块也越来越小了)。
一开始我们会考查使一个地方有望成为园林佳处的那些条件:水与地的格局、现有的植物和进一步拓殖的可能性、与周边人类居所的相互关系,还有建筑的形式、朝向太阳和风及星星的方向、当地的白昼与季节的周期以及与已经消亡的时代及遥远的地方之间通过记忆形成的联系。
不管我们觉得多么壮丽动人,大自然中的某些地方却还不是园林本身;只有通过我们的行动加以塑造并与我们的梦想浑为一体,它们才能够成为园林。因此,我们会继续考虑塑造园林的那些行动:让地面构成某种形状,用墙和顶层物及通道和标志物界定和连接各个空间,灌溉、种植和管理,用名字和图形及纪念物编织供人回忆的图案、再以摆设物件的习俗占据这块地方。 (关于实用园艺学,我们没有多少提示可以拿出来,但会加快速度增补这方面的资料。我们最关心的是通过这些行动和仪式使一些地方产生特别意义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几十处风景和园林,不仅作为赏心悦目的花束,而且当作资料,当作矿脉来供人挖掘材料、形状、关系和点子。这是本书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细心挑选每一处风景地(大部分是大的轴测投影图),带领大家察看每一个地方,为大家讲一点历史,考查对园林知识来说最重要的模式和概念。在不同的文化、时代和世界的各个角落,已经揭示出不同的园林存在的可能,因此,我们的例子无所不包,从古罗马到现代英国,从乾隆的宫殿到沃尔特·迪斯尼的魔术王国,从喜马拉雅高山上的僧院到波坦尼湾海滨的囚禁地。
最后,我们将检阅往昔伟大的园林传统在北美大地的移植和适应。我们会问到这些传统对今天的我们意味着什么,我们会想象伟大的希腊讽刺文作家路西安,把在过去建造伟大园林的那些园林建造者召集在一起展开讨论,为现代美国最典型的一些场址提供一些建议。我们作为读者会参加旁听,看他们都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提议,看看一些园林格局和过去的思想如何能够予以借用、重新解释,并且为我们自己的时代和自己的地方所用。如艾略特在《圣林》中所言: “不成熟的诗人会模仿,成熟的诗人会偷窃;较差的诗人把别人的东西拿来毁掉,而优秀的诗人会使其变得更好,至少会使其不尽相同。”
2006-10-19 22:34 flyrain
明日的田园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
《明日的田园城市》汉译本已经出版 埃比尼泽·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奠基性著作,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这本书长期没有汉译本,但是书中的图解在我国流传甚广,再加上有些人习惯于把garden city理解为花园城市,常使人望图或望名生义产生误解,从而忽视了她在城市建设的人民性、城乡一体、社会改革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突出贡献。
如今,由金经元翻译并撰写译序的《明日的田园城市》汉译本已经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定价12元)。特此向关心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读者慎重推荐。
2006-10-19 22:35 flyrain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3版)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3版)
作者: 约翰·O·西蒙兹
定价: 66.00元
出版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年
人们需要一本能用简洁明了且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的书,《景观设计学》正是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而撰写的。它使我们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描叙了自由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向我们灌输了对气候的感觉及其在设计中的意义;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的规划;考虑了外部空间的容积塑;探讨了场地-建筑组织的潜力;寻找出富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我们并不期望每一位读者都将成为土地规划的专家。在其他领域的训练中,经验来自长期的学习、旅行、观察和职业经历。然而,读者将会从此书中获得对周围环境有效而敏锐的关注,以及许多有用的知识。这些知识可用于设计住房、学校、娱乐区、购物商场、交通……或其他适于其景观环境并通过规划与之相得益彰的项目。这正是本书明确的目的。
2006-10-19 22:37 flyrain
植物园规划与设计(彩印)
植物园规划与设计(彩印)
作者: 余树勋
ISBN号: 756181049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0年3月
价格: 136元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植物园的权威著作。全书共分10部分、植物园概述、植物园类别、植物园规划、植物园的景观设计与景观艺术、植物园的业务综述与机构设置、植物园的科普活动、植物园的科学研究工作、外国植物国及名园简介、植物园景观实例、中国植物园。
该书理论与实践并重、彩图与文字并茂,说理性强,兼具国内外最新图片与资料。书中对我国与世界著名植物园的现状做了较详细的统计和介绍;强调了当今的植物园已是人们休闲浏览及增长知识和好去处;论述了植物园对美化人类生活空间、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本书可供植物园及花园设计者、建筑师、园林师及城市规划师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一、 植物园概述
二、 植物园的类别
三、 植物园的规划
四、 规划实例
五、 植物园的业务综述与机构设置
六、 植物园的科普活动
七、 植物园的科学研究工作
八、 世界各地的植物园及名园简介
九、 植物园景观实例
十、 中国的植物园
附录 中国植物园名录及地址
2006-10-19 22:38 flyrain
居住区的绿化模式(彩印)
居住区的绿化模式(彩印)
作者: 方咸孚等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原价: 45元
ISBN号: 756181433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基地处理、植物栽植和水环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居住区绿地规划中生态学原理的运用,倡导生态伦理观和追求自然美的审美观;继而通过大量实例着重探讨目前居住区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对现有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指标的分析,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的合理指标。总之,该书试图在物质空间与社会生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导求一个平衡点,探索面面21世纪符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绿化模式。
该书既有相关理论的探讨及对实践设计手法的分析,又有彩色图片和规划图展示,对读者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和适用价值。该书既可作为城市规划师、园林师和建筑师的参考书,又可作为大专院校学生的教材和课外读物。
目录:
居住区绿地规划的生态学原则
一 背景与目的
二 从生态学角度看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一) 基地处理
(二) 植物栽植
(三) 水环境
(四) 生态伦理观与自然美的追求
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 居住区绿地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一) 居住区绿地系统布局的几种主要模式
(二) 我国居住区绿化模式的改善
二 居住区公园与小区游园设计
(一) 居住区公园设计
(二) 小区游园设计
(三) 居住区公园与小区游园中的活动场地
三 、居住组团和庭院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 建筑布局
(二) 停车场的影响
(三) 组团绿地
(四) 宅间绿地
四 环境设施的类型与设置
五 老居住区改造中的绿化问题
六 从生态学角度看我国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体系
(一) 指标体系
(二) 居住区绿地定额指标
(三) 绿地指标定额的实际运用
2006-10-19 22:40 flyrain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作 者 贾建中 出 版 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规 格 16开,370页
出版日期 200101
书 号 9787503825347 征 订 号
内容简介:
如何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设计是当今城市建设中引起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本书力图为读者提供较全面、系统和综合的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理念与实践成果。
本书在系统介绍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规划层次、规划内容、类型与指标、布局结构的基 础上,全方位展示了一些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的步骤、内容和效果。系统阐述了城市各类公园、道路及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起源与发展、设计理论、设计方法和实例;游憩娱乐地(主题乐园、高尔夫球场)的设计理念、方法和实例;居住区绿地的类型、指标、规划布局、规划设计和绿地植物配置与树种选择;工厂及其他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小城镇园林要地规划设计方法和实例。
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给读者提供了对城市不同类型要地进行规划设计的参考模式,可供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鉴赏能力规划、旅游策划、建筑设计和城市生态环境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及有关科技工作者阅读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城建、城市绿化、环境等专业师生及社会读者的参考书。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三章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第四章 游憩娱乐地规划设计
第五章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第六章 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
第七章 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第八章 小城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200
三、墓园景观的规划设计
1.墓园和文化
1.1什么是墓园,墓园的含义是什么?要弄清这个问题对现代墓园景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影响到墓园建设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和途径。
墓园,用现在的话说也叫公墓或陵园。墓园是一个在社会上还属于边缘的特殊行业,了解它的人不多,但很多人在听到墓园或公墓这一词汇时并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应该说是比较熟悉.通俗讲墓园也就是为逝者公民提供遗体或骨灰安葬的公共场所。也是每个生命的个体最终必然走向的归宿地方。用现代墓园的含义解释,就是给人类的灵魂提供一个安息的家园,当生命走过一段漫长的旅程之后,即将在这里得到安宁、恬静、释然。同时也给往生者提供了一个与逝者晤面、交谈的地方。缅怀追思已逝亲友,将彼此难以割舍的情感无言的在这里表露出来。
追思记忆也许是人生痛苦的源泉,因为记忆,所以思念;因为思念而又彼此相隔遥迢,让活着的人感到安慰,让死去的人得到安宁。是墓园真正所要体现的含义。不可否认,生者对死者的忆想绝不会因时空的隔离而枯干、断绝,只能随时间的流失而渐渐淡化,时空仿佛能读懂人内心深处的忧伤,因此希望能把墓园变成一个充满宁静安详、草绿树茂、松鼠觅食、满园清香、鸟语花香的心园。让死者的灵魂永远停留在他(她)至亲至爱的人的精神世界里。这也是墓园建设未来所要采取的思路和理念。
1.2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含的内容很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譬如从大的方面讲国家有国家文化;地区有地区文化;民族有民族文化;历史有历史文化。从小的方面讲它含盖了许多理论知识。譬如科学、艺术、信仰、道德、伦理、风俗等等。但总体可将文化归纳定义为两种:一种是静态文化。把文化看成是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和形态:如政治、经济、科学、自然、艺术、教育、卫生、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另一种是动态文化。即把文化看成是人类进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们今天所体验到的每一个文化成果都是人类长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文化不仅是一种静态的成果和实体,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为模式。文化不是名词,而是动词。不是把文化作为一个已经完成的事态,一个现状,而是把它看成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阶段的历史过程。
2.什么是墓园文化。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的微笑如这常青的松柏,永远铭记于我们心中。”
“一生情,半世缘。聚散离合两相依,愿已了,心已静,云淡风轻笑别离”。
“ 人生无论长短,终归要走到尽头。得到的带不走,失去的更不会回复,只有眷念是永恒的。”
这些平淡而朴实的话语,体现的是墓园的一种文化。叫墓志铭文化。墓园文化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文化,它具有一般社会文化的共同特点,属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文化中的特殊分支,又必然具有其特殊的'特性。要建设好现代墓园文化,对整个殡葬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2.1墓园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传承。
2.1.1墓园文化的内涵。
墓园文化首先涉及到的是有关“生与死”。中国人注重生也注重死,对死者的缅怀,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从古至今,中国人通过祭祀、服丧、凭吊,清明扫墓等一系列活动形式构建了墓园文化的框架。形成了现代墓园文化的独特地位,同时也铸就了墓园文化的内涵。
2.2.2墓园文化的历史传承。
墓园文化是文化大江中的一条支流,谈及墓园文化究竟意义何在?这里有一个故事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迪。一位文化研究学者到马来西亚考察,特别光顾了地处马六甲海峡边上的特大公墓“中国山”。该山上有12500个墓,均为世界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将士的后裔。“中国山”上坟冢密布,绿草覆盖,并无其他建设,显得十分冷落。旅游者到此无人对此感兴趣。然而山下一个英国传教士的墓却能引起众人的好奇与兴趣。华人后裔的导游,用流利的口语讲述着自己祖先的英雄业绩,介绍时一笔带过,而使游人对异国的传教士却兴趣盎然,言辞颇丰。要说“中国山”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历史的传延可谓久远。然而一个公墓的历史再久,如果不注重文化的积淀、显示或传承,墓也只是一堆黄土而已,无人注意。墓区光有绿色,并不足以吸引别人,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文化的脉络,特别是历史文化。一个特大的“中国山”,终落得成为日晒雨淋的荒坟,不是没有历史文化或文化的匮乏,而是后人在遗骨和文化传承的抉择中,抛弃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数百年来却保存了远不如文化可贵的东西-遗骨和泥土。可见,历史长久,不等于文化积淀,没有文化积淀,墓总不能摆脱成为荒坟的厄运;一个好的墓园,不能只重视它的功能和含义,必须重视它的文化建设。
3.墓园中心文化景观
3.1景观的概念
在地理学中,景观是指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各种地理现象的综合体。由于地理现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现象,另一类是人文现象,所以景观也分成两类,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亦称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于19世纪末在他的《人类地理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并认为文化景观(当时称历史景观)是一个独特组合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美国的苏尔1927年在《文化地理的新近发展》一文中,把文化景观定义为“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主张通过人文景观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征。我国著名人文地理学家李旭旦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利用自然界提供的材料,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称之为人文景观,如园林建筑、书画艺术、寺庙、纪念碑、音乐、校园、农田、道路、城市、等等。
3.2东、西方的墓园景观
东方、西方,长期以来受各自历史、文化的影响,在对墓园景观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区别。
3.2.1西方国家,在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上,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形成了它特有的风格,一种典型的欧洲严谨的几何布局形式,严格的中轴对称,高大庄严的纪念建筑宏伟而精致,中轴线两侧依自然地形合理的安排对称的墓碑群。科学的分块布局,整齐划一的道路,显示出人类严密的逻辑思考、规划潜能和超自然的力量。这种以建筑、雕刻、园林与人类相邻并存的墓园,使之成为不仅仅是安息亡者、抚慰生者的宁静园林,更是教育启迪后人、流传后世的艺术博物馆。同时也形成了城市文化景观的和谐部分。那里没有阴森恐怖的气氛,只有蓝天、草地和小鸟啼鸣的幽雅环境,给活着的人们留下思念和欣慰。大体量的墓碑雕刻,与建筑想得益彰,衬托在绿树从中,仿佛每一个墓碑都写出一段感人的历史故事,因而成为人们游玩、旅游的胜地。
就拿墨西哥国家来说。墨西哥也有清明节,但和我们的称呼不同,墨西哥人把清明节叫“亡灵节”时间定为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亡灵节”是墨西哥传统节日之一,但其墓园不像东方墓园那样素净,而是被装扮得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墨西哥人扫墓时喜欢献上鲜艳的玫瑰或向日葵并邀请民间乐队在墓前演奏一同为死者守夜,并祈祷亡灵能回家同家人团聚。在加拿大,墓园多在闹市区,当你看到一大片绿色的草地,树绿茂密,一排排低矮的绿篱和修剪整齐的花坛围合的空间时,一定首先会任为这是一个街心花园,而深入其境,看到草地中用鲜花围成的墓碑时,才会恍然大悟。可在墓园的四周却有学校,机关、图书馆、餐馆,人们每日在墓园中穿行、栖息,散步,仿佛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秘鲁是拉美第一座墓园,被当地人称为“墓地艺术馆”。墓地主干道两旁安葬着不同年代的著名人物,有秘鲁前总统、有同智利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还有首位演唱秘鲁共和国国歌的歌手等等,每一个墓碑都是一座造型精美的雕像,真人大小,而且都是由19世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艺术大师创作而成的,这些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使墓园成为南美洲唯一的露天雕塑艺术馆,也见证了利马在殖民时期曾经是南美的文化中心。这些国家的墓园都代表了他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3.2.2中国的墓园在景观方面,自古受中国传统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没能体现出中国的山水园林风格,在墓地的规划布局上也是非常严禁,中国历代帝王和臣民的陵墓规模和形式绝不相同,帝王陵墓规模宏伟,坚固耐久,构筑精美,所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也是景色幽雅,风景别致。而臣民的陵墓却及简单无规模,在其上聚土统称坟头,而且常常把最恶劣的地理位置和生活不愿涉足的偏壤地带留做墓地,给那些无法选择和拒绝的人们。因此在古典的东方文化意象里面,墓冢常给人落下“荒野、阴风、凄雨、黄沙、蒿草、厉鬼……”的印象,令人不寒而栗、恐避不及。鲁迅先生曾戏作小诗说:“大家去拜谒,强盗装正经,静默三分钟,各自念拳经。”意思是说,大家去拜祭,即使是再凶悍的强盗到了墓地跟前,也要装出一副正经的样子。可见墓地在东方人心目中是被处于旁搁、被遗弃被“打入另册”的角落世界,大有“生者不得入内”的“禁区”之嫌。所以,东方墓地,在众多人的心目中便多了份孤苦与凄冷,少了份是温情和眷顾,显得落落寡合、神情凄凉,给人颓败、落寞、萧瑟之感。
总之,墓地在东方文化视野里,是灰暗、泥重、沉疴和苦难的形象。而在西方文化视野里,则宽敞、明亮、静雅、生动得多。前者是阴森,是僵滞,后者乃肃穆,庄重。前者以沉寂与阴郁来塑造。后者取宁静的素色作批覆。形意差去远矣。
3.3现代墓园的景观趋势
墓园景观是景观的一个分支,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在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对墓地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束缚,大胆的引进了西方的现代陵园的规划布局,把中国的山水景观和西方严谨几何布局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墓园的新趋势。同时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的发挥出来。现代墓园要注重的就是这种文化景观。一个墓园的人文景观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景观,景观就是商品。文化是景观形成与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尤其是人文景观,它与文化相互影响,文化塑造景观,景观反映文化。中国的文化,积淀着中国的历史,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特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从中国景观文化的深层意蕴来说,风水是中国文化景观的传统,人文景观是中国文化的根系。这两方面都是中国景观的最基本的要素。
四、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方法
1、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设计发展永恒的主题,滨水景观在设计时要注意保护当地水生植物和陆地植物的多样性,要注意工程排水问题,确保在施工时的用水不会对当地水域环境造成影响。在进行驳岸设计时要尽量选择软质驳岸,要重视植物在滨水设计构成中的作用,更注意统一协调水域景观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共生关系。
2、协调统一。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属于整个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时需要注意其同整个城市景观协调统一,在适当的地点进行节点的重点处理,放大成广场、公园,在重点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将这些点线面结合,使绿带向城市扩散、渗透,与其他城市绿地元素构成完整的系统。
3、景观层次感。
丰富景观的层次感可以给设计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可以针对水体的不同表现形式、广场的设计形式、水景的丰富多样性以及不同设施的趣味性来丰富滨水广场景观的层次感,也可以为城市景观设计营造出一种特有的景观气氛。
晟景文旅:营山白塔公园人文景观雕塑
4、可持续发展。
景观规划和设计需要注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造设计地原有的自然生态资源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护设计地里的各种植被和美景。并且需要尊重当地的各种人文历史,在不破坏的前提下,把它融入在整个滨水景观设计中。
5、场地灵活性。
要提高滨水场地的灵活性,首先就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周边的经济环境,经过勘察、分析、评估等设计出适合城市和当地居民的便捷且多样化的滨水景观。
6、娱乐和商业功能。
滨水区域大多数都处于黄金地段,人流量较大,所以在设计中我们要注意拓展滨水区域的娱乐性和休闲性功能,增强滨水景观设计对当地人民的吸引力,提高人们对场地的热情,增加使用率和互动频率,达到设计成为城市特色、和城市融为一体的目的。
四川晟景文旅,一直专注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景区提升、生态建设、城市更新等三大消费场景下的文旅资源,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构建起涵盖规划策划、品牌创建、空间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新媒体运营等服务内容的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建恒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