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景观设计图(安徽景观设计公司排名)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安徽景观设计图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一、想去旅游,安徽有什么地方好玩?
潜山县的天柱山(原来的南岳),黄山风景区,九华山风景区,徽州区的古建筑。蜀源 蜀源,地处黄山南麓,因环境地貌酷似四川盆地,源于灵金山中的金带溪纵贯全村,溪水清浅,源远流长,古人迁徙于此,遂以蜀源定名。 蜀源环境优美,所处山谷名优昙谷,又称小桃花源 潜口民宅博物馆潜口民宅博物馆坐落在黄山第一峰-----潜口紫霞山麓,地当宁、赣、沪、杭进入黄山之要道,依山傍水、环境优雅。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优秀博物馆”,4A景区:皖南最古老神秘的八卦村——呈 坎
(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二处)
呈坎主题:
天然山水交响园,风水典型古水利。
明代建筑大观园,英才荟翠文化村。
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田园山水之乐
呈坎八景:
●“永兴甘泉”“朱村曙色”“灵金灯现”“众峰凝翠”“鲤池鱼化”“道院仙升”“天都雪霁”“山寺晓钟”
村落景观:
●呈坎的景观非常丰富。三街二圳九十九巷,竹树掩隐,漫步街头,一步一景,不移景异,风景如画,扑塑迷离,景观变化极多,变化幅度也大,大致说来有:街巷景观、山水田野景观、建筑景观。
文物古迹、明代建筑:
●明清民居、技艺高超、博大精深、世之瑰宝;八幢三层楼民宅,世所罕见
●民间故宫、中华第一祠----贞靖东舒祠
●三处女祠、中国最早的女祠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二幢宋代建筑:其一是古代地方社坛---长春大社,其二是宋代建筑之谜---罗会泰宅(俗称老虎洞)
呈坎古村落的主要内容为:
●山环水绕、五星朝拱、负阴抱阳的完美风水环境(选址)
●精心思考和谋划的三街九十九巷的村落街巷肌理和以“礼制”、理学“为依据的左祖、右社布局形态,成为中国古代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
●以风水为外在表现形式的科学合理实用的水利系统(“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及其设施。(规划建设典范)
●江南第一桂:千年桂花树
●古村历史的见证:吕家井(建于公元200年前的汉代)
●四面环山,三面绕水的山水田园风光
美丽的黄山脚下古老的徽州有一个古朴而神秘的千年古村落—呈坎。早在宋代被理学家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近代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中华八卦经典、徽州风水宝地”它是我国著名的“国宝之乡”。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徽州文化完美的融为一体、让人惊叹、使人着迷。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皖南新安江上游,黄山白岳间,地处万山之中,四面环山,中间是1平方公里的盆地。唐末黄巢之乱,豫章(江西、南昌)罗氏兄弟“仰慕黄山、避定来游”。具历史记载罗家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两兄弟通晓风水理论,见此地万物中和,风水好,并请当时号称“国师”的风水先生,择歙西四十里地的龙溪村定居,并易名—呈坎。“盖地仰露曰呈(阳)、洼下曰坎(阴)”。
呈坎古村:“山形交错;水色清澄;人情庞实;伦理端严;有田可耕;有水可渔;脉祖黄山;五星朝拱,可开百世不迁之族;因而古有认定这里是理想的人居环境,遂举家迁此,择地筑室而居焉”。呈坎四面高山,有利于夏避东南飓风,冬避西北寒风恶劣天气,又利于避火防灾。从高处看村落,呈坎位于八座小山环抱之中,山与山似连非连,形似八卦的八个方位,它们分别是东面:灵金山、峰山;西面:龙山、鲤王山;南临:观音山、马鞍山;北靠:葛山、长春山等八座山峰,成不规则分布四周,而山与山之间则有梯田,相互连接,地成八卦之(=-=)坎卦,即外八卦。整个呈坎村就在八座山、夹一河的盆地当中。《罗氏宗谱》记载;豫章(今南昌)柏林罗氏兄弟“天秩(号秋隐)、天真(号文昌)”,于唐末迁居呈坎金陵之鸡公山。相传呈坎“长
春山”有炼丹台遗址,天尊练丹于此。天秩、天真二公深明堪舆之学,察其地,众山环抱,丰山挺秀,知后必能兴旺。又因呈坎的“灵金山”阳气太旺。(当地古人曰:“不识人间阴阳事,只看灵山半夜鬼点灯,现今“灵金山”每年6月至9月夜里都能看到“鬼火”)造成阴阳失律。罗氏兄弟通晓风水、地理固把众川河改道前山,开凿河道、垒筑堤坝,引众川河水由北向南宛如一条腾飞的巨龙穿村而过,成“∽”形,形成呈坎八卦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黑、白分界线。然后取八卦中的“坎卦”,即“水卦”的“坎”字定村名,用“水”来克“火” 使整个呈坎村阴阳调和。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巧借山水形势,形成二圳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村北、村南,分别建有“龙山庙”、“观帝庙”,以有“上道观”、“下道观”。并采用左祖祠、右社屋的风水理论建村。当地民间传说:八卦‘阴阳鱼’始终是互抱着,相互追逐着,永不分离。又因为:‘阴阳鱼’鱼的眼睛能看见一个人的前世修行,又则能看一个人你未来的旦息祸福,非常神秘。正因为这样才使得呈坎能成为徽州绝佳的“风水宝地”为中华一奇。
呈坎是一个天然外八卦和人文内八卦巧妙而完美相结合在一起、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个神秘古村落。成功的为徽州乃至中国村落建设史上留下千古之迷。呈坎村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华风水八卦第一村。呈坎村内,格局按九宫八卦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众川河为中心,似太极阴阳鱼图,房屋呈放射状排列,向外延伸八条街巷,将全村分成八块。村内街巷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八卦阵式的排列变幻莫测,奥妙无穷,大有可观之处。构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雕梁画栋,古朴典雅,百态千姿,风格优美,堪称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呈坎崛起于唐代,鼎盛于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宋代中期罗愿之父8世祖“罗汝楫”,官至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儿子多官宦从家,前罗10世祖“罗锐”,三登亚选,儿孙多文人巨商。明弘治年间,呈坎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前罗宗祠--文昌祠和后罗宗祠--文献祠。并对众川河进行全面修造,修堤坝使河水由偏西南流改为正南流至观音山嘴,在另转弯至龙盘山脚在向南远流至观音山嘴,在另转弯至龙盘山脚在向南远流,汇入丰乐河。还利用了古河道开辟了一条水圳。加之已有的后面沟(即引村北柿坑水沿后街而流的小水川)和遍布全村的水井,从而形成柿坑,众川河环抱呈坎村居态势和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水井遍即全村的用水格局和消防用水体系。此举不仅扩大了河西建设用地,美化了河西小气候和居住环境,学为河西提供了源远不断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两条水圳还具有排水、泄洪、灌溉,为村南水碓(粮食加工作坊)提供廉价动力等多种功能,一举数得,被誉为古代自来水。山不转水转,水是生命的源泉和流动的音乐,古村因得‘水’而更有灵气,前罗在水圳穿街过户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龙其在穿越文昌祠,一善祠时,在信道两侧辟建水池,即可饮用,又可养鱼观赏,还可使享堂前的大院更具活力,当火情发生时,水池还可提供充足的消防用水。水圳可以说是徽州先贤灵活运用于故乡建设的一种创造和发展。呈坎的水圳布局到目前乃是一大奇迷,无人能解,待后人发现、来解这千古之迷。
呈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呈二圳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长街呈南北向,纵贯全村,是主要的交通要道,一般宽2米-2.5米不等,短巷呈东西向,宽1米左右,又称一人巷。长巷横贯东西,宽1米1.5米不等,又称横街,徽商住宅多东西向,即座西朝东,各家正门分别开在大街两侧、门口可停桥。边门、后门或朝北或朝南开向小巷。小巷平时为妇女、仆人进出宅第的主要通道。横街、横巷自然穿插在长街之间,把古村切割成一个个大小不等地块,开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消防分区。在火灾发生时,高墙对峙的横街、横巷就成了防火隔离带和居民逃离火场的安全通道。故这些横街、短巷,一人巷、又有“防火巷”这个很专业的名字。原来徽州的24天井,36天井的大户人家宅第的“内巷”也都具备这一功能,呈坎不仅如此,村内还有许多的十字路口,建设许多更楼,目前还幸存3座,成为徽州不可多得的一个亮丽风景点,更楼从常规来讲,有分割空间,增加街巷层次,避免一览无余,丰富街巷景观的作用。而起作用更大则是打更报时(起钟楼作用)、照明(路灯作用)、指路(起路碑作用)、纳凉、休闲(起路亭作用),尤其是防盗防火,旧时每个更楼都有铜锣和水枪、水龙、水篓等消防器材,一有情况即鸣锣报警,一个更楼响,全村更楼一起锣响。如果是来盗贼,则关上各街巷的园洞门,放出狗来,即可捉住盗贼。如果是哪家起火,则村民就会自动到更楼取消防器材或拿上自家的水桶、水盆冲向火场救火。
《呈坎罗氏宗谱》有很多的名人的序文。其中有罗愿的《自序》,有元朝张旭的,有明朝苏州名士的“祝允明”写的,有大名鼎鼎的苏轼写的《序赞》其中最珍贵的是宋代理学家朱熹为呈坎写的《罗氏宗谱》序说;《熹又识》等,别具一格,为中华一绝。正如罗愿之父“罗汝楫”所称赞的:“诚百世之器(宝贝)也”!朱熹的这篇《熹又识》“此具圣贤心也”的至美哲文埋没了五个朝代八百多年。朱熹写这篇《序说》及《又识》的价值同样珍贵,因为他用铁的事实澄清了朱熹的祖源之争。过去胡适认为朱熹原籍为屯溪黄墩。而婺源人说,朱熹的原籍为婺源,乃是不争的事实。而不少福建人却说朱熹的原籍在福建的武夷山区,总之以为拉扯到自己的家乡来就很光荣。就象《红楼梦》里说关夫子的坟那样多一样,不过朱熹的祖源到底在哪里?从朱熹与罗愿那段亲切的谈话--“熹又识”来看,朱熹的祖源当然是在徽州“呈坎朱村”。因为这是朱熹亲口说的、亲笔写的铁的事实根据。不过这里首先要弄清一个关键性的概念--是朱熹的祖源,而不是他的父辈,是指他的“先世之先”,古而呈坎朱村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祖居地是不可非议的。因此徽州成为中国理学的发源地。地杰之灵,呈坎自唐代起,罗家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成为徽州的名门旺族,也是徽州八大姓之一。涌现出一大批高官隐士、巨贾、诗人、史学家、制墨家、医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自然学家。据《新安府志》记载,仅明代呈坎为官至主薄以上者110多人。其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有,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为岳飞案主审官,为官者可在他身上学到为官之道。安徽省第一部地方志《新安志》作者“罗愿”;明代徽州制墨大师“罗小华”;这个罗小华还是奸严嵩的谋士和慕僚,深为严嵩父子赏识,认罗小华为其义子,严嵩还为村中“龙山庙”题了匾额,后来严嵩案发,他们父子来呈坎避难,罗小华将他们父子藏在“灵金山”上,盖起了“严安馆”。周边树奇、松怪、其中严嵩亲自所栽的“榕松”树现今是徽州最大的一棵古树有七人合抱之大。严嵩避难选呈坎“灵金山”又给后人留下一个神秘之迷。杨州八怪殿军人物“罗聘”;《首相儒宗》罗应鹤;《翰林院殿士》“罗廷梅”;孙中山日文秘书罗会坦,罗永符等等。同时随着徽商的兴起,罗氏商贾遍及大江南北,这些官吏、商贾荣归故里,起屋盖楼,建祠造社,呈坎村因此鼎盛一时,成为一个古徽州文化的发源好,构成一个十分特殊的徽州文化村落。呈坎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保存着震惊世界的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有着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呈坎现有人口2800多人,700多户,但75%还中罗姓,他们仍同宗同族,聚族而居,代代相传,是典型的徽州古村,现有原宋代建筑二处,元代二处,明代建筑23栋,清代建筑130多处。呈坎是我国现存皖南民居、明清建筑最集中,最富有特色,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村落之一。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呈坎自古以极少受到战争劫难。所以,这里的古民居星罗棋布,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徽雕(砖、木、石)古屋、古亭、古台、古楼阁、古井、古文化遗址等,古迹众多,至今还保存着具有特殊代表的古建筑有:中华第一祠“罗东舒祠·宝伦阁”为中华奇观,举世罕见。皖南独一无二宋代“长春大社 ”;被誉为:固若金汤的“燕翼堂”。还有我国古代最高层建筑的明代“三层楼”就有八幢,还有元代“环秀桥”、“隆兴桥”为当代古桥之最,及宋代经典建筑“老虎洞” 、被民间视为神树的千年桂花树“金桂”被誉为“江南第一桂”, 和村口的千年古楮树又成为呈坎一大奇观。罗氏后裔还保留着朱熹的《罗氏宗谱》序说、《熹又识》苏轼的“序赞”等等。其中呈坎古匾是家族世代荣耀显贵的标志。从宋代、元代、明代到清代现保存完好的历史名人古匾有50多块又称的上是“中华一绝”。我国现今 保存最古老的木匾宋代的“大司成”为我国古匾保存历史最悠久之匾;为元代高官“李孟”于1311年所题、赠给国子监祭酒罗绮的,距今已有七百年历史。另一块古匾“彝伦悠叙”匾长度6米,宽2.5米,在我国历史上被誉为:“匾中之王”“天下第一匾”的称号,它是我国古匾现今保存最大的木匾,为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所题。目前在村落保留的古匾中,都是出自历代名人之手,为呈坎的历代名所题。它充分说明了呈坎人才辈出。这样昌盛的古村落,文人墨客自然纷纷慕名探访。朱熹、苏轼、欧阳修、 董其昌、祝枝山、林则徐、陶行知等名人都在呈坎留下足迹。呈坎于1996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之为“一村二国宝、江南第一村”,呈坎一个村落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2处,为世界所震撼。呈坎自然享有“国宝之乡”之美誉。这里遍布街巷的民居大多为官位显赫的官宅和极其富有的徽商民宅。呈坎八卦村被称之为中国“国之瑰宝”、“中国历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中国古代消防博物馆”,这些民居大多带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这些建筑能让游客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看徽商住宅、取经商之经;赏官家豪宅、学为官之道;呈坎您一生必游之地。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来黄山把呈坎作为首选第一站,挥笔写下“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使呈坎成为“人生必游之地”,成为徽州一块风水圣地。</TR></TBODY></TABLE>
二、合肥的风景区有哪些?
名胜古迹
龙泉古寺 从安徽省省会合肥东行15公里,便是绵延数十里的大别山余脉―――龙泉山。龙泉山海拔二百八十一点五米,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为当地群山之首。龙泉山所以得名龙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绵延千年而不绝。龙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古今图书集成 庐州山川>>载:山腰寺内有“龙泉,清澈萦流至山下,故曰龙泉山”。唐朝张又新著有<<煮茶水记>>,评价此泉为“庐州第一水”。 从龙泉寺中“龙嘴”汩汩而出的龙泉之水,涓涓成流,常年不断,滋养着方圆数十里的农田村民。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于庆历五年(1045年)任滁州太守时,慕名前来龙泉山,品尝甘泉之后,立即将龙泉列为“天下第十三泉”,并立碑记事。龙泉古寺地处龙泉山腰,龙泉之上。寺因泉而名,山因寺而胜。山上百年以上古松、银杏比比皆是,满眼碧翠,与从寺中流出的甘泉一起,让人洗心革面,全心向佛。据现存寺中的<<龙泉碑记>>记载,龙泉古寺相传始建于曹魏时期,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在佛教大受推崇的唐代,龙泉寺香火极盛,名闻天下。至明代再度兴盛,成为皖中地区寺庙之冠。
来山路线
从长途汽车站 乘合肥至巢湖的大吧 中途到桥头集镇新街口下车 转乘三轮车可到寺院门口 自然景观
丰乐生态园: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丰乐生态园,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被评为“安徽旅游十大投资项目”、“安徽旅游十大休闲基地”。丰乐生态园分为五大功能区:精品花卉大观园、亲水休闲区、果蔬采摘园、体育运动区、儿童娱乐区。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于巢城北郊,又称双井洞,因洞有大小两个天然井状出口而得名。总长3000米,主洞长达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状,以雄、奇、险、幽见长,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滩:国家3A级景区,皖南知名漂流景区。
岱山湖:岱山湖位于肥东县境内,湖面7500亩,相当于杭州西湖的面积。
紫蓬山:紫蓬山区以它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气候,无污染的水质,嶙峋的怪石,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于1992年7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腹心部位,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称安徽“北九华”,位于肥东县境内,为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内的最高山峰。
四顶山:四顶山位于肥东县境内,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并列,故名。此山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炉,四足朝天倒立,亦称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潜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而成。
三河镇:千年古镇三河位于肥西境内。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由于位于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结合部,故有“一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之说。
双凤湖旅游度假区:双凤湖旅游度假区,位于长丰县双墩镇境内。合肥元一高尔夫球会是香港元一集团的全资机构,占地面积2000多亩,由澳大利亚著名高尔夫设计师les watts精心设计。[6] 人文景观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馆内收藏丰富,珍藏各类文物、标本、古籍21万余件,是全国有名的博物馆。
包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六角楼:六角楼,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于2006年9月28日对外开放,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于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位于合肥老城区内、逍遥古津南面,与公园隔路遥望。
逍遥津:逍遥津公园位于今日合肥老城的东北角,园址古为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缘于古书《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
李鸿章故居(李府):李鸿章故居位于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
清风阁: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
吴王庙:吴王庙原名大圣庵。修复后的吴王塑像庄严,碑刻隽秀,青松肃立,粉墙黄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1985年7月,中共肥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又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州府城隍庙:庐州府城隍庙位于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刘铭传故居:刘铭传故居——刘老圩,位于肥西县的紫蓬山区最高峰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
包公祠: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
徽园:徽园是1999年为欢庆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而建设的大型安徽纪念园。
包公园: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庖河区芜湖路。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简称“包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李鸿章享堂: 李鸿章享堂位于合肥市合裕路南侧,建于公元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7] 社会景观
淮河路文化商业步行街:淮河路位于合肥市中心地带,是合肥历史上有名的商业街,也是人文荟萃的老街。
瑶海公园:瑶海公园位于合肥东北郊的瑶海公园是合肥市四大公园之一,也是安徽省最大的农民公园。
杏花公园:杏花公园是一座具有田园风貌和历史人文特色的公园,园内树木共130个品种。
花冲公园:花冲公园位于合肥市的东区,主要布局体现自然“冲坡”势为骨架,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花卉特色,保持四季有花的园林风格,建筑形式以现代为主并结合地方特色。
逍遥津公园:逍遥津公园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东北部,环境优美,是景色宜人的综合性公园。
文化遗迹纪念碑:树立在街头的纪念碑向人们展示了合肥悠久的历史。
明珠广场:采用西方皇家园林样式,体现欧式建筑风格的明珠广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金地段。
人民广场:即市府广场,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合肥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同时又是一座新兴的科技、园林城这一特色。
和平广场:和平广场由主体雕塑所在的中心区、浮雕墙、小品雕塑“书”和音乐喷泉组成的次中心区、草坪区、休息区以及停车场组成,是以点、线、面的现代构图手段将主景球体、雕塑墙、大面积草坪组合成一个具有科技、文化品位的广场。
胜利广场:胜利广场是为纪念合肥解放而建的一个多功能综合性建筑群。
合肥野生动物园:合肥野生动物园坐落在合肥西郊风景区内,东以环山路为界,西与蜀山森林公园接壤。
环城公园:建环城公园是一个以原环城绿带为基础,采用开敞式布局,运用造园艺术,点缀园林建筑和山石小品形成的线带状敞开式公园。
蜀山烈士陵园:蜀山烈士陵园位于合肥西郊风景区大蜀山东麓,占地约18万平方米,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
花园街:花园街为南北向条状开敞式公园。
合肥植物园:合肥植物园是安徽省唯一一座集植物科研、科普、观赏游览和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综合性植物园。
五里飞虹:五里墩立交桥位于合肥市区西部,在长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会合处,距离市中心2.6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标准公路立交桥,为合肥市一环路上的壮丽景观。[
三、十大旅游景点有哪些?能不能说说?
十大旅游景点有三亚、桂林、张家界、故宫、颐和园、丽江、珠穆朗玛峰、平遥古城、西湖、大连。
1、三亚,亚龙湾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市东南28公里处,是海南最南端的一个半月形海湾,全长约7.5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
2、桂林,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壮观,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化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它和土山以流水冲刷坡面,并使山坡由急向和缓演化相反,石山山坡上无散流、暴流产生。
3、张家界,境内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属850种,脊椎动物146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40种。珍奇树种有银杏、珙桐、红豆杉、樱花等,名贵药材有灵芝、天麻、何首乌、杜仲、茅岩莓等,珍稀动物有娃娃鱼、苏门羚、华南虎、云豹、米猴等。
4、故宫,故宫内珍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有上百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钟表馆每天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不可错过。故宫需要从南到北参观,午门是唯一的入口,出口是东华门和神武门。
5、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1998年12月2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全园以西山群峰为背景,建筑群与山湖形势融为一体,景色变幻无穷。
6、丽江,是一个非常优雅,非常风情的地方。丽江这个地方非常的文艺,来到这里旅游,踏上这片土地,就会感觉心里无限的宁静。
7、平遥古城,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8、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杭州的天堂地位,多半是由于西湖,西湖有十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而“苏堤春晓”为十景之首。
9、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北部在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部在尼泊尔境内,顶峰位于中国境内,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10、大连,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有东北之窗,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著名景点:金石滩、老虎海洋公园、黄金海岸、生涯海洋世界、星海广场、白云山、獐子岛、大连熏衣草庄园
四、你好,我想问一下我是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请问安徽省关于规划或者景观的设计院有哪些呢?谢谢。
城市规划设计院、城乡建筑设计院、化工建筑设计院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景观设计图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