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疗愈性景观设计案例(疗愈景观设计要点)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国内外疗愈性景观设计案例(疗愈景观设计要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案例1:中航·山水间社区公园
公园类型:社区公园
公园位置: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489号
公园面积:1.4hm²
景观设计:张唐景观
概况
“山水间”社区公园是湖南长沙中航国际社区的公共绿地之一。该社区毗邻汽车南站,附近红星商圈可供游乐与采购,更有天际岭森林公园提供户外散心的好去处。而平常,位于社区内部的社区公园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游赏的需求。
公园被社区楼盘所包围,和城市主干道没有紧密的关联,较为私密。目前,中航城社区的居民步行至公园较为方便。
规划目标
“山水间”社区公园是湖南长沙中航国际社区的公共绿地之一。社区原有用地主要为林地、耕地和池塘。由于土地利用的转型,原有林地和耕地将不可避免的呗建筑、铺装和停车场等不透水表面所取代,底边径流系数也随之剧增,以至于项目开发后的暴雨水径流量远大于开发前的状况,增加了下游区域雨洪隐患的可能。“山水间”社区公园作为社区内的重要绿地,且位于社区的低点位置,具备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功能、管理全区暴雨水径流量的可能性。居住社区的环境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提供一个社区永续的活力是居住社区公共空间需要考量的重点。合理的“参与性”设计可拉近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即通过人们的参与将日常游憩、节事活动、 环境体验、环境教育、生态恢复和雨洪管理等有机融合。本案在通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保留自然本底并尽可能整合人们日常活动,力图达到“参与性”与“生态性”的平衡。
结构布局
竖向规划分析:公园整体地形呈盆地状,高差起伏较大。从公园整体上来看,整个公园相对于周边社区以及其他外部环境的私密性较强(且公园在工作日不对外开放);从公园内部来看,下方水域附近的私密性相对于周边林区来说显得较弱。不同私密空间的过渡主要通过高差变化(地形)、植被遮挡(绿化)以及挡墙围合(建筑)来实现,整体过渡情况较为合理。
景观要素:
公园的风格形态与功能分析
公园风格为现代风格,园林艺术形态与其功能联系紧密。
1 入口水景
人口广场水景由锈钢板 LOGO 水景墙及下方的镜面水池两部分组成。其中镜面水池部分因其薄水面(最深处仅 6cm)的景观处理,可供幼儿参与其中玩耍。 但经过多次考察,园区入口未见喷水效果,目前已停止喷水处的供水。
2 阿基米德花园
阿基米德花园由阿基米德螺旋式抽水器、 观察水渠以及雨水花园 3 个部分构成。游人 转动抽水器将湖水抽上观察水渠,而后流进雨水花园进行水质净化,最后再次汇入湖中。 整个设计通过有趣的人力取水方式,使人们参与到了雨水净化系统中,同时旋转转盘还设计成凹面镜与凸面镜两种形式,为取水过程增添了更多趣味性。
3 山林乐园
本案在公园靠近保留山体一侧的山林乐园中设置了一组以“栖息在山林中的大昆虫” 为主题的大型互动雕塑群。雕塑设计的灵感来自“弗列格游记”中的巨人国,这里昆虫 雕塑体量被夸大,从而营造了一种“巨虫国” 的梦幻气氛。其中包括:大蚂蚁、大瓢虫、 青虫说互动雕塑以及大蚯蚓滑梯。
大蚂蚁雕塑以蚂蚁为原型,用 8mm 直径 的钢条编织后喷涂白色氟碳漆而成。这组雕塑共有 3 只蚂蚁,最大的蚂蚁尾部开洞,可供孩童钻入其中,体验变成蚂蚁宝宝的奇妙感受。
大瓢虫互动雕塑将瓢虫的形态抽象成半球形,表面采用镜面不锈钢加彩色喷漆处理, 满足孩子攀爬、滑梯的需求的同时,雕塑内部还设置了一个八音盒,它的控制拨片与瓢虫眼睛相连,当人们转动大瓢虫的眼睛时,八音盒可以播放相应的曲目。
青虫说互动雕塑将青虫的形态与传声装置结合。两端喇叭状的设计可以有效放大声音的传播效果。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声音传输的知识。有趣的是,青虫雕塑接近地面的部分还兼备座椅的功能。
大蚯蚓滑梯由不锈钢滑道以及连接滑道的弧形塑胶地垫构成。整个作品形态模拟了蚯蚓的体节,并且依山就势的设计了由缓到陡、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需求的四组滑梯。滑梯顶部设置扶手,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山林乐园的互动设计还包括了木剧场、木桩森林和攀爬墙。木剧场是一件铺设在原有山体上,呈波浪状的不规则木平台,它变化的坡度和高差提供了躺、坐、靠等多种休憩的可能性。木桩森林是一组垂直于木剧场、由 3m 高的木桩构成的互动装置,木桩之间可设置秋千或爬网,具有多种使用可能,它还是从下往上攀爬木剧场的扶手。攀爬墙可以作为为儿童提供有氧运动的体育设施。通过越秀木爬墙、沙坑以及小黑板空间的组合设计,为儿童提供了更为贴切和交流的体验空间。
经过调查发现,儿童最乐于玩耍的是大蚯蚓滑梯,其次是大蚂蚁雕塑。游人喜欢在互动雕塑上坐下聊天谈笑。
4 标示说明牌
本案设置了系列标示说明牌,使游人在环境体验当中还可以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具备了环境教育的功能。例如入口区的亲水平台上,结合安全围栏设计了一款长约 10m 的大标识牌,其上注明了公园的主要内容,作为进入公园前的提示;在阿基米德花园、雨水花园和山林乐园散置了一些小型标识牌, 上面标注了与雨洪管理、植物以及昆虫相关的简要知识。
标识牌设计的部位较为合理,使游人易于注意到这些信息,因此起到了较好的科普作用。
其他分析
雨洪管理:
本案设计了一套雨洪管理系统,综合应用诸如置留池和雨水花园等措施,使得雨水资源能够基本满足全园景观用水的需求,并在水量和水质两方面对流 经全园的暴雨水径流进行了管理和改善。
“山水间”社区公园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类循环系统。本案中主动式循环系统即首先通过地下蓄水设施收集来自汇水区的地表径流,进而先后流入雨水花园(Rain Garden)和置留池(Retention Pond)中,最后再通过循环设施使径流循环流动。同时,本案中也运用了具有“参与性”的被动式循环系统,即通过人们手动使用阿基米德取水器对置留池进行抽水,再流经至雨水花园进行灌溉和净化,最后再回流至置留池当中的循环过程。
“山水间”社区公园力图使雨水资源作为全园景观用水主要来源,在分析场地土壤、植栽和地表不透水状况及梳理近 10 年来场地单场降雨数据后,对本案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即蓄积的水量需可满足场地长达 3 个月无雨量补给情况下的景观用水需求。本案主要蓄水设施为置留池和地下蓄水池,其中置留池蓄水体量达 260m3、两处地下蓄水池体量分别为 48m3 和 225m3。同时,由于较大体量的蓄水空间,本案可滞留以场地范围为集水区、重现期 100 年、降雨延时 1 小时的短时暴雨水水量,以缓解市政排水压力。
结论
山水间公园是长沙的社区公园中颇具亮点的一个,它结合了当下正热门的雨洪管理系统和雨水花园的理念,保证了公园的生态性;同时对社区公园人群行为进行了预判,使得公园有较高的参与性;它的众多景观小品都具有独创性,体现出张唐景观的理念;在无障碍设计方面也做的十分完善。但是因为方案同施工的差距,从落地后的景观来看,部分方案中提出的构想未能实现。从现有使用人群来看,儿童成为了公园的主体,周末也会在公园举办一些亲子活动;目前较少见到老年人在园区活动,暂未建成专为老年人活动服务的景观设施;受园区大小限制,未给青少年提供大量运动场地。目前公园整体氛围静谧,但是随着中航城这个巨大社区全部建成以后,公园是否能承受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或成问题。
二、生态景观的应用案例
国际上,著名的发展模式有肯尼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该模式注重与当地居民进行利益分享,生态设计也在旅游规划开发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园林景观旅游规划中,在最大限度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用当地树种营造出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也为当地生物提供原始生态的生存环境。
建筑设计上,控制建筑单体的建设范围与数量、体量,全部采用本土木材,依照当地建筑形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洁净能源。包括水资源的供应与使用,食物的烹调,蔬果的保存,垃圾的收集与处理等处处体现了生态景观设计。肯尼亚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肯尼亚国民经济主要创汇行业,也为当地环境保护和百姓生活做出巨大贡献。
在国内,九寨沟风景区算得上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典范,生态设计也在其旅游开发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它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较先进,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生态保护理念。在增加旅游收益的同时促进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景区因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旅游发展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人文旅游的发展模式,是建立在本土农业文化的基础之上,对原生态农作物景观进行创新的生态景观设计前提下的旅游开发。生态设计在农业生态旅游规划中越来越重要,并成为旅游规划中的亮点。
三、世界十大景观设计公司的案例分析,每个公司各3例,希望有图。
我有SWA和EDSA的图纸,740529734QQ
四、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
《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着重探讨景观空间的营造,从空间营造的理论谈起,分为空间布局、路径引导和观景体验三个章节。每个章节通过对两三个案例的分析,进行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景观的对比总结,最后讨论出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方法,再通过三至四个案例进行深入阐述,并得出结论。《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空间营造》结合相应的论述,共精选出34个中外案例,配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和图纸,以供读者参考借鉴。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也是本丛书的名称)与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一词与有何不同?笔者认为,后者从字面上来看主要是延续中国传统造园的风格,基本上以延续和继承传统为主。而前者最重要的定语是现代,即体现景观设计的现代性,是以现代设计理论为依据,并提倡创新,如材料创新、细部创新和空间创新,以及在品味和格调上都有所创新;第二重要的定语是源于中国,就是从中国的文化中寻找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来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延续传统中式的马头墙和月洞门这些形态符号,更重要的是传承其精神内涵。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是艺术与科学两方面并重的,根据不同的尺度有不同的控制原则。材料、细部和空间属于较小的尺度,也是亲人的尺度,在这个尺度方面艺术是占主导的,就是景观要表现出美,符合艺术规律的美;而当尺度大到城市景观区域,即城市尺度的时候,景观要讲究生态学、社会学等科学,要研究城市与景观的关系,如生态城市、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等等。因为艺术是无法控制这么大尺度的,所以要用科学来进行控制。而当前中国的景观行业为何缺乏影响力和作用呢?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原因与美国上述的原因类似,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中国的园林景观圈子偏小,太封闭,缺乏交流和沟通。不仅很少与建筑、艺术等圈子相沟通,而且也很少推动人民群众对景观行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中国的景观行业对中国传统园林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在实践中多是仿照西方的设计,不愿意或不知道在实践中如何从中国的历史源泉和文化传统中找到创新。这也说明了当代中国的景观设计并没有真正地打动人民群众,因此需要我们去努力探索和创新。那么,在当代中国我们该如何重振景观行业的影响力和作用呢?首先,这个问题需要用时间来回答。其次,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景观行业的繁荣是以出现好作品、新风格为代表的。而如当前景观施工企业的成功上市,也说明了大量的资本正在进入这个行业,这也会给该行业带来繁荣发展。但是,当前景观行业原创的思想还不多,学术书籍多以翻译国外著作为主。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现代景观相结合,并探索当代中国景观设计走向的书籍还很少,因此本书属于抛砖引玉,希望与景观行业人士及普通大众共同讨论和思考这个行业的未来。我相信,我们正处在一个景观行业的新浪潮之中。本书也是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时代及这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当笔者写本系列丛书的时候,总觉得有很大的难度来把当代中国的景观行业分析透彻,可能再晚二十年来写会更加成熟和客观。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内外疗愈性景观设计案例(疗愈景观设计要点)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国内外疗愈性景观设计案例(疗愈景观设计要点)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