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探究课怎么上(小学 探究课)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小学探究课怎么上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
一、科学教学孩子们身边开始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未知、充满色彩的世界,科学课教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观察,从一点一滴的变化开始探究其源,时时来问一个个为什么,足可培养孩子招聘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从容易的活动着手,让孩子知道科学探究不是尖端的事物,只要用心、留心、细心,就如此这般既简单又有趣。
(1)、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观察。
教孩子做一个细心的人,从身边的一草一木开始留心,观察校园里的植物;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观察植物的一生;观察我们周围生活的小动物,观察土壤、空气、水;观察云、雾、雨、雪、霜、风;观察我们吃的食物,了解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观察家中的电器,调查家中的材料,观看星空的变化,观察月相的变化; 寻找身边混合物等。能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树叶的变化,比较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去欣赏四季见到的花,去分析花的构造,研究花的颜色、花冠的形状,去闻一闻花香,想一想花作用,去瞧一瞧植物的果实,看其颜色、大小、形状,有的还可尝一尝其滋味;桔子的酸甜,苹果的香脆,梨子的清润,西瓜的甘甜, 草莓的酸溜溜等。
孩子们去寻访小动物,在草地、在花坛、在树林、在庄稼田、在生物园、在池塘,孩子们找到了飞舞的蝴蝶、蜻蜓、蜜蜂,成群的蚂蚁、跳跃的蚂蚱,鸣叫的蝉、畅游的蝌蚪,可爱的蚕宝宝,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孩子们去观察这些小生灵的样子,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它们一起玩耍,从中了解很多的知识,体验致了无限的乐趣,他们会更热爱这些小精灵。
(2)、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实践
孩子们到花园里去采集植物,去郊外采集岩石,去旷野捕捉昆虫,到养殖园去养蚕、养蝌蚪,到生物园去种花、植树,到树林中去拓印树干图案。回到教室,孩子们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花的构造、细胞的构造,用一看二摸三刻四滴盐酸的方法观察鉴别岩石。孩子们还将采回的岩石制成岩石展示盒,用树叶制作叶画、叶脉书签,用昆虫制成标本,用纸杯做土电话,用易拉罐制作发声筒,用木片、塑料、纸盒、泡沫做船,用橡皮泥制作太阳系的排列模型,用自制过滤器净化水,用筛子、漏斗、滤纸、玻璃棒等分离混合物,用蒸发的办法分离盐与水,用纸、针、棍子做成呼啦啦转动的风车。一样样的作品问世了,一件件的模型诞生了,一个个的产品出现了,这是孩子们的骄傲,这是孩子们实践的成果。孩子们在做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和自豪,也有失败的教训和收获,孩子们动手做了,孩子们经历了,孩子们的手更巧了,孩子的心更灵了。
(3)、从身边的小变化开始探索。
孩子们种下一颗颗凤仙花种子,种子发芽了、长高、开出了红的、紫的、黄的花、结出了一串串的果实,那果实成熟后,还将种子弹出很远很远,好让它的后代遍布花园,生命如此奇妙。孩子们将蝌蚪带回家,蝌蚪尾巴变短,长出腿,竟然会跳到陆地上生活,这就是两栖动物的成长过程,原来动物就是这们生长发育的。孩子们找来一些杯子、水、盐水、橡皮泥等,探究物体的沉或浮,从而知道大轮船为什么是铁做的却还能装载货物,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水直行走;他们用塑料杯、筷子、盐来探究一杯水中溶解多少盐,知道了从海水中提取盐的方法;孩子们又找来电池、导线、小灯泡,点亮了他们的小灯泡,认识了简单电路和串联、并联电路;孩子们收集各种各样的纸,探究纸的秘密,了解纸的不同用途,为同学们的生活服务;孩子们还认识并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冷和热,用凸透镜、蜡烛、纸屏、火柴,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的规律,知道了照相机、摄像机等成像原理;他们把凸透镜放在阳光下点燃火柴,从而联想到太阳能热水器的来由和制造原理;他们用尺子、橡皮筋、琴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会控制声音,防止噪声污染;用沙盘、喷壶,做流水搬运作的模拟实验,用石膏、种子、石子作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了解卵石的形成,地层的形成;用烧瓶、红水、塑料袋、热水、冷水等探究气体、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了解温度计的制作原理;用盐水、烧杯、酒精灯、盘子等来探索水的三态变化,了解云、雾、雨、雪、霜的形成;用雨量计、风向标、气温计等来测风力、风向、气温,用测量的数据来预测天气,告诫同学们增添衣物,告诉老师明天适不适合开运动会。
(4)、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创新。
能让孩子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探索,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尝试、改造或创新,这才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的。例如:学生制作船,围绕此活动,学生在选材上形式各异,有纸折的船,有纸盒拼凑的船,有泡沫雕刻的船,有一次性筷子编成的船,有饮料瓶做的船,有木块做的船。由于材料不同制作的方式也不一样,用途和功能也各显其能。由于学生的审美观不一,对船的装饰也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情感价值面,在学生作品展上,学生对自己的创作作品都充满了成就感,喜悦和欢乐的心情溢满活动的全过程。
孩子们关注生活,从每天吃食物开始,他们调查了同学们每天早、中、晚餐的食谱,一年四季的变化,然后,又找来米饭、馒头、肉、蔬菜等来分析每种食物的营养成份,他们通过上网、上图书馆、上资料室、拜访专家等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活动之后,为同学们制定了一套针对不同季节、不同体质的学生每天吃的参考营养俗食谱,这套食谱迅速地送到了孩子的家长手中,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首肯。孩子们中间偏食现象减少了,有些体型偏胖或偏瘦的孩子们知道该多吃什么,不该多吃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是孩子们创新的成果。
二、利用资源优势,开展科学教学
教育心理学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该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要《太阳与彩虹》教学中,组织儿童到校门前的小河边,背对着阳光做“泼水”游戏,在愉快地玩耍中,使学生意外的发现了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固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了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还有目的组织学生开展捉鸣蝉、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了知识,双培养了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能力;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了科学教学从知识、兴趣、能力和德育四个方面的教学目的。
三、灵活选用教法,优化课堂教学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础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例如在《物体颜色》教学教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分别研究七色光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的情形及各种颜色的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两个实验都是学生在自主探索现象,整理分析现象,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的提高。再如在《凸透镜》教学中,主要采用“观察实验、收集事实、分析研究、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推广应用”的多种方法的组合,从而使学生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凸透镜距纸屏近,可以成缩小清晰的像,凸透镜距纸屏远,可以成放大模糊的像,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的。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采用“对比法”很容易认识平面镜是由玻璃和一层银粉构成的,再通过平面镜成像实验,使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物与像的大小相同,物与镜和像与镜的之间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左右方向相反,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作潜望镜。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育对象,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采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生物进化》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自制的课件,把学生带到距今6亿多年前到距今7千万年前的生物世界,浏览了从古到今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各个时期生物的特征,并对这些生物事实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非常轻松地认识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生物界从古到今总在不断变化,变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简单到复杂,生物进化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环境变化促使生物进化和灭绝。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把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情况生动、形象、全面、逼真地展示出来,实现变古为今、变远为近、变静为动、变无声无色为有声有色。扩展了教学容量,提高了教学效果,使课教学走向立体化,这一点其它教育手段是无法实现的。
五、自制教具,促进实验教学
科学课是教学质量好坏,还取决于是否做实验或实验能否成功,需要做的实验不做或实验不成功,不能观察到实验现象,也得不出实验结论,一味的空洞说教,学生难以得到感性认识,更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每一种现象都必须通过成功的实验来实现。
要实验就必须有相应的教具或仪器,而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只配备了部分仪器和教具,加上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改,使相当一部分实验无法开展,严重影响了自然教学质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想尽千方百计,以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经过摸索,最佳的解决办法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来弥补实验教学仪器的不足,确保实验教学的开展。例如:我根据各册科学教材实验,把相关内容进行综合,设计制作出一个组合教具--多用科学教学实验箱。此箱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操作方便,能缩大自然于箱内,形象直观地展示自然现象,效果明显等特点,成为教学用途最广的教具,也可当做学具使用。它可以解决炉灶模拟实验、空气流动实验、风的形成实验、小孔成像实验、凸透镜聚光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眼球成像实验、近视眼形成实验、近视眼的矫正实验、土壤保水性实验、雷电成因等十几个实验。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性自制教具或学具,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总之,小学要上好科学课,必须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一定能实现科学教学目标。
二、小学课题研究怎么做
小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
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
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特制定如下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
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实实在在,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
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
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形成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
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
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教师可以个人单独申报也可以多人共同申报进行小课题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
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
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
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伴的教学行为。
四、实施流程
1.选题。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
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该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
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一个问题、一种现
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提交
《第四小学小课题研究申报表》,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
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公布立
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
程资料,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
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
4.结题。每个季度结束,都要开展小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鉴定汇报会,教育教学科研领导
小组对研究状况进行评估。
课题成果一般应是一份总结报告和相关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课题的论文、案例、
案例分析等以及研究的过程性材料)。结题程序为:
(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
资料及成果资料交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3)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
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结题后,教育教学科研领导小组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
定、评奖。对优秀的研究成果推荐到县上,滚动升级为县级课题。
三、小学语文课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
探究型学习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学习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进行诸如“《鸟的天堂》与《林海》的对比学习”,“《草船借箭》中对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周瑜的嫉贤妒能的理解与评价”,“结合身边有意思的题材,口语交际、习作……,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等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以探究的方式,在老师的辅助与支持下,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带着问题成长。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参与意识、问题意识、信息素养、操作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的教学设计,就是培养探究能力的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
1.教学模式的设计: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研究意识、语文课的特点等,参考从事课程理论研究的萨奇曼(Suchman)提出的探究模式:
教师展示问题
*学生假设、收集资料,再假设
* 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设计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设置情景-质疑
*确定问题 、 探究 、 得出结论
*搜集资料 、 社会实践 、 课上研读
*实地 、 调查 、 精 研
* 考察 、访问 、 读 、 讨
2.教学策略的设计:
探究模式的基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为:
(1)设置情景-质疑:寻找课文的难点、发散点、焦点……,或与生活、社会紧密相关的内容,创造阅读与实践参与的条件。创设探究的氛围,采用有效而积极的教学措施,在不断的启发、引导和激励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2)确定问题:确定有探讨价值,且明确具体的核心问题。在问题情景中,学生或教师展示要探究的问题,并了解探究的程序。
(3)探究: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以问题为核心,激活思维。鼓励学生在真实、自主、开放、亲身参与的问题情境中,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在合作与交流、阅读与研讨、操作与实践、搜集资料与验证等方式中展开学习活动。同时协助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并激励学生标新立异,彰显个性,展示和超越自我。
(4)得出结论。
三、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在实践中,我对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林海》的比较学习”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阶段:情景质疑,确定问题。
目标:
1.了解具体的学习内容。
2.激活思维,寻找并确定核心问题。
3.激发学生乐于尝试探究性阅读。
流程:
1.情景质疑:
《鸟的天堂》与《林海》同是借景抒情,但景物一南一北,差距较大,北京的学生大都没有领略过大兴安岭与南方的景色,而且时间距今比较遥远,当时的景、物,与现在也有区别。在初读两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南北自然景物的对比的氛围中,探讨南北景物的差异。
2.确定问题:
考虑到既要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当,又要通过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最后针对课文内容,确定为“南北植物的比较”。
第二阶段:探究学习。
目标:
1.搜集资料,参加社会实践。选中一个方面,去了解南、北环境及环保的情况,环保与我们的关系。培养观察生活、探究自然和社会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究能力,初步学习探究技能,培养合作能力。
2.研读《林海》、《鸟的天堂》。初步树立研究的意识。
流程:
1.搜集资料,社会实践。
(1)搜集资料:
选取南北两个地方的植物对比,例如“落叶松与榕树的比较”。
(2)组织实践活动:
或去水利局、气象局等地方调查,或访问去过南方的家长、亲戚、邻居等;或访问网站……,对比了解南国、北国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异同与变化,与我们自己的关系等。
2.课上研读。
(1)展示与交流资料:
以自己的资料,调查或访问的结果,从“植物、环境、气候”等几方面,共同了解“南国与北国的植物”。
(2)学习语言文字:分别学习《鸟的天堂》与《林海》。
* 确定问题:
《鸟的天堂》:“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美在哪儿?
你是如何理解“鸟的天堂”的?
《林海》:“岭、林、花”各具什麽特色?
* 探究活动:
独自领悟,研读语言文字的精妙,意境的深远;在“同读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境界中,或自愿组合,或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中表达,谈中领悟,议中探究;……。
(3)研讨:结合两位作家精美的语言文字的描述,自己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的自然景物的奇妙,探讨“南北植物的异同”。
第三阶段:得出结论。
是自然环境,水利情况,人们的环保意识等,造就了南国的蓬勃生机,北国的辽阔壮美。环境与人类、、动物的繁衍、生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
目的:
总结、回顾探究过程,以提高探究能力与探究技能。
流程:
1.回顾探究过程,谈谈自己的认识。
2.想一想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所调查的内容是否能够解决“南北植物的比较”的问题。
3.写一句精彩的有关环保的宣传语。
不拘泥于书本与课时的编排,不为单纯的知识的获取。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在探究的氛围里,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的、充满个性的研讨。在问题的驱动下,阅读、搜集资料、论证、探讨自己深感兴趣的内容。让语文学习成为多学科、多渠道的综合学习,让听说读写训练成为开放的、真实的、现实生活中的训练。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在最初阶段,学生搜集资料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师要给以恰当的引导,协助学生做好收集、整理、筛选的工作。例如:收集并整理关于南方、北方的每日气象变化预报的资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教师就要帮助学生缩小研究范围。比如:进行“广州与吉林的气象变化对比”等。教师还要提醒学生边搜集资料,边整理成表格、网页等,做为资料以备使用。而随着经验的积累,学生会越来越倾向于有意识的为解决问题而搜集资料。
在探究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们缺乏探究技能,在自主学习、协商、交流,实践参与中的协调、自控、推进学习进程的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欠缺。一些学生思维水平不高,更需要恰当的引导、激励,及时的帮助,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以不断的激励、引导与协助,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防止陪读生的产生。
此外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分项使用。我曾经结合口语交际练习,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水污染的调查”。
流程设计:
1.要求:自己查找资料,注明资料出处。
2.研究范围:水污染的原因、现状、危害……。
3.分工:一组通过书籍、网络等,查找有关水污染的情况,一组调查、访问或考察河流、水库等水污染的现状。
4.合作完成调查表。
5.根据调查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在共同探讨中,在实践应用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使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今日所学即为今日所用,今日所学、所初显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更为明日的改造生活、改造社会、推动世界的发展所用。让语文学习与社会发展同步,与自我发展同步,共同走向更高更美的境界。
探究学习既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收录整理的能力,训练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既全面提高和发展语文素养,又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了科学精神,学习了科学方法。设计适用于小学生探究学习的、符合未来发展的、操作性更强的教学设计,也将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这也是我将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科学课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新课标理念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转变观念,改变教法,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认真观察、实践、探究的环境中学习科学.同时,采用媒体教学,鼓励学生课外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呢?在科学课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几点尝试,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尤其是科学课更要注意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趣味性浓是科学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就需要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演示实验,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运用直观教具,演示给全体学生的实验,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科学教学的实效性,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探究的兴趣和潜在能力.比如:我在上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引入新课时,我出示一盏充电小台灯通过控制它亮与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从探究中得到的知识要比老师直接传授的记得更牢.从而,学生获得成功,成功使学生产生更浓的兴趣.
二、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课的主阵地仍是课堂教学.合理、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活动中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科学课中主要有观察、实验、考察和讨论等基本认识活动,相应地就有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活动的教学方法.而科学课教学活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每一节的认识活动都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一节课的学习都要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过程,所以要根据每一节中认识实践活动的阶段来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获取知识的结果.否则就会干扰甚至破坏认识过程.在教《认识液体》这一课时,我先出示四种液体:水、牛奶、油、蜂蜜.我启发学生:你知道他它们分别是什么吗?学生展开了猜想.我又启发: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们们汇报的方法可真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接着,让学生分组试验,自己去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大胆去猜想假设的学习探索精神.让学生想办法去研究.让学生知道科学研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讲方法的.又让学生动手去实践、去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科学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多媒体也走进了农村小学的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已尝到了甜头,特别是在自然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更佳.它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形的画面,通过媒体使形、色、美、光、静、动有机融合,更快、更准确、更形象地传递教学信息,使潜藏的形象显现出来,变得更生动、更直观,强化了感知,促进了理解,有效地把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课程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应用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网络等,它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植物怎样传播种子》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应用动画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示了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式.孩子们看得多么认真,多么的高兴啊!他们觉得太有意思了,同时也理解掌握了知识.现代化教学手段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心得,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小学探究课怎么上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一份完整的小学科学教案模板(一份完整的小学科学教案模板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