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0坦克十大排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t80坦克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2004年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是什么?急!!!!
今年6月,美国一家军事研究机构的“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搞了一个世界现役主战坦克的排名榜。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研制的M1A2SEP“艾布拉姆斯”荣获“世界最强坦克”。
排在第二位的是以色列“梅卡瓦”4型坦克。
处于第三位的是日本90式坦克(由三菱重工公司制造)。
评估小组将德国最新式“豹”2A6(由克劳斯·玛菲公司研制)排在了第四的位置上。
占据第五位的英国“挑战者”-2型坦克(由维克斯国防系统有限公司制造)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也有不俗表现,但它在某些方面并不太符合北约的一系列标准。这其中就包括它准备换装的大口径火炮。
美国人为什么仅仅排出一个只取5名的排行榜?这个与以往排行榜相比颇有几分异样的排行榜让人频生疑问,似乎难以服众。
国际上对这个美国排行榜反应冷淡。俄罗斯坦克专家更是尖锐地批评“美国人的研究结论缺乏严肃性”及充满对俄罗斯坦克的偏见。美国武器评估分析师迪安·洛科伍德则辩解说:“在全球反恐战争的要求下,我们不能再奢侈地仅仅在安全的训练环境下评估武器系统的性能。机器和人一样,在战斗中能够显示出以前不知道的力量和缺点。”
该排行榜具体地显示了哪些“以前不知道的力量和缺点”?个中奥妙到底怎样?咱们不妨一起来看个究竟……
·不甘第二的“M1A2SEP”今年自命第一
美国M1A2SEP在近年来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一直徘徊在老二的位置。但这次它竟荣登榜首。不过,这是由美国的“国际武器评估小组”所公布的。发榜之后,世界上的同行颇有微词。
但美国人既然将M1A2SEP坦克自命为“天下第一”也是有其理由的:M1A2SEP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其优异的作战性能。这里暂且不说这个论据是否有力,还是来看看M1A2SEP到底魅力何在。
M1A2SEP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数字化坦克。而包括了车际信息系统和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的数字化指挥系统是其灵魂所在。车际信息系统能在整个装甲部队内实时传送己方、敌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动数据,在车长的显示器上,能看到敌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动。更高一级战斗情报的获取则得力于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战斗指挥系统。
M1A2SEP的先进主要先进在SEP上。SEP是系统组件的英文缩写,涉及观瞄、火控、武器、动力、通信、防护和车辆管理等多个方面。有些组件的先进性不容小觑。
如车长独立瞄准镜组件具有“猎-歼”能力。通过这种瞄准镜,即使炮长正在对敌坦克目标进行瞄准,车长也能搜索和瞄准新的目标,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长进行火炮射击。
再如热管理系统组件能确保乘员舱的温度在35℃以下,电子设备的温度在52 ℃以下,这对维持乘员健康身体状态和保护精密电子设备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组件也是M1A2SEP坦克上一个很突出的技术亮点。它的夜视能力比海湾战争中的M1A1有很大的提高。M1A1的最大探测距离为4公里,而M 1A2SEP达到了6.8公里。第二代前视红外夜视仪实行宽视场和窄视场转换,放大倍率可选择3倍、6倍、13倍、25倍乃至50倍,比M1A1第一代前视红外夜视仪放大率只能在3倍和10倍之间转换要强多了。在执行监视任务时,M1A2SEP的前视红外夜视仪可用低倍率来确保宽的视场和清楚的目标图像。在对目标进行敌友识别时用窄视场,M1A2SEP可采用50倍放大倍率去辨别目标特征。
·“雪豹”、“黑鹰”T-80U改进型主动防护一流
俄罗斯的T-80U已发展出两个改进型———T-80UM1“雪豹”和T-80UM2“黑鹰 ”。可惜这回在美国人的榜上它却无名。也怪,现在国际上有些人一面到处说俄罗斯坦克的性能不如自己的好,一面又害怕俄罗斯坦克的发展脚步。
T-80U改进型在防护技术上有革命性突破。它不单注意加强被动式的装甲防护,而且采用主动式防护,装置了“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和“窗帘”-1型光电对抗系统。“窗帘”-1型光电对抗系统是一种辅助防御系统。“竞技场”效果神奇。它在全天候条件下几乎可以阻击任何方向袭来的反装甲火箭和反坦克导弹。它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什么随机信号和假信号都欺骗不了它,只有当真正威胁逼近坦克时它才会启动。系统有全自动和手动两种工作模式。车长打开或关闭控制开关,即可实现工作模式的转换。因装置了这种世界一流的主动防护系统,T- 80U改进型坦克的防护力提高了3~5倍。
T-80U改进型的机动力也有惊人进步。它采用改进型燃气轮机和液力传动装置,公路最大速度70公里/小时,超过了“梅卡瓦”3型和M1A2坦克。它的改进型燃气轮机有M1A2燃气轮机所缺乏的长处。它“不挑食,能吃杂粮”,柴油、煤油和汽油它都能用,因而方便了后勤保障。不过,它有最大行程较短的缺点。它的主要武器是一门2A46M型125毫米两用滑膛炮。它在崎岖不平的地形上以3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状态下,仍能攻击各方向的来袭目标。这个性能优于现今西方主战坦克。令人惊叹的是它发射的9M119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对敌坦克和武装直升机都有很大的杀伤力。导弹在5公里距离上的命中率接近100%。
·榜上最大赢家硝烟中成长的“梅卡瓦”4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在1982年问世以后,就一举成为中东地区最优秀的坦克。1999年,“梅卡瓦”3闯上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居第10名。2000年,“梅卡瓦”3“猎鹰”升到第6名。2001/2002年,“梅卡瓦”4登上第4名。这次在美国人排的榜上成了银牌得主。显然,“梅卡瓦”4是榜上最大赢家。
“梅卡瓦”坦克是闻着战火硝烟味儿设计和改进的。“防护第一”的原则在 “梅卡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最突出最有力的体现。从“梅卡瓦”1披挂爆炸式附加装甲到“梅卡瓦”3采用模块式复合装甲,“梅卡瓦”的装甲防护技术一直令国际防务专家称道。“梅卡瓦”4模块式复合装甲组件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结构形式,装甲防护力又有了新的提高。动力-传动系统前置是“梅卡瓦”坦克结构的一大特点。这使其运动速度非常快,跑起来可越过宽达3.56米的壕沟,还能爬37 度的陡坡。
别看美国现在把“梅卡瓦”4评为第二名,其实它刚刚问世时,美国很不高兴。美国曾向以色列施压,要以色列放弃“梅卡瓦”,全部换用M1A2,但遭到以色列的坚决拒绝。
·偏要与众不同颇为自傲的“挑战者”2E
在现今世界著名的主战坦克中,英国的“挑战者”坦克有着更多的与众不同。
它首创“乔巴姆”复合装甲,至今“乔巴姆”的结构仍然保密;它车重超群,将近63吨;它采用120毫米线膛炮,坚持自己的火力特色。“挑战者”2E是“挑战者”2坦克的发展型,在机动性、目标搜索和生存能力等主要方面都有加强。它换装了德国MTU公司的欧洲动力组件,提高了机动性,坦克最大行程由450公里增加到550公里。它装置了第二代热成像系统,车长和炮长可在全天候条件下远距离更精确地观察及捕捉目标,增强了目标跟踪能力,能够更快速地攻击目标。它安装了战场管理系统,构建战场信息网络,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
多年来,不少北约专家建议英国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以便使用北约弹药,但得到的回答却往往是英国的坦克线膛炮多么美妙。英国人迷上了线膛炮,偏要与众不同。
·当年曾领先世界近年仍握铜牌的90式
在1994年前的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日本90式曾连续几年位列第一名,很是风光;可后来德国“豹”2改进型和美国M1A1改进型的技术有新突破,90式排名便下移了,不过还能多年稳挂铜牌,仍属世界先进坦克之一。尽管它屈居老三,但其单价之高却一直稳居魁首。
日本90式远看会被误认是“豹”2。它的轮廓和框架确实从“豹”2“脱胎而出”,但比“豹”2要矮小和轻多了。外形尺寸小和低车姿结构,是90式坦克的主要外部特征。采用日本自制的自动装弹机、二冲程发动机和日本式复合装甲,是其突出特色。
90式坦克近年改进不大,在使用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它与世界其他最先进坦克的突出差距是没有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在起伏地形上行进时车体会晃动不已,射击无法控制。这些薄弱环节使90式坦克受到士兵和日本装甲车辆专家的质疑。
·多年雄居榜首的“豹”2兄弟今朝仍誉满欧洲
“M1A1和M1A2是美国人使用的坦克,而‘豹’2则是欧洲人使用的坦克,是‘ 欧洲通用主战坦克’。”一位国际军事评论家曾这样说过。
在多年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居冠的“豹”2兄弟以其综合性能好、火力与防护力和机动力三大性能平衡、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和发展潜力,强烈地吸引着欧洲用户,已经有10个国家选用“豹”2作为21世纪陆军的主要装备。“豹”2也从 “德国豹”发展成“欧洲豹”了。没想到,这回在美国人开列的榜上,“豹”2的最新型号“豹”2A6EX竟被踢出三甲,排到了第4。但在世界同行眼中,“豹”2A 6EX之“世界最佳坦克”形象可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
作为“豹”2最新改进型的“豹”2A6EX成功采用了55倍口径的120毫米滑膛炮及配用的DM53型长杆穿甲弹,是西方国家列装的坦克中第一个装备这么大口径火炮的坦克。
“豹”2A6EX的机动能力令人惊叹。它安装有1.1兆瓦的柴油发动机,公路最大速度72公里/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有极好的越野性能。它无须作大准备便能快速涉渡水域,不用支援也能闯过4米深的水障碍。“豹”2改进型坦克虽然战斗全重达62吨,但其机动性仍未达到极限。
与其他世界先进坦克相比,“豹”2A6EX对各种威胁具有均衡的防护。它的模块式防护装甲能抵御穿甲弹的直接攻击,模块式炮塔顶部防护也能对付集束炸弹的顶部威胁,对反坦克地雷和核生化武器也有独到的防护措施。
在国际上进行的无数次坦克火力对比试验中,“豹”2A6EX的火力和穿透力方面是领先的。它的车长和炮长的观瞄、炮控装置都有冗余装置,能保证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作战时作出迅速反应。火控系统与指挥系统紧密连接,即使在决战时遇到数量占优势的敌人,坦克也明显处于最佳状态。
“豹”2A6EX坦克体现了最佳的火力、防护、机动性、可指挥性和系统可靠性。在所有的国际性对比试验中,它都获得优胜。
中国坦克从来不参加评选,不过,中国坦克实力绝不可小视
二、2020世界十大重坦
1、美国艾布拉姆斯M1A1主战坦克;2、中国99式主战坦克;3、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4、英国挑战者2主战坦克;5、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6、日本10式主战坦克;7、意大利C1公羊主战坦克;8、俄罗斯T-90主战坦克;9、德国豹2A7主战坦克;10、韩国K-2主战坦克。
https://copyright.bdstatic.com/vcg/creative/1cfaaefa9b813482f02a57469e7aa36f.jpg
坦克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是陆地武器中重要性唯一高于轮式装甲车的存在。
主要用来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陆上力量。
三、坦克的排名是什么?
“陆战之王”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成员虽然有着大体一致的外貌,却各有不同酌本领。王室,的兄弟们大体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嫡传的亲兄弟,他们主要是直接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另一支是旁系的表兄弟,他们主要提供战斗支援和进行战斗保障。“亲兄弟”们被称为战斗坦克,这些“表兄弟”们则被称为支援保障坦克或特种坦克。
这里我们主要看一看王室亲兄弟战斗坦克。50年代以前,这些王室兄弟是按战斗全重来排定座次的,分为了轻、中、重型坦克三兄弟乙所谓战斗全重,就是指每位兄弟全身披挂整齐,加足了油料、冷却液、弹药,随车用的工具、附件、备用件,再加上全部乘员后的总的体量。轻型坦克重为10~20吨,中型坦克重20~40吨,重型坦克重40~60吨。中国古代军事上有句老话,叫“战场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战场上,这3种坦克真像3个亲兄弟一样,各尽所能,互相支援,配合作战。“老三”——轻型坦克火炮的口径一般不超过85毫米,装甲防护较弱,但机动性最强,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老二”——中型坦克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有较强的装甲防护,机动性也很强,担负主要的作战任务。“老大”一重型坦克具有强大的火力,火炮口径最大为122毫米,装甲防护也最强,但机动性稍差,主要用于支援小型坦克战斗。6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由于中型坦克发展很快,“老二”开始在众兄弟中不断“长大”,在火力和装甲防护方面,以及在体重上都完全可以取代重型坦克,因此,众兄弟只好重新排定座次,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合二为一,出现了主战坦克,“王室三兄弟”变成了“王室两兄弟”。
新的“大哥”主战坦克后面还要详尽的介绍,这里对一直甘心作“小弟弟”的轻型坦克专门作一个描述。
轻型坦克虽然按体重在“兄弟”们中排行最后,但它的?军龄”并不短。按照俄国人的说法,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是他们研制的,名字叫做“越野车”。1915年2月1日,“越野车”按照俄国发明家A.A.波罗霍夫希科夫的设计,在西北方面军所属的修造厂中开始制造,当年5月份即正式试车。“越野车”的个头很小,战斗全重约3.5~4吨、长3.6米、宽2米、高(不带炮塔)1.5米。装有防枪弹装甲和机枪,是典型的轻型坦克。按照这一说法,排行“老么”的轻型坦克应该是坦克家族中的“头生子”。可惜,对于俄国人的说法,法国根本不承认,因为“越野车”始终只停留在试验样车阶段,而第一种轻型坦克应该算是出现于1917年的法国“雷诺”坦克。“雷诺”坦克采用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具有现代坦克的雏形,对坦克以后的发展影响最大。从这一意义上说,轻型坦克还是其他“兄弟”的榜样呢。
轻型坦克在20~30年代曾经盛行一时。因为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坦克主要用于突破由堑壕、铁丝网和机枪火力构成的防御阵地,支援步兵作战,对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防护要求都不高。这一时期,轻型坦克的主要型号有:英国的“维克斯”Ⅳ型,法国的“雷诺”R-33和R-35,苏联的T-26和NC,日本的95式等。30年代后期,由于反坦克武器迅速发展,特别是“老二”中型坦克本领越来越高强,“老三”轻型坦克已经无法与“老二”对抗,因此,战场上的“主角”逐渐被“老二”中型坦克所占据,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轻型坦克只能退居“二线”,作为侦察、袭扰之用。战后,轻型坦克技术随着整个坦克技术的提高,也有较大的发展。50~70年代,轻型坦克开始采用铝合金装甲、间隙装甲或屏蔽装甲,安装了76~90毫米的火炮,有的还装有反坦克导弹和三防装置,火力和防护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机动性本来就是轻型坦克的优点,在这一时期发展得更快,已达到60~70千米川、时,而且有的已能空运、空投,有的还可以水陆两用。似乎“老三”轻型坦克命中注定要为整个坦克家族的发展闯出新路,这一时期有两项极具创新意义的技术首先在轻型坦克上采用,一个是美国M551轻型坦克上采用的炮射导弹技术,一个是法国AMX-13轻型坦克上采用的火炮自动装填机技术,前者大幅度地提高了坦克的杀伤威力,后者使坦克成员减至3人。这两项技术后来又被它的“大哥”夺走了,对主战坦克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三”——轻型坦克就注定居于次要地位吗?80年代以来,局部战争成为主要的战争形态。局部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爆发突然,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快速部署成为装甲部队行动的重要要求。同时,随着特种作战的地位不断提高,轻型坦克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转折,轻型坦克的设计思想也脱离了主要执行侦察任务的传统观念,而着眼于在水网、丛林等特殊地域担负近战突击任务;或是作为轻型机动战斗车辆,快速部署到作战地域;或是深入敌后,执行特殊任务。轻型坦克的火炮口径普遍增大到105毫米,配有简易火控系统,火力性能已达到早期主战坦克的水平,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普遍采用新型材料,挂装附加装甲,改善外形,以增加防护性能。对于这种新概念的轻型坦克,有人称之为轻量级的主战坦克,它大有反超“老大”主战坦克之势。
四、世界前十名的坦克分别是什么?中国的98怎么样啊?
这些坦克其实都没发与我介绍的相比,他们都很垃圾。
远不如前苏联的第四代坦克:
冷战期间,苏联第四代主战坦克的发展一直是外界关注的重点,西方曾不惜一切代价,想得到相关的情报资料,但均是无功而返,铩羽而归。随着苏联的解体,苏联第四代主战坦克渐渐被军迷所遗忘,成为尘封的记忆。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俄国防部公开披露T-95主战坦克,使人们又重新燃起关注苏俄坦克发展的热情。本文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力图展现当年苏联和当今俄罗斯第四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历程和最新动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开始装备部队,而且有情报显示,西方已准备开始启动3第四代主战坦克的研究计划。显然,苏联要想继续保持对西方的坦克优势,就必须研制和开发全新一代的主战坦克。
1982年,苏联陆军坦克装甲总局提出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战术技术要求:战斗全重不超过45吨,车载武器能够击毁西方现役和在研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不低于1400马力;安装新型装甲和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等。当时,苏联的三大坦克设计局(莫洛佐夫、下塔吉尔和波波夫)积极响应,纷纷投入到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中去。
449X“铁锤”主战坦克
莫洛佐夫设计局是最早开始研制苏联第四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局。在T-64研制工作结束之后,设计局总负责人尼古拉•A•索明就挑选了一批技术精英开始第四代主战坦克的预研工作。莫洛佐夫设计局把预研的第四代主战坦克称作“铁锤”,工程代号为449X,而西方将其称为PT-6。449X工程研制进度相当快,1986年,样车就已开始进行试验。由于在试验中发现了许多技术上和设计上的问题,因此,设计局不得不中断试验而对样车进行不断的改进。按原定研制计划,首批生产型坦克将在1995年装备部队,但苏联的解体令这一切都成为泡影。苏联解体后,莫洛佐夫设计局归属乌克兰。因为独立后的乌克兰经济困难,没有能力研制和装备第四代主战坦克,于是449X工程被束之高阁,什么时候重出江湖无人能知。
有关449X的详情到现在还是个谜,现在只知道,449X坦克为无人炮塔坦克,全车由前至后分成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舱。车体和炮塔为全焊接结构,无人炮塔位于车体中央。车内有2名乘员,驾驶员和车长。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车长位于车体中部的车体内(即无人炮塔下部)。炮塔前部呈碟形扁平,既小又非常低矮。行动部分有5对小负重轮。无人炮塔上安装l门135毫米滑膛坦克炮,最大射程4000米,配用全新弹种,包括采用贫铀弹芯或钨合金弹芯的超高速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除此之外,135毫米火炮还能发射射程超过8000米的激光驾束反坦克炮射导弹。车载辅助武器为l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自动装弹机安装在炮塔尾舱内,由弹仓、输弹机和推弹机构组成,弹药基数45发。火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夜战性能和高速行进间射击能力,能在静止或行进间对付多种远距离目标,比如1分钟内可以捕捉5个目标。有消息称,449X工程炮塔前部装甲将厚达800毫米,车体正面主装甲也有500毫米厚,这样的厚度折成均质钢装甲的话,其炮塔装甲抗弹能力将达到2米厚。加上主动和被动防御系统,449X可以用坚不可摧来形容。449X最大速度高达8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00千米。由于严格保密,许多情况还不清楚。不过有最新资料表明,约旦“猎鹰”小截面炮塔坦克就是得到了莫洛佐夫设计局的大力支持才得以成功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449X工程将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战场上。
230X无人炮塔式主战坦克
波波夫设计局当时出台了三种第四代主战坦克的设计方案。第一种是“无人炮塔坦克”方案(230X工程);第二种是“电磁坦克”方案,也就是使用电磁装甲和电磁炮的坦克(231X工程);第三种是230X工程的轻型化方案(232X工程)。在通过可行性论证后,231X工程率先进行研制,结果一进入技术研制阶段就遇到数不清的技术难题,没出2年就被搁置了。与此相反,230X工程进展相对顺利得多。230X工程1987年就造出了8辆样车。但令人遗憾的是,苏联解体后,虽然俄军方竭力支撑这项研制工程,但进展十分缓慢。
1992年8月,在阿布扎比防务展览会上,俄罗斯公开展示1辆无人炮塔坦克,虽然只有区区数行的简单介绍(装备135毫米主炮,采用无人炮塔......),但人们猜测,这就是当年的230X工程。
总体性能 230X工程有2名乘员,车体和炮塔为全焊接结构,炮塔位于车体中央。车长兼炮长乘坐在炮塔下面的车体内,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全车由前至后分成驾驶室、战斗室与动力舱。波波夫设计局最初是想将动力装置前置的,以增强防护力,但最终还是放弃,回到传统的布置形式上。底盘上安装6对大负重轮和2对拖带轮。与T系列坦克的圆型炮塔不同,230X工程采用了西方大倾角焊接结构炮塔。
武器与火控系统 230X工程采用的是“莫洛佐夫”设计局449X工程上的武器系统。为了进一步加强火力,在炮塔尾部两侧各安装l门双联23毫米机关炮,由车长摇控射击。这种23毫米机关炮可以攻击3000米内的人员和轻型装甲目标以及武装直升机。火控系统由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瞄准系统、传感器和随动系统组成,具有在行进间打击静止和活动目标的能力。由于将装备先进的热成像系统,其夜战能力相当强。此外,230X工程还将安装先进的观察系统,在车体和炮塔的四周安装有10个电视/热像探头,从而可获取昼/夜间战场上的各种信息。乘员戴有头盔综合显示器,可以“透过”厚实的装甲,清晰地看到车外的情况。武器系统能完全随动于乘员的头盔显示器,具有指那打那儿的能力。头盔显示器能显示所有重要的战斗警报、车辆状态信息和情报数据信息。乘员在其个人显示器上,能看到通话对象或其他相应的图片资料。
综合防护 230X工程在研制过程中特别注重综合防护概念的运用,不但考虑外形设计,而且大量采用隐身材料,因此,大大降低了该车的热、声、磁和目视等信号特征。与此同时,车上还安装了主动防护系统、光电对抗装置、核生化自动探测/报警/防护系统、探雷装置和标准组件式主/被动高能/反应装甲组件以及假目标发生器和被动引诱系统等。被动引诱系统能在距车辆一定的距离上投射和模拟车辆的目标特征信号,使来袭精确制导弹药改变航向;主动防御系统能自动对抗并拦截巡航导弹、反坦克攻顶弹药、炮兵发射的寻的弹药和其他反坦克武器弹药的威胁;主/被动探雷装置可以使车辆避开地雷,还可以提前引爆地雷,既能在车辆停止时使用,也能在运动时使用。
投送与机动能力 由于230X工程是只有2名乘员的无人炮塔式坦克,因此,与T-80坦克相比,整个体积减少了约18%左右,重量也只有35吨左右。体积小,重量轻,可以大大提高其快速部署能力,1架“伊尔”76中型运输机,一次可以运送1个加强连的230X。而且其越野速度、最大速度和灵活性都要优于以前的T系列坦克。设计人员还将在230X上安装自主导航系统,该系统具有昼/夜规避障碍的能力,具有“自动驾驶”导航/巡航能力和自动编队的能力。230X工程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以上,并采用电驱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肘内油气弹簧悬挂系统,因此,它的行驶平顺性很好,最大越野速度达到100千米/小时以上,最大速度超过160千米/小时。
肘内油气弹簧悬挂系统的结构特点是,油气弹性元件、阻尼阀、车姿调节阀、油缸闭锁阀等车体与平衡肘之间的一切连接件,都装于平衡肘空腔内。肘内油气弹簧悬挂系统不但尺寸小,不占车内空间,而且不易被弹片损坏。
发展 至苏联解体前,230X工程的各种试验相对顺利,但电驱动系统问题不断。虽然电驱动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如无级变速、平均速度高、多轮驱动、有利于功率分配和控制、通过能力强、转动惯性小、车辆加速性好、车内空间利用好和便于总体布置等,但大量试验表明,在效率、冷却、成本和重量上都不如机械式传动装置。最要命的是,制造工艺和设计不过关。因此,就算苏联不解体,该系统要达到使用阶段,还要走相当长的路。当时波波夫设计局因此改用T-80U的改进型机械传动装置来代替该车的电驱动系统,但最后因苏联解体而中断了研制。
194顶置火炮坦克
下塔吉尔的车辆设计局当时有2个设计方案,一个是195工程,即后来的T-95坦克,这也是一个无人炮塔方案;另一个是194工程,这是个顶置火炮方案。195工程与449X工程的设计思想大同小异,但195工程似乎更简单些。194工程则是一种全新样式的主战坦克,和以前人们想象的不同,技术上非常超前,采用顶置火炮方案。
总体特征 说穿了,194方案就是在坦克底盘上架装1门火炮而已,当然这门火炮在其炮架上加装了先进的装甲,并且后部安装有自动装弹机。从总体布置上看,与传统的坦克总体布置没什么两样,依然是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战斗室位于车体中央,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炮架加装装甲后,显得相当狭长,如同一块长方形积木。炮架前部加装倾角极大的复合装甲,后部两侧各安装有12具烟幕发射器。
火力与火控系统 与上述两种车辆不同,l94工程一开始就采用了14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有史以来威力最强的专用反坦克炮弹和炮射导弹,采用自动装弹机,炮弹存放在车体内。按照苏联人的观念,炮弹存放在车体内是最安全的,因为在现代战争中,如果主装甲都被击毁的话,那么车内的乘员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所以防止弹药引爆伤害乘员的考虑已没有什么意义。194工程除拥有145毫米主炮外,炮塔上还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用来攻击敌人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火控系统性能不详,据说具有“猎-歼”作战方式。火炮双向稳定,行进间可对付运动目标。按照车辆设计局的设计要求,火炮的标准射速为10发/分,最高射速为14发/分。在最初的12秒内可发射4发。
防护力 194工程的防护采用了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常规与非常规相结合的设计方针。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安装先进的复合装甲,抗打击能力将达到或超过l50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主动防御也是194工程的必备防护手段,它能为194工程提供360度的防护,甚至包括主动攻击来袭的攻顶武器。车体内安装全自动的三防系统和先进的灭火抑爆设备。
机动能力 因为没有了炮塔,坦克的重量大大减轻,所以194工程的机动性相当出色。据设计人员讲,它安装有一台大功率的柴油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到9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也能达到65千米/小时以上,最大行程达到800千米左右。
怎麽样,跟他们比起来先进
出几十年吧。
以上就是关于t80坦克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杭州增彩服装有限公司(杭州增彩服装有限公司,款号T86016桑蚕丝真丝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