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天幕
中国淡水湖景观设计(中国淡水湖形状)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淡水湖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贵州天鹅堡和大理区别在哪
1、大小区别:天鹅堡生态康养度假区约20平方公里,大理市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云南大理的旅游景点确实很优美,这里有25个少数民族,在这里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2、景点:贵州天鹅堡就一处避暑度假区,像世外桃源。大理有非常多点如:大理古城、洱海、蝴蝶泉…
3、天鹅堡生态康养度假区由世外乡村集团于2013年开始建设,依托于天鹅堡优质的天然湖泊和崖线,规划了面积约20平方公里高山森林居家生态康养度假区,采用意大利托斯卡纳建筑风情,将天鹅堡打造成一座具有欧洲闲适、高雅气质的全国康养地产的标志性作品。一个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避暑胜地。赤水天鹅堡距离赤水市区40公里,这里海拔1400多米,四周是茂密的竹海和原生态森林,是大山深处的一个世外桃源。
4、大理市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南端,地处东经99°58/100°27/,北纬25°25·至25°58/之间。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市境东西横距46.3公里,南北纵距59.3公里。大理市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70%、水域面积占15%、坝区面积占15%。历史以来大理市就是陆路连接滇西八地州和通往东南亚的交通要
冲。
二、金鸡湖八大景点是哪些?
金鸡湖八大景点依次为: 世界第一天幕、亚洲最大水上摩天轮、圆融雕塑、水墨长堤李公堤、月光码头、桃花岛玲珑岛、春到湖畔、金鸡湖大桥瀑布。
当硕大的荷叶在头顶绽放,当五彩的游鱼从头顶滑过,你是否感受到天幕的神奇?圆融天幕全长约500米、宽32米、离地面21米高。巨型LED天幕横穿整个圆融时代广场,其长度超过美国拉斯维加斯天幕,成为世界第一天幕,每晚定时开启。
2. 水墨长堤李公堤
“灯火辉煌添美酒,波光璀璨映霓虹。连绵万米镶金带,浩淼千顷卧玉龙”,全长1400米、由光绪年间元和县令李超琼所建的李公堤在湖面上如水墨画般徐徐展开。白日里粉墙黛瓦、赤桃绿柳、碧水白浪。庭院式建筑鳞次栉比,以苏州园林式布局,形态各异的仿古廊桥、石桥串联出水乡神韵。夜幕笼罩,火树银花勾勒出建筑物别致造型,把李公堤装点得流光溢彩。
3. 亚洲最大水上摩天轮
亚洲最大的水上摩天轮以120米高的湖面至高点,独特的造型和奇幻的灯光效果成为当值无愧的“金鸡湖之眼”。幸福摩天轮共设60个瑞士进口豪华舒适轿厢,可同时容纳360人观光。随着摩天轮的转动,金鸡湖沿岸时尚的建筑群一览无余。摩天轮巨大的圆形大屏上还装有3000平方米的LED灯光,可根据不同时间、环境模拟出各种视觉效果。梦幻的城堡浸沐在镭射灯光绚烂的光华下,犹如一个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
4. 圆融雕塑
矗立在金鸡湖畔的“圆融雕塑”,是新加坡著名雕塑家孙宇立先生的作品。该雕塑由两个动态扭转的圆紧密相叠而成,外圆内方,是一张象征中新友谊的国家名片,旨在表达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互融与共生,蕴含着中国与新加坡双方的密切合作、相辅相成、相互交融,是金鸡湖景区代表性雕塑。
5. 湖滨大道
金鸡湖西畔的湖滨大道总长约2公里,总面积为52.9公顷。它犹如一条富有韵律的风景线将自然风景与城市景观串联在一起。天水相接的湖景,苍翠挺拔的香樟园,亲水宜人的木质走廊,现代时尚的娱乐空间,湖滨大道以完整的面貌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苏州古典园林的现代、大气的时尚空间。
6. 桃花岛·玲珑岛
桃花岛和玲珑岛是湖面上的点睛之笔,为金鸡湖营造出一个绵延深远而又曲折灵趣的山水意象。桃花岛占地面积10公顷,桃花季节,嫣红漫天。登临岛上的“紫氤阁”,一湖风光尽收眼底。静坐桃花源茶室,临水品茗何等惬意。岛上也是一个水上乐园,拥有快艇、环岛观光车等游乐项目。与桃花岛遥遥相望的玲珑岛上种植了上百种湿地及水上植物,仍旧保持着一种自然的状态,可谓鸟的天堂。
7. 文化水廊
金鸡湖东畔的文化水廊,北起文化艺术中心,南至金姬墩,曲折蜿蜒的水岸线全长约3.38公里,占地面积为33公顷,沿湖岸串联着红枫林、月光码头、摩天轮乐园等极佳景观景点和文化、会展、娱乐体验场所。
8. 金鸡湖大桥·瀑布
全长2.15公里的金鸡湖大桥,飞虹跨东西,数码灯光瀑布从桥上分流而下,成为金鸡湖夜晚一道靓丽风景;整个大桥桥面宽57.2米。为方便人们观赏金鸡湖夜景,大桥南半幅的慢车道设计得要比平常要宽很多,达到8米左右。驾车从金鸡湖大桥上横跨而过时,金鸡湖的全景图就像高清胶片一样慢慢播放在眼前。
扩展资料:
金鸡湖:
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老城区东北部、苏州工业园区中部,南邻独墅湖,中心位置处于北纬31°18′,东经120°42′,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
金鸡湖属太湖支流,有进、出水口10余条,北纳娄江之水,西受相门塘、葑门塘来水,出水主要通过斜塘河泻入吴淞江,故属吴淞江水系。金鸡湖境内有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李公堤、桃花岛、金鸡湖大桥瀑布等景点。
2012年7月2日,金鸡湖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全国唯一的具有商务旅游特质的同级别景区。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女儿琼姬在勾践进贡了西施之后便失去了父爱。夫差和西施在苏州城西灵岩山姑苏台,享乐游玩不理政事。琼姬发现勾践别有用心,几次向父亲提出提防勾践。夫差不信,反而听了西施的话,把琼姬赶到苏州城东未名大湖中的一个荒岛上去“面湖思过”。
后来,当越国军队兵临姑苏城下,为了保命,夫差准备把女儿作为“礼物”送给勾践请罪求和。琼姬听得知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就跳进湖泊自尽了。传说,人们为了纪念琼姬,便把这个湖泊叫做“琼姬湖”。由于吴语发音中的“琼姬”和“金鸡”的读音相近,因而“琼姬湖”被逐渐称为“金鸡湖”了。
金鸡湖中心位置处于北纬31°18′,东经120°42′,位于苏州老城区东北部、苏州工业园区地域中心部位,南面与独墅湖隔李公堤相望,沿湖岸线大部分在娄葑(斜塘)境域,湖东北部分岸线在唯亭(跨塘)境域,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
金鸡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年平均气温为15.7℃,年平均降水量为1063毫米。常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金鸡湖属太湖支流,湖底较平坦,平均水深约1.8米,有南北向深沟,最深处达5米,船只沿沟航行,形成航线。湖之东、西各有一深潭,西边潭深达5米。
金鸡湖有进、出水口10余条,北纳娄江之水,西受相门塘、葑门塘来水,容积0.13亿立方米;出水主要通过斜塘河泻入吴淞江,故属吴淞江水系。湖内水草丰盛,湖水肥清,盛产鱼虾,曾是全国十大养鱼高产淡水湖之一。
金鸡湖拥有八大景观:水幕电影·音乐喷泉、水上摩天轮、水墨长堤·李公堤、湖滨大道·圆融雕塑、月光码头、桃花岛·玲珑岛、春到湖畔、金鸡湖大桥·瀑布。
2009年12月,李公堤于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2010年被评为“苏州十大最美夜景地”,2011年4月获评“中国最具创新价值商业地产项目”。
2012年7月2日,金鸡湖景区被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金鸡湖
三、很多湖南人族谱上的“庐陵”,到底是什么模样
陂下古村四座大门之一的朝天门,气势凛然。组图/记者常立军
说起江西,很多湖南人的话语里会带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然而,这种亲切感似乎只停留在话语体系中,对于江西的历史与现状,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禅宗曾把湖南与江西合称作“江湖”。江西与湖南,这对地理形态上“对称”的“邻居”,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时而竞争,时而合作,关系暧昧而微妙,而历史上的数次移民,也在不断改变着两省的对比平衡,并进一步影响着它们在历史上的命运。
大洋洲的考古发掘,让江西一跃成为青铜器重地。
文天祥墓前的文翁仲。
[时间轴上的移民]
唐宋到明清,江西向湖南的移民就没停过
从江西到湖南的移民潮,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轴,并非只在明朝。
大宋年间,祖上从山东迁到江西庐陵(吉安)的曾氏家族,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生计。山东曾氏后人曾辉四传孙曾孟鲁(武城曾氏42派),出外谋生流浪到湖南茶陵州,将全家从江西睦陂(江西吉安永丰)迁湖南茶陵西阳乡(綦溪)。类似曾氏的这种因为生计问题的自主迁徙,在历史上很常见。
南宋时期,因为战乱,大量北人南迁,本来土地就十分有限的南方开始变得拥挤起来,移民因此达到了一个高潮,历史学家曹树基对湘北的岳阳、平江、南县三县的238个氏族的原籍地进行统计,在南宋时迁入的氏族有31个,多于洪武年间的26个。而在湘南,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所以北宋、南宋迁入的江西人,远比洪武年间迁入的多。不过长沙、常德、益阳和浏阳、醴陵等地,却是在洪武年间迁入的人最多,醴陵在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入的氏族达到146个,而南宋时只有9个。南宋到明初,江西移民成了湖南的最主要的汉族群体。
与曾氏不同,据罗氏族谱记载,罗氏家族迁入湖南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元末明初,这是第二次两省间迁徙高潮。
元末明初移民的起因,与战后湖南江西两省的经济情况密切相关,并非是江西人对湖南有什么特别的感情,非要跑到湖南去住,而是江西实在已经待不下去了。按照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的说法,江西往湖南的移民,“几纯为经济”。是江西人口与地矛盾加剧,向湖南的自然转移。
根据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人类的繁殖呈几何级数,而人类的生产仅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的几何级数增长必定超过生产的算术级数增长。也就是说,粮食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速。当然,马尔萨斯的观点在现代社会显得有点过时,当今的技术进步也已经进入几何级数增长,但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这条论断几乎可以成为铁律。历史上,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粮食不足问题,屡屡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危及乃至倾覆王朝统治。
“马太效应”是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越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往那里聚集,最后的结局,多半是土地不堪重负,粮食供应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官府主导移民,是有先见之明的举措。
今天的江西,常住人口超过4600万,而湖南已有6800万人,数量远超当初的移民地江西,人口的天平经历了一次反转。江西如今的人口比起元末明初的两千多万已经翻番,当时的江西为什么只能容纳这么点人口?其实正是粮食产量决定了人口的极限值,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技术一直徘徊不前,作物种类增加缓慢,而最终能够助推人口闯关的番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都还没有进入普及,两千万人,已经超过江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养活人口的极限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再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都没意义了。
江西的开发,始于东晋南渡,晚于江浙地区,却远远早于湖南。北宋时,江西人口曾经居于各省之首,到了明朝,江西人口在全国十三布政司中居第二位,财富户口殷盛。那时,湖南之于江西,是一片地广人稀的荒芜之地。
明朝的移民,与历朝历代有所区别,它是非战争时期政府主导的移民,历史上的移民,如“永嘉之乱”、“安史之乱”以及元末农民起义,多是在北方发生战乱情况下,民众被迫南迁。洪武大移民,始于政府主动调控,是一场基于资源与人口严重不协调背景下的战略规划,然而,移民带来的离乡之痛,成为几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
牌匾往往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美好期待。
曾氏祠堂后面的巷子极窄,稍微胖点就有点腾挪不开。
[空间里的移民]
江西与湖南的地理对称性
江西与湖南,地理上同属于“江南丘陵地区”。两者之间,有一种地理上奇特的“对称性”。
两省北部都有大湖,在湖南是洞庭湖,在江西是鄱阳湖,它们包揽了中国淡水湖面积的前两名。从地貌上看,湖南是三面环山,朝北敞口的凹形盆地,江西为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两省不仅纬度相同,地貌也出奇地类似。不太相同的地方是,江西北部临近长江与鄱阳湖的位置有庐山,一峰突起,而湖南同样位置的岳阳则没有这样的高山。
湖南简称“湘”,江西简称“赣”,都是以省内主要河流命名。河流及其形成的流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生命线。在湖南,洞庭湖水系汇集了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在江西,鄱阳湖水系收纳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且两省大湖都在北部,主要河流赣江与湘江都是由南向北流淌,两省的经济中心都在水系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中,两省地理格局何其相似。
盆地和河谷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选择地,江西有著名的吉泰盆地、赣州盆地。从赣江流域迁徙而来的江西移民,主要迁徙方向依然是河谷和盆地,只不过这次河流换成了湘江及其支流,湘江所经过的盆地,有衡阳盆地、长沙盆地、湘潭盆地,支流有浏阳盆地,这些盆地,成为江西移民的主要落脚点。而规模庞大、土地丰富的大湖平原更是农耕民族向往的理想国,历史上的鄱阳湖平原向湖南的移民,多移向洞庭湖平原区域,这也是一种对于过去生产生活习惯的延续吧。
地理上的相似性为移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适应性。纬度相同则气候相近,种植的农作物也基本相同,不需要刻意去适应新的环境,这几乎是一场完美的“生活复刻”。
两个空间之间,是横亘于湘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与罗霄山脉,湘东和赣西之间虽然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高山阻隔,山间谷地却有四条天然孔道,南昌—平江,瑞州(高安)—浏阳,庐陵(吉安)—攸县,袁州(宜春)—醴陵,从南宋到清朝,大量江西人和取道江西的苏、浙、皖、闽人沿着孔道进入湖南。或停留在湘东,或者一路向西,进入湘北、湘中、湘西、湘南地区。这些迁入迁出地之间,在地理也呈现出一种“对称性”
尽管有如此多的对称性,江西与湖南在地理上依然存着明显差异感,最明显的应为气候,虽然是同一纬度,因为地貌上的细节差异,气候因此也变得不同。江西北部在湖北有大别山脉,可以阻挡寒潮,江西南部靠近广东的南岭山脉,地势相对较低,暖湿气流更易进入,湖南则恰好相反,北部无高山,寒流侵袭可直入,南部南岭山脉群峰高耸,寒流阻滞不前,暖湿气流难以进入,因此,江西气候整体要比湖南温和,赣南地区甚至可以种植热带水果,而湖南南部,则很难见到热带作物。寒流来时,湖南遭受灾害则更为严重。
从江西到湖南,从一个流域到另一个流域,也许不变的是传统中国人对人居地理的理性选择。
白鹭洲书院,文天祥的雕像默立于前。
科举,是古代江西人引以为荣的家族大事。
书院的景贤祠里挤满了理学大师的雕像。
[标本化的移民]
吉安为湖南人的重要迁入地
很多湖南人都说自己从庐陵来,庐陵是哪里?其实就是现在的吉安,西汉时属豫章郡。
湘东一带乃至湘中,有大量的族谱记载本氏族迁自江西庐陵,即使排除掉少量伪造附会的,吉安也足以成为一个可以确信的移民迁出地。吉安也是山东曾氏王莽之乱后落脚的地方,这里有数座曾氏宗祠。我们驱车来到吉安县一个叫三山岗村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曾氏、罗氏两家的宗祠,还有两家的合祠“萃合堂”,曾罗两姓在此繁衍、联姻,已成世代之好。祠堂前的空地上,树立着两块碑,记载着族人引以为傲的科举荣耀。曾罗两氏,历来重视文化传承,祠堂旁的啸岗书院即为族人所建。
据住在祠堂旁老宅里的曾氏后人曾宪中所述,他们自山东迁来后,最早的落脚地在永丰,然后开枝散叶才到了这里,其间迁往湖南的分支,也不在少数,曾国藩的那一支,就是从永丰迁出。这一点,也在《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中得到证实。
作为曾经的名门望族,曾氏族谱的可靠度要高于其他普通姓氏,吉安可以确定为部分湖南人的重要迁入地。江西浓厚的宗族文化在移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迁徙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宗族凝聚的作用,没有造成整体的离散,族人的文化传统因此得以保留延续,这一点,于曾氏一族尤为明显。
湖南罗氏家中多供奉豫章堂堂号,豫章罗氏发源于南昌,吉安的罗姓也基本来自于南昌一带。吉安地区罗氏追溯源流时仅断自唐吉安刺史罗崱,并明确其先祖来自浙江钱塘。后罗崱后裔严遵祖训,亦断自罗崱。但宋代举人罗绋的女婿、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并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今庐陵之罗,其后也。”明确庐陵(吉安)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
如今的吉安,湖南人曾经的故乡,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其实吉安离湖南很近,与株洲市南部接壤,中间仅罗霄山脉相隔,一山分水,各自流向不同的江河,由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流域,分省时按山川形便原则,罗霄山脉就成了天然的省界。
山那边的吉安,很多湖南人曾经的故乡,是一座怎样的城?
我们在吉安,感受到最多的是这座城市的“清新”,这里的绿化实在是美得让人感到“治愈”,浓密的森林几乎将城市包围,而探访中发现吉安深厚的历史文化,从青铜器时代的辉煌到儒学的昌盛、禅宗广布,吉安名人辈出,文化积淀丰厚且景色宜人,无愧于历史上“江南望郡”的称号,故乡如此之美好,让我们深感宽慰。
陂下古村少有人住,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古樟树是陂下古村的风水树,在村中备受尊崇。作为古村落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古树有着荫蔽保佑的象征意义。
[古村落里见“江湖”] 江西更纯粹,湖南更多元
如果有人问,江西与湖南在气质上有什么不同,我会这样回答:江西比湖南更有“古意”。
这种“古意”,以古村、古城、古树、古楼、古墓诸多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某些场景中,我们甚至会有一种“身在古代”的奇妙体验。
此次,我们选择了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陂下古村作为探访地。青原区以青原山命名,同样以青原命名的还有著名的禅宗一代宗师青原行思,南宗青原系的开山鼻祖,吉安因此也是禅宗祖庭之地。
进入陂下古村,富水河边路边有成排的古樟树,作为江西常见的风水树种,这些樟树的树龄多在800~900年间,成片的风水树组成了风水林,这体现了古代江西人对人居的理想追求,人们之所以栽种风水林,主要目的就是追求理想的居住或安息场所。理想的地方必须符合“藏风”、“得水”、“乘生气”几个要求,除了形局佳、气场好,还要山清水秀、环境宜人,而栽种树木就是改善环境的一个极好的办法。江西是森林大省,古树名木随处可见,虽然它们不能用语言为我们讲述历史,却可以通过它们得知近千年来的区域气象变迁。
湖南也有不少古村落,但相比于江西,不仅数量上要少,格局上也有所改变,不再是最初的模样。江西的古村,则近乎完美地保留下了明清时的格局,我们所到的陂下古村,祠堂原有36座,现存25座,古井有18口,牌坊四座,古建数量极为庞大,村子入口处就是著名的敦仁堂,为胡姓宗祠,是江西迄今发现的最大祠堂,祠堂门口是“朝天门”牌坊,气势凛然,它由江西特产红砂岩修筑而成,这种石头有着天然的赭红色,色彩鲜艳却不会显得俗气。
牌坊宝顶上站了一个小人,为“魁星点斗”,也是基于对科举的一种崇拜。
受历史上理学氛围浓厚的熏陶,江西人极重名节,这在古村落中也被充分体现出来,几乎每家每户门头上都有一个字匾,这很像是我们如今在互联网社交软件上的个性签名,它彰显出每户人家对于理想的不同追求。陂下古村的字匾内容非常有趣,胡氏宗祠星聚堂的字匾是“柱国名宗”,想说的是胡氏景星公一脉精英辈出,已成国之栋梁。“南极星辉”是为男人祝寿之意,还有比较生活化的“万紫千红”、“焕然一新”、“庭园秀色”、“春暖”、“芝兰其室”,吉祥语类的“常青”、“旭日东升”、“前程似锦”、“彩凤呈祥”,玄幻仙境风格的“紫气东来”、“华光普照”、“光射斗牛之墟”;充满理想主义道德追求的有“光前裕后”、“运启文明”、“维新标贤”、“德令昭光”,有点自我吹嘘感的是“风华正茂”,还有一处大户人家,字匾上写的是“率真”,可见是一家性情中人。还有人家的字匾上用板报体写着“曙光”,大概和“旭日东升”的意思差不多吧。最有趣的大概是一处写着“敦伦”的民居,如果不经意,很容易就看成了英国首都“伦敦”,其实敦伦在古代是敦促人伦的意思。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曾说“中国建筑是内向的”。陂下古村即是如此,村中古建筑众多,巷道皆为封闭式,只留四门进出,无数个内向的院落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内向”的建筑群,这也正是我们民族性格在建筑上的体现。
村中水系依然保留并沿用古代形制,这种体系集聚积、沉淀、净化、排泄四大功能于一体,被称作“五水朝东”,每几户人家共有一个水池,不同的水池有着不同的功用,数座水池之间有明渠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给排水体系,古代村落规划之完善令人惊叹。
村中尚有古墓,就在民居之间的两棵巨大的连理古樟树之下,墓建筑得古朴精致,与自然、民居融为一体,一点都不显得突兀,江西古代堪舆名家辈出,江西人对于风水的重视,随着移民的大潮,被带到了各地,湖南的古村落,则在建筑和文化上既受到了江西的影响,又融入了更多的外来因素,因此显得更为多元化。
富田镇也是一处人文繁盛之地,南宋名臣文天祥的故乡就在距离陂下古村不远的山野间。
我们特地驱车前往拜谒,此处山水极美,墓道前有小溪及石桥,石兽石马石翁仲隐没在草丛中,千古名臣,长眠于故乡的山水间,时光流转,唯有浩气长存。读书,出仕,成就理想人格,江西人崇拜文天祥这样的生命历程,传统知识分子在此曾经历过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位于鄱阳湖边的瓦屑坝,是一个被符号化的移民圣地,站在遗址前,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移民场景。
“移民圣地”瓦屑坝:南方版的大槐树
北人南迁,曾是湖南移民的主要来源。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块王趯(yuè)墓志,清晰记载了两宋之交太原大族王氏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历程。五代以前,湖南移民多来自北方,五代以后,则多来自江西。那些记载着迁徙的文字,看似平淡,背后却是一段筚路蓝缕,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的历程。然而族谱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信史”,太多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让它变得并不是那么可信,除了迁徙本身可以确定,其他的各种细节,都早已迷失在历史的烟云里,或成为一种记忆符号,在世间流传。
被符号化的移民出发地
江西的地图上已经没有瓦屑坝村这个地名,当地人带我们来到一个叫“瓦燮坽村”的地方,如今这里属于莲湖乡,村里处处都是瓦屑坝的痕迹,小学也叫瓦屑坝小学。“瓦屑坝移民先祖遗址碑”就在湖边孤零零地立着,还有一座后人修的牌坊,正中写着“移民圣地瓦屑坝”。
瓦屑坝的名字来源很直观,这是历史上一处重要的窑址,破碎的瓦屑堆积在这里,因而得名瓦屑坝。其实江西移民的出发地远不止瓦屑坝一个地方,吉安、宜春(袁州),都是重要的移民出发点。瓦屑坝的意义在于它位于江西的中部,这里曾聚集了大量的移民,在此可通过水路经鄱阳湖进入长江水系,前往湖广地区,移民数量的庞大造成了一种类似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符号记忆效应,以至于提及江西移民,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来自于江西的瓦屑坝。
瓦屑坝并不在鄱阳县城里,它在湖边。
开始的路很好走,湖区的杉树笔直挺拔,一路美景。快到瓦屑坝时,村里正在修路,遍地的泥水和坑洼,我们艰难行进,路边的村民友善地为我们指路,这里的民风依然淳朴。到达瓦屑坝遗址时,我们的车已成泥车。遗址在湖边一处空阔处,之所以叫瓦屑坝,源于这里曾经有一道河坝,眼前是交错的河汊,先民们曾在此上船,去往未知的远方。
岸边草丛中有“庭璜公庙”,经询问附近村民得知,是村中胡姓先祖。如今,胡姓已是村中主要姓氏,有祠堂一座,经常有外地的胡姓前来访祖,一位胡姓村民告诉我们,来的大多是湖北和安徽人,湖南的也有,但比较少。
瓦屑坝移民走水路流向湖北与安徽
乡关何处?也许一代人清晰记得,后世的人的记忆则会日渐模糊,尤其是在经历了数次的迁徙之后,最初的故乡早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记忆。正如传说中的山西大槐树,人云亦云的附会现象屡见不鲜。
山西大槐树移民的虚构性已经被证实。
历史学家赵世瑜在基本肯定移民史实的前提下,从墓碑与族谱中找到若干条证据,证明与山西洪洞“大槐树”相关联的移民传说,“和移民本身是两个完全可以不相干的独立部分”,并且,“传说的文本并不是在一个时间里形成的,它们经历了一个丰富、添加、黏附的过程”,也就是说,遍布华北大地的“大槐树”移民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构的成分。
那号称“南方版大槐树”的瓦屑坝又如何?它真的是江西移民的聚集地吗?
既是历史学家,又是鄱阳县本地人的曹树基曾对此有过细致的考据。他通过大量族谱与《明实录》的比较,证实江西北部的情况表明由大量族谱构建而成的地名志,其内容可与《明实录》相对应。这就意味着,根据族谱记载重建明代初年的移民史,是基本可靠的。至少在统计的意义上,利用族谱构建的移民史基本可靠。
据曹树基考证,瓦屑坝的移民主要流向为湖北与安徽,流向湖南的并不算多,迁徙方式主要为官方组织,走鄱阳湖与长江的水路,然后再登陆分散。
瓦屑坝移民是史实,并不等于所有从江西迁出的人都来自瓦屑坝,其真实移民规模远远没有传说中那样宏大。当人们已经无法准确考据到自己来自何方时,那些被传播最多的地理信息就会成为一种“共识”和“集体记忆”,记忆在口口相传的时间长河里被不断加强,时至今日,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
这种对迁出地的共识,其实更多来源于移民的一种“自我身份认同”,谁也不想说自己来自一个别人从未听过的地方吧。而从具象到抽象,完整的真相早已无存,故乡就是这样日渐模糊起来。
我们在通往瓦屑坝移民先祖纪念遗址的路上,遇到开车经过的村民朱秀傲,他在村里当过六年的支书。说起湖南移民,他摇头说那真的不太多,大部分人都去了湖北和安徽吧。那时候江西人太多了,粮食不够,容易造反啊。每个家族五抽三,三个抽两个,必须走。据说那时候家里兄弟五个,家族势力也大了,难以管理。当时的目的就是一是把政治搞稳,二是把经济搞上去。
对于移民,他的解释并不是很“学术”,却更加朴素易懂。
潇湘晨报记者 常立军
四、江西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江西省好玩的旅游景点有庐山风景名胜区、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滕王阁、龙虎山、江湾、龟峰骆驼峰、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鄱阳湖、彩虹桥等。
庐山风景名胜区:
庐山位于中国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有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地形地貌复杂。
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有“小黄山”之称,以自然山岳风光称绝,以道教人文景观为特色,已开发奇峰48座,怪石52处,景物500余处。这里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能看漂亮的云海日出,欣赏山间惟妙惟肖的奇石,还能走上高空栈道赏景。包括南清园、西海岸、三清宫、梯云岭、玉京峰、阳光海岸、玉灵观、三洞口、冰玉洞、石鼓岭十大景区。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于世。景区内的钙化池池水随着周围景色和阳光照射角度,能变幻出五彩的颜色,又被誉为“人间瑶池”。
滕王阁:
滕王阁临赣江而立,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也是南昌的地标。景区主要由滕王阁主阁和南北两面的小园子组成,登楼望远是来这里的主要项目。共9层,5层是观景最好的楼层,也是整个滕王阁的精华;中厅墙上铜板雕刻的《滕王阁序》是苏轼的手笔。6层是一个仿古戏台,大约每小时会有一场古装演出,也是游人游览的最高层。
龙虎山:
龙虎山景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道教发祥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级国家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左右,龙虎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江湾:
江湾是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村中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滕家老屋等一大批徽派古建筑和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南关亭、北斗七星井等景点。为展示婺源的文化特色,江湾景区新建百工坊、鼓吹堂、公社食堂等景点,让游客体会旧时手工艺匠人的传统技艺,观赏徽剧、婺源民歌等传统剧目,具有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龟峰骆驼峰:
骆驼峰位于国家森林公园里面,从大氧吧广场步行,沿金鞭溪漫步,沿途精华景点很多,骆驼峰就在金鞭溪的尽头,离水绕四门约200米。二个小山峰组成了骆驼的驼峰,前面一个凸出小山峰,形如骆驼的头和嘴,非常的形象。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
井冈山位于吉安市境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既可看到红色革命遗迹,也可欣赏到绿色的自然风光。景区内分为11大景区,比较核心的是茨坪、黄洋界、主峰、杜鹃山(笔架山)和龙潭。景区的全部景点实行一票制,5天有效,可申请延长。井冈山内4条观光车线路往返于主要景点,车票包含在门票内,有效期内可多次乘坐。
鄱阳湖:
鄱阳湖位于南昌、九江交界处的长江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景色十分优美,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彩虹桥:
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年)规模最大――全长约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桥长约140米,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建而成。这座桥取名于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彩虹桥两岸,群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风景优美魅力十足。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淡水湖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