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伏广晨的人物经历
脸谱景观设计(脸谱景观设计方案)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脸谱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西班牙建筑的登陆中国
新华网2008年4月3日电(记者任沁沁吴宇)位于上海的青浦步行桥、W+K中国总部、18号地块俱乐部会所,这三个被收录于《西班牙建筑1997-2007》中的案例,传达出西班牙建筑风情“登陆”中国的信息。收录了70个经典建筑案例的《西班牙建筑1997-2007》日前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中英文对照版的西班牙建筑学专著。
W+K中国总部是对上海花园洋房进行改造的一个案例。经过西班牙设计师白德龙的手笔,这座20世纪20年代的中式府邸,被改造成为流畅的环形空间。加之京剧脸谱等传统装饰的引入,中西元素得到了巧妙融合。
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骏阳博士认为,无论是这部主要面向中国读者的专著本身,还是其中收录的落户中国的西班牙风情建筑,都说明包括西班牙在内的全球建筑设计行业正在把更多目光投向中国。
西班牙建筑风格以“含蓄中的震慑力”著称,在世界建筑界独树一帜。《西班牙建筑1997-2007》一书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1997年建成之时为起点,选择了此后十年间的西班牙优秀建筑作品,体现了西班牙近十年来当代建筑的国际化特征。“这些经验对于当前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及建筑实践,具有借鉴意义。”王骏阳说。
中国和西班牙是当今世界优秀建筑云集的两方热土。“随着2007年‘中国西班牙文化年’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西班牙的文化和建筑将被更多中国人了解,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西班牙文化和建筑的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说。
西班牙是一个艺术沉淀深厚的国度,以超写实主义和抽象派的艺术风格在国际文化舞台上占据重要一席。魅力多彩的当代建筑风情,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西班牙”建筑师交流论坛
2009年9月25日,23件西班牙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作品和32件安徽本土建筑师的作品在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馆同台展出。当天,“中国-西班牙”建筑师交流论坛在我校开幕,来自西班牙8家顶级建筑事务所的大师们来到我校主讲“可持续建筑设计”,并同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安徽省本土建筑师以及安徽培养的建筑师就“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进行学术交流。校党委书记李廉出席了中国-西班牙建筑师作品展揭幕揭幕仪式。
本次论坛是由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商务处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西班牙是一个拥有灿烂悠久艺术沉淀的国度,魅力多彩的当代建筑风情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班牙建筑素以其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明快活泼的特色享誉世界,无论是花园洋房、亭台楼阁,还是城市规划、建筑景观、都张扬地表露出该国独特的设计风格,备受世界建筑界推崇。
本次论坛不仅为安徽本土建筑师提供了了解西方发达国家建筑理念的机会,也将安徽建筑设计理念推向国际。西班牙的文化和建筑将为更多安徽人了解,也将进一步促进安徽与西班牙文化和建筑的交流。
来访的西班牙ABL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是一家跨学科的建筑设计事务所;ArqtelBARCELONA建筑设计公司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企业,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有这卓越的表现;Estudio Beldarrain建筑设计事务所一直为大型建筑、城市规划等技术范畴上的高端项目设计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CMV Architects国际建筑咨询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咨询考察、项目调研和执行等;GPY Arquitectos建筑设计事务所则专注于探询文化、背景、历史、自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这些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各自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并都积极投身国际化大潮,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中,尽情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巧妙地将古典与现代建筑完美的融合,与世界人民一起分享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来访的10位西班牙建筑师还将对合肥市滨湖新区和政务新区建设进行考察。
二、伏广晨的人物经历
1981年:3月4日上午10点生于内蒙古赤峰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抓周得纸笔。其曾祖为宫廷龙凤画家伏琳(字怀瑾),祖父为当地望族伏和。
1982年:1岁,开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抓周的时候抓住的是纸笔。找一个道士算命,得到四句诗:“此命生来不寻常,得享富贵是非常,高标名姓镌雁塔,一举成名天下扬”,父母非常高兴。
1983年:2岁,接触人生第一本绘画作品——西游记系列的连环画《仙桃种子》,爱不释手。
1984年:3岁,用铅笔照着报纸上的金丝猴图片画出平生第一个作品《金丝猴》。
1985年:4岁,照着被子上的《孔雀牡丹》临摹。同时临摹旧书刊报纸上的图案。并在曾祖父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宫廷描金龙凤的画法。
1986年:5岁,第一次接触“驴皮影”,用剪刀把薄纸板、油毡纸等剪成大量皮影人物。
1987年:6岁,开始坚持每天背诵古诗词,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弟子规》,此后坚持到大学毕业,16年时间背诵古诗一万多首和几百首古代名篇,为自己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988年:7岁,进入小学读书,接触评剧,在戏台下画戏剧人物绣像,塑造了四十多个人物形象。
1989年:8岁,用纸板设计制作京剧脸谱,用木头费料制作雕花木刀木剑。同年读小学一年级。
1990年:9岁,临摹了全班文具盒上的图案;在课桌上雕刻《小猫扑蝴蝶》。同年读小学二年级。
1991年:10岁,二年级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获松山区一等奖。后连续三次获得各级数学竞赛一等奖,同年获得郊区美术比赛一等奖。
1992年:11岁,阅读《西游记》、《封神演义》、《三国演义》、《岳飞传》等古典名著,并描人物绣像。同年为村中爱好刺绣大妈描绘大量刺绣样稿,包括《鸳鸯戏水》、《孔雀开屏》、《雄鸡》等。
1993年:12岁,进入初中读书。阅读金庸的小说系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并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三王墓》,年底开始创作长篇小说《血溅五台山》,自己为自己的作品做插图。
1994年:13岁,阅读《水浒传》和《红楼梦》,长篇武侠小说《血溅五台山》完成。
1995年:14岁,根据明代道人黄天子与其弟子吕状中的传奇故事,创作长篇小说《天河奇功》。
1996年:15岁,进入高中,任语文课代表、学习委员、团支部书记等。美术作品《桃花溪》获全校美术比赛一等奖。同年创作长篇武侠小说《翡翠玲珑杯》。被同学送绰号“小才子”。
1997年:16岁,组建“茝叶”诗社,创作诗集《阳光录》。美术长卷《长江万里图》获一等奖。同年创作散文集《夜半鲤鱼来上滩》,并创作短篇武侠小说《绝情谷》。
1998年:17岁,三月举行成人礼,请作家李智取字子卿。同年创作小品《连环骗》在全校公演。年底创作完成长篇小说《孽缘》。
1999年:18岁,在校广播站开设散文专栏“青春感悟”。作品《三友图》获一等奖,同年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吴越英烈传》。
2000年:19岁,作品《笔友》获得《长江文艺》全国联赛“优秀奖”,同年创作自传体青春文学《苦涩的兄妹情》,并着手编著《世界100经典爱情故事》。
2001年:20岁,到重庆求学,将旅途见闻写成随笔集《渝行散记》。任校刊编辑,学生会宣传部长,学生会副部长,国画《松鹤图轴》获电力系统一等奖,水墨山水《洞庭春色》获得计算机系一等奖。发表短篇小说《盗书案》。被同学送绰号“小巴金”。
2002年:21岁,连环漫画《细菌兄弟历险记》获“关于非典漫画比赛”一等奖,短篇小说《会诊》获得“关于非典征文比赛”一等奖。整理爱情散文诗集《月姐儿》。
2003年:22岁,作品《雅室三绝》获“校园星”一等奖。 7 月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
2004年:23岁,漫画《地球的变迁史》获一等奖, 7 月于重庆电力计算机系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毕业。同年创作小说长篇小说《荒村》。
2005年:24岁,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到重庆电视台从事编辑策划工作,后到重庆神马卡通公司做文学编辑。创作《开心林》、《动物奥运》、《小朋友喜欢的三十六个科学家》、《小朋友喜欢的三十六个艺术家》、《小朋友喜欢的三十六个地方》、《小朋友喜欢的三十六个职业》,获得冰心文学奖和法兰克福文学奖。同年策划“科学童话”创作方向,并着力打造“三十六系列”丛书。被同事送绰号“活字典”。
2006年:25岁,在福建四方玻璃和广东介仁玻璃做艺术玻璃绘画工作,在新加坡艺通工作室从事新加坡汉语教育读本的编辑创作工作,年底在重庆开“创艺神雕”纹身连锁工作室。
2007年:26岁,在香港贝尔高林景观设计研究院给著名教授级景观设计专家刘持教授当助理。创作幽默历史小说集《麻辣三国》,同年创作《百龙诗》系列和《百花诗》系列,整理《百龙故事》。
2008年:27岁,在重庆用《百龙图》套画迎接北京奥运会,结识著名农民作家周汝国、重庆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承南教授、著名诗人和作家冉庄、著名陶瓷艺术家何跃、百岁老画仙晏济元等文化名人,并拜晏老为师。同年加入美术家协会,成为职业画家。同年创作长篇小说《草原飞鹰》和长篇纪实小说《刺青》。
2009年:28岁,编著《赤峰市辉煌六十年》丛书。7月在内蒙古赤峰展出《巨龙欢腾迎国庆》套画迎接建国60周年。同年开始创作世界上唯一一部以直销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风起云涌》。三月结识诗人、作家、画家马永峰先生。四月结识书法家包富、画家何宝祥、画家苏才、作家毕世才、内蒙古玉石协会会长邹凤山。五月份结识赤峰五大才女之一的作家吴瑞斌。六月结识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和人文摄影家,中年艺术年鉴东北地区负责人王向东先生。同年结识中国诗酒协会副会长和秘书长,中国国粹协会会长,著名作家和诗人王振宇先生。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创者,“绝笔飞书”创始人姜尚志题词:“文章千古事,福寿万年长”相赠。赤峰书法家阎古今题词:“春华秋实”相赠。北京书法家朱磊教授题词:“观海听涛”相赠。
2010年:29岁,国画作品《龙腾盛世》获新华保险司庆一等奖;《龙腾虎跃》获“龙腾桥北虎跃红山”二等奖。同年着手编订《世界一百个经典爱情故事》。结识北京翰墨名人书画院院长,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三大书法家之一的白续智老师。白老师亲笔题词:“中华第一龙”相赠。
2011年:30岁,被邀请到唐山千佛寺创作壁画,设计绘制出巨幅壁画《九龙献宝图》、《九凤朝阳图》、《燕山秀色图》、《西方接引图》、《唐太宗夜梦千佛图》、《福禄寿喜图》、《财禄神图》、《哼哈二将图》、《水火二星图》、《忠义千秋图》、《饮中八仙图》、《八仙过海图》、《十二生肖图》等。7月1日展出24米巨作《百凤朝阳图》迎接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作品被历史博物馆收藏,唐山著名书法家孟庆江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相赠,唐山丰润书法家于大有题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赠。十月设计出版《龙年挂历》,同月开始启动“龙年画龙”活动。年底结识前苏联首脑赫鲁晓夫的翻译著名诗人予舒。
2012年:设计绘制1000多米长的《秦始皇求仙图》、1000多米长的《唐太宗点将图》、《薛仁贵跨海征东图》、《凌烟阁诸将封侯图》、500米长的《二十四孝图》、《地狱变相图》、《瑶池会仙图》。同年,中国国画院副院长彭汉昌亲笔题词:“华夏第一龙”相赠。
2013年:7月在国际飞行那达慕现场举办个人画展《龙飞那达慕,盛世谱华章》。8月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个人画展《神州龙魂舞,翰墨中华情》庆祝红山文化节。9月,百幅龙图迎接赤峰市建市三十周年。同年世界艺术名人,硬笔书法协会名誉会长王繁昌老人亲笔题词:“中国第一龙”。11月,创作《五十六神龙图》,中国榜书第一人高山得林先生亲笔题词:“神州第一龙”。年底创作《龙凤欢腾迎全运》准备迎接来年的内蒙古第十三届全运会。同年,创作《365个传说赤峰卷》,并开始创作长篇神话小说三部曲:《万仙图》、《封神记》、《玉狐媚》。
2014年:开始创作《百龙敬宝图》,预计用三年半时间完成,准备为迎接建国七十周年献礼。
三、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的学院成就
文华学院建院以来,教学、科研、创作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在艺术教学、艺术创作等方面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舞蹈系师生参加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八届“桃李杯”全国舞蹈大赛,一举荣获一、二、三等奖共六项;戏剧系学生也在央视播出的连续剧中显露头角。2008年12月,学院与云南省文联舞蹈家协会、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同创作、编排的大型佤族歌舞乐《重彩·佤山》荣获“云南省2008年度第五届文化精品工程”优秀奖;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云南省第十届新剧(节)目展演”中,获得集体奖2项、一等奖4项3人次、二等奖4项8人次、三等奖2项6人次的好成绩。
2010年以来,文华学院先后主办、承办、参与了“首届中国昆明‘原生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东盟10+3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研讨班、 东亚峰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上海世博会云南馆演出、2010年昆明景颇族目瑙纵歌盛会、美术系9件作品送往瑞士展出、我院利用自有教学资源创作编排的大型哈尼族音·舞·诗·画《阿密车》荣获云南省第十一届新剧(节)目展演金奖第一名,等一系列重大的国内外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文华学院的美誉度、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与日俱增。
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级科研课题,完成“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西部课题》”研究成果60余篇。《云艺文华论丛》已出版至第四辑共计200多万字。陈劲松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专著《现代人文理念与艺术创造精神》荣获云南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荣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云南原生态音乐的价值》荣获首届中国昆明原生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二等奖;2010年6月荣获云南省首届民办教育大奖“卓越贡献奖”;2010年8月又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2010年,我院获省级教改项目2项;舞蹈系《云南少数民族》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传媒艺术系《录音学》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录音艺术》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作为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主持申报《民乐合奏》为省级精品课程获准立项;2011年作为团队负责人带领音乐系教师申报省级音乐专业优秀团队获准立项;2011年专著《钢琴即兴伴奏》被评为省级优秀教材;廖开副院长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教学名师,以他为项目负责人的《基础素描》被批准为省级精品课程,以他为负责人的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名师工作室;康建中教授被评为高校音乐教学名师。
截止2013年舞蹈系近三年教学成果:茶马古道、阿密车、哀牢茴响、甜、阿支的刀、重彩·佤山、雨林物语。
艺术设计系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全系教师认真负责,严以律己,艺术设计系现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五个专业和建筑景观动画专业方向,近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011届、2012届、2013届毕业展览暨就业双选会成功举办,特别是2013届毕业展览网上展厅上线,点击游览量达到160万人次,毕业作品展览有效地把设计系毕业生的专业情况传递给社会和用人单位,大力的促进了设计系毕业生的就业。
2、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巩固自身专业优势,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安排,把实际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作品先后在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3、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巩固自身专业的同时加大实践课程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求创新,学生在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4、艺术设计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结合云南省区域经济文化民族特色,把民族图案与现代服饰相结合,设计出有云南文化特色的服饰。服装专业学生在大理国际服装走秀等一系列的服装活动中表现优异。
5、动画设计专业结合云南区域经济文化民族特色,把云南民族节日和传说用动画形式再现,良好的继承和发扬的云南民族特色。学生在云南省动漫展览、“动感地带杯”云南省首届大中专院校师生旅游手工艺品和工业设计大赛、IDAA国际美术设计大奖赛、“云南省艺术设计大展”、“三生教育”书画作品展、“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等全国各类大赛中获奖
6、建筑景观动画专业是艺术设计系结合环境设计和动画设计两个专业的特色新开的专业方向,主要是数字还原设计,已有两届毕业生,12届毕业生设计制作的《明清昆明》、《古镇沙溪》,13级《南诏古国》《镖牛祭祀》等优秀影片在全国各类展览中获奖。
美术系教学成果
1、《爱国者》雕塑 罗燕
2、《扎西会议》雕塑 李文浩
3、《中国烙印》雕塑 吕丽蓉
4、《冬至3》油画 聂南祥
5、《男生》 国画 孙同良
6、《女人体1》油画 李双铃
7、陈一云《股民脸谱》油画
8、《边界》综合装饰 段羽
9、《女孩》 国画 孙同良
10、《佤族铁汉》水彩 廖开
11、2011届毕业作品展
12、昆明诺帝卡画廊作品展
13、2004级 林辉 《思》
14、2005级 李卯 雕塑《我!?......》
15、2009级 贺平 《暖春》
16、2007级 鲁东杰 《小男孩》
17、2008级 王伟 《大卫》
18、2008级 薛令《无题》
19、2008级 刘双 《综合材料》
20、2009级 张力丹 《No mean》
21、2009级 袁丽 《编织的回忆》
22、廖开副院长带领日本青少年参观美术作品
23、毕业生作品《背影》
24、行为艺术——纯色系列
25、学生作品在瑞士展览
26、美术学专业学生举办“一寸”作品展
27、学生校内写生
28、学生义务为圭山完小上美术课
29、廖开教授被评为云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绘画工作室被评为教学名师工作室;
《风之痕》《梦想家园—纪念汶川地震失学儿童》《午后暖阳》《夏》 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后院》 《老百姓的故事》 《鲜花》 《瓶花》入选云南名家美术作品展;
《红头瑶》《农家活》入选中、韩现代作家招待展;
《丽江四方街》入选首届“云南省高校教师美术作品展”
《小憩》《滇池漠舟》入选昆明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摄影美术书法系列展
《阳光老人》荣获第六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三等奖
《湖面静悄悄》入选 昆明电影美协第二届风景画展
《我们的家园》荣获 第二届云南省“三生教育”书画作品评选活动三等奖
《七十年代的庚家花园》 《哭泣的滇池》入选 云南省第二届风景画展
《小村庄》《初春》入选 第八届云南省水彩、粉画作品展
《雨后》入选 首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云南优秀美术作品展
《熟悉的陌生人》 《贵妇人》 《爱国者》《生长》入选 云南雕塑六十年大展
《水彩画写生》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
《基础素描》被列为云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管理系教学成果
根据教学需求,管理系专业教师近几年自编、参编教材五部:
1.《艺术教育管理学》,李金福著,2004年云南大学出版社,荣获省教育厅成果运用一等奖。
2.《民族舞蹈文论》,曾金华著,2010年云南民族出版社。
3.《戏剧鉴赏》,姚又僮参编,2009年,戏剧出版社
4.《中国古代语言学文献教程》,蔡英杰著,2011年5月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姜彩虹参编,2012年7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践教学情况
1. 2009级文化艺术管理实践和艺术市场营销
(1)电子商务实习
2011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2009学生到云南电视台买乐购物中心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实习。
(2)艺术品营销实习
2012年5月,2009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到昆明市豪都家俱城、昆明文达画廊、昆明文化艺术礼品公司直接进行工艺品、艺术品、美术作品、字画方面的市场营销实习。
2.2010级文化艺术管理实践
2013年3月30日-4月28日组织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方向的66名学生到昆明市五华区文化馆、盘龙区文化馆、官渡区文化馆、西山区文化馆、昆明国风雅集画廊、昆明艺术私享会画廊、昆明艺术空间画廊及昆明豪都家具城进行文化艺术管理和艺术市场营销的实习。
3.专业课程实践
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方向,学习了三个学期的音乐、舞蹈课程,课程结束时,举行了“音乐、舞蹈教学汇报演出”。
4.基本功考核实践
2010级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财政管理方向的学生,为全面掌握专业技能,举行了珠算、点钞的基本功考核实践。2012-2013学年下学期进行会计模拟做账实践。
5.专业创作实践
2010级艺术文化管理专业方向学生于2012年举办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创作展”。2010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方向学生举行“云南民族建筑艺术创作展”。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教学实践基地为平台,确立 “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成才”的办学理念,完成“培养高尚品德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一切为学生的就业服务。
1、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教学实践基地,承担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任务,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推动我系加强实习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2、建设类别
教学实践基地分为电子商务实践基地、文化艺术管理实践基地、艺术市场营销实践基地、艺术市场策划实践基地、专业创作实践基地等类别,基本上能够满足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需要。
3、建设现状
现建设有教学实践基地9个,分别为云铜小学、豪都实木家具商城、昆明Lz艺术私享会、国风雅集画廊、昆明竞合艺术空间、昆明官渡区文化馆、盘龙区文化馆、五华区文化馆、西山区文化馆,能够满足学生专业教学实践实习需求。
4、存在问题
艺术文化管理方向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公共财政管理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还需继续努力。经济与管理科学系将邀请实习单位的领导到我系进行宣讲,共同探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四、关于旅游的考察报告
突出地域民俗文化特色 加快崆峒古镇建设步伐
——赴西安、晋中、天水等地学习旅游产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2006年11月1日至7日,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张晓宇带领区旅游局、崆峒山管理局、崆峒山旅游集团、区建筑设计院负责人,先后实地参观考察了西安市的大唐芙蓉园、新桃花源,晋中市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天水市的南郭寺、伏羲庙、玉泉观、胡宅,清水县的轩辕黄帝塑像,甘谷县的脊兽生产场等旅游景点。通过学习考察,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收获颇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借鉴西安等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尤其在仿古建筑保护、建设、利用方面的成功做法,对于建设崆峒古镇·问道驿站,推动我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地旅游景观景点建筑和开发保护管理特色
(一)建筑风格各异
1、仿唐建筑雍容华贵。在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是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也是全国最大的仿唐皇家建筑群。全园12个景观区域分别演绎着12个文化主题,融五感(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于一体 ,全景式、多角度地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博大气势和繁荣尊贵。特别是以紫云楼为核心的具有皇家气派的园林建筑群雍容华贵,和300亩水面的湖光景色相互交融,足以使游人有“梦回大唐”之感。唐诗峡则是以表现唐代文化之精粹--唐诗为主题的综合性文化景观,将精选的唐诗,由著名的书法大家书写、镌刻于诗峡摩崖之上,又辅之以相关大唐榜书、中国印、瓦档图案等多种文化形式补白,和诗峡的山势奇峻完美结合,形成精神内涵丰富、人文与自然景观情景交融的独特境地,足以使游人在悠闲自在里怡然于唐诗风韵之中。
2、仿明建筑宏大雄伟。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的伏羲庙是我国规模最宏大、气势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该庙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布局严谨规则,一条主轴线贯穿南北,坊、亭、庑、殿疏密有致,布局对称,宏阔幽深,富丽堂皇。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
3、民宅民居古朴纯真。被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的乔家大院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与淳朴的民俗陈列浑然一体,从高空俯视院落布局,宛若汉字中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外观威严高大,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全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了望垛口,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内视富丽堂皇,状若画舫,斗拱飞檐、石刻砖雕、牙版楼、彩绘金装随处可见,工艺精湛,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
4、脊兽艺术巧夺天工。脊兽多是装饰在古建筑屋脊上的一种民间装饰艺术材料,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及鸱吻,由民间传统手工艺制成。古建筑运用脊兽装饰,一为房屋美观漂亮,二为驱邪除魔保平安,是地方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甘谷脊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制作题材广泛,从民间传统到神话典故,从鱼虫鸟兽到花草树木,生动活泼,栩栩如生,采用当地红壤土纯手工制作,既有现代的简练厚重,又有清代的繁缛华丽。
5、平遥古城巍峨壮观。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古城平面布局呈方形,坐北朝南,偏东15度,整座城池恰如龟形,城楼、角楼、敌楼、垛口防卫设施一应俱全,城上的点将台、魁星楼、上下城墙的马道等布局合理。古城内部,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蜒巷主次分明,从空中望去,犹如龟背纹图,构成了城内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交通网络。宫观、庙宇、商号、镖局、店铺错落有致,一处处四合院星罗棋布,一条条街巷车水马龙,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气氛。城内有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的双林寺,有中国金融史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的唐代道观清虚观,有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有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等,在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二)文化底蕴深厚
1、仿古建筑寓意笃深。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且在建城思想上突出反映了传统文化的“礼”序标准,仿古建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十分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近年来,山西省充分利用古建筑群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保护开发利用古城、古民居为特色,大力开发独具魅力的旅游业,再现了中国汉民族璀璨绚丽的历史文化。
2、民宅民居地域特色突出。山西省悠久的历史、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造就了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一批著名宅院。乔家大院集中表现了精湛的建筑艺术,还汲取了许多宫廷式建筑特点,有鸱吻、筒瓦、滴水、排山等构件,显得气势非凡。乔家大院为了让游客便于记忆,把南面3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定为一院、二院、三院;把北面的3个大院,从西往东依次定为四院、五院、六院。大院的设计精巧,建筑考究,规范而富有变化,既有整体美感,在局部建筑上又各具特色。这是集北方民居建筑精华之大成的艺术品。从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偏正套院、过庭院;从屋顶造型看,有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以及平房顶;从门的结构看,有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角门、抚拦半出檐门、硬山顶单出檐门、砖雕式侧跨门等;从窗的格式看,有仿明式条栅型窗、通天隔棂型窗、雕花型窗、双开扇型窗和挑启型窗。形成各异,变化多端。而王家大院这一民间建筑群,代表了清中叶中层官僚士大夫的精神面貌,也体现了其所处的文化层次。建筑的构建布局,实属少见,充分显示了汉民族文化的精湛技艺,不仅有绝妙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有丰富的历史研究价值。
3、新旧景区文化内涵隽永。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内民俗陈列室多达上百个,展出民俗器物、文物珍品5000余件,民俗陈列以人生礼仪、衣食住行、岁时节令、农事风俗、经商习俗、票号经营、武行镖局等为主题,分设各院、居之中。乔家大院“谦益堂”陈列的“乔家三宝”(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堪称稀世之宝。王家大院以民俗文化为题材,将岁寒三友、四季花卉、二十四孝等分别雕饰在石、木、砖上,形成精美的“三雕”艺术,基本达到了“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民俗文化的至高境界。平遥古城内更是民俗商品店铺林立,民间装饰物、挂件、工艺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遐接。丰富的民俗文化加上浓重的地方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是“一城二院”古而不衰的灵魂所在,其各类陈列馆中展示的无穷的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的旅游胜地,更是研究历史、艺术、政治、经济的知识殿堂。
(三)保护与开发并举
西安、晋中、天水等地在景点、民居、古城和仿唐、仿明、仿清古建筑方面,坚持发掘保护为主,开发利用并举。
1、布局考究的古建筑规划。以平遥古城为代表的中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城,很好地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的原则,结合当地地方特色,在仿古式建筑物的建设中,真正做到了“精、美”。平遥古城的建设、保护和修复,完整地体现了17-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因此,从古城初建时,就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同时也着重体现了中国汉民族在古城建设中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风范,成为明清时期的杰作。
2、保存完整的古城民宅。修旧如古,复古如初,古而不旧,旧而不俗是平遥古城建设、保护、维修的宗旨。迄今为止,平遥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是我国最大的民居古建筑群,传统色彩非常浓厚,是晋商大院的典范,其建筑艺术和文化价值都堪称中华一绝。其建筑特点:一是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山构筑,依山重叠,随形生变,依势而曲,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二是堡墙高筑,四门俱全,由四道封闭圈组成,沿袭了西周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室多进庭院建筑,丰富了封闭的空间层次,增强了安全防范机能。主体建筑严格按照封建典章制度规定的等级品位建造,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差别及士大夫的意念和理想。三是气势雄伟,功能齐全,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型,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厅堂楼阁,因地制宜,书院、花院、厨院、围院成龙配套;石雕、砖雕、木雕题材繁多,内容丰富,刀法娴熟,技艺精湛,集民俗民艺于一体,为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风格的典范。
3、以史为鉴的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是保存完整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基本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历史风貌。其特点在于:一是平遥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二是平遥古城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的诞生地,距今已有100多年时间,在中国近代商业史和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三是平遥古城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城内有大小街巷100多条,还是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商业店铺基本上是17-19世纪的建筑。城内有3797处传统民居,其中400多处保存价值较高,地方风貌独特。集中体现了公元14-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和人类居住形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三地旅游产业开发给我们的主要启示
通过考察学习,与西安、晋中、天水旅游业发展相比,我们尽管在旅游景观景点开发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区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以崆峒山景区和崆峒武术为主的旅游业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区委第二次党代会和区十六届一次人代会提出的做大做强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设全省人文生态旅游基地的目标是正确的,正在建设中的崆峒古镇·问道驿站也是富有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决策,完全符合我区旅游产业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双休日和“黄金周”的持续实施,发展“假日旅游”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必须发挥优势,借鉴外地经验,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旅游产业开发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携手共促旅游业发展。政府要围绕全区“十一五”规划,大手笔、大气魄,高起点、前瞻性地抓紧制定全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好崆峒山、太统山、南山生态公园、十万沟-大阴山等重点旅游景区的详规编制工作。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规范旅游市场管理,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抓好旅游宣传推介,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搞好宏观调控,加强组织领导,监督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强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管理职能,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共同培育和壮大旅游支柱产业。
二是深入挖掘崆峒文化内涵,捕捉旅游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黄帝问道”这个主题,坚持“仿古风格,文化嵌入,山镇合一,旅商并举”的原则,加快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建设步伐。通过建设崆峒文化名城、修建名人故里、树立标志性群雕,深入挖掘崆峒文化资源,利用举办崆峒文化旅游节、崆峒文化论坛、崆峒武术表演和创办崆峒文化特色产业公司、创作崆峒文化艺术精品,弘扬崆峒文化,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赋予景区“活”的灵魂,努力打造“道源圣地--崆峒山”旅游黄金品牌。
三是采取务实灵活的宣传推介方式,提升崆峒旅游品牌知名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大众传媒,营造大旅游氛围,巩固客源市场。在中央、省级新闻媒体上对我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连续性集中宣传推介,提高我区旅游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宣传促销活动,广泛传播“崆峒旅游”信息,拓展客源市场。积极与省内外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旅游景区(点)合作,实现旅游市场对接、客源互动;积极组织景区(点)、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旅游节会,举办宣传促销活动,组织“崆峒旅游”促销团,在各大中城市进行宣传推介,从而拓展国内及周边地区的客源市场。同时,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拓宽宣传崆峒旅游的途径和方式,出版一批介绍崆峒名胜古迹、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的书籍、影像作品,打造一批影视、歌曲、舞蹈等文艺精品。充分借鉴乔家大院依托电影、电视剧制播,平遥古城建立“全国摄影基地”、“影视制作基地”等多种开放性活动的做法,请名人名家谱写歌曲,拍摄影视剧;举办国家级大型演唱会和文化节会,建立开放型的对外交流基地,面向全国、全世界扩展客源市场。
四是全面加强行业管理,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大环境。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培育良好的旅游市场。通过成立崆峒旅游培训中心,建立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体系,将院校教育、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对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尽快做到所有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深入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共同塑造和维护城市良好的旅游形象,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氛围。
三、对建设崆峒古镇·问道驿站的几点建议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结合外地成功经验,现就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建设以及今后的经营运作提出如下建议:
1、注重崆峒地域特色。一是突出古镇文化内涵。古镇建设要于细微之处体现崆峒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古镇整体布局和建筑物表面石雕、木雕、砖雕、彩绘、装饰等,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点的同时,要有区别于其他建筑的地域特色。在古镇中心广场,设计建造能体现崆峒文化特色的标志性雕塑——轩辕黄帝雕像,供游人参观和祭拜。修建“三教合一”的宫殿,辅之以释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塑像,注入佛、道、儒文化,供游人焚香祭拜,祈佑安康。绘制《崆峒道教八十一画》、《平凉八景》、《黄帝问道》等大型浮雕和壁画,提升古镇的文化内涵。二是恢复平凉民宅民居。聘请平凉民间、民俗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按照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恢复平凉名人古居,如紫禁城、韩王府,柳湖书院、峻谷山庄等。通过协商,整体搬迁和改造白家大院、吴家大院、举人家园等“平凉大户人家”私宅,规划建设成客栈式的民居,使其成为平凉民宅民居的代表,供游人参观居住。三是院内置景要相互融合。湖面沿岸曲线设计既要与整体建筑风格、古镇整体道路设计相协调,又要营造出泉水叮咚、溪流潺潺的动感效果,动静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古镇内外的绿化工作也要突出地方特色,街道及道路两旁以“左公柳”为主,民居院落以桃树为主,庙宇殿堂以松柏为主,楼侧湖畔路边以草坪为主,形成大景见全绿,小景有特色的格局。区间道路应注重生态性,有砖不显砖,有草不显草,依景随势,蜿蜒通幽,绿树掩映,静谧神往。四是开展特色餐饮服务。古镇餐饮要突出崆峒特色,要将平凉罐罐蒸馍、锅盔、烧鸡、羊肉泡馍、酥馍、酿皮、炉齿馍、黏糜子、搅团等知名小吃进行精细加工和重新包装推出,挖掘崆峒饮食文化的深厚内涵,设计、包装、推介“崆峒风情宴”,弘扬悠久的崆峒饮食文化,动员平凉一些“老字号”率先入驻古镇,如春华楼、百兴园、祥盛园等,既要让他们打出自己的金字招牌,又要突出其菜肴特色。五是开展特色民俗文化活动。积极利用每年的崆峒旅游节、崆峒武术节、崆峒山“四月八”庙会及端午、中秋、元宵等传统节日,举办秦腔大赛、春官赛诗会、高芯子表演、佛事道场等特色民俗宗教文化活动。
2、坚持市场化开发经营。一是积极探索和创新建设资金筹集的方式和途径,在规划已定的情况下,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古镇建设。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措施,积极招徕全国全省知名的大型旅行社、特色餐饮、旅游企业入驻古镇,设立分店,开展旅游特色服务活动。二是古镇建成后,邀请全国知名服饰公司,设计出适合崆峒古镇整体风格的、能够体现崆峒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的服饰,由古镇管理人员、门店经营与服务人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分别穿着,聚集人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给古镇融入人文、生活气息,既象繁华的集市,又象安逸的家园,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三是邀请名人名家题写古镇街区、道路、公益性建筑名称、楹联,以及经营门店店名、匾牌、对联等,并悬挂独具特点的花边招牌锦旗。四是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省内外、区内外地域、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组成崆峒古镇·问道驿站咨询委员会,指导并参与古镇建设,确保古镇建设顺利进行,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力将崆峒古镇打造成为游客满意的精品工程。
3、建筑装潢科学精美。崆峒古镇建设要科学合理选用建筑材料,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辅以木材等其他建筑材料,一方面是钢筋混凝土价格低廉,可以减少建设成本;另一方面,钢筋混凝土建筑不容易腐变、风化,保存期长,同时可以减少雷电、风雨、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失。从“三市”仿古建筑的工艺来看,水泥材料运用得当,做工精细,仿石如石,仿木如木,能雕能塑,宜彩宜绘,足可以假乱真。在崆峒古镇装饰装潢上要求精求美,电缆线全部埋入地下,建成后绝对无任何明灯明线,电表盘、灯具、音响等很恰当地用古物做装饰。灯笼、彩灯、街灯、角灯、台灯也应该以仿古为前提,与多功能区的文化主题相协调、相吻合。尤其室内装饰要突出精美,以雕刻、壁画为主,适当悬挂一些仿古字画和民间手工艺品,充分营造出和谐美观与内外统一的明清文化氛围。
4、深度开发崆峒武术资源。在古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崆峒武术学校,作为崆峒派武术的培训基地,可以让国内外的武术爱好者前来交流、学习,既增加崆峒山的人气,又有利于游客参观,同时配套建设一座大型演武场做表演之用。在崆峒武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崆峒功夫艺术团”,在古镇、崆峒山景区,乃至国内外巡回表演崆峒派武术。积极承办、主办国内外重大武术赛事,推出以崆峒“禅”、“武”和崆峒“道”、武”为特色的武术文化旅游线路,以武术比赛、武术表演为载体,吸引中外客商来崆峒山观光旅游,领略崆峒武术故里的真功夫。加大挖掘、整理、普及崆峒武术的工作力度,组织专门力量对传统的崆峒武术套路进行挖掘整理,使一些濒临失传的崆峒武术得以传承。整理、出版具有代表性的崆峒武术套路书籍,在全市中小学体育课中普及学习。设计、制作、销售具有崆峒武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崆峒飞龙剑”、“玄鹤刀”、“镰枷棍”、“崆峒武术扑克牌”等。
5、创作崆峒影视作品。联合省、市、区艺术团体,组建崆峒歌舞团,成立崆峒文化演艺公司,邀请全国名家创作以崆峒派武术、黄帝问道、泾河系列传说、明代韩王逸事、平凉劫盟、秦皇汉武巡幸崆峒山、崆峒山五百僧大战西夏军等为素材的小说、影视剧本、歌曲、舞蹈等文艺精品,并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与影视、演艺公司合作,改编拍摄影视剧、编排舞台剧及大型歌舞。邀请影视制作公司在古镇拍摄电影和电视剧,提高古镇知名度。同时,在古镇规划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的多功能演义大厅,可用于电影放映、舞台剧演出、举办节会等。建成后的崆峒古镇既是独具道源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又是西北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区,完全可以作为西部影视城,吸引国内外众多名家来此拍摄制作影视剧。
6、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成立崆峒旅游纪念品开发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与省内外旅游纪念品厂商合作开发纸织画、皮影、木雕、根雕、剪纸、刺绣、香包、玄武印章、轩辕铜镜、竹简、葫芦画、戏剧头饰、脸谱、烙画、瓷盘画、挂毯等具有崆峒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古镇旅游纪念品销售门店提供充足的货源,并积极拓展销售市场,使其成为崆峒旅游发展的有力补充。
以上就是关于脸谱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