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栈道景观设计(双层栈道景观设计效果图)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双层栈道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成都玻璃栈道景区有哪些
作为成都首座高空玻璃栈道,也是成都唯一一个玻璃栈道景区,川西竹海峡谷高空玻璃栈道在半腰绝壁上打造而成,玻璃栈道全长250米、宽1.5米、垂直地面高度近百米。栈道处葱茏叠翠中,绕以蝉鸣鸟语。站在栈道往下看,巍峨山脉与碧波环抱,浑然一体,且惊且险,云端处璀璨阳光的折射,让整个景致多了几分刚柔并济之大美。
川西竹海玻璃栈道的设计宽度为1.5米,长260米,项目施工建设队伍具有国内多个玻璃栈道施工经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景区聘请了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项目全程进行质量管控。对每一根锚杆、每一个焊缝进行检测并出具鉴定报告后,再进行下一个施工点的施工。这种超高规格的施工质量管控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项目安全,让广大市民能够在成都第一座高空玻璃栈道上玩得放心,欣赏极致的美景。

为了确保安全,栈道将铺设3层钢化玻璃,每一面最大承重为600-700千克。
此外,景区为保证游客安全,还将在栈道内安装红外人像摄像头进行监控,当人数达到上限后,栈道将对游客进行分流、分批开放。
每天开放时间:8:00-18:00(淡季),7:00-19:00(旺季)
栈道地点:邛崃市平乐古镇川西竹海景区(金鸡谷)内
二、北京有哪些好玩的玻璃栈道景点
石林峡UFO钛金悬空玻璃观景台
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石林峡自然风景区
这里石林高峻陡峭,巨石、奇石遍布谷中,峡谷林木郁郁葱葱,奇松怪柏苍翠挺拔,九瀑十八潭点缀其中。
1、 ufo悬空玻璃观景台
观景台在崖壁外悬空,迄今为止,暂时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玻璃观景台,可随风轻微摆动,惊险刺激,被称为“宇宙之眼”观景台赏景角度:正南方向可以远眺金水湖。
2、平谷天云山玻璃栈道
目前北京所有的玻璃栈道游览项目几乎都建立在景区之内,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便于游客前来游玩。而我们首先介绍的是,位于平谷天云山景区两个有关高空玻璃项目的游乐项目。
3、密云清凉谷景区玻璃走廊
国内首座“树尖上的玻璃走廊”位于北京密云清凉谷风景区,项目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九重天西侧,系清凉谷风景区原始次生林生态氧吧休闲区。此处树高林密,山风吹过,如一片绿色波海。该走廊建立在这片原始次生林的树梢之上。
当你行走在音乐玻璃走廊上,每迈出一步犹如踏在了树梢的尖尖上,仿佛自己学会了失传已久的武林绝学,身轻如燕,正运用轻功树上飞的梦幻之感。
三、我国玻璃景观已超两千个,兴建玻璃栈道为何成为了各地景区的一大风潮?
兴建玻璃栈道成为各地风景区的风潮,是因为玻璃栈道很吸引游客,能够为景区创造收入。
玻璃栈道在很多景区都有建设,尤其是在一些高山悬崖,景区为了吸引游客,修建了玻璃栈道,人们在害怕的同时,充满了猎奇心理,很多人都为了挑战玻璃栈道,去有玻璃栈道的风景区旅游。
很多风景区为了吸引游客,也跟风修建了不少玻璃栈道,给景区创造了不少收入。
玻璃栈道一般修建了很高的地方,不管是建筑还是两个山之间,让人从上面透过透明的玻璃,能够看到地面。这种新奇的体验,让不少游客跃跃欲试,很多景区发现了这个商机,为了给景区创造收入,兴建了不少玻璃栈道,现在我国玻璃栈道超过了两千个,可见玻璃栈道的火爆。
站在玻璃栈道上面,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肾上腺素增加,在紧张的同时感受到不同的体验,游客能够通过玻璃栈道,看到了不同的风景,拥有了不同的体验。尤其是不少网红都去玻璃栈道打卡,给玻璃栈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不少年轻人都喜欢在玻璃栈道上面拍照。
玻璃栈道以新奇的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打卡,让玻璃栈道成为了不少景区必备的项目。
玻璃栈道虽然很新奇,能够吸引游客,但是玻璃栈道要以安全为主,尤其是有不少人高估了自己的胆量,很可能中途出现问题,还有不少地方玻璃栈道缺乏维护,很容易出现事故。因此玻璃栈道要以游客安全为主,保障游客游玩玻璃栈道的时候,不会有各种意外发生。
玻璃栈道很新鲜,并且非常刺激,吸引了不少人关注。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四、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
设计师为人们提供一个私密的心灵庇护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下面就来和我一起看看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风格吧。
1.极简主义的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1.1极简主义概述
极简主义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和简洁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量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
1.2设计原则
1.2.1强调环境景观的生态性:生态性在景观设计语境中表现为人工元素介入自然空间的方式,其终端表现为“最少介入”; 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其中突出的实践是将景观赋予生产功能,将第二自然介入到景观中。
1.2.2强调环境景观的地域性: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保留地域文脉的多样性,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1.2.3强调环境景观的人性化:表现为人性场所的设计,这依赖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经验,表现为在空间尺度与结构的把握,场地色彩、微气候的营造,以及行走、逗留空间的设计,还包括不同人群的偏好和针对弱势人群的关照,及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等等。
1.3设计手法和风格
简约、现代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格调,通过对景观要素的简化处理,包括形式和空间的简化,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为人们提供开展活动的空间,加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对广州亚运城媒体村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浅谈极简主义景观风格
2.1项目概况和建筑风格
媒体村位于广州亚运村西北部,建筑用途为广州在2010年时举行亚运会来访媒体采访队伍提供住宿和休憩使用,赛后作为商品房出售。媒体村建筑群体疏密结合,高低错落;形体上强调线条的组合,建筑造型挺拔、简洁雅致、格调脱俗。
2.2设计构思
在景观设计上从一种“肌理”和“纵”、“横”两条线索上深入。
2.2.1一种“肌理”:
在研究岭南水乡聚落特色基础上,通过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使“水乡河网”的肌理和现代化的居住区共生和协调。经过设计后的肌理表现在园区的硬景(环形散步道)和软景(行道树、花带等)。
2.2.2“纵”、“横”两条线索
外围行列式、内部点式和拼接式结合的建筑布局要求景观设计上用线索将它们联系起来,设计中用笔直便捷的交通道形成了“纵”的景观线索。这条“纵”线索不仅在平面上将建筑群有机联系起来,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横”的景观线索则是对“纵”线索的呼应和交融,用理性的设计手法体现感性的居住区环境。明朗的线性元素,与水乡河网的肌理之间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能相互联系构筑项目的整体风格,在植物的衬托下显示出清晰的景观构成秩序。
2.3设计风格
为和建筑取得协调统一,该项目的景观设计体现出简约、洗练、纯粹的极简主义风格,使人们在情感上回归自然与宁静,不同的绿色空间形式,不同层次的景观,构成了一个纯净与素雅的景观空间。
2.4设计手法
2.4.1模糊边界的手法:
首先表现在景观布局上。通过软硬景的穿插交错,如道路和其边上绿地的相互渗透,如水池和铺地的咬合,以弱化生硬的边界,使景观空间感受更为丰富。
其次表现在对消防道的处理上。设计中以嵌草路面、木栈道和铺设植草格的方法相结合,减少为满足消防要求带来的人工化景观的生硬感,减少硬地面积,消解道路尺度。模糊边界的手法同样应用在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交接——如果架空层与室外空间的界面是一堵死板的墙面,即便是植物围合,也会缺乏生气。界面如果没有生气,室外空间难于取得成功。方案在这个界面上通过室外铺地的延伸、室内平台的挑出、室内外植物的交融、植物的疏密种植使室内外的边界变虚、变通透,变得有空间层次,同时在室内外之间造成了近人的半围合空间。
2.4.2一气呵成的手法
有选择地呼应延续建筑的现代风格,使建筑与景观有机融合,使“有限”空间通过整体设计的手法回环联系、呼应有致,获得“无限”的感受。
2.5空间的营造
该项目的景观空间一方面强调建筑环境的层次感、秩序感,使主空间从城市空间通过一系列的秩序延续,由全开放空间到半开放空间逐步过渡到私密空间。同时以序列化与秩序化的空间分别予以各自不同的景观特征,强调出城市到家庭细胞的过渡,最终完成生活与自然,感受到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家”。另一方面景观空间还强调自然和建筑的融合性、渗透性,使相对独立的建筑空间布局密切联系。
2.6设计内容
由于该项目景观成本的限制,决定了该居住区的景观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有所侧重有所简略,因此该项目景观设计在以下几个区域重点布置。
2.6.1南入口
社区入口并不彰显,秩序化的景观设计拉开了整个园区的设计风格。社区入口以最简单的方式出现:一边是开敞的车行道,一边是惬意的人行道。而穿过入口,却会发现不简单的品质:水池、木栈道、绿带、林荫道依次展开。铺地的渗入,使棱角分明的黑色长方形水池被分隔出锯齿状的休息场地。水池中央还“渗透”进一方绿地。明镜般的水面映射出不断变化的天空和水池中间鸡蛋花优美的枝干。水池边溢出的水缓缓地流入周边铺满鹅卵石的水槽。林荫道上的木制树池结合木栈道,此起彼伏,树池可供人坐憩,也可让人斜躺。木栈道一直延伸到中心花园,成为“纵”线索其中一条。如果说木栈道前半段是处于开敞的集散空间,那后半段的木栈道就是穿行在树影婆娑的疏林草地间。同一种材质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
2.6.2中心花园
黑色长方形水池再次出现,它据于一隅,它镶在另一条木栈道边,由两级水池构成跌水景观。平地面的水池池壁设计成从地面倾斜至浅浅的.池底,当无水的时候水池也可成为活动的场地。水池上悬浮的轻盈钢亭,给社区注入现代气息。水池是“纵”线索,那么水池边的树阵广场就成了与之呼应的“横”线索:广场上“横”的桥、“横”的铺装、“横”的树阵、“横”的长椅、“横”的花带……
木栈道继续指引我们到花园更深处。这里碎砾石铺设的休闲广场,条石、长凳、草地穿插其间,长木凳或摆放景石,或种植乔木,自然、朴实。
2.6.3西入口
西入口同样采用简洁朴实的手法。中央长方形绿地设计成两边倾斜的草坡,每块绿地相互交错,丰富了入口空间层次。绿地上错落地种植枝叶层次分明的尖叶杜英。林带尽端,轻盈的钢亭再次出现,它仿佛是林间向外敞开的一扇窗口,欢迎远方来客。所有的“设计”只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这处难得的绿荫。
2.6.4环形散步道
一条条线形优美的模拟水乡河网的散步道把广场、绿地和建筑连成一体,形成了具有完美构图的高层建筑群中的第五立面。散步道在最惬意的位置围合一个个象孔雀羽毛的休闲绿地。开阔的大草坪,任人仰卧,四肢放肆地写成“大”字,享受春风冬日,呼吸着大自然泥土的气息。
2.7景观材料
景观材料上整体风格与建筑统一,以具现代感的灰色为基调,强调表面肌理的质感,园路选用透水砖或透水艺术地坪,较经济环保,而在主要广场则穿插石材、木材及金属等,在现代简约的大原则下统一材料,突出重点部位。设计中局部使用了碎砾石作为铺地材料,使整个园区看起来更加朴实,另外这种材料具有透水性和低反射性,能够降低水土和热量的流失。我们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硬质材料的品种数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常绿植物的种植量,使环境色彩朴素沉静,以保持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的完整性。
2.8灯具及小品
在灯具及小品设计上选用与建筑相协调的风格和形式,也起到点景的作用。路灯、庭院灯、草坪灯的灯型、色彩、风格都保持一致,区内的小品,如指示牌、垃圾桶、标识等都与环境相协调。
2.9植栽
种植设计力求简洁,植物种类精简,植物色彩素雅,营造清爽怡人的绿化空间。采用自然式为主、局部规则式的种植设计。如主要广场采用阵列式栽植;环形散步道种植行道树,强调肌理;中心花园设计开阔的大草坪和休闲的疏林草地;组团庭院则采用疏密有致的自然式种植;跟以往的园路种植设计不同的是沿路不再种植整齐的行道树,而是以自然式种植来弱化道路生硬的边界。植栽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主景点点缀开花植物,营造“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植物的选择除了常规考虑的气候、品种、搭配、胸径、冠幅等因素外,更强调树形姿态的选择,重点部位要求棵棵精确到位,与硬质景观配合默契,交相辉映。
3.结语
简洁明快的线条,干净的色彩,精致的小品,静静流淌的水流,清爽的植栽,辅以温馨的灯光,现代语言的建筑等,共同营造一个愉悦、轻松、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休闲地带,这里没有极富冲击力的构筑物,没有太多吸引眼球的色彩,一切归于平淡、朴素、自然。设计师为人们提供一个私密的心灵庇护所,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家园。我想这将会是中国现代居住区景观发展的趋势。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双层栈道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