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乱吗(留学圈子很乱)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留学圈乱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澳大利亚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如果我说澳大利亚留学圈是一个学渣集散地,一定会有学霸跳出来反驳我,这里要请学霸息怒!我说澳大利亚留学圈学渣很多,但是并不否认这个圈子里也有国内985毕业以后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只不过该留学圈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
其实,形容澳大利亚留学圈学渣多,可能有点过分,但是澳大利亚留学基本没有门槛却是不争的事实。有个同事的儿子,国内某211大学二级学院,其实就是以前的三本,即便是三本,孩子学起来仍然很吃力,厌学情绪严重。孩子家里不知道是听了谁的建议,二年级时直接把孩子送到了澳大利亚,孩子父亲的想法是,先不管是否能够学到什么知识技能,作为寄宿生住在老外家里至少能把英语关过了,还能在国外长长见识。所以,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可以,送孩子出国留学也算是一条出路。有的孩子天生考试不行,过不了国内一道道的升学关,但是本身是聪明机灵有悟性的,也许这样的孩子更适应国外的教育和生活。我说的澳大利亚留学圈是学渣集散地,并不是指这些孩子都没有前途,只是花父母的钱在国外吃喝玩乐,其实也有学有所成、脱胎换骨的。中国孩子无论学霸还是学渣,可塑性都非常强,未来的世界不完全属于学霸的,学渣也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你不停留努力的步伐,成功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是打开的。喝了这碗鸡汤,好好睡一觉,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我估计你就是一个托,不是做留学美国的就是做留学英国的中介,天天在贬低留学澳洲的学生,抢别的中介公司生意吧?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是响当当的大学,世界各种排名都在全五十,国内985,211毕业生大学四年平均分没有80分以上雅思7.0去不了,非985,211大学毕业生四年平均分没有85分雅思7.0去不了,这是硬性规定,你以为家里有钱就能去?每天的课程满满的,作业不到12点是做不完的,根本没有时间去逛街 ,毕业生挂科率在30%左右,至于你说的其他差的大学,美国有,英国也有,孩子能去澳洲国立,墨尔本,悉尼大学完全能去美国前30,英国前10的大学,为什么没有去美国或者英国呢?因为澳洲是一个禁枪禁毒的国家,相对别的西方国家安全一些,留学费用不见得比其他地方低,澳洲的研究生基本上都在二年,工程类的还有三年的,父母亲都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送孩子去澳洲读书。
你本人去过澳大利亚吗?亲身经历并详细了解中国大陆在澳留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状况吗?如果不是,不要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瞎说八道!你这样没有任何根据恶意歪曲抹黑留学生群体是十分不道德,卑劣的行为,管好自己的渣嘴,请你自重,也请笔下留德!
主题:首先澳大利亚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笔者可以很负责的告诉读者,学渣和学霸都有,并不是留学澳洲的都是学渣,没有出过国的朋友,更加是以偏概全的不负责任的乱说一通,当然学霸多吗?也有好好去学习的学霸在八大里面也很多
澳洲留学圈学霸妥妥的存在,而且都在很好专业学习
澳大利亚八大学习都实行很严的入学标准,并不是你有钱就能随便进的
澳洲留学圈有没有学渣,答案是肯定有的(难道中国大学就没有学渣吗?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都有混学历的学渣)
澳洲留学圈学渣的共同特点
还有部分很努力的读书的澳洲留学生,虽然不是学霸,也不是弱到爆的学渣,只是为了刻苦奋斗的学业而长期跑图书馆和小组讨论的莘莘学子,不被网上喜欢挑起事端的人认可罢了。
无论哪个国家的大学留学圈都有学渣和学霸,但是大部分人士学弱或者刻苦劲头的留学生,虽然澳洲大学的留学生不被国内认可,但是很多国内科研和学校还是蛮喜欢学习好的澳洲归国留学人才的,只是部分人比较片面的评价和否认这个事实而已。
谈到“圈子”就有好坏之分良莠之别。这是无可非议的共识。
澳大利亚虽然是个典型的“追美族”国家,但是,教育事业发达程度较高也是不争之实。对于那些想依靠留学从而达到深造进而学以致用的中国留学生来说,距离祖国近些,能在那里见到祖国“亲人”(久居,留学, 旅游 ,务工)人群的机会会大的很多,也是不错的选择。“学霸一族”,还是“人渣一族”均无大碍。所以“澳大利亚留学圈”究竟好到啥程度或者坏到啥程度,都几乎不会给这类人群带来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是,由于澳大利亚近些年里一直在对华政策,外交,贸易往来等方面紧跟美国步伐,排斥中国,造成土著澳洲人对华人不友好,大环境不是很好,还是为在那里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居住生活学习氛围深感担忧。
目前根据澳洲官方教育统计,截止2019年12月,在澳大利亚注册的国际留学生约为95万人。
中国留学生数量占到28%,约为26 万人。
世界真的很大,虽然我们是第一大生源国,但也不能完全代表澳大利亚整个国际学生群体。
探讨话题需考虑基本维度,脱离维度,谈存在,难免以偏概全。
澳大利亚的教育水平以及国际认可程度,明显的摆在那里,无需讨论。毕竟还有将近70万国际学生来自除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大家都是同等入学要求,交一样的学费。难道那70万名留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会不理智吗?
回归到中国留学生的问题
在中国留学生中,接受高等教育(High Education) 的人数约为16.4万人,强化英语学习(ELICOS) 4.2万人,职业教育和培训(VET and Non-award)4.2万人。中学教育(School Year1-12)1.2万人
从留学的课程选择来看,大部分中国留学生都是在澳洲的大学读书。
个人理解,留学圈没什么优劣之分。每个留学生,甚至于他们背后的家庭,都有自己的选择的权利。我们不应该也无法对别人留学的行为品头论足。常理上,每个学生和家长做出的留学决定,一定是在当时最合理的选择。将来的事情,留给时间来见证。 人类 社会 进步,在于交流,不是封闭。至少这些学生,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宽容。
澳大利亚留学圈,简单来说就是带着不同目的和需求的一群学生,共同来了一片求学的土地。大家在这里学习,生活。 所谓 8大名校的,低端挂名学校混日子的,学霸,学渣,存在即是合理,也是圈子里的一份子。任何可持续生态都是多样化,复杂性的。 从成长的角度,这种环境,其实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成熟。
留学教育投入不是资本市场做投资。片面的追求回报,对留学生本身就不公平。留学生收获的学习经历,异国他乡生活的能力,以及对世界的认知。
留学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无法复制。且行且珍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难不成国内学渣少了?而且学渣成大事者不少,是金子总会发光。
澳大利亚留学圈是怎样一种存在?
在前几年外国留学,回到国内是吃香的,在外留学生,家庭条件是好的,往国外跑,把孩子安置到国外上学,享受外国户籍,不单是澳大利亚全球各个国家都有中国华侨,享受外籍的待遇。
那么在澳大利亚,留学圈是怎么存的?我只能这样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学习,只要你用心学习,你就能有美好的前途,有美好的未来。那么你是为了拿到那个学历证,而去混日子的,就是毕业以后到单位到机关,也不会有什么成就,前途不会有多理想,因为你没有学到真正的本事,没有学到真正需要学的东西。
我只能这样说,学子们好好用功学习,报答我们的祖国对你培育之恩,报答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努力学习吧!拿出真本事,毕业以后建设我们的国家,我们会更好,更美好!
既有成天蹲图书馆学习的学霸,也有夜夜笙歌的学渣。想成为那种人,全靠自己。
比韩国日本高端点 和英国美国比不了 中间晃悠的状态
二、北美留学生圈子是不是挺乱的
对啊,什么样子的都有,有些废渣学校就不说了吧, 更可恨的是 有些名气大一点的 也坑人!
三、俄罗斯留学生有多乱
随着中俄多方面合作加深,来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可是大家知道吗,并不是每一个到俄罗斯留学的人都很光鲜亮丽。实际上,许多学生却揣着尴尬当个宝,在这里过得也不尽人意,甚至许多人就如生活在地狱一般。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许多就是因为在来俄罗斯留学前,没有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好好审视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对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低估了俄罗斯的教育教学,这便是这些处在这里很尴尬的中国留学生的悲哀。那么,抛开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中国留学生外,那些很尴尬的中国留学生要面对怎样的尴尬生活呢?
尴尬景况一:语言预科班始终不过
通常,如果你在国内的时候没学过俄语,想要来留学,必须先在高校语言班进行语言的培训,然后考试合格后,你你才能进入大学和俄罗斯学生们一起学习。但是,有一种尴尬是讲不出来的。是什么呢?俄语是非常难的语言,几乎所有对俄语有了解的人,都可以信誓旦旦的向你保证,俄语比英语难太多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讲俄语的环境里,又如何?你天天听他们讲俄语,你天天也讲俄语,可是你的俄语就是过不了,怎么办?大家不要觉得这好象不可能。事实上,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这种过不了语言关而一直停留在预科阶段学生不在少数。尴尬景况之二:抬头低眉全是中国学生
中国留学生数量增加,导致了许多俄罗斯的大学里留学生中国学生的比例快速上涨。甚至有的学校的国际生,中国学生的比例占到了80%甚至以上。有的学校有专门的国际学生宿舍。因为中国学生太多了,所以宿舍里住的便会全是中国学生。而那个国际生的宿舍楼里,进来出来的也全是中国留学生。这样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了中国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根本不讲俄语,而是直接讲汉语,而且他们也是上课的时候,在和外国学生接触,下了课或者是没有事的时候,都呆在宿舍里,这也直接导致了,虽然他们身在俄罗斯,可是好象依然生活在中国一样,不能接触到俄罗斯的文化,不能感受到俄罗斯的生活气息,这样的留学气氛,实在是十分尴尬的。而且也不利于他们求学。
尴尬景况之三:基础不好成绩不合格
并不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也并不是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成绩都会顶呱呱,实际上,有许多中国学生因为利用种种手段或者是借家里有钱,而到俄罗斯留学。但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平平,或者是甚至很差,就导致了他在俄罗斯高校的求学并不顺利,常常功课会出现红灯。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高校在招收中国学生的时候喜欢招收那么多人,而在放毕业证的时候,却有一些中国学生不能顺利取得毕业,而有的学生虽然勉强毕业了,却并没有学到真正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海龟,根本不如以前那样的含金量高了。其实这类学生并不是他们智商低,而是因为基础差,到了那边后,外加俄语不适应,所以导致他们面对成绩不能合格的尴尬。有些学生因为课不合格过多,而导致被退学,也是有的。
尴尬景况之四:拉帮结派贫富不匀
中国的留学生,可以大致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一种是靠真才实学进去的孩子。有钱人家的孩子并不说全是学习不好的学生,也有学习好的学生。但是,相对来讲,有钱人家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要比那些靠成绩而过生活的学生来讲,过得自如自在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生活比较奢侈,接触的东西也自然是高其他学生一头的,但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靠奖学金度日的学生,就不如他们这样自如自在了。这两类学生在俄罗斯的校园里,其实常常是有矛盾的,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小团队。有钱人家的孩子看不上贫困人家孩子的寒酸样儿,而贫困人家的孩子却看不上有钱人家孩子的嚣张跋扈。在俄罗斯的学校里,面和心不和的也是有的。这虽然让俄罗斯的学生看不出来,但是中国学生彼此之间的尴尬还是会有的。
尴尬景况之五:特殊冷门专业被放虚
有许多学生可能真的是抱着自己的理想而去留学的,例如想学艺术的,或者是想学奢侈消费的中国学生,他们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然而,中国大多数学生不是学经济,就是学经济,其他的专业似乎中国学生都不怎么热爱。这就让那些不学经济的学生们情难以堪。他们在若大的一间教室里,全是俄罗斯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中国学生孤立地坐在那里,和俄罗斯学生谈论艺术。而当和自己的中国朋友呆在一起需要聊的时候,你在谈你的艺术,他在聊他的经济,这种话不投机的尴尬,也会令人伤感。其实对于中国学生不爱的专业,也不见得就是冷门专业,外国人喜欢学艺术,即使他们主修了某个专业,他们还是会去修一些例如与艺术有关的专业来陶冶自己的情操的。所以,中国学生只谈经济不谈艺术的尴尬,实在也是令国人担忧的。
尴尬景况之六:恋爱不受欢迎
不管国内炒作的俄罗斯姑娘多喜欢中国男人,可是实际上有许多方面是误传。实际上,中国姑娘在俄罗斯受欢迎程度高,而中国男性因为缺少男子气概而不被战斗民族的妹子们看好,除了那些对中国文化充满好感的女性除外。当然,也有中国男性自身的原因,那就是不愿意找文化差异太大的国外女性。所以谈恋爱的,中国留学生谈恋爱的,多还是集中在找亚洲人,甚至只找中国留学生。这方面的尴尬,令许多中国留学生情难以堪。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于情感的处理也不是很理想,许多学生只把心思放在学业上,自然不能似情感为重点。这也是让国外的学生又爱又恨的一点,他们羡慕中国学生聪明,却又不喜欢他们的书呆子气。其实与国外的女孩子谈恋爱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彼此相互了解,即使不成了,增进友谊也是不错的选择。
尴尬景况之七:留学打工被同胞欺负
都说身在家门外,遇到老乡那是两眼泪汪汪。可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现在在俄罗斯的中国人多了,就算你不想碰到中国同胞,那也由不得你。甚至你蹲个公共厕所,也会遇到一位同你一样蹲厕所的中国同胞。实事上,许多到俄罗斯的留学生因为经济的原因,不得不选择去打工。可是俄语方面也不是太熟悉,自然会选择到中国人开的餐厅或者是其他行业的店里进行打工。大家都会觉得,都是中国人,自然会照顾些。可是,你们错了。并不是因为都是中国人,中国人就会照顾中国人,相反,在俄罗斯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戒备心甚至远远高于对于俄罗斯人的戒备心。这种同胞与同胞相处的尴尬是难免的。
尴尬景况之八:找工作遭歧视
都说,中国人一人是龙,三人是虫。这句话,可能国人不喜欢听,可是是事实。我们中国人不喜欢,也不关于合作,这是真的。但是,对于工作来讲,许多是讲究团队合作的。我们中国人喜欢出条儿,就是喜欢表现个人能力,总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力被其他的能力低的人给拉低,但是,对于一些工作来讲,在讲究团队合作的时候那是必须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群众的力量才是无限的嘛。在找工作的时候,中国学生也遭到了尴尬。优秀的学生那没得说,中间半截的,也能讲究,一般低下的便成了打杂的了。当然,你如果遇到一个对种族没有歧视的企业自然是好事,可是当你遇到一个对亚洲人有偏见的公司的话,你可能受的气那就多了去了。唉,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尴尬景况之九:遇旅游同胞恶习尴尬
这个讲起来可能有点儿损有些恶习的有钱人,可是这个不得不讲。对于在国外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讲,大部分在心理和生活习惯上已经被改变了。也就是说,他们正在努力地接受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和环境观,以及人生态度。因此,他们身上,自带的那些不良的习惯,可能也在逐渐的生活中被磨掉了。但是,当中国留学生在国外遇到去旅游的中国同胞的时候,就会发生许多尴尬。他们不再看得习惯国人的那些坏习惯,例如乱丢垃圾,大声讲话等等。当他们好心上去劝说的时候,被称之为喝了几滴洋墨水,就不知道姓啥名啥了。其实出国旅游就是代表了国家,就要给国家争光,而不是因为有几个钱,就可以这样给祖国抹黑,实在是不该。因此,同胞与同胞之间习惯上的尴尬,也不得不让我们看到,矛盾无处不在,人民间的矛盾可以转化到国外去。
尴尬景况之十:回国不知如何生活
当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便要回国了,毕竟学业成了,就得回报祖国。可是当我们下了飞机,看到了拥挤的人群后,才惊觉,压力扑面而来。回到了家里,突然发现,吃不习惯自己家里的饭了,也没有24小时全天供应的热水,突然忘记了如何洗脸刷牙洗澡,突然不知道如何和人讲话了,一开口就卡住……这种情况,是那些刚从国外回来的学生必面对到的。但是也不必担心,过不了多久,你便会重新找回习惯的。这种尴尬,也不是什么尴尬,毕竟回到了祖国的环抱,她是爱我们的,我们更爱她。不是吗?
四、揭秘留学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每学期前三周都觉得自己能征服世界,第四周开始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自己。
与房租斗,与作业斗,与空虚寂寞斗,与永远相伴的蜘蛛蟑螂斗。
但是……这样一个每个夜晚抬起头就能看到星空的地方……总能给我多一条多留下一会儿的理由。
2
澳洲的中国人数量之多,就拿我们学校周边来举例吧。假如你住在学校旁边,你其实一句英语也不用说,华人超市,华人饭店,华人理发店,连鬼佬开的店聘的也是华人……总之你可以过得很好。如果你学的是理工科,不需要presentation,不需要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也没问题,中国同学这么多,聚一起就好了),你基本都不需要说英语上学。只要你会说简单的日常买东西用语,会用英语答考题,作业嘛找中国同学一起做,你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中国人都愿意和中国人凑在一起,最小化英语使用,怎么方便怎么活。
这里的课分为三种形式:lecture, tutorial, lab。
lecture就是讲师讲一些比较高大上,形而上的东西,讲师我们这里叫lecturer,如果你在课上想叫老师,你要叫sir(美国人是不管是不是教授一律喊professor)。
tutorial就是tutor(美国叫teaching assistant,中国叫助教)讲一些比较接地气的东西,讲师不愿意讲的脏活累活之类的,具体怎么做题之类的。
lab就是实验课,一般只有工科才有,比如电子工程的lab就是去实验室接电路板,编程类的lab就是去机房写代码。文科类的没有lab但是会有seminar,也是由tutor来主持进行讨论发言。
在不上课的时候,一群中国人凑在一起一般都做什么呢?基本活动如下:
研究做饭,朋友圈发做饭图。
一起到海边BBQ。也就是买一点肉类,到海边的公共烧烤设施去一起烤了吃,这就是中国人的主要社交形式之一。
一起出去唱KTV。ktv大部分是韩国人开的,里面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歌曲。
一起进城吃饭。一起三国杀。
各大商场关门比较早,所以一到了晚上,街上就没什么人了。
除了上学和业余时间闲扯之外,相当一部分中国留学生会选择打工,但打工的人并不多,也许只占一半左右。不打工的人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嫌累的,嫌找工作难的,反正家里也供得起。另一类的手里钱太多了何必去打工的。
以我个人的观察来看,一般出了国的,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看国外哪里都不爽。哪里都很好,就是呆着不舒服。周末没有什么可玩的,美食相比国内差太多,晚上出门黑灯瞎火哪也去不了。没有淘宝,没有多少朋友,简直是过于修身养性。
第二个阶段,至少要出国三年之后,才开始习惯。我还记得我有一次租房时遇见一个德国人,他和我说他来了五年,从第三年开始才习惯这里。一个白人尚且需要三年,更何况一个中国人。三年之后,对这里的排斥感开始消失,开始觉得也不是必须要回国,留在国外也可以接受,总之是看哪边发展好就在哪边。
第三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中间会间隔更久,也许你在这里的工作开始小有起色,或者这段期间你结了婚甚至有了孩子,你会开始不太习惯国内的生活。觉得国内做什么事都“对人不对事”。做什么都走关系。
3
澳洲留学圈本质上就是移民圈的预科。即便是一开始不太想留下来的也容易被周遭环境朋友影响改变主意去弄个TR,PR,而父母也常常会觉得子女在海外读书只要能顺利毕业留下来定居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所以留学生选择专业基本和移民所需的职业评估挂钩,集中在cs,acct,nursing等这些对英语能力相对来说较少的专业就读,读出来后年纪基本也到了考过雅思再读个natti,PY或申请州政府担保就能移民;当然有能力的可以靠考出高分雅思或雇主担保省很多钱。
读书不好的土豪学生有500W投资移民作为后备选项,觉得500W太多的可以找中介花钱做雇主担保。当然有些人再也不打算回国了,甚至加入了黑暗组织申请难民。
其他方面,这边的留学生圈生活和其他地方的国人都差不多,宅的一样宅,喜欢玩的还是到处浪,因为没有父母约束,性格会放的更大。
还没开始赚钱的整天嫌澳元太高,开始赚钱了又嫌澳元怎么又低了,要从国内要钱买房子时又会觉得澳元又涨了。
玩的地方也都差大同小异,不过我们自然风光不错,天蓝夜黑,有很多一流海滩,及时在冬天,夜晚抬头也能看到星星。
移民城市,推测主流澳洲央格鲁人早先不太光彩的祖先背景,本身不会太过傲慢;再加上性格偏粗条简单,所以相对其他国家local还是很好打交道,有些BBQ,fishing和footy的共同爱好更可。不过即便如此,华人大多还是习惯一起玩。
总之对偏好自由,不太在乎高层office工作,不喜欢活在别人眼光里,无所谓生活环境有多热闹的留学生来说,这里是天堂。
对另一些性格的,可能就不太适合了。当然,父母亲友的因素也很重要。
老实说,留学生圈这种虚渺的东西对个体,除了知道多些故事,并没太大意义,我们连个真正的社区都没有,有各自的小圈子自给自足。还不如地球生态圈,至少还有食物链。而这个圈或大或小,则由澳洲移民局密切掌控着,每次出的政策牵动多少人的心呵。
以上就是关于留学圈乱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孩子出国留学父母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小孩出国留学父母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