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麦品种十大排名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21小麦品种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官网:https://ai.de1919.com,如需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河北高产小麦品种排行榜
河北高产小麦品种排行榜:衡麦29、马兰1号、邢麦6号、邯麦17、石麦18等。
1、衡麦29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适宜在黄淮海冬麦区北片区的河北保定、沧州市以南地区种植。小麦的审定公告中的“产量构成超过1400斤”的河北小麦品种,“衡麦29”属于第一个。
2、马兰1号
马兰1号是河北省首次亩产突破1600斤的小麦品种,这是省级验收标准。该品种为半冬性品种,抗寒能力、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在黄淮海冬麦区北部的河北省进行种植。
3、邢麦6号
河北省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半冬性中熟小麦新品种。区试田间表现春季抗寒性好,抗倒性强,较抗干热风,落黄好。平均亩产620.1公斤,高肥水地块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
4、邯麦17
河北省邯郸市农业科学院用观35/藁9411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抗寒性好、抗倒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在河北高邑、衡水、邯郸等国家区试点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具有650公斤产量潜力。
5、石麦18
石麦18是石家庄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广适冬小麦新品种。熟相较好,抗倒性强,适宜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试验田平均亩产量为522公斤。
二、2021矮杆高产小麦种
2021年可以种植的矮秆高产小麦有石麦26、石麦28、烟农23、山农32、济麦22、济麦38等品种。1、石麦26:株型略松散,株高为80.5厘米左右,植株蜡质层较厚,分蘖力和抗倒伏能力较强,全生育期为241天,属于半冬性小麦。2、石麦28:株型半紧凑,株高为75.5厘米左右,分蘖力一般,熟相一般,全生育期为238天,属于半冬性小麦。
一、石麦26
1、植株
(1)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株型略微松散,茎秆弹性好,株高为80.5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较强,全生育期为241天。
(2)幼苗半匍匐,叶片为绿色,旗叶较长,分蘖能力较强。植株蜡质层较厚,穗层整齐,熟相较好。
2、麦穗、籽粒
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亩穗数为45.2万穗,穗粒数为33.4粒,千粒重为44.5克。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
3、品质
经两年品质检测,籽粒容重分别为819克/升、803克/升,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3.56%、13.54%,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9.1%、32.2%,稳定时间分别为2.4分钟、3.2分钟。
4、抗性
经鉴定,该品种中感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
5、产量
(1)2014-2015年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79.2公斤/亩。2015-2016年续试,平均产量为599.7公斤/亩。
(2)20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32.1公斤/亩。
二、石麦28
1、植株
(1)该品种属于半冬性小麦,株型半紧凑,株高为75.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为238天。
(2)幼苗半匍匐,旗叶上举,穗层整齐,分蘖力一般,熟相一般,抗倒伏能力较强。
2、麦穗、籽粒
穗呈长方形,短芒,白壳,白粒,亩穗数为40.1万穗,穗粒数为34.7粒,千粒重为39.2克。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
3、品质
经两年品质检测,该品种的籽粒容重分别为808克/升、817克/升,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77%、13.69%,湿面筋含量分别为28.2%、31.7%,稳定时间分别为2.2分钟、3.8分钟。
4、抗性
经鉴定,该品种高感条锈病、黄矮病、叶锈病、白粉病。
5、产量
(1)2015-2016年黄淮冬麦区旱肥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47.2公斤/亩。2016-2017年续试,平均产量为431.9公斤/亩。
(2)2016-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08公斤/亩。
三、烟农23
1、植株
该品种株型优良,株高为75-80厘米左右,幼苗直立,叶片上冲,下落穗少,穗层整齐,落黄好。
2、麦穗、籽粒
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亩穗数为38-42万穗,穗粒数为35-40粒,千粒重为40克。
3、品质
粗蛋白(干基)含量为12.9-15.23%,湿面筋含量为31.30-34.1%,面粉白度为75.7,出粉率为68.2%,形成时间为4.2-5分钟,稳定时间为4.3-9.2分钟,沉降值为20.9-35.8,最大抗延阻力为418E.U,拉伸面积为82平方厘米。
4、抗性
该品种具有良好的抗寒性、抗病性,耐土传花叶病。
5、产量
(1)1997-1998年鉴定试验,平均产量为540.95公斤/亩。
(2)1998-1999年鲁东片高肥甲组试验,平均产量为623.97公斤/亩。
(3)2000-2001年山东省区试高肥甲组试验,平均产量为537.66公斤/亩。
(4)2001-2002年山东省区试高肥甲组试验,平均产量为517.84公斤/亩。
(5)200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02.14公斤/亩。
四、山农32
1、植株
(1)该品种为半冬性小麦,株型半紧凑,株高为74.6厘米左右。
(2)幼苗半直立,叶色浓绿,叶片窄短上挺,熟相较好。
(3)抗倒伏能力较强,越冬抗寒性较好。
2、麦穗、籽粒
(1)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白粒,最大分蘖数为107.4万穗/亩,有效穗数为46.8万穗/亩,分蘖成穗率为43.6%。
(2)穗粒数为33.1粒,千粒重为45克,籽粒半硬质,较饱满。
3、品质
籽粒容重为796.5克/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3.9%,湿面筋含量为35.9%,沉淀值为33.1毫升,面粉白度为74.9,吸水率为59.1毫升/100克,稳定时间为3.9分钟。
4、抗性
经鉴定,该品种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免疫白粉病。
5、产量
2012-2014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01.87公斤/亩。2014-2015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96.33公斤/亩。
五、济麦22
1、植株
(1)该品种为半冬性中晚熟小麦,株型紧凑,株高为75厘米左右,茎秆弹性好。
(2)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抽穗后茎叶有蜡质,穗粒熟相好。
(3)抗倒伏能力、抗干热风能力、抗寒能力较强。
2、麦穗、籽粒
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有效穗数为40-45万穗/亩,穗粒数为36-38粒,千粒重为42-45克。籽粒硬质,较饱满。
3、品质
籽粒容重为800克/升,蛋白质含量为14.27%,湿面筋含量为33.1%,出粉率为68%,吸水率为62.2%,形成时间为4分钟,稳定时间为3.3分钟。
4、抗性
经鉴定,该品种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赤霉病、纹枯病、叶锈病。
5、产量
2004-2006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36.81公斤/亩,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19.1公斤/亩。2004-2006年国家黄淮北片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518.08公斤/亩。
六、济麦38
1、植株
(1)该品种为冬性小麦,株型松散,株高为74厘米左右,生育周期为232天。
(2)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片较厚,熟相较好。抗倒伏能力较强,越冬抗寒性较好。
2、麦穗、籽粒
(1)穗呈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硬质。
(2)最大分蘖数为105.7万穗/亩,有效穗数为41.6万穗/亩,分蘖成穗率为40.4%,穗粒数为39.7粒,千粒重为42.1克。
3、品质
容重为796克/升,蛋白质含量为14.4%,湿面筋含量为36.3%,沉淀值为32.5毫升,面粉白度为76.2,吸水率为66.1毫升/100克,稳定时间为3.6分钟。
4、抗性
经抗病性接种鉴定,该品种中感赤霉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中抗白粉病,免疫条锈病。
5、产量
2017-2019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03.1公斤/亩。2019-2020年高产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77.2公斤/亩。
三、2021年国审小麦新品种
2021年国审小麦新品种有川麦93、川辐14、金丰麦2号、苏麦0558、信麦129、国红9号等。1、川麦93:株型较紧凑,株高约91cm,每亩穗数21.1万,穗粒数50.4粒,千粒重44.5g。2、川辐14:株型较紧凑,株高约84.6cm,每亩穗数26.0万,穗粒数42.1粒,千粒重45.4g。
一、川麦93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片颜色为深绿色,分蘖力中等。株型较为紧凑,株高约为91cm,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呈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21.1万,穗粒数50.4粒,千粒重44.5g。
2、生育期: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88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812g/L、815g/L,蛋白质含量12.7%、11.9%,湿面筋含量24.7%、26.3%,稳定时间1分钟、5分钟,吸水率55.3%、52.4%,最大拉伸阻力175Rm.E.U.,拉伸面积50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赤霉病,慢条锈病、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5、产量表现:2017-2018年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03.7kg,2018-2019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384.7kg,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404.9kg。
二、川辐14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较宽,叶片颜色为绿色,分蘖力中等。株型较为紧凑,株高约为84.6cm,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呈长方形,长芒,白粒,籽粒粉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26.0万,穗粒数42.1粒,千粒重45.4g。
2、生育期: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1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64g/L、762g/L,蛋白质含量11.7%、11.4%,湿面筋含量23.2%、22.9%,稳定时间1.3分钟、3.6分钟,吸水率52.1%、54.9%,最大拉伸阻力265Rm.E.U.,拉伸面积61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赤霉病,近免疫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抗白粉病。
5、产量表现:2018-2019年长江上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375.3kg,2019-2020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405.3kg,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07.2kg。
三、金丰麦2号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宽而短,叶片颜色为灰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较为松散,株高约为82.7cm,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角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31.6万,穗粒数38.3粒,千粒重41.2g。
2、生育期: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5.4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66g/L、782g/L,蛋白质含量13.6%、13%,湿面筋含量28.3%、28.5%,稳定时间2.6分钟、3.7分钟,吸水率60.6%、57.7%,最大拉伸阻力179Rm.E.U.,拉伸面积45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5、产量表现: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25.3kg,2018-2019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447.3kg,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46.1kg。
四、苏麦0558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直立,叶片宽长,叶色较深,分蘖力强。株型松散,株高约为82.9cm,整齐度较好,熟相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30.8万,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0.6g。
2、生育期:偏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2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94g/L、766g/L,蛋白质含量11.3%、12.8%,湿面筋含量21.3%、27.6%,稳定时间3.7分钟、2分钟,吸水率53.1%、63.4%,最大拉伸阻力113Rm.E.U.,拉伸面积30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中感纹枯病。
5、产量表现:2016-2017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10.4kg,2017-2018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414.6kg,2018-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34kg。
五、信麦129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片颜色为黄绿色,分蘖力中等。株型较为松散,株高约为85.6cm,整齐度好,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偏粉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30.8万,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3.6g。
2、生育期:偏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5.9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782g/L、806g/L,蛋白质含量12.8%、12.6%,湿面筋含量27.6%、28%,稳定时间2.8分钟、4.3分钟,吸水率55.7%、54.9%,最大拉伸阻力153Rm.E.U.,拉伸面积38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一般,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
5、产量表现: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11kg,2018-2019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441.5kg,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28.6kg。
六、国红9号
1、植株基本特征:幼苗半直立,叶片宽长,叶片颜色为深绿色,分蘖力较强。株型松散,株高约为82.7cm,穗层整齐,熟相较好。穗呈纺锤形,长芒,红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好。每亩穗数30.5万,穗粒数39.9粒,千粒重40.8g。
2、生育期:偏春性品种,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96.3天。
3、籽粒品质:检测结果如下,籽粒容重804g/L、818g/L,蛋白质含量12.1%、13.0%,湿面筋含量28.5%、29.4%,稳定时间3.9分钟、3.2分钟,吸水率62.4%、59.1%,最大拉伸阻力133Rm.E.U.,拉伸面积34cm²。
4、抗逆、抗病能力:抗倒伏能力较强,抗病性接种鉴定结果为中抗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中感纹枯病。
5、产量表现: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17.5kg,2018-2019年续试中,平均亩产量为453.5kg,2019-202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为442kg。
四、小麦高产新品种,啥品种好?
1、高产品种
小麦
高产品种有泛麦803、百农207、中麦875、洛麦26等。
2、品种特点
(1)泛麦803:该小麦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光合能力强、晚熟快、耐干热风、黄化性好的半冬性中早熟小麦品种。亩产量44万穗,每一穗50粒左右,千粒重量约47.5g,亩产650kg以上。
(2)百农207:该小麦是一个半冬性品种,每株平均高75cm左右,茎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抗寒性强,但是容易发生纹枯病、锈病和赤霉病。要注意选用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病害。
(3)中麦875:该小麦平均亩产相比与周麦18增产4.3%,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4)洛麦26:该小麦株型紧凑,旗叶宽大、光合能力强、高产稳产,亩产不低于650kg,2013-2014年河南省生产试验相比于周麦18增产7.3%。
以上就是关于2021小麦品种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vrchat手机版2022最新下载(vrchat手机版最新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