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舰炮十大排名(203㎜舰炮)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2020舰炮十大排名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中国的大型登陆舰介绍
首舰“昆仑山”号(舷号:998)为中国海军第一艘具有舰尾船坞的大型登陆舰。上海江南造船厂在完成两艘052B型驱逐舰与两艘052C型驱逐舰之后,即被网友发现又有新的大型船舰正在建造中。在2006年底此舰与054A型护卫舰一起下水进入仪装阶段,并在2007年进行海试,同年071被命名为"昆仑山"号并编入南海舰队。与其他新建造的一样,071的设计也融入了匿踪概念,整体设计风格与052B/052C驱逐舰及054/054A护卫舰等解放军新式船只设计类似,由于是与美国的LPD-17圣安东尼奥级一样具有匿踪设计的船坞登陆舰,因此网络上还有人将071称为中国的圣安东尼奥级。不过071的尺寸比美国的LPD-17小上一号,作战能量跟LPD-17无法相提并论。071的正确尺寸并未公布,仅能依据一起下水的054A来推测,一般的看法是15000吨到20000吨之间。因为071的设计为船坞登陆舰,因此只在舰首配备了一门与054A型护卫舰相同的76mm快炮,并在机库上方设置了四门AK-630快炮作为近迫防卫系统。除开武器系统,071级舰的最大特色在于登陆设计。与传统的登陆舰不同,071级具有现代化登陆舰的特色:大型的舰尾直升机甲板,舰中车辆滚装跳板,舰尾的登陆船坞。071的出现显示解放军准备在于登陆战术上进行与美军看齐的重大革新。不过由于071使用了许多解放军从未使用过的新技术,因此尽管首舰昆仑山号已经编入南海舰队,但尚未发现有其他的后续同级舰进行建造。我国自主研发的071型船坞登陆舰已于近日海试,该登陆舰的排水量在20000吨左右,远远超出外界曾经猜想的9000多吨,单从“容积”来说完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071登陆舰外形上和近两年来中国海军新建造的舰艇一样,外表光滑简洁且带有小角度的倾斜,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能。舰体采用高干舷平甲板型,大飞剪舰首以及楔形尾,长宽比小,水线以上有明显的折角线,适航性能较好。舰首装备了1座76毫米新型舰炮,76毫米火炮后面是1座8联装HHQ-7防空导弹装置。在软武器配备方面,071登陆舰装备了中国新一代近程金属干扰箔条装置,可在2000米外的海域干扰敌方来袭导弹。另外,在071两侧还各有2座AK630舰炮。为了应付小吨位的目标,该舰还装备了几挺12.7、7.62毫米机枪,可谓远近兼顾,周到细致。上述武器的配备已经使它的火力和护卫舰相当,强于世界上其它国家的船坞登陆舰。在气垫登陆艇的数量上,071登陆舰无疑是世界最强的——可以容纳4艘大型气垫登陆艇。071登陆舰其宽大的飞行甲板可使2架中型直升机同时在甲板上起降,强大的直升机运载能力使得我军在未来的登陆战中垂直登陆能力大大增强。 建成的071型船坞登陆舰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071型船坞登陆舰的出现也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得中国军事力量海外远程投放成为可能,因此应将其列入中国十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由于首舰刚海试、还没成军,所以排名比较后。
二、世界各国军事实力对比
第一档次:强大海权支撑强大陆权——美国 由于美国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势力,控制了世界大半以上的水域,即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入侵美国大陆,发动一场局部战争或者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相反美国凭借海上的霸权,可以轻易将军事力量投送到欧亚大陆边缘地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海洋是美国的延伸国土,美国和任何一个沿海国家都是邻国。在战争中,即占据了地利优势。按照这样的思维,美国侵入中国大陆虽然可以做到,但是代价是巨大的。同样中国想侵入美国海洋势力范围,代价也是巨大的。 总结:美国本土是安全的,然而美国把海洋当做自己的延伸国土,从而要遭遇到更大的挑战,因此美国又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国家。 第二档次:强大陆权支撑强大海权——俄国和中国 即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根本灭亡俄国和中国。比如拿破仑和希特勒在莫斯科遭遇的失败,以及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 由于任何国家不敢妄自发动对这两国的战争,因此这两个国家不会局限于保卫自己的陆地领土,而是会大力发展海洋力量,还会把陆权影响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以至于这个区域被称作后院——如中亚国家或者中南半岛国家。 还这种日渐发展的海洋力量,必然会和美国为代表的全球海洋势力和以英日为代表的海洋势力接触,因此这种力量的比较是极其重要的。既然美国是全球海洋势力,俄国和中国想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实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和英日的海军做到平起平坐的份上。但是俄国和中国可以借助陆权力量来支持海洋上的战争,以至于能够取得对英日的海洋优势。当然我们得看到俄国和中国的海军对英国或者日本的海军完全不具备绝对优势,俄国和中国的海军遭遇日本的两次失败足以证明。 第三档次:海权国家——英国和日本 即在海洋上,这两个国家是不会轻易被战胜的。比如英国海军自建立之后,就很少遭遇到失败,一再抵御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可能入侵或者事实入侵。而日本两次战胜中国和俄国,甚至突袭美国成功,也能够说明这些完全海岛国家,所具备的海洋优势。只是由于英国和日本所具备的资源,相距美国差距太大,所以无法挑战美国的海洋霸权。但是在海洋上,英国和日本不会惧怕俄国和中国,更没有理由看重德国和法国的海军。 英国和日本相对于德国和法国,他们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海洋优势轻易的投送军事力量。尽管现在德国和法国仍然有较多部队进驻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是因为德法借助了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海洋控制权。也就是说,如果失去美国这个投送平台和保护的话,英国和日本更有潜力向海外派兵。 当然由于日本本土受制于美国,这种论述显然是建立在日本完全独立的理解之上。如果日本还是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他想发挥军事上的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国际影响力而言,日本距离英法德可能还要差距很远。但是就目前的军事装备以及构成军事方面的各个要素,都已经不次于英法德。 之所以把代表海权势力的英日排在以陆权势力的法德前面。是考虑到这些国家单独和别的国家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也只能是局部的战争,而这种战争显然比的是军事投送能力。 第三档次:海陆兼备国家——法国和德国 由于法国自拿破仑以后的种种表现,让我感到万分失望,因此尽管有诸多刊物都把法国排名弄得很靠前,有排世界第三的,甚至还有排世界第二的。可是我一想到,当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被德国短短的几个月贡献,就没有必要在乎这种毫无意义的排名。 假如一个这样的法国安在中国的旁边,而且两个国家需要发生战争的话,我想再没有人会把法国的名词排的那么靠前。一旦发生战争。法国的灭亡甚至可能比二战还要快。 事实上,英日德法在军事实力上应该在同一档次,不分伯仲。之所以把德法排在英日的后面,主要基于:欧洲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能爆发。另外一点,战争只可能是局部战争。而且是在北约体系之下的,能够发挥的只是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投送能力。显然英日能够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德法。 综合理解: 战争发生在中国和俄国之间。由于两个国家几乎占据了地缘上相当的资源,但是俄国有核优势,中国有人口和经济优势。势均力敌,两个国家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谁先发动战争,谁就具备战场上的优势。基于这种认识,两国间的战争不会爆发。 中国和日本之间。尽管中国相比日本占据优势,由于日本存在的海洋优势,中国不可能贸然侵犯日本,日本更没有进犯中国。尽管两个国家在钓鱼岛上龌龊不断,但是我的观点:钓鱼岛不会导致战争,钓鱼岛只不过是遏制日本的一种手段,也让中国海军有个发展的借口。怎么也得超过日本吧?要不和日本打架了,我们可输不起。 中国和美国。除非美国入侵中国本土,否则不可能开战。这当然把台湾计算在内。 中国和印度。既然印度都没有进入这个排行榜,那么出现冲突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武力。
三、二战战列舰舰炮的威力有多大?现代主战坦克能否抗住一击?
能击穿,实际上海军用的穿甲弹都是半穿甲爆破弹,因为仅仅是击穿主装甲,对于战列舰来说毫无意义。那怕是半穿甲弹也能击穿战列舰,但对于后期那些新思路设计的战列舰,就算打穿一两发,那点装药也造不成太大伤害。实际上越往后,战舰的设计越倾向防止次生伤害,抵抗弹药的后效,而不是防穿,因为根本防不住。
现代排名靠前的主战坦克,正面防穿都在半米以上,防破甲弹等效有些可能超过一米,而主炮穿甲弹对纯钢板穿深没有低于半米的,破甲弹穿深超过一米。战列舰那半米装甲真不算什么,何况连复合装甲都没有,部分装甲还是用多孔水泥之类的材料。战列舰的优势是有多层装甲,有些还带间隙,是为了缓冲爆炸伤害和剥离舰炮穿甲弹的被帽之类的,对抗坦克的破甲弹可能还有点儿效果,对抗坦克的穿甲弹就别想了。舰载武器和装甲的设计思路跟坦克完全不一样,不要直接拿厚度去对比,没意义,而且半米厚真不算什么,现在主战坦克正面厚度都是几十公分,而且材料还更好。
穿甲弹的工作原理就是,先用动能穿透装甲,再用化学放个烟花
460的炮弹速度并不快,是一个大锤砸上去的效果,最先承受不住的不是坦克装甲的正面,而是各种连接的位置,所以砸上去的效果是正面装甲板还没被击穿,而整个坦克已经从各种焊接的位置开始散架了。而且即使你用一体铸造的同等空心模型,也会由于各种拐弯抹角的位置在大力冲击下产生的应力导致整个坦克扭曲变形。那种大卡车撞上小轿车的场面,大卡车的蒙皮并不算硬,也没有击穿小轿车的蒙皮,小轿车只是散架了,或者被压扁了。
甚至不需要一吨重的炮弹,你要是能挥动几吨重的锤子,那直接上演大锤拆坦克也没问题,多砸几下总会变形的。155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就不好说了,460正中的话,很可能是整个坦克都散架或者七歪八扭,155并不需要把整个坦克打散架,打到正面,如果冲击力太大,依然可能导致各种连接处发生断裂或者扭曲,坦克还是会损坏。只是大家对于会不会报废有争议。
至于说203是肯定能行的,155的陆军榴弹炮打在主战坦克上,是肯定会造成损坏的,只是不确定损坏有多严重,海军同口径的炮弹,不清楚爆破效果和陆军比如何,但初速一般是比陆军的榴弹炮高的,而203的威力要比155大很多。无论是装药量也好,还是本身重量也好,都是和体积成正比的,而体积是和尺寸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口径大一点,威力就会大很多。
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罗德尼号3座3联装16寸主炮昂首挺立的情景
军舰之间的战斗,155还需要靠命中才能造成伤害,而203和460只需要靠近失弹就能对军舰造成损害了,哪怕没有命中,靠装药也能炸炸薄点儿的钢板。而主战坦克侧面装甲会弱很多,屁股后面就更别说了,完全不可能和战舰的防御比,换句话说203和460要是落在坦克侧后方,不需要命中也能把坦克报销。
APFSDS小倾角穿深受倾角影响小。410mm/20应该是可以击穿的。但击穿后并不会直接进入重要舱室,拿大和举例,击穿主装后进入核心舱最近的一条路是通过空仓和防水区间进入锅炉舱,仍然有两层2×18mm得DS需要穿透,而APFSDS穿透时杆长的损耗和穿透后的断裂都是极不利于击穿下一层装甲的。这两层空仓空间都在2m左右,大概率出现横弹从而无法击穿。坦克炮能击穿主装甲就算击穿了。战列舰都是装甲后面还有装甲,连舱室本身也算防御的一部分,有些军舰重要舱室还有单独的装甲,按你的说法等于是要去绣花针一针扎到大象内脏才算击穿大象的防御,那这个问题这就毫无意义了,战列舰光凭物理厚度就足以阻挡任何坦克炮。
军舰遇到近失弹,并不是说爆炸后的弹片击穿了军舰装甲,因为哪怕真击穿了,弹片那点儿尺寸对军舰来说也是跟被针扎了一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炮弹爆炸造成的压力(不是压强),战舰表面会承受这个压力,产生的应力会把一些薄弱位置扯烂,或者在连接处形成长长的裂缝,而且越是形成裂缝,在裂缝附近形成的应力就越大,像战列舰这种体积庞大的船,自己开着开着就可能把裂缝扯成大口子。举个例子,你把一根很长的绳子绷直,然后在在绳子中间轻轻拉一下,就足以在绳子两端产生好几倍的拉力。坦克面对大口径的近失弹时也会面临这个问题,特别是侧面或者屁股面对的时候。哪怕普通的车也是一样,你看两个轿车相撞,车头对人的可能屁事没有,侧面对人的可能直接撞断了。路边炸弹对坦克的效果也是类似的,可能炸了之后,坦克里的人是没是,甚至各种零件但看都没问题,但各种连接处不是断了就是扭曲得动不了了。
大和号战列舰主炮,发射药重量(将全部转化为动能)为330公斤发射药,九一式穿甲弹弹头内部装药量为33.85公斤。
还有一点,就是想要防御就得增加重量和体积,然而重量和体积本身就会给车辆船只造成破坏力。一辆普通轿车遇到压强不高,但受力面积大,总压力大的情况,大不了就是被推着走,而坦克要是乱推弄不好就推坏了(实际上坦克会出现开着开着把自己开坏的情况),至于说大型军舰,从它自身的尺寸来说,任何一点扭曲放大到这个尺寸,都会产生非常大的位移,你甚至可以认为整条船其实是软的,所以会出现台风里浪把军舰的船头都给拍掉的情况,实际上你把人扔到这种环境里,哪怕淹死了也能留个全尸,没说浪把头给拍掉,比军舰结实多了。
穿甲弹要在倾角比较大的情况下穿过不同介质时才会折断,另外,军舰的装甲从设计上来说就不是为了防御那种细长细长的穿甲弹的,因为军舰本身并不需要面对这种武器,所以军舰的装甲并不会设计那种倾斜交错的多层结构,白白增加成本。战列舰用的装甲材料也是远远不如现代坦克的,哪怕现代军舰上的装甲板也是如此,不仅因为装甲板防不住对舰武器的穿透,而且重量上也承受不起,最关键的是成本也承受不起。
另外,现代主战坦克为了对抗穿甲弹,本身内部多层复合装甲就有倾斜摆放的,而且同样是硬度不一,这些措施最后都折算成了等效厚度,反过来,穿甲弹为了对抗这些手段,自然在设计上是考虑了这点的,所以能在坦克装甲上打出800毫米穿深的等效,那就能在战列舰上打出同样等效的穿深。
航空炸弹的装药一般是总重量的一半,而“皮薄馅大”的重磅炸弹(Blockbuster bomb)装药量可以达到四分之三。
另外,多层装甲也好,软硬不一也好,如果不考虑倾斜折断穿甲弹的话,实际防弹效果还不如同样硬度的一整块实心装甲。10块10厘米的钢板叠在一起,防穿效果是比不上一块实心一米的钢板的。至于反过来,坦克装甲对抗大口径AP的问题,穿深是可以仿真的,舰炮和坦克的穿甲弹穿甲原理不一样。舰炮无法击穿坦克装甲是因为炮弹太粗,速度太低(初速不到长杆穿甲弹的一半,末端速度更低),这导致压强不够。
穿甲弹是靠极高的压强,从装甲上切进去的,炮弹尖击中装甲的时候,装甲上收到的压力会向周围传递,但由于炮弹速度太快,物质中压力传递的速度时有限的,没来得及传递开的压力会累积在炮弹尖附近,导致这个位置的原子相互之间被撕裂开,就跟你拿刀切肉一样,其他部位的装甲没有参与这个过程,相当于打酱油了。
战列舰的炮弹速度太低,击中后力量会往周围传递,导致装甲变形,变形到一定程度后,会在装甲某些位置累积应力,导致装甲板撕裂开,如果不考虑尺寸的话,其实这个过程和长杆穿甲弹原理是一样的,但考虑了尺寸的话,战列舰炮弹与其说是穿透装甲,倒不如说是撕开装甲后挤进去的。
然而坦克并没有这么大面积的装甲供战列舰炮弹累积应力,坦克正面的装甲相对于战列舰炮弹来说太小,如果把坦克正面装甲周围的框架视为支撑强度无限大的话,那战列舰炮弹是无法击穿这个装甲的,就好比你拿篮球能很轻松击碎玻璃窗,但我要是哪个直径等于玻璃窗厚度的玻璃弹子给你,你能用篮球击碎这个玻璃弹子么?
坦克被击中后,如上图
由于坦克的结构强度比正面装甲抗冲击的能力差多了,所以舰炮打上去后,装甲没穿,坦克先散架了。虽然二战的时候坦克炮还没有长杆穿甲弹,炮弹初速和战舰炮弹半斤八两,那个坦克的装甲也比较差,但考虑到战舰的射程,估计舰炮末端速度也降了很多了,对于坦克来说还是个大口径低速炮弹的效果。如果炮弹击穿了坦克,那坦克起码会有个全尸,尸体上一个大洞而已,但实际效果吗,你看到了,是散架了,换句话说,装甲是防住了炮弹的,但正因为防住了,所以力量全部传导到了坦克的结构连接处,然后结构连接处没抗住,才会发生散架的情况。
诺曼底的时候盟军重巡洋舰的203曾经击中过德军的4号坦克,有照片的,4号成了零件。利比亚的时候衣阿华的406也炮击过,虽然没有击中坦克,但是一炮炸出4个网球场面积的弹坑。前几年世界上防御力最强的梅卡瓦被炸过,30公斤装药的地雷把梅卡瓦的主炮炸飞了。依阿华级战列舰用的mk13高爆弹装药69公斤。如果是mk8穿甲弹,弹重1.2吨,1.5倍音速重1.2吨的铁疙瘩砸坦克身上,而且还带18公斤装药。如果是破甲弹,那可能直接把坦克给融化了。
四、航母“带刀护卫”,055驱逐舰在水面军舰中为何能排名第一?
对于舰艇来说,吨位就是实力,就是威慑力。055型驱逐舰舰长180米,舰宽21米,吃水8米,排水量12500吨。作为我国第一款万吨级驱逐舰,055型驱逐舰仅次于排水量为14500吨的美国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 该舰外观设计非常简洁和平滑,线型漂亮,舰桥上部一体化设计的全封闭桅杆避免了传统舰船桅杆的杂乱无章,各型导弹也全部内置到通用垂发系统中,科幻感十足。所以,从外观上看,055型驱逐舰与052C和052D型驱逐舰有很大的不同。 055型驱逐舰舰身上的各种雷达天线都尽可能地扁平处理,贴附在船体、舰桥和桅杆四周。近防炮底座和舰载干扰弹发射器也包裹上外壳并覆盖雷达波屏蔽罩,大大地减少了全舰雷达反射面积,隐身效果好。
以上就是关于2020舰炮十大排名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