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分析(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分析报告)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分析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
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能返回你想要的内容,越精准,写出的就越详细,有微信小程序端、在线网页版、PC客户端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如需了解景观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假设学校要建一个小型的世界公园,你会如何去设计?
主题乐园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文教场所。它是根据特定的主题创意,主要以文化复制、文化移植、文化陈列以及高新技术等手段来迎合消费者的好奇心、以主题情节贯穿整个游乐项目的学习娱乐活动空间。
一、主题乐园的区位选择
主题乐园园址的确定必须根基于对周边客源市场的详尽分析和实地考察基础上,而绝对不能凭空想象,轻率拍板。建设一个好的主题乐园,应充分重视市场分析定位和市场占有,对文化内涵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提高重游率和投资收益比,并通过旅游乘数效应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
1.主题公园的选址要点:
①应首先考虑区域。
②同一区域内尽量不要有相近主题的主题公园。
③所在区域要有比较健全广阔的空间,附近至少有一条能容纳大交通量、并有良好交汇地点的主要道路,以及一条辅助性可作为紧急出入口的次要道路。
2.不同规模的主题公园选址特征:
① 大型主题公园:要考虑相关的规模大小和可容纳人数空间。
② 小型主题公园:多个小型的不同主题的主题公园组合聚集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孤零零偏处一隅的小型主题公园一般很难吸引到足够的人来玩。
3.主题公园选址的影响因素:
在假设主题公园的主题、投资规模、项目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市场因素、投资环境、自然条件、文化因素是主题乐园选址的关键影响因素。
①市场因素:包括学校状况和竞争市场状况两个方面。
②投资因素:对投资依托地的软硬件及其投资成本进行分析,考察是否适宜。
③自然因素:这里主要是指气候状况和地理特征等。
④文化因素:既有的区域形象、社区居民的文化观念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度。
二、主题乐园的定位与打造
主题公园是依靠创意来推动娱乐学习产品,因此其主题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成功的主题公园都个性鲜明、各有千秋,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反观中国的主题公园,大多是主题重复、缺乏个性,以照搬照抄、模拟仿效居多,内容相差无几,缺乏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缺乏认真的市场分析和真正的创意,为造景观建造景观,结果当然是惨淡经营或仓促收场,并且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
1.主题公园的定位
这是一个主观判断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决策过程。主题公园是发展商修养、学识和创新能力的反映,它要求发展商具有敏锐的市场感觉以捕捉潜在的市场机会,并运用娴熟的商业运作经验,组织专业人员对主题进行提炼、包装和设计。同时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还依赖有关专业人员所作的调查结果。
世界主题公园的主题定位主要有三种:
①以世界的历史文化为主题,这是我们的优势和强项,也是外国人最喜欢的。
②休闲度假型的主题公园
③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表现科技的主题公园。
对主题公园来说,只有主题独特、个性鲜明,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每一个成功的主题乐园都具有强烈的个性,也就是旅游业常说的“特色”,有的甚至具有不可模仿的独特性。总之,主题的独特性是主题公园成功的基石。
2.主题公园建筑风格打造
主题公园中的建筑通常是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主题往往通过建筑的形式展开。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其建筑的风格也各有千秋,建筑的形式、材料和颜色都应符合主题公园的整体主题氛围。
3.主题公园的创意表现
主题公园在进行主题创意与策划时,要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突出休闲学习的特性,表现“学习新形态”。为此,发展商在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等后续更新方面必须走在市场前列。
1)主题公园主题景观的创意设计
目前世界主题公园的发展呈现出生命周期性的典型特征,很多主题公园在前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开始走下坡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静态景观造成的,走马观花的纯观光型活动,参与性娱乐项目比较少,容易感到乏味,进而缺乏重复消费的动力,导致学生的重游率很低。
主题公园的主题需要借助形象的景观来表达,设法在静态景观中注入动态元素,如新奇特景观的创意,利用魔幻、卡通、历史等手法进行创意设计。
2)主题公园创意产品的策划与设计
静态人造景观一旦建成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续可塑空间有限,而参与体验项目决定了园区的核心吸引力是否可持续发展,所以这些项目的包装设计需由专业人员的主观创造性进行设计包装。
4.主题公园主题产品开发与更新
旅游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名牌旅游产品最终吸引、招来更多的客源,一个主题公园要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必须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并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形成旅游品牌,树立起名牌形象。由于国际上大的传媒企业也洞悉主题产品的盈利潜力,因此加入到大力开发主题产品的行列中,并且主题产品的取材并不仅限于主题公园。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上的主题公园和传媒、玩具业之间的单向合作关系已经被改变了,电影及电视制作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已经被代替了。许多商家将儿童熟悉的玩具重新包装,作为游戏元素编入电脑游戏从而进入多媒体,并将它变成故事性的影视节目播放,然后再在建设主题公园的时候汲取其元素,形成一种互动效应,促进主题公园、影视的互动交融发展。
三、主题公园文化内涵
一个主题公园有没有发展潜力,有没有生命力,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历史和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将文化作为内涵来经营,通过发掘和宣扬文化来综合地发展,赋予主题公园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
二、浅析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校园的绿化建设?
浅析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校园的绿化建设_碧森尤信_建筑设计_建筑中文网园林绿化是美化校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校园的美丽,除了在校园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校园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校园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校园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校园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1.校园绿化建设
1.1校园绿化的作用巨大
1.1.1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校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校园的美丽,除了在校园规划设计、施工上善于利用校园的地形、道路、河边、建筑配合环境,灵活巧妙地体现校园的美丽外,还可以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校园的建筑群中。它不仅使校园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1.1.2净化空气
园林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这些都对净化空气起了很好的作用。
1.1.2.1吸滞烟尘和粉尘
空气中的灰尘和工厂里飞出的粉尘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由于该校位于重工业基地淄博,所以这些微尘颗粒在大气中的总重量却是惊人的,每燃烧1吨煤,就要排放11公斤粉尘,除了煤烟尘外,还有由于工业原料的粉碎而产生的粉尘,有金属粉尘、矿物粉尘、植物性粉尘及动物性粉尘。粉尘中不仅含有碳、铅等微粒,有时还含有病原菌,进入人的鼻腔和气管中容易引起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有些微尘进入肺部,就会引起矽肺、肺炎等严重疾病。植树后,树木能大量减少空气中的灰尘和粉尘,树木吸滞和过滤灰尘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树林枝冠茂密,具有强大的减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减低,气流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树木叶子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分泌粘性油脂或汁液,能吸附空气中大量灰尘及飘尘。蒙尘的树木经过雨水冲洗后,又能恢复其滞尘作用。
树木的叶面积总数很大。据统计:森林叶面积的总和为森林占地面积的数十倍。因此,吸滞烟尘的能力是很大的。我国对一般工业区的初步测定,空气中的飘尘浓度,绿化地区较非绿化地区少10%-50%。可见,树木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
草坪植物也有很好的蒙尘作用,因为草坪植物的叶面积相当于草坪占地面积的22-28倍。有人测试过,铺草坪的足球场比不铺草坪的足球场上空的含尘量减少2/3-5/6.
1.1.2.2.吸收有害气体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是冶炼企业产生的主要有害气体,它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达到0.001%时,人就会呼吸困难,不能持久工作;达到0.04%时,人就会迅速死亡。很多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如1公顷的柳杉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
1.1.2.3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由于校园人口比较集中,在校园中不仅人的呼吸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而且各种燃料燃烧时也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和吸收大量氧气。
树木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也是氧气的天然制造厂。树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人们生存必需的氧气,通常1公顷的阔叶树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放出570公斤氧气。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由此可见,校园中的行道树、草坪等对调节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人们在树木茂密的地方感到空气特别新鲜的原因。
1.1.3调节气候树木具有吸热、遮荫和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1.1.3.1.提高空气湿度树木能蒸腾水分,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要形成1公斤的干物质,大约需要蒸腾300-400公斤的水,因为树木根部吸进水分的99.8%都要蒸发掉,只留下0.2%用作光合作用,所以森林中空气的湿度比校园高38%,公园的湿度也比校园中其它地方高27%。1公顷阔叶树林,在夏季能蒸腾2500吨的水,相当于同等面积的水库蒸发量,比同等面积的土地蒸发量高20倍。据调查:每公顷油松每月蒸腾量为43.6-50.2吨,加拿大白杨林的蒸腾量每日为51.2吨,由于树木强大的蒸腾作用,使水汽增多,空气湿润,使绿化区内湿度比非绿化区大10-20%。为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1.1.3.2.调节气温绿化地区的气温常较建筑地区低,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尤其在夏季绿地内的气温较非绿地低3-5℃,而较建筑物地区可低10℃左右,浓密成荫的行道树下效果更为显著。即使在没有树木遮荫的草地上,其温度也要比无草皮的空地低些。据测定:7-8月间沥青路面的温度为30-40℃,而草地只有22-24℃。炎夏,校园无树的裸露地表温度极高,远远超过它的气温,空旷的广场在1.5米高度的最高气温为31.2℃时,地面的最高地温可达43℃,而绿地中的地温要比空旷广场低得多,一般可低10-17.8℃,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
树木防风的效果是显著的,冬季绿地不但能降低风速20%,而且静风时间较未绿化地区长。树木适当密植,可以增加防风的效果。春季多风,绿地减低风速的效应,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这是因为风速大,枝叶的摆动和摩擦也大,同时气流穿过绿地时,受树木的阻截、摩擦和过筛作用,消耗了气流的能量。秋季绿地能减低风速70-80%,静风时间长于非绿化区。
1.1.4减弱噪声
校园附近人口集中,车辆运输频繁,各种机器马达的声响嘈杂,汽车、火车、飞机、建筑工地的轰鸣尖叫,常使人们处于噪声的环境里,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妨碍睡眠和谈话,吵得人们烦恼不安,还会使听力减弱以至耳聋,并易引起疲劳。
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又据实验,爆炸3公斤的三硝基甲苯炸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4公里,而在森林中则只能传到400多米的地方。在森林中声音传播距离小,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
1.1.5杀死细菌
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又以校园公共场所含菌量为最高。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方面是由于绿化地区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从而减少了细菌,另一方面植物本身有杀菌作用。地榆根的水浸液能在1分钟内杀死伤寒、副伤寒A和B的病原和痢疾杆菌的各菌系。0.1克磨碎的稠李冬芽甚至能在1秒钟内杀死苍蝇。1公顷的刺柏林每天就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菌。
1.2校园绿化现状
当前,校园绿化面积基本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植物物种已经达到了数百种,但是由于规划上的欠缺,校园绿化突出了一些问题:道路、建筑与绿地,灯光的整体性不佳,相互之间的联系性不够突出。植物的配置也由于过分追求多样和变化,而显得杂乱;树木和灌木的选择上,有些地段种植种类过于繁多,树型和树木高低的变化缺少章法。
另外,校园绿地的管理和维护费用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加而与日俱增,过高的开支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1.3校园绿化管理模式探讨
1.3.1成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管理小组,制定详尽的法规和工作章程,在今后的校园绿化中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3.2实施绿地认养制度
将校园绿地划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利用大学和文化效应和广告效应,对外面向社会企业、团体征募绿地认养人,认养绿地的单位每年出一笔资金用于绿地的保养和维护,学校在相应的绿地上给认养绿地的单位做一个广告牌。对内可以设立勤工助学岗位,面向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招聘绿地委托管理人。这样,既节省了学校每年在绿地保养及维护上的开支,又为困难学生提供了助学岗位,还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真可谓一举多得。
2.人性化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往往因为突出了人性化而大放异彩,以下几点就是关于人性化景观设计的一些想法。
2.1在校园的各个路牌后设立校园简明地图。对于长期生活在学校里的人来说地图是乎没有作用,但对刚入学的新生、刚入校的老师以及到学校找人和办事的陌生人来说,地图的作用就大了。
2.2在校园各主道两旁尤其在教职工的等班车的地方设立休息用的石凳。
2.3在路旁及各个教学楼上设立IC电话亭,第一可以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打电话,第二可以弥补校园文化的缺憾。
2.4划定专门的停车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各停其区,以整治当前校园内停车混乱的局面。以13号教学楼前为例,楼的主通道前停满了汽车,给行人带来了诸多不便,也照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倘若教学楼上有突发事件发生,那么这种停车格局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其次,过往行人也给停在路上的汽车带来了诸多隐患。
2.5将学校的围墙部分改为绿篱。一方面可以方便各种动物的出入,已促进校园物种多样化。另一方面,开阔的视野可以使人们心情舒畅,更有利于师生们的工作与学习。
2.6噪声污染的应对方案。当前校园内的噪声主要来自校外的汽车,尤其是公寓二科、公寓三科后的汽车噪声极为严重,严重的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该区种植的树种主要是银杏,由于银杏生长缓慢,短时间内很难起到减轻噪音的作用,所以建议该地区改种一些生长数度快的高大植株,如毛白杨等。另外,学校广播台也是一个主要的噪声源,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以及下午的第四节课时的播音都会影响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与休息。考虑到广播台性质的特殊性,所以建议广播台调整播音时间。
3.校园垃圾的分类回收
3.1校园垃圾的现状
当前,校园垃圾主要有废纸、废塑料袋、废电池等,三种主要的垃圾中,废塑料袋是令人恐惧的白色污染,废电池更是“资源杀手”。但是校园里垃圾处理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垃圾没有做到分类放置,垃圾箱只有简单的一种;第二,垃圾箱的放置地点不够合理,比如教室的一些公共场合没有设置垃圾箱。
3.2分类垃圾箱的设计与合理分布
3.3垃圾箱的管理
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鉴于大学里的人群素质比较高,所以适应时间较社会要短不少,垃圾分类回收方案较容易实施。对于垃圾箱的管理,适应期期间共用清洁工人清理。适应期后,垃圾箱管理实施承包制,谁承包,谁清理,谁受益。长此以往,又可以节省不少开支。
4.适度宣传
生态校园的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是生态校园建设的观念深入人心。具体方式可以有办报纸、开讲座、看教育片等等。
校园是全体在校师生的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及身心健康。只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措施,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校园建设不但能够实现,而且将为时不远。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三、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
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下文来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
摘要: 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渗透到城市和住宅建设的各个方面,从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地、校园、社区等,无不被景观设计所覆盖。作为设计师该用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处理好园林景观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怎样做到“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我们的观点是: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善待大自然。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原生态环境
Abstract:Landscape design has penetrated into cities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each aspect, from garden, the garden, park in the city square, streets, street greening, campus and communities, all without exception is covered landscape design. As a designer should use the mentality of how and way to handle good landscape and the "original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So how to achieve "functional sex, artistic, ecology" perfect combination? Our idea is that: the green is not necessarily the ecological, in using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don't forget the good nature.
Keywords:landscape;design;origi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园林景观设计及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具体地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原生态的美在新城市规划建设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人工山水;原本自然天成的山、水、湖、石等生态环境,换来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或人工堆砌的小山,从而体现出了园林景观、建筑、环境的不和谐性。当代景观设计师面临挑战是那些越来越多的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因此,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地是在治疗城市伤疤,用景观的方式来修复城市的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洁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一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一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一种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现代景观是当今许多设计师们必须追求的。目前,从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及建筑设计与施工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设计或规划中忽略了原生态的保护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设计中往往是对原生态是一种破坏。主要体现在原生态的山体、水系、自然植被等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在建设中推掉原生态山体而重建人工山体等。
2)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不当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造成环境污染,使生物栖息地逐渐消失,造成生态的不平衡性,最终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在设计和施工中不注重原生态环境的充分利用,而一味注重景观的再造,不注重资源的再利用,造成工程成本造价的提高,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和浪费。
4)在设计与施工中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破坏。
2原生态环境的特征及相对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是指一切在自然条件下生存的东西,是生物和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一种生存发展状态。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系统,不仅包括了各种资源、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条件,并且还蕴含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域、人文生态文化。今天人们认为只要是依山傍水、树木覆盖的景观设计就是原生态环境的设计;只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形成的绿色景观效果,就是生态意义上的“绿色”,其实不然,真正的绿色原生态设计就是最少限度地向自然索取,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相处。一般来说,人为建造的任何环境,无论多么“生态”,都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甚至破坏原有的自然条件,而环境原始的自然风貌和自然条件是最最“生态”的。因为它按照自然规律,经过千百年自然选择和淘汰之后发展、演化起来的。这样的“自然”一旦加入人为因素,必然要使用“人工”材料,留下“人工”痕迹,这样肯定会改变甚至阻断“自然进程”,从而对环境的原始生态形成各种干扰。在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原生态环境”并不是完全“原生态”的,其中也包含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人为”因素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并不应该完全被排斥,因为纯粹的生态环境固然良好,但这种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人的生存和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为了获取更有利于“人”的生活环境,来改变自然——这无可厚非。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而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问题的关键是:人们“改变”自然后创造出的新环境对自然是不是友好?是不是合乎自然规律和生态原则?设计应该是人为的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那么到底这样的破坏减少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最小,这个度的把握是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定论。因此狭义的原生态环境是相对的,应当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这一方向努力的园林景观设计。
3原生态环境设计的原则
对场地原有元素的保留和对原有材料的再利用作为一种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自20世纪70年代一直受设计师的青睐。生态设计的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连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反对只讲过去,不讲现在和未来,在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效益的同时应做到将设计理念及设计原则贯穿项目的始终。
具体地讲就是遵循生命的规律,如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是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并利用废弃的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减少维护的成本;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这些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做“生态设计”。
4对自然友好的得与失—以云南丽江原生态环境设计规划为例
对一个城市来说,在其形成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会自觉地沿着原始地形,顺应自然条件尽量少动土方,节省建设成本,同时又使城市的风貌和景观比较丰富,而且少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这样的城市就是对自然友好的城市,是懂得如何与自然相处的城市。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拓展,这种最初的对自然的友好已经越来越少见。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由于可以凭借各种技术手段,所以不仅有能力而且有条件将自然原有的一切改变得面目全非,并且完全将人的主观意图强加于自然,使自然成为人的意志的产物。回过头来权衡得失:它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人们方便感。但与此同时,为修补给自然系统造成的损害,人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常常会远远超过享用到的舒适与方便,我们的确得到了很多,但我们失去得更多。除自然环境外,不仅仅是“文化景观”,而是城市的历史和性格。在我国众多的名胜古迹中也有一部分完美的原生态设计经典,如活着的世界遗产—— 丽江古城就是最好的案例。
具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是一个鲜活的、不断生息运转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这在中国的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是首例,在世界也属罕见。丽江虽具多民族文化精髓,却不失纳西民族之风采。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县境内,它始建于宋末元初 ,明时具规模。占地面积38km2,“城依水存,水随城在”,规划区内没有规矩的道路网,而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形水势沟渠建房布街;道路亦结合水系坡势而建,曲径通幽,不求平直,形成空间疏朗和谐的街景。最值得骄傲的是丽江古城不是死城,它现在生活着6000多户居民,商业活动频繁,仍是丽江地区、丽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丽江的原生态是未经人工改造的自然景观,保持着最初始的原始自然风貌。原生态的自然美没有处处渗透着人为创造因素,彰显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也不像共生态的自然美那样暗藏着人类的巧设,达到了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神妙融合,原生态景观的自然美是自然本身和谐本质的一种显现。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本旅游区吸引游客的最基本要素,为切实把景区保护养育成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城市喧嚣的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胜地,制定了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其中,旅游区生态保护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对旅游区整体环境的保护;本区的核心景观是优美的自然山水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在开发建设时从用地布局、景观设计、旅游项目设置及游线组织等方面牢牢贯彻“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休闲度假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原生态景观手法营造回归丽江过去的繁荣,同时也明确阐述了原生态景观的含义,即在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人工影响、干扰原生态景观或生态原状景观,其中的自然与物种的多样性是原生态景观的表现手段之一。对古镇改造的过程,也是对怎样实现传统、现代、原生态以及地域特色有机融合的探索过程。为丽江带来经济上与社会上的多项效益,使其成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和谐旅游景区,这一系列的举措值得我们在园林景观原生态环境设计中得以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城市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
[2]寥志豪.以苏州为中心苏州史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3]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
[4]李嘉球.苏州状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5]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2.
[6]邓显渝.园创景观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
[7]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
[8]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四、园林设计说明怎么写
写作方法:要直接简化任务语言。在叙述中,我们要把直接叙述变成间接叙述,尽可能简化人物语言。这样,即使情节连贯,又使语句“简练”。
正文:
一、现状概述及分析
1、区域位置分析:巴人苑位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地滋楼A区,是该区域主要的休闲场地。
2、现状分析:目前巴人苑地面全部是石材铺装,仅有一个简易羽毛球场地,没有其它绿化及相关规划布置,色彩比较单调。报告厅出口处的大台阶处台阶尺寸不合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体风格也与现在规划的创意基地不相符合。所以要做出相应的改善。
3、周边环境:该场地周围是艺术学院所在地,东侧是地滋楼B区公共教学楼,北侧是艺术学院机房和办公楼所在地,西侧是创意基地。同时地滋楼A区还有食品学院和信工学院,人员流动比较集中。
4、现状分析:根据巴人苑的区域位置、场地现状和周边环境,在规划设计之前对场地的用地适宜性、使用功能、巴人苑的道路交通分析和外部视觉景观等做出了详细的分析,以便使巴人苑规划功能合理健全、景观优美并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
二、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师生休闲、休息、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巴人苑在校园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减少工程量
三、总体设计思想
1、关联性 巴人苑是开放的校园空间,体现了艺术学院特有的气息,讲述了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以及艺术与景观的交流。它以特殊的符号、场景、实物和空间来使人、校园、和自然融为一体。
2、功能性
(1)开放性校园公共空间 规划中,在东侧入口处划分了入口景观区,通过草坪的布置来达到引导人员流动和限制人流的作用。
(2)满足不同的需求 本方案通过对场地现状和使用者人群的分析,规划的巴人苑功能有以下几方面:人员流动引导、休闲关景区域、休息区域。绿色能缓解眼睛疲劳,满足艺术学院师生以及创意基地工作者对于绿色的需求。
3、生态性
(1)尊重自然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利用场地的特殊位置和现状条件,在场地中部规划阶梯绿地、涌泉和喷泉。力求减少工程量和造价。
(2)在材料的运用上力求经济美观相结合,在环境维护中力求减少维护费用。
以上就是关于校园景观设计的过程分析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qq怎么关闭通讯录好友推荐(qq怎么关闭通讯录好友推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