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收获与感悟(出国留学收获与感悟英语)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出国留学收获与感悟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出国读研的意义
问题一:出国留学意义何在? 额,我说的诚恳一点吧,我是留学生,我身边的都是留学生,目前在加拿大的西安大略大学学习shi'jie'pa世界排名前50的心理系。PS: 楼上有人说留学可以躲避高考我可不敢苟同,我不但经过了高考,而且高于一本线60多分而且还是靠着我的高考成绩申请的出国。
我出国留学是义无返顾的出来的,算是跟父母抗争了一下才出来的。我来说一些吧。
留学是听从家长安排出来的就先不谈。
首先留学很苦很苦,比在国内上大学累得多,出国留学就是出来学知识的。国外的课程体系设置更科学。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国内要智商130才能学会的东西在这里智商110就能听懂了。再加上学习氛围很浓厚,在这里既比国内学起来容易,又学得多,所以自然毕业生质量高。所以吸引很多人来学习。
提高自己的能力。额,很多人说出来了一切靠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重新开始,一点一滴的把自己的生活维持好,这很不容易。 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觉得算是一个理由,但不会有人就因为这个出来的。而且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觉得能力这个东西,在哪里都是看个人的,在国外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的人大有人在。
自由,以我为例子,我在国内只能上个985的文科,心理系和软件工程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想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转专业都是非常酷男女的,所以我当年出国这占了很多原因。
尊严。这个我俗气的说一下。国内985文科毕业,一二线城市,年薪20万的凤毛菱角,年薪10万都算是学有所成。然后呢,房价和生活成本以及未来孩子的教育成本都非常高。想在30岁前结婚房子80平的要几百万,不靠父母不找富二代自己又不是天才就是一本分学生,日子过得太过艰难。而靠父母或者考男朋友的父母,那么自己的婚姻父母就一定会插手。以后有了孩子,要不父母或婆婆来给看,要不自己辞工作,都很不方便。 而留学以后留在国外,环境食品不过说,虽然说买房子什么的也不容易,但是靠自己努力是完全可以预见自给自足,体面充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养活自己维持家庭都困难,哪里来的尊严?
关于视野啥的,我倒觉得没啥的,想在国内国外的信息量同步率越来越高,而且国内真正的北大清华复旦同济的视野相当高,不在北美常青藤,没啥视野可言的,除了商科剩下的学科都是天天泡图书馆,这才真算是寒窗苦读呢。
至于国际接轨,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越出来越爱国,国外孩子有的很棒很牛,也有很多很傻的。而且国外的氛围都不太对劲,都是空想自由主义的,辩论的事后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人权高于一些,谁敢说实现不了谁就是错的。 有种他们被洗脑了的感觉... ...感觉中国虽然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但是至少靠谱啊,人人比facebook有深度多了。
刚来的时候一门心思想呆在这里一辈子,理由前面已经说了。但是想在想想,或许20年后还是可以回国的嘛。
ps:国外F.L.G团体真的很猖狂,看着来气,看着也觉得丢人。会在多伦多的景点神叨叨的拦着你。不过随着中国留学生的增多,也逐渐的块死掉了。受过正经教育的人谁会跟他们扯在一起。各种没市场。他们有自己的报纸电视台,肯定幕后有赞助。国外人对中国人了解真少,出国了竟慢慢有一种未来是中国的的感觉。
有点说跑题了,您将就着看,总之在哪里没有你是谁重要。留学的学生之间的区别也很大,就像国内的大学生不能一概而论一样。
问题二:对出国留学的看法 网友分享《出国留学的意义何在》
注1:本文主要是给还没出国,在思考要不要出国的学生写的,而不是给已经出了国回头看自己出国有没有意义的朋友写的,因此没有尝试诠释已经发生的留学有什么价值。
注2:本文不是罗列留学的意义有哪些,而是提出一些方法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留学意义的。
我本人是一名不大不小的海归,我的海归同学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国留学;同时我现在帮助同学们准备留学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很多同学,怀揣着不同的想法想要出国留学。基于这么多的观察和交流,我很确定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条原则,就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的留学对于他们意义都不同。
一、留学对于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意义
我还记得第一次遇到我的老板,聊到各自的留学生涯,他对留学的描述是如此简单干脆:“我来英国就两个目的,一个拿绿卡,一个名校身份。”因此虽然他的留学之路遇到了各种困难,过程中绝非一帆风顺,但历经打拼,他拿到了剑桥的博士和当地的永久居留权。“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回去了,我也很辛苦,但我总会跟老婆说,想想咱们来着是干嘛的,没拿到绿卡,没拿到剑桥,绝对不能回去。”这就是他16岁出国,学费没向家里要,最终获得剑桥博士归国的故事。如今回到中国,虽然还没到40岁,也已是身价上亿,事业有成了。
与我的老板不同,我也有宾大的同学觉得留学不过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跳板,所以当他看到职场发展的机会的时候,学历或者身份的结果就变得不重要了。他在硕士第一年暑假回来的过程中,通过一封“用户建议信”获得了当时知名社交网络产品经理的赏识,直接越了各种流程拿到了产品团队的高薪offer,于是他秋季就没有回到宾大,办理了休学,开始了他事业打拼。后来那个公司上市后,他的期权也得以套现,如今跳槽在另一家互联网公司,拿着高薪同时自己业余时间还搞着小型创业,也是不亦乐乎。
这两条轨迹,都是成功的人生之路,但他们在留学过程中的选择却是完全相反。所以留学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重要的是自己要记住自己的初衷和目标,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然而没有标准答案,却绝对不是可以没有答案。也有一些同学告诉我,现在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所以想出去看看。在这种情况出国,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二、没有目的的留学不是好留学
我有一位朋友,当年准备出国学金融,本科毕业以后同时获得了英国伦敦政经和美国普渡大学的录取通知,因为没有真的想清楚究竟要去哪,所以一度很犹豫。最后她怀着美国比英国好就业的想法,放弃了名校,而投奔了美国名气稍逊的普渡。然而在她研究生毕业那年,遭遇了2008金融风暴,美国人都被各种裁员,更别说刚毕业的国际学生了,于是背离了最初的目标,匆匆的回到了国内,却发现国内金融圈里,学历并不比关系重要多少,而离开的这段时间,相反没能得到这方面的积累。最后又以新人的身份进入了四大,和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这就是传说中最常见的,“走一步看一步”式人生规划。由于走一步看一步,所以很容易迷失方向,还容易走回头路,这时哪怕腿脚再强健,也走不出个章法,更发挥不出潜力。这位同学的第一个错误,在于把目标建立在一个不真实的假设前提下,那就是美国毕业容易在当地留下。她没有评估这个“留在美国”的目标:1、对于她是不是足够重要。如果是的话,哪怕拿一个不要薪水的OPT实习,也应该先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客服困难也要留下;2、实现的风险是否大,不确定因素多不多。事实上哪怕没有经历金融危机,美国金融业也不轻易招募大批国际学生。所以从一开始这个目标设定本身和她当时......>>
问题三:本科毕业后工作五,六年再出国读研,是否可行,意义有多大? 本科毕业后工作五,六年再出国读研,这种人生规划是合理的。
其一,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其二,人更加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确立。其三,有了实际工作经验,更明确需要学什么,怎样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需要考虑的是婚姻和配偶的问题。胆我认识的一位女士就是国内本科毕业,工作一年后,考的国内的研究生,读了4年半(3年硕士、一年半博士),博士没毕业就去了美国,又重读的美国博士学位。之所以重读是因为国外博士学位含金量远高于国内博士学位含金量。她现在美国,收入稳定、丰厚,生活的很好。
祝你好运!祝你成功!
问题四:出国留学读语言必要性!!! 你好!
出国留学,语言是前提,虽然有时是不需要语言成绩的,但最好建议在出去前在国内先把相关的语言学习好.因为在国外学习语言的费用会很贵.即使国外有学习语言的环境,但如果你的基础很差,相对而言学起来也比较费劲.但如果你在国内基础还不错的话,出国后的语言学习会较轻松,而且关键是你可以学以致用,很快掌握口语与听力.但在语法方面,还是国内打好基础为好.因为国外授课毕竟不是用母语,学习来难度肯定会有.
问题五:现在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意义还大吗 如果个人有明确的规划,如明确出国读研的目的是什么,自己打算提升哪些方面,国外母校在专业方面可学习到前沿理论知识,是可以的。如果仅仅为了镀金,并没有明确规划,出国读研倒不如在国内名校直接读研,找工作比较接国内地气。
出国留学,本身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外环境,对自己就是一个锻炼和考研,同时语言方面有浓厚外文环境,对外语听说方面的提高会有很大补助。此外,到全球名校不但可以学习到前沿知识技术,名校效应也可帮助你求职到高层次岗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出国留学的人太多了,更有一些“水货”,留学生已经走出了精英时代,海龟变海待的情况很普遍。
问题六: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出国留学能收获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首先国外的教育所教授的东西是以本国社会文化经济体系为基础的,在国内不一定适用,有些甚至完全无用,比如法律。我相信国内211,985的毕业生在专业水平上一定更高更适应国内的需求。至于开阔眼界,我觉得也就是那回事吧,就像文章里讲的,在山下的羡慕在山顶的,都想上去看看,已经上去的看过了之后估计都会跟下面的人说:“山那边也就那样吧”。也许有的会很满足于跟山下人说这句话的感觉,但这不是留学的目的不是么。最后说锻炼独立能力,我觉得在国内也能自己锻炼租房子,购置家居,买菜做饭,打理生活啊,只要不是和父母住都能学会。
那么留学的意义到底在哪,为什么要大费周章跑到世界的另一端,花大把钱在这上面呢。
在我出来这么久后我觉得我收获最大不是知识,不是眼界,也不是买菜做饭,而是一种内心的成长。
我深切感受到家的重要并学会了如何面对陌生与孤独,国外毕竟是一个社会文化氛围完全不同的地方,很多在国内习以为常的事在这里都不一样,你得时时刻刻小心着,就像你到一个不熟的人家里做客一样,无法完全放松下来像在家那样随心所欲。这种长期暴露在家之外的感觉曾经让我很痛苦,不过我已经渐渐适应了,不是适应这里的社会,而是适应了内心的对于陌生与孤独的恐惧感。当我欣然接受这种感觉,它便不再折磨我了。
问题七: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出国留学要看是学什么的,目的不同意义也自然不同,首先国外有的技术的确是国内空白或是无法比拟的,出国自然是为了学习更先进更权威的知识;其次出国留学如果去的是移民国家,读书后可选择留在国外工作,这也是很多人目前出国的一个主要目的,再次是国内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都拥挤在这条成功路上,很多人凭中国的考试制度很难完成自己的大学梦可是研究生梦,于是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这条更宽松的大学梦
问题八:出国留学的意义是什么? 几点吧,梗1,帮你开拓眼界,不只是一点点的看风景,还要看外面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
2,学习方式的改变
3,自主生活的体会
我建议你本科毕业后出去读研,现在有点太早,意识观念还没定型,这样出去有点草率,出去读研,是凭真实水平,那样能淘汰了一部分
问题九:为什么选择出国留学 留学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价值的大与小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
我认识一朋友的孩子去日本学了回来,1年花了50万,回来了连个自荐表都不会写,问什么不知道什么么,气死人,完全是花大价钱出国玩乐!
如果你自己有这么个意识,要好好学,那就一定是有价值有意义有收获的!
大了说,你好歹是个海归,受过国外先进教育,有过外国生活、学习经验,你如过再学有所成,那你去跟别人竞争,要是口才还不错,用人单位一定会优先考虑你的!我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特别是中外的和资企业,是最爱用这样的人。
而且有了国外留学经验,口语就这样被练出来了,这有是一优势!公司如果要派人出国,也会优先考虑有一定国外生活经验的人的!
小了说,你也长见识了,也了解了不同的风土人情,接触了世界各地的同学,这种机会人生中是不会有多少的!这也是锻炼人的一种机会!也能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与独立能力!
但是,你如果是抱着一种享受的心态,我觉得那就大可不必了!
最后送你一句话:心态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
祝你成功!:)
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问题十:出国留学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利:1、出去几年,首先,你可以领略国外的优美风光并开阔了眼界,而且在国外生活工作几年之后你可能就有了西方国家那种先进的思想理念,这种理念的意义毫无疑问会对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很深远的影响。
2、其次,出国后你会改掉某些陋习,比如说拖拉懒散,缺乏时间观念等等,你的道德素质也会有很大提高,至少你不会再象某些中国人那样随地吐痰和乱闯马路,不乱扔电池和白色垃圾等等。当然,也许你没出去之前就已经很有教养。
3、出国对你的毅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是一种极好的锻炼,能很好的培养你吃苦的精神,也许出国这几年就能让你拥有一辈子这样的顽强品质。
4、有张过硬的洋文凭和真正的本事,此生衣食无忧!
5、练就一门地道的外语,前途无量!
6、或许你还能赚回一笔美圆,欧元或英镑,能就你创业前的原始积累!
7、没准移民了,过上某种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8、没准能成为外国公司驻中国的业务代表,领国外工资,在国内生活,想穷都难!
9、短短几年的国外辛苦拼搏后,就能从此坐享稳定的高收入,这是其他人干一辈子的活都难以实现的梦想!
10、如果你是男的,男儿志在四方,理应乘此青春年华好好磨练一下自己,然后再闯出一番大事业,那是何等的辉煌!如果你是个女的,出国镀了金之后,身价自然提高了,从传统意义上讲,这也就注定了你的老公要么很有钱,要么很有文化,权利或地位,你将过上富裕的或高品位的生活!
11、现在大学毕业工作难找,与其在国内考研不如到国外去镀金,从时间上讲都差不多,但含金量自然不可相提并论了。
弊:
1、首先这是一种赌博,赌注是你的青春,父母的期待,以及老爸老妈一辈子的积蓄(有钱人例外),你会感到很大的压力,而且你要在这种压力下度过好几年!
2、国外的生活可能会和你所想象的差别很大,许多欧洲国家人口稀少,冷清的街道,低矮的平房,城市市容还不如中国的上海和深圳,甚至象是农村!
3、国外的高消费往往会让你囊中羞涩,你总是得去挑选别人看不上的便宜货。
4、生活上的不习惯到处都有。
5、你会发现你很难和外国学生打成一片,你很难容入到他们的生活。
6、毫无疑问,不论在哪,穷人往往是不会让人尊敬的。在国外,你的身份地位要比别人低,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7、某些外国人有很强的排外情绪。
8、国外大学都是宽进严出,你会发现毕业总是那么艰难,甚至有些时候你会想到放弃。
9、最难克服的是深深的“乡愁”和孤独感,出了国的留学生很少有没哭过的。当你很努力了学习却老跟不上时,当你很勤快工作了却还被老板无情的羞辱和扣钱时,当你满肚子牢骚地回家却发现钱包丢了时,特别是当你生病了,全身难受却只有一人呆在窄小的房间里时,当这时你母亲给你打了电话你还要勉强笑着说:“妈,我在这边一切都很好,别担心”时,那种感觉该是多么的痛苦!
10、回来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朋友都已经有了自己理想的工作和家庭,而你除了一张文凭之外,一切还得从头开始...,而这时也许你会觉得年轻时的闯劲已经不再,说不定你甚至会去羡慕别人稳定的平淡的生活,他们尽管不是很富裕,但却很幸福!...>>
二、出国留学就一定能学得好东西,有个好前程吗?
作为一个乡村教师,出国对我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事。最早听说“出国”一词,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个小屁孩。邻村有一个姓朱的大学生,公费到美国留学。在家乡引起很大轰动,他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这个杰出人才出国后没有返回祖国,为美帝服务。
过去留学生,在人们心目中,他们就是卧龙凤雏,卓尔不群,整个家族都感到脸上有光。而现在境况已大不与从前,“留学生”含金量大降,因为留学生到处都是。在疫情期间,据新闻曝光,仅中国在英国就读的小学生就有上万人。如果把中国在外国所有留学生累加起来,一定是个庞大的数字。
据悉现在只要家里有钱,想出国很容易,有许多中介机构,专门为出国提供服务。今天出国有点泛滥,但是从总体上看,利远大于弊,有利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国家发展。这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适合经济全球化发展势。
那么出国留学一定能学到好东西,有个好前程吗?当然不是,因人而异。有人出国是为了赶时髦,镀金,混一张文凭,希望回国能提高身价,如钱仲书《围城》中的方鸿渐。这些出国混文凭的人,回国后想要有个好前程,难啊!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
出国能不能学到东西,取决于个人。能不能有个好前程更取决于个人!不是说是个人出了国就能学到东西,更不是说因为留了学就会有好前程。
首先得看看学生本人是怎样的。
现在出国留学的条件特别宽松,甚至可以说只要有钱就可以出国留学。部分留学生是因为在国内无法很好的升学,而去花钱出国买文凭。这部分学生,很难学到真本领。我有个学生,日本留学两年,花了家里五十多万,读了个语言学校就回国了。还有很多学生,在国外贪图享乐,根本无法很好地升学,结果只能花钱读私立学校,给钱就可以上的那种不入流的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也就是养身体买文凭。
如果不是上述情况,真正是个认真学习的学生的话,好好努力考上好一点的学校,完全可以学到真本领。前提是考上好一点的学校。
其次得看看留学的国家和目标学校
去发达国家读一流大学肯定能学到真本领。但是去一些欠发达地区读一所三流大学,就算优秀毕业生,水平也是有限。
关于是否会有个好前程的问题,这跟是否留学没必然联系。优秀的留学生,自然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任何人的生命中都是有机会的,机会多不一定抓得住,机会少,抓住一次也可以获得成功。
你好,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我目前在武汉理工大学就读新传研究生,也曾经有过出国留学的想法,但是放弃了,有很多原因,希望能对你有点帮助。
一、留学资历
说实话,很多人想要留学但是没有什么门路,也不清楚具体流程是什么。同样的想要留学也得看每个人的条件是否允许,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原因,还有家人是否支持,在国外留学有没有照应,语言表达和沟通问题等。但是从一些身边的人就可以看出,如果你有足够的资金,想要去任何国家留学也并非难事,哪怕自身的学习能力不强,或者是没什么学历。一般来说,我们常遇到的是大学里面作为交换生出国留学半年或者一年。
二、 社会 认可
现代 社会 ,对于留学生这个字眼,由于媒体的渲染,逐渐成为一个污名化的词语。很多人一想到留学生,就会认为他们不学无术,只会败家啃老,以富二代、官二代居多,他们出国留学完全是为了镀一层学历,然而现实中可作为一份炫耀的资本。但是大多数的出国留学生我相信还是非常优秀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并没有贬低中国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其实中国同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由于我们的努力,差距在逐渐缩小, 社会 对于这些想要为国贡献的留学生们还是认可的。
三、未来发展
我相信,出国留学的学生,大部分还是优秀的,未来的发展也会很好。最明显的可以去深圳看那些海归留学生。每个人的水平层次不齐是存在的,这个定理放在任何一个行业也是如此,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很厉害。未来的 社会 发展肯定是向互联网靠拢的,大多数留学生很多也是从事计算机、IT行业,这些 社会 精英一旦入职,就很有可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前景有阻碍,但也可观。
好的,我的回答到此结束,希望能对你有一丝丝的帮助,祝你万事顺利!
不一定,有的比国内还差。
这个未必吧,以前我们刚改革开放那几年,国外很多方面都比我们强,但是如今的中国也是世界上的强国,甚至很多 科技 领先世界,如果家庭条件一般,不建议非出国不过,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耶]
出国留学是可以的!不代表出国留学一定就有好的出路!有的人总是喜欢走极端,非黑即白,说白了,出国留学就是一种选择之一,不能保证任何的好的结果!
见过无数留学花费一百万,回来工资两三千的报道;听过无数留学海龟太高傲,本土土鳖更实用的言论。本人有过加拿大一年半的留学经历,回国后没有高薪,进入了体制内工作。本人留学学校为加拿大排名前十高校,进入的是冷门的生物专业实验室学习。本人认为留学收获如下:经历了与传统接受的不同教育,学到了相关专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独立生活、管理自身的能力;在年轻的时候见识了异国风土人情,拓宽了眼界;认识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朋友,增加了对世界的认识与联系。但是,收获与高薪以及前程远大没有必然联系,只是奠定了基础,专业领域的深耕,专业领域能力的持续提升,机遇、人脉等通通是影响你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这个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就像读了清华北大也未必有好前程一样。这个问题可能更核心的点是要不要出国留学。我的回答是要根据家庭情况而定。如果孩子性格独立,适合国外文化和环境,主观愿意出去留学,家庭经济能负担的起的话,那我支持留学。留学可以开拓视野,在这个全球化的环境下,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其实很重要,这不是简单用收入就可描述的。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准备好,或家庭很拮据的话,那不建议留学,浪费钱不算,还有可能孩子学无所成。
最最主要还是看学生自己,只要自己好学,毕竟接触新的东西肯定会学到不少东西。
三、女儿出国留学申请感悟
过了4月15日,一切都尘埃落定了,曾经无数次地幻想过,到了415那天,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点点滴滴,会是怎样的感慨:兴奋?悲伤?亦或是无奈?事实是,我现在的心情无比地平静,peaceful & secured,知道了未来的岁月需要去期待什么、会面对什么。
看过很多人写的“出国留学申请总结”,很欣赏一句话,“申请总结有二种,一种是看完后可以有所借鉴的,一种是看完没什么帮助的,就像读一个故事,故事结束了,感慨一声后也就都忘了”。很希望我自己写的是第一种吧,会尽可能地把想到的、做到的写下来,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的申请一路走来好像都很顺利,说实话,申请之前,我没有太多的自信,看看自己的背景,我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拿到OFFER的,结果真的是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回头看看,我觉到我总是按我自己的想法去做很多事情,我没有接受很多人的意见,我讨厌陈旧的模式和所谓的经验之谈,Maybe that’s the price I have to pay. But I’m truly blessed in a lot of ways. 也许真的没有太多可以让后人借鉴的地方吧。
我需要感谢爸爸妈妈,感谢您们在各方面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好友们给我很多的想法(尽管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感谢分散在全美各地各个学校的学长学姐们对我的热情款待,真的非常感谢您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一、我的大学四年
1.1我的时间表
我觉得一切要从天文这个专业说起,因为不同的同学进了这个专业都抱着不同的想法。我是那种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点头脑发热,觉到这个专业听着挺帅的,就报了,结果还真的被南京大学天文系录取了,有点误打误撞的感觉。所以在申请出国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自己将来到底要不要继续学天文,天文这个专业今后是否适合我之类,也许对铁杆的天文爱好者,这一步可以忽略了。总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重要,毕竟目的决定手段嘛。出国真的不是目的,只是另一段漫长旅途的开始而已。
在南京大学读大一的时候,我就一直想着要出国,其实完全不是为了天文,只是觉得自己要出去闯一下,锻炼一下自己。另外在参加完一次次的师生交流、早期科研报告之类的活动之后,我就很明确自己不想在国内读研,我不喜欢那些活动,那些活动总让我觉得很压抑。但对于出国,我没有付诸太多的行动,天文这样一个专业,我不知道本科毕业了可以做什么,那个时候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我没有很认真地上课,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的社团、学生会以及各种各样的组织中度过。
大一的时候跟着学长参加了什么创新项目,I quit halfway, doesn't end well....
那时听说大二会比较空闲,再加身边的牛人都开始准备考试了,所以就报了大二的六月份的GRE。后来事实证明这不是很明智的决定,大二的课程真的很紧,第一次开始挂课,人生就此完整。
过了大二的英语六级,趁热打铁,大三的九月我就把IBT考过了,之后的日子不算太向上,学术依旧没有长进,继续挂课,找了导师,科研很打酱油,其他生活依然丰富多彩。
大三的暑假我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即UCLA交换了3个月,跟了一个很好的导师,做了一个很不错的项目,不得不说,这三个月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很多,硕鼠MM对我说,“你用三个月的时间得到了别人辛苦三年的东西,你还要抱怨什么?”
整个申请差不多是从大四的九月下旬(即2009年9月)开始正式准备的。
总体说来,我是希望自己能早早地把英语考试解决掉,大三的时间可以做一点科研,补一下gpa。
在我申请的时候,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
1.GPA : Overall :82.7 Rank: 3/26
2.GRE : General :550+800+4.5 Sub(Physics): 830 77%
3.TOEFL: Reading:29 Listening:29 Writing:29 Speaking:23
4.Paper : 一篇Submitted Astronomical Journal论文,我是第二作者(2009年和ucla的导师合作完成的,2010年1月被接收)
5.Research experience:有一些观测经历,以及数据处理等等。
6.其他 :全美数学建模的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
南京大学天文系学生会主席
南京大学天协会副会长
coach in X-Changed Cross Cultural Program (免费带小朋友游美国的经历),自我感觉课外活动方面经历比较多。
我一直对GPA感觉有点自卑,物理的sub也低了点。应该看完我的物理sub就没有人会觉得我是牛人,我的major gpa比overall还低,所以基本都不列。我花了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许这就是太放任自流的结果。
1.2推荐时间表
我觉得大一、大二的时候,课程比较多,又非常基础,应该多花点时间好好学习,特别是大二,如果那时候GPA低了,到了大三,由于课程太少了,再怎么努力平均下来GPA还是很低。另外,真的需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专业,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其实身边大学毕业后去找工作、读研、考公务员、转系转专业的人都很多,不要自己把思维限制了。
对于确定今后很想读天文的同学,建议还是早点找个导师(例如在大二的时候),主动跟老师联系一下,哪怕只是打打酱油、看看文章、处理处理数据,至少会对科研有一点概念,也许会发现和自己想象的非常不同吧。因为我有一小段不是很快乐的在创新项目的经历,所以我觉得参加这些项目不失为一个督促自己好好工作的方法,可是如果发现自己反而被各种各样的考查、报告所限制了,不参加而直接与导师联系也不失为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到了大三,如果已经确定出国了,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各种考试。大三上学期可以把IBT考掉,IBT建议不要考得太早,因为有的学校是需要你在入学的时候这个成绩仍然有效的,所以大三去考IBT比较合适。对于一些想出去交换的同学,则可以考虑早点考一次,因为很多交流项目需要IBT成绩的。大三六月考GRE,有了IBT的准备,GRE应该也会容易一点。现在听说GRE要改革了,考试的机会应该会更多,但我仍然建议在大三的时候去考就可以了,不用太早。
出国,英语总是需要的,所以一路上都不能放弃。可是,也不用太过介意英语考试的成绩,因为没有学校会只是因为你的英语成绩不好而卡你的。大三的时候也要注意平衡专业课、英语考试和科研之间的关系。
二、申请篇
2.1选学校
对于天文专业,实在是没有太多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而且之前大多申请的都是研究生,背景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美国有天文专业的学校还是很多的,有的是在physics & astronomy里面,我主要是参考了下面这个网站:http://www.astro.umass.edu/arny/astro_gradprogs.html
我是基本上把网站上面罗列的学校的研究生项目都浏览了一遍,我关注的主要是研究方向,由于那个时候我还不确定自己今后想做什么方向,所以我就偏向研究方向比较广的,另外是有没有望远镜时间,我想做偏向观测方面的。如果对某个学校很喜欢,我就再浏览研究生列表,看一下里面有没有中国学生,有的话就去骚扰一下,问一下那边情况怎样。如果那个人回复得很积极、很正面的话,就考虑申请一下,如果那个人对我爱理不理的,看来他在那边过得很痛苦,就考虑不申请了。我知道这样做随机因素很大,可是我比较在乎生活质量,如果他过得不开心,很大可能我去也会不开心的。另外如果系里一个中国人也没有就算了吧,估计这个学校没有招收中国学生的习惯之类的,我也就不去申请了。
关于天文的ranking:天文很官方的ranking好像只有1995年的,反正我没见到过,后来有各种各样的非官方的排名。我承认到今天我有那么点后悔,应该多申请一些天文更牛、更好的学校,尽管到今天我也不是很知道天文具体的排名是怎样的。
另外,我知道我的物理不是很好,而且感觉和物理系的同学相比没有竞争力,所以我申请的基本全部是astronomy/astrophysics,看到physics & stronomy的就基本全部pass掉了。
最后我一共申请了19个学校:
1. University of Hawaii(UH)
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
3. University of Taxes at Autstin (UT-Autstin)
4. Cornell University
5. Columbia University
6. Johns Hopkings University (JHU)
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 (UW)
8. Penn State University (PSU)
9.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10.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Va)
11.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MD)
12. University of Florida (UFL)
13. University of Arizona (UA)
14.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CB)
15.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UMass)
16.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at Madison (UWM)
17.Caltech,
18.Oxford,
19.AstroMundus (一个德国的项目)
这个顺序差不多也就是我心目中对各个学校的倾向性。
现在看来,一方面我可能申请的学校数量有点多,尽管大家说申请20个左右的学校不算多,但还是要看个人。另外,我当时觉得申请时是拉开档次了,现在看来也不尽然。其实还是应该多申请一些天文方面更牛、更好一点的学校。在美国有的学校综合排名很高,可是天文排名一般,有的学校则相反,所以还是要自己注意。
2.2准备材料
选好学校之后,要注意各个学校的申请截止日期。学校申请材料的过程一般有二种,一种是先到先审,一种是过了deadline一起审。天文的学校一般都是第二种,所以时间上一般都是来得及的,不要太赶,要认真仔细准备材料。现在一般都是网上申请,所以只需要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把网申的东西填好,申请费交掉就好,寄过去的成绩单之类的可以稍晚一点,没关系。
另外还要注意很多学校对美国学生的要求和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可能截止日期不一样,寄的东西也可能不一样,而且有的还有cover letter。有的学校既要寄材料到department,又要寄到研究生院,就是很复杂。
下面简单说一下申请学校需要准备的材料:
1.Personal Statement:我是自己先写了一个类似模板,800-1000字左右,然后再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而进行修改。大概就是说说自己的情况、以前做过的研究、以及以后想工作的方向等内容。由于我的GPA比较低,所以就作了一下说明。
2.Curriculum Vitae:一页就好,模板很多,都大同小异,学术相关的要写,其它方面我觉得列一些也无妨。
3.Letter of Recommendation:一般学校都要3封推荐信(也有要2封或者4封推荐信的)。我的1封推荐信是国内的导师写的,2封是美国的,一封学术方面的(UCLA的导师写的),一封课外活动。一般也都是这样安排,二封写学术方面,一封写一些课外活动、人品之类。我个人很不赞成自己打个草稿然后让导师改改就交的,这样一方面增加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写得可能不是那么真实。所以找好推荐人写好推荐信也很重要,找个了解自己的导师,早点说明。
4.还有一些其它材料如成绩单、在校证明、排名证明之类,可以在百合的飞跃手册上找到具体的办理方法,这些就是留够时间,不要到时候来不及就好。
三、后申请时代
天文的学校一般是没有面试的,目前为止我只听说过University of Michigan 会打电话面试。天文的offer发的很早,我2010年1月9日刚申请结束,没几天就陆陆续续拿到offer了。
关于陶瓷,我没有这么做,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研究经历太少,不知道要和导师讲什么,而且觉得很难在短短几封邮件之中说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另外由于天文系学生的录取一般是由学校录取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有的学校委员会里的人也一年一个样,不固定,所以导师一个人也很难说了算,就像ucla的导师对我说,他不是学校招生委员会里面的人,不能给我什么保证,他让我自己要多申请一些学校。但不管怎样,陶瓷多少应该会有点用处吧,所以大家自己斟酌吧。
3.1申请结果
学校 收到OFFER时间
OSU, 2010.01.02.
PSU, 2010.01.28.
UFL, 2010.01.30.
UT@Austin, 2010.02.02.
UVa, 2010.02.08.
U Hawaii, 2010.02.09.
U Arizona, 2010.02.11.
UCLA, 2010.02.13.
AstroMundus, 2010.02.13.
UMass, 2010.02.14.
UC@Boulder, 2010.02.16.
JHU, 2010.03.06.
我一共拿到了12所学校的OFFER。
WaitingList: UMD,
UW@Seattle
Columbia
Rejection:
Cornell,
Caltech,
UW@Madison,
Oxford
我的WaitingList和Rejection基本上都是自己去问出来的,他们都没有很及时地给我发邮件。WaitingList中Columbia给我的回复很积极,说如果感兴趣欢迎去他们学校看看,很有可能录取。其它二个学校都反应一般,说今年的竞争很激烈,希望不大。听说Cornell今年的经济形势非常不好,打算招5个学生,就只发了5个OFFER,所以比较难。Caltech嘛,一贯的牛校,被拒了也正常。不是很懂为什么UWM拒我,可能是那边的天文系人比较少,基本上都是做galaxies & extragalactic,方向不是很对口。英国学校的申请细节请看xiaojiangjiang的总结。
另外,建议大家拿到OFFER之后如果确定不去的话就早点拒掉,推荐一下其他的同学,也算是为了攒攒RP吧。
3.2背起行囊走天下
2010年2月1日我就到了ucla写毕业论文,我问导师我今后要去哪里读书,他说"you should visit as many places as possible and find where you feel happiest."
所以我就实地考察访问了很多学校:
学校 访问时间
1.OSU (2.10.-2.13.)
2.UFL (2.18.-2.21.)
3.UC @Boulder (2.27.-3.02.)
4.UCLA (3.08.-3.09.)
5.U Hawaii (3.14.-3.17.)
6.PSU (3.18.-3.20.)
7.JHU (3.21.-3.23.)
8.U Arizona (3.31.-4.04.)
9.UT@Austin 2009年暑假去访问过了。
通过访问,我写了DayDreaming和NightDreaming, DayDreaming是主要介绍学校和地理位置的,NightDreaming则主要是写天文的。
3.3何去何从
很幸运是的选校的时候我正好在美国做毕业论文,所以有机会去实地访问了很多地方,对学校、导师、研究生会有很多直观的印象。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之后,我把范围锁定到了三个学校:OSU, UCLA, U Arionza。
下面简述一下我的选校标准:
A. 学术方面:
(a) overall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就是整体的教育模式,是否需要做TA,什么时候做TA,什么时候开始做研究,课程设置情况如何,资格考试怎样,毕业的时候一般发多少文章等等。
(b) advisor:
导师的质量是软件条件,有没有很适合的导师。有的学校总体的科研实力很强,可是并不代表很会培养学生,有的导师不是很愿意或者不能带学生了。有的导师不是很在乎学生,等等。一般需要找到>3 potential advisors
(c)Telescope time:
望远镜时间是硬件条件,Then the science you can do is not limited by telescope. It is only limited by your imagination.以及学生可不可以做PI,等等。
(d)Reputation:
学校天文总体的声誉情况,以后毕业后学生的去处,等等。
B. 生活方面:
(a) graduate students:
去看学校的时候可以顺便观察一下研究生是否很友好,系里的氛围是不是很和谐。
(b)City:
学校所处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治安、消费水平,等等。
(c) Chinese friends:
看一下那边的中国留学生生活得怎样,这很可能是你未来生活的写照。
对其中的每一项,我都有自己的期望值,按这个一项一项对照下来,我觉得UA是最合适的,所以我是一心觉得我会去UA了。结果,世事难料,somehow, ucla的导师对我太好了,权衡之下感性大于理性,我决定留在了ULCA,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挣扎到4月14日才最后决定的结果。
关于最后的选学校,再多说两句:
1.It’s all up to you.
选一个学校,也许专业排名、综合排名什么的都很重要,可是自己想想,今后要在那个地方呆上5、6年的,综合考虑一下吧,但是心态真的很重要,同一个地方,几乎一样的情况,我见到有的人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过得很郁闷,其他人的模板真的都不一定适合你,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2.选定了之后不要抱怨,请相信这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觉得生活不像游戏可以存档、复读的,选一条路走着不好玩就再去走另一条路。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早知道这样,就不来这里了,如果我去XXX地方会过得更好,更开心。真的不要有这种想法,这样只会让自己更不开心的,要相信这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并且好好适应吧。(文/许偲艺)
四、出国留学会对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
出国留学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很多出国留学的人都是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望,而且在当地解决了很多朋友,他可以有机会了解国外是发展什么情况,更好的将国外的技术转移到中国,从而赚取巨额的利润,中国的很多商业模式都是跟着国外学习的啊,这些引进商业模式的人基本上都能成为国内的商业奇才或者栋梁。
以上就是关于出国留学收获与感悟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