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绿皮书(景观设计书籍)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绿皮书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园林设计的书本有哪些/?
风景园林参考书目
一、历史类:
01.《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
03.《西方造园变迁史》 针之谷钟吉
04.《造园史纲》童 寯
05.《西方园林》 郦芷若,朱建宁
06.《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07.《外国造园艺术》 陈志华
08.《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周武忠
09.《世界园林发展概论--走向自然的世界园林史图说》张祖刚
10.《世界公园》 郦芷若,唐学山译
11.《世界景观设计》伊丽莎白,罗杰斯
12.《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王晓俊
二.理论类
104.《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 俞孔坚李迪华
105.《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 刘滨谊
10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李 敏
108.《艮岳景象研究》 朱育帆
16.《设计结合自然》 麦克哈格
17.《景观设计学》 西蒙兹
18.《人性场所》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译者:俞孔坚等)
19.《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
20.《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曹礼昆译
21.《园冶》 计成
22.《说园》 陈丛周
2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彭一刚
26.《现代景观规划设计》 刘滨谊
28.《理想景观探源》 俞孔坚
29.《景观:生态.文化.感知》 俞孔坚
31.《风景园林设计》 王晓俊
32.《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俞孔坚
33. 《交往与空间》扬·盖尔
35.《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同济大学等编
36.《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
37.《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 孙筱祥
38.《图解人类景观》译著者:刘滨谊
39.《园林设计》李雄,唐学山
40.《作庭记》
41.《日本造园的艺术与鉴赏》
42.《学造园》胡德君
43.《法国勒诺特尔式园林的艺术成就及其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 林箐
44.《景观设计思想发展史》斯坦尼兹
45.《景观形式的生成与系统》 董骢
97.《避暑山庄园林艺术》 孟兆桢
98.《地形的塑造初探》 刘晓明
100.《从概念到形式》
三、建筑类:
34《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吴良镛
25.《环境行为学概论》 李道增
46.《建筑十书》 维特鲁威
47.《建筑的伦理功能》 卡斯腾?哈里斯
48.《建筑的永恒之道》 C亚历山大等
24.《建筑模式语言》 亚历山大等
27.《俄勒冈实验》 亚历山大等
30.《住宅制造》 亚历山大等
49.《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弗朗西斯D.K.钦(译者:邹德侬)
50.《建筑空间组合论》 彭一刚
51.《广义建筑学》 吴良镛
52.《现代建筑理论》 刘先觉
53.《平常建筑》 张永和
54.《此时此地》刘家琨
55.《工程报告》 崔恺
56.《营造乌托邦》 汤桦
57.《现代建筑语言》布鲁诺塞韦
58.《城记》王军
59.《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鲍家声
60.《街道的美学》 芦原义信
61.《走向新建筑》 柯布西耶
62.《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戈德伯格 译者:李大夏
63.《建筑的复杂性与模糊性》 文丘里
64.《建筑初步》田学哲
65.《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罗杰·H·克拉克、迈可·波斯著,汤纪敏译
66.《大师作品分析》王晓红
67.《建筑的开始》中央美院
68.《设计与分析》
69.《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
111.《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
70.《建筑师的二十岁》
71.《安藤忠雄论建筑》
72.《柯布西耶与学生的对话》
73.《中国建筑史》
74.《外国建筑史》
四、城规类:
106.《城市设计新理论》 亚历山大等
101.《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吕斌
102.《中国城市建设史》 董鉴泓
103.《外国城市建设史》 沈玉麟
110.《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清华大学
02.《城市设计》 王建国
13.《城市意向》 凯文林奇
14.《城市形态》 凯文林奇
15.《总体设计》 凯文林奇
112.《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 阿尔伯斯
113.《城市与区域规划》 霍尔
114.《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元
五、案例类
99.《欧洲新景观》王向荣,林箐
75.《德国景观设计1-2》
76.《日本最新景观设计1-3》
77.《台湾景观设计98/99/2000/2001/2002/2003》
78.《90年代日本环境设计50例》章俊华
79.《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俞孔坚
80.《佐佐木叶二作品集》
81.《升野俊明作品集》
82.《户田芳树作品集》
83.《新技术庭园》
84.《环境与景观设计经典案例》
85.《亚太景观》1 2
86.《美国最新规划与景观设计》
87.《荷兰最新规划与景观设计》
88. 《新景观设计》
89.《德国生态水景设计》
90.《玛莎施瓦茨-超越平凡》
91.《皮德沃克-极简主义庭园》
92.《园林设计论坛》
109.《佐佐木事务所》
六、实践类:
93.《景观细部图集》 迈克尔
94.《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 尼古拉斯.T.丹尼斯等
七、植物类:
95.《植物造景》 苏雪痕
96.《植物景观造园应用实例》 薛聪贤
由于我们学校的环境艺术课程侧重于建筑设计类,对景观等的设计不太重视,导致我们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今天刚看到四年制景观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发到这里,与同学们共享:
一年级:
造型基础课:素描 色彩 雕塑 陶艺
风景园林史概论
景观生态学初步
设计基础课:平面构成 色彩构成 图案装饰 抽象色彩
城市规划学基础
行为组织基础
二年级:
造型基础课:设计素描 建筑速写 风景速写 风景色彩写生
建筑设计与场地规划
环境社会学
专业基础课:专业测绘 立体构成
景观设计理论 原理和方法
土地建筑工程技术基础
三年级:
专业制图(手工)
建筑学工程技术理论
树木植物学与种植设计
土壤学
专业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3D)
中外风景园林史
土壤实验与植物配伍
规划设计选修课
四年级:
园林规划设计
广场规划设计
景观内单体构成训练
专业多媒体动画制作
景观整体规划设计
景观效果建模
主题景观规划设计
实际景观设计工程实践
组织管理能力综合运用
普通选修课
选修课:
基本选修课:人类聚居环境学 风景建筑导论都市自然与人类环境景观感受与评估
规划设计选修课:城市规划设计 环境规划生态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普通选修课:山水园林文学 中国山水画 风水学 城市景观论建筑小品计算机多媒体应用 公园与休憩学
二、风景园林设计要素都有哪些?风景园林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地形、植物材料、建筑物、铺装、园林构筑物、水、设计程序
风景园林设计内容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范围内的硬质铺装、苗木种植、景观建筑、构筑、景观墙体、围墙、小品、微地形、水景、灯光、景观给排水、背景音乐、附属设施等内容的设计以及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服务。设计方应提供的资料:方案文本、扩初图、施工图、图纸及光盘,具体内容及数量不多说了。三、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3.1生态优先原则
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3.2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3.3生态可协调性原则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4、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原则
4.1 以生态发展为依据, 发挥“绿”的效益
“绿”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绿”的效益包括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所以要合理配置植物造景的绿色效益。
4.2 自然性、生活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中的人们向往绿色,渴望回归大自然环境。因此,在景观设计时,植物造景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气候、降雨量等自然条件,以人为本,充满生活气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将各种矛盾融合统一在规划中, 形成最理想的景观环境,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4.3 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与合理引进相结合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 树种地区差异较大,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原则。同时, 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5、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设计方法
5.1 营造完美的植物群落景观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尤其是“生态节约型公园”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以植物群落为主,人工设施为辅的发展趋势。营造优美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有以下几方面。
5.1.1 利用植物材料不同的色彩、姿态进行搭配, 配合景区功能形成空间的变化;以总体规划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依据,合理布置植物群落,植物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分隔空间、引导空间的变化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 形成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空间, 闭而不封,透而不通,似联非联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5.1.2 利用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四季明朗,植物可直接提供春季繁花烂漫,夏季浓荫盖地,秋季枫叶如火,硕果累累,冬季银干琼枝。植物的生长变化塑造了景观的时序变化, 赋予了景观的生命力, 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5.1.3 利用植物景观塑造诗化意境:自古以来植物的美都让文人的赞叹,留下无数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优美诗篇。“百载山体满峭壁,今朝岁月尽园林。路旁绿树轻轻舞, 天上白云细细呤。针灌千行游目醉,枝叶五鼓赋诗频。万花拙笔文辞愧, 唯见真情一寸心。”给后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5.1.4 利用植物特性调节生态环境;植物本身具有它的生活习性, 根据植物的生活特性, 合理配置树种的结构, 调节净化生态环境。
5.2 景观元素的.有机组合;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是构成景观的五大要素,各个要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景素。
5.2.1植物与建筑的组合; 植物与建筑的组合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组合, 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风格、功能、体量、质感与色彩, 使建筑与植物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植物种植的位置,避免建筑的遮挡影响植物生长。建筑的线条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活泼。要形成静态与动态均衡构图,使植物与建筑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
5.2.2 植物与山体的组合;所谓古语“山籍树而为衣, 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见树之光辉”,既呈现了植物与山体的结合效果,又说明了植物与山体相辅相成, 构成山体的美丽景观。
5.2.3 植物与水体的组合;明净、清澈的水体是园林公园的灵魂, 而园林公园水体又是借助植物来丰富山体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在丰富山体景观层次的同时,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在与水体结合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种植, 才能确保水体景观的形成。
5.2.4 植物与道路铺装的组合;植物与道路的铺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树种及种植方式。植物和道路设计要多层多样形式, 让游客和居民步行有安全感和观景的欣赏感。
6、结束语
我国城市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合理的绿化景观规划,合理设置公共绿地,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等是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件大事。可见,城市生态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生存环境是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四、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理论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三元论(引言于同济大学刘滨谊老师著名理论):
形态——(景观环境形象)——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设计,即狭义的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生态绿化)——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文态——(大众行为心理)——人类行为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绿皮书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