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ism国际学校(菲律宾 国际学校)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菲律宾ism国际学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菲律宾用英语怎么说
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是东南亚的一个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融合了许多东、西方的风俗习惯特点,富于异国风情。那么你知道菲律宾用英语怎么说吗?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菲律宾的英语说法,欢迎大家学习!
菲律宾的英语说法: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相关英语表达:
菲律宾国旗 Flag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总统 presidents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鳄 Philippine crocodile
菲律宾经济 Economy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的英语例句:
1. The Philippines has just 6,000 square kilometres of forest left.
菲律宾只剩下6,000平方公里的森林了。
2. Many Filipinos see the bases as an extension of American colonial rule.
很多菲律宾人视这些基地为美国殖民统治的延续。
3. The Philippines needs capital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菲律宾需要资本与技术转让。
4. We weighed anchor in the afternoon and started for the Philippines.
我们在下午启航,前往菲律宾.
5. Wild tribes still inhabit part of the Philippines.
菲律宾部分地区仍然居住着一些原始部落.
6. In May a typhoon hit the Philippines.
5月,台风袭击了菲律宾.
7. Spain ceded the Philippines to the United States.
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割让给美国.
8. Japan lies to the north of Philippines.
日本在菲律宾群岛的北面.
9. Ms Halliwell visited the Philippines in her capacity as a Special Representative of Unicef.
哈利韦尔女士以联合国 儿童 基金会特别代表的身份访问了菲律宾。
10. Ferdinand Marcos fled to Hawaii in 1986 after being deposed as president of the Philippines.
1986年,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被赶下台后逃往了夏威夷。
11. A cloud of volcanic ash is spreading across wide areas of the Philippines.
火山灰云层正在菲律宾大范围扩散。
12. Mexico and the Philippines have both concluded agreements with their commercial bank creditors.
墨西哥和菲律宾均已与商业银行债权人达成了协议。
13. The Philippine government wants the US to maintain a military presence in Southeast Asia.
菲律宾政府希望美国继续在东南亚驻军。
14. This explains why Philippine officials are often accused of taking bribes and cronyism.
这些问题,就是为何菲律宾官员经常被指贪赃枉法、朋党营私的答案.
15. Troops in the Philippines have been put on full alert in anticipation of trouble during a planned general strike.
因料到在有组织的大罢工期间可能会出现骚乱,菲律宾的军队已进入全面戒备状态。
二、“新帝国主义”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新帝国主义”是当前国际左翼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它被看作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形式或新阶段。毋庸置疑, “帝国主义”在社会科学领域属于高频率使用的流行词汇,作为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其内涵又一向具有丰富、变动的特点,然而越是如此,概念也就变得越不确定。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冷战之前的帝国主义研究中,也体现在今天泛滥如觞的种种 “新帝国主义”论中。因此,挖掘 “帝国主义”多元表述背后存在的问题,继而把握住变动中的概念的本质,不仅对于理解整个帝国主义理论史非常必要,更是理解今天的新帝国主义问题所迫切需要的。
一、当代帝国主义研究中的混沌问题
在国际左翼学术界,尽管人们已经普遍认同一个观点:所谓新的帝国主义与二战前的古典帝国主义存在根本区别,即新帝国主义不再追求表现为领土兼并和殖民征服的直接政治统治,而是注重经济控制的作用,但围绕 “新帝国主义”依然有诸多争论和分歧,其中暴露出的最主要问题是,“新帝国主义”的指向并不很明确。
首先,国际左翼在 “何为新帝国主义”上认识并不统一。有的学者把新帝国主义看作是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有的强调二战后或冷战结束后的美国资本主义霸权,还有的专指新世纪美国的军事侵略行径。
其次,即便是同一个作者,对新帝国主义概念的使用也出现了一定的混乱。它时而被定义为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时而又是一套 (政治或经济的、或二者兼有的)权力机制,时而被当做一种行为模式,时而又被说成一种政策。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许多国际左翼学者并没有很好地说明新帝国主义与当代战争、军国主义的具体关系。进入新千年以来的所谓美国反恐战争正是促成 “新美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产生,并成为热门话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左翼学者倾向于认为,美国的新帝国主义与旧帝国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即都根源于资本主义积累的扩张性,但是,我们能否由此说,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旧帝国主义战争的简单复归?既然殖民征服已不再是新帝国主义的特征,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他国的军事干涉行动又意味着什么?军事行动体现的暴力征服究竟是帝国主义的附带结果还是本身也是帝国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实际上关系到左翼新帝国主义理论的逻辑自洽和现实说服力。然而许多作者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恰恰是语焉不详的,这种情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者中尤为常见。
例如,美国 《每月评论》主编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John Bellamy Foster)指出, “帝国主义”是用来揭露和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术语,因此,他把 “新帝国主义”叫做 “以全球化高级阶段的垄断资本主义为特征的时代”。在其他左翼经济学者的论述中, “新帝国主义”也常常作为 “全球跨国垄断资本权力”、“新自由主义的世界统治”,或者 “美国金融霸权”等诸如此类与经济霸权相联系的概念的同义语出现。在这些学者看来,新帝国主义问题很大程度上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问题,这样,他们对战争等超经济暴力形式的独特意义基本缺乏足够的或独立的分析;但另一方面,美国的军事霸权和战争行为又往往构成他们关于 “新美帝国主义”命题的重要内容和论证归宿,这就形成了一定的逻辑矛盾,同时也造成在 “新美帝国主义”概念的指向上,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话语与美国军事霸权的话语往往不同程度地混杂在一起。福斯特也经常将 “帝国主义政策”与 “垄断资本扩张”、“军国主义”等术语混用,但是,很明显,这些概念并不能直接等同。概念运用和议题的混沌,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不少左翼在 “新帝国主义”的本质内涵,以及 “新帝国主义”理论所蕴含的问题核心上缺乏明晰的意识。
综上来看,当代的新帝国主义研究方法 (借用阿格列塔的话)具有浓厚的经济还原论色彩,在此分析框架中,包括军事征服在内的超经济强制的地位是模糊不清的。应该说,这一研究思路来源于第二国际的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因为后者把帝国主义的根源完全归结为资本积累特性。然而,古典帝国主义理论与当代的新帝国主义理论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前提的。与 “新帝国主义”的议题相比,一战前后的古典帝国主义时期,无论是 “帝国主义”所指对象,还是帝国主义研究的问题意识都很明确,那就是,如何看待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加剧的西方列强对外抢占殖民地和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 (帝国主义争霸战争)。此外,即便是古典帝国主义作家,在从经济方面来解释帝国主义的根源和本质上,也并非无懈可击。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论以资本主义再生产不能自我实现的消费不足论为前提,但这一点已遭到来自理论和现实的诸多有力质疑,因而日益被削弱了。考茨基从工业国与农业国的矛盾出发来解释帝国主义,也早就受到列宁的驳斥。列宁正确地指出他立论的错误:帝国主义不只发生在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而且也发生于工业国之间。布哈林把帝国主义归结为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与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资本竞争间矛盾的产物,但是,民族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导致的冲突,并不必然要以战争的极端形式来解决,这种情况对于今天来说更是毋庸置疑的。希法亭关于资本输出的论述中,已经存在着某种矛盾——资本输出的不同形式恰恰表明,并不是对一切外部区域的投资都能产生扩张领土的动机,只有在那些非资本主义的落后地区和 “无人认领区”,才引起了以暴力来实现投资利益的需要。同样,列宁在强调对外 (政治经济)扩张是垄断资本的根本要求时,又区分了垄断资本在美洲等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地区和亚非拉等资本主义不发展地区的不同统治方式,因而也无意中区分了殖民地的两种形式:经济殖民地和政治殖民地。经济殖民地,即非暴力统治的经济附庸,正是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统治的主要类型,这反而说明了经济上的控制和垄断并不必然引起政治上的控制和垄断。以上表明,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完全从那一时期的资本积累过程中寻找帝国主义的根据,是不够充分的。
就此需要再次明确,古典帝国主义作家到资本积累过程中去寻找的,不是帝国主义本身,而是帝国主义的根源,不过,他们通过把帝国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必然产物的论述路径,将原先表现为殖民征服与列强争霸战争的帝国主义议题,转换为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议题。例如,当列宁把帝国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等同起来时,他实际上是以 “垄断资本主义必定导致殖民征服战争和争霸战争”为前提假设的。但问题就在于,沿用列宁帝国主义论断的当代理论家们却摈弃了这个前提,承认在当代殖民主义和列强之间的战争并非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在他们那里,一方面, “帝国主义”成了一个包罗资本主义万象的含混术语;另一方面,继续借用古典理论指向领土垄断的分析思路来解释当代 “非领土垄断的军事冲突”的实质,这本身就存在着逻辑矛盾,反而在理论上更加削弱资本积累与暴力的超经济强制这二者间的逻辑联系,使有关当代帝国主义的问题意识更加模糊。
二、两种积累逻辑:对概念内涵和问题意识的廓清
对于 “帝国主义”与 “新帝国主义”内涵不清 问 题,加 拿 大 学 者 利 奥 · 帕 尼 奇 (LeoPanitch)和萨姆 · 金丁 (Sam Gindin)较为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们提出要从概念上区分 “资本主义”与 “帝国主义”,认为不能直接把 “帝国主义”归结为资本主义的一定阶段,混淆二者的范畴。资本主义是经济和生产关系的领域,帝国主义则与国家行为或国家关系相关,二者分别属于经济与政治的不同范畴。不过,尽管帕尼奇和金丁严格限制了 “帝国主义”的领域,他们对新美帝国主义本质的阐释照样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囊括了进去,同时却没有指明 “资本主义”与 “帝国主义”这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世界体系的代表人物之一——乔瓦尼·阿锐基 (Giovanni Arrighi)较早注意到了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的内在矛盾。在20世纪70年代末写的《帝国主义几何学》一书中,他通过对比和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不同的扩张模式指出,由霍布森开创、并由列宁极大发展的帝国主义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因为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的帝国主义的内在动力都是各不相同的。
阿锐基试图开辟一条新的解释路径。他从葛兰西的理论中引入了 “霸权”的概念,用以替代 “帝国主义”的概念。在阿锐基那里, “霸权”似乎是个综合性概念,它既包含了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关系,又体现了权力的强制和认同的结合,它只指向一个在世界体系中具有统治地位的国家,即霸权国家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帝国主义国家可以有多个)。沿着同一思路,阿锐基区分了不同历史时期霸权的不同特征,并揭示霸权背后实际上存在两种权力逻辑: “领土阶级统治”(territorialism)的权力逻辑和 “资本主义”的权力逻辑,前者的根本目的是取得领土,后者则追求利润 (货币资本)。两种权力逻辑在不同国家存在不同的组合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不同的帝国主义模式。阿锐基的分析方法其实并非独一无二,在许多具有历史敏锐性的作者那里也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结论。早在考茨基分析帝国主义时,他就已经指出,国家对外扩张虽然必须以经济条件为依据,但并不是每次扩张都出于直接的经济要求。概括地说,国家扩张背后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工业资本主义兼并农业区的经济动机 (他称之为“帝国主义的动机”),它只是19世纪末新出现的扩张倾向;另一种则是迄今为止一直存在的、更为原始的动机,即单纯依靠暴力来占有领土和勒索贡品,实施直接政治统治,它仍然构成19世纪末以来的殖民主义的重要内容。考茨基的这一论述通常是为人们所忽略的。也正基于此,他才认为帝国主义只是可采取的其中一种政策,因而,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也只是一种可能性,这一观点遭到了列宁的猛烈抨击。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同样区分了帝国主义中所包含的 “权力积累”和 “资本积累”的不同方式。大卫·哈维 (David Harvey)对新帝国主义的阐释则深受阿伦特和阿锐基的启发,他也提出 “权力的领土逻辑”和 “权力的资本逻辑”的概念,认为前者代表国家战略对领土 (空间)控制的要求,其手段是超经济的强制,后者则是资本积累的要求,其手段是经济强制,帝国主义正是反映了同一积累过程中这二者间的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不得不说,阿锐基等人在方法论上的创新拓宽和提升了我们把握帝国主义的视角,也深化了我们对帝国主义本质的理解。总结起来就是,他们都区分出了私有制社会中两种不同的、并列的财富积累方式——超经济强制 (与哈维的术语“剥夺性积累”类似,但又不完全一致)与经济强制 (“强制”在阿锐基那里,又必须同时带有“认同”的意味)。超经济强制的主要实施主体是国家,它表现为通过战争等暴力征服手段来获取国家政治霸权,是前资本主义的积累逻辑;而经济强制反映的是资本的权力,它表现为单纯的经济上的剥削关系,又可称为资本积累的逻辑。这两种积累逻辑虽然具有共同利益的一面,但也有相互独立性,因而,两种可能的积累要求的差异及其辩证关系是构成霸权扩张、帝国主义行为的动力和基础。从这种理论视角来看,古典帝国主义中所包含的领土兼并式的积累具有其内在相对独立的逻辑,并不必然和完全被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一战前的帝国主义行为中,殖民征服与资本剥削的对象并非总是一致,且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张方式存在差异。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帕尼奇和金丁把 “帝国主义”仅仅划入政治的范畴是片面的,这一判断也与后面他们的理论展开逻辑相矛盾。当帕尼奇和金丁批判新帝国主义时,他们同样不得不借助大量的经济分析,通过资本积累的演变方式来论证新帝国主义的权力,并用 “美帝国”这个综合性概念来作为新帝国主义的现实范本。(包括 “新帝国主义”在内的) “帝国主义” (正如阿锐基的 “霸权”一样)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同时包含了压迫性的军事暴力征服和资本积累霸权这两个方面,表现为霸权力量的政治统治权力和经济统治权力。关于这一点,哈维也明确表示,在对帝国主义做具体分析时,应避免落入单纯的经济或政治模式。无独有偶,亚历克斯·卡里尼科斯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资本间的经济竞争与国家间的地缘政治竞争” 两种形式的交叉和融合,构成了 “资本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探讨这两种形式的关系。
三、两种积累逻辑关系的演变与帝国主义的本质
但是,即便指明了作为帝国主义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两种积累逻辑,对于另一同样重要的问题——两种积累逻辑之间关系的运动发展轨迹和方向,阿锐基和哈维等人却还没有足够清楚地加以阐释,而这恰恰是阐明从古典帝国主义到新帝国主义发展根源的关键所在。尽管阿锐基指出,每一次世界体系积累周期更替 (同时也是霸权的更替)的动因在于,新的霸权的积累体系具有优于前一轮的霸权积累体系的特点,但是我们从中并不十分确切地了解,为何在英国霸权身上,“领主阶级的权力逻辑”体现较强,而到美国霸权,“领主阶级的权力逻辑”体现较弱,且 “资本的权力逻辑”成为其主导下的世界体系的积累逻辑?哈维的新帝国主义论则从一开始就设定国家权力及其积累逻辑处于资本积累逻辑的从属地位,也没有涉及二者关系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哈维并没有明确区分所谓的领土 (空间)控制与领土的直接控制,在他看来, “权力的领土逻辑”是一直存在于新帝国主义中的。相反,从埃伦·伍德 (Allen Wood)具有强烈历史感的著作 《资本的帝国》那里,我们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从古代的帝国模式到当代的美帝国主义,经济强制是如何逐渐取代超经济强制成为帝国可靠的统治工具的。伍德首先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的帝国与资本的帝国 (这种区分在阿锐基的霸权周期论中并不明显)。她指出,古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作为以掠夺领土、聚敛资源为目标的 “领土的帝国”,中华帝国作为压制大地主阶级、依靠庞大的官僚体制的中央集权帝国,阿拉伯穆斯林帝国、威尼斯帝国、荷兰共和国作为致力于夺取国际贸易控制权的 “商业帝国”,无论它们的形式有多么不同,都是通过直接的暴力胁迫占有财富,实行超经济统治。前资本主义帝国的经济基础是小生产者的贡赋制,因而生产者、剥削者不存在市场依赖现象,军事、政治强制与经济强制来自同一根源。到了16世纪的英国,由于领主们采用竞争性的土地租赁制度,经济法则开始成为剥削的手段,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由资本逻辑驱动的帝国主义形式的出现。但大英帝国的对外扩张仍然通过暴力实施领土的直接控制,所以它可以看作是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帝国模式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超经济强制向经济法则过渡的时期。只有到了二战后,才最终确立了资本的帝国,即美帝国主义的统治。在某种意义上,沃勒斯坦 (Wallerstein)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可以看作是做了类似的阐释。他揭示,古代帝国体系与现代世界经济体系 (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两种具有不同的剩余攫取方式的世界体系。帝国体系建立于以暴力胁迫来占有剩余的政治集权化基础之上,世界经济体系则通过生产机制、世界市场来获取剩余。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帝国体系随着前资本主义制度的瓦解,被世界经济体系所代替。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政治力量不再作为中央经济的体现,它被用来保证资本的垄断权利。
结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尝试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得出几点关于帝国主义 (以及新帝国主义)的结论:
1.帝国主义作为霸权国家经济统治权力与政治统治权力的结合点,其本质涉及两种权力(作为两种积累逻辑的外在表现)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关系变化。
2.两种权力关系的发展变化又是以社会的一定经济关系,及其阶级关系的变化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暴力强制和胁迫维持的小生产者的贡赋制,国家的暴力统治与经济剥削都来自于同一根源,即来自于专制君主(或封建领主)。对人口和领土的占有就成为统治阶级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即便商业和对外贸易也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的。因而,专制权力的对外扩张就表现为领土兼并和对人身的直接控制等超经济强制的财富掠夺,也即暴力征服,正如阿瑞吉所说的,它体现了 “领主阶级的积累逻辑”。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经济从政治力量中逐渐独立出来,政治统治权力和经济统治权力的直接来源也分开了。政治统治权力来源于国家及其统治者,而经济统治权力来源于生产和交换中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资本追求抽象的价值增殖,它通过对经济过程的控制(例如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专业化、促进流通)就能实现这一点。因而,资本主义越发达,控制人身和吞并领土就越不必要,相应地,前资本主义的专制权力的积累逻辑和积累方式就越遭到削弱。
3.古典帝国主义混杂着两种积累逻辑。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古典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的扩张实际上有两种方式,既存在领土兼并和维持殖民地封建剥削制度的超经济强制,又存在资本输出和不平等贸易等的经济强制,并且不同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两种积累方式的采用有所侧重。正如我们已经了解的,英国帝国主义是两种方式并存,它在殖民地非洲和印度主要采用超经济强制,而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地则采用经济强制。这是因为当时在英国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虽然已经基本占主导,但在上层统治结构中,专制权力还未完全被消除;而在外部,其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并未建立,从而经济剥削的资本积累逻辑对其无法起有效作用,所以,英国对外扩张带有较强的前资本主义的专制权力积累逻辑色彩。葡萄牙、意大利、德国以及俄罗斯同样是老牌的殖民帝国,但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当时还未占主导,政治统治制度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因而对外主要采取的是领土扩张的超经济强制方式。由于美国没有经过封建主义,且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国内完全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对外虽然也有抢占菲律宾等少数殖民地的超经济强制的一面,但主要还是通过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剥削来实现资本的积累。
尽管资本积累与专制权力的积累存在一定的内在冲突——资本积累本质上趋向于自由流动、同一,而专制权力的积累趋向于分隔和割据,但在当时的现实积累过程中,资本与专制权力却相互结合起来,并彼此利用:在首先分割式的占领中,资本借助着专制权力的暴力机器来为它的市场开辟道路,从而不断扩大积累领域;另一方面,资本又为专制权力巩固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提供有力的物质工具。但是,既然专制权力的暴力征服 (超经济强制)还作为一种独立的积累方式存在,既然资本积累还不得不与专制权力的积累相结合,也就证明:在那一历史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还未达到它的高度发展。相反,这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时期——只有英美等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已取得统治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还在争取统治权,而在广大的外围地区,前资本主义制度或逐渐处于瓦解中或稳固未动。阿伦特恰如其分地指出,19世纪末帝国主义的兴起, “是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权的第一个阶段,而非资本主义的最终阶段”。二战后才进入了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由于美国无论在全球经济秩序还是军事实力方面都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首要维护者,因而,美国霸权通常被看作是新帝国主义的典型 (但不应是唯一的)范本,或某种程度上的同义语。正是在该历史阶段,两种积累逻辑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资本的权力 (经济强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世界扩张主导的积累逻辑,暴力征服则随着专制权力在其内部的消亡,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积累方式,而是退到了单纯的上层建筑领域,超经济强制也就不再表现为一种积累逻辑了,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的当代帝国主义并不以对领土的兼并和人身的直接统治为目标。在此意义上,暴力的实施者——国家变成了 “完全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国家权力的发挥,包括国家战略的确立、军事力量的运用,尽管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从根本上来说,最终是为资本积累服务,服从于国家资本积累的内在要求的。另一方面,在资本权力的逻辑主导下,资本的积累仍然离不开包括军事征服在内的超经济强制,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需要在内部和外部都形成有利于资本积累的阶级关系,这就要求在国家和国际层面都提供军事和政治力量保障:在国内,国家必须强行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并镇压威胁到资本积累秩序的阶级反抗;在国际,大国必须对落后国家实行地缘政治的控制,并对竞争者建立一种军事威慑力,以开辟和维护大国资本的海外利益。这样,超经济强制就与经济强制一起,共同构成了二战后霸权国家的资本主义实现全球统治的两种并列手段,经济强制是其中的主要手段,超经济强制是辅助手段,因此后者的运用并不总是频繁和直接的。冷战结束后,美国霸权的扩张尤为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经济强制与超经济强制的关系、战争等军事暴力行为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地位和性质的改变,正是体现新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所在。也正是在资本逻辑主导的意义上,与彻底批判古典帝国主义理论的观点不同,笔者认为,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对经济根本性的强调,以及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述,在所谓的 “新帝国主义”时代仍然具有继承与发展的价值
三、急需!旅游的名词解释,谢谢.
旅游lǚyóu(Tour)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后缀—ism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根tour与后缀 —ism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Tourist)。
《韦伯斯特大学词典》中对旅游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旅行;为旅游者提供旅程和服务的行业”。
“旅游”有两种不同角度的定义:
概念定义(ConceptualDefinition):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及将它与其他类似的、有时是相关的,但是又不相同的活动区别开来。
技术定义(Techn010gicaIDefinitjon):用它来为统计和立法提供旅游信息。各种旅游技术定义所提供的含义或限定在国内和国际范畴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后一种方法,即技术定义的采用有助于实现可比性国际旅游数据收集工作的标准化。
一、现代旅游业定义
(1)定义旅游的三要素
尽管上文中所提及的技术定义应当适用于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这两个领域,但是在涉及国内旅游时,这些定义并没有为所有的国家所采用。不过,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定义中的三个方面的要素:
——出游的目的
——旅行的距离
——逗留的时间
(2)对出游的目的定义
以该尺度为基础的定义旨在涵盖现代旅游的主要内容。
——一般消遣性旅游,非强制性的或自主决定的旅游活动。他们只把消遣旅游者视为旅游者,并且有意把商务旅游单列出去。
——商务和会议旅游,往往是和一定量的消遣旅游结合在一起的。参加会议公务旅游也被视为旅游。
——宗教旅游,以宗教活动为目的的出行活动。
——体育旅游,与重大体育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旅游。
(3)对旅行距离的定义
异地旅游(Non—10calTravel):许多国家、区域和机构采用居住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往返距离作为重要的统计尺度。
旅行距离:确定的标准差别很大,从0到160公里)不等。低于所规定的最短行程的旅游在官方旅游估算中不包括在内,标准具有人为和任意性。
(4)对逗留时间的定义
过夜游客:为了符合限定“旅游者”的文字标准,大多数有关旅游者和游客的定义中,都包含有在目的地必须至少逗留一夜的规定。
“过夜”的规定就把许多消遣型的“一日游”排除在外了,而事实上,“一日游”往往是旅游景点、餐馆和其他的旅游设施收入的重要来源。
(5)其他方面
旅游者的居住:在进行市场定位和制定相关市场战略时,了解旅游者的居住地要比确定其他的人口统计方面的因素,如民族和国籍等更为重要。
交通方式: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一些目的地通过收集游客交通方式(航空、火车、轮船、长途汽车、轿车或其他工具)的信息来获得有关游客旅行模式的信息。
二、国际组织关于旅游的定义
(1)1936年,第一次定义国际旅游者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间,世界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因此在统计上迫切需要有一个更准确的定义。1936年举行的一个国际论坛,国家联盟统计专家委员会首次提出,“外国旅游者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其他国家旅行至少24小时以上的人”。1945年,联合国(取代了原来的国家联盟)认可了这一定义,但是增加了“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限定。
(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1963年,联合国国际旅游大会在罗马召开。这次大会是当时的国际官方旅游组织联盟(英文名字的缩写为IUOTO,即现在的世界旅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发起的。
大会提出应采用“游客”(Visitor)这个新词汇。游客是指离开其惯常居住地所在国到其他国家去,且主要目的不是在所访问的国家内获取收入的旅行者。游客包括两类不同的旅行者:
——旅游者(Tourist):在所访问的国家逗留时间超过24小时且以休闲、商务、家事、使命或会议为目的的临时性游客;
——短期旅游者(Excursionists):在所访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在24小时以内,且不过夜的临时性游客(包括游船旅游者)。
从1963年开始,绝大多数国家接受了这次联合国大会所提出的游客、旅游者和短期旅游者的定义以及以后所作的多次修改。
在1967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提议,应该建立一个单独的游客类别。旅游者至少要逗留24小时,然而,有些游客外出游览但于当日返回了居住地,这些人被称为“短期旅行者(Excursionists)”、这类游客包括了不以就业为目的的一日游者、游船乘客和过境游客。短期旅行者很容易与其他游客区分开来,因为他们不在目的地过夜。
三、对国内旅游者的定义
1963年提出的游客(Visitor)术语的定义仅仅是针对国际旅游而言,它也适用于国民(国内)旅游。
1980年,世界旅游组织(WTO)《马尼拉宣言》:将该定义引申到所有旅游。巴昂(BarOn,1989)指出,世界旅游组织(WTO)欧洲委员会旅游统计工作组同意,尽管国内旅游比国际旅游的范围窄一些,但这一术语的使用还是相容的。
四、关于定义的采纳效果
世界旅游组织和联合国对旅游的定义产生如下效果:
——创造了一个收集标准化旅游数据的统一基础。
——大多数国家采用了这些定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遵守关于它们的限定。
1、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罗德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在狭义上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2、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国际定义:1942年,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活动中必将产生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即强调了旅游的综合性内涵。 由于这个定义于70年代为“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AIEST)”所采用,因此称为“艾斯特(AIEST)定义”。
3、目的定义:50年代,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的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的基本目的是:消遣和增长知识。
4、流动定义: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注意:这个定义强调了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5、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普雷博士在中国讲学时,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为了消遣而进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过24小时。"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各个国家在进行国际旅游者统计时的统计标准之一:逗留的时间。
6、相互关系定义:1980年,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对旅游的定义:"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引发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7、生活方式定义: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对旅游的定义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注意:这个定义强调的是: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指出了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即:异地性、消费性、业余性、享受性。
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
这就须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旅游这一观念。因为现代社会中的旅游不同于古代文人的游山玩水或徐霞客式的旅行和科学考察。它是人类社会中一种不断发展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国外一些学者也有同类的叙述。如英国伊什图里金(Estoril)就指出过旅游的性质在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娱乐旅行概念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只有社会中的富裕的、有闲空的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出国旅行,满足于欣赏外国风景、艺术作品。现在这种概念已完全改变。因为出国旅游者多来自各种不同的背景,对旅游想法很不相同,所好和欲求更加五花八门,在有限的假期内尽量包揽这一切。②现代旅游是闲暇追享的“民主化”。如冬季旅游,过去是少数富人强占的运动;骑马、划艇、射击,是非大众化运动。但是嗜好和闲暇的“商业化”已使这种活动能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国外去参加更为令人激动和更富有外国情调的活动,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马车旅行等。③现代旅游发展为“社会旅游”。如英国度假营,既提供传统的旅游胜地具备的一切设施,又不断开辟和发展新的风景区域,组织大群游人观览,建造特别设计的低消费接待设施,并经常就地提供娱乐和其它服务。社会旅游可以把大量旅游者引入偏远和相对不发达地区。伊什图里金讲的这些性质方面的变化,表明旅游的概念是变化的、发展的,旅游这种特殊生活方式是发展中的生活方式,不论规模、范围、内容和性质都起了变化。
旅游的特征
异地性:
指出旅游是在异地的暂时性的生活方式,不能离开居住地到目的地永久居住。但可以住多久,他并未说明,也未提出具体的划分标准。不过定义中已包含了这层意思,这样就可把平时在自己居住地方的日常生活区别开了。
业余性:
提出了旅游的业余性这一特点。业余性就是许多国家学者讲的闲暇性。这种提法,从主观目的上是想把为业务目的旅行、考察活动摒弃于旅游之外,但是为科学目的的考察,不论在古今中外都是一种旅游项目。因为旅游目的之一就是“求知”,既包括业余性的求知,也包括业务范围内的旅游求知活动。因此,对旅游的业余性规定大体是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又难以区分。特别是在我国,利用开会、出差旅游的人很多。据统计,到北京来旅游的人,41%是会务旅游者。外国利用国际会议旅游的人也很多,如198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会议有274个,英国伦敦238个,比利时布鲁塞尔219个、瑞士日内瓦212个。这些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既是为了某一专业目的而去的会务者,也是一个利用会议参加旅游活动的游览者。英、法、比等国家正是利用这种方式,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旅游收入。如1985年巴黎举行国际会议收入70亿法郎,其中30亿法郎为专题会议收入。
享受性:
旅游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质生活条件获得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追享欲求。有一位社会学家说,旅游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乐”这样三条。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性。旅游者不远千里而来,就是想领略异地的新风光、新生活,在异地获得平时不易得到的知识与平时不易得到的快乐。
知识性:
旅游给大家带来很多见识,增进了对各地了解,丰富了人文知识。这才是旅游的真谛!
意志性:
旅游给大家带来心灵的意志,会让自己的思维,心情发展到兴奋,快乐的极致。
参团旅行防骗24招
一、选择旅行社
第1招 看旅行社资质。旅行社分为不同类型。国际社或国内社,标明了经营的范围。如果是出境旅游,一定要注意旅行社是否有出境游经营权。 目前,国家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有:香港、澳门、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国家批准的具有出境旅游经营资格的主要旅行社有:中国旅行社总社、中青旅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康辉国际旅行社及他们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陕西、湖北、云南、福建、浙江等地的分支机构。
第2招 看旅行社行业背景,也就是旅行社所属公司是以经营旅游业为主,还是主营其它项目,旅游只是一个新拓展的领域。相比较而言,后者资历浅,投入精力不多,显然实力上稍逊一筹。
第3招 看旅行社的广告。此招最容易也最有效。广告构成了旅行社信誉度的重要部分,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不做广告的旅行社是没有很好实力的。要仔细观察广告出现在什么等级的媒体上以及出现的频率、篇幅、位置或时段。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行社的信誉和实力。
第4招 看推销人的气质。观察旅行社推销产品的员工是否训练有素,精明强干,即可对旅行社的情形推知一二。
第5招 看推销人的承诺。所有的推销人都会说自己的旅行产品如何出色。可一旦被置疑,来自不正规的旅行社的推销人常说“我们是朋友,我还能骗你吗”或是“我保证错不了”之类,听起来热乎乎可实际什么用都没有的个人名义保证。而正规公司的推销者会以自己旅行社以前的业绩来证明,例如说“我们于×年×月组织接待过 ×类的大团”等等。让事实说话,听着让人放心。
第6招 看旅行社宣传材料。印刷精美,内容翔实的宣传册或产品说明是旅行产品品质的重要表现,而几张简单的打印文件很难让人想念旅行产品的实现上能有好品质的保证。
第7招 记住各地旅游局的电话号码,对旅行社资质等问题不甚明了时,可以打电话咨询。
二、 挑选旅行产品
第8招 看旅行社是否提供选种表,行程表内容是否详尽。行程表就是旅行的日程安排,应包括住宿、用餐及景点几个方面,越详尽越好。一份出色的行程表甚至包括下榻酒店及用餐餐馆的电话,万一客人走散,可凭此及时与团队取得联系。另外,提供日程表越详尽,旅行社中途随意改动安排的可能性越小。
第9招 看行程安排是否合理。有些旅行社的行程看似诱人:国家多、城市多、安排紧凑。可实际上在途中浪费很多时间,甚至走回头路。例如某旅行社组织的北京到以色列再到南非,再返回以色列返回北京,14天行程的旅行,仅飞行和在机场候机安检的时间就近60个小时,这样旅行下来,不仅是浮光掠影,而且人困马乏,更谈不上旅行观光的乐趣。
第10招 探讨景点细节。看行程表时不仅要注意节目和景点,是否符合自己兴趣,而且要看标注是否详细。如果行程上写“阿尔卑斯山滑雪一天”或“黄金海岸畅游半日”之类的话,可千万要小心。因为“阿尔插斯山”和“黄金海岸”的范围很大,当地滑雪场或海滨浴场众多,它们的设施、管理、自然条件都相差颇多,享受的服务判别很大。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向旅行社询问滑雪场或浴场的具体名称及情况。虽然即使说了旅行者也未必知道,可如果旅行社说不出,这里面一定有问题。如果说出名字,请一定记下,日后看看是否相符。另外,在向别家旅行社咨询时,可以顺便问一问该场所如何,竞争对手常常会说出实情。
第11招 明确哪些游乐项目已饮食在团费之内,哪些需要自理。弄清门标是只包含每一道门票,还是全部。例如,到某海滨旅行,游泳是不收费的,而潜水、滑水、乘快艇出海等是均需自理的。可旅行社行程上只写“下午1时至4时,在X浴场游泳、滑水、乘快艇”。这就很容易令人误解。因此,行前一定问清,以免日后纠纷。
第12招 问清用餐标准。民以食为天,出门在外,吃的好坏,关系重大。事先问清餐标,一是估摸一下吃的好坏,二是如果途中旅行社因故未能安排餐食,退钱,也有个标准。另外,还要问清几菜几汤,几荤几素。如果是出国旅行,最好问明中餐还是当地餐。在国外,中餐通常较贵。
第13招 明确酒店的名称地点及星级。通常来说像“入住北京王府饭店(五星级)或同级饭店”这样的写法比较规范。如果只写地点,或星级都可能有问题。有的旅行社行程上写住“三关口”,到当地后发现,此处是深山,连人家都没有。显然这是旅行社没有事先踩线,而是按地图臆想出来一家宾馆。
第14招 明确交通工具。不仅要明确是汽车、火车还飞机,对汽车还要了解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什么车型,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旅途的舒适程度。如果是自驾车旅行,就更要对车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权力义务了解清楚。
第15招 如果出国旅行,按规定可以凭做好签证的护照到当地中国银行兑换2000美金(仅指当年第一次出国旅行。)如果施行社绝口不提美金,出境前既不把护照给旅行者,也不提代旅者换美金,那就要小心了,一定要在行前将此事弄清。如果旅行社说按规定只可换1000美元,那肯定其中有诈。
第16招 看是否有全陪。通常旅行团人数超过15人,组团的旅行社就应派全程陪同。以保证从一地至另一地的旅游可以顺利衔接,旅途中发生问题能得以及时解决。
三、旅行中灵活应对
第17招 在旅行中导游在原规定的行程之外临时增加节目时,旅行者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否对此感兴趣,然后要问明此项安排是否要另付费用,最后还要了解清楚新的安排会不会影响下一个景点的参观。只要以上任何一项,旅行者觉得不妥,就可以勇敢地说“不”,拒绝新的安排。
第18招 遇到导游减少景点的情况。旅行者要记住每一个景点你都是付了费的,即使没有门票,你也付了交通费,付了费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理应要求退钱,甚至投诉赔偿。当然,因为自己不去和不可抗外力因素而取消景点不在其中。
第19招 对购物不感兴趣,导游却不断带团进商店,行之者有效的、对策就是坚决不买。如果所有团员都不感兴趣,可以向全陪和导游提出。
第20招 若确定想购物,但导游所引领的商店价格奇贵的话,不妨此处不买换一家商店再买。在香港和新加坡,旅游局都选择一些货真价实。价格公道的商店颁发标志,在这两地,认定红帆船和鱼尾狮两个标志没错的。
第21招 购买较贵重的物品时,应事先问明可否退换,以备货比三家后发现较大价格价格差异时退货。
第22招 对当地旅游景点的讲解介绍通常由旅游地接待社的导游(也称地陪)担任,如果导游不讲解,可直接告诉他,他将被投诉。因为团费当中包含导游费的。
三、归来后不满投诉
第23招 保留好出发前签订的协议书,行程表以及旅行中旅行社违约或导游不负责任的证据,向旅行社的质量管理部门投诉。
第24招 如果旅行社的质量管理部门不能妥善解决问题,就向各省、市旅游局质量管理处投诉。
四、国内手机带到国外如何使用?
(1)肯定不行,除非你开通国际漫游国际功能。
(2)GSM手机到日韩肯定不能用,到其他使用GSM网络的国家还有可能,不过希望不大。
手机中有些参数可能是专用的。ISMI号码不一样。例如前段时间有些手机就不支持134号段(联通46001,移动旧号段46000。134号段46002,其他国家更不一样)
以上就是关于菲律宾ism国际学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