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考试命题(vi设计考试题目)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VI设计考试命题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企业文化考试题型
第一章 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一、考核知识点
(一)文化的内涵
(二)民族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考核要求
(一)文化的内涵
1、识记:①人类的文明与文化;
②广义文化与陕义文化,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即表层为物质文化、中介层是制度文化和教育文化、核心层是精神文化)。
2、领会:人类文化的的特性(实践性、人本性、民族性、开放性)。
(二)民族文化
1、识记: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的凝聚。
②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
2、领会: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3、应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关系。
(三)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识记:企业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
2、领会: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①把价值观、价值体等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企业文化的核心进行研究;
②注重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
③注意吸取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企业文化理论指导和总结企业经营管理实践;
⑤注重企业环境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研究;
3、领会:企业管理思想的新发展。
从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4、领会:在市场经济的大大潮中建设企业文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二)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识记:企业文化的概念
2、领会:企业文化的特征(即民族性、功用性、承传性、人文性、革新性、独特性)。
3、应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二)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
1、识记:企业环境
①企业的外部环境
②企业的内部环境
2、领会:价值观的含义
3、应用:英雄人物
4、应用:典礼仪式
5、应用:文化网络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
1、领会;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效益功能。
第三章 企业价值观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价值观的含义和特性
(二)企业价值的地位及形成
(三)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价值观的含义和特性
1、领会:企业价值观的含义
2、识记:企业价值观的特点
3、领会:企业价值观体系包括:
①纵向价值观体系;②横向价值观体系。
(二)企业价值的地位及形成
1、识记: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2、识记:企业价值观的形成。
3、领会: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三)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1、识记:塑造企业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2、领会:塑造企业价值观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3、应用:塑造企业价值观的途径。
第四章 企业精神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二)企业家精神
(三)企业员工风貌
(四)英雄人物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精神的基本要素
1、识记:企业精神的要素构成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市场经济观念。
2、领会:企业精神的类型
(二)企业家精神
1、识记:企业家素质
2、领会:企业家精神包括:创新精神、冒险精神、追求卓越精神、求实精神、献身精神。
(三)企业员工风貌
1、识记: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2、领会:员工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
3、应用:员工培训
4、应用:员工精神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行为激励、竞赛激励、环境激励、反馈激励。
(四)英雄人物
1、识记:英雄人物的影响作用。包括:英雄人物是企业精神的实践者、英雄人物是企业的典型、英雄人物是公司的象征、英雄人物体现公司的特征、英雄人特是企业绩效的源泉、英雄人物激励着员工。
2、应用:英雄人物模式。
第五章 企业形象与CIS战略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形象
(二)CIS战略
(三)CIS战略的导入与实施
(四)企业形象专题策划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形象
1、识记:企业形象的含义。
2、识记:企业形象的特征。
3、领会;企业形象的作用。
4、应用:企业形象系统。包括:产品形象、价格形象、广告形象、顾客顾客服务形象、环境形象、员工形象、公共关系形象、企业家形象。
(二)CIS战略
1、识记:CIS战略的含义。
2、领会:CIS战略—企业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
3、领会:MI、BI、VI之间的关系。
4、领会:CIS战略的功能。
(三)CIS战略的导入与实施
1、识记:我国企业导入CIS战略的现状。
2、领会:CIS战略导入的基础。
3、领会:CIS战略导入的原则包括:战略性原则、民族化原则、个性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操作原则。
4、应用:导入CIS战略的程序。
(四)企业形象专题策划
1、识记:什么是企业形象的专题策划。
2、识记:企业形象专题策划的形式选择。
3、应用:企业形象专题策划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第六章 企业文化的氛围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氛围概述
(二)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三)企业精神氛围的营造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氛围概述
1、企业文化氛围的内涵
2、识记:企业文化氛围的类型。
3、领会:企业文化氛围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1、领会: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步骤。
2、应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方法。包括:①物质环境氛围的营造;②制度氛围的营造③制度的执行;④制度的修正。
3、应用:企业文化氛围的维系和营造。
(三)企业精神氛围的营造
1、认识:人际关系。包括:①管理者的素养;②管理的艺术;③员工的素质;④企业的内部交流。
2、领会:文化网络。包括:文化网络中心、文化网络的管理和运用。
3、应用:企业活动。包括:①礼节和仪式;②文化娱乐活动;③社会公益活动。
4、应用:社会宣传。
第七章 企业文化的运作与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二)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
(三)企业文化的管理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
1、识记:企业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①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影响;②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③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影响;⑤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2、领会: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包括:①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积极影响;②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
(二)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
1、认识:企业文化运作的激励机制。
2、领会:企业文化运作的纪律约束机制。
3、识记:企业文化运作的暗示机制及其内容。
4、领会:企业文化运作的凝聚机制。
(三)企业文化的管理
1、领会:“理解企业文化”包括: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
2、识记:鉴别企业文化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应用:企业文化管理要决。包括:①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把握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化;②用文化手段管理文化,坚持以文化引导人、培育人;③处理好虚与实、无形与有形的关系,坚持内外双修,软硬结合。
第八章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沟通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沟通概述
(二)企业文化的内部沟通
(三)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
二、考核要求
(一)传播沟通概述
1、识记:传播沟通的含义与模式。
2、识记:传播的几种类型。
3、应用:企业文化传播媒介。包括:①符号媒介;②实物媒介;③人体媒介;④大众传播媒介。
4、领会:传播沟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内部沟通
1、熟悉:内部沟通的作用。
2、识记:内部沟通的内容。
3、领会:内部沟通的原则和技巧。
4、应用:内部沟通障碍及排除。
(三)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
1、识记:企业 文化外部传播的作用。包括:①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为企业创造文化名牌服务;③以文化的感召力赢得公众,为企业巩固和开拓市场服务;④净化社会风气,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2、识记:企业文化外部传播的原则。
3、识记:企业文化外部传播的媒介。
4、领会:企业文化外部传播的几种主要渠道。
第九章 企业的跨文化管理
一、考核知识点
(一)跨文化和跨文化问题
(二)企业的跨文化类型与跨文化管理
(三)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比较及改进
二、考核要求
(一)跨文化和跨文化问题
1、识记:跨文化及其问题的产生。
2、领会: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包括:信任度差异、价值观差异、文化理论的差异。
3、领会:“外资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跨文化管理。
4、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特征。
(二)企业的跨文化类型与跨文化管理
1、识记:东西文化类型与跨文化管理。
2、领会:东方文化类型与跨文化管理。包括:东方文化冲突的原因、东方文化中的跨文化管理。
3、领会:跨文化管理的现状分析并将现状可以归纳为:①中外文化特点的互渗;②从外籍化到本土化管理的转换;③中外管理形式的结合;④企业文化整合;⑤跨文化管理功能加强。
(三)企业跨文化管理模式比较及改进
1、识记:克隆管理模式一跨文化管理的初级模式及特征。
2、识记:文化互渗管理模式一跨文化管理的中级形式及特征。
3、领会:文化融合模式一跨文化管理的高级阶段、特征及构建的依据。
第十章 企业文化的评价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评价要素
(二)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评价要素
1、领会:企业文化评价的五大基本要素。①企业价值观;②企业行为规范;③企业文化网络;④对企业环境的适应性;⑤企业形象。
(二)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1、领会: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有什么关系。
第十一章 企业文化比较与创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企业文化模式
(二)企业文化模式比较
(三)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考核要求
(一)企业文化模式
1、领会:美国模式:突出个人能力,强调理性主义管理。
2、领会:日本模式:重视团队精神。
3、领会:西欧模式:重视职工参与管理。
4、领会:华人模式:东方家族式管理。
(二)企业文化模式比较
1、识记:不同企业文化模式的共同特点。
2、识记:企业文化模式的差异及原因。
3、领会:不同企业文化模式的交流与融合。
(三)企业文化的创新
1、识记:企业文化创新的意义。
2、领会:企业文化创新的因素。
3、应用:企业文化创新的过程。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
二、考核要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历史特点
1、识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
2、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优点、历史缺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
1、应用:以人为本
2、应用:留贤任能
3、应用:刚健进取
4、应用:崇德重义
5、应用:注重私合
6、应用:求是务实
7、应用:战略思维
8、应用:管理技术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
1、识记:传统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创造性转换”。
2、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这种功能与作用包括:①“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思想;②“义与利统一”的企业伦理;③和谐与竞争相结合的“双赢模式”;④开拓创新的企业追求。
Ⅲ、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为使本大纲的要求便于个人自学者、社会助学及考试命题者掌握,现对有关问题说明如下,并提出实施操作要求。
一、考核目标说明
为使考核内容规定在大纲要求的范围内,同时使自学考生、社会助学及考试命题起到有章可循的作用。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均作了具体的要求,规定了考核目标。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课程掌握内容的要求,提出了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三个能力层次要求是递进等级关系,其中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内容的含义、能正确的认知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和它们的区别及联联系,并内化成自己实际工作的能力。
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能运用企业文化课程中的知识处理和解决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课程中的知识,正确解释企业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或者学习做企业文化的某些策划。
二、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企业文化》,张仁德、霍洪喜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全面系统学好企业文化教材的基础上,掌握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技能。本课程的内容涉及当今有关企业文化各方面的较前沿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的方向,因此是学习管理知识的人应该掌握和了解的。全本各章在结构上有所联系,但在内容上基本上又相对独立,自学者要首先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深刻领会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各章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在此基础上,再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千万不要在全课程还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去抓重点、猜题、押题。
2、要把学习企业文化课程的理论和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学会应用书中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学会将书中的基本知识、理论核心能够用自己的实践的语言表述。同时注意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相关关系。注意探讨企业文化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评价。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及学习要求,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方向。
2、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对企业文化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加强熟练准确的理解,并把这些基本的知识转化为提高实际应用水平。在对自学应考者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她们的素质和思想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的内容有重点与一般之分,但考试的内容是全面的。社会助学者不要片面的对自学应方式者夸大重点与一般之分,更不要把重点与一般割裂开来,应指导自学应考者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努力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特出内容的重点,同时又要兼顾到一般,切勿孤立地抓重点,以免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疑问轨道。
五、关于命考题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要求,即不任意扩大也不随意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注意到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2、一份试卷中各题的难易结构适中。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做到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要注意的是,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一样,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有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
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开态参见本大纲后面的附录。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期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社会(d)
(a)行动 (b)手段 (c)思想 (d)意识
2、企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d)
(a)支架 (b)核心 (c)血液 (d)细胞
3、企业文化是一种推动生产力的强大要素。它是一种来自文化的力量,也可以叫(C)
(a)同心力 (b)作用力 (c)文化力 (d)生产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运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如下内((c)、(d)、(e))是包括在精神文化范畴内
(a)电子计算机 (b)装饰 (c)法律意识 (d)审美情趣 (e)价值观念
2、物质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有((a)(b)(e))
(a)社会产品和生产经营产品的物质条件
(b)物质环境 (c)行为取向
(d)心理习惯 (e)文化设施及场所
3、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a)(c)(d)(e))特点
(a)实践性 (b)连续性 (c)人本性 (d)开放性 (e)民族性
三、名词解释
1、教育文化
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
2、广义文化
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企业环境
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也是企业文化的前提条件。任何企业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
四、简答题
1、简述企业文化创新的形式
企业文化创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渐进的、内在的、温和型的“改良主义”式创新。一种是快速的、外来的、激烈型的“革命主义”式创新。
2、简述树立敬业精神对职工的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以工作高度负责;
(2)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对技术精益求精;
(3)严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
(4)遵守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
3、简述企业文化网络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网络的重要,是由于它不仅传递信息,并且也为员工说明信息的意义。在网络中所传递的信息常常是有关领导都或企业典范人物的趣事传闻,经文化网络的加工,凭添了许多感染力,使听到的员工受到影响和熏陶,而企业领导都和典范人物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企业价值观也通过这种网络被传递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五、论述题
1、试论述日本模式:“重视团队精神”在企业具体经营管理中的主要表现。
第一、提倡集体主义管理。在决策中,上下级之间除进行正式沟通以外,还象“史弟”一样进行非正式的沟通,自下而上集中多人的智慧。
第二、提倡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全能的生活设施,组织各种社团组织,开展体育比赛及送结婚纪念品或生日蛋糕等,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第三,日本企业的激励制度主要是着眼于团体,而不是个人。日本企业普遍认为如果太突出个人,不利于团队集体的合作。在管理中,只有把集体激励和终身雇佣制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体效率最高。
2、试论述企业家在企业精神的创立和实践中的主要表现。
第一、启示作用。企业的广大职工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精神,但是这种表现是具体而分散的,要使这些这些业已形成的精神变成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思想和行动的精神准则,必须经由企业家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
第二,教育作用。企业精神一旦确定之后,如何变成全体职工的共同行为准则,要靠企业家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第三,示范作用。企业家既是企业精神的倡导者,更是企业精神的实践者。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为创立和发掘企业精神的带头人,才能促进企业精神的落实。
第四,推动作用。贯彻企业精神的过程,会受到旧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干扰。因此,企业领导人必须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进企业精神的传播和落实。
3、试论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的形式,大致有哪几种类型。
第一种,公司董事会或监委会的职工代表制。有的国家,如德国,十分重视工人在企业决策机构中的地位,实行董事会的职工代表制。参加董事会的职工代表人数不等,少者一人,多则占董事会人数的1/3.工人董事的权利和义务,一般来说同董事会的其他董事的权利和义务相同。而监委会中职工代表所占比例更大,监委会由劳资双方代表按人数对等的原则组成。通常资方代表担任主席,表决对等时,主席享有决定性一票。监委会的职能是掌握政策,任命和罢免管理委员会成员,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参与企业的重要决策。
第二种,工人委员会。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形式。从组织结构看,基本上可分成两种,一种形式是由工厂行政代表和工人代表以对等人数组成,另一种形式是由工厂全体职工选出的职工代表所组成。工厂委员会是咨询性机构。
第三种,集体谈判。过去集体谈判的内容只限于工资和劳动条件问题,现在谈判范围扩大到如人事变动、公司设资等有关企业重要决策等。这是美国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最最普通的形式。
第四种,工人自治小组或小集体活动。这是车间一级班组工人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一种形式。凡小组的成员,人人都参与小组的管理工作,决定完成生产任务的方式方法,并且从事技术改革和质量改进等工作
VI设计如何做
中汇设计(专业logo设计、VI设计公司)解答:
VI设计是指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其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品牌调研:了解企业的品牌定位、目标受众和竞争对手等,确定设计的方向和策略。
2. 标志设计:设计企业的标志,考虑色彩、形状、文字等元素,力求简洁明了、易于辨识和记忆。
3. 视觉系统设计:根据标志设计出相关的视觉系统,包括配色方案、字体、图形、版式等,保持风格统一性。
4. 应用实践:将设计好的VI应用到各种渠道上,如宣传册、广告、网站、APP等,营造出一种整体的视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VI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呈现,也要与企业的文化、理念相匹配,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中汇设计作品
浅论 VI 设计在商业发展中的运用
一、VI对于企业作用以及VI涉及的方面VI应用项目以基础设计项目为依据,通过标志设计图形的深入传达,形成一个直接的视觉形象,进而统一而充分地表达企业理念和内在特质,逐步形成一个品牌。在我们的VI设计案例研究中,您可以了解更多VI设计方面的内容。
1、办公事物用品设计
□ 高级主管名片
□ 中级主管名片
□ 员工名片
□ 信封
□ 国内信封
□ 国际信封
□ 大信封
□ 信纸
□ 国内信纸
□ 国际信纸
□ 特种信纸
□ 便笺
□ 传真纸
□ 票据夹
□ 合同夹
□ 合同书规范格式
□ 档案盒
□ 薪资袋
□ 识别卡(工作证)
□ 临时工作证
□ 出入证
□ 工作记事簿
□ 文件夹
□ 文件袋
□ 档案袋
□ 卷宗纸
□ 公函信纸
□ 备忘录
□ 简报
□ 签呈
□ 文件题头
□ 直式、横式表格规范
□ 电话记录
□ 办公文具
□ 聘书
□ 岗位聘用书
□ 奖状
□ 公告
□ 维修网点名址封面及内页版式
□ 产品说明书封面及内页版式
□ 考勤卡
□ 请假单
□ 名片盒
□ 名片台
□ 办公桌标识牌
□ 及时贴标签
□ 意见箱
□ 稿件箱
□ 企业徽章
□ 纸杯
□ 茶杯、杯垫
□ 办公用笔、笔架
□ 笔记本
□ 记事本
□ 公文包
□ 通讯录
□ 财产编号牌
□ 培训证书
□ 国旗、企业旗、吉祥物旗旗座造型
□ 挂旗
□ 屋顶吊旗
□ 竖旗
□ 桌旗
2、公共关系赠品设计
□ 贺卡
□ 专用请柬
□ 邀请函及信封
□ 手提袋
□ 包装纸
□ 钥匙牌
□ 鼠标垫
□ 挂历版式规范
□ 台历版式规范
□ 日历卡版式规范
□ 明信片版式规范
□ 小型礼品盒
□ 礼赠用品
□ 标识伞
3、员工服装、服饰规范
□ 管理人员男装(西服礼装\白领\领带\领带夹)
□ 管理人员女装(裙装\西式礼装\领花\胸饰)
□ 春秋装衬衣(短袖)
□ 春秋装衬衣(长袖)
□ 员工男装(西装\蓝领衬衣\马甲)
□ 员工女装(裙装\西装\领花\胸饰)
□ 冬季防寒工作服
□ 运动服外套
□ 运动服、运动帽、T恤(文化衫)
□ 外勤人员服装
□ 安全盔
□ 工作帽
4、企业车体外观设计
□ 公务车
□ 面包车
□ 班车
□ 大型运输货车
□ 小型运输货车
□ 集装箱运输车
□ 特殊车型
5、标志符号指示系统
□ 企业大门外观
□ 企业厂房外观
□ 办公大楼体示意效果图
□ 大楼户外招牌
□ 公司名称标识牌
□ 公司名称大理石坡面处理
□ 活动式招牌
□ 公司机构平面图
□ 大门入口指示
□ 玻璃门
□ 楼层标识牌
□ 方向指引标识牌
□ 公共设施标识
□ 布告栏
□ 生产区楼房标志设置规范
□ 立地式道路导向牌
□ 立地式道路指示牌
□ 立地式标识牌
□ 欢迎标语牌
□ 户外立地式灯箱
□ 停车场区域指示牌
□ 立地式道路导向牌
□ 车间标识牌与地面导向线
□ 车间标识牌与地面导向线
□ 生产车间门牌规范
□ 分公司及工厂竖式门牌
□ 门牌
□ 生产区平面指示图
□ 生产区指示牌
□ 接待台及背景板
□ 室内企业精神口号标牌
□ 玻璃门窗醒示性装饰带
□ 车间室内标识牌
□ 警示标识牌
□ 公共区域指示性*能符号
□ 公司内部参观指示
□ 各部门工作组别指示
□ 内部作业流程指示
□ 各营业处出口/通路规划
6、 销售店面标识系统
□ 小型销售店面
□ 大型销售店面
□ 店面横、竖、方招牌
□ 导购流程图版式规范
□ 店内背景板(形象墙)
□ 店内展台
□ 配件柜及货架
□ 店面灯箱
□ 立墙灯箱
□ 资料架
□ 垃圾筒
□ 室内环境
7、企业商品包装识别系统
□ 大件商品运输包装
□ 外包装箱(木质、纸质)
□ 商品系列包装
□ 礼品盒包装
□ 包装纸
□ 配件包装纸箱
□ 合格证
□ 产品标识卡
□ 存放卡
□ 保修卡
□ 质量通知书版式规
□ 说明书版式规范
□ 封箱胶
□ 会议事务用品
8、企业广告宣传规范
□ 电视广告标志定格
□ 报纸广告系列版式规范(整版、半版、通栏)
□ 杂志广告规范
□ 海报版式规范
□ 系列主题海报
□ 大型路牌版式规范
□ 灯箱广告规范
□ 公交车体广告规范
□ 双层车体车身广告规范
□ T恤衫广告
□ 横竖条幅广告规范
□ 大型氢气球广告规范
□ 霓红灯标志表现效果
□ 直邮DM宣传页版式
□ 广告促销用纸杯
□ 直邮宣传三折页版式规范
□ 企业宣传册封面、版式规范
□ 年度报告书封面版式规范
□ 宣传折页封面及封底版式规范
□ 产品单页说明书规范
□ 对折式宣传卡规范7
□ 网络主页版式规范
□ 分类网页版式规范
□ 光盘封面规范
□ 擎天拄灯箱广告规范
□ 墙体广告
□ 楼顶灯箱广告规范
□ 户外标识夜间效果
□ 展板陈列规范
□ 柜台立式POP广告规范
□ 立地式POP规范
□ 悬挂式POP规范
□ 产品技术资料说明版式规范
□ 产品说明书
□ 路牌广告版式
9、展览指示系统
□ 标准展台、展板形式
□ 特装展位示意规范
□ 标准展位规范
□ 样品展台
□ 样品展板
□ 产品说明牌
□ 资料架
□ 会议事务用品
10、再生工具
□ 色票样本标准色
□ 色票样本辅助色
□ 标准组合形式
□ 象征图案样本
□ 吉祥物造型样本
二、一个优秀的VI设计对一个企业的作用
在品牌营销的今天,没有VI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就意味着它的形象将淹没于商海之中,让人辨别不清;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缺少灵魂的赚钱机器;就意味着它的产品与服务毫无个性,消费者对它毫无眷恋;就意味着团队的涣散和低落的士气。那么一个优秀的VI设计对一个企业的有什么作用?
1、在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的同时又确立该企业明显的行业特征或其他重要特征,确保该企业在经济活动当中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明确该企业的市场定位,属企业的无形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
3、以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产生最高的品牌忠诚度;
4、提高该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士气。
三、举实例说明VI的运用(如可口可乐\中国移动\邮政\电信)
四、中国国情背景下实效VI策划执行
a、调查,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问题:多数中国企业在VI导入前缺乏对自我的认知,这其中包含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力、内部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未来企业产业链的规划以及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定位。这些问题不去理清,VI的设计就没有方向性,塑造符合企业定位的品牌形象就无从谈起。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对调查持怀疑乃至拒绝的态度,这其中有所谓商业机密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对调查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充分。而设计界,把调查当做花拳绣腿甚至陪衬的也大有人在,要么根本不做,要么敷衍了事。想想看,再高明的医术圣手不去望闻问切就贸然给患者开药,是多么的荒唐无稽却又触目惊心!凭着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去闭门造车的设计,最终的结果必然、也只能是草菅人命。类似“食品企业的标志被误认为化工企业的标志”的笑话每天都在发生,错位的形象比没有形象更可怕。
解决方案:
(a)确保得到实效执行的调查。
1.企业高层集体战略访谈。 2.企业执行管理层同步个别访谈。 3.企业基层员工全员(或抽样)问卷调查。 4.企业全线产品及其目标消费群体调查。 5.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知抽样(随机或样本)问卷调查。 6.国内外同业相关形象调查及归纳类比、分析。
(b)根据调研数据做不同层面检讨。
1.形象是否与企业经营对象不符? 2.形象是否与企业经营范围不符? 3.形象是否与企业经营发展规模不符? 4.形象是否与企业经营内容不符 ? 5.形象是否与企业发展目标不符? 6.形象所展示内容是否与消费内容有误差? 7.形象体现的档次是否与经营产品或服务的档次有误差? 8.形象是否与面对的细分市场有误差? 9.形象形式与审美层次的定位是否有误差?
调研的精准与否,决定了视觉形象表现的正确与否,根据精准调研为策略依据的设计是品牌成功的基础。也只有精准调研,才能解决传统VI设计导入的盲目性,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b、设计,必须在流程上将基础与应用断开。
问题:传统VI设计导入是流水线作业方式,标志、标准字、标准色、吉祥物(或称卡通形象代言人)、象征图形(或称辅助图形)、标准组合规划好后立即展开应用系统作业,办公系统、环境系统、宣传系统、公关系统等应用设计往往是多个执行设计师同步进行。这种将智力劳动工业化的作业方式造就了太多“一套模版打天下”的挣快钱的VI设计公司,对企业却贻害无穷。从法律层面讲,没有正式签约前设计公司是不可能投入成本去做实态调查的,而签约后,因为合约时间的限制,以及企业对实态调查的认识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难以给予应有高度的配合,往往导致实态调查不够充分或根本就没有调查。这样设计出来的应用系统,在执行阶段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问题。在企业界,“VI执行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相信是很多导入过和导入VI中的企业无奈的共识,在设计界,也是很多有专业良知的设计师的困惑。
解决方案:在设计阶段,在流程上将基础与应用断开。先给企业导入基础要素系统,在一年(一般规模企业,大中型企业时间乘以1.5到2)的过程中应企业需要,分阶段、分步骤、基于基本系统来开发并规范企业视觉识别中的应用系统部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应企业需要”,而非按照传统流程。(例:也许企业最急的是公众形象,那么先行开发规范的就是宣传系统和公关系统)
即使是这样,并不能保证VI在执行过程中完全不会出现问题。但因为不是先把VI的应用系统规范si,而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来规范完善VI的应用系统,碰到问题时,可以迅速而及时得到修正。传统VI导入流程存在着诸多的不科学性,一旦出现问题,企业不知道是改正?还是将错就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品牌形象塑造上的孤立片面性。
标志设计的再漂亮,VI得不到切合实际的执行,反过来其实是导致了形象的混乱,引用一位企业家比较情绪偏激的原话:“还不如没有做VI的好。”
解决了这个传统VI作业流程中的BUG,才能在中国企业实效形象塑造的课题上,掌握更大的灵动性,从而保证VI更大程度的科学性,让VI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c、培训,必须以真正教企业学会用、用好、用活自身的VI为目的。
问题:很多设计公司在VI设计完成后向企业提交VI手册,收回余款完事大吉。即使做培训也是形而上学,玄而又虚,大讲CI沿革的历史,著名公司导入VI后带来的品牌腾飞,对怎么教企业学会用、用好、用活自身的VI却着墨甚少或根本不提。不少企业在拿到VI手册后轰轰烈烈地搞个新闻发布会后将VI手册束之高阁,品牌建设悄无声息。更有甚者(包括不少设计界的人士)眼光只盯在LOGO上,认为VI设计主要就是买一个LOGO。遇到需要将LOGO实际运用的时候要么生搬套用,要么随心所欲。当效果差强人意的时候又开始怀疑VI本身的作用性。所以,不管是多么权威的公司、按照多么权威的理论来做VI,企业更需要的是VI在企业完整导入后所带来的实效。我个人有个总结,认为VI导入是“三分策划,七分执行”。而保证规范执行的前提,是“授人以渔”的理论与实践、案例与操作结合、以真正教企业学会用、用好、用活自身的VI为目的地实效培训。
解决方案:合同签约之日即要求企业成立常设的VI导入执行部门,在基础要素系统规划完毕后就开展VI规范培训,让企业VI导入执行部门在思想深处理解VI的基础上学习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吉祥物、象征图形及组合规范的各种功能,培训结束后就培训内容设计问卷考试以测试培训的效果。在应用系统开发中就设计命题邀请企业VI导入执行部门共同参与,并结合命题向企业VI导入执行人员穿插讲授印刷、展示物料知识,最大程度地激发企业VI导入人员对VI执行的热情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参与中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这比生硬地规范种种“禁用示例”效果要好的多。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样的实战演习更能与以后的VI执行实现“无缝对接”。2002年笔者与广州日立合作,他们的VI执行人员拿毫米尺来校验我的设计成品是否符合VI规范,其苛刻的专业态度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d、应用,必须与时俱进。
问题:近年来,“品牌老化”一词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企业家谈起。超过五年的品牌,经过各种行销努力,业绩却仍停滞不前,就得认真检视品牌是否已与消费者脱节。时代在变,市场在变,竞争对手在变,新的品牌概念也在颠覆市场既有的竞争规则。既然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而拥有了强势品牌也就拥有了广阔市场,那么只有不断设计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品牌,重新擦亮招牌,顺应时代潮流和文化的演变,才能摆脱品牌老化的尴尬局面,保持品牌永远领先和鲜活的形象。在新一轮的品牌行动热潮中,更新品牌内涵,适应消费者品位日新月异的变化。教条、刻板决不是VI的初衷和目的,相反,VI应用也必须与时俱进。
解决方案:[a]更新形象,品牌再造。“人不会穿10年前的衣服,品牌也一样。”以IBM为例,从一家卖肉磅秤的企业发展到如今IT领域的代言人,在100多年的变迁过程中,其品牌就经历过多次转变。强势品牌力量虽大,但是如果缺少管理与维护,品牌也会死亡。就连品牌身价高达247亿美元的麦当劳,都会面临品牌老化的困境。2003年初秋,身穿V领红色T恤,脸颊贴着“i’m lovin’it”字样的台湾地区麦当劳董事长李明元,揭下顾客服务中心的外墙布幕,以巨大的麦香堡建筑外观,宣布麦当劳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品牌再造活动,正式起跑。2003年进行品牌再造的跨国公司还有可口可乐、戴尔、UPS、DHL等。同时,再造品牌的潮流也席卷中国,联想换标、夏新更名、明基启用新VI等案例层出不穷。从时代发展的角度,也要求品牌的内涵和形式不断变化。经营品牌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从商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对这种变化的认识和把握。所以,企业在建立品牌之后,会因竞争形势而修正自己的目标市场,VI也会因时代特征、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修正定位。
[b]品牌延伸。品牌延伸是与企业的多元化战略密切相关的。品牌延伸有多种品牌策略可以选择,但从视觉创新的角度来看,副品牌策略无疑是最能赋予品牌新意与活力的一种方法。海尔的“小小神童”、“太空王子”、“金王子”……通过科学的副品牌策略实现品牌的延伸,既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又能让消费者感觉到企业的活力。
[c]利用品牌现有元素不断注入新的内涵,赋予品牌以新的意义。1998年5月,摩托罗拉在北京宣布启动“飞跃无限”的品牌推广活动,总投资达1亿多美元,持续一年,分别在美洲、欧洲和亚洲铺开。 在新的广告片中,摩托罗拉英文名称的首字母“M”变形为一只鸟的双翼,飞跃城乡、山水、时空。其核心诉求时:摩托罗拉的产品,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外界保持联系,它为人们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负责创意的美国麦肯广告公司人士称,他们希望这一新形象能使摩托罗拉“年轻20岁”。新形象继承原品牌标志基础,但又赋予了它崭新的表现。为支持这个品牌战役的行动,摩托罗拉推出了它精心设计的“掌中宝”手机。打开翻盖,它活脱脱就使一只轻巧的彩蝶。在广告中,一只只“掌中宝”扑闪着“翅膀”,化成轻盈的彩蝶,飞舞在天空中,最后变为摩托罗拉的标志“M”,极佳的传达了品牌的意义:“飞跃无限”。随着V70手机的上市,摩托罗拉又开展了以“全心为你”为宗旨,以“MOTO”为符号的大规模品牌推广活动。最为设计界称道的例子还有GOOGLE,其将“OO”元素灵活运用的鲜活手法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也满足了新世代网民时刻刷新求变的心理。
总结:肯定VI设计在商业发展中的运用
注:未曾编辑,可善用。
http://www.aotu360.com
http://www.aotu-hotel.com
http://www.aotu163.com
http://www.shangjin163.com
平面设计考自考都考什么科目?
平面设计考试科目:专业代码:B050437 专业名称:平面设计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1 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0694设计素描
3 0695设计色彩
4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5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 09233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3DMAX)
7 09235设计原理
8 08717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
9 00015英语(二)
10 04026设计美学
11 09236编排设计
12 00713字体设计
13 05546系列书籍装祯设计
14 10419设计调查
15 10420装饰表现
16 04693网页设计
17 10418VI设计
18 09240艺术设计毕业设计
19 04317素描
20 04315色彩
21 10177设计基础
毕业要求:不少于15门课程且不低于72学分或71学分。
课程设置:必考课14门,“平面艺术设计”方向58学分,选考课4门28学分,加考课3门15学分。
说明:
1、选考课英语(二)、设计美学、设计调查、装饰表现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2、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摄影、动漫、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园林艺术设计、家具与室内设计、建筑设计专业专科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科艺术设计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三门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
关于自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Higher self-examination),简称自考,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贯彻宪法鼓励自学成才的有关规定,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学位英语的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申请授予成人学士学位、参加研究生考试,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自考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试题(包括副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启用前属绝密材料。
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以上就是关于VI设计考试命题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