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美篇小学数学)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怎样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一、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首要前提在于转换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要求教师进行恰当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成败落实在教师对学生科学探究的细节指导上。
四、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还要重视学生的课后科学探究,千万不能让它成为一句托辞。
二、如何最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或化学学习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
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如针对蜡烛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我们可作出如下的猜想或假设:蜡烛燃烧时各层火焰的温度不同,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等。
3.制定计划
在老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提出验证猜想或假设的活动方案。如验证蜡烛燃烧时外焰温度是否最高时,可用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看哪一部分最先烧焦,以此确定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
4.进行实验
按照制定的计划正确地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
5.收集证据
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或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或用图表的形式将收集到的证据表述出来。如:处于酒精灯外焰部分的火柴烧焦了,处于内焰部分的火柴略有变化,处于焰心部分的火柴没有明显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证明酒精灯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或最低的证据。
三、如何组织与实施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问题,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二、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
三、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
四、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要求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一般分为以下八个连续环节,各环节具体如下:
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出供探究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的可能出现的答案,作出猜想与假设,并经过讨论、思考作出初步的论证。
制定计划
(或设计方案)
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根据科学探究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同时包括选择仪器、试剂等等。
进行实验
按实验正确的步骤,细心规范地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
收集证据
收集并整理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以及其它与猜想假设有关所有资料、信息等等,为了验证猜想与假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解释与结论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事实证据与猜想假设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最后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
主要是要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实验方案、现象、解释等方面与他人存在不同之处时,能与他人进行讨论,不断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拓展与迁移
将自己经过辛辛苦苦、快快乐乐地科学探究出的实验结论,不断地发扬光大,拓展开来,进而将其迁移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当然,它也有可能是就刚才探究中的某些问题,或者是衍生出来的问题,进行继续科学的探究过程。
科学是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实践活动,是通往预期目标的桥梁、是联结现实与理想的纽带。也可以说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实际联系、变化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使主观认识转化为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
这是科学的内涵。不去探索追求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没有充分地根据却固执地坚信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能转化成客观实际,这样的思想认识就是迷信。
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观认识,就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日历是主观认识,预期的昼夜、四季变化都能实现目标,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认识。实现了的预期目标,就是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产品设计是主观认识,合格产品就是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
四、如何设计一份能有效实施的探究型学习方案?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思考怎么做,而不是由教师教给他们已经思考好的现成结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引导者,启发和诱导学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多层面的活动,包括通过观察、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调查研究、实验来收集、分析、解释数据,得出结论或做出评价,以及交流结果。通过个人、小组、班级等多种方式组织活动,发挥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小组协作能力。本模块将引导学员理解探究型学习的内涵,掌握探究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以Mini Quest为例,设计一个探究型学习方案。
(一)研习探究型学习方案
初步了解探究型学习的内涵和特点;了解Mini Quest的设计方法;掌握探究型学习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探究型学习。探究型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围绕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在探究型学习中,学习的重点是:(1)通过学生投入的问题探究活动,将信息转换成知识;(2)强调能力发展和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具体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探究型学习的特点是以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为核心,涉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资料收集与分析,调查研究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具体的探究过程可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包括:确定问题、形成探究思路、实施探究和结果展示/交流。
2、Mini Quest的设计方法。关于Mini Quest与We Quest的比较请参见模块7\补充材料二\拓展学习\Mini Quest与Web Quest的比较。Mini Quest一般由三个基本部分构成:情境、任务、成果,有时也可加上过程、资源、评估等部分。情境部分为问题解决提供了可信的具体情境。典型的情境是,让学生扮演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这部分的作用是导入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部分还往往以外显的形式提出需要学生回答的基本问题,使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有清晰的了解。任务部分包括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高度结构化的,都是围绕一个基本问题派生出来的具体问题,学生可以借此获得回答基本问题的事实性信息。成果部分告诉学生将如何展示他们的问题解决情况。学生的理解只有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展示出来,通常呈电子作品形式,不但可用于班级交流汇报,教师也将借此评估学生的理解。学生的成果需要表现出他们对信息做出了适度的综合分析,呈现解决问题的新观点,而不仅仅是展示网上信息。成果还必须是真实的,与情境中赋予学生的角色相一致。过程部分描述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应遵循的活动步骤和相关建议,包括小组角色与任务分配、工作流程与进度控制等。当活动较为简单或步骤较少时,这部分也可并入任务部分。资源部分为学生提供回答问题所需信息的网上资源。由于课时限制,最好为学生提供特制的资源网站,以便学生可以高效率地获得能够回答基本问题和任务问题的“原材料”。在不具备网络检索条件的情况下,教师也可利用光盘资源和图书馆资料。评估部分是通过量规来实现的。量规不但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要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技巧。
(三)设计探究型学习方案
通过学习能够利用Mini Quest模板,设计探究型学习方案
1、确定探究型学习主题。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选定一个主题,考虑(1)选择的主题是否属于课程标注范围中的内容?(2)问题是否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挑战性?(3)问题是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或是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根据所选主题思考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需要的学习资源。学员可以参照模块7\补充材料二\作业材料\表5-6主题设计表的填写完成主题的确定。
2、查找资源。查找资源前,应根据自己所选的主题思考以下问题:(1)本主题所涉及的学科有哪些?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有哪些?(2)学生在学习本主题时应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起点?(3)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哪些资源作支持?(4)在设计中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带着这些问题,通过网络、光盘、图书馆等渠道查找资源,并将结果填写在模块7\补充材料二\作业材料\表5-7搜集的资源列表中。然后判断所查找到的信息资源的科学性,进行信息筛选。
3、设计探究型学习方案。利用Mini Quest模板(可在模块7\补充材料二\参考资料\Mini Quest设计模板点击下载),在模板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做必要的修订;填写主题、学科、适用年级等信息;根据你的主题,为所探究的问题创设情境;为你的探究问题设计具体的任务;为你的探究任务设计成果形式;设计资源列表;设计评价量规。
(二)研习评价量规
通过学习能够陈述评价量规的基本概念;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1、量规 评价量表又称评价量规,是一种结构性的等级量化评价工具。在信息化教学中,学习过程往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而学习活动往往是真是任务驱动的,最后的学习结果则往往是电子作品、调查报告、观察心得等。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工具不但要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具有操作性好、准确度高的特点。量规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的评级指标。一个量规就是一套等级标准。
2、评价量规设计方法。设计量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水平来设计结构分量;(2)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点确定各结构分量的权重;(3)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清楚地说明量规中的每一部分。评价量规的范例可参见模块7\补充材料二\拓展学习中的相关内容。
3、评价量规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习进行前提供量规;(2)与其他评价工具配合使用。每种评价工具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配合使用才会取得最佳的效果;(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量规的要求。关注过程的评价特别强调评价要随时进行。这一点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醒,以便他们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量规来衡量自己的绩效,并调整努力的方向;(4)为自评和互评设计良好的氛围。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因此应该积极地鼓励这类评价,切忌对学生的互评施加压力,如要求以学生互评的分数作为期末考试的分数等。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探究活动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