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首页
SERVICE 服务产品
XINMEITI 新媒体代运营
CASE 服务案例
NEWS 热点资讯
ABOUT 关于我们
CONTACT 联系我们
创意岭
让品牌有温度、有情感
专注品牌策划15年

    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理念)

    发布时间:2023-03-09 02:34:39     稿源: 创意岭    阅读: 129        问大家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录列表:

    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理念)

    一、澜沧江的发源地 澜沧江的发源地在哪里呢

    1、发源地是青藏高原。

    2、澜沧江发源于中国西南地区,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由越南注入南海的国际河流。澜沧江的上源扎曲、子曲,均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东南流至西藏昌部与右岸支流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澜沧江南流穿行于他念他翁山与宁静山之间,高山深谷,水流湍急且多石滩,为横断山脉狭窄的南北孔道之一。

    3、再南流至云南省境内,先后汇集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支流,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县流出中国国境,流出中国国境后称湄公河。湄公河南流,成为缅甸、老挝及泰国的界河,经柬埔寨与越南南部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 千米,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750亿立方米。

    4、澜沧江-湄公河地跨纬度25°,源头至河门高差5000多米,立体气候明显,具有寒带、亚热带、热带各气候带,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可开发水能资源约37000MW,特别是生物资源丰富,适宜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澜沧江的源头在哪?

    澜沧江是世界第六大河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正源是扎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的扎纳日根山,曲折南流,经青海、四川、入印度洋,在青海境内流程约180公里

    三、跟地理有关的新闻,有评价最好。

    主题:大河之源

    时间:2009年7月23日

    地点:中科院地理所

    主讲嘉宾:刘少创

    刘少创:非常感谢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提供这样一个场所,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介绍大河之源的项目。我今天讲大河之源,首先给自己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测量大河的长度?我是从1999年开始从事这项工作的,当时我正好还在遥感所做博士后,博士后期间,我就开始关注到一个问题,就是澜沧江的源头,当时关注这个问题的人比较多,就是我们希望找到澜沧江的源头,当时中国探险协会也在组织澜沧江的考察,后来我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后来尝试用遥感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学遥感的。

    等澜沧江源头解决了以后,又开始做长江的源头,长江的源头我还是受到了一些启示,澜沧江是一个国际性河流,长江对中国的作用更大,应该把长江的源头也研究一下,我就开始着手对长江的源头进行研究,长江源头做完了以后,我就想,既然长江的源头,国家最早公布是在沱沱河,就是黄委在1978年进行考察后认定的,但是我通过影像分析,发现长江的源头在当曲,长江源头和澜沧江的源头就做完了,当时我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从自己的角度讲,就是展现一门技术,就是说就像当学生当时间长了,我学一门手艺,看看这个手艺能够解决什么,解决了这个问题,然后就写了篇文章,也就算是交了差了。

    但是后来发现这个问题不能轻而易举的完了,因为我想长江的源头既然有问题,那么长度也有问题,然后我把长江的长度测了,发现长江的长度短了几十公里,后来又测了澜沧江的长度,澜沧江的长度短的可能就不是几十公里了,差异非常大,把各种教科书、百科全书、各种杂志摆在一块,我发现最短的是4020公里左右,最长的是4800公里左右,这样长度差了几百公里,这几百公里差哪去了,我们要好好的考虑一下,所以我们把澜沧江的长度也给做了。澜沧江做完了以后,就把其他的材料摆在那儿,发现长度差得非常大,你把不同的资料、不同来源的数据放在一块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分清哪条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我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严重了。我说干脆咱们一次把它全做了,到现在为止,做了十年,我已经做了13条世界上的大河,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测定三条大河长度的问题。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前身是《地理知识》,我们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篇文章谈起,这是上个世纪发表在《地理知识》上的一篇文章,国外三条最大的河流,就是北美密西西比河、南美的亚马逊河和非洲的尼罗河,关于它们的长度,在地图和书籍中的记载并不一致,密西西比河的长度,历来都不以它本身的长度计算,而是以它的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加上两河相汇以后的长度来计算的,总长为6020公里,亚马逊河的由两条主要上源河流,一条是马腊尼翁,一个是乌卡亚利,以哪一条为正源来量算,长度差异很大,按照一致性的原则,这个一致性就是和主流方向一致的原则,马腊尼翁应该是密西西比河的源头,另外一个乌卡亚利是它的正源,这两个计算的差异很大。亚马逊河的长度,如果从马腊尼翁计算,它应该是6440公里,按照乌卡亚利计算,是7025公里。尼罗河人们原来最早认为源头是维多利亚湖的湖口,后来在西岸发现一条卡盖拉河,发源于布隆迪,关于尼罗河的长度,是6671公里。密苏里河,这条6020公里,后来计算它是准确的,其他的全是错的,

    这三条大河的长度,黄色的标记,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长度,其他的还有不同的长度,像亚马逊河有6800公里,6275公里,6275公里是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用的,这6800公里,是前段时间,BBC一个新闻报道了巴西科学家和秘鲁科学家发现了亚马逊河新的源头,长度是6800公里,从而认为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尼罗河长度一般来讲,是6671公里,也有6695的,应该差得不是特别大,5584米是从维多利亚湖的湖口开始算长度,密西西比河长度,也有几个,包括6020、6415、6262、5971、4125和3730。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条大河的长度?我归结为四个因素,一个就是源头,一个是河流入海口的位置,还有河流长度量测时使用的数据源,还有河流长度量测的技术。

    确定大河的源头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下,有几条准则,一个是“河源唯远”,“水量唯大”,还有流域面积、历史习惯,干支流排列,河谷的地质构造、河谷的形态和地势,这些确定大河源头时依据的一些准则,但是我们大部分采用还是河源唯远和水量唯大的原则,这河源唯远和水量唯大是什么意思?我在整个河的流域中,找出最长的支流对应的源头,就把他作为一条河的源头,看到哪个支流水大,我就往这个支流上走,这是两个原则。

    河谷的确定也有不同的方法,像进行长江长度量测的时候,以50号灯浮的地方作为量测的终点,在我进行大河量测的时候,我是以河口两侧陆地的切线和河流的中心线交汇点为河流长度量测的终点。

    那河流量测的数据源,我们一般情况下,是用地形图,比如我们其他河流的长度量测的都是这个结果,遥感技术出现以后,开始用遥感影像做这个事情,地形图,比如我们平常用的各种专题图,比如交通图、人口分布图这些,真正的地形图是有等高线的地形图,地形图有很多不同的比例尺,比如有1:100万、1:500万、1:250万、1:100万、1:50万、1:25万,还有1:10万、1:5万、1:2千、一:5千都有。这个地形图有一个小比例尺的比例图,比如1:100万,这由于小比例尺的地形图,和1:5万的相比,它是小比例尺的地形图。那小比例尺地形图,是大的制图过程中的地图综合,是从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综合过来,在地形综合的过程中,会省略掉很多的东西,比如一条河,在进行综合的时候,小比例尺基本上用一条直线就画过去了,所以说我们在地图上量测河长的时候,如果比例尺小的话,河流的长度就会偏短,但是大比例地形图,一般都是国家的保密资料,包括1:10万、1:50万的,是我们平时买不到的,必须通过保密单位的保密条例和规则,才能买到这样的地形图,但是从地形图量测全世界大河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地方没有地形图。

    什么是遥感呢?按照遥感大辞典的定义,主要是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数据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技术系统。

    按照距离来分,比如遥感,遥感简单的来说,如果不接触这个物体,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里面的信息,然后识别他,包括它的形状,包括它的物理性质,按照距离来分,我们有卫星,就是传感器放在卫星上,那就是卫星遥控,如果放在飞机上,那就是航空遥控,那么还有一个项目,放在热气球这些平台上,根据高度不同,它们可以进行分类。

    还有一种,按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仪器,就是说,按照我感知的信息的波长来分,有可见光、红外、有微波的遥感、当然还有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技术,这是遥感。

    这个就先弄到一块,就可以把整个河流量下来,在量的过程之中,我们一般可以这么量,量到这个地方以后,接着往下量,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整个河的长度了。

    河流长度量测技术来讲,刚才我说了数据源的问题,源头的问题,实际上还有量测技术,以前大家见过我们军用的指南针,有一个小齿轮,相当于推着你走,沿着曲线转,根据它的圈数、根据它走的距离,通过比例尺,我可以得到曲线的长度,还有像圆规一样,往前走,再量。再一个,拿一些绳子,像铁丝一样,把它沿着曲线走,这样也可以量出长度。

    我前面把为什么做这件事情和做这件事情影响长度的因素介绍完了。大家关于技术方面有什么问题?包括大河源的标准?

    提问:咱们既然确定河流的源头标准很多,主要是河源唯远、水量唯大,有没有一种规定的标准?我觉得这种属于一种硬性的指标,因为在河流的源头确定上,可能有很多的争议,争议会一直存在,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

    刘少创:大河的源头地名确定和长度实际上是一笔糊涂帐,到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机构专门管这个事情,但是,目前来讲,虽然还有很多种标准,但是实际上最终的标准还是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比如亚马逊河源头的确定、尼罗河源头的确定、都是河源唯远的准则,原来最早的时候,亚马逊河的源头在马腊尼翁,这也算是公认的。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秘鲁、马西的科学家都认为在乌卡亚利是正源,它的源头依附于雪山以后,会专门介绍亚马逊河的情况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东北临太平洋,西、南濒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总长36735公里。面积为768万余公里。人口约1789万。首都堪培拉。澳大利亚内陆地势大部低平,平均海拔300米,科西阿斯科山为最高峰,海拔2228米。全境35%的面积为沙漠和半沙漠。河流多为间歇性的内流河。大部属热带、亚热带气候。

    中国八大世界地质公园

    1.五大连池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总占地面积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五大连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占地60多平方米,是中国最新的火山。老期火山与新期火山相间排列,规模较大的圆台形火山与规模较小的岩渣堆、盾火山相依偎,圆盆状火山口、圆椅状火山口、漏斗状火山口、破裂状火山口、复合状火山口应有尽有,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翻花熔岩、结壳熔岩交替出现,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世界罕见。最新的火山喷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五大连池,享有“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的美誉。

    五大连池火山群各火山的熔岩岩性都基本相似,故我们将五大连池火山群富钾的碱性基—中基性火山熔岩都统称为“石龙岩”,五大连池位于东亚大陆裂谷系的轴部,它的形成很可能是在裂谷作用下的地幔柱上隆产生的。因此,五大连池火山岩对探讨地球板块活动和岩浆演化都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对检测当地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重要。

    五大连池在我国辽金时代无人居住,伴随着两座新期火山的喷发、五个彼此相连的火山堰塞湖的形成和疗效神奇的矿泉水的出露,才有游牧民族达翰尔人的迁入,后来汉人大量迁入垦荒种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五大连池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

    园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难得的科学旅游,休假康疗胜地。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疗效显著的矿泉“圣水”,是一个集游览观光、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

    2.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公里,由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杨家界四个主要风景区和黄龙洞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山、水、桥、洞、瀑地貌景观齐全,是一处难得的天然博物馆和罕见的旅游名胜地。

    张家界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代表了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发育于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峰林集中分布区面积86平方公里,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举世罕见的独特地貌。在园区内有3000多座拔地而起的石涯,其中高度超过200米的有1000多座,金鞭岩竟高达350米,个体形态有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公园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为核心、以岩溶地貌景观为衬托,兼有成型地质剖面、特殊化石产地等大量地质遗迹,构成独具特色的砂岩峰林地貌组合景观。

    公园内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是岩溶洞穴地貌。地貌形态有漏斗、洼地、溶丘、石芽、石林、穿洞、溶洞、伏流、暗河等。溶洞以黄龙洞为典型,洞内景观引人入胜,洞穴迷宫、卷曲状钟乳石、鹅管、歪斜钟乳石,以及色彩绚丽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精妙绝伦的滴水石,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石幔、石帘、石花等,

    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溶洞中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之一。此外,园内森林茂密,并有银杏、珙桐、红豆杉、鹅掌揪等珍稀植物,为研究生物演化提供了实物例证。

    公园及其外围地区人类历史活动久远,古遗迹、古遗址分布广泛。在“云台村遗址”距地表1.5米的第四纪土层内采集到很多石器、石核等,皆为砺石原料,体现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延续;“朱家古商周遗址”、“白公城”、“西汉至南北朝遗址以及战国石壁”、“战国铜剑”、“唐代铜剑”、“唐代铜塑”以及“云朝山金顶佛殿”等一大批古庙、古建筑,充分展示了悠久的古代文化历史,加上当地深厚的少数民族风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3.广东丹霞山地质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仁化、曲江两县交界地带,总面积290平方公里。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一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侧的一个山间盆地中,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主峰巴寨海拔618米,大多山峰在300—400米之间,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气象万千。丹霞山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丹霞山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各种形态、组合的丹霞地貌若千年石堡。丹霞的山石拟人拟物、拟兽拟禽,宛如雕塑大师的一尊尊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丹霞盆地蕴育于晚古生代,形成和发展于中生代,被改造于新生代,其地质历史包含了从地槽—地台—地台活化(地洼)等三个阶段的完整旋回。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本

    区受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质作用将本地区塑造得秀丽多姿。

    除了美不胜收的自然风貌外,尚有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和片状分布的山顶、山谷原始生态群落及古树名木和野生动物。

    丹霞山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颇为丰富。丹霞山附近很久以前就有先民居住生息,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著名的马坝人(尼尔德特人)头骨化石遗迹,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在这里,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奇闻逸事和民间传说,女娲造人补天,舜帝登韶石奏韶乐等等,既是一段段历史佳

    4.黄山地质公园雄踞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是以中生代花岗岩地貌为特征的地质公园。

    黄山以雄峻瑰奇而著称,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峰高峭拔、怪石遍布。山体峰顶尖陡,峰脚直落谷底,形成群峰峭拔的中高山地形。黄山自中心部位向四周呈放射状地展布着众多的“U”形谷和“V”形谷。山顶、山腰和山谷等处,广泛地分布有花岗岩石林石柱,特别是巧石遍布群峰、山谷。主要类型有穹状峰、锥状峰、脊状峰、柱状峰、箱状峰等。区内奇峰耸立,巍峨雄奇;青松苍翠,挺拔多姿;巧石嶙峋,如雕如塑;云海浩瀚,气势磅礴;温泉水暖,喷涌不歇。

    在距今约1.4亿年前的晚侏罗世,地下炽热岩浆沿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大约在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发生较强烈的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地下岩体及其上的盖层遭受风化、剥蚀,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各种地应力的作用,在岩体中又产生出不同方向的节理。自第四纪(距今175万年)以来,间歇性上升形成了三级古剥蚀面,终于形成了今天的黄山。在这些岩体中,由于在矿物组分、结晶程度、矿物颗粒大小、抗风化能力和节理的性质、疏密程度等多方差异,造成了宛如鬼斧天工般的黄山美景。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三奇”和丰富的水景以及它们的相互组合表现其特质,显示了黄山天然的完美和谐,在丰富多变中见其有机统一。在立马桥、天都峰、北海等地段,被认为具有第四纪冰川而闻名。黄山冰川的存在与否,已争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尚无定论,这也是黄山地质公园又一诱人的魅力所在。

    以古桥、古登道、摩崖石刻与黄山山水画为特征的黄山地质公园底蕴深厚的文化渗透在雄奇秀美的自然山水之中。其中黄山画派在中国画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研究中国文化、中国画史的重要资料。总之,黄山地质公园具有花岗岩地貌、第四纪冰川遗迹、水文地质遗迹等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资源与黄山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构成了一座集山、水、人文、动植物为一体的大型花岗岩区天然博物馆

    .庐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以伸展构造为主体,伴随庐山出现的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组成了庐山地学景观的又一特征。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庐山孤山屹立,大构造巍峨壮观,小构造千姿百态。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与世界标型变质核杂岩具有对比性,庐山南麓出露有25—18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变质杂岩地层,载入了《中国地层典》。

    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复合地貌景观,是庐山地学上的另一大特征,它与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一起构成了庐山一幅雄、奇、险、秀的绚丽画卷,体现了庐山地学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

    庐山既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又是以陶渊明为创始人的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历史上曾有1500多位知名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文人墨客来到庐山考察旅游,留下了4000多首著名的诗篇及近千篇(幅)学术论文、游记、画卷,集中体现了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和历史缩影。

    蕴含中西的庐山建筑文化驰名中外。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在庐山牯岭建别墅近千栋。清凉秀美的庐山二十世纪初就被称为“万国公园”、“世界村”。庐山的历史遗迹与人文景观,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6.云台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

    为特征。公园内群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

    在具有全球构造规模效应的东亚裂谷体系中,云台山地质公园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云台”地貌,构成了区内峡谷幽深、群山耸峙、飞瀑清泉的太行绝景,对研究新构造运动和裂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内有形成于距今约14亿至3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典型的构造遗迹,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杂岩构造,早元古界表壳岩的底僻穹窿构造,盖层的超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韧-脆性变形构造,脆性断裂构造,单面山构造,以及盖层中的垮塌构造,滑坡构造等。

    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地层岩性条件,使公园内水体和水动力作用极为发育,形成的瀑布、溪泉和河流钙华阶地、钙华瀑、钙华滩等代表了中国北方岩溶的特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公园内保存和生长了一些如白鹤松、大国榉等古老树种及竹林等特殊植物,太行猕猴、金钱豹等保护动物。有些特殊植物和动物还成为在中国北方生长和分布的北界,因此,具有重要保护价值。

    目前已开发的各类自然景观共有7种170余处,有山峰100余座,陡崖10余处,峡谷中保留了大量的地质遗迹,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系统独特的地层、岩石、矿物旅游资源,典型特征的地质构造旅游资源、险峻秀丽的构造剥蚀地旅游资源、奇异多样的洞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总占地面积40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晚古生代这里为滨海——浅海环境,沉积了上千米的石灰岩、白云岩,为形成本区石林地貌奠定了基础。经受后期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成为陆地,多期次遭受地下水、地表水沿岩石裂隙进行溶蚀,最后形成了组合类型多样的石林地貌景观。最早一期石林形成于2亿5千多万年前的早二叠世晚期,而最新一期还正在形成。其间经历了玄武岩和湖泊碎屑沉积的覆盖以及多次的抬升剥蚀。在独特的地质、气候、水文条件下,多期石林继承发展,相互叠置,层次分明。

    ——具有最为多样的石林喀斯特形态。世界各地最为典型的石林喀斯特形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不仅有发育完美的剑状、刃脊状喀斯特,而且还有蘑菇状、塔状等形态,可谓集石林景观之大成,堪称“石林喀斯特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学和美学价值。

    ——是目前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石林。在保护区内,低矮的石牙与高大的石柱成簇成片广布于山岭、沟谷、洼地等各种地形,并且与喀斯特洞穴、湖泊、瀑布等相共生,组成一副喀斯特地貌全景图。特别是这里连片出现高达20米—50米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人们望物生意称之为“石林”,石林术语即源于此地,是研究区域地质演化和喀斯特作用的理想之地。

    彝族撒尼人已在石林地区居住了两千多年,他们的生活已与石林喀斯特密不可分。脍炙人口的《阿诗玛》史诗,热烈的火把节,欢快的“阿细跳月”,深情的《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早已广为人知。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民族风情与环境宜人的石林地貌相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更增添了石林景观的吸引力。

    8. 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总面积45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古陆南缘,在公园范围内,连续完整地出露35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实际上是一部完整的地球历史石头书。

    嵩山主峰地区的玉寨山、峻极峰、五指岭、尖山等,多为石英岩组成,加之构造运动所致,使诸峰在400m标高上拔地而起,立壁千仞,险峻清秀,奇峰异谷遍布全区,形成独特的地形、地貌。

    区内清晰地保存着发生在距今23亿年(命名为嵩阳运动)、18.5亿年(中岳运动)和5.7亿年(少林运动)三次前寒武纪全球性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间断和地层角度不整合界面遗迹,中岳运动塑造了嵩山构造地质体的雏形,为风化剥蚀作用提供了原始条件;燕山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局为现今嵩山面貌提供原形。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在不断隆升中经受剥蚀,断层碎裂带成为隘口;破碎的节理、裂隙形成形状大小、深浅不同的峡谷;产状直立的石英岩被剥蚀为簇林地貌或壁立千仞的悬崖。形成隆、陷、褶、断等地壳表面构造类型与环、线、块相间排列的构造格局,是地壳构造演化的一个缩影,是研究前寒武系沉积建造受运动影响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等过程乃至地壳演化规律的天然实验场,是对游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宝库。

    公园区内居住有汉、回、普米、白、彝、苗、维吾尔、蒙古八个民族,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各少数民族节庆之日,地方政府与汉族同胞共同庆贺,充分展示其民习、民风等民族文化,享受少数民族的习俗乐趣。

    嵩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岳”,人文景观众多,计有十寺、五庙、五宫、三观、四庵、四洞、三坛及宝塔270余座,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

    四、澜沧江发源于什么山脉?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哪个高原

    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长江发源于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冬雪山,黄河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 因次,都发源于青海省。请采纳

    澜沧江发源于什么山脉

    澜沧江源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的一座山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

    澜沧江主干流总长度4909千米,其中国内长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 *** 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

    澜沧江发源于什么高原穿越什么山脉出我国什么省,改名

    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越横断山脉出我国云南省,改名湄公河

    澜沧江的干流情况

    澜沧江是横断山脉地区的重要河流,也是中国最长的南北向河流水电重点开发河流。流域位于北纬21°30′至北纬32°40′,东经94°至东经101°50′。流出国境后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流入南海。 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地区的支流众多。仅在扎阿曲与扎那曲的汇合处(尕纳松多)上游地区,有近400条大小支流。尕纳松多以下称为扎曲,到杂多县城,长106.9公里,河床海拔4 055米,河面宽约100米。澜沧江源区水系包括扎阿曲水系、扎那曲水系。两源汇聚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扎多县县城西北106.9公里处的尕纳松多(E94°36′40″,N33°12′33″,海拔4 360米;尕纳松多,藏语“黑白交汇处”,扎阿曲水流清澈;扎那曲水流浑浊),河面宽约30米。测得扎阿曲河宽62米,平均水深0.72米,平均流速2.63米/秒,流量为117.4立方米每秒;扎那曲河宽余51米,平均水深0.35米,平均流速1.81米/秒,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考察队科学工作者,对两河上述数据进行了认真对比、分析、研究后,宣布认定扎阿曲河为扎曲的正源,也就是澜沧江-湄公河正源。扎阿曲上游又有郭涌曲和昂瓜涌曲两条比较大的支流,郭涌曲比昂瓜涌曲长。扎那曲上游有加果空桑贡玛曲和萨日喀钦曲两条比较大的支流,加果空桑贡玛曲大于萨日喀钦曲。扎阿曲最长支流谷涌到尕纳松多207.40千米;扎那曲最长的支流加果空桑贡玛曲到尕纳松多的204.44千米。扎阿曲比扎那曲长2.96千米。扎阿曲的流量是扎那曲的1.5倍。扎阿曲的流域面积2364平方公里,扎那曲流域面积1999.3平方公里,扎阿曲的流域面积比扎那曲流域面积大470.14平方千米。综上所述,扎阿曲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均大于扎那曲。因此,扎阿曲的上源郭涌曲源头为澜沧江的源头,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的采莫赛东部扎纳日根山脉查加日玛峰(藏语,意为“多彩的山”)南坡。扎阿曲上源郭涌曲的两个分支流汇合处,叫“野永松多”(藏语译音,意即“左右交汇处”。E94°31′26″,N33°44‵18″,海拔4779米)。这两条支流中,左边(北侧)流来的一条叫“高地扑” (上游为谷涌),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右边(南侧)的这条,则被称之为“高山谷西”(上游为拉赛贡玛)源自南面的一个叫“果宗木查山”(海拔5514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1′44″,N33°42′31″,海拔5224米)。吉富山源头与拉赛贡玛源头相距约6公里,仅一 山之隔。两源水量相差不大。吉富山源头距野永松多23.6公里,拉赛贡玛距野永松多21.5公里。两者在20多公里的范围内长度相差仅2.1公里。澜沧江自吉富山源头到出海口,全长4909公里,为世界第十长河。流域面积81万平方公里,注入南中国海的水量为64立方公里。2008年秋,测量结果表明(结算点位尕纳松多): 扎阿曲-支流郭涌曲-高地扑-谷涌曲,总长为203876.8米;扎阿曲-支流郭涌曲-高山谷西-拉赛贡玛曲,总长为203258.0米;扎那曲-支流加果空桑贡玛曲总长为202217.4米。

    湄公河(澜沧江)注入哪个大洋?

    太平洋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北麓,上游叫扎曲,向东南流至昌都后进入横断山脉,从而奔流在他念他翁—怒山和宁静山—云岭之间。河源至昌都为上游,其特点与怒江上游相似。昌都以下称为澜沧江。昌都到云南的功果桥为中淤,流经高山深谷,水面宽仅70~100米左右,河底坡降大,水流湍急,多用溜索过渡,故澜沧江在当地也称溜筒江。功果桥以下为下游,两岸地势降低,河谷宽窄相间,常有大的险滩分布。下游段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叫漾濞江。漾濞江切割大雪山南行,到大理附近接纳一个长34公里、宽20多公里的断层湖——洱海,然后注入澜沧江。漾濞江注入口以下,澜沧江笔直南下,穿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景洪县东南的官累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最后至越南入南海。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2153公里,流域面积为16.14万乎方公里,流出国境的水量也大大超过了黄河的入海水量。

    澜沧江的源头是什么?

    澜沧江它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北麓的贡则木杂雪山,源头段称扎曲.

    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分别发源于哪个省

    澜沧江源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

    雅鲁藏布江发源于 *** 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上游称为马泉河,由西向东横贯 *** 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

    澜沧江的源头在哪?

    澜沧江是世界第六大河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正源是扎曲,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穿县的扎纳日根山,曲折南流,经青海、四川、入印度洋,在青海境内流程约180公里

    澜沧江在哪

    在云南看,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源头海拔5200米,地理座标为东经94°40′52〃、北纬33°45′48〃,全长4909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为缅甸、老挝的界河。目录河流简介澜沧探源一衣带水风光迷人河流利用少数民族展开编辑本段河流简介 澜沧江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澜沧江在中国境内长2179千米,流经青海、 *** 、云南3省,其中在云南境内1247千米,流域面积16.5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支流众多,较大支流有沘江、漾濞江、威远江、补远江等。 澜沧江上中游河道穿行在横断山脉间,河流深切,形成两岸高山对峙,坡陡险峻V形峡谷。下游沿河多河谷平坝,著名的景洪坝、橄榄坝各长8千米,已初步拟定在干流上兴建24级梯级电站。河道中险滩急流较多。径流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74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56万千瓦,可能开发量约2348万千瓦,干流为2088万千瓦,约占全流域89%。河道中因险滩急流较多,只有威远江口至橄榄坝段可行木船和机动船。 1990年中、老两国进行了洪水期考察,试航万象取得成功。1993年新组建的思茅航运公司,开始为老挝、缅甸、泰国运送产品3000多吨。同年,中、老、缅、泰4国经过协商,对该河段提出共同整治方案。 上游山区有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中游穿行于高山深谷,水流湍急,流域面积狭小。水量主要来自下游地区,全年变化不大,夏季径流量占全年的一半左右。编辑本段澜沧探源 到目前为止,各种资料上记载的关于澜沧江的源头有十几种说法,而以不同源头为起点的河流长度也有多种,估测的长度从4200公里到最长4909公里不等。一种说法是: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的扎纳日根山脉的查加日玛峰南坡的莫云滩深处的扎阿曲,位于东经94°41′44〃、北纬33°42′31〃海拔5224米的拉赛贡玛的功德木扎山上,位于玉树州杂多县境内。 遥感专家刘少创探测的结果是:澜沧江源头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吉富山,海拔5200米,地理座标是东经94°40°52〃,北纬33°45′48〃。从这里算起,澜沧江的长度是4909公里。 澜沧江源区,河网纵横,水流杂乱,湖沼密布,流经的地区有险滩、深谷、原始林区、平川,这里地形复杂,冰峰高耸,沼泽遍布,景致万千。气候具有寒冷、干燥、风大、辐射强、冷季漫长、无绝对无霜期等特点。年平均气温一般在6.0℃~-4.0℃.之间,但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降水空间分自有东南向西北递减,流域东部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以上,西部年降水量在250毫米左右。年内降水分布具有冷季少,暖季多的特点。编辑本段一衣带水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总面积81万平方公里,地处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的结合部,是连接东盟和中国的陆路桥梁。这一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与中国进行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1994年,中国 *** 成立了“国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前期研究协调组”。2000年4月,中国、老挝、缅甸、泰国四国正式签署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议》,2001年4国正式通航。在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活着约6500万各族人民,这个数字预计在今后15年内将达到1亿。由于流经区域具有独特的互候特点和地理条件,澜沧江-湄公河水系孕育了世界上最丰富的淡水鱼类生态系统。整个......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


    推荐阅读:

    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澜沧江源头景观设计理念)

    天津有哪些大型广告公司(天津有哪些大型广告公司好)

    最新水泥管厂招工信息(最新水泥管厂招工信息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