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贡品牌设计公司哪家好(左贡品牌设计公司哪家好一点)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左贡品牌设计公司哪家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之前先推荐一个非常厉害的Ai人工智能工具,一键生成原创文章、方案、文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论文、代码、作文、做题和对话答疑等等,问友AI官网:https://ai.de1919.com
创意岭专注品牌设计、策划,为各大上市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设计、策划服务,服务客户遍布全国,咨询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就。
成就之一:民生改善,1957年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达到637元,比1952年增长42.8%,农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费水平,1957年达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科教文卫事业也有很大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初步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成就之二:基本建设,五年内全国完成投资总额为550亿元,五年新增加固定资产460亿元,五年内施工的工矿建设项目达一万多个,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汽车、发电设备、飞机、新式机床、重型机器、电解铝、精密仪表、无缝钢管、塑料、合金钢、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的实力。
成就之三: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完成原计划101%,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3900亿斤,比1952年增长19%;棉花产量为3280万担,比1952年增长25.8%。粮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7%和4.7%。五年内全国扩大耕地面积5867万亩,1957年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6.745万亩,完成原定计划101%。五年内全国新增灌溉面积21.810万亩,相当于1952年全部灌溉面积的69%。
成就之四:交通运输,到1957年底,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之内,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共约一万公里。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都先后建成。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成就之五:工业发展,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1957年手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83%,平均每年增长12.8%。1957年的原煤为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596,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164.4%;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等等。
成就之六: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优势。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l%以下。
五年计划,后改称五年规划,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纲要,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中国从1953年开始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为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回顾五年计划的历史,不仅能描绘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对比与检视过去,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中获得宝贵的经验,从而指导未来的经济发展。
总之,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已经得到全面恢复与初步发展,政治趋于稳定,经济秩序恢复正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为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西藏自驾游攻略
三大游走川藏线路线,惊艳时光的景观大道
1、川藏南线(318国道)——自然风十足的景观大道,风光最优美的进藏之路
2、川藏大北线——沿途绝美自然景色 浓郁人文景观,探讨神秘的藏文化
3、川藏小北线——四姑娘山 色达 川藏线南线,走遍川藏南北线融合的美景
一、川藏南线——自然景观大道,风光最美的进藏之路
川藏南线(318国道)深度9日行程安排推荐
第1天:成都—海螺沟(360公里)住:海螺沟 海拔:2850
第2天:海螺沟—康定—新都桥(170km)住:新都桥 海拔:3300
第3天:新都桥—理塘—稻城/亚丁(350公里)住:稻城或亚丁 海拔:3700
第4天:亚丁一日游—稻城(110公里)住:稻城 海拔:3700
第5天:稻城—理塘—巴塘—芒康(434公里)住:芒康 海拔:3870
第6天:芒康—左贡—八宿(361公里)住:八宿 海拔:3260
第7天:八宿—然乌—米堆冰川—波密(217公里)住:波密 海拔:2800
第8天:波密—通麦天险—八一/林芝(237公里)住:八一 海拔:2800
第9天:八一—工布江达— 拉萨(400km)住:拉萨 海拔:3700
新都桥的秋图
南线从成都至拉萨,全长约为2124公里,途中会经过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的新都桥,让你体会虚实结合的世界,爱好摄影的你,绝不会错过这一精彩时刻。
来古冰川图
当经过最高海拔4700米,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之后,除了部分碎石路面之外大部分都是柏油路面。这一路上,穿越大起大伏的高山峻岭,草原峡谷,风景更为秀丽而变幻莫测、且色彩分明。其中还会经过号称“死亡路段”的通麦天险,虽然近几年道路有所修整,但是遇到雨季时节,仍存在泥石流群的危险,通过此段路程时切不可掉以轻心。然乌湖附近的整个风光中,融合了雪山、湖泊、森林、草场……两两遥相呼应,堪称是川藏线上景色最美的一段,绝对值得大家在此多住几天哦~
冬季的然乌湖
Tips:
在川藏南线中,拍摄最佳的位置是在3888号公路桩;在离然乌湖镇千米之处,有个叫“瓦村”的小村庄,其典型的藏东南林区建筑,在晨昏时分,弥漫着浓郁的藏家韵味,是拍摄的好地方,小伙伴们可下车徒步至村庄拍摄大片~
推荐理由:川藏南线起点四川成都,终点西藏拉萨。全程走318国道,期间交会108、214国道。沿途会有连绵起伏的山、川流不息的水,一路景观千变万化,有高山峡谷、森林草甸,还有随处可见的经幡、青稞田、玛尼石、藏寺交叠共生,还能体验到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充满了刺激与魅力。被旅行、摄影爱好者称为“黄金线路”,是近年来驴友们选择最多的一条,相对于川藏北线来说,路况更好,沿途景点也更多,一般推荐走川藏南线进藏。此条路线四季景色各异,但冬季大雪会封山,雨季7月-8月道路不太好走,建议大家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二、川藏北线+色达佛国——探讨神秘的藏文化
川藏北线 色达10日自由行线路安排推荐
第1天: 成都--雅安---泸定---康定(325KM)住:康定 海拔:2560
第2天: 康定--八美--炉霍(266KM)住:炉霍 海拔:3250
第3天: 炉霍--翁达--色达(215KM)住:色达 海拔:4000
第4天: 色达一日游 住:色达 海拔:4000
第5天: 色达--德格夏扎巴(210KM)住:德格夏扎巴 海拔:3300
第6天: 德格夏扎巴一日游 住:德格夏扎巴 海拔:3300
第7天: 德格--昌都(317km) 住:昌都 海拔:3240
第8天: 昌都--类乌齐--丁青(247km) 住:丁青 海拔:3840
第9天: 丁青--巴青--那曲(480km) 住:那曲 海拔:4400
第10天: 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355km) 住:拉萨 海拔:3700
云雾缭绕的巴郎山图
从成都西北出发,经都江堰,在映秀镇沿四川省道303往西,当翻越终年云雾缭绕的巴郎山后,一路经小金县,抵达至炉霍。
塔公草原上的经幡
沿途会经过海拔为4916米的最高点雀儿山,以及澄碧湖水新海路等,其景色奇丽,这一带自然风光优美。一路有优美的河谷景色、藏式碉楼,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定让你痴迷于此。川藏大北线,是探险者推崇的探秘藏文化的极品线路,也是历史迷和地理迷朋友喜爱的一条路线。
雀儿山标志图
推荐理由:川藏大北线经过317线到达昌都后,经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到达那曲,最后走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沿途自然 人文景观比较浓郁,对藏族宗教有特殊喜好的朋友,建议走此路线。该路线的优势在于,可以沿G317一路向西,沿途人文景观众多,让您更好的融入藏文化中,最终抵达圣城拉萨,同时你亦可选择任一据点长驻。大家可以轻松自在地制定自己的出行计划。
三、四姑娘山+色达+川藏南线,走遍川藏南北线美景
川藏小北线 四姑娘山 色达10日自由行线路安排
第1天: 成都--映秀--卧龙--四姑娘山--丹巴(345KM)住:丹巴 海拔:1800
第2天: 丹巴--八美--炉霍—色达(390KM)住:炉霍 海拔:3250
第3天: 色达一日游 住:色达 海拔:4000
第4天: 色达--德格夏扎巴(210KM)住:德格夏扎巴 海拔:3300
第5天: 德格夏扎巴一日游 住:德格夏扎巴 海拔:3300
第6天: 德格--昌都(317km) 住:昌都 海拔:3240
第7天: 昌都—八宿(270km) 住:八宿 海拔:3260
第8天: 八宿—然乌—米堆冰川—波密(217公里)住:波密 海拔:2800
第9天: 波密—通麦天险—八一/林芝(237公里)住:八一 海拔:2800
第10天: 八一—工布江达— 拉萨(400km) 住:拉萨 海拔:3700
祈祷一切安康
从成都出发,先到达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的都江堰,让你感受天然氧吧的呼吸,之后经映秀、小金四姑娘山、甘孜、翻越雀儿山,到达昌都,这是属于川藏大北线的经典路段。之后再取道国道214与川藏南线汇合,抵达拉萨。此线除了可以欣赏到川藏南线优美的风光外,还可以欣赏到丹巴碉楼、蜀山皇后四姑娘山、举世闻名的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之一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等著名人文景点。
川藏小北线是自然风光和人文并重的大道,基本以寺庙、民俗等人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此交织呈现在你的眼前,沿途雪山草甸、蓝天白云、牛羊帐房、寺庙经幡等都将剧烈地冲击你的视野。但是面临严酷的自然环境,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艰险,所以对于新手自驾而言,还是不做推荐,如果要走这条线最好选择包车前往。
纳木错的宁静时刻图
推荐理由:此线路是众多包车、骑行、徒步搭车游的朋友选择的线路,就难度而言,小北线的难度明显小于大北线,且此线路将川藏南线和川藏大北线的经典风景融合,当你行走这一段路,就可欣赏两条路程的核心美景哦。
第一次走川藏线需要注意什么?
1、去西藏前要锻炼身体吗?
很多人都担心去西藏最怕的就是高原反应,所以大家都会想着要不去游玩西藏前先锻炼一下身体。其实高原反应只是和身体的适应和调节能力有关,和身体强壮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觉得不放心,可提前一两个月进行有氧锻炼,进行一些慢跑等,但在出发的前一个星期就要注意休息,不要再进行锻炼了。
2、哪些人不适合来西藏?
西藏高原地区环境比较恶劣,对进藏的人的身体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来说,大部分人来西藏旅游都是没有问题的,除了那些患有严重疾病的,不建议前往西藏,如:1.患有心脏病、血液病和脑血管病的;2.患有各类的呼吸系统疾病的;3.患有癫痫、精神分裂和没有控制的糖尿病;4.曾有过高原病症的,如高原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心脏病等;5.高危孕妇;6.患有严重感冒、发烧或者呼吸道感染的。
3、什么时候去西藏最好?
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西藏最好的季节,每当此时就是西藏旅游的旺季,整体天气温暖舒适而不炎热,但相对的游人会非常多,相关行业的消费也是水涨床高,你的旅游消费支出也多。在十一月至次年的四月,虽然比较寒冷,但白天阳光很好,也会很温暖。这个时段游客很少,你见到的也是地道的西藏风情。
4、川藏线危险吗?
川藏线有个让人听而生畏的称号——死亡之线,但是它的沿途风景优美,不少人还是愿意走川藏。由于目前大多路都被经过整修,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但是在雨季的时候,泥石流路段还是挺多的,要注意安全。有两段是最危险的:天险通麦,只有在雨季的时候才比较危险,平时都挺好的;还有一个就是业拉山九十九道拐,这里下山很危险,要非常小心。
5、川藏线沿途的住宿情况怎么样?
川藏线目前旅游设备逐渐完善,沿途都有经过小县城、镇、村落,所以基本的住宿都可以满足。条件好的有星级的宾馆,一般的就是招待所、旅馆和家庭客栈,还有如果运气好,可以借住在藏民家里。包车或者骑行在川藏线上,完全不用担心住宿的问题。
拉萨河秋景图
安全tips
1、出发前要记得提前关注天气预报,请尽量选择晴天赶路,山谷地区(雅安——康定,雅江,林芝等)雨天和雨后请原地休息,不要前行,川藏线的山体滑坡尤其频发;
2、途中要给自己海拔适应的过程,切勿一次性海拔爬升过高,因此,我建议将康定(2464m)作为一个住宿点来适应,并尽量避免在理塘(3911m)留宿哦~
3、自驾的朋友,请遵守交通规则,弯道勿借道超车,不要交规白学了~
4、藏区路上牛羊等牲畜较多,大家要注意远离和避让,尽量避免鸣笛,以免惊吓到这些天使。
5、自驾的朋友,要注意:川藏线的县级单位基本都有两桶油,请路过县级单位时一定考虑剩余油量。
6、雅安——康定的路况有点差,且车流量大,自驾建议按20~30km/h预估通行时间。
7、川藏线基本只由大货车和小汽车、骑行朋友组成,通行过程中请注意大货车,切勿与大货车抢道斗气。
8、川藏线路上只有双向双车道,如果想要临时停车,沿线会有很多临时停车处和观景台供你使用,请大家避免直接在道路上停车。
羊卓雍错图
西藏有那些好吃的特产
西藏是一个神圣而美丽的地方,特产也很多,就吃来说,主要有雪莲、松茸、冬虫夏草、天麻、贝母、核桃、红土豆、黑木耳、醉梨、人参果、牦牛、牛羊肉、藏红盐、炒青稞、风干肉、吹肺、生牛肉酱、油拌人参果、藏餐羊血肠、奶渣包子、酸奶饼、拉萨雪茶、甜茶、吧啦饼、酥油、酥油茶、马**、干酪、藏酒等。
1、雪莲:雪莲是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因此保护雪莲种质资源,无论在科学上、医药学上还是从观赏上都有重要意义。
2、松茸:松茸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相传1945年8月广岛***袭击后,唯一存活的多细胞微生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可人工培植。
3、人参果: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同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具有保健功效。
4、牦牛:牦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人们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
5、酸奶饼:酸奶饼是一道菜肴,主要食材有原味酸奶、五谷杂粮粉、面粉、玉米淀粉、鸡蛋、葡萄干,该菜肴烹饪简单,做出的饼类,香甜可口。
扩展资料:
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食品结构和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
藏餐:藏餐是中国餐饮系列中的流派之一,历史悠久,品种丰富。
藏餐分为主食、菜肴、汤三大类。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鱼、虾、蛇、鳝等水产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外,农牧区群众一般不习惯食用。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肴烹制技术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和丰富。
参考资料:西藏_百度百科
日本建筑设计里左贡是什么意思
左贡指以左贡县为代表的具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房子主体是高碉式的,特点是下宽上窄。层高跨度大精华部分在二楼,宽大的客厅里雕梁画栋,藏柜、佛龛、电视、卡垫床一应俱全。
墙上绘有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佛龛上也是雕龙刻凤。房子里还有鲜红的房柱,上面是神兽珍禽,下面是卷草浮云。而且大多是镂空加彩,主调金色,进得房间,犹若置身在华丽的殿堂。
房顶门窗上的色彩都有一定寓意,最常用的蓝色、红色、绿色、黄色分别象征蓝天、土地、水和宗教,并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景。
美如玉的美玉草原,川藏线第二高峰东达山,梅里以北茶马古道上的秘密。宫殿一样的东坝民居,构成了人们对昌都地区左贡县的印象,无数骑行的驴友们在日志里,纷纷描述东坝民居的种种壮观美好之处,让人对它充满了向往。
走进怒江美丽公路
七彩云南的西北,有一个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该州位于怒江中游,因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怒江州西接缅甸,有长达450公里的国境线,辖泸水市(县级市)、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
怒江州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之一,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大香格里拉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开发不多、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普遍落后贫穷,但却是最原生态的地区。
怒江在怒江州境内全长310多公里,位于滇西横断山纵谷区,由于江东有碧罗雪山山脉,江西有高黎贡山山脉,怒江奔腾于这两山之间,两岸山势雄伟,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山谷幽深,北高南低,河流落差大(江面在贡山最高处海拔1400米、六库最低处海拔仅700米),水急滩高,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大峡谷地貌景观,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并称世界三大峡谷。
怒江大峡谷又叫“东方大峡谷”,沿峡谷的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三地内,生活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藏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乐趣。
串联起怒江美丽风景线的国道G219线丙六公路(贡山县丙中洛镇至泸水市六库镇),通行条件差,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条路上行驶,考验的不仅是驾驶技术,还有胆量与勇气。欲前往观赏美景的人们,会因此望而生畏。
终于,怒江美丽公路(丙六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始修建。这条取名为“美丽”的公路,是交通运输部“十三五”国省干道改造重点项目,也是云南省扶贫“双百”工程中“一百项骨干通道工程”之一。
2017年8月25日,怒江美丽公路正式开工,工期26个月,预计今年(2019年)的年底通车。项目建成后,将达到“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美丽公路建设和发展目标。
怒江美丽公路,连国道G219线丙察段,起于贡山县丙中洛观景台,沿怒江顺流而下,由北向南布设,经贡山县、福贡县,止于泸水市六库镇的小沙坝,与规划的G219腾六段相接。主线(不含连接线)全长276公路,其中:丙中洛至福贡段148公里,福贡至六库小沙坝128公里。
建设项目分为三个标段,丙福段148公里为一标段74公里、二标段74公里,福六段128公里为三标段。
笔者所在的“路景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有幸中标所有三个标段的文化景观工程项目。公司计划通过文化植入和景观提升,扩大怒江美丽公路的影响力,促进怒江全域旅游的发展。
3月初,公司一行三人,沿施工中的美丽公路逆江而上,到各标段项目部提交景观工程开工申请。
施工过程的美丽公路,既要保证工程进度,还要保障从六库到贡山的生产生活物资正常运输,保护好沿线文物和植被,时刻做好应对暴雨天气以及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本文对异常艰苦的施工环境,不做过多描述,重点是随我们在沿途几个主要节点,领略峡谷两岸的历史人文景观。
从六库镇出发,经怒江西岸的美丽公路行驶50公里左右,正对着怒江水面看过去,有一座山峰被称为“伟人峰”,不知是谁发现了这个天然之作,仔细品味还真像静卧在群山之上、仰望蓝天的一个伟岸身影。
继续往前走,经过一个刚建成的棚洞(亚巴棚洞),这里的峡谷很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两岸距离最窄处只有10米。江边怪石嶙峋,有一块酷似老虎的巨石稳立河谷,欲从江边跃上公路。这被称为“老虎跳”的天然景色,更增添了怒江大峡谷的传奇色彩。
泸水段的美丽公路,都是沿怒江西岸布设,在怒江碧福大桥转向怒江东岸。
怒江美丽公路第三标段项目部,设在怒江碧福大桥的西桥头。
驱车由西向东跨过碧福大桥,就进入了福贡县境内。
福贡县地处横断山脉中段、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12公里,而东西最大横距只有23公里。福贡取自“幸福的高黎贡山”之意,是典型的“边疆”,整个纵向县域边界西接缅甸,国境线达142公里,超过该县的最大纵距。
进入福贡的第一站,就是匹河怒族乡,海拔1300米。
位于匹河乡的福贡民族实验中学,在其教师宿舍小庭院内矗立着一块神奇的巨石。这个小庭院是在一个高有七八米、宽有十几米的石头上建造三幢平房形成的三合院,中间还留有七八平米的院坝。
据说在1983年3月19日凌晨三点,因连续下大雨,怒江东岸山体滑坡,这块重千吨的石头,重重地砸在公路上,接着借助惯性又从公路上弹到6米高的三合院的院坝内。响声惊动了住在院子里的老师,出来一看,惊呆了:院子中飞来了块巨石,而且不偏不倚的落在院中央。岩体紧靠墙,没有损坏房屋,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伤到任何人。第二天早上,人们到处寻找巨石滚落的地点,但找遍了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两岸,均找不到巨石滚落的痕迹。于是,巨石从天而降就一直成为一个谜。
从此人们叫它“飞来石”,也有人说这是地上的母石引来了公石,因此称它为“夫妻石”,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力。
过匹河乡后,再向前2公里处,转入右侧的岔路,可到达当年赫赫有名的知子罗村。
知子罗村是一座久已废弃的老城,原是怒江州州府,上世纪70年代,州府才搬到六库镇。
知子罗村还是原碧江县县府所在地。1986年12月25日,碧江县突然被宣布撤消,原因是根据地质部门的专家分析鉴定,设在知子罗的县城可能发生大面积滑坡,于是“碧江县”这个地名便从中国地图上永远消失了。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山崩地裂的滑坡直至今天仍未到来,而昔日繁华的知子罗却变得凄楚清冷,成为“边境县城遗址”。知子罗虽比不上楼兰古城、吴哥遗址,但它在怒江州的发展史上却也算得是浓厚的一笔。
驱车沿美丽公路向北蜿蜒盘旋几公里,就是匹河乡的老姆登村。“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
老姆登村对面有高黎贡山北段较有名*的*冠山,皇冠山因形似皇冠而得名。皇冠山在群山之中独树一帜,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老姆登村是观赏皇冠山的绝佳选择,有很多人因皇冠山而慕名而来,一睹皇冠山的壮观。
穿过福贡县城,途经鹿马登乡后约20公里,可在路边看到观景台。站在观景台,眺望怒江对面的高黎贡山中段3300米的峰巅,有一巨大的岩石穿洞,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
眺望石月亮的最佳位置,属于福贡县的石月亮乡,怒江美丽公路第二标段项目部就在该地。
在石月亮乡,还能看见一种渡江工具——溜索。
“溜索”是以一条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溜索渡江是原来横断山区人们过江的主要方式,不但人可以过,连马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过江,许多生产生活物资通过溜索运送。
怒江没有船,惊涛骇浪小船也无法横渡,上下航行更不成。两岸居民过江,从前主要靠“溜索”桥。二十一世纪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后建造70多座各类桥,原来的溜索基本都被剪掉。现有的“溜索”,渐渐变成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而存在。
沿着石月亮乡北上5公里,就是该乡的拉马底村。
在拉马底村,还有中国远征军回国渡口遗址。由公司设计的远征军纪念广场,准备建在此处,景观工程内容包括:远征军雕塑、广场装饰、特色导视小品。目前,怒江美丽公路建设指挥部,正在协调当地的征地问题。
提到中国远征军,顺势简要地多说几句。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26日,中英订立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组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进抵云南中缅边境,杜聿明司令部驻大理,先头部队戴安澜200师驻保山。
1942年 3月12日 ,中国正式成立“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司令部”——当时的设想是还可能出第二路军远征泰越,甚至派出第三路军渡海去参加南洋各岛战争,所以第一次的远征军便加上了“第一路”的头衔。卫立煌出任第一路司令长官,因为卫立煌未到任,由副司令杜聿明代理指挥。
第一路远征军的入缅作战,因为史迪威(时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无能、英国军队的无耻、日军的诡异用兵,远征军孤军作战、后勤保障被切断,不得不决定全面主动撤退。
1942年5月开始,远征军各部退出战场沿不同路线撤退。
杜聿明没有听从史迪威要其撤往印度的命令,而是坚持要将所率第五军撤回云南。除孙立人的新编第38师没有服从军长命令外,第五军其余部队分三路撤退。杜聿明本人率军部和新编第22师为一路,新编第96师为一路,负责断后的第200师为另一路。
人们总是用“野人山”来概括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入缅作战失败后撤退的路线,其实这是非常笼统和不全面的。
“野人山”大约是指缅甸孟关以北胡康谷地及江心坡广袤的原始森林,当时途经野人山撤退的中国部队中只有杜聿明的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新编第96师。
戴安澜的第200师负责断后,沿滇缅公路辗转撤退。因为一旦200师转向印度方向,第五军主力部队就会全部暴露在日军面前。最终,第200师突破日军围追堵截,从滇西的片马、龙陵、腾冲一带回国。遗憾的是,师长戴安澜在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8天后在撤退途中光荣牺牲。
杜聿明的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沉重的代价,走出了野人山,但无可奈何地退到了印度的雷多,暂时没能撤退回国。
新编第96师这一路,从野人山一直北上,走到最偏僻的地方——缅甸最北方的“葡萄”。葡萄的东面就是云南的福贡。
福贡境内有多条通往缅甸的人马驿道,在上帕镇的古泉村、石月亮乡的老娃达村,至今还存在与缅方边民往来的古驿道。
福贡县境内、高黎贡山上的石月亮,百里可见,俨然是一盏指路明灯。
第96师一路翻越一座座国界线高高的山脉,靠着石月亮引路,经古驿道抵达福贡。随后,该师在当地怒族人的帮助下,架设“溜索”渡过怒江。
据说,在高黎贡山的山峰石壁上,刻着“民国三十一年八月五日,中国远征军第九十六师经此回国工兵营”的字样。
第96师的撤退路线虽然不是最艰难、伤亡最大的,但却是最耗时、最扑朔迷离,也最不为国人知晓。该师入缅时9863人,伤亡4081人,失踪2182人,归国时3600人。
远征军撤退中到底倒下了多少官兵,至今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字,根据杜聿明的粗略计算:中国远征军第一路约10万人,生还者仅有4万,战斗牺牲有1万。也就是说,有5万多将士是在撤退途中非战斗牺牲的。在所有部队中,仅仅只有孙立人的新编第38师保存建制的基本完整,他们撤退中非战斗牺牲人员低于战斗伤亡人员。
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也是中国军事史上黑暗的一页。
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远征军回国渡口遗址,应该就是第96师当年的过江渡口之一。
但愿远征军纪念广场能够如期建成,中国远征军是一只英雄部队,值得纪念。正是由于第一次入缅作战的失败,中国远征军知耻而后勇,才有了第二次入缅作战的辉煌战绩。
离开石月亮乡,我们没有继续北上,因为二标段的监理部设在鹿马登乡,所以又原路返回二十几公路,夜宿鹿马登。
第二天清晨,从鹿马登向贡山挺进。为了避开主线堵车,我们通过简易吊桥从对岸绕行。
中午,进入贡山县城,县城在怒江西岸。
怒江美丽公路第一标段项目部设在贡山县城。
贡山县地处怒江大峡谷北段,北接西藏林芝地区的察隅县,是云南到西藏的又一通道。
贡山,每年有近200天都是下雨天。2019年的雨季来得比往年早,从2月中旬开始,雨水天气连绵不断,全县境内塌方、泥石流频繁发生,这严重影响了美丽公路的施工和保通。
从贡山县城驱车出来,由于施工中的美丽公路泥泞狭窄,只好在达拉底怒江大桥(修建中)旁边的过江吊桥绕到东岸,通过乡村公路往丙中洛行进。
沿乡村公路上至半山腰时,在左侧后方忽现一奇妙仙境:山峦叠嶂、奇峰耸立、白雪覆盖。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贡当神山。
再往前,过怒江捧当大桥,回到西岸行进约20公里,就到了怒江第一湾观景台,站在这里可以尽情欣赏怒江第一湾的绝色美景。
这个时节(二三月份)的江水,基本上是冰川融水,颜色是宝石一样的蓝绿色。
怒江第一湾是怒江峡谷最精粹的部分,有人这样说:“到了大峡谷,不到第一湾,白来怒江玩”。
在观景台俯视怒江水,此时呈“U”字型,由于悬岩绝壁的阻隔,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观景台所处的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
湾中心有一个村子叫坎桶村,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水面50米以上,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小平原”林木繁茂,田园风光迷人。
继续前行两公里,就是怒江美丽公路的起点——丙中洛观景台。
从丙中洛观景台向下看,又见一熟悉的“U”字型半岛…。正迷惑时,幸好旁边一个导视牌友情提示:“不是怒江第一湾,是桃花岛”。
桃花岛也叫扎拉桶村,因怒江环绕,成半岛状,岛上桃花甚多,故得此名。由于与怒江第一湾弯度差50度左右,当地人称“怒江第二湾”。
仔细观察,能看见江边有一座钢索吊桥。以前,来往桃花岛两岸,只靠一条篾(读mie)做的溜索,几个月换一次,后来改成钢索。但1980年钢索因锈断裂,过江的5位村民坠江而亡。于是在1983年建起了这座钢索吊桥,在桥墩上写着,禁止5头以上牲畜同时通过,也禁止10人以上齐步走。
桃花岛的地理位置好似与世隔绝,村落的独立更像个世外桃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身处之地犹如画中之画,更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由怒江美丽公路起点逆江而上,走5公里的丙察公路(丙中洛至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就来到了石门关。
怒江石门关属丙中洛镇,是怒江北与西藏茶马古道上的必经通道,图示左侧为碧罗雪山、右侧为高黎贡山。怒江从石门关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据传说,每年端午节前后,石门关矗立的悬崖峭壁上,常会有数条大蟒蛇爬出山洞晒太阳,最长的约有10米左右,巨莽的出现使石门关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自古以来,以茶易马的商品经济从未断绝。
云南,是茶马古道的发源地,随着时代发展,很多茶马古道已经被现代交通所取代。但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至今仍在丙中洛的古道上穿行,它是茶马古道的活化石,其传承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至今年年底,随着怒江美丽公路的正式通车,势必吸引旅游者、摄影爱好者蜂拥而至,滇藏公路将添加南线新通道。
滇藏北线是传统老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盐井-芒康(接川藏公路)-左贡-八宿-然乌。
滇藏南线是新添通道:大理-六库-福贡-贡山-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然乌。
假以时日,“路在江边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将在怒江州成为现实。
二〇一九年三月十七日星期日
二当家不虚此行于 生日档期
以上就是关于左贡品牌设计公司哪家好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