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高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呢)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高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课程计划也称为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做出的全面安排。
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门类及活动,以及它们的开设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课程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主要依据,是编制课程标准和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督导、评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扩展资料:
近代以来,特别是在实行学科课程的条件下,教学计划主要是学科的计划,或只是学科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教育结构不断发生变革,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主张对教学计划的结构实行改革。
除了教学以外,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发展体力和增进健康的活动、艺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等也应列入教学计划,在工具课和一般科学知识课、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普通教育课和职业教育课之间应相互渗透。
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形势下,只有必修课而无选修课的单一结构不能适应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和知识多样性的要求,适当增设选修课,已成为发展的趋势,一些选修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必修课。
为了防止学生负担过重,须控制教材的份量和难度,控制教学时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不同学科和活动的特点,也可适当改变每节课均为40分钟(或45、50分钟)的固定课时制,试验活动课时制。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81年 3月颁发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 (表1)、1981年4月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表2、 表3) 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表4)。
编订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由有关的科学家、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研究编订教学计划,将会提高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见课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计划
二、教材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中小学教材建设。
1950年,教育部拟定了小学课程标准。其后,在1956年、1963年、1978年、1986年曾相继制定4套小学、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根据这些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编写出8套小学、中学全国通用教科书。
1992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各科教学大纲,用以指导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教学和教材编写工作。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街接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目前正在山西、江西、天津两省一市试教。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稳,各学校办学条件差异很大,需要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教材。为此,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86年确定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的原则。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位和专家、学者、教师个人按 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小学、初中各学科教材,鼓励各套教材在质量上的竞争。这样改变了过去全国只通用一种教材的状况,促进了教材事业的繁荣发展。到1998年。
供全国各地教育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选用的中小学教科书达2000余册,还有大量的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教学图册、教学挂图。
幻灯片及音像教学材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等。此外,国家教育委员会还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组织编写了特殊教育教材,各地区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编写出大量地方乡土教材。
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中国建立了中小学教材审查制度,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教材(劳动、劳技教材除外),都要由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从思想性、科学性。
教学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供各地教育部门选用。地方教材由省级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负责审查,审查通过后在本省范围内选用。
三、关于制定学校课程规划的一点思考
国庆劳动节,修改了几份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发现其中几个典型问题,值得探讨一下。
一、制定课程规划之前,转变观念,厘清目标,定位角色
(一)转变观念,认识到学校课程规划的重要性。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尤其是学校课程规划,是一个实现学校自我管理的过程。很多校长抱怨办学自主权太小,实际上,从学校内部管理而言,校长是能够得到授权,管理好自己学校以课程改革为代表的内部事务的。通过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至少可以厘清以下两点,一个是管理责任,一个是关注在经费困难情况下的资源分配重点。
通过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自我管理,成为更具潜在动力的学校,取决于校长对于育人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的科学专业的理解,从而引领学校变革带来的内部管理的性质和质量。
过去课程的改革,落在双基落实上,知识与应试能力的培养,是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改革方向。
1999年新课程改革,学校逐渐接受了课程承载着知识、能力、价值的三重落实。也因为学校规定,必须有6%左右的课时拿出来做活动课程,慢慢地,学校课程改革从课堂教学转向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若干(少许)校本课程的开发。
随着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上海浙江试点,课程设置必然优先于学程安排,随之而来的即是评价改革,以满足学生扬长避短、个性化发展需要。选课走班制,会成为学校教学常态,但如何以丰富多样的课程保证学生的选择,以分层走班学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力进行学习进度、内容、形式多样的学习…这都是当下学校课程改革必须充分认识到的外在压力,但最根本的课程改革动力在于:培养什么人,办一所怎样的学校?
(二)厘清目标,界定清楚课程规划中的概念
典型的中小学发展目标往往集中在学生的身体、人际交往、智力发展、道德培养和生存生活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上,但是在目标界定上,却很难让学校上下达成一致认同的目标,比如学科教师眼中的课程质量,与关注学科对学生身心发展意义的校长眼中的课程质量,显然有较大区别。制定课程规划方案,恰恰是一条解决这些难题和确定学校发展重点的渠道。
在目标的确定上,学者们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不同意见:
1.对目标进行正规陈述的必要性;
2.对组织目标、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界定;
3.组织目标确定的办法和途径。
在学校制定课程规划的过程中,校长需要思考清楚的目标,具体有:育人目标、办学目标、学校发展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课程评价目标、学校管理目标,包括,校训的内涵,与这些目标的关系等,如何界定清楚。
校长必须明确的是,作为学校管理者,是要帮助学校所有成员在学校变革中实现个体的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也即,学校的课程改革方针,要与大多数教师的利益与倾向相一致。因此,课程规划,不能仅仅由校长与学校中层骨干或者核心教师一起商讨决定,而应该由正式的团体或非正式的群体,合作共同完成。换句话说,学校课程规划的指定过程,也是一个指明方向,共同前进的过程。校长可以自己动手或组织几个人撰写课程规划,但必须通过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若干次研讨、解读,帮助全体教师明确各种目标,以及进行自我目标的界定。
此外,概念界定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学术问题。比如当前核心素养,转成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不同学段学校学生的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如何界定清晰?在课程规划中,个性化、差异化,适合的教育、适合的课程,学程、过程性和总结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等等,这些概念,如何界定清楚,都考量着校长的学术水平高低。
(三)定位角色,自我提升
从学校发展规划到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我们都必须承认教师的专长和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校长只有和骨干教师合作好,才能将学校、学校服务的对象,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期望,结合起来,才能确保校长在管理压力加重的情况下,能够维系自身的专业角色。从这个角度而言,校长即是行政领导,又是学术带头人——作为管理的执行官,校长以成功的管理向上级主管部分负责,作为学术带头人,校长是教师群体的领导。
教师是知识型专业工作人员,很多校长本身是出色的教师,专业工作人员担任管理者角色,需要通过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事对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指导,二是领导整个学校对学校内外部的变化做出专业人员可接受的反应。
招生制度改革、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的矛盾、立足当下还是着眼未来等等,都可能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中,不可避免地,校长通过课程规划,引导教师群体追问:教与学的质量到底是什么?如何界定不同阶段的不同目标?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具体指什么?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这一组矛盾,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加以解决?教师如何通过课程的改革,研究学生的学,以改进自己的教,从而保证学生有效的学,实现差异化发展?
从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而言,校长课程方面的学术修养,需要自我提升!
二、制定课程规划中,理清学校资源,建构课程体系,关注资源分配
(一)理清学校资源,正向引导决策
实际上,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和管理问题一样,主要受制于资源。环境压力,对学校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使得决策成为学校管理的中心。校长们通常会把协调资源,协调外部环境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但是,如果校长善于就学校就外部压力对教师做出及时和恰当的解释和说明,会增强决策中的正向影响,增强在学校管理中的权力。
学校课程规划过程,正需要校长和学校教师一起,理清学校资源,做出恰当决策。
理清学校资源的方式,可以借用企业组织的SWOT分析法,也可以借用6W2H的追问,和学校教师一起,达成更具理解力、应对技能和灵活性的课程规划能力。
以某校资源分析为例:某 校SWOT分析(初稿)
(二)理解课程的逻辑,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学校内部管理而言,学校课程分为学习领域、课程类型、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等。
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基准学时)二部分构成。现在很多学校为了帮助教师打破学科边界,拓宽课程开发思路,将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开发的一个导向,设置为,语言与沟通、数学与逻辑、科学与创新、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社会与实践等,以期改变单一学科统领课程改革的狭隘之处,打破教材限制、突破教室、学校围墙,将学习场所引向更为广阔的社区、社会,提升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发展学生生存与生活能力,寻找跨学科、多学科整合的课程开发方法与途径。
课程类型,是指按课程功能分类。上海教委,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或研究型型(初中成为探究型、高中称为研究型)三类,江苏浙江等地,则将学校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扬长型三类。这一课程维度的设立,是为了引导学校教师在理解课程功能的基础上,能够与国家、社会服务机构、社区等一起,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设置的课程。
上海教委规定的课程功能,主要体现如下: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基础型课程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限定拓展课程主要由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的学校文化活动与班团队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类专题教育组成,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
· 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其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也可以从学科出发,实施时可以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研究型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称为探究型课程”。
学习形式,在课程规划中,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大学是脱产或半脱产的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学校,是通过必修、选修方式完成学习,并且通过学习形式的不同选择,帮助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加强自我发展。课程规划中,要能够让教师通过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评价厘清目标、过程和结果,加上适当的学生指导,实现学生的全面、个性化成长。对学习形式的完善,如某些学校上午下午各有一节自习课,就是学习形式的改进,可以突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交互性、生成性等问题。
学习内容,这一概念,就涉及到“教师的课程”,具体而言,校长应该主导学校课程系统设计,而教师负责落实“教师的课程”。教师要依据学校课程,具体分析学习内容。一般步骤是:宏观分析(学科到学期)--单元分析(把握教材和学习资料)--课时分析(重点难点考点及作业设计)。
对教师而言,认为“教室里的课即课程”、“教材即课程”并不在少数。在学校课程规划中,如果不明确课程功能、课时安排(长课时+短课时)、学习形式(必修、选修或者自修)等界定,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不可能因着学生学习内容、进度、智能差异的不同进行改进。
在学校课程规划中,需要具体阐释清楚课程结构、学习领域、课程功能类型、学习形式等,有些学校致力于开发“课程群”,这也是最近特别值得探讨的问题。(以下仅仅是本人的一点匆忙思考)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在这整个过程中,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为更好地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构成新的课程群。
譬如,课程群,如一棵树的主干上,分布着高低不同、大小不一的枝丫。
如学科课程群,以学科为主干,分别开发面向全体的基础课或拓展课,或面向个体差异发展需要的拓展课或扬长课,恰如高低不等的三大分支,但分支上又能分别长出或单独或交叉的小分支(单独的课程、跨学科课程和多学科融合课程),甚至与其它课程群(一棵树)枝丫进行交叉。
信息技术时代保障了学校内部课程资源的共享、共建和沟通交流,是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我们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课程群的设计。
因为需要考虑到不同目标,学习领域、学习形式、课程功能等,学校课程开发中,必然会遇到交叉、融合、删除、前后调整等问题,须知,最后的课程结构图,必然是“鸟巢”状,而非特别清晰的层级图。
(三)关注资源分配,逐步解决中的问题
首先, 基础课程优质化 。这是贯彻落实国家及宁夏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评价标准的首要价值追求。“基础课程优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反思“应试教育”短视行为,着眼学生长远发展;
2、克服“教学功利”浮躁心态,倡导多元培养模式;
3、改变“教材至上”惯性思维,提升课程资源开发力度;
4、突破“讲讲练练”这一固有的教学模式,激励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真正优质、有效的课堂。
其次, 关键课程普及化 。学校要将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创新素养、艺术审美以及体育健康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关键课程普及化,可以是基础型课程,更指向拓展类课程,以多种学习形式、学习方法,不同学习内容,帮助夯实学生的基本能力,从每一教室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机会,增强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及适应性,保证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机会均等,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以上好像没有表达清楚,我要再想想)
第三, 个性课程超市化 。课程规划中,要明确在3-5年之内,致力于开发更为多元、丰富的校本课程,尤其体现在以扬长避短、兴趣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上,重点开发适合的课程,力争3-5年实现学校“课程超市”,以供学生们根据自己兴趣、特色发展需求进行选择,在丰富多样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
第四, 特色课程精品化 。课程规划中,要明确3-5年后,学校将针对具有显著特色的、优质的、学生普遍喜欢的课程,依据相关课程要素,完成编制教材、完善课程实施纲要与课程实施安排,改进考核评价方式等,使学校课程彰显特色的同时,更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
第五, 实施主体多元化 。学校课程规划中,要明确课程开发和实施主体,既包括校长、教师,也包括学生和课程理论工作者以及家长、社区人士等,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吸纳家长资源、吸纳社区资源,开放办学,秉持开放、多元、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尊重参与,相互调适,形成教育合力。
三、制定课程规则后,抓好教师队伍建设,逐步重点推进
课程规划,应该主要包括,课程开发依据、课程开发原则、课程目标(可以梳理清楚,通过课程改革,在3-5年中学生发展目标、教师发展目标、学校发展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资源与内容、课程实施与组织、课程管理与保障等几部分。
课程规划制定后,需要邀请专家与教师一起反复解读、研讨,让所有教师理解课程开发目的,思考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教师,始终是知识工作人员,不是劳动型工作者,更需要明确“任务”、“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推动课程的改革。
四、高中学分制咋分配的?
今年广东是实行文理分科
受关注的广东高考改革方案几经易稿,昨日正式尘埃落定。从2007年起,广东数十万考生将实行新的高考模式,与现行高考制度相比,新方案体现三大不同:文理分科考试,文理分科划分录取线;高考计分方式将由标准分改为原始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被列为高校录取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昨日,广东省考试中心公布了2007年起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该方案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全省征集到的21个方案中筛选出3个方案,整合到2个方案,最后凝聚成这一完整方案。方案的研制和审批过程历时两年多。
高考新方案三大变化
变化1 文理分科考试划线
高考新方案中,考生可分文科或理科分别选择考试科目。必考科中的数学科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指定选考科分为“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任选考科目按文科(历史、思想政治、地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分为两大类,考生在每类中任选考。录取时分别按文科理科划分录取分数线。
解读防止学生过早偏科
考试科目的组合按高校招生专业分为文科、理科、体育与艺术4类,有利于中学按新课程方案充分开设选修课,学生根据个性特长和职业发展意向选择学习内容,形成个人修习计划。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自主发展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空间。
语文、数学、外语3个必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专业选考科目的考试内容都包括共同必修和选修内容,对于学生在能力、适应性、兴趣和职业发展意向等多样化发展和促进各中学课程建设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考试内容都包含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学科的共同必修课内容,即使是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目;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也必须学习科学领域的科目,从而有利于防止中学生过早偏科,防止倾向文科发展的学生缺乏科学素养,倾向理科发展的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等问题,防止中学“考什么学什么”的倾向。
变化2 标准分改为原始分
高考新方案中计分方式因应新课程标准的特点及适应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的需要,从现行的采用标准分计分改为采用原始分计分。
解读为何要改回原始分?
2007年高考方案最大变化是标准分将变成原始分。昨日省考试中心人士卢羡文解释了改革的原因。
首先,高考新方案中设置了任选考科目,在同一个选考科目中还可能有选做题。这意味着所有的考生的考试科目或考试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较适宜(标准分计分方式的前提是所有考生的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完全相同)。
其次,绝大多数高校强烈要求全国各地统一高考计分方式,大多数部属高校多年来要求广东改变标准分的计分方式,恢复原始分,这样便于省际间横向比较。
第三,根据高考科目设置的特点,部分专家、地市教育部门、中学校长和教师、中学生较为强烈地表达了希望高考采用原始分计分的要求。
第四,目前进行新课程实验的其他省区的高考新方案均采用原始分计分方式。
卢羡文表示,当然,原始分计分方式可能带来的另外的问题,如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区分度不同的问题等等,考试中心会全力关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7
变化3 综合素质评价成录取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依据之一,将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是新方案对高中新课程标准新理念的积极呼应。将先在部分高校试点,逐步推开。
解读将构建诚信等级认定机制
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综合素质评价需建立在高诚信度的基础上,省教育厅将在试点的基础上,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可信可用。省教育厅将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对中学综合素质评价诚信等级认定机制,并将其纳入对中学教育督导评估的范畴,促使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度不断提高。
高考新方案最大优点是减负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文理分开划分录取,让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分别报考,考试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适应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学科发展倾向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数学科分文科类和理科类,减轻了侧重人文社会学科方向发展考生的学习负担。
同时,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将全部采用选择题,在考试难度上减负。英语口语考试提前至4月份进行,减轻考生在备考上的负担。
高考新方案具体内容
考试内容
文科基础的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1-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70%,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理科基础的考试内容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物理学科课程标准的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2-1模块或选修3-1模块;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必修课程的化学1、化学2和选修课程的化学与生活模块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其中物理、化学、生物的内容占分值70%,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内容占分值的30%。全部采用选择题。
专业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科的考试内容包括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部分)内容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研[2005]7号)中指定的选修课程(部分)内容。
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内容另定。
录取分数线分数形式
文科类、理科类专业按5科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成绩用卷面原始分呈现,总分用各科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1门X科组成。
外语口语成绩不计入总分。
体育类、艺术类专业按4科文化课的考试成绩合成的总分和术科成绩为依据进行录取。各科文化课成绩和术科成绩分别用原始分呈现,文化课总分用4科文化课卷面原始分累加。即每位考生的文化课总分由3+文科基础或3+理科基础组成。
科目设置
考试科目设置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
“3”为必考科目,指语文、数学和外语(含听力,下同),其中数学分为数学(文科)和数学(理科)。
“文科基础”指报考文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
“理科基础”指报考理科类专业考生所需具备的基础,为指定选考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
“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9门学科。
各科考试时间和分值
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数学(文科/理科)、外语(含听力)、文科基础、理科基础、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卷面分值各150分;
外语口语、体育术科、音乐术科、美术术科考试时间和计分另定 答案补充 每学期每个科目有几本书 比如数学有必修1必修2第一学期你要学这两本书 学期结束时根据期末考试成绩 只要及格就给这两本书学分 学分不是什么分 意思就是你已学过这两本书并且考试合格了 如果没及格任课老师也会给你学分 其实就是一种形式罢了 不过还是认真学习比较好 学分修满就是这些书你全学过了且老师承认了 .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课程建设包括哪些内容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