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规范(居住建筑设计规范2019)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湖南省居住节能建筑对于建筑环境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规和政策,改善湖南 省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降低建筑能耗,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结合湖南省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而制定。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居住建筑(包括公共建筑中的居 住部分)节能设计。其中,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建筑环境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湖南省居住节能建筑对于建筑环境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建设场地内不应存在未达标排放或者超标排放的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污染源,若存在以上污染源,应采取以下措施:
1说明污染源类型,并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以达到无超标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2 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污染源的区位,以避免污染源对主要功能区域和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宜采取以下措施:
1结合场地地形地貌,顺应地势,因势利导,保持基地土方平衡;
2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等;
3当对场地地形地貌改变较大时,采取相应生态修复措施,充分利用表层土。
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下列日照标准要求:
1 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的有关规定及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关于日照标准的要求;
2设计应减少对相邻居住建筑等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产生不利的日照遮挡,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002相关规定的要求。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宜满足下列要求:
1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Rr≥5%;
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2<70%。
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宜满足下列要求:
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
2 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配建地下停车位数量不少于总停车位的65%,并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
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
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
4)配置充电装置停车位不低于10%。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有便捷的联系,宜满足下列要求: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 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
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
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无障碍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设施连通;
2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
种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体现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其占场地全部植物种类的比例不应小于70%。
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宜满足下列要求:
1、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小于30%,旧区改建不小于25%;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不低于1㎡,旧区改建不低于0.7㎡。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宜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种植区域覆土深度不小于1.2m,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数量的比例不小于2:3;
3、当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方式时,屋顶绿化面积占可绿化屋顶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垂直绿化面积占可种植区域面积的比例不小于15%。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宜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宜满足下列要求: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之和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3、植草砖、透水地砖、透水混凝土等透水铺装面积之和占硬质铺装地面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
场地内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相 关规定。应采取以下措施改善环境噪声状况:
1、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降噪性能;
2、将设备机房等内部噪声源集中布置;
3、利用景观绿化带进行隔声降噪。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 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应满足下列要求:
1、合理布置建筑平面,对室内声环境要求较高的功能房间应远离噪声源布置;
2、对室内噪声源采取减振、吸声、隔声降噪等构造措施;
3、提高门窗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声降噪性能,降低室外噪声对室内声环境的影响;
4、采用同层排水或其他降低排水噪声措施的建筑,使用率不小于50%。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主要功能房间宜有良好的户外视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过18m,无明显视线干扰。
建筑内宜设置适宜人们接近自然的阳台、空中花园等建筑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开敞、半开敞等过渡空间。
幕墙和室外照明设计应采取避免光污染措施,并满足下列要求:
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 JGJ/T163的相关规定。
降低热岛强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宜采取下列措施:
1、场地内户外活动区域的有效遮荫面积宜大于20%;
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外墙及屋顶采用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材料。
利用建筑底层架空形式改善场地通风环境,增加室外活动场地,通风架空率不宜小于10%。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二、截至2014年《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版是哪个
这类标准好像不少,我有的国标就有:
1、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GB/T50824-2013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3、JGJ26-2010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JGJ75-201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5、JGJ134-2010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6、JGJ129-2000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7、JGJ176-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除此之外各省近年都陆续出台地方标准。
扩展信息:
书名: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编号:DBJ01-602-2004
实施日期:2004年7月1日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联合发布: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主编部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组织部门: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
批准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北京市建设委员会
三、小区内居民楼与小区内主道距离在建筑设计规范里的标准距离是多少?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
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
1、表8.0.5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最小距离(m)
2、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的关系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3、建筑物面向道路 无出入口 高层 5.0 3.0 2.0
4、多层 3.0 3.0 2.0
5、有出入口 ---- 5.0 2.5
6、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0 2.0 1.5。
7、多层 2.0 2.0 1.5。
8、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扩展资料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位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4.0.2.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2.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4.0.2.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4.0.2.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 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5.0.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
5.0.1A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5.0.2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四、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给水的规定建筑工程介绍?
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贯彻执行国家和安徽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进行节能专项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可参照本标准。其中,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给水的规定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建筑网带来的关于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于给水的规定的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确定生活用水定额。当采用中水、雨水等作为冲厕等其它用水时,应相应减去该部分用水定额。
注:当地主管部门对住宅生活用水定额有具体规定时,应按当地规定执行。
采用合理的供水系统。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2、各分区最低层入户管给水静压力不应大于0.35MPa;
3、各分区入户管上给水静压力大于0.30MPa时,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
注:当生活给水系统采用调速泵组供水和管网叠压供水时,不应采用减压阀进行竖向分区。
在工程设计中,宜优先考虑节能、节水,结合市政供水条件、建筑物类别、用水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理的加压供水方式。
选择生活给水的加压水泵,应遵守下列一般规定:
1、水泵的Q~H特性曲线,应是随流量的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的曲线;
2、应根据管网水力计算进行选泵,水泵应在其高效区内运行。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调速泵组供水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要求。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管网叠压供水时,其计算选型可参照国家标准图集《管网叠压供水设备选用与安装》06SS109。
居住小区的供水系统
1、当居住小区采用小区集中供水系统时,宜根据小区的规模、建筑物布置等情况集中或相对集中设置供水泵站;
2、泵站宜在供水范围内居中或靠近用水量大的用户布置,应避免室外供水管线过长消耗能源;
3、有条件的小区宜设计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管材、节水器具、仪表
1、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宜选用管内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
2、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阀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水嘴;
3、卫生器具和配件应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坐便器;
4、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和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节水器具;
5、住宅的入户管上应设置水表,水表选型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要求。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以上就是关于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