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舞蹈文化(东南亚舞蹈文化特色)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东南亚舞蹈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泰国舞蹈是怎样发展的?
泰国的舞蹈华丽典雅、轻盈流畅、舞姿婀娜,风格自由开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泰国的传统舞蹈古典舞基本没变,可见泰国人民对宗教信仰的坚定。他们一直保持着舞蹈的本土气息。泰国人民和政府对泰国传统舞蹈有着较好的保留和继承,诺拉舞蹈同泰国传统面具舞剧、东北风格演唱、皮影戏一样,已成为泰国50项文化遗产之一,南部当地居民正在下一代中推广这种民间信仰和娱乐方式。为确保诺拉舞蹈作为国家遗产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泰国文化部门正加快申请该舞蹈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同时,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泰国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地加强与东盟各国文化界进行友好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泰国的舞蹈艺术以多种方式走进中国,并向中国人民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泰国高校的舞蹈艺术不断发展,近年来泰国高校的舞蹈教师与学生也不断加强与中国高校的联系并进行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广西艺术学院坐落在中国西南部,占据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近年来与东盟各国高校开展如“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中国—东盟音乐周”等文化艺术活动,并多次与泰国高校舞蹈教师和演员进行交流。
泰国洛坤府皇家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泰国宋卡拉皇家大学、泰国文化部艺术发展学院、泰国阿育塔亚皇家大学、泰国布拉帕艺术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们都曾与广西艺术学院开展过学术交流、联合演出、教育参访等一系列活动,成功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演出等一系列交流活动使得中泰舞蹈专业的师生彼此加深了对中泰传统文化的了解,增进了友谊,提高了技艺。在中泰交流演出和工作坊教学活动中,泰国舞蹈艺术家向我们展示了由各校学者发掘、整理的18至19世纪的泰国传统乐曲、乐舞(如泰国洛坤舞)、北方舞蹈和南方舞蹈,透过舞蹈的服饰、舞步、手势、面部表情等舞蹈语汇,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泰国舞蹈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泰国高校的舞蹈专业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学生主要以古典舞“孔”和“洛坤”两种舞蹈形式来学习,此外,还会学习一些北方民间舞和南方民间舞,如南旺舞、象脚鼓舞、诺拉舞等。泰国高校非常重视对泰国传统音乐、舞蹈、美术的保护与发掘,舞蹈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对泰国国粹——“孔”剧的人才培养,其尊重本民族传统的态度令人叹服。
泰国高校师生观摩广西艺术学院舞蹈课
二、暹罗舞是祭祀舞吗?
暹罗舞是从泰国舞蹈演变而来的戏剧宫廷舞蹈,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其目的主要是娱乐他人。在古代,其作用主要为祭祀,后来经过演变,成为达官显贵的享乐项目。动作元素来源于祭祀和民间舞蹈,后来由专业艺人提炼,动作更加标准化。暹罗舞注重表演性情感表达,表情丰富,身体动作灵活,软开度较强,极富造型之美。
据《东南亚传统舞蹈述要》记述:缅甸传统舞蹈是从古典剧、罗摩剧、阿迎戏中派生出的新葩。古典剧表现佛陀前生修行的《本生经》的故事,具有下缅甸方型舞姿造型的独特色彩。罗摩剧专演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片段,受到古代暹罗舞的影响,其舞步舒缓,舞姿修长,含蕴秀逸,妩媚动人。除一部分是由流行于民间的佛本生故事剧发展而来的以外,另一部分是18世纪从暹罗传入缅甸的宫廷剧经再创作而形成的,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一种表演形式。这种宫廷剧中的舞蹈后来被称为“暹罗舞”,是现代缅甸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动作柔软、关节弯曲;舞姿、表情与节奏配合和谐;手脚造型对称;动作之间无骤然停顿,连绵不断,和缓从容,优雅柔婉。
暹罗舞结构严谨、舞蹈规范,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许多被人们所认同的舞蹈程式。其中古代的“古典舞十二段”和女子练习柔软功的油灯舞最富代表性。古典舞由于受到暹罗舞的影响,着重表现身体的柔软缠绵,舞姿温文尔雅,修长细巧,造型清丽秀逸、弯曲度大。所以又有人称之为“缅甸暹罗舞”。“古典舞十二段”包括细巧类型的舞姿——“细六段”和粗犷型的舞步——“粗六段”。
暹罗舞讲述暹罗公主追寻驸马的故事。暹罗公主一路辗转,以石子记路,苦苦追寻。舞蹈以“十二段”的形式表现公主的情路历程,分“粗六段”和“细六段”。在这十二段中分有极其详细和程式的动作套路。如表现女性动作温婉细腻的分为细六段:带头囊—照镜—插花—抱婴—拾玉—梳妆。每个造型衔接运用旁腰、颈肩柔转、双目流盼、手指灵活。而表现女主人公急切紧张的情绪则分为粗六段:平青(速舞)—平飘(劲舞)—猎鹿—猎幼鹿—卡比(战象或跨战)—卡瑶(叉腿)。粗六段节奏急快,舞者双脚轮流挑起、撩起长裙裙摆,裙摆翻飞表示千里迢迢,寻夫心切。
三、柬埔寨有哪些概括?
柬埔寨是东南亚版图上具有古老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国家,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部和东南部同越南接壤,北部与老挝相邻,西部和西北部与泰国毗邻,西南部濒临泰国湾。柬埔寨的面积约181035平方千米,拥有460千米的海岸线,东部、北部、西部均是山地与高原环绕,平原在其中部和南部,奥拉山是柬埔寨境内海拔最高的山,大约1813米,境内的主要河流为湄公河,也是最大的河流,全长约500千米。在东南亚国家的古代印记中,柬埔寨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艺术精湛的文明古国。
扶南国是东南亚最早的古代王国,扶南国时期是柬埔寨历史上的强盛时期,与其他国频繁的贸易往来成就了它在那一时期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且在我国的唐代也曾出现“扶南乐”,可见其在经济、文化、艺术上的广阔性。从公元1世纪开始的扶南王国经历了混氏王朝、范氏王朝、跋摩王朝三个王朝,柬埔寨的宫廷舞蹈,也就是高棉古典舞正是这个时候开始萌芽的,扶南王国时期是印度文化在柬埔寨传播的早期,印度文化也是影响至今的重要文化,印度文化的进入奠定了高棉文化的雏形,也对柬埔寨的舞蹈艺术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印度教的传入使得柬埔寨宫廷舞蹈在形成之初就基本是以印度宗教文化和戏剧作品为内容的。在公元6世纪中期,其北方属国真腊王国崛起,于7世纪中叶正式开启真腊时代。公元5世纪至8世纪是早期的真腊时代,也称为前吴哥时期,柬埔寨舞蹈最早的记录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这时的演出一般是在国王的葬礼仪式上。发展到了吴哥王朝时期,吴哥王朝是真腊时期乃至柬埔寨王朝历史中最辉煌的时期,统一水、陆真腊,开拓疆土,兴建建筑,让柬埔寨留下了许多精湛的艺术瑰宝。吴哥时期,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得到了繁荣发展,在苏利耶跋摩一世、二世统治时期,兴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庙宇建筑,如素有“天宫”之称的披梅那卡寺、茶胶寺、巴普昂寺以及全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物——吴哥寺,在这些吴哥寺庙的浮雕中,有许多阿普萨拉女神的姿态,这也成为柬埔寨经典宫廷舞蹈“仙女舞”的重要历史来源。
古代石刻中描述了阿普萨拉有数以千计的舞者被分配到寺庙执行神圣的仪式。吴哥时期,舞蹈是在寺庙仪式中进行的,来到寺庙的舞者被视为飞天舞者,她们不仅担任艺人的角色,而且是与神沟通的信使。15世纪,随着暹罗王国对吴哥城的袭击,寺庙传统舞蹈开始减少,很多工匠、舞者被俘虏到暹罗,这一时期,柬埔寨的舞蹈受到一定影响,直到19世纪,柬埔寨舞蹈才重新有了复苏。柬埔寨的整个古代史经历了无数王朝的更替,造就了不朽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柬埔寨在这一阶段的辉煌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无法比拟的,它的经济、文化、艺术都是璀璨的。这一时期,柬埔寨的许多舞蹈都被其他东南亚国家吸收,至今还能在很多东南亚国家中看到柬埔寨舞蹈文化的痕迹。
柬埔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尽管经历无数磨难,但艺术的发展从未停止,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柬埔寨舞蹈艺术历经了扶南时期、真腊时期,最繁盛的是吴哥王朝时期,我们在今天著名的吴哥古迹中仍然可以看到雄伟壮观的吴哥窟、巴戎寺、女王宫等建筑上无数仙女浮雕的舞姿、舞态,她们的微笑让人觉得如此宁静,浮雕中的女神是那么独特而又充满魅力,通过她们我们仿佛能够看到那个辉煌的吴哥时期,感叹它的伟大。柬埔寨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其保存至今的舞蹈艺术对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四、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如下:
(一)傣族舞蹈的风格。
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也与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关,傣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水边,对水有着深厚的情感,傣族人民自身坚韧热情的性格特征在生活中得到体现,并以此为基础,将中原文化与东南亚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运用到傣族的舞蹈中,使傣族舞蹈具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少数民族的服饰都光鲜华丽,傣族的也不例外,傣族服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傣族女性的上衣大多用绸缎或者薄布制成, 下身是紧身的筒裙,这样的服饰也促使了傣族舞蹈中勾踢舞步的形成。傣族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环境优美,景色迷人。
傣族人民在此安然恬静的环境中幸福的生活,这种环境也给傣族舞蹈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傣族人民热情好客,傣族舞蹈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到傣族村寨驻足,参观。
傣族舞蹈也是傣族-张伟大的名片,傣族舞蹈的风格特征在傣族人民的温柔静谧的环境中得以体现。
(二)傣族舞蹈的特征。
1、傣族舞蹈舞姿造型的变化。
傣族舞蹈的特征之一就是傣族舞姿造型优美,变化多端,其中“一边顺”和“三道弯”是傣族舞蹈表现人体形体之美的典型造型特征。
三道弯有躯体动作的三道弯,也有手臂动作的三道弯,还有腿部的三道弯。傣族舞蹈形成三道弯有两个因素,一是受图腾崇拜的影响,另一个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影响傣族传统服饰,进而影响舞蹈的造型变化。
受图腾的影响主要指的是孔雀,孔雀是傣族的圣鸟,傣族人民对孔雀有着深厚的情感,通过对孔雀的观察,傣族人民意识到孔雀的造型有着天然的美感,孔雀的体态特征本身就符合三道弯的特点。
后来人们将孔雀的体态特征编入到孔雀舞中,并且融入了一些小乘佛法的思想。三道弯另一个影响因素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傣族女性在生活中为了方便,服饰也比较紧身,使女性躯体的线条美展现出S型,这也是三道弯形成的原因。
一边顺是傣族舞蹈的另一个造型变化,一边顺是在劳动中身体姿态的反应,一边顺就是手和脚同出身体一侧的特征,这和傣族女性在劳动中的体态特征一致,傣族女性在担水,扬场中的手臂和脚步就是一边顺。一边顺的姿势使女性的舞姿看起来优美动人。
身体的线条美得以展示。一边顺和三道弯是傣族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舞姿造型,两种造型合为一体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夜店。
2、傣族舞蹈的律动。
安详、舒缓是傣族舞蹈的律动特点,这种律动是他们生活习惯的反应,是傣族人民生活传统在舞蹈音律上的体现,也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傣族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在农闲时节傣族百姓都会在阴凉处安静的休息。
傣族人民安静的性格也反应在了舞蹈的韵律中。傣族人民热爱水,水轻柔舒缓,不急不躁,化为傣族人民不急不躁,清新舒缓的风格。此外,人们生活在亚热带与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人了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使之成为动态的文化因素。
以上就是关于东南亚舞蹈文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