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贵州大学(211)外,省内只有贵州师范大学是省部共建大学(全名单问度娘)。贵州省有两所大学科技园,除了贵州大学就剩贵州师范大学科技园,两个大学科技园同为国家级。2016一本招生专业已达15个,一本招生专业会逐年增加。省属重点大学,小211大学。
园林式学校,环境优雅,好几座山在内,很好的代表了贵州的大学。至于教育教学水平,贵州省内除了贵州大学,其余的省重点大学都差不多,所谓术业有专攻,放在一起也不具有可比性(师范类贵州师大省内一家独大)。专业选择看兴趣爱好,大学好不好完全在个人。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贵州师大的发展今后相对要有优势。
由于现今教师资格证需要统考,若没有实力还是别报师范类专业,不然到时候读完大学连教师资格证都拿不到,选择还是慎重。有免推研究生资格,推荐中科院的例子虽不那么随便但也不是没有。图书馆不用说,每个学校的标志建筑,贵州师大的图书馆采光,以及舒适度都很好,期刊杂志丰富,绝对读书赶考的好地方。
宿舍情况,四人间上床下桌,相比于财经大学的暖气可能稍微逊色,但每层都有热水器,也能将就。为了让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学习精力,学校采取了作息熄灯制度。每晚23:30熄灯,周五周六延长半个小时。宿舍是小洋楼式的的顶四合院般的建筑风格,百看不腻。
贵州师大有花溪大学城唯一的美食城,所以吃方面不用太担心,有附有酒店和KTV等等。三个食堂,也有民族餐厅。学校的分区比较科学,住宿区和学习区都很集中,不用跑的太远区上课然后跑更远的地方吃饭,吃饭记得排队哟!
如果你的分数不是高的离谱,选择贵州师大真的不用后悔,除非你去了自我颓废。(好了,就写这些吧!也不知道你要问什么具体的,一个大学怎么样真的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一般人问顶多都是学习氛围或者吃穿住行。)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招聘(贵州师范大学博士招聘2021)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贵州师范大学博士招聘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朱伟华的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伟华
1983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
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硕士学位,导师钱理群教授。
200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戏剧戏曲学专业博士毕业,博士学位,导师董健教授。 1971年—1973年:铁道部建厂局二处二队 工人
1974年—1976年:贵阳市云岩二中等 教师
1977年—1979年:贵州省人民医院 护士
1979年—1983年: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学生
1983年—1989年:贵州省图书馆 干部
1989年—199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 硕士研究生
1992年—1999年:贵州省图书馆 干部 贵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兼职教师
1999年—200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 博士研究生
1999年——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师 1、 主编《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 · 戏剧卷》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2、 《丁西林早期戏剧研究》 《文学评论》1993,2期
3、 《孔雀东南飞:从古代到现代 从诗到剧》 《文学评论》2000,6期
4、 《〈月夜〉与〈三弦〉》 《文学评论》2001(青年学者号)
5、 《论悲剧的产生及〈俄狄浦斯王〉的原型意义 《文学评论丛刊》5卷1期2002,5
6、 《与生命同构的戏剧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1期
7、 《试析沦陷区改编剧的盛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1期
8、 《唯美主义剧作〈黑衣人〉解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期
9、 《中国话剧史著编撰之回顾与前瞻》 《社会科学辑刊》2001,1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3期全文转载
10、《抗战时期沦陷区话剧初探》 《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8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9期全文转载
11、《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景观》 《贵阳师专学报》1997年1期
《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3期全文转载
12、《周萍——来自作家心灵最深处的人物》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4期
13、《上海剧坛的繁荣景象》 《南方文坛》1999年5期.
14、《传统戏曲的现代化途径》 《文艺争鸣》2001,3期
15、《欧洲两种戏剧文本形态之比较》 《戏剧艺术》2004,2期
16、《解构时代我们如何建构戏剧》 《戏剧文学》2004,1期
17、《从阿Q周围的人物谈起—〈阿Q正传结构文体新探〉》《贵州社会科学》2004,4期
18、《中国新诗创始期的旧中之新与新中之旧》 《贵州社会科学》2002,1期
19、《以“乐景写哀”的乡土小说》 《贵州师大学报》2001年4期
20、《进入鲁迅精神后园的路标》 《贵州师大学报》2004,6期
21、《欧洲两种戏剧特征普遍性及认识论根源》《弦歌一堂论戏剧》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诗意闪烁的影视画面》 《名作欣赏》2005年4期
23、《再谈“两株枣树”》 《名作欣赏》2005年4期
24、《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之断想》 《山花》1998年2期
25、《一本戏剧通识著作能告诉我们什么》 《戏剧艺术》2005年1期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2BZW010) 《东西文化背景下的贵州屯堡文化及地戏形态研究》
2、主持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黔中屯堡社区民间文学活动与传统文化教育》
3、贵州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改形势下高等师范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对策与设想》
4、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委托项目《安顺屯堡古代乡村水利工程历史沿革咨询》 学术成果奖:
1997贵州省第三次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1998全国学会论文奖一等奖
2001南京大学光华奖一等奖
2004年贵州省文艺奖(理论)一等奖
2005年贵州省第六次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04年获全国优秀教师、贵州师范大学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005年获贵州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荣誉奖 近年学术交流:
2004年4月在厦门大学参加“戏剧戏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
2004年9月在山东聊城大学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讨会”;
2004年11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参加“贵州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学术年会”;
2005年7月在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参加“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8月在贵州安顺参加“贵州屯堡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5年10月在贵州师范大学主办参加“抗战时期西南后方文学活动与思想文化建设”全国学
术研讨会 她和中国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一样,曾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却从未放弃。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她25岁,那一直充满着憧憬和向往的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为她的人生宿点建造了第一个驿站。真可谓10年磨一剑,随后的生涯,她从北大到南大,35岁读硕,45岁读博……
她就是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朱伟华教授。
北京—贵州,苦难岁月怎能抵住那熊熊燃烧的求知欲?
1954年,朱伟华出生在首都北京。
1957年,3岁的她被父亲领着、母亲背着,第一次踏上了远行之路,辗转奔波,来到贵州。度过了几载并不快乐的孩提时代后开始上学。朱伟华常说,那时,自己对读书特感兴趣。
上五年级时,朱伟华和当时千千万万的同龄人一样,遭遇了十年动乱,那些端坐教室学习文化知识的记忆,一度只能尘封起来。当时的她甚至连最基本的阅读能力都还待加强。因此,她常常偷着阅读书籍。“不管酷热的夏日,还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冬夜,我热得发慌或者冻得直打哆嗦,都坚持过来了。”
那时候,还有很多人把书藏起来读,但查抄的危险常常令人心惊胆战。书籍阅读完后,烧毁,几乎成了唯一的出路。
然而,这唯一的出路,却成就了朱伟华对所学知识的刻骨铭心。到了上世纪60年代末期,经过短暂的半工半读的初中生活后,1971年,她成为一名铁路工人。直到今天,她还忘不了那些伴随着雨雪风霜铺设枕木的日子,一次次将手磨破,鲜血涌出,疼痛钻心。朱伟华回忆说:这甚至比后来在工厂打十八磅大铁锤还要苦。
“直到当上学校教员和医院护士。”苦难并没有使朱伟华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反而激发了她对知识殿堂和大学校园生活的向往。在那些个不是很安宁的日子里,她一边工作,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她说:尽管那时能找到的书籍很少,但还是穷尽一切办法看更多的书。她坚信,机遇总有青睐自己的一天。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时年25岁的朱伟华一举考取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本科专业。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里,开始自己酝酿已久的解“渴”工程。
北大—南大,几度面对人生抉择却义无返顾回报桑梓!
包括朱伟华自己,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她的求学生涯竟这么巧合,1989年,也就是考取北大后整整10年时,大学毕业后已在贵州省图书馆工作了6年的她再次考取北大中文系硕士,而此后10年,通过潜心钻研,1999年,她成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士生。
“我的本科、研究生、博士生都是在国家允许年龄的最后一年考取,这预示我干什么都较别人晚了一步,所以我十分珍惜机会,抓紧时间干自己应干和想干的事”。
1989—1992,在北大。朱伟华师从我国现代文学泰斗钱理群先生,成为钱先生的第一批女弟子(两名)之一。3年的勤学苦练,让她拥有了优异的成绩。毕业的时候,就业空间之大却给她带来了烦恼。面对首都很多高校的盛情邀请,她辗转反侧。这时,来自贵州高原腹地的声声呼唤在她的耳畔久久萦回,那些与自己一样对知识同样充满渴求的孩子们的身影浮现出来,一个个端坐在此前自己供职的贵州省图书馆的长方形条几上认真阅读的劲头让她铁定了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回去!回贵州去。
放弃了留在北京的绝佳机会,她回到了贵州,回到了那个最平凡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收拾着那些不知被多少人翻阅过多少遍的或薄或厚、或宽或窄的精神粮食。
45岁考取南京大学博士后,朱伟华同样非常幸运,在全国戏剧学权威董健先生的影响和指引下,她对戏剧艺术的研究造诣已非同凡响。朱伟华回忆:临近毕业的那段时间,南大一直挽留我,我当时也明白那是我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但生就的贵州情结让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我当时就想,贵州虽不生我,却养育了我。而在南京,我是异乡人。”事实上,朱伟华早已把贵州看作自己的第一故乡,她要回到贵州,以自己所学为振兴贵州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教学—治学,一心向学结出累累硕果,背后是辛勤耕耘。
自北大硕士毕业后,朱伟华一边在图书馆工作,一边在师大做兼职教师。直到1999年才最终得以转入师大,一心从事教学和研究。
作为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朱伟华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她认为只有在教学一线,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但是,长年累月的辛勤教研,让她积劳成疾。
2001年,身患重病的朱伟华在做了手术和全身化疗后,又迅速投入工作,主动承担研究生、本科生及成教生各层次4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硕士生教学中,朱伟华以科研带教学,让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外请著名学者开讲座,将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实际能力训练。在她主管研究生工作期间,文学院研究生每人平均发表论文1至2篇。2002年文学院硕士毕业生全部考取博士生,2003年也有过半学生考上,为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输送了多名合格博士生。而朱伟华教授则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并被福建师范大学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
在一心向学,辛勤教学的同时,朱伟华的科研成绩依然硕果累累。她在《文学评论》、《中国话剧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权威和重要核心期刊发表20多篇,不少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并收入教育部指定的高校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曾获全国学会论文一等奖、南京大学光华一等奖等。仅2005年,朱伟华就捧得两个省部级科研一等奖。同年,被授予贵州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北大教我大胆假设,南大教我小心求证”这是朱伟华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教学和治学的原则。这两种优良的传统和互补的学风,不仅使她待人坦诚谦和,对她良好教学风格和独到科研视角的形成也大有裨益。而在学生心目中,她既是学识渊博、严谨治学的学者,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师长。
朱伟华坦言:北大的创新和人文精神,让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南大的严谨和求实作风,又使我推崇个人道德的完善。换句话说,我的人生,“南”“原”“北”“则”。
二、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评价,点评,贵州师范大学好不好
大学好坏都是相对的,每所学校都有她的优势学科,也有她的短板,所以最好就读其实力强的专业,避开基础薄、师资弱、口碑一般、就业不大好的专业;
贵州大学的全国综合实力排名 127,贵州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全国排名是 225,这个仅供参考,让您了解下贵州大学的大致位置和水平,全国总共有本科院校877所,其中国家重点大学(211或985大学)一共122所;我母校安徽师范大学的综合排名是120所。
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签署省部共建贵州师范大学协议,贵州师范大学成为省部共建高校;一般来说,师范院校,更适合有志于从事教师或教育的考生报考,毕竟其优势学科一般都是传统的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而其他学科的实力一般都挺弱,特色也不鲜明。当然,这也是中国高校发展中片面求大、求全、求规模造成的一种病状。
该校数学、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学、生物学、植物学、旅游管理专业实力较强;不难看出,都是师范特色的基础性学科实力较强,因此可以优先报考这些专业中今后更容易做教师或者从事教育的专业,如数学、中文、历史、政治、地理、生物;当然,如果有志于旅游/酒店行业,也可以考虑其旅游管理专业,也不错的;
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理论
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专业,只能算不是太差,跟“强”是完全不沾边的,1998年之前批下的硕士点还是含金量挺高的,后来的硕士点设立门槛要低很多,数量也比较泛滥。
从就业和行业角度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这两个专业也不错,值得考虑,只是师范院校这样的专业一般学不到多实际的东西,自己更要努力,除非像青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那样的,有计算机或者软件工程方面的一级学科博士点;
三、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四、贵州师范大学怎么样
1、贵州师范大学还可以。怎么样是相对而言,如果和211师范大学比则有差距,但和一些偏远地方的师范学院比则也不错。
2、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国家“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3、贵州师范大学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5个本科专业,具备应届本科生攻读硕士学位推免权。
以上就是关于贵州师范大学博士招聘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