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做博后还是进高校(博士毕业做博士后好还是去高校工作好)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博士毕业做博后还是进高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博士生进高校容易吗
博士生进高校容易吗:难度极大(除非觉得当个博后也算进了) 不仅是进入高校难度很大,进入后真正科研的时候难度更大。
先说进入高校。之前公认的性价比之最,青千,今年是最后一届。虽然会有替代品(叫海外优青),但是海外履历不再有以前的强势了。我认识的几个哥们,海外3年履历还没到,已经准备回国占坑了。
现在比较吃香的路,本科是中上985,国内top5里面大佬的博士,然后国外大佬的博后。这一路要求有大子刊及以上的paper,然后就可以经由国内外大佬介绍,在国内一些双一流里拿到一个职位,可能会非升即走。
由于没有青千了,有可能用优青替代。有大佬力挺一般可以拿到优青,视高校排名给的职位也不一样。北京和上海top2会给长聘副教授一类的,待遇就那样,大概和刚入职的大厂码农差不多。浙江某top最近要求全员非升即走,明年就能评杰青那种也要非升即走,非常不人性化。相信过几年我们就能看到浙大的院士非升即走了(呵呵)。其他地方不熟,不敢妄言。
二、读博后如何稳定在高校当老师?
我18年在海外博士毕业,过去三年一直在国外边做博后边在国内找工作,前前后后面试了十几家单位吧,以我自己的经历谈谈。
首先,高校与高校之间分化很大,对于今后打算在高校求职的在读博士,可能需要区别准备。
1.如果是想去双一流找个老师职位,不得不说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逐年还在加大。我去过和我对口的大多数双一流面试,目前编制肯定是没有的,住房有的有中转,有的没有,对文章的要求,一开始是一篇10,后来两篇,后来看是否有独立的研究方向和同行认可的成果。没编制的薪酬比有编制的薪酬高一些,但是也没有同级别的企业高。这里面稳定性要等第二个聘期,第一个五年,只是个临时工。
2.如果是想去一般的省属和地方科研单位,比如省里的科学院,省里的二本院校,博士博后后期间有产出,不需要有人推荐,现在相对拿到一个职位还是很容易的。薪酬待遇稍微差一点点,主要区别在于,可能不在大城市,然后科研条件和生源差一些,如果还是想在科研上有长足发展,可能不是第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很稳定
3.再往下就是市里的科学院和大学,这些地方标准低一些,但是相对来说透明度低一些。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大学在拼命的招人,期待把学院发展为大学,把硕士点博士点建立起来,所以还是有很多机会。网上流传的百万招揽人才很多就是这一类的大学。缺点就是科研发展可能难一些,不在大城市,将来教育医疗条件可能不如一二线,但是生活有保证。也很稳定
总结一下,就是需要根据博士和博后期间产出和自己对生活事业的需求对号入座,然后如果有人推荐的话会好一些,没有也ok,我自己找也拿到了offer。
我自己来说,一直想去双一流,将来在科研上有点建树,所以感觉就像嫁人娶媳妇一样,不是有房有车就能脱单……, 血泪史总结了两个视频
2018-2020高校求职经验总结
首先,满足相应的学历要求。
现在很多高校在招聘时,会对本科、硕士、博士的就读的学校都会有要求,当然最起码你得是个博士,有的招个辅导员都要求博士学历。如果想去一所985大学任教,一般需要有出国读博士或博士后的经历。
其次,有一些拿得出手的成果。
学历很重要,但是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更重要。如果学历不够硬,但是有出色的研究成果,或者论文多、质量优同样可以去985之类高校任教,入选了青年千人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的话就更加容易了。有人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的两篇论文被nature收录,博士毕业后留校直接副教授。
其三,有一定的人脉资源。
就读期间一定要跟导师关系打好,让导师充分认识到你的优点。应聘时有导师的强力推荐,也可以成功应聘。
最后,还要有教书育人学术专研的师德。
工作期间一定要仁爱之心对待自己的学生,做好去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也要做好相应的科研工作,尽量多地发表学术论文,同时廉洁自律,不做违法乱纪伤风败俗的事情,就能够以自己的学术能力,在高校圈中立足。
在高校任教,学历和关系很重要,研究能力更重要。但最考验的还是做人的能力。
读博毕业后进入高校当老师是一多半人的选择!
在高校当老师应该不难吧?至于“稳定”怎么理解就因人而异了 。稳定是选择一身手执教鞭和三寸讲台、对学生输出自己的知识,一直保有一个教师职位?还是能够持续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结婚、生子、买房、孝敬父母、养老)?这两种态度完全不同。
读博后进入高校的难度较低,只不过是可能因为你的择校要求高而显得难罢了。 尽管目前博士的扩招和毕业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我国高校众多,对师资的需求是极大的,尤其是一些地方高校。如果你非得选择进入211或者985高校或者一些坐落于高度发达城市的高校的话,那是有一定难度的。
从发展的视角看“如何在高校稳定发展”,今天主要谈一谈这个话题。
1、良禽择木而栖高校教师岗位分为两类:教师岗和科研岗。其中教师岗则主要为上课教书育人,而科研岗则主要是承担一些科研项目、进行研发和服务类的工作。 这两类岗位都是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但不得不说,一般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都是教师岗,因为你还没有独立拿到项目的能力,而往往也是进入高校后选择一个科研团队 ,在团队里工作。
良禽择木而栖,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有发展前途和潜力的团队,那么你就能稳定地在学校当老师,在团队里工作能够给你一定发展基础,而不至于从小白起步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博士不愿意进一些地方或者普通的高校,因为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也许进去后就真的是手执教鞭、兢兢业业地在传道授惑解惑。
所以,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稳定。
2、铁饭碗不复存在另外,稳定的对立面是不稳定,也就是说可能会被学校解聘,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目前很多高校进人机制都设置了岗位考核、非升即走机制。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
如何稳定地在高校当老师,当然最基本的是要满足学校设置的岗位考核指标。 不同的学校考核指标会有所差异,但是也大致包括文章发表数量、获 科技 奖、项目及经费要求、完成一定课时量等,一般的话只要你在周期内正常工作和产出成果,都可以满足。
3、稳定是一种生活和工作态度稳定就真的好吗?自己如何定义生活和工作稳定?稳定和身边的人和事的变化是相对的,怎么看待?很多人都在追求稳定,稳定是拥有了自己定居的房子?稳定是工作单位不在变动?稳定是自己的能力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要求?
亦或是事业的螺旋上升也是一种“稳定”?
高校从讲师、副教授,再到教授的一步一步晋升也是一种“稳定”?
我想你应该有自己的答案。
写在最后:
1.放低标准博士毕业后进入高校难度不大;
2.稳定有不一样的标准和理解,因人而异,看自己的生活态度;
您好,我是高校教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读博后如何稳定在高校当老师呢 ?我想做好以下四点,对于你实现这一愿望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01、争取早日顺利毕业。现在大学老师的门槛其实挺高的,一般本科高校招聘老师都要求是博士,既然你已经读博了,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争取早日顺利毕业,拿到博士文凭 。可以说, 博士文凭是进入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的必备条件 。因此在读博期间,你要认真科研,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包括日常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读博期间,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钻研学术并且确保能够顺利毕业 。
02、多出一些科研成果。相对来说,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越多,发表的论文越多,你进入高校的可能性就越大 。 高校老师在入职招聘考核时对于科研这一块的要求是很高的 ,你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越多,你就越能受到用人高校的青睐。因此在读博期间, 你不仅要追求按时毕业,还要尽可能多出一些成果、多发表一些学术论文 ,这些对你今后入职高校非常有帮助。
03、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即使是大学老师,课堂教学能力也同样非常重要。 高校教师招聘面试环节会有试讲,如果你的讲课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很差,肯定也是没有办法入围的 。因此, 在读博期间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口才包括胆量等 ,比如说你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去高校兼职授课,只有平时加强课堂教学的训练,试讲时才更加驾轻就熟,面试的效果才会更好。
04、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做老师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做学生品德和行为上的表率,高校教师也应该是这样。高校教师也有相对应的行为准则,也一定要受到约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师因为言行举止不符合规范或者涉及违法,最后丢了自己的饭碗。 既然想成为高校教师,就要在读博期间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争取成为学生的榜样 。
结束语读博后想稳定在高校当老师 ,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应做好以下四点:一是 争取早日博士毕业 ;二是 读博期间多出一些科研成果 ;三是 培养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四是 遵纪守法,严格要求自己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会帮助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家怎么认为呢 ?欢迎留言分享。
竞聘高校教师岗位,竞聘上后好好工作就能稳定在高校当老师。
进去一般都有编制,不做出格的事情,你很稳定。
想往上走,就课题、论文两大难题。这得自己琢磨,自己下功夫闹。
家庭也很重要,你看很牛逼的人,家庭基本顾不上。
关键是专业知识过硬,不关是智商高,情商也要在线,不要太商业化,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吧。不过在事业的发展道路上也要一定的运气
假如你已经在某所双一流的大学读博并找到一个相对知名的博导做老师,那你留在这个学校当老师的机率就大了很多。个人能力加机遇等于成功。
三、很多博士毕业都喜欢去高校任职,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博士毕业之后选择面其实比硕士少得多,很多公司不招博士,所以博士毕业之后主要去向有两个:一个是高校,一个是研究所。当然,还一些博士会去一些大公司,比如中兴华为之类的,这些公司也需要研发,所以他们会招收一部分博士;另外还有少数博士会进入中学教书,这些都是比较少的,所以在这里主要讨论前两种去向,最后在顺带说一下去大公司的博士。
相对于研究所,高校的工作相对来说轻松一些,并且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所以只要完成了教学,相当于就完成了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工资也就得到了保障。
第二个因素是高校相对于研究所还有一个优势就是高校有寒暑假,虽然老师在假期也会做科研,但是这两个假期的时间也是由老师自由安排的,所以高校教师时间安排比较自由也是很多人考虑的一个因素。
第三个因素就是高校教师选择科研的方向比较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研究方向,研究所大多是项目牵引的,需要围绕着项目来进行研究,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在学术上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选择高校。
第四个因素就是高校相对来说关系比较简单,即便是不与领导搞好关系,只要把自己该干的活干了,领导也不会为难自己,所以高校比较适合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第五个因素就是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中小学,并且很多都在当地属于比较好的,所以这也是部分人选择高校的原因,尤其是在现在小孩教育成本高起的环境下,最后一条是很多人选择工作时考虑的因素。
说完高校,再来谈谈研究所,研究所大多以项目为核心,也就是说有什么项目就要做什么研究,并且在项目紧的时候也经常加班,如果在研究所的强势单位,职称待遇等会提得比较快,但是如果在弱势单位可能就会比较慢。
并且研究所人际关系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派系比较多,收入比较高,但是这一条优势在最近几年高校教师待遇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不太明显了。中科院相关的研究所例外,他们的情况可能介于高校和其他研究所之间。
除了高校和研究所,博士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大公司做研发,博士去公司虽然初始工资比较高,发展前景更大,但是有可能会在先去的硕士领导下工作,所以如果去公司的话,硕士进去可能更有优势。
因为现在不管是高校还是研究所,研究的东西与公司实际做的东西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与其读了几年博士再去进行相关的研究,还不如直接硕士毕业就去公司从事这方面的研究,经过同样多的时间的磨练,真刀实枪上阵显然要比理论想象要强一些。
四、为什么现在很多博士毕业后都喜欢去大学任职?
按照目前的学位分类,博士学位目前是最高学位,目前我国每年毕业的博士约为6万人左右,他们都去了哪里呢?我们先看看北京大学2018年博士去向: 根据统计,北京大学2018年博士33.56%去了高等教育单位,也就是说去高校,当然有的是当老师,有的是从事专门的研究;15%去了国有企业,比例只有高校的一半;再次就是机关占到13.59%,接下来是科研设计单位,占到12.92%。其他高校也差不多,高校是博士最好的归宿,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博士就业面较窄 其实,当你读到博士的时候,你会发现,就业的面其实很窄。这种窄并不是说没有单位要你,而是适合你的单位太少。大多数博士毕竟是从事研究的人才,而社会上需要的大部分是应用型人才,他么并不适合博士。只有一些研发单位需要。再加上,博士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也有自己的标准。毕竟读了这么多年书,如果不从事研究,他么也不心甘。
第二、高校的需求很旺 目前我国高校2600多所,每年对于师资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就以每个学校每年引进20个博士,一年最少也要5万多人,差不多可以消化大部分的博士了,这种需求对于博士来讲还是很容易就业的。现在博士去高校还是要挑的,好大学的博士不一定愿意去一些普通高校。所以从总体上来讲,高校是博士的首要选择;
第三,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决定 高校教师本身就需要高学历的人才,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待遇还算不错。特别是一些普通大学,对于博士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另外,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大部分博士会选择,首先是时间相对自由,目前高校教师每周的课时量是不多的一般是6-10节课,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原有的研究;其次,高校的科研环境较好,科研团队,实验条件等等,对于博士来讲是很好的环境;再次,高校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对于大部分博士来讲,一直生活的学校,不愿意去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也没时间去处理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学校是他们最适应的环境,熟悉其中的规则。有利于他们潜心研究。 综上所述,高校博士选择高校当老师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以上就是关于博士毕业做博后还是进高校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