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电工人物(中国著名的电工人物是谁)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中国著名的电工人物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陈清泉的人物经历
陈清泉,原籍中国福建省漳州市。1937年1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一个华侨家庭,父亲为汽车行业企业家。陈清泉的成长深受荷兰殖民地多国文化以及汽车业企业家父亲的双重影响。
中学时期,十六岁陈清泉在新中国成立和中国印尼建交的感召下,于1953年回祖国中国学习深造,以期为祖国建设出力。
1953年,陈清泉回中国,就读于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北京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师从当时矿业学院机电系系主任、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1957年,陈清泉以优异成绩从矿业学院毕业,留校任助教至1971年。其间,他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参加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学位。 此后他被借调到煤炭工业部,承担提升机自动化的技术革新,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矿用防爆干式变压器和低频发电机系列,编写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
1971年,陈清泉正式被调往上海先锋电机厂工作,负责厂里的电机新产品设计,并加入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改革小组.参与了当时的《电工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参加编写了著名的《电工手册》。主持研制了中国首期直线电机并形成系列产品。
1 976年,陈清泉移居香港。他一边在香港理工学院(后为香港理工大学)担任讲师,一边在香港大学梁维新教授门下攻读博士研究生课 ,于1982年获得了香港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该校电机电子工程学系。1994年,陈清泉升任系主任。2002年,升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直至退休 。
这段时间是陈清泉学术科研的黄金时间,他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前往一些国家深造或进行技术、教学交流——
1983年,获德DAAD学术奖,前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T.U. Berlin)及布朗斯威克工业大学(T.U. Braunschweig)从事特种电机技术研究交流。
1984年,前往法国克罗诺贝尔理工大学(Institut National Polytechnique de Grenoble)讲学。
1986年,陈新泉应邀赴东京。任东京大学访问教授。
1987年获美国能源部及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支持,创办了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 并获美国IEEE优秀论文奖。
1988年获加拿大阿尔干优秀科学奖(Alcan Award for Technical Excellence), 并获加拿大麦克麻斯德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聘为虎克杰出访问教授(Hooker Distinguished Visiting Professor)
1989年,陈新泉应邀赴美国。任加州柏格来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客座教授。1990年被选为第十届国际电动车会议总主席,并在世界电动车巨头的拥护下创立世界电动车协会,成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三大权威之一。1995年应邀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
1997年,陈清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在香港的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和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
1999年,任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
2001年,任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被《亚洲新闻》评为最佳技术创新者。
2002年,任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同年,创办了国际高等研究院并任院长。
2003年,任中国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0年12月8日和21日,先后分别受聘担任临沂大学名誉校长、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
2012年7月至1 0月,陈清泉应好友Carlo Rubbia教授(1 984年物理诺奖得主)的邀请.远赴德国波茨坦高等可持续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ustainable Studies, Potsdam)任资深研究员。
2014年10月23日,任渤海大学名誉校长、校董会董事长、教授。
此外,陈清泉还在各国大型企业承担了大量的学术兼职——
日本本田讲座教授;韩国三星公司高级科技顾问;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术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长江动力集团高级科技顾问;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等。同时,陈清泉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电机工师学会及香港工程师学会的会员(IEEE Fellow, IEE Fellow, HKIE Fellow)。
二、中国大国工匠人物事迹有哪些?
1、彭祥华
彭祥华,男,汉族,群众,初中学历,籍贯重庆铜梁,1969年6月出生,中铁二局二公司兴泉铁路项目部副经理、高级工。
2015年,彭祥华参建川藏铁路拉林段,他所在的标段是其中最难的一段,路段地质非常复杂,生态脆弱,施工要求非常高。
有一次地质勘探,需要技工沿绳索从五六十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脚下就是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不少工友都不愿去接这份“苦差事”,但彭祥华却挺身而出,独自一人“飞舞”于悬崖峭壁之上,并顺利地勘探出了所需的资料,为以后的成功爆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徐立平
徐立平,男,1968年出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徐立平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
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体燃料,也就是火药,极其危险,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火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药面精度与设计不符,发动机点火之后,火药不能按照预定走向燃烧,发动机就很可能偏离轨道,甚至爆炸。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3、王进
王进,男,1979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高级技师。
20年来,他经历过的带电作业100余次,累计减少停电时间300多个小时,多次完成抗冰抢险,奥运、全运保电,十八大保电,线路防舞动治理等重大任务,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度,避免经济损失数以亿计。
4、张冬伟
张冬伟,生于1981年12月,大专学历,现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的围护系统二氧化碳焊接和氩弧焊焊接工作。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建造技术只有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的极少数船厂掌握。
研发建造LNG船是沪东中华人响应党中央关于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号召,为实现中船集团公司“五三一”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次自我挑战,它对于推动和保障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张冬伟是中国首批LNG船建造者之一,他从开始接触LNG船开始就立志为中国LNG船建造事业做出贡献。
在建造过程中,张冬伟发扬了沪东中华“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LNG系列船的顺利建造做出了突出贡献。
5、周平红
周平红,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教授。
传统POEM手术容易损伤患者食管,周平红另辟蹊径,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夹层中,建造一条隐形隧道,不仅减少了患者痛苦,也让中国的消化内镜微创切除技术领跑世界。
三、张晓华的人物简介
张晓华(1961.4.7-)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党委书记; 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业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入哈工大工业自动化专业,1989年获该专业硕士学位,1998年获哈工大控制理论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0年任哈工大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教授;2011年任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副部长。
四、梁明的人物经历
男, 1956年12月24日生。1976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邮电学校载波通信专业;1982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年7月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理论电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为清华大学中国首批论文博士生;2002年11月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移动通信专业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特聘教授,华电信息电力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电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和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于1971年11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至1991年2月在华北电力大学任教,1991年3月至2002年11月在奥地利留学,2002年12月返校。出国前在校期间完成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六个,发表论文十余篇。国外期间为欧盟COST工程的重要研究成员,直接参与了欧洲二代和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工作;与此同时,在DTK(1995-1998), PHILIPS(1998-2000), 和FTW(2000-2002) 工作期间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和通信产品近二十个。上述代表性的产品有:1) 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分课题:EFAST- 大型变压器设计的分析系统(No.75-52-03-16/01,项目副主管),1990完成;2) PHILIPS高技术产品:Magic 七合一商用组合传真机(项目主管),2000完成;3)高技术原型产品:手机基站智能天线与MIMO系统,2000完成;4)3代移通信定位关键技术:基于市区建筑结构指纹法的手机定位系统(项目主管),2001完成;5)维也纳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软件产品:PadioPower –3代移动通信网预测工具(项目主管),2002完成。
目前在华电从事的研究领域为信息电力技术, 移动通信, 计算机应用。主讲“专业英语阅读”(信息本科课程),“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硕士研究生课程)和“信息技术及其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博士研究生课程)。启动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基于Mobitex的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高压输电网智能监测系统;发电企业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四代手机基站智能天线和MIMO系统;井下信息监测与生产调度(含定位功能)系统。2002-2004年返校期间已发表论文十余篇。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著名的电工人物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