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评价)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有效实施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
英盛观察为您解答: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在近几年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不断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科研与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本文是关于我们幼儿园在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拓展研究中所取得的经验以及我们将如何进行科研拓展活动的总结以及计划。
一、研究背景与指导思想
以往的主题教学活动常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控制教学时间、场所和教学材料,忽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个别差异,不能很好地兼顾到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和满足。”我园也重点提倡探索性学习,而区域活动最为符合这一要求了。主题教育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活动,特指幼儿教师依据主题教育活动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主题活动预设目标的一种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
幼儿园主题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匹配主题活动内容,是幼儿一百种语言的体现,是幼儿创造性表现的有力支撑,更有利于幼儿的和谐发展。主题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对于教师也就相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围绕着主题,使活动内容顺利进行,层层推进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学期我们以“主题性区域活动课题如何拓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和园务计划,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幼儿个性的培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研讨的核心,优化班级教学活动的组织,合理安排一日常规,优化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开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1.设定与解读主题。要想让主题性区域活动深入探究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中心具有“包容量”,才能把与主题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中心具有“生活中获取相关的生活经验”;中心具有“开放性”,才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需要。如果主题不具备以上几个条件,是很难开展深入探究的。
在解读主题的中心时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主题名称本身,更应该解读到主题背后所关联的信息。有的时候主题名称只是主题的一个切入点。在一个主题确定之后我们应该寻找和 建立主题扩展链。以每个扩展链的细化和深入带动主题的深入。
2.以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推动主题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形的,却是巨大的。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被动、静止地去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幼儿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幼儿园区域游戏的教育功能主要就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来实现的。
材料是构成幼儿学习环境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创设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投放难易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多方面的需求。
3.利用幼儿的反馈推动主题的发展。主题区域活动的主导者是我们的幼儿。教师绞尽脑汁想着要把什么教给幼儿。有的时候我们倾尽所有效果并不好。不如我们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感兴趣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下一个主题的分支。由此得来的主题内容既符合幼儿的特点,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解决了教师苦恼已久的问题。每个幼儿就是一个“活点子”,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仔细去观察去记录,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主题开展也需要一定的灵活性,不要沿着既定的方案一路走到黑。当我们发现新的信息时需要适当地调整我们的方案,或者更好地融合进我们的方案。
4.及时反思、总结推进主题的发展。每次主题区域活动后,我们应该进行积极反思,有人说过:“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是没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通过自我反思、集体反思的方法,提高组织区域活动的能力,着眼于自己区域活动组织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的某种行为决策、所产生的结果、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来反思我们的主题是否合适,投放的材料是否恰当,幼儿的兴趣点在哪里,从而决定我们下一步的走向。
四、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组织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的主题性区域活动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科研活动。
1.前期参访调查。通过谈话活动、集体讨论、问卷调查和亲子参访来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去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拓展主题的分支。
2.前期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根据前期的参访结果决定如何划分区域,环境如何布置和投入哪些有利于幼儿操作和推进主题的材料。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由幼儿进行投票选举的方式来决定。
3.活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主题性区域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观察记录。包括文字记录、图片以及影像记录。
4.后期总结和反思。后期总结和反思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为每次活动结束后的现场总结与反思,让幼儿及时反馈本次活动的感受与发现的问题以及幼儿对于下次活动的意愿。第二为每一个主题大分支活动结束后,利用谈话法帮助幼儿回忆这一阶段的活动,从中找出闪光点和问题,为下一主题分支做铺垫。
5.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从主题开始到结束,这一过程中 ,我们充分调动家长资源。每一次小的参访到大的家庭互动,都让家长陪伴幼儿参与其中。有些家长会认为在工作后,幼儿园又为他们增添了额外的任务,不免有消极情绪。这样的情绪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对于主题活动的热情。虽然在此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家长会和主题活动说明。不过教师再多的言语都不如让家长亲眼看到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更能让家长触动。所以在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尾声,我们都会组织一次主题总结家长展示活动。让家长和幼儿都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情景中,去感受主题区域活动的魅力。
二、如何有效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教育者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必修课。由此可见,主题班会对于一个班,或者说对于一个班级里面的学生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必修课,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讲座或者项目。笔者在本学期学校领导的要求下开展了有关“付出与收获”主题的主题班会,也在上学期和本学期旁听学习了其他班主任开展的主体班会,在对自己和其他班主任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于开展有价值、有效果主题班会活动的一些思考和经验,在此向各位读者展示,也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以后能够给出一些批评和指正。
正如上面所说,主题班会活动是教育者,特别是班主任用来给学生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的必备和重要手段。当前社会充斥着各种正负面兼备的信息和思想,对于正处在开始由自身独立思想但是还不够成熟的初高中学生的冲击力实在太大,比如当前比较无厘头的“暴走系列”,虽然说对于时事论点的点评还是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但是有些思想实在不适合为学生所知晓和模仿(虽然他们在视频背后总会说什么“小孩子不要看暴漫”之类的话,但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流传如此迅猛的年代,这种为自己立牌坊的行为其实并不少见也无法体现那些话的积极效应),比如对于学校老师语录的调侃,比如说什么“XXXX是因为没有看暴走漫画”之类的语言,这些东西对于处于叛逆期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产生误导的。而对于这一系列,笔者认为教育群体是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的(因为对于一些薪族群体来说,阅读暴走系列确实是回忆往昔、消遣时光的一种娱乐方式),相反的,教育者只能进行一系列的引导,在那些思想误导学生之前,给他们竖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可能利用上专业课的时间来进行系统性的思想教育,因此主题班会活动尤其重要。但是,一个星期主题班会活动的时间只有一节课,而且由于一些非受迫因素,一星期一次的主题班会还会被迫取消。在这样一系列条件下,如何让好不容易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表现得有价值、有效果,是每一个教育者/班主任必须慎重考虑的事情,绝对不能将之简简单单地看成一个任务。那么,开展有价值、有效果的主题班会活动需要考虑哪些细节呢?
一、慎重选取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
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主题作为主题班会活动的中心环节,它的选取必须是准确的、可实现的、有价值的。当前不少学校都还是呈现那种“规定每个星期主题班会的主题,班主任自由设计开展”的形式,这样固然能够使主题班会活动符合学校教育意志,但是对应的,班级组成的多样性导致了每个班级所需要强化的环节不同,这些选择的不同性导致了部分主题出现“毫无意义”、“收效甚微”、“影响一般”等反馈。所以笔者认为,每个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对主题进行适当的筛选,以实现有效主题班会活动的目的。那么班主任在选取主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细节问题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主题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小主题。明确的意思是指班主任必须明白自己所设想的这个主题是关于什么内容的,比如凝聚力、讲卫生、尊重等,并且设想的主题不能太泛,或者说自己心中必须对所设想的主题有个较为明显的展望和分块。比如笔者选取的“‘等价交换’——付出与收获”,付出与收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板块,关于付出就能涉及到无私付出、有效果的付出、付出的方式、付出的对象等;而关于收获就可以涉及到对收获的定义,为什么要强调收获,判断收获的标准等。而笔者选取这个题目的时候,就思考过相关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筛选后选取了几个小方面:“没有付出就绝对没有收获”、“全心全意的付出是为了增加收获的可能性”、“高中阶段能够收获什么”、“为了收获需要怎么做”这样的总共四个角度。其中第一个角度是为了劝诫那些在学校无所事事的学生如果不努力学习,投入的金钱什么的就没有意义了;第二个角度是为了纠正那种认为“付出就有收获”的思想;第三个角度是为了给高中的学生提供实现高中生活的自我价值的方向;第四个角度是给学生一些实现目标的建议。这样,原本很大很泛的主题——“付出与收获”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限定,这样开展相关设计策划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主心骨,而且也梳理了整个主题班会的大致流程。
2、主题应该是一个能够开展的主题。当班主任设计一个主题的时候,她需要考虑该主题的可实施性(包括实施难度、涉及到的对学生思想水平、辨析能力、动手能力、安全问题的要求等),而不是简单的以自身为标准,心存“我不会出问题学生也绝对不会出问题”的侥幸心理。比如涉及到对当前热点的评判的(如袁涛退学事件的思考),这种主题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要求较高,在一些水平较高的学校可以进行,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的学生而言难度就偏高了,他们对整个社会层面的认识大部分情况下还是以周遭环境为模板的,就像不能让一个出生于一夫一妻制国家的人来评判一夫多妻制的好坏一样,除非这个人能够对一夫多妻制的人员生活情况、民风民俗非常了解,否则他的评价就是片面的。因此,设计主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可行性。
3、主题应该是一个对当前学生有帮助的主题,也就是有效主题。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机会来之不易,班主任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弄一些没有价值、没有营养的主题班会的。比如在一个非常团结、但是在卫生方面不够重视的班级里面开展以团结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那这个主题班会活动在班级建设方面的帮助就没有以“讲卫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的帮助大了,前者是锦上添花,或者是重症下药,产生的影响幅度和影响性质完全不一样。所以并不是每个班都要开展以“团结”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对于学习成绩一直提不上去的,就可以开展“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如何进行有效学习”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对于平时比较轻浮,时常和上课老师闹别扭的班级,就可以开展“尊重”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了;对于班级凝聚力不足的班级,就可以开展“班级凝聚力”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了。总之,一定要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实现主题班会活动的价值。
总而言之,选取恰当的主题是开展有价值、有效果主题班会最基本的前提。
二、适当选取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方式。
当前教育普遍提倡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很多主题班会出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班主任为辅助的主题班会开展模式,对于这种提倡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式我表示非常赞赏,我自己也尝试着实践这种开展模式,但是发觉其中涉及到不少细节问题。
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统筹规划能力在不同地区呈现一定的差距。笔者所处的学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农村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点就是好动、不愿受束缚,这一点在同年龄层尤其明显,当他们发觉同龄人以各种名义对他们进行统筹安排、辅助监督的时候,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反叛心理,轻的采取不理睬态度,重的采取对着干态度,设法阻碍工作的展开。所以在这样的学校里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话,主要还是需要班主任进行统筹安排和监督,每一个环节的人员安排、活动流程、语言表达等都要班主任进行审阅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能够进行。而笔者也坚信着,在一些学生层次较高的学校,班主任可以采取幕后指引、学生团体掌控全局的方式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2、根据主题的严肃程度选择恰当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方式。比如“提高班级凝聚力”这种比较自由化的主题,就可以设计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游戏和互动,增强他们相互了解和对班级的归属感;而对于“感恩”、“尊重”等比较严肃的主题,如果还设计类似“你画我猜”等游戏环节的话,游戏环节中的喧嚣娱乐气氛会影响到主题班会活动的成效性,此时若采取小型辩论、朗诵诗歌等方式就比较符合这种严肃的场合了。所以班主任在设计主题班会环节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3、若让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活动环节,班主任必须确保学生在参与互动等活动环节过程中的正确性和积极性,出现偏差的时候一定要给予指正,以确保主题班会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有些人认为学生应充分发挥言论自由,这才能体现一个主题班会的真实性,笔者认为不妥当。因为如果学生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出现“唱反调”等削弱主题班会正面影响的行为,而班主任不及时制止和纠正,那么其他学生就会产生“原来这样也无所谓”、“也不过是说一套做一套罢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那么整个主题班会活动就没有任何开展效果了。所以,为了顺利开展并且引导正能量/观点/思路,班主任必须全程把握学生设计内容的正确性,必要的时候还要安排所谓的“内应”来实现主题班会活动的正向效果。
总而言之,根据环境、学生、主题内容的特点,选取适当的主题班会开展方式,并且时刻监督涉及内容的正确性和积极性,是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
三、注重主题班会活动的后期反馈
有些班主任可能认为,在主题班会活动最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辅以一些教育性的建议,就是对主题班会活动的升华和首尾,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每一个学生在开展完主题班会活动以后就被深深影响,然后向积极的方向努力,班级建设就上一个台阶的话,那主题班会活动的效果就被夸大了,或者说主题班会活动必须天天开展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古代的人都给予我们这样的经验教训,而当前的学生普遍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性,极个别学生还不接受老师和班主任的教育,甚至唱反调,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衡量一个主题班会活动的有价值和有效果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后期反馈。学生在开展完主题班会活动后,会将他们的体会表现在接下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而班主任需要的是对学生接下来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适当的监督和指正,直到大部分学生都达到预期的标准,这样的主题班会活动才算是一个有价值、有效果的主题班会。当然这样的话班主任的工作将会异常辛苦,而且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环境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家长的监督,如果班主任教育以后,学生回到家变回原来的情况,而家长不重视,那么这样的教育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笔者曾经试过在主题班会活动结束的最后阶段让学生在一张便利贴上写上自己高中三年想要收获的东西,然后贴在班里的宣传栏上作为警示。但是由于后期处理的失误,这件事情进展到最后效果一般,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从中明白和坚定了自己高中接下来奋斗的方向,并且努力进行着,这也体现了笔者开展的主题班会活动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教育效果的。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是否真的有价值、有意义,是需要看后期的反馈的。
笔者深知,开展一个有价值、有效果的主题班会活动,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一个有价值、有效果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班主任的努力工作,也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与配合。班主任需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让学生不自觉模仿自身,从而获得进步。
三、如何让幼儿主动参与主题探究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以幼儿为中心,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发展,促进每个幼儿自觉主动地参与主题活动。那么,教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笔者从如何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乐趣以及参与主题活动的愿望三个方面来进行阐释。 一、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这句的话的真正内涵。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的内在动力。对幼儿来说,世界上最难学习的就是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有兴趣了,他们自然会喜欢,愿意去尝试探索。 ⒈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 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是多问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不仅仅能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国际班是我们园的一个特色班级,顾名思义,幼儿教学以全英为主。在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语言环境的同时,还需要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国际文化色彩的学习氛围。于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万圣节就成了我们第一个要过的外国节日。十一小长假结束后,《Hello Halloween》这一主题活动正式开始了。在家长的帮助下,班里摆放了很多南瓜。孩子们像发现了新大陆,开心的争着抢着摸摸、抱抱这些形态各异的南瓜。老师,为什么我们班有这么多南瓜呀?一个孩子发问了,接着所有的小朋友都好奇的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南瓜,用来做什么?这些为什么是他们对世界的最初探索,是兴趣的先导。 万圣节离我们的生活很远,绝大部分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简单的南瓜投入,吸引了幼儿的好奇心,也成功的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得后期的活动顺利进行。 ⒉为幼儿创设愉悦的活动氛围,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南瓜成功的吸引幼儿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后,万圣节主题活动顺利的开展了。绘制网络图是教师与幼儿一起合作的任务。刚刚来园一个月的小班幼儿大多都不愿意说话,孩子们很紧张。可是当我们围坐在地毯上,中间的小桌子上都放着南瓜,有的小朋友还抱着自己喜欢的南瓜时,他们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老师,我们班有好多南瓜。,有正方形的南瓜吗?妈妈说,班里的南瓜是为万圣节准备的。那我们为什么过万圣节?过万圣节有好吃的吗?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就来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连平时从不开口说话的璐璐都抢着告诉我南瓜可以做粥喝! 好奇心,兴趣使幼儿处于一种激动、兴奋的状态,为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心里准备,促进其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同时,教师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愉悦的活动氛围,和幼儿一起玩耍,一起讨论,一起欢笑。幼儿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幼儿成为合作伙伴关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主导者。 二、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乐趣 《纲要》多次提到: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要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和保护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⒈幼儿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尝试 班里堆放的南瓜形态各异,颜色差别很大。小朋友们都想知道南瓜都有什么颜色的?于是我将问题布置给了家长,请家长帮忙一起解决。有的孩子请家长带去早观察南瓜,有的则请家长上网帮忙搜集图片。第二天早上孩子们都兴奋的说着他们看到的南瓜都有什么颜色的,开心的不得了。幼儿不再是片面的从教师或者家长口中获得知识,而是主动提出问题,进而主动的尝试去解决问题。 问题的萌发推动幼儿探索行为,对周围发生的事物产生疑问后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是幼儿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他们在遇到问题的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获得了乐趣。 ⒉幼儿动手操作,大胆探索与表达 对物体的操作,可以幼儿进行思考,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主题活动中我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高动手操作的材料。随着幼儿对万圣节主题活动的逐步了解,南瓜灯成了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争先恐后的带来自己从商场购的南瓜灯来园,开心的与其他幼儿一起讨论。于是我觉得带小朋友来一起我们的第一个南瓜灯(又名杰克灯)。当我拿起笔在南瓜上画下眼睛、鼻子、嘴巴,还有圆圆的盖子时,小朋友开心的请求我快点切下盖子,他们想看看南瓜里面都有什么。切下盖子后,我请小朋友来取里面的南瓜子,他们开心的用小手去摸,用小鼻子来闻,甚至还有的小朋友用小舌头来舔舔南瓜子。 三、调动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愿望 对于幼儿来说,活动中教师的鼓励和赞赏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教师要尽量提供各种机会,有意识让幼儿尝试成功的喜悦,这等于给幼儿注入了参与活动的。主题活动中,要是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⒈幼儿体验成功,激发其参与活动的愿望 在研究过南瓜的生长过程,南瓜的颜色后,幼儿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南瓜的形状,其中有正方形的南瓜吗?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于是幼儿们主动提出回家请家长帮忙一起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当幼儿们带着研究结果来园后,他们开心的向我说着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形状的南瓜。这时教师要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同时给予幼儿肯定,使他们在建立自信心的同时,愿意继续参与到活动中来。 ⒉调动幼儿家长参与活动,把握家长教育资源 主题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的家长能更好的提高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家庭教育资源是主题活动中宝贵的资源。因此,主题活动开始之前,我就努力使得家长明确活动的目标、内容,尽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家长们带来的南瓜成功的吸引了幼儿对万圣节这一主题活动的好奇心;幼儿遇到问题,寻求家长帮助等成功的调动了幼儿参与主题活动的兴趣,使得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在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创设适宜的探究氛围,建立积极的师幼合作关系。努力使得主题活动成为真正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活动。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努力使幼儿的态度、情感、求知欲、学习愿望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活动的全过正成为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如何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中要遵守的规则:
一、按时到场,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做好准备,对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带好需要准备的东西。
二、专心投入活动,勤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三、 认真总结活动收获,不要只想着玩,合理安排课余生活。
四、 认真做好大扫除工作,因为活动后肯定要收拾东西。要把班级打扫干净,离开时要关灯、关窗、锁门。
扩展资料:
设计班级活动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主题鲜明、目的明确、要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要突出思想品德、社会道德、树立理想等方面的教育,明确为什么开展此项活动?开展此项活动要让学生受到哪些方面的教育?
2、时代性原则。
每次班级活动要扣紧社会、扣紧教育改革、要抓住时代脉搏,抓住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使活动不出现“空洞”现象。
3、自主性原则。
每次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并且能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通过活动在情感、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生没有主动参与,没有情感撞击的“空对空”的教育是很难实现的。
以上就是关于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对班级探究性主题活动的开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