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组件的名称,以及一段简明扼要的介绍。(必要)
案例:这个组件的各种形式,状态,尺寸等等其他要素,比较好的做法是用代码直接把这些展示出来,而不是不可以交互的静态图片。(必要)
设计参考:比如什么时候应该用这个组件,允许的做法与不允许的做法,以及视觉、交互、文案方面的指南。(推荐)
代码参考:包含 API 和其他实施及部署方面的指南。(必要)
设计与代码的分类逻辑出现差异(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Loader 和 Spinner 的命名:代码里叫 Loader,而设计里则叫 Spinner)
功能差异:设计规范里出现了代码不能实现的功能,或者代码里加入了设计里没有考虑的功能。
简介
案例
设计参考
代码参考
ui设计参考(ui设计参考网站)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ui设计参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UI设计有哪些规范
高质量的规范文档是一个优秀设计系统的代表物。我们详实地描述每个 UI 组件的设计与代码规范,来帮助设计师高效地作出决策,推动开发速度。编写高质量的文档需要前期规划和一系列合理的流程来辅助,付出的成本相当高。
这个系列由六篇文章组成,致力于描述编写组件规范文档的过程。本篇我会从目标读者、文档内容、文档结构开始。然后会涉及案例,设计与代码指南。这些内容来自于我自己这些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社区里大家所分享的知识。
那么我以一个问题开始今天的主题:文档的目标读者是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作为编写者我们该怎样组织文档结构来作出清晰的表达?
文档的目标读者
首先:你要弄清楚谁是你的文档的主要读者。
工程师,设计师,还有公司里的所有人!
当一个设计系统包含了代码指南,工程师们显然会是读者。那么一个只包含了代码指南的设计系统应该服务于设计师吗?如果文档里只包含了设计规范而没有代码(如 Material Design),工程师还是读者吗?
在我看来,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规范文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服务于多种角色的。
除了设计与工程,它还服务于其他人吗?很有可能,特别是当文档所在的设计系统已经成为产品的基石时。简短有效的介绍对于 PM(产品经理) 很有价值,QA(测试) 则比较关注案例部分…等等。
规范文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服务于多种角色的
很多设计系统团队还会把自己的系统公开出来,在体现共享精神的同时也能起到吸引行业人才的作用。所以文档应该能够体现团队的专业与严谨。
文档的主要目标是:为设计师、工程师和团队里的其他角色服务,让他们能够高效地做决策。
Takeaway:设计系统的效应和影响力不只覆盖设计与工程,一个成长中的系统必将会服务于更多的角色。
工程师,接着是设计师,然后才是其他人
为所有角色服务并不意味着平等地服务所有角色。工程师每天会查阅 10 次或更多次文档,他们甚至会把文档与代码编辑器窗口并排排列!设计师的访问次数应该是少于工程师的,其他角色则会更少。
所以谁是最重要的?以我的经验来看,设计系统最初就是为了工程与设计之便,由工程师和设计师建立的。即使其他角色也对其有所贡献,但他们仍是偏次要的。因此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工程师与设计师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设计师与工程师优先级最高
那么,工程师与设计师孰轻孰重呢?我最近参与设计的设计系统项目中都需要同时服务于两者,为设计和代码制作规范指南。我也在一些企业的文档中看到了对其中一方的过多偏见,或者是有将他们的目标完全分离开的倾向(稍后我会解释)。有很多维度需要考量:设计系统的目标,他们的使用频率,内容深度、质量、生产成本,以及和他们日常工作的相关度。
设计师 vs 工程师
Takeaway:读者的优先级由很多因素决定。要有预期:工程师和设计师的需求会有冲突,并尽可能地优化和处理这些冲突。如果实在不行,就要偏向于距离最终产品最近的那一方,通常是工程师。这就意味着工程师优先,设计师其次。
文档内容
规范文档是连接读者与内容的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格式或模块,因此成本也各有差异,而你需要最终把它们编织在一起。
文档内容模块:简介和案例文档内容模块:设计参考和代码参考
抽象地来看,规范文档的内容通常包含以下四种模块:
不同的模块会有不同的制作成本
「介绍」写起来当然非常的短平快。结构优秀的「案例」也是值得投入成本的,并且写起来会越来越顺手。工程师也需要一个合理清晰的「代码参考」。但是,真正有效的「设计参考」可能会非常耗费成本。
横轴:细节的丰富程度由浅到深。纵轴:制作成本由低到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akeaway:规范文档可以包含很多内容模块。所以需要团队在前期就进行充分的讨论,对每种内容模块做出符合自己团队和产品价值的判断,再投入成本去制作。
文档的信息结构
设计与代码:分开还是合并?
在实践中,设计师往往会自顾自的发布或更新和自己相关的内容,工程师也一样。这样的惯性行为会在无意中增加设计与工程的距离。所以大家需要在前期就对文档的信息结构达成共识。
谷歌的 Material 文档生态就是这种距离感的代表。 Material’s design foundation 优先服务于设计实践, 而 Material Design Lite,Polymer Project,Android Developer’s,Material UI (built for React) 都是服务于代码,和设计规范绑定的并不紧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种分离的状态其实是有意义和理由的。因为 Material 是一个操作系统的底层系统,跨越了许多框架,团队,平台。它的复杂度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目前世界上所有的设计系统。但你要知道大多数的设计系统并不是服务于一个操作系统的,因此不会发展至如此复杂的形态。
对于像我们一样的产品团队来说,设计和代码分开是符合共识的。这种做法能够给分别为两种角色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体验。
组件设计规范与 API 和代码规范分别放在两个网站上。来自:Atlassian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种做法也有风险。随着时间推移,两个网站可能出现不同步的现象: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也挺好,毕竟设计和代码本身就是两个领域。至少对于文档的写作者来说这种分离还是挺方便的(只用考虑自己的需求,管理自己的进度)。
但真正的读者需要的是一个「真相的唯一来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如果你是一个对设计和代码都有需求的读者,你会发现自己不停在两个网站间切换,两个地方都有对你有价值的内容,这感觉就像是在打网球时陷入了拉锯战。
Takeaway:要慎重地看待设计与代码的分离。虽然一开始方便了内容作者和发布者,但之后会有风险。这种做法也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造成设计与工程的距离扩大。
合并内容的两种方案:堆叠还是切换?
例如 Morningstar Design System 是把设计和代码放在一个页面里,读者就能找到完全统一的命名,指南,功能描述。
一个页面之堆叠式:把设计和代码放在一个页面中,纵向滚动来查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堆叠式的布局方式会使得页面变得冗长。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使用 Tab 来切换内容。
一个页面之切换时:把设计和代码放在一个页面中,通过 Tab 来切换内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akeaway:将设计和代码混合在一起是有可能的,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以上两种布局方式。
按类型来为内容做排列和编组
不论选择那种布局方式,文档内容的模块结构和顺序应该是保持一致的:
其实只要把「案例」放到读者一进来就能看到的地方,把设计和代码参考放在一步点击就能达到的地方,就是一个不错的设计了。下面是几种行业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
左:IBM Carbon 模式 中:Hudl's Uniform System 模式 右:Lightning Design System 模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IBM Carbon 认为代码更应该被优先展示,将交互用法和样式分别放在其他的 Tab 中。Hudl’s Uniform system 把顺序反了过来,设计优先于代码。 Salesforce’s Lightning Design System 把代码和组件案例放在 Tab 上方,默认选中开发者指南这个 Tab,而后两个 Tab 则被奇怪地留空了。
Takeaway:把简介和案例放在一开始最重要的位置,接下来的模块则没有唯一的方案,需要大家自己做出符合自己团队情况的判断。
若页面很长,则为读者提供定位导航
你的文档页面越长,越需要给读者清晰的认知,要让他们知道这个页面里会包含哪些内容以及当前所处的位置。纵向的定位导航栏是个不错的方案:一直固定存在于页面右侧,在滚动时同步追踪位置,并且可以包含子标题。
Morningstar Design System 在文档页面右侧设计了一个两级的定位导航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Takeaway:不论选择哪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在整个系统中保持逻辑一致,符合读者的预期与心理模型。
展示设计?展示代码?还是都展示?
把设计和代码融合,就会有读者只对其中一个方面感兴趣,他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
设计负责人可能会问到:我能把这些代码案例和指南隐藏掉嘛?
工程师可能会问:我能把这些和设计规范有关的文字隐藏掉嘛?
可以考虑加一个选项或按钮来允许隐藏设计/代码内容。比如:
Design Only:把代码指南、代码片段和属性表等等都隐藏起来
Code Only:把视觉样式指南和文案指南都隐藏,但还是要把一部分交互用法指南保留着,这对工程师们也有用。
二、ui界面设计字体有哪几种选择?
手机软件中的字体,ui界面设计字体有以下几种:
一、在ios中默认字体分为三类:
第一类:STHeiti-Light.ttc (黑体-简与黑体-繁的细体)和 STHeiti-Medium.ttc(黑体-简与黑体-繁的中黑) 代表的是中文字体,常用的方正黑体简体
第二类:_H_Helvetica.ttc 和 _H_HelveticaNeue.ttc 代表的是英文以及数字字体,常用的字体Helvetica
第三类:LockClock.ttf 代表的是锁屏时间字体
二、在Android中,英文字体使用Roboto,中文字体使用Noto(思源黑体)。
以前的设计中,中文字体主要是使用微软雅黑,但微软雅黑在界面中就显得有点厚重、臃肿。Google联合Adobe发布了「思源黑体」作为Android的默认中文字体,新的「思源黑体」不仅仅在字形上更易于在屏幕的阅读,并且拥有7个字重,充分满足了设计的需求。
三、ui界面设计一般用的字体是:微软雅黑
其他可以参考一些ui界面设计规范,里面都有一些很严谨的格式、字体、大小、颜色等数据规范的。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手机软件字体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Pixso协同设计。Pixso可以多人云端协作设计,实时同步字号、边框、颜色等各种细节。Pixso不仅是一站式产品设计协作工具,更是一款专业的UI/UX设计工具,更多矢量网格、布尔运算、样式创建、智能排版等高阶功能,使设计师真正专注于创造本身。
三、游戏设计中UI设计一般使用什么软件?
游戏设计中UI设计一般使用软件:AdobePhotoshop、Adobeillustrator、AfterEffects、AxureRP。
AdobePhotoshop更适用于图像处理;Adobeillustrator更适用于出版、多媒体和在线图像的工业标准矢量插画。AfterEffects更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属于层类型后期软件。AxureRP更适合快速创建应用软件或Web网站的线框图、流程图、原型和规格说明文档。
扩展资料:
怎样做一个好的游戏UI设计师?
游戏UI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绘制花纹、摆放按钮,更重要的是考虑用户的交互方式,以及程序的实现。
在游戏研发前期,在美术风格还没有敲定下来的时候,游戏UI设计师就需要参与其中。游戏界面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实现游戏与玩家之间的交流,这里的交流包括玩家对游戏的控制,以及游戏给玩家的提示和反馈。游戏UI的首要目的是实现控制和反馈。
对于游戏UI设计师来说,工作职能不仅是做设计,还有效果,效果的好坏体现了设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中途会遇到策划、程序等多方面问题,但是在同等资源条件下,得到更好的结果,体现设计师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UI设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戏UI设计:修炼之道
四、初学ui设计需要哪些软件
初学ui设计推荐选择Pixso协同设计。该工具不仅是一站式产品设计协作工具,更是一款专业的UI/UX设计工具。更多矢量网格、布尔运算、样式创建、智能排版等高阶功能,组件级自动布局,增加或删除内容都无需手动调整,智能排版,且自适应不同屏幕尺寸,使设计师真正专注于创造本身,值得选择。
Pixso属于一款小而美的UI设计工具,设计功能全而精,不会过于复杂全面而难以入手,但又能很好的包含UI设计工作时所需要的功能。
钢笔工具:相较于传统的AI软件更加灵活,可以直接增加无方向路径。
智能形状工具:不仅提供了诸多预设图形,还可以拖动锚点进行快速转换,以此进行高效画图。
自动布局:能够快速的将多个对象创建父级框架,进行有序排版,当增加或删减对象时,都
自动调整其他对象位置进行重新排版。
历史版本:可以随时保存当前版本,需要时可以随时回溯。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ui设计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Pixso协同设计。该工具无缝衔接以往工作,支持Sketch、XD、SVG等文件导入导出,自由进行Sketch的文件格式转换。并且,文件自动保存到云端,一键回溯到任意历史版本,再也不用担心文件丢失。素材库集成众多大厂优秀的设计系统,所有UI设计师均可直接拖拽复用,从此省去大量模块化设计环节的重复劳动。
以上就是关于ui设计参考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