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什么
你和谁一起工作
你用了什么工具
探索阶段(你是如何着手解决问题的)
你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低保真线框图、原型、草图、用户画像、用户路径和研究
最终结果(包括你的工作成果,以及经手UI设计师和开发之后的最终成果)
ui设计作品集包含哪些内容(ui设计作品集展示模板)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ui设计作品集包含哪些内容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设计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交互设计作品集应该准备哪些内容
一篇很好的译文,超有用!
作为一名交互招聘人员,我经常被问到,“我应该怎样开始创建我的作品集?标准是什么?我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更好?”
在这篇文章里我就把我经常给面试者的建议分享一下。
真的有必要做交互设计作品集吗?
交互设计行业比起其他行业,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没那么具有决定性,因此交互设计作品集可能比你的简历更重要。在HR真正见到你之前,你的作品集充当了第一次见面的作用。
如今交互职位空缺的数量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有更多的交互设计师求职者。所以,你想要脱颖而出的话,仅仅依靠你的简历是不够的。
与10年前相比,现在的许多公司都清楚他们想要具备什么特质的新员工,因此你需要向他们表现出你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几乎决定了你是在简历一关就被pass掉,还是能去面试。
除了专职的交互设计师角色,还有一些职位是混合了包含交互设计在内的多种角色,因此这是展示你在项目中承担了多种工作的绝佳机会,比如说做了UI设计,战略决策或监督Web开发。
你的作品集也是展示你个性的窗口。在一个更注重雇用符合企业文化的人的时代,作品集是展示你能契合公司文化的绝佳机会。鉴于大约99%的简历遵循相同的格式,因此在简历中传达你的个性就要困难得多。
交互设计作品集的用途是什么?
我认为,一个好的交互设计作品集起码表明,这个人有费心力以最好的方式表现自己,并且能清晰且有审美力地呈现他们的相关作品。
作品集应该能表现你是谁,你能做什么,以及你尤其擅长的交互设计部分。记住:不要依赖你的简历。据统计,招聘人员平均只花6秒钟看你的简历。他们会在简历中寻找四个关键部分:你的姓名、当前职位、之前的职位和教育背景。
简历大体是无聊的,但作品集不需无聊。
你的作品集应表明出你与你所申请公司的文化适应性。不要害怕在设计集中添加一些个性或自己的风格。它是一个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让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交互作品集中应该有什么?
根据你的资历,你想要工作的公司,你居住的国家的不同,你的作品集内容会各式各样。但无论你的级别如何,为了抓住HR的注意力,有一点你需要做——展现出设计流程。
这就像中学化学课上,当你做化学实验时,你必须详细说明你的假设,你使用的工具,你和谁一起工作,你到底做了什么,以及最终结果是什么。这也正是交互作品集应该有的内容。
对于每个项目,我希望看到:
(使用墨刀可制作线框图和交互原型,并可获取原型分享链接和导出图片,方便你整理交互作品集)
如果有个没有任何交互背景的人看到你的作品集,你呈现的过程应该让他们能够理解。
我也喜欢在交互作品集中看到“叙事”,即“情节发展”。在流程的每一部分之间,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进入流程的下一个环节——是时间用完了吗?你觉得你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吗?这将有助于HR深入你的头脑,了解你如何处理问题。
如果你没有进行任何UI层面的设计,我建议你仍然在你的交互作品集中展现产品的最终高保真原型(当然,注明下这不是你的工作内容)。以我的经验,公司希望看到你的工作是如何转化为最终式样的产品的。
如果该公司在招聘交互设计师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那这一点就更重要了,因为他们可能无法自己想象你的交互是如何转化为最终产品的。
向公司展示交互稿如何转化为最终产品,可以让他们意识到拥有一个交互设计师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UI设计师。
如果你想要一个复合性的职位,那你的作品集就不应该只展现出视觉层面的成果,比起其他能展现出综合能力(包括用户中心设计的方法和实践)的候选人,你的作品集就显得不那么“对口”。
当然,如果你最好的天赋是在视觉层面,而且这是你的激情所在,那也许你应该坚持这一点,而不是稀释自己的能量去做一个兼职交互设计师,主持不情愿的用户访谈和创建人物角色~
本文由墨刀编译自 TOM COTTERILL 的 How To Create A UX Design Portfolio: Tips From A Senior UX Recruiter
二、UI设计的学习内容主要有哪些?
一、轴轴在UI设计中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概念,也是用来组织界面结构的重要核心。简单说来,轴是在设计的时候组织一系列元素的假象线,在下面的设计图中,轴以虚线的方式被标注出来。1、轴最常见于对称元素的使用,当元素被布置成轴对称的布局的时候,会给人有序感。
就像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事情一样,我们更倾向于享受有序的的东西,它们令人感觉平稳、舒适、平易近人。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iTunes 程序中的专辑列表的设计,所有的专辑列表在界面的左侧保持对齐,围绕虚线轴轴对称。2、强化虽然轴是一条假想的线,但是如果周围的元素的边缘控制得足够整齐,这跳线会在视觉中变得更加“明显”的。
最好的例子是城市中的路灯构成了道路两旁建筑物之间的轴,如果一边有建筑一边没有,那么这种轴线的感觉不会那么强烈。从产品设计的角度上来看,Twitter 的时间线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左侧的头像和右侧的推文共同塑造出缝隙中轴线的感觉。3、运动当我们碰7a64e78988e69d8331333433633366到某先线条的时候,视觉会很自然地沿着这些方向运动,就如同我们站在街上,会自觉地沿着街道的两头走动。
两个端点决定了线,界定了开始和结束的地方,线,或者说轴线的存在会引导和提示运动的方向。SoundCloud中,音轨沿着一条既定的水平轴线运动,随着音乐的播放,音轨自然地自左向右匀速运动。4、连续性如果终点是不确定的,那么你通常会沿着轴线的方向浏览/运动,直到你找到感兴趣的东西,或者感到厌倦并关闭应用。
在建筑学中,未清楚界定的终点非常少见,因为建筑的修建通常没法永远持续下去,但是UI设计则不一样,无限地滚动下去是无比受欢迎的设计手法。Pinterest的APP中就是这样做的,持续不断的图片沿着中轴线的方向持续不断地滚动下去,只要你有兴趣一直观看下去。
二、对称当元素被均匀地放置在轴线的两侧之时,他们构成了对称的关系。当元素被精准地在轴线两侧一一对应之时,它们就形成了完美对称。1、平衡对称令整个设计更加平衡。当元素与控件在轴线两侧处于相同位置之时,会给人以协调和谐的设计感。当我们在规划街道两侧的房屋建设的时候,如果左右两侧都是5间大小一致的房子,当你走在街上的时候这种平衡的设计会令人非常舒适,这是平衡给人的感受。
Rdio的APP设计就遵循着这样的设计规则,屏幕两侧的控件是相同的规格,这类布局很适宜阅读,用户会自觉地自上到下,从左向右查看。2、不对称如果轴线两侧的控件布置不再是一一对应尺寸相近,那就是不对称的设计。不对称的设计会给人明显的失衡感,可能会令人不舒服,但是也能造就残缺美,当然这要看你具体怎么做。
虽然Pinteret 的APP设计在整体上是沿着中轴线对称的(宽度一致),但是两边的界面控件并非是对称的,它们的高度并不一致,位置也是错落的。稍微一点的落差都会被眼睛捕捉到,而这样的差异让用户无法准确地左右顺序阅读。不对称设计打破了设计的平衡性和舒适性,但是也可以缓解了规律性设计带来的视觉疲劳。
三、层级当某个元素出现在比其他元素更重要的位置的时候,层级就出现了。1、尺寸如果一个设计元素在尺寸上比其他的控件更大,就会区分出层级。毫无疑问,我们查看某个设计的时候,通常会被最大的元素吸引到。如果一个建筑物有5个出窗户,其中一个是其他四个的两倍大,我们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会被吸引过去。
通过尺寸来区分文章列表层级的典型就是稍后读应用Pocket。顶部的轮播文章拥有更大的图片,它的位置和尺寸会令我们一眼注意到。2、形状如果一个控件在形状和形态上同其他的不一样,也可以让它独立出一个层级。不规则的设计同样会令人侧目。建筑物的正面拥有五个相同的窗户和一闪大门,你会立刻注意到门的独特之处。
在Instagram的个人信息页中,圆形的个人头像在方形的图片中别具一格,非常抓人眼球。它会让人意识到,这个独特的东西,更为重要。3、位置位置的存在同样能彰显层级的不一样。在圆圈之内,中心位置的东西比边缘部分的看起来更重要。位于轴线顶端的控件会显得比其他部分的优先级更高。
以设计应用Path的设计为例,时间轴顶点处的用户头像就明显比时间轴上的其他部分更重要,而这个地方正好展示的也是用户头像。四、韵律UI设计和建筑设计同样有着韵律之美,重复的模式会营造出独特的节奏之美。1、模式理解韵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听歌。音乐拥有节奏感,绝大多数的音乐遵循着相同的节拍,节拍就是音乐模式的一部分。
这方面最典型的APP是Airbnb,APP列表中每一间房子都占据一个模块,模块中有着大小相同的图片,价格、位置和房东信息和图片的相对位置一定,且排版匀称舒服,两个模块之间的间距也相同,当你浏览的时候,熟悉的节奏会让你清楚地知道上哪看关键信息。
2、间断当节奏被间隔打断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层级。听歌的时候,均匀的节奏被其他的音乐元素打断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这是比较特别的部分。在Twitter的APP中,推文和推文保持着相同的样式,均匀的节奏,但是其中的“推荐用户”一项有着不同的样式,它插入到推文列表中,打破了整个信息流的节奏,凸显出不同的层级,会很快抓住你的注意力。
#####首先说现象,大家都知道移动端设备屏幕尺寸非常多,碎片化严重。尤其是Android,你会听到很多种分辨率:480×800, 480×854, 540×960, 720×1280, 1080×1920,而且还有传说中的2K屏。近年来iPhone的碎片化也加剧了:640×960, 640×1136, 750×1334, 1242×2208。
不要被这些尺寸吓倒。实际上大部分的app UI设计和移动端网页,在各种尺寸的屏幕上都能正常显示。说明尺寸的问题一定有解决方法,而且有规律可循。
3、使用第三方,比如蓝湖
三、UI视觉设计师要学习哪些课程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界面、网页有了更高的要求,UI设计师成为企业高薪竞聘的对象。不过如果你以为UI设计只是简单的使用PS、AI制图,那就错了。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参加UI设计专业学习的求职者平均就业薪资远超自学UI的人,那么UI设计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下面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1)造型训练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有基础素描与造型,色彩基础与彩铅画等手绘基础知识,旨在潜移默化培养学员创意思维、设计思维和产品思维的形成;
2)设计工具与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内容有PS软件基础设计,PS软件进阶设计,AI软件基础与logo设计以及Vis企业形象手册设计知识;
3)Web与运营设计。主要内容有Banner运营设计表现, C4D轻三维设计表现,网页设计流程与规范以及网页设计项目实训课程;
4)网页静态布局。主要内容有HTML网页重构与页面美化。在日常工作中,UI设计师与前端人员的沟通交流非常重要,UI设计师掌握基本的前端知识有助于双方之间的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5)移动端全流程设计。主要内容有图标icon设计与主题表,UE、UX用户体验与交互原型,iOS&Android设计规范,移动端界面设计项目实训,智能可穿戴设备项目实训,交互动效表现设计课程以及H5页面推广设计与发布;
6)作品润色与整理。主要内容有平面作品与作品集整理,作品集展示与表现课程,作品与简历指导。UI设计师求职过程中,作品集占据重要地位,好的作品集是一个人的最佳代言,可以让企业快速了解你的技术。
四、UI设计作品集制作小技巧,来看看!
1、掌握制作作品集的高效率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做出好的作品集,就要把需要的工具准备好。除了要把基本的Word准备好外,你还可以使用Keynote,为什么推荐Keynote?首先Keynote是最方便的演示工具,图表功能齐全,而且方便向他人展示;其次Keynote导出的PDF体积小,兼容性更高,打开速度快,你的作品集能够得到更多的曝光机会。
2、作品集的格式很重要
导出的作品集最好是一份PDF配合上一份Word版简历。PDF是目前全球体积最小、使用最方便、打开速度最快的阅读器,而且支持矢量,你的作品集不会出现被压缩及失真的现象,且利于后面的整理及保存。
3、作品集的大小很重要
PDF的作品集最好保持在10M以内,你的作品集越小也就意味着你作品集被打开的机会比别人要更胜一筹。Word只放基本信息,最好不要放图,原则上来说简历和作品集的命名越简单清晰越好。
4、作品集的框架结构
设计作品集之前,搭好自己作品集的框架才是最重要的。要先想好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框架,再根据框架去填充自己的作品跟内容,确保每一页PPT都有存在的理由,都能讲清楚讲明白一件事儿。最关键的是在做作品集的时候,你一定要想的比面试官更清楚更细致,这样你的作品集才有可能在几百封作品集中脱颖而出!
以上就是青藤小编关于UI设计作品集制作技巧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UI设计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哦!
以上就是关于ui设计作品集包含哪些内容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
ued设计师和UI设计师的区别(简述ui设计和ue设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