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区景观设计(景观儿童活动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幼儿活动区景观设计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幼儿园活动室设计要点有哪些?
幼儿园教室活动设施主要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活动室应配置盥洗室、厕所、挂衣室、储藏室和卧室等。按我国国家建设委员会规定的建筑设计指标,每名学前儿童应占2.5平方米的面积,活动室室内净高不低于3.3米。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室按功能分为多功能活动室、专用活动室和班级活动室三种类型。多功能活动室一般是幼儿园大型活动室,可供开展音乐、体育、游戏、观摩、集会及陈列幼儿作品等活动。专用活动室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活动室,如美术活动室、电脑活动室、图书室,这类活动室一般面积较小,功能较单一。
在班级活动室的布置上,首先要规划各活动区域。幼儿园活动室应该规划的区域有:学习区域、生活区域、自由活动区域。学习区域主要用于幼儿进行集体教育活动,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桌椅和各类玩具;生活区域包括盥洗室、卫生间、小饭桌等;而自由活动区域主要用于幼儿进行各领域的自由探索,应投放符合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的材料。活动室的布置包括墙饰设计和活动区域设计,本书后面将具体讲到墙饰和活动区域设计的方法。
幼儿园生活区主要用于幼儿睡眠和盥洗。有的幼儿园将生活区和班级活动室分开,设有专门的寝室和洗手间,有的幼儿园则将幼儿的睡眠区与活动室设置在一起。一般来说,生活区的布置应卫生、干净、整洁、舒适,色彩柔和,形式简洁。睡房整体布置比较素雅简洁,能够减少对幼儿的刺激,方便幼儿快速入睡;右图的幼儿卫生间,高低大小以幼儿为本,干净整洁最为重要,能够满足幼儿的盥洗需要。
游戏设施投放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游戏发展的水平各有不同,因此投放的活动材料也应有所区别。
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主要直接依赖玩具材料,通常是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了玩具,游戏也就停止了。他们喜欢模仿,往往看到别人玩什么,就扔掉自己手中的玩具,也去玩什么。因此,教师给小班幼儿准备的玩具材料,应该主要是形状相似的成型玩具,而且要种类少,数量多,以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拿到玩具,避免因玩具数量不够发生争吵,从而影响游戏的进行。
中、大班幼儿想象力更加丰富,游戏主题更加多样化,简单的几种成型玩具已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需要提供一些半成品以及废旧品材料,以满足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种类上要做到多样化,并且尽量做到经常更换,让幼儿有新鲜感,从而激发他们进行主题更丰富的游戏。
二、幼儿园的景观廊带什么标准?
参考《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4.1.12 幼儿使用的楼梯,当楼梯井净宽度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幼儿攀滑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爬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09m。
4.1.13 幼儿经常通行和安全疏散的走道不应设有台阶,当有高差时,应设置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疏散走道的墙面距地面2m以下不应设有壁柱、管道、消火栓箱、灭火器、广告牌等突出物。
4.1.14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走廊最小净宽不应小于表4.1.14的规定。
表4.1.14 走廊最小净宽(m)
房间名称 走廊布置
生活房间 中间走廊 单面走廊或外廊
服务、供应用房 2.4 1.8
1.5 1.3
4.1.15 建筑室外出入口应设雨篷,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首级踏步0.50m以上。
4.1.16 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3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4.1.17 托儿所睡眠区、活动区,幼儿园活动室、寝室,多功能活动室的室内最小净高不应低于表4.1.17的规定。
三、幼儿园活动区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环境设计以及活动室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格良创2018年11月24日幼儿园设计不仅要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设计,还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环境因地制宜设计出具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因此幼儿园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童趣性原则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核心便是童趣性。童趣性要求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一切从幼儿的生理的特征出发。不论是幼儿所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还是为幼儿准备的作材料和供幼儿欣赏的作品都要考虑幼儿的身高使其在幼儿的双手能触碰到和视线能达到的范围内。另外,环境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特别是要遵循幼儿想象的特点和审美特征,设计者还要运用幼儿在生活中喜爱的人物形象和动植物作为设计的主要来源。另外,幼儿园环境设计还要色彩明快、线条简洁、富有情境性,能够满足幼儿的感官需求,同时又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和探索环境。让幼儿一走进幼儿园,就感觉到身心愉悦,愿意待在这里。2.动态性原则幼儿园环境的设计内容上和形式上要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需要和兴趣。因此,幼儿园的环境要富于变化,有效地保证幼儿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这种变化既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规律和特点,又要依据幼儿个体的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都具有多种可能性,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幼儿在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幼儿园环境做出适宜的变动,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内部潜能,更好地促使幼儿不断地与环境互动,不断生成新的问题、新的经验,让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在一种有趣、生动、有意义的氛围中开展。3.差异性原则在进行环境设计时,各园、班级及各室都有所不同,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看,我们都不能统一规划、机械照搬。差异性首先表现在,不同的环境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有所不同,者就需要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尽可能地发挥该环境自身的优势,合理并充分地利用这种优势,使环境与幼儿的经验与学前教育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例如,同较为封闭的室内环境相比,室外环境相对开阔,幼儿活动的空间也较为开放,很适合幼儿进行较大幅度的肢体活动,其活动区域的设计也是尽可能多的调动幼儿大肌肉的活动。而室内环境的空间也决定活动区角的设计。另外,每个幼儿园在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各有不同,环境的设计要能够因地制宜,能够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中的特色元素,利用当地的优势,选取当地独有的材料。例如,在农村的幼儿园,可利用各种农作物为装饰的材料,在江南地区,各种传统的手工艺作品也可加以利用。总之,在环境设计中,要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本地独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4.育人性原则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因此,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要能够利用自身的特点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提供最有力的支持。因此,幼儿园环境设计除了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外,还要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能增长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获得各种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他们的思维,还能借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因此,幼儿园环境每个角落的设计都可富有教育的寓意。例如,有的幼儿园在楼梯的台阶上贴有数字,既美化了环境,又为幼儿的数认知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海有的幼儿园坚持选用废旧的材料做装饰,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有一些幼儿园,将各种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环境设计中,如剪纸、泥人、京剧脸谱等,使沐浴其中的幼儿从心中萌生出对家乡的爱。如果班级的活动室里有相对安静的角落,也可为幼儿搭建一个”“秘密的空间”,可用书架、玩具架或大型的硬纸板、箱子等材料,将其建造成一个封闭的、可不被干扰的*区域,与班级环境隔离开来,可以用花布做成门帘。里面放些垫子和小型玩具,供一两位幼儿玩,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得以从团体生活的压力中放松。坚持环境设计的育人性原则还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据幼儿园得教育目标,对环境的设计作整体的规划。在确定了学期、月、周、日及每个活动的教育目标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现有的环境,挖掘如对实现教育目标有积极意义的因素。第二,在现有的环境中加入新的元素,使之与教育目标相配合。第三,利用幼儿园之外的家庭环境和*环境,围绕教育目标,将这些环境有机整合起来。5.审美性爱美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喜爱的事物,他们既能敏锐地捕捉美、发现美,还能参与美的创造。一个美各环境既可愉悦幼儿的身心,又可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对美的鉴赏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因此,幼儿园环境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色彩的搭配,既要避免用色太多,也不要枯燥单调。各种装饰物品的摆放和粘贴也要错落有致,整齐有序。不能在墙壁上、桌子上、书架上挤满许多材料、图片或别的东西,要留有一定的空间。另外,整个幼儿园环境的设计,不论室内、室外,既要体现人工的美,也要提供自然的美。在教室和卧室的窗台都可以摆放具有不同特点的植物,也可养几条金鱼。如果室外空间充足,也可设计水池、花园、菜圃以及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6.创造性幼儿期是幼儿最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幼儿的创造不拘泥与各种形式和内容,他们的创造可发生在生活中的每个细微之处。因此,幼儿园环境设计的创造性既可通过设计者来完成,也要通过幼儿之手来实现。从设计者的角度来看,幼儿园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由教师一方完成,也可一到幼儿参与环境的设计、制作、布置等各环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给予他们动脑动手、合作交流的机会。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说,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作为设计的空间,例如,楼梯的拐角、走廊里的窗台、活动室的天花板。既不占用幼儿正常的活动空间,又可充分地设计出对幼儿来说生动有趣的环境。从选择的材料来看,材料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创造潜力,许多废旧材料都可多次利用。例如,旧报纸、塑料瓶、包装盒、碎布等,不仅满足了幼儿创造的欲望,还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7.安全性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所以,他们常常探索不熟悉的事物,但由于他们缺少与安全有关的知识和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很薄弱,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将那些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加以保护,例如,在室内,插座、电源的开关要避免幼儿触摸到,室内的地面也要保持干燥,一面滑倒。室外是幼儿自由奔跑、跳跃、追逐的空间,但是幼儿的骨骼发育还不完全,他们*的协调能力还不完善,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幼儿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要稳固并具备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活动的场地应平整,避免有凹凸布置和障碍物,根据不同活动的特殊需要,还可采用适当的、有相当柔性和防滑的材料。绿化带中的各种植物,不得选种带有毒性、带刺状或由黏液排除的植物及有极强染色特性的植物。幼儿园室外建筑边界所设置的遮拦安全、美观、通透。四、简述幼儿园室外游戏环境创设有哪些要求
① 数量:每班设4—5 个游戏区,这些角、区要能同时容纳下所有幼儿游戏活动。
② 分割:活动区界限明确,可以利用桌子、玩具架或积木、纸箱作为分隔物。其高度要低于儿童的身高,以便于儿童观察全局和教师观察儿童。
③ 开放:活动区是为了满足儿童活动兴趣和发展需要,加强幼儿的相互交往而设置的。活动区的开放,有利于儿童了解都有哪些活动可供选择。一个主题游戏可以混合在几个活动区域进行。儿童可以随意选择或变换各种内容的活动,也可以在一个游戏中玩出多种花样。如儿童离开娃娃家去搭积木,或从娃娃家出来“买菜”,“带孩子”看病,去“加工厂”上班等。开放的活动是为了便于儿童从一个活动区转移到另一个活动区,如果有的活动区设置在活动室外,要让儿童了解这一情况,并允许他们往来于这些地方。
④ 合理:根据每一区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来具体安排。图书区、认知区和美工区的活动较安静,可以考虑安置在相近的地方,其中美工区可以靠近水源,积木区和结构游戏区可以尽量靠拢,便于幼儿结合起来玩,操作区和科学区都要来回摆弄物体,可以相邻。音乐区和表演区应设置在远离安静活动的地方,以免干扰这些区域的活动。角色游戏区可以安置在活动室内的任何地方。但各个角色区之间来往应该是方便的。
⑤每个活动区要有明显的标志,使每位幼儿清楚有哪些活动及活动区所在的位置。活动区的标志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设计,大班可采用汉字写出活动区的名称或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绘制标记。小班可采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示活动区名称。中班第一学期可以利用图画,第二学期可以采用汉字。
⑥每个活动区要有人数限制,使幼儿知道当某个区人数够了,其他的幼儿就不能再进去,应去别的区活动。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小班幼儿可以用脚印、靠垫、头饰作标志,中班第一学期采用小班的方法,第二学期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区域的人数。
⑦ 玩具材料应该合理组织,严格分类、摆放,所有摆放玩具及游戏材料的橱子上的每个格子都有相应的标记,如娃娃家的柜子上,根据品种贴上有碗、勺子等的标记,小班、中班上学期可用图、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可用文字。用完后各归其位,便于下次使用。新出的物质材料应放在显眼的地方,以便吸引幼儿去摆弄。
⑧教师要随时掌握幼儿每日参加活动区活动的情况,为此,设计活动区登记表,大中班幼儿在表格上做标记,小班幼儿由教师在表格上进行登记。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活动区景观设计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