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综合课程举例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什么是综合课程举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留学、移民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一、综合性学习是指:
综合性学习就是超越课堂,超越学校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学习环境中,基于学生自己的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是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学习。也就是综合地求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最能体现学生智慧和精神,是全体学生智慧的结晶;它突出的表现了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是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方式;它将学生引入由成人把持的教育殿堂。
二、综合性学习的目的:
1、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授受老师的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要求。
2、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生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内容,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培养具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学生。
3、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超越书本知识的局限,使学生从生活、社会实践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学习主题,并深入自然情境,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体验、自我实践等学习活动,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综合课程的优缺点有哪些????
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
优点:(1)增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避免完整的知识被认为地割裂;
(2)有利于学生综合地、整体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
缺点:一是编写综合性的教材书难度大,二是教师难以胜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怎样的?
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在课时安排上,小学1-2年级,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平均每周不少于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相关要求,完成规定学分。原则上每所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其他学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以及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综合实践活动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也可以个人单独进行。小组合作范围可以从班级内部,逐步走向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等。
扩展资料
早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已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确立了该课程的独立地位。“但在实践中,仍有些地区和学校把它当作学科课程的简单补充或延伸,甚至根本就没有开课。
《指导纲要》的出台,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立地位,在实践中应该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同等对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表示。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到高中全面实施
四、综合课程的四种形式
综合课程根据融合的程度分为四种形式,分别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
相关课程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既在一些主题或观点上相互联系起来,又保持各学科原来的相对独立。
融合课程是将有关学科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融合之后原来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复存在。
广域课程就是合并数门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
核心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内容,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扩展练习:
例1.综合课程的形式主要包括( )。
①相关课程 ②融合课程 ③广域课程 ④核心课程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课程的四种形式。综合课程根据融合的程度分为四种形式,分别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故答案为选项D。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综合课程举例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