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理论有哪些(景观设计理论有哪些内容)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景观设计理论有哪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的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球各地,相关业务请拨打电话: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
1、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地利用山脉间的自然景观资源,并体现自然景观良好的发展规律。
2、延续地方文脉原则:秉承历史文脉,结合人文资源,充分发扬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及民族风格,塑造具有历史文化氛围和本土文化底蕴的空间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创造环境优美,适用舒适,道路便捷,具有宜人尺度的户外活动空间,满足游客休闲观光活动需求。
4、可操作性原则——遵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强调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做到远近结合,并对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科学可行的策划指导意见。
扩展资料: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涵盖面更大,更强调一种精神文化,满足大众文化需求,面向大众群体,强调生态风景旅游三位一体,讲求经济性和实用性,可以说,现代景观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大众的,它不象传统园林面向少数贵族王族。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我们这专业也受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材料运用的影响,所以在感官、景观感受、景观艺术性方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的制约因素也有所变化,包括现代城市密度比较高,人多地少,所以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见缝插绿,利用城市规划中的一些剩余用地,来创造比较好的景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观规划设计
二、商业景观设计有哪些分析要点
一. 交通分析
运动与通路:
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运动心理,把紧张的运动与放松的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沿河散步道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曲折,延长的运动线路,放松休闲的观赏景观。
采用坡道设计,提供带轮的步行交通,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人车分流:通过竖向的变化,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二. 空间分析
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15#地的商业街是单侧式的,在商业建筑前约19m宽的范围内,要满足停车,行车,还有步行的功能,所以商业街前面的步行街尺度定为5m宽,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三. 景观节点
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三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三大景观区为:入口广场与商业街区,旱喷泉广场区,邻水大草坪区,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四. 色彩分析
建筑的立面以梨黄(明亮)为主色调,门窗饰线,铁艺栏杆用白色或木色,建筑功能入口用骑楼来区别,色彩为红色砖墙(仿红色砖墙瓷砖),其整体为明亮的暖色调。设计的铺装,小品,附属设施等都采用暖色调设计,形成从色彩上达到统一的效果。
五.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理论
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紧两创造多层的边缘。
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通过孩子们总是现在门前聚集一会,然后在开始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
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由益处的。
变换的接到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
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
哥本哈根的一处广场记录,每一个人都沿最短的线路穿过广场。
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道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
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三、景观设计方法的内容简介
《景观设计方法》旨在介绍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特点、原则和方法、表现及流程等专业设计知识,以期使读者掌握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认识景观设计的本质,进而达到运用景观设计原理来进行设计的目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国内现代景观设计代表性实例为素材线索,深入浅出地探讨,阐述了居住区、城市公园、城市道路、河岸、校园、工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典型景观设计及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景观设计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图文并茂,具有可读性与实用性。
《景观设计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城市规划没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用书,也可作为景观设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参考资料。 前言
第1章 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景观与景观设计
1.2 中国传统的景观设计
1.2.1 中国哲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1.2.2 中国传统园林的艺术特征
1.2.3 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
1.3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理论与实践
1.3.1 英国的景观设计
1.3.2 美国的景观设计
1.3.3 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
第2章 景观设计的内容
2.1 地形设计
2.1.1 地形设计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2.1.2 新技术的运用及表达方法
2.2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
2.2.1 植物景观配置设计的流程
2.2.2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2.2.3 植物造景的主要手法和注意事项
2.2.4 植物造景的发展趋势
2.3 地面铺装设计
2.3.1 铺装的功能
2.3.2 铺装设计的特性
2.3.3 铺装营造意境的设计要素
2.4 水景设计
2.4.1 水景设计的历史渊源
2.4.2 水景的类型
2.4.3 水景设计的影响因素
2.5 景观小品设计
2.5.1 景观小品的类型
2.5.2 景观小品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现状
2.5.3 景观小品设计注意事项
第3章 景观设计的特点、原则和方法
3.1 景观设计的特点
3.2 景观设计的原则
3.3 景观设计的方法
3.3.1 景观设计的思维方法
3.3.2 景观设计的艺术构图方法
3.4 景观设计方法应用的案例分析
3.4.1 设计思维与方法
3.4.2 南京市玄武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第4章 景观设计表现及流程
4.1 景观设计步骤
4.1.1 客观合理的全面分析
4.1.2 明确项目的定位
4.1.3 制订项目发展战略
4.1.4 确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4.2 景观设计流程
4.2.1 设计准备阶段
4.2.2 设计构思阶段
4.2.3 初步方案设计及方案的确立与深化阶段
4.2.4 施工监理阶段
4.3 景观设计表现技法
4.4 景观设计图的构成及范例
4.4.1 设计构思草图
4.4.2 设计方案图
4.4.3 景观施工图
4.5 景观工程概预算
4.5.1 概念及目的
4.5.2 预算定额
4.5.3 计算方法
4.5.4 实例分析
4.6 景观工程设计施工合同
第5章 居住区景观设计
5.1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5.1.1 居住环境的变迁与发展
5.1.2 居住区的组织构成
5.1.3 影响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因素
5.1.4 居住区景观结构布局
5.2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5.3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5.3.1 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
5.3.2 居住区种植景观设计
5.3.3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5.3.4 居住区公共环境设施景观设计
5.3.5 居住区环境小品景观设计
第6章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6.1 公园的基本知识
6.1.1 公园的演进
6.1.2 公园的范围
6.1.3 影响公园景观规划设许的因素
6.2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及在设计中的运用
6.2.1 地形
6.2.2 水体
6.2.3 植物
6.2.4 建筑及建筑小品
6.3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基本形式和形态构成
6.3.1 公园设计中的形式美手法
6.3.2 公园设计中的形态构成
6.4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及原则
6.4.1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
6.4.2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方案设计的方法
6.4.3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7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7.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概论
7.1.1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模式与要素
7.1.2 城市道路绿地景观的类型
7.1.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原则
7.1.4 道路景观设计的程序
7.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7.2.1 道路绿带景观设计
7.2.2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7.2.3 林荫道景观设计
7.2.4 步行街景观设计
7.2.5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7.2.6 交通岛景观设计
7.2.7 滨水带道路景观设计
第8章 河岸景观设计
8.1 河岸景观概述
8.1.1 河岸景观的相关概念
8.1.2 河岸景观的类型及空间构成
8.1.3 河岸景观的主要功能
8.1.4 河岸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8.2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设计
8.2.1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的构成
8.2.2 河岸景观细部要素设计原则
8.3 河岸景观设计原则
8.4 河岸景观设计方法及步骤
8.4.1 “绿荫里的红飘带”案例项目背景与概况
8.4.2 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
8.4.3 定位景观功能,确定发展目标,确立核心理念
8.4.4 河岸景观规划的原则
8.4.5 从整体向细部拓展,制订设计框架,定位细部节点设计
8.4.6 河岸景观设计方法与法则
8.4.7 河岸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
第9章 校园景观设计
9.1 校园规划和景观设计理论
9.1.1 校园景观设计的概念
9.1.2 校园不同空间的景观设计
9.2 校园景观设计的内容与特点
9.2.1 校园景观设计的内容
9.2.2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9.3 校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9.3.1 以人为本原则
9.3.2 连续性原则
9.3.3 文化性原则
9.3.4 整体性原则
9.3.5 多样性原则
9.3.6 可持续原则
9.4 校园景观构成要素
9.4.1 自然景观
9.4.2 人工景观
9.5 校园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9.5.1 总体概况
9.5.2 设计依据
9.5.3 规划原则
9.5.4 景观处理和总体布局
9.5.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和设计图样
第10章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
10.1 工业园区概述
10.1.1 工业园区的概念
10.1.2 工业园区的分类和特点
10.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10.2.1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概念
10.2.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特点
10.2.3 工业园区景观建设目标
10.3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方法
10.3.1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理念
10.3.2 工业园区景观设计构成要素分析
10.4 规划案例——广西崇左湘桂糖厂工业园景观设计
10.4.1 项目背景
10.4.2 崇左工业园功能布局
第11章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
11.1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11.1.1 风景名胜区定义
11.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概述
11.1.3 风景名胜区景观特点
11.2 风景名胜区景观设计要素
11.2.1 社会要素
11.2.2 物质要素
11.3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
11.3.1 新材料的选择
11.3.2 新技术的应用
11.4 广西南宁状元泉景区设计
11.4.1 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基本概况
11.4.2 状元泉风景区规划总纲
11.4.3 景区专项规划
11.5 广西南宁青秀山旅游区凤凰台建筑景观设计
11.5.1 项目概述
11.5.2 规划目标
11.5.3 设计理念
11.5.4 总体规划及节点分析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艺术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城镇建筑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是现代社会对广大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提出的严峻的挑战。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能源危机、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已使人们不得不更加关注城市的环境。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伐,面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涌现,人们正不断确立新的环境体系的价值观,以种种新的理念超越技术、艺术、经济、政治等领域;延伸到更高的层面,不仅需要创造悦目的环境,而且需要创造悦心而又健康的环境。
四、景观设计专业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及将来的工作去向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及方法,了解中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环境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能胜任城市开放空间、各类园林景观绿地、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主修课程: 素描、色彩、建筑初步、建筑透视、测绘与制图、中外景观设计史、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景观生态学、景观创意、景观设计(Ⅰ、Ⅱ)、设计思维与方法、景观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学、照明设计、模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景观设计艺术、公共设施系统设计、园林设计、居住环境设计、城市规划与绿化、城市形态与发展理论、工程概算。 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景观设计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景观设计、组织与管理能力, 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科研、教学的复合型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及方法,了解中外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景观设计中的自然环境保护、利用和开发以及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能胜任城市开放空间、各类园林景观绿地、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建筑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去向: 本专业毕业后既可以在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方向继续深造,也可以在城建部门、园林部门、各类景观设计中心(或公司)、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户外游憩地景观规划设计、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各类公园、风景区、工矿区庭院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等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观设计理论有哪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如有疑问,可拨打网站上的电话,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