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设计说明200字(陶艺设计说明200字左右)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陶艺设计说明200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
陶艺,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关于陶艺的制作流程,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手工陶艺的制作过程,希望能帮到你。
制作流程
拉坯:制陶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般1-2小时可完成。为取得上佳的效果,需取戒指等首饰,指甲不宜过长。 修饰:用工具给陶艺作品勾勒纹路、雕刻镂空等。
烧制:无需自己动手,专业老师为您修正细节,放置三五天晾干后专业工人进行烧制。
上色:两周后,近四十种绿色环保水粉颜料和大小型号不同的毛笔,可调配出成千上万种色彩,勾勒出任意粗细线条。
软陶源自欧洲,19世纪当德国雕塑家创造这种材料时,由于它具有高度延展性和可塑性,充分满足人类的创造欲望,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欧美地区。软陶深受手艺界DIY族的喜爱,它多变的特性,成为启发创造思考、培养文化气质的教材
喷光油:无需自己动手,给作品喷涂一层光油,增加光亮程度,保护图案不被磨损。
未加粗的是比较官方的东西。加粗的是对前面一段官方步骤的一些个人经验以及结合我们实验室的现状的评论。
加工工序
选矿→原料处理→配料→装磨→运行→放磨→过筛入池→陈腐
陶泥和瓷泥的制作过程就不详细说了,因为现在实验室里用的都是现成的泥,不需要怎么自己做,而且我们也没能力自己做。 二、造型工序
设计→造型(旋模子儿、雕塑)
1、 设计:根据艺术构思或要求画出作品图样。
2、 造型:根据设计图样,圆器类作品用机轮旋出模子儿;人物、动物或异型类作品用可塑泥雕塑出泥子儿。
先画草图是很有必要的,实践之后就会深有体会,雕塑需要有耐心,并且未完成的作品的保存需要格外上心。
制模工序
打漆→分线→闸子儿→打油→和石膏浆→注石膏浆→修模→揭扇→制套 1、 打漆:在造好的模子儿上刷上调好的清漆,以利于翻制模型。 2、 分线:在打好漆的模子儿上合理地画出模型分块线。
3、 闸子儿:翻制第一扇模型时,未翻的部分须先用泥闸起来。 4、 打油:浇注模型前,在模子儿上刷一层油以利翻模。
5、 和石膏浆:在石膏桶中倒入适量的水,把石膏粉按比例加入水中,搅拌成一定稠度的浆。
6、 注石膏浆:把搅拌成的石膏浆注入闸好的模子儿待翻处。
7、 修模:待石膏浆凝固后,按照要求把石膏模外面修刮平整。
8、 揭扇:按以上步骤,逐扇把一套模型翻制完成。
9、 制套:利用翻制成的第一套模型制成外套,可大量复制同样的模型。
目前我们实验室打漆用的是汽油加肥皂混合体,比较土,但效果比较好的。石膏的调制也有一定的掌握。修模需要细沙砂纸,小心,下手要轻,要细致,一粗心,石膏会碎,因为在修模的时候,石膏只是凝固了,并没有坚硬,力气一大,还是会碎。
成形工序
(一)、注浆成形
清模→合模→量浓度→过箩→注浆→放浆→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干燥→抹坯
1、 清模:把模型内外全部清扫干净,以免混入杂质。
2、 合模:把模型逐扇合对起来,不留缝隙并捆扎牢固。
3、 量浓度:把浆缸中的浆打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所需的浓度。
4、 过箩:把合适浓度的浆起入注浆桶时过箩,保证浆中不混入杂质。
5、 注浆:把浆注入合好的模型中,并注意经常添浆。
6、 放浆:注浆到一定时间,待坯体达到所需厚度时,把模型内多余的浆放出来(实心注浆不放浆)。
7、 开模:模型中的坯体硬化到一定程度时,把模型打开。视具体情况取出坯体或稍顷再取出。
8、 修坯:对具有一定硬度的坯体按照形体要求进行修整。圆器一般要在机轮上旋削坯体,人物、动物及异型类则手工修整。
9、 粘接:把坯体的各部分粘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坯体。
10、打章:修好的坯体在底足部打印上窑厂或制作者的名号。也有的把名号章预先制出,然后再粘结在坯体上。
11、干燥:修整好的坯体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12、抹坯:干燥后的坯体用海绵蘸水把坯体表面抹光,使其符合精坯要求。
这些就不怎么具体说了,实践出真知,并且这个也不难。用心做,一步步来,都没什么问题的。
(二)、拉坯成形
泥浆脱水→练泥→揉泥→拉坯→旋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泥浆脱水:拉坯泥须先使泥浆脱去一定的水分,变成软硬适中的泥料。
2、 练泥:把泥料练得均匀一致,不含空气或含很少空气。练泥有机器练和人工练两种,机器练用真空练泥机,人工练用手工铲泥杀练。
3、 揉泥:把练好的泥揉成大小合适的泥块。
4、 拉坯:把泥块放在转动的轮子上,根据预先的设计,用手拉出各种器型,即为毛坯。
5、 旋坯:在机轮上把毛坯旋成厚度合适、造型美观的坯体。
6、 粘接:在坯体上粘接耳、足、鼓钉等附件。有的还在坯体上进行捏塑装饰,使其更加美观。
7、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足内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8、 干燥:对完成的手拉精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和泥是第一步,所以把泥和实了,水分含量大概在25%左右,和泥也是需要点技术和力气的,所以女生可能会比较吃力点。拉坯的一个重点就是找到重心,新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专门练习找重心,不要一开始就好高骛远,想拉出东西来。等重心找准了,稳了,之后就会顺畅很多了。刻字什么的么,看个人喜好了。干燥一般是采用自然风干,但实验室也备有烘干机,还算比较大的。一次性可以放置2窑左右的初品。
(三)、印坯成形
清模→合模→搓泥条→印坯→开模→修坯→粘接→打章(刻字)→干燥
1、 清模:把模型工作面清除干净,以防杂质进入坯体。
2、 合模:把分块模型合对起来。在印坯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有的先合模,有的边印边合,有的分模印坯后再合,不一而足。
3、 搓泥条:(搓泥条之前也先经过泥浆脱水、练泥这两道工序,因与前面手工拉坯项重复,这里就省略了。)把练好的泥拍成泥饼或搓成粗细合适的泥条。
4、 印坯:把泥饼或泥条放入模型内,用手拍打成一定厚度的坯体。
5、 开模:待坯体硬化至一定程度时,打开模型。
6、 修坯:把坯体表面的泥纹或高低不平处修平整,圆器并要进行旋削。
7、 粘接:把耳、腿等附件粘接在坯体上。
8、 打章(刻字):在坯体底部或其它部位打上作者印章,或作者刻字、落款等。
9、 干燥:把完成的坯放在有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这个上学期有尝试过,但是或许是还未能完全掌握起要领,在素烧时,出现突起,小气泡等一些问题。所以最后我们采用的还是翻模的方式。成形工序中还有其它一些成形方法,如盘泥条、泥板围接、徒手捏制等,这些都属于现代陶艺创作手法
素烧工序
验坯→支棚板→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验坯:对入窑的精坯,按照精坯标准进行检验,合格者方可入窑。
2、 支棚板:按照所装坯体的大小调节棚板的高低和架层,在窑车上用支柱把棚板支平支稳。
3、 装窑:把合格的精坯按照品种不同分类装在支好的棚板上。
4、 入窑:窑车装好后,缓慢而匀速地推车入窑,并关闭窑门。(也有较小的气窑,不用窑车,可直接在窑内装窑。下釉烧入窑同)。
5、 烧窑:按照素烧的升温曲线进行气烧操作,达到烧成温度时止火。
6、 冷却:按照素烧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以防素胎惊裂。
7、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烧成的素胎。
这些都是比较后话的东西了,要进窑烧制的时候,全程肯定会有人指导的,所以也不多写了,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烧窑也是有很多学问的,期待各位有兴趣的同学慢慢的来深入了解。
上釉工序
检素胎→上水→量浓度→捞釉→上釉→干燥→刷釉→清足
1、 检素胎:把素胎逐个进行检验,剔除不合格素胎。
2、 上水:合格素胎逐个清灰上水,以使釉在素胎上结合紧密。
3、 量浓度:把釉缸中的釉浆搅拌均匀,并用浓度表量出合适的浓度。
4、 捞釉:用箩捞取混入釉缸釉浆中的杂质,以保证釉面质量。
5、 上釉:采用涮釉、浸釉等方法上釉,使素胎内外皆有釉。
6、 干燥:上好釉的釉坯,放至有一定温度的地方进行干燥。
7、 刷釉:为达到要求的釉层厚度,干燥后的釉坯上再涂刷上一层釉。
8、 清足:把釉坯足子上及其它地方多余的釉子清除掉。
上水也叫补水.补水也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素胎的含水量要控制好,多了少了,在烧制的时候都会出现爆裂的状况。。上釉,我们实验室也有采用过喷釉的方式,个人感觉,会更均匀更细致。
釉烧工序
支棚板→清棚板→洒砂→装窑→入窑→烧窑→冷却→开窑
1、 支棚板:按照所装釉坯的种类,支平支稳合适的棚板架层。
2、 清棚板:棚板支好后,把棚板上面磨平,下面清净。
3、 洒砂:在棚板上洒一层薄而匀的耐火粉砂,以防止产品烧后粘足。
4、 装窑:把釉坯按照不同品种装在合适的棚板上。
5、 入窑:把装好釉坯的窑车缓慢而匀速地推入窑内,并关闭窑门。
6、 烧窑:按照气窑釉烧工艺制度进行烧成操作,到最高温度时止火。
7、 冷却:按照釉烧窑的冷却制度进行冷窑。
8、 开窑:当窑温冷却至规定的温度时,打开窑门,拉出窑车,取拿成品。
二、举例说明陶器上的怎样装饰具有的意味形式
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哪三大类。
答:古彩、粉彩和新彩
1、受传统装饰影响的装饰①釉下彩装饰—— 青花装饰, 因为单一,所以特别。②釉上彩装饰——传统釉上装饰的粉彩, 在我国的陶瓷艺术独树一帜 2、受西方现代陶艺创作方式影响的装饰 社会的发展, 使得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陶艺作为-—种新的艺术形式影响世界, 中国现代陶艺装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来文化艺术的影响。
在国外, 很多陶艺家喜欢在烧成工艺中做文章。如乐烧、盐烧、苏打烧等很多的烧成工艺来装饰陶艺的表画。他们所产生的釉面装饰效果是不同的, 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成为现代陶艺家们在创作中经常使用而流行的艺术手法。 多种烧成工艺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陶艺的表现形式与装饰效果,值得陶艺界人士不断的探讨和研究。
3、传统装饰方式与现代陶艺装饰方式的综合运用 现代陶艺作品通过具象、抽象的装饰手法表达作者的创意。 陶艺这种静态的作品, 在它的造型中又会产生各种动态, 给人丰富的想象。现代陶艺装饰,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综合应用来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 随着中国的社会意识和人们审美观的变化, 以及受到现代艺术形态的影响, 使得这种综合装饰艺术逐渐成为现代陶艺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三、陶艺的5个步骤 陶艺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陶艺大家应该是有听说过吧,这是一种用来制作陶瓷的一种手法,通过自己动手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现在很多人都想要学习这种手艺,但是对于陶艺的制作方法并不了解,其实陶艺工艺不是很难。陶艺的5个步骤是什么?陶艺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陶艺大家应该是有听说过吧,这是一种用来制作陶瓷的一种手法,通过自己动手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现在很多人都想要学习这种手艺,但是对于陶艺的制作方法并不了解,其实陶艺工艺不是很难,但是在操作的时候,有一些事项也是需要注意。下面,我和大家来介绍下陶艺的5个步骤是什么?陶艺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陶艺的5个步骤
陶艺的5个步骤:准备好材料,进行拉坯成型。将拉好坯后进行晾干,放在光下。晾干后,可以刻上想刻的字。在杯子上一层漂亮外衣,上釉。将杯子放入机器上烧制到1240度。取出,完成。
1、拉坯成型是利用拉坯机产生的离心运动,在旋转过程中,对含水半固化状态的泥料按照设计构思拉伸成型。泥板成型用泥板制作陶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容易形成较大的完整的表面,成型速度较快。泥板成型技术要求很高。要做好泥板成型作品,必须掌握好泥板制作,对所用泥料的感知,泥板结合等技术问题。
2、泥条盘筑,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压泥条工具挤压成型。素坯彩绘——用颜料在素烧的花瓶、碗、盘、罐等器物(素坯)上绘画。素烧:等泥坯晾干后进行装窑,并进行次素烧,烧到800度左右,使泥坯硬化,再等待冷却,出窑。
3、上釉,素烧过的瓷胎可以进行上釉,先施内釉。
4、正烧,上好釉的瓶子需要再次装入窑中,并进行正烧,正烧需要烧制高温,一般在1280度到1310度之间。
5、贴花:如瓶子需要商标、酒精度等其他文字说明或图案类的丝网印刷内容,则在烧成的瓶子表面贴上釉上彩的花纸,再放入烤炉进行烤花,大概烤到700-800度左右。
陶艺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1、氧化铝(煅烧)—用作配釉及硼板沙
吸入可能造成刺激或肺部伤害,使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2、灰(各种草木灰)—配釉原料
此原料与水结合产生强硷,对皮肤有腐蚀性,以水砵法处理草木灰时,需戴护目镜及橡胶手套。
3、碳酸钡(德国,中国)—配制泥土和釉原料
对眼睛和鼻腔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导致钡中毒以及肺部机能损坏。具有可溶性,接触会导致皮肤过敏。食用会引发身体抽出,痉挛,心脏病以及呼吸系统衰竭。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含有碳酸钡的釉,应避免使用在与食物直接接触的表面。
通过上面文章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陶艺的5个步骤是什么以及陶艺制作需要注意什么的内容应该是有所了解了吧。陶艺的5个步骤虽然说看上去挺简单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没有过经验的朋友来说更是困难了,不过对于上面所介绍的这几个注意点多注意下,也是能够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产品。
四、陶艺制作教学教案
陶艺的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者需要通过缜密的教学安排之后才能进行授课。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艺制作教案,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制作教案(一)
[陶艺制作教案]土与火的艺术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以探索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陶艺的独特美感与魅力,在陶艺创作中,学习制作技术,力争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和个性鲜明的陶艺作品,
陶艺制作教案
。
教学目标
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你喜欢陶艺作品吗?
你知道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陶艺作品是泥、釉、火的综合产物。
陶艺的制作工艺按顺序可分为原料加工、泥坯塑制、赋釉及煅烧四大工序。
三、讲授新课
下面教你几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
拉坯成型(以碗为例)
制作过程
揉泥
1.揉泥靠全身的重量向下压。左手提起泥团,翻卷,右手推压,有节奏地重复提起、翻卷、推压的动作。
2.注意泥团已形成螺旋线,慢慢重复这些动作。中心形成的小洞在继续揉练中就会消失。
3.随着揉练的进行,慢慢形成圆锥形。
拉坯成形
1.双手将泥团用力向下摔在转盘上,尽量摔在转盘的中心。用水润湿泥团和双手。
2.右手用力由上向下压,左手用力向泥团中心推。重复一遍,然后向上拔柱。
3.当泥柱达到适当的高度,不用移开双手,用双手大拇指放在泥柱的顶端定出中心。拇指互相保持水平,规整泥柱的上部。
4.开始拉碗。抬起左手拇指,其它手形仍然保持原来的姿势。
5.开孔后,往里边加点水保证润滑。
6.估计用适量的泥拉碗形。右手食指和左手的拇指放在里边成一定角度向中心推,将孔开大些。注意双手控制好外形。
7.用拇指的指甲标出碗坯的底边位置,
8.左手不动,右手慢慢向上抬起,拇指,中指和食指同时用力使碗坯变得更薄,更高。
9.用一块海绵吸去碗里的水。
10.左手握住丝线,右手拇指与食指拉紧丝线的另一端随着拉坯机的转动,丝线的左端放在盘子上,右手拉着丝线与盘面保持平行缠绕泥柱。
11.丝线缠到碗底,切入泥中,将碗坯切下来。
第二种
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
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
5.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刻画第一条泥条。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14.继续添加泥条。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上。
15.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
第三种
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
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
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
6.用刻刀切出窗户的形状,把窗户镶嵌在墙面预留的位置上,并用泥浆粘合。
你学会了吗?
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赶紧看看以下招数吧!
要使作品外形效果更丰富,我们可采取多种手法进行装饰。(欣赏数张图片)
这两件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图片)
什么是釉?
釉是陶瓷表面那层晶莹通透的"玻璃层",是陶瓷的霓衣云裳。釉不仅是陶瓷表面漂亮的装饰层,也是陶瓷坯体的保护层。
釉的材料也叫"釉料",实际上是金属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混合物。
釉料中所含的金属氧化物在窑内火烧之后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施釉的方法:
1.浸釉法
2.浇釉法
3.喷釉法
4.画釉法
四、作品欣赏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学会了吗?
请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一件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吧!
六、作品评价
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
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
3.探讨改进的方法.
陶艺制作教案(二)
课题:陶艺创作 ----玩泥巴
单位:胡状第二初级中学 姓名:吕贵青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且普遍对动手制作兴趣较浓,而陶艺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
陶艺是一种水、火、土完美结合的艺术。黏土的柔和与人有着天生的亲和力,使得玩泥巴成为孩子的天性。同时,黏土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稳固性,使得陶艺创作在造型上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学生在如此自由创造的世界中,能找到自己的乐趣和天地——发展个性,开发潜能,实现自我。而集中一天开设劳技课的教学模式,在时间上有了充足的保障。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掌握基本的陶艺创作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欣赏,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优秀的陶瓷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通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使学生能够创作出一件充满艺术感、有独特设计创意的陶艺作品。
3、方法目标:本课题为综合实践课,旨在通过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最后以学生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方式把“陶艺创作”这一课题通过充满艺术感觉的双手展现出来,把一块普普通通的泥巴塑造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陶艺作品,以此来达到本课的教学意图。 学习重点:
陶艺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的灵活运用。 学习难点:
创新思维在陶艺作品设计中的体现。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制作陶艺的主要工具和材料。 2、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的相关资料,陶泥或橡皮泥、辅助材料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了解陶艺
1、观看动画,了解陶艺
教师播放一个大耳朵图图片段,概括了解陶艺。
二、作品欣赏 点燃激情
以大批的精美陶艺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创作激情。以激发同学们对本课的学习热情,以完成本课的情感目标。赏析陶器作品,了解我国古代陶器的主要发展史及它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多元互助 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的作品的不同点?现代与古代作品的区别?
(小组分工查阅相关资料,组长记录发言。教师总结陶艺步骤,展示课件。)
四、体验练习 目标探究
已准备好的材料学生分组制作或个人制作作品完成教学目标。
五、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作业:课后制做一件陶器送给你最爱的人,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灿烂的陶瓷艺术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和理解。
板书设计:见课件
教学反思:教师用课件展示名家及学生的陶艺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余,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及时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本课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四步探究在美术课堂中的优越点,更完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以上就是关于陶艺设计说明200字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