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绘地图怎么画?
手绘中国地图怎么画(手绘中国地图怎么画简单又好看)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手绘中国地图怎么画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如何制作手绘地图?
1.地图范围确定及获取底图
确定地图范围是首要的、最基础的工作。不能确定具体的绘图范围,一切工作将无法开展。这个步骤看似简单,却又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很多时候,景区人员并不知道景区在地图上的位置,更不知道其范围。所以,需要设计师和景区人员详细沟通,并仔细解释说明,阐释地图及范围的概念。 通过深入沟通,确定地图的具体范围。
2.绘制线路
线路是手绘地图最基础的元素。手绘地图最终是要覆盖到地图平台,实现导览、导航功能的。线路则是导航的基础。线路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线路的绘制,需要注意:
一些景区内的线路,地图的底图上已具备,即地图平台已采集了这些线路信息。则可直接利用。
一些地图采集的线路没有及时更新,可能实地的线路已经变更,因此导致底图的线路是错误的。对于这些线路,则需要修改正确,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删除不用。
一些景区新建的线路,或比较小的道路,地图平台没有采集完善,则需要我们重新添加绘制。如何在手绘地图上新加线路,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工作。
这里需要设计地图线路采集工具,由工作人员现场步行或者驾车采集线路信息。
3.绘制地形
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对各类地形地貌绘制。比如山丘、河流、湖泊、树林、沙滩等等。地形绘制完成之后的手绘地图,初步具备了可视化的效果。这一步也较大程度的决定了手绘地图的风格。
4.绘制景点
景点的绘制,是重点工作。每个景点的实际环境、外貌、建筑都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结合实际,设计师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自然景观。让每个点位活起来。
5.手绘地图的图标不可或缺。对于一些服务设施、道路、景点等对象,标注合适的文字,大大的提高手绘地图的实用性。
6.调优
最后再综合调整优化手绘地图。如对色彩、点位的位置等全方面的修改和优化。
7.手绘地图覆盖到地图平台。
手绘地图绘制完成后,便可覆盖到地图平台,实现电子手绘地图的各类功能。
8.实现手绘地图系统其他功能。
包括添加点位的各类语音、视频、图文信息;导航的路线信息;线路的推荐信息等。需要相应的后台系统支持。
9.最后完成的手绘地图,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导航导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
二、中学生如何画中国地图
手把手教你如何画好中国地图
教你画好中国地图
第一步:等腰三角形
1.画水平线段AB,将AB三等分,并过第二个三等分点作铅垂线;
2.铅垂线上取点C,使AC=AB;3.顺势连接完成等腰△ABC。
第二步:平行四边形
1.画线段BD,使BD稍微倾斜于水平线10°左右,总之保证 ∠CBD>90°,且BD=AB;
2.同样,将BD三等分,过第二个三等分点作铅垂线(注意不是BD的垂线); 3.在铅垂线上取点E,连接CE、DE, 使CE‖BD , DE‖BC;4. 将DE、CE三等分。
第三步:梯形
1.作ED延长线;
2.过BD的中点作铅垂线;
3.过BD第一个三等分点F作FG B(不平行于延长线,而是比其平行线稍向右倾);使BD上的两条铅垂线恰好将FG三等分;
4.作GH‖BD,交延长线于H,再将DH三等分。
第四步:弧
1.过点D、E及CE的第一个三等分点作弧(弧形摆不宜太突出,它将决定东南部海岸线走势);
2.过点A、C作弧(同样注意控制弧摆);
3.在铅垂线CP上取点P,使P与FG的上边那个三等分点等高,再过P、B及FG的两个三等分点作弧。(注意三段弧尽量平滑即可,不一定是圆的一部分)第五步:大陆轮廓
(严重建议大家在练习画的同时,边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最好是在黑板上练习)
咱们从“鸡头”部分画起吧。
1.由**向右上画一小帽,在GH中点处下切,画一个舒展的“W”上接至H(注意控制下切的深度);2.由H垂直向下画一段,在HD的第一个三等分点处垂直转接;3.然后画一个超级舒展的“了”字连接至第二个三等分点,以此表示这个超级变态的“鸡嘴”(注意其倾斜度);4.渤海沿岸的刻画是个难点,比较尴尬;它有三个凹口,上凹口表示“辽东湾”,左凹口表示“渤海湾”,右凹口表示“莱州湾”;因此必须先明确北京的位置,以免它被渤海湾“吃掉”,北京大概就在BD的第二个三等分点上方一点的位置。
用一个“V”简画辽东半岛(注意控制倾斜度),然后弯出辽东湾,继续往左下方走(倾斜度与辽东半岛一致),接近线段BD时向左侧凹陷(注意保持凹口与北京的距离,毕竟中间还隔着天津),然后画一个“几”字接至D;5.山东半岛下来就比较好画了:山东半岛形似大拇指,倾斜度与辽东半岛一致,在接近DE的第一个三等分点时,垂直向右下方转出,与弧线的交点处即为“长江口”;
简单刻画一个小缺口表示“杭州湾”,然后沿着弧线一路南下到达E点,再画一小缺口表示“珠江口”,再沿弧线直至中间那条铅垂线与弧的交点处,此处为“雷州半岛”根部,然后向下引出“雷州半岛”即可;6.云南边境这块就比较老火了,那就再浇点油吧!咱们把突起的部分用四个尖角来概括,最下端的那个角大致与CE的第一个三等分点同在一条竖直线上,并且在水平方向不超过雷州半岛,可以先画这个尖角,然后向右侧画一个超级舒展的“几”字与雷州半岛根部连接,(注意“几”字的头部在弧线内侧,广西边境贴着弧线走);
然后再用一个“W”或“M”把下端三个尖角表示出来,左上方那个尖角就从靠近第一个三等分点的地方画出,再一个缺口与下面三个尖角相连(注意控制这四个尖角的走势,不要在一水平线上,而是逐渐向左上方走),云南这块总算收工;7.接下来还要老火。不过在关键时刻咱们可以简单处理,凭借着两条弧线相交形成的缺口,简单概括为一个“?”形状即可,(不需要像上图中刻画得太明显,有时间你就刻画);
然后从C点开始贴着弧线画,走一小段之后向弧线内侧画一缺口(此处表示“不丹”);接着继续沿弧走,到达弧线中部的时候有一突起(大小要控制好,跟不丹缺口差不多);
然后从A点用“一对大括号{}首尾相连”的形状,沿弧线与突起连接,“鸡屁股”基本完成;8.再往后就简单了。由A点开始稍微向右上方倾斜走一段,到达AB的第一个三等分点上方时突然直上,然后用一个超级无比舒展的“W”连接至P点,此时在鸡屁股的顶端形成三个尖角(注意它们的走势是逐渐右上);9.由P点开始顺着弧线的走势,画一变态的“3”字连接至B点;10.内蒙古这块是咱们要攻破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点老火,所以要加油。
咱们从**开始,顺着线段FG的走势,画一个大的缺口至第一个三等分点(控制缺口的深度,不宜太深);沿着线段走一小段,突然右拐,让其形成一个凸起;然后画一个类似于大拇指的形状,连接至第二个三等分点;再来一个小小的凸起,然后沿弧线用一超级舒展的“V”字连接至B点。
中国大陆终于竣工。11.海南岛、台湾岛纯属锦上添花了。海南岛简画为一个倾斜的“水滴”或“手雷”,尖端与雷州半岛相对即可;台湾岛简画为一个“鸭头”(或者别的都行),鸭嘴在下端,最下端不超过珠江口,最上端不超过ED的第一个三等分点,与大陆的间隔等于岛的宽度,走势自然是与大陆海岸平行(注意要保证台湾岛比海南岛稍大)。12.南海疆域“九段线”,它就类似于一个“大舌头”,舔向周围国家,可惜老是被人反舔。其水平宽度大致等于海南与台湾之间的水平宽度,竖直长度大致等于线段DE. ( OK,打完收工!)
(值得指出的是,按照以上方法咱们得到的是一个比较简化的中国轮廓,不过已经够用了,要想更精确的话就多刻画;不过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咱们需要的是轮廓里的东西,比如长江、黄河、山脉、地形的分布,这些都需要大家自己亲自摸索,就不在此啰嗦了,毕竟有些东西知道得越多就越对自己不利;最后,祝大家画图愉快。)
三、手绘地图怎么画?
首先:临摹大概的,再去改正小的地方,一些地方的比例要掌握。你可以先大概的打个草稿。额。。。看你用什么纸画A3的纸应该可以吧,要准备铅笔,橡皮。各种用尺。。。。还有一颗耐心。
四、有创意的手绘中国地图但不要太难的
有创意的手绘中国地图: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
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334个地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39888个乡级行政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扩展资料:
中国的河流:
主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辽河、雅鲁藏布江、塔里木河、澜沧江、怒江、闽江、钱塘江、韩江、鸭绿江、图们江、汉江、湘江、赣江、浊水溪、南渡江、滦河、弱水、疏勒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及京杭大运河、灵渠、胶莱运河、里下河等运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公里,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长河。黄河系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
中国的湖泊:
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青海湖、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呼伦湖、贝尔湖、博斯腾湖、纳木错、色林错、滇池、洱海、抚仙湖、日月潭、洪湖、西湖、千岛湖、微山湖、长白山天池、天山天池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面积3583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83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上就是关于手绘中国地图怎么画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