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微景观典型案例(乡村微景观设计)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美丽乡村微景观典型案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有好的参考方案吗?
参考方案——规划基本思路——中农富通城乡-规划设计院
1. 综合调查:提出如何提升村民收入水平;明确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内容以及环境卫生、村容村貌规划引导方面要求内容。
2. 规划研究:对村庄定位与规模;村域规划产业支撑;农村居民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相关专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对村风、村乐、村建、村业、村居、村貌、村景、村艺、村旅进行总体发展新模式。
3. 区域融合:规划统筹区域资源特色,空间环境,融合环湖生态休闲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村庄发展内动力。
4. 互动更新:以需求为导向,对村庄改造部分以总体改造更新,进行互动式规划;凸显宜居乡村特色。
5. 产村一体:依托山水格局,统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宜居宜业、景色宜人、城乡互动的魅力乡村。
二、洛江区争创市级精品示范线暨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6月16日, 洛江区 召开争创市级精品示范线暨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洛江区委书记颜丽明,区委副书记陈政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志宏,区政府副区长王泽勇参加。
沿着河市镇乡村振兴示范线,颜丽明一行先后前往俞大猷公园、东溪游客中心、新告村滨水生态园、山边村亭竹槟榔芋基地微景观建设及裸房整治现场等地,实地察看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及美丽乡村微景观、美丽乡村小公园等建设情况。随后召开推进会,河市镇汇报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创建工作展开交流,盘点总结、互促共进。
颜丽明指出,建设市级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和“五个美丽”乡村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洛江有城有乡、有山有水,推进乡村振兴有基础、有机遇,但也存在一定差距。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树牢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补短板、强弱项,再加快建成一批示范线、“五个美丽”乡村,奋力谱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颜丽明强调,要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要争创示范线路。立足乡土元素、自然禀赋等实际,找准特色鲜明的创建主题,加快沿线村庄规划编制,做到村村有特色、处处有亮点。示范线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种养加、产供销、农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提升造血功能;要深化全域旅游,把文化、教研等元素融入精品路线,打造更多可驻足打卡的景点。要推进“五个美丽”。将创建任务具体到村、到点,以清单化、项目化思维推进,确保有抓手、能见效、可考核。结合创城创卫工作,大力推进镇区、主干道、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实现环境整洁提升。要确保实绩实效。因地制宜探索创建体制机制、支持政策、发展模式,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用好村规民约等,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共治共享。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表面文章,提升创建工作整体实效。要守牢安全底线。健全完善“1338”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严守防止返贫底线。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好粮食播种、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严守粮食安全底线。密切关注雨情汛情险情,强化重点场所排查整治,加强值班值守,严守防汛安全底线。
颜丽明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创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进一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各乡镇主官要当好“一线总指挥”,分管领导要抓具体指导和落实;各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开动脑筋、下足功夫。要建强战斗堡垒,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进“党建+”乡村邻里中心建设,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调动各方资源,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落实落细各级人才政策、就业政策,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营造良好氛围。要狠抓工作落实,结合“五化”提升工程等重点工作,统筹高效抓好科学规划、整治提升、整片推进,力争各项工作尽快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郭思婧)
三、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颇丰,是不是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记录一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工作总结而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
镇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为XX中心村建设和建成区整治。
一、XX中心村系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
耕地面积2560亩,现有住户258户,人口1156人。大光社区根据规划,确定原XX村为中心村,进行旧村整治和改造,面积7.94公顷。新村建设实行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模式,给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网络宽带、有线电视、休闲广场、公厕等一应俱全,绿化、亮化、美化同步实施。
工作开展:
1、设施配套整治:新建公共厕所1所,硬化主干道路1500米,入户道路5210平方米,建设水泥护砌400米,景观路桥8座;
2、垃圾污水整治:新建日消80吨微动力污水处理站一座,新修下水道3160米。
3、景观环境整治:道路绿化6787米, 广场、塘埂绿化600米,栽植桃园5亩,建设2380平方米休闲文化广场;
4、特色整治:建设立面整治,整治农户258户;新增村口标识石牌坊、指示牌等。
5、整治改造措施:
一是杂物清理与堆放,重点清除路边、水旁、村口、房前屋后杂物,规范畜禽散养,逐步实现家禽集中圈养;
二是拆除乱搭乱建,清除残墙、旧宅基、旱厕和乱搭乱建设施,清除残墙、旧宅基3800平方米,拆除旱厕144所,每户改造建设“三格式”化粪池;
三是水系治理:整治河塘沟渠,沿水边设置绿化景观带,完成居住区内废塘整治3.1亩,重点打造XX塘亭台、胡圩围塘广场景观带;
四是农宅改造:保持原有前街后院的传统格局,实行“改水、改厕、改院墙”,达到基础设施配套,内外环境统一整洁。
二、XX政府驻地建成区整治:
加强领导,从规划起步。镇成立了XX镇集镇建成区整治工作领导组,并结合实际,邀请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集镇建成区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科学确定了“一纵一横、一场一库、八个节点”为重点整治内容,辅以背街小巷整治。
突出重点,从治脏入手。镇自筹资金8万元,更换了镇区垃圾桶,购置了15辆垃圾车;自筹15万元,对建成区0.5平方公里日常垃圾清运和街道秩序整治实行市场化发包,彻底解决“杂物街头堆,垃圾满天飞”的问题。利用建成区整治专项资金18万元,疏浚沿街支渠1700米。投入90万元,整治延伸了镇区下水道1680米。
强化措施,从治乱破题。拆除街道违章搭建12处600平方米。投入4万元,在寿六路东侧新建一处街头停车场,有效解决了市民停车难问题。投入15.6万元,在堰北支渠两侧加装了护栏,提升了景观品味。投入100多万元,对沿街商铺墙体立面进行了规范整治。招商引资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农贸市场,规范了街道经营秩序。投入60万元,对背街小巷进行硬化改造提升。
提升品味,从基础加强。投入100万元,对堰苏路、苹果街1060米路段进行“白加黑”改造。投入26万元,对街道和巷道进行了绿化提升,打造镇区“微景观”。投入4万元,在镇区大光新街重要节点增设了文化墙。投入40万元,在镇区南侧建设集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文化广场,配套公厕一座。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2
20XX年,我镇按照略办发[20XX]XX号和略办字[20XX]27号文件精神,根据“四美”的总体目标,为全面完成村县级示范村建设任务,镇村干部齐抓共管,上下一心,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整体环境焕然一新。现将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3月25日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部署我镇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成立了由镇长胡涛任组长,镇人大主席刘建波、副镇长张某任副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包村干部为成员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张某同志负责办理日常工作,汤波同志负责美丽乡村建设联络工作。镇村干部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城乡统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要求,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进行调研,了解村上的发展现状和群众的发展期望,并召开了村两委会议进行研究讨论。结合村的实际情况,制订了20XX年村“美丽乡村”县级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美、科学规划布局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引导群众参与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群众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在工作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增收产业,除陈规陋习,立文明新约,创建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文明新村。镇村干部上下联动,将“村规民约”与“卫生公约”有机结合起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对排水沟渠进行硬化、清理,从根本上治理“五乱”。在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村累计发动群众投资XX.37万元,群众投劳4224工作日。
四、统筹整合力量
为了加快县级示范村的建设,我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建设、县级部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政府投入、社会参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我们重点在增收产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过上好日子:
1.在产业增收方面,村成立了“石参种植合作社”,争取石参种植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全村236户农户参与,共种植石参600亩。年产量达2吨,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40元。
2.村利用自身土地优势,发展千亩核桃园种植,种植核桃树12000株,并积极争取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天麻10000窝,引导村民在核桃、天麻、杜仲等方面创业增收,形成了以核桃和天麻为主的主导产业,同时加大对当地特色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石参XXX亩。
3.为了确保全体村民的用水安全,村两委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帮扶,投资XX万元新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处。镇政府自筹1.9万元为村新建垃圾池2个,新设垃圾箱10个,配备专职保洁员1人,争取项目资金投资45万元为村疏浚沟渠1.3公里,治理河道0.3公里,争取资金12万元整治农田40亩,投资22万元新建村组主干道0.8公里,硬化入户步道0.2公里。
4.镇上筹资,村上筹劳,对村道路进行日常维护,对道路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清扫整理,治理路边乱堆乱放,硬化、清理排水沟渠等。
今后,我们将按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保质保量完成示范村建设任务,争取把村建设成为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农民幸福家园新农村,以此辐射带动全镇其余4个村在产业发展、农民生活、乡风文明、乡村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3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妇联结合部门实际,组织妇女群众扎实有效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强化措施,扎实工作,挂点村的清洁乡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一、20xx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清洁乡村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要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妇联主席誉小娟同志任组长,副主席为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清洁乡村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二要大力提高全体干部及村民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发动村民在清洁乡村中起主力军作用,力求做到齐抓共管,为做好清洁乡村工作。
(二)加强与挂点乡镇、村屯联系,积极开展好活动
9月份,区妇联给予3000元经费支持挂点村五里镇五里社区开展清洁乡村工作。结合五里镇五里社区实际,因地制宜,进村入户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活动的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全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到“美丽xx.清洁乡村”工程工作中去。很好的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上下互动、社会共建、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健全机制,加强管理
为进一步发挥好驻五里镇五里社区工作队员在指导、协调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我会在《xx区妇联开展“清洁乡村”活动方案》中明确了驻五里镇五里社区清洁乡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职责,坚持结合乡镇和农村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为确保驻乡镇工作队员下得去、待得住、做得实、干得好,我们注重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日常管理服务。工作队员深入挂点村调研、督查,了解情况。在平时的工作中坚持定期汇报所在乡镇的清洁乡村工作情况,二是加强考核指导服务。工作队队员马春桦同志每月驻村 15个工作日以上,并要求工作队员撰写驻村日记或民情日记。
(四)扎实推进,落实好城区责任区的清扫、保洁工作
按照全区“美丽xx.清洁乡村”工程的总体安排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树立全局观念,共同抓好清洁乡村工作。我会全体干部职工能够按要求、按时效做好城区责任区的清扫、保洁工作。
二、20xx年工作计划
1、组织好志愿服务活动
2、发挥“老大姐清洁监督队”作用
3、加大宣传力度
4、加强督查汇报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4
自美丽乡村活动开展以来,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迅速行动,按照“先主干、后巷道、再死角”工作方针,以领导包村、干部包片为组织堡垒,以点带面、以城带乡、群众主体、力促长效,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创建蓝图,力促各领域工作在“八有保障”(即: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推进组织制度建设。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规程,明确工作职责,增强责任意识。
二是因地制宜指导制定村内环境卫生村规民约,推行“庭院三包”,将卫生、绿化、秩序维护落实到户,责任到人。
三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清洁乡村”工作纳入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范畴,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检查和月、季、年度三级考核。
四是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环卫保洁分责分包立体覆盖。
五是推行“清洁乡村责任考核”制,以村工作组为单元开展绩效责任考核,奖惩分明,对成绩突出的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处罚。
(二)全方位开展宣传发动工作。
一是制作横幅标语,确保每个村悬挂3条以上;
二是喷制墙体固定标语,确保每个村固定标语10幅以上;
三是制作“禁止乱倒垃圾”警示牌,做到全镇习惯性垃圾丢放点和卫生死角插放全覆盖;为全面深入推进“清洁乡村”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大会战。
针对上级提出的要求,我镇周密部署,认真落实:
一是千方百计筹措经费,向辖区各村预拨环卫死角整治经费;
二是重心下移、抓大放活、分权定责,充分发挥包村领导主观能动和包村工作队驻村工作机制,由各包村领导牵头,深入村内发动群众整治房前屋后,逐步开展地毯式排查,重点整治柴火乱堆、建筑材料乱放、禽畜散养、粪尿满地和建筑垃圾堆积等突出问题。
(四)严抓长效机制和环卫基础建设。
全面推进环卫保洁员选聘和管理工作。
一是严把保洁员质量关,签订劳动协议,确保环卫保洁员过关;
二是力推保洁员实习制,在村两委干部的统一指导下让新录入的.保洁员尽快熟悉作业流程、责任区域和工作任务;
三是严保保洁员业务素质关,要求所有保洁员接受培训,技能过关后方能挂牌上岗;四是实行专区防护机制,划分责任路段,基本做到了重要干道保洁全覆盖。
经过6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我镇“美丽乡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工作的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组织有保障、知晓(宣传)有保障、垃圾收集有保障、垃圾堆放有保障、垃圾清运有保障和全程实效有保障。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等存在很多先天不足,与清洁乡村活动验收标准相差甚远
(一)我镇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目前,我镇有将近60%的自然村巷道基本没有硬化,80%的自然村没有污水处理设施。这些现实情况从根本上制约了我镇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质量和进度,因为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无污水横流、鱼塘无污泥等现象。
(二)“两违”建筑普遍存在。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不能存在残垣断壁,而现在我镇每个村或多或少都存在“两违”建筑,拆除工作量及拆除阻力很大,近期难以解决。
(三)人畜分离难度大。根据清洁乡村的考核细则要求,村内必须实现人畜分离,而现在我镇基本上每个村都是人畜不能完全分离,因为村民怕牲畜被盗,不敢将牲畜关在离家较远的地方。
二、群众主动参与美好乡村环境整治的意识不够。
目前,群众意识淡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造成政府的“输血”功能倚重过大,群众主体的“造血”功能严重不足。镇干部成了开展清洁乡村的主力,有点本末倒置,如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成了一个很大的课题。
四、垃圾清运体系有待完善。
“户集—村收—镇运”是当前我镇垃圾处理的模式,然而,我镇目前垃圾池数量多且较分散,配备的车辆、挂斗、挂桶等环卫设备数量亦有限,垃圾清运的压力比较大,垃圾清运的周期比较长,村民的意见比较大。下一步需完善垃圾清运体系,为缩短清运周期做努力。
20xx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20xx年,是清洁乡村工作开展的重要一年,美丽办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继续将宣传发动、长效机制建立、完善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开展“三清洁”活动等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内容深入、细化,在示范点打造建设、与党建结合、典型经验等方面进行开创尝试,将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推向高潮。
一、继续强化领导责任,确保组织保障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是清洁乡村工作的组织保障。当前,镇一级责任网格已细化到村,但依旧还比较粗,下一步将针对每个自然村的范围进行精化、细化,将村内细化为多个区域,每个责任人具体负责一个区域,让责任更加明确,强化责任人的责任心。二是完善各项领导考核监督机制。在现有清洁乡村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多项考核细则。
二、创新宣传机制,拓宽创新渠道,实现群众知晓率100%
改进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以群众主体转换为核心,全面布局推进宣传工作。
一是巩固现有宣传渠道和成效。在固定标语制作上,考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褪色、脱落等情况,需对固定标语进行定期的修复或新增相应的固定标语数量,确保屯屯有标语、屯屯标语有更新;定期更新各村(社区)的宣传板报内容,力争一个月更新一次,确保内容与清洁乡村的推进同步;没两个月发放一次清洁乡村活动手册,手册内容覆盖清洁乡村各个方面,包括垃圾分类处理、环保小知识等。
二是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清洁乡村八个一”系列活动,带动群众参与清洁乡村。即开展一次清洁乡村警示教育巡演、开展一次给村村小学生及家长关于清洁乡村知识授课巡讲、开展一次镇各级干部入户宣传周活动、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活动、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开展一次典型人物事迹评选活动、开展一季度一次的“十佳村”、“十差村”评比、组织开展一季度一次各村的“清洁家庭”、“美丽保洁员”评比。
三是与城关镇通讯部门建立联系,通过短信信息向镇辖区发送清洁乡村方面内容,提高清洁乡村活动的知晓率,普及清洁乡村活动方面业务知识。
三、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着力推进长效机制的全面建立
长效需要各种制度昨保障,我镇目前已建立了相关的各种运行机制,但依旧很不完善,我镇需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度,推进清洁乡村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完善包括保村工作组的考核制度。主要完善工作组在清洁乡村工作考核细则,做到考核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客观,以考核带动、促进清洁乡村工作开展。
四、开展各类培训,提升清洁乡村工作开展成效
一是开展保洁员业务培训。一个季度安排一次专业的保洁员培训,请有经验的环卫工人进行现场授课,传授垃圾分类、垃圾收处理、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训。
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由农业服务中心每个月开展一次栽培技术、农药废弃垃圾处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农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培训,以培训带动“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活动开展。
三是垃圾分类、堆肥等技术培训。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学习外省相关成熟技术,之后对镇环卫站工作人员、各村保洁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城关村蒙村村、同仁村山口村等5个垃圾分类、堆肥示范点。
四是宣传报道业务培训。媒体宣传报道是推广清洁乡村工作各类经验、宣传典型的重要渠道,我镇在市级以上媒体已发表了10多篇正面宣传报道,但一直处于不规范、单兵作战的状态。计划请有经验的媒介人对我镇通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宣传报道的质量和数量。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5
xx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各项工程任务稳步推进,整体成效明显。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硬件设施建设情况
1、科学编制规划,促使xx建设科学合理
依照“生态宜居、和谐xx”的目标,特委托xx规划设计院进行了规划编制。在村公开栏对规划进行公示,征求村民意见,及时调整规划方案。
2、道路建设(村村通)工程。在龙宫路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投入,完成了新农村每户房前道路工程,之前村民反映的下雨天出门回家鞋子全是泥水的现象不在存在。建设房前屋后水泥路1488米;新村中心主干道路硬化1760米;修建下水道2188米。
3、道路亮化工程。通过争取美好乡村建设资金,实施了xx村庄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32盏,广场中心高杆灯1盏及4个分射式广场灯,现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4、沟塘清淤工程。老村委会到小学段的沟塘淤泥太多,杂草丛生,严重破坏乡村环境。今年启动清淤工程,用挖掘机把淤泥整出,沟坡两侧铺设水泥石板。清淤工程达790米。
5、新建综合楼。其中包括:为民服务大厅(一楼)、卫生室(一楼)、警卫室(一楼)、新村委会(二楼)、多功能活动室(二楼)。
6、公共厕所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7、房屋改造。xx地处淝河边,每当雨季年年被淹。按照规划编制xx开始搬迁。至目前,新村现有人口1055人,已完成改造203户,规划1636人409户。包括屋面粉刷、危房改造。
8、新建文化广场项目:文化广场占地2700平方米,文化戏台一座,凉亭2座,文化宣传墙4面,篮球架1对,体育健身器材、村务公开栏法制宣传栏、党员电教展板齐全。
9、绿化改造。根据绿化设计方案,一是完成了龙宫路和村委会到小学东门前绿化景观栽、补植工作。道路及门前屋后绿化6496平方米、新建农民栅栏式菜园400多米。
10、新建太阳能污水处理池一处及沼气池3座。
11、村庄环境整治。为配套房屋改造及绿化工程效果,村内小草堆、小粪堆、小厕所、小猪圈、小垃圾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拆除和清理,使村庄整治效果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五小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得到村民一致好评,既美化环境也合理使用得房前屋后的土地。
12、饮水、通信、电力等工程全部改造完成,达到上级要求,村民生活满意度日益提高。
13、经济发展:利用北淝河的自然地理优势,致富能人创立合作社(袁贺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资源共享,产业不断扩大;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加大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度,推进规模经营,农业主导产业(玉米、水稻)得到提升。
二、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得到明显提升
1、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村组建了广场舞队,龙灯队等多只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活动;举办了“二老”庙会;开展“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议活动,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挖掘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弘扬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农村风尚,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2、充分发挥综合文体广场,篮球场、乒乓球桌、体育健身器材等美好乡村建设成果作用。一方面将这些体育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为村民业务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一方面则充分利用村文化活动中心电视录像室、农家书屋等活动资源,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比赛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差别
宜居乡村,让城市人羡慕
什么样的乡村才称得上宜居乡村,概括地讲就是适合乡村居民生活的乡村。乡村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衣、食、住、行、购物、交往、娱乐等诸多方面。具体来说至少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住房舒适。与城市相比乡村最显著优势之一就是有宽敞的住宅环境,有一个可以用来种菜、养家禽家畜、休闲的院落,有就地取材的民居。传统民居或窑洞、石头房、土坯房、砖房,极具地方特色,但是一般不抗震、不防潮、不保温甚至通风透光性能也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因此,乡村住宅要与时俱进,通过专业人员的结构设计,在采光、保暖、通风、室内分区等方面进行创新。在尊重乡村习俗基础上,对民居进行现代化改造。
二是要整洁卫生。卫生问题是乡村治理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之一,特别是乡村厕所问题、垃圾问题是乡村环境提升的老大难,需要遵从乡村规律,尊重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传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加以解决。从理论上讲,乡村是生态文明的理想模板,从村落选址、民居建造,到村民的生产与生活充分体现着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智慧。提升乡村环境不能以否定乡村传统为代价,更不能把城市思维生搬硬套到乡村环境治理,而是要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利用现代科技赋能乡村。如厕所革命,既实现冲水厕所的卫生便捷等优点,又保留粪尿可再利用的优势,这样的技术就符合很多乡村的需求。在垃圾处理方面,只要保留了农民种菜、饲养家禽家畜的传统,许多可以转化为有机肥的废弃物就能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三是生活便利。生活便利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获取的容易程度、成本的高低等。乡村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去货币化消费,降低了农民生活成本,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也是低碳生活的重要体现。乡村道路通畅,出行方便,自来水入户,饮水安全,是改善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基础。建立乡村综合服务点,推进快递业务进村,方便农民购销,建立老年驿站、发展乡村助老事业,成立乡村物业中心,解决村民维修、家政服务等需求,都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方面。
四是办事快捷。办事难是很多乡村面临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工商、税务、用电、用气、建房、运输、设施农业等需要登记、审批、报备等事务,农民面临不知道怎么办、找谁办等问题,一些行政部门相互推诿、缺乏主动服务的责任心,致使简单的事情一拖再拖,损害政府公信力,也挫伤农民积极性。因此,在乡村普及“一站式服务”,推广乡村代办员制度值得借鉴。
五是方便交往。乡村交往包括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助、亲友间的礼尚往来、村民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干部与群众间的互动与信任以及终身学习的环境与条件等。交往既是乡村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宜居乡村的重要体现。因此,要通过乡村建设把已经淡化的村民关系、紧张的干群关系重新修复起来,这就需要创设促进村民交往与交流的社会环境和空间条件。建设好乡村公共空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诸如文化礼堂、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大院、棋牌室以及民俗活动、节日庆典、广场舞、婚礼、葬礼、庆生活动等都是促进交往、凝聚人心的有效措施。
宜业乡村,让产业更兴旺
安居、乐业密不可分,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村民就近就地就业是和美乡村创建的前提。应该看到,乡村振兴大背景为宜业乡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现代农业的发展,机械化、智能化、智慧农业、电商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吸引年轻人返乡从事现代农业创造了条件,如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三年前只有几十台无人机应用在农业上,如今已经有数万台应用于农业服务,主体都是年轻人。家庭农场的出现,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农业后继者培养提供了理想载体,适度规模经营和融合产业的形成,以及小型加工业、乡村手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提供了可能。
用和美理念审视乡村就业,就会发现乡村就近就地就业有巨大空间。首先是乡村建筑业对人才的需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民居设计、建造与维修,都需要大批的建设者和专业人才,电工、水暖工、木工、油工、泥瓦匠、石匠等乡村工匠,近些年已成为乡村紧俏人才。其次是物业与老年服务劳动力的需求,随着乡村的现代化,各项专业修理业务需求急剧上升,农户的家电维修、上下水维修、房屋防水、保温的维修等,越来越依赖专业化服务。乡村环境提升、污水处理、垃圾分类与处理、村容村貌与环境美化等,也有较大的就业需求。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养老驿站、助老服务、助餐服务、家政、卫生、清洁等就业显著增加。再次,民俗经营者成为很多地区乡村就业的新业态。利用乡村特有的山水林田湖草资源,特色民居、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挖掘乡村休闲、度假、养老、文化与教育价值,发展民宿经济,成为乡村宜业、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到乡村创业就业。最后,乡村文化建设与服务。近些年,艺术家下乡、新乡贤返乡振兴乡村的典型案例不胜枚举,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艺术乡村、文化乡村,反映了乡村文化需求以及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性。乡村文化建设是传承优秀文化和普及现代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村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体现,需要大批专业人员。如村使馆、乡村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村史、村志编写,地方文学创作、民俗文化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民间手工艺的开发、民间文艺活动的组织与人才培养,还有现代科技的普及与教育、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科学生活方式的指导与普及,为文化人才服务乡村提供了广阔舞台。
和美乡村,农民的幸福家园
有些地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片面理解了“美丽”,强迫村民把路边菜地变草坪;拔掉院落里的丝瓜、南瓜等蔓生蔬菜,改种花卉;砍掉果树改栽景观树。在他们的审美理念中,草坪、花卉、景观树等才是美丽的,而蔬菜、果树影响村貌。其实,美丽的本质特征在于和谐。“和美”概念的提出,把中国传统的和文化纳入其中,提醒人们美不是仅仅指外表的形式美,必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首先,和美乡村建设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善待自然和保护自然。乡村是在大自然中成长出来的,是顺应自然的结果。错落有致的民居,始终遵循适应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原则;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充分体现着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的理念;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果树、花卉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选择的结果。乡村振兴要完成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而不是否定或排斥传统的另起炉灶。因此要坚持“少拆房、慎填湖、不砍树”的理念,尽可能在原有乡村形态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其次,和美乡村要讲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多样化、差异化是乡村美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村落与民居的形成,差异化、个性化都是其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特色民居和地方特色产业。追求“一刀切”式的整齐划一,是地方特色的毁灭性灾难。因此,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应该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追求。再次,和美乡村建设要弘扬“和善有爱”的道德观。上慈下孝、守望相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与人为善等传统美德在乡村建设中要发扬光大,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起来。在乡村熟人社会环境下,评选好媳妇、好公婆,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的人,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乡村特有的空间环境、社会环境有助于培养人们内心善良、身心和谐、和善的道德修养,教化人们心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是特别需要保护和传承的。和美乡村要始终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体现乡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才能留住田园乡愁。
和美乡村还表现在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和美乡村建设不是按照城市方式改造乡村,而是在尊重城乡各自功能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互补。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只有确立城乡文化、乡村文化多元共生的理念,和美乡村才能实现,才能把乡村建成幸福美丽家园。
以上就是关于美丽乡村微景观典型案例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