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公共艺术优秀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公共艺术优秀作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旅泊网
南海首届公共艺术展将会1月份正式在千灯湖公园开展。结合上这公园特色,南海将会有28名艺术家,在公园内展出优秀雕塑作品。这次的展示活动将会持续到春天。这艺术盛会不容错过。
2020广东南海公共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0年1月10日-4月10日
展览地点:
千灯湖活水公园
展览主题:
“拓展的剧场”
展览亮点:活动将邀请28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中青年艺术家参与,结合千灯湖公园片区格局,创作具有当代语境、佛山南海元素和精神内核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参与创作的都是知名艺术家,但并非全是雕塑专业出身,当中也有建筑师、工程师等跨专业跨学科的艺术工作者,涵括了老中青三代,亦有南海本地艺术家,希望通过他们的作品,让公众走近艺术,分享、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展览详情
“拓展”与“剧场”
“拓展”与“剧场”两个词,在这次公共艺术展中有两层含义。“拓展”指这次公共艺术展,对于城市空间及对未来想象的扩展,同时,亦指艺术功能及形态的拓展。
而“剧场”在此作为隐喻,指向公共艺术当中开放的空间状态,尤其是不仅仅局限在雕塑本体的内涵,而是可以进行跨媒介的、跨形态的、综合性的艺术呈现,它们可以与风景、建筑、装置等结合,由此丰富自己的艺术与人文内涵。
首届公共艺术节,直接采用“拓展的剧场”,它预示着今天的艺术,不断融入城市,融入生活,融入社会的一种努力。同时,让公众走近艺术,分享、参与艺术家的创作实践。
挖掘本地元素展现公共性与多元化
本届公共艺术展作品将涵盖雕塑、装置、综合艺术等多个方面,以南海千灯湖公园为背景与载体,从多个角度挖掘当地特色文化符号,以艺术的方式塑造城市空间的文化氛围。同时,在艺术类型上,更加关注公共性和多元化。
其中,展览将探索雕塑——向公共雕塑转变过程中在艺术观念、艺术形态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可能性。它们可以是景观化的雕塑,也可以是一种与时间、过程相关的作品,它们可以作为风景,作为建筑,也可以作为一种能与公众参与并具有雕塑化视觉特征的装置。
展览也将与本地的历史、人文、视觉传统发生关联的,并且因地制宜,能与特点的空间与场域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地性”作品。此外,作品充分地展现“公共性”,即与公众有一个更好的沟通,在带给公众审美享受的时候,也能使其领略艺术家的创作智慧。
活动意义:本次展览的举办,不仅能够推动本地文化艺术的建设,还能让大众更深入的了解南海地区文化艺术的历史渊源,为市民生活增添更多艺术气息,共同推动城市文化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交通攻略
地铁:(虫雷)岗地铁站
公交:119路、176路、g6路、h11路、h12路、桂04路、桂13路、桂16路、桂20路、桂27路、桂32路、沥15路。
自驾:千灯湖活水公园停车场、周边道路及灯湖西路国税停车场。
二、人文视角下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论文
人文视角下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人文视角下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中,作品多了起来但是能撑上优秀的作品却还是少数。公共艺术创作就是要把握公众的心理需求,把公众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作品的的创作依据和出发点,才能够设计出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当公共空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阶段。
摘要:
从人文的视角阐述公共艺术设计,分析其人文价值及人文关怀。城市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看的就是公共环境和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就是其依托,代表着大众的生活。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作和观念展现,而是整个地区或城市、国家的意识象征。
关键词:
人文;公共艺术;人文价值;人文关怀
公共艺术在上世纪90年代从西方进入中国,从我国初认识再到广为运用,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更加关注城市的环境建设、文化艺术,公共艺术是会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城市作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载体,与其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不断的提高,公共艺术设计趋势和表现形态发生着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公共艺术的发展。艺术逐渐走向更广的人群,而公共艺术更近距离的靠近人群。
以往的人们会将公共艺术定义为,一尊造型独特的雕塑,而如今的人们意识到,雕塑、壁画、园林景观、影像、水景、声光作品、特殊设计的街道铺面等,皆可归纳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范围中。公共艺术被李永清定义为,“以人的价值为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公共艺术既不是一门学科,也不是特指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看待公共艺术就应该以对多维度的角度去看。以下将从人文的视角阐述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
一、关于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人们经常会认为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就是雕塑,但公共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如此。它既可以以园林景观的形式呈现,以环境而存在,也
可以是行为艺术、临时性表演,一种情感的宣泄。不论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都可以表现出所想表达的内涵。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结构、功能、色彩、尺度、比例、体量、造型等等都具有其独特性,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空间的环境。针对空间环境场地的各个因素,会出现不同材质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常见的木头、金属、陶瓷等材质,还有以水为媒介的喷泉,新媒介互动装置的混合型材质,花草树木为创造素材的特定园林景观等等。在公共艺术的创作中,体现以人为核心做为主体,往往跟人的生存环境、人文精神有着密切联系,表现了作品的公共性、当代性以及互动性。公共性是公共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具有社会属性,也是作品创作的前提,在公共空间中向公众表达进行共享。公共艺术作品多以能够与公众产生共鸣,能够反应社会生活的作品具有当代性为主题,并且作品在与公众的交流中产生互动性。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人文价值
公共艺术是一个与大众交流的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是要经过对创作作品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找寻作品与公众之间的契合点,将公众的需求作为作品的框架结构,充分的实现公众的话语权。公共艺术其公共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包含着文化学和社会学概念。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公众生活环境中,能够拉近公众与艺术的距离,从生活中实现艺术的价值,是公共艺术人文价值的体现。
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的实现是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确立人为主导地位,承担着创作公众空间活动的任务。公共艺术强调的是体现社会公众的一种诉求,为满足公众需求,通过与公众的互动,希望能够使公众能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公共艺术设计人文价值在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实现。公共艺术设计它真正的价值并非是实用,而是它产生的人文价值。公共艺术作品绝大部分体现着人文关怀与公众的平等交流,作品使用的表达方式多为能让公众产生共鸣的视觉语言,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公众预留解读空间,从而拉近了作品与公众的心理距离。公共艺术设计使公众在生活中提升审美,输出公共艺术应当表达出的精神内涵,文化生活、社会价值等。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价值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众生活的一种表现,它不同于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呈现了人类文化和生活环境。
三、人文关怀对于公共艺术的重要性
随着这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走进大众的视野中,作品多了起来但是能撑上优秀的作品却还是少数。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上,就是作品没有体现人文关怀,很少考虑公众的需求,还停留在单一的雕塑形式,只提供展示功能,而没有提供可以与公众的交流互动的可能。公共艺术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公众的视觉,也影响着公众的心理感受,应当强调人文关怀,重视公众的心理需求。在不同的环境中,公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公共艺术创作就是要把握公众的心理需求,把公众的心理感受作为设计作品的的创作依据和出发点,才能够设计出能够体现人文关怀的作品,当公共空间具有人文关怀精神才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阶段。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应当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艺术家在设计中要把握好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对设计的作品要定位准确。必要的前期调研,后期的功能与视觉的结合,设计的细节对公众的打动。第二,充分体现出对公众的关怀,注意公众的感情接受度。要考虑到作品的观众,会涉及到的不同人群(弱势群体,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会涉及到的不同宗教信仰,会涉及到的不同地域习惯等等。第三,公共艺术作品对环境的影响。作品材质的选择、安置地点以及作品的最终的处置,杜绝污染环境及资源浪费。艺术家应当把设计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公共艺术设计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结语
公共艺术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重视,已经从原先大部分只具有宣传性或纪念性单一的雕塑表现形式,现在已经发展成长到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作品更家强调深刻的人文关怀,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人文价值,符合了现代社会对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需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公众,让观赏的人从作品中感受人本思想,将视觉上的效果与表达出的主题情感高度结合,并且计往往会引申出更广泛的影响,以艺术的表达方式传递各种审美欣赏、价值观、态度意向等,它赋予了公共空间新的生命。
拓展:论文种类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三、旅泊网
北京五一期间会举办艺术博览会,想要参加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错过了,关于博览会的具体活动信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还有就是开放时间和系相关的活动时间和地点。
基础信息
活动时间:2019年4月30日-5月3日
活动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1、3、5、11号馆(北京朝阳区)
VIP预展开放时间:4月30日15:00-22:00(不对外开放)
公众开放时间:5月1日-2日11:00-19:005月3日11:00-18:00
展会介绍
作为中国范围内服务艺术机构最多的艺术博览会,“艺术北京”根据当下艺术市场的既有格局和丰富的博览会操作经验,立足于北京,不断调整自身的展览结构,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公共艺术四大板块。
艺术北京经典北京
基于“立足本土,完整亚洲”的核心理念,2019艺术北京博览会共甄选出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约190家参展机构,将国内外重要的艺术力量整合进来,全面呈现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市场。此外,今年还会为大家呈现三个特别项目,分别是:专题展“版画的魅力”艺术北京版画提名展;“影像北京”蝴蝶效应当代摄影展《于无声处.....》,以及“视界!世界”。
公共艺术艺术北京ARTPARK
2019年艺术北京ARTPARK主题——《幻境》,整体展览活动将以2个展览和3场论坛的方式呈现。本次公共艺术板块共展出22位艺术家24件形态各异的公共艺术作品,从不同维度践证在未来场域所呈现的作品形式。
设计北京
设计北京在1、3、5号馆展出,规模增至8000平米,“艺术·设计·生活”一直是设计北京的主旨,设计北京始终探索并试图打破其中的边界,让艺术与设计回归生活。本届设计北京博览会的年度主题为“设计予己”,将关注焦点回归到对人类自我价值的关照当中,以此发掘并推荐更多适合国人的优秀设计。
四、除壁画外还有哪些类型的艺术作品是公共艺术作品
没错,雕塑,尤其是户外雕塑,像校园或文化广场那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还有城市地标类雕塑等等!
以上就是关于公共艺术优秀作品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