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制作体验馆(陶瓷制作体验馆项目好吗)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陶瓷制作体验馆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德化哪个地方好玩?
德化好玩的地方有:九仙山、德化大龙湖漂流、德化县陶瓷博物馆、德化县塔兜村塔兜温泉、南埕桃仙溪景区
九仙山位于中国古瓷都德化西北部的赤水、上涌、大铭三乡镇交界处,距县城35公里,海拔 1658 米。
九仙山上奇岩兀立,怪石遍布,峰峦竞秀。著名的有永安岩、龙池、灵鹫岩、仙棋枰。
福建德化九仙山位于福建德化县,可以乘坐大巴或自驾到达:
坐大巴可以坐去五莲的汽车,在松柏乡下车。
大龙湖至今已有1047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山川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县城内有溪流如龙,有名山曰"凤麓",因此素有"龙凤名区"的美称。
人文与自然景观相辉映,是大龙湖的一大特色,非常有观赏价值。
大龙湖漂流位于德化县美湖镇,漂流全程5公里,落差125米。
去大龙湖漂流可以进行自驾或者打车。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是福建省第一家资料齐全的陶瓷专业馆,是德化县弘扬陶瓷文化、展现精湛的陶瓷工艺和悠久的陶瓷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德化瓷器是瓷国的璀璨明珠,特别是德化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的显赫地位。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位于唐寨山森林公园内,毗邻陶瓷学院。
去博物馆可以步行或者乘坐公交车:乘坐德化3路在陶瓷学院下车。
德化县塔兜村塔兜温泉,地处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南端,浐溪溪边。周围峰峦耸翠,环境优美。
塔兜温泉主要分布在南埕镇塔兜村,方圆1平方公里内均有温泉。在河边和半山坡上,有大小温泉眼10多个,温泉水常年流淌,且保持较大的出水量。
塔兜温泉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温泉景区,如今已经名闻遐迩,比较适合旅游、疗养。
去往塔兜温泉可以进行自驾或者打车。
南埕桃仙溪景区,又名“桃花岛”,是桃仙溪与芹溪交汇冲积而成的面积约700亩的一个小岛屿。
桃仙溪景区分布着景点主要有百年老樟、迎客松、两树相拥的情侣树、亚热带藤木植物、古树群、大洲宫、及全国最大的原生态亲水乐园等。
夏天是去桃仙溪的好时机,可以进行戏水,泛舟等活动。
去往桃仙溪可以进行自驾或者打车。
二、铜官窑的遗址公园
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再造一个“唐城”,通过此窑城,折射出大唐文化的灿烂与辉煌,让人领略一个昌盛的时代,一个国内国外多民族友好交往交融的时代,一个善于借鉴吸收并创新发展的时代,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激情的浪漫时代。
铜官窑,这座历史丰碑的古窑遗址,历经千年风雨,仍完整地保留在湘江之畔。昨日,记者从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获悉,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根据规划远期目标,将建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这相当于长沙再建一个“唐城”,再现唐朝遗风。
保护范围面积约为800亩
窑区原貌犹在,窑包依旧林立,文化堆积层沉静地躺在地下。千年的文化之根之源静默在湘江之滨的一个小镇上,孤独清静。昨日,记者在长沙铜官窑遗址管理处看到,这里始终未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为免破坏旧貌,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这个千年古窑的核心保护区。
如何保护好这个千年古窑,让更多人能一睹芳容,这是长沙铜官窑在新历史下的课题。《长沙铜官窑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从规划背景价值评、规划原则、保护区划、保护措施、环境规划、展示规划、管理措施、基础设施规划要求、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规划。
依据有关规定,结合长沙铜官窑遗址的性质、分布和环境特点,确定遗址的保护区范围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同属文物保护范围。
重点保护区范围中核心区具体范围为:沿国家已征用的保护围墙外扩大约60米的区域,东到堆子山山脚(包括都司坡),南至新河北岸,西沿胡家垅小路,北沿长坡自然小路为边界,具体界线以保护区划图为准。整个保护范围面积约为800亩。
遗址公园2012年6月5日开放
规划展示中,通过展示长沙铜官窑遗址区的整体环境、空间组织和总体布局关系,以及遗存文物的规模、布局、类型及结构方式等,结合长沙铜官窑的特殊地位和意义,通过遗存遗物、文字、图片和资料展示与长沙铜官窑的历史沿革、制瓷工艺流程、文化堆积等内容,让人们了解长沙铜官窑文物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
规划分为近期和远期规划。近期:长沙铜官窑的开放展示区——在做好文物遗存本体的保护与环境整治的同时,做好遗存本体与文物陈列展示,加强宣传,促进开放,形成历史文化展示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远期: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建成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组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融自然山水、历史遗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胜区。远期的时间规定为2018——2023年,完成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的建设。
2012年6月5日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遗址公园主要景点为门楼、谭家坡龙窑遗迹馆、“梦回大唐”瓷板画长廊、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等。
谭家坡遗迹馆:位于遗址核心保护区谭家坡大窑包的南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唐代龙窑遗址。谭家坡龙窑遗迹馆建筑以尊重历史、保护文物为设计理念,赋予乡土以情结,赋予文物以尊严,赋予历史以记忆,依托考古挖掘现场,结合地形,依山就势。该保护展示设施总建筑面积为2417.05平方米,总高度为8.55米,以38.77-44.1米大跨度钢结构为主体。
“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由“长沙窑复兴计划”发起机构,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者与创新者——长沙府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如今,“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与谭家坡龙窑遗迹馆成为铜官古镇展示千年陶瓷文化的标志性形象窗口,成为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接待中外游客陶艺体验的指定内容,这里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携夫人先后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陶瓷历史,领略璀璨千年的长沙窑陶瓷文化。
自开园后,“新长沙窑陶瓷体验馆”共接待了约10万余人次的游客、国内外陶艺名家、外国友人等前来参观体验,成为到铜官旅游、陶艺DIY、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及大学生艺术实训基地, 吸引了国际著名陶艺家李见深、著名词作家方文山、著名作曲家雷颂德、著名诗人汪国真和著名摄影家郭三省等文化名流到访,参与陶艺体验,引起多家媒体报道。
栈道式直接参观挖泥洞
长沙铜官窑遗址的展示方式将主要有三种:栈道式直接参观挖泥洞和瓷器碎片堆积层、现场展示龙窑遗址和文物室内陈列展示。
从效果图上看到,在展示区内将建两个井式的参观点,即往地底纵深挖一段距离,露出掩埋在地底的古瓷,然后用玻璃罩住,把这个古窑址地底下的一个历史截面,展示在人们面前。同时,对于当年制瓷的挖泥洞,也将采取栈道的方式参观,人们可以沿栈道进入,体验当年古人如何采泥制瓷的。
展示将通过采用直接到达文物所在地、身临其境和登高远眺观景相结合的方式,使公众对长沙铜官窑的整体文物的现存面貌、整体环境、遗存规模以及区内的空间构成、总体布局、视线关系等获得真实的体验。
每天最多接待2300人
千年古窑的保护是规划的重点,规划规定实施保护区环境容量监控。根据保护区环境日容量计算公式计算,每天最大游人总数应控制在2300人以内。根据每天最大游客容量,考虑长沙地区旅游的特点,按每年参观日225天计算,并考虑淡旺季差别,同时参考国内类似遗址游客容量控制水平,每年最大游客容量控制在140000人左右。
希望能通过3—5年的努力,真正把长沙铜官窑打造成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胜区、全国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完美结合的示范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省、市政府均对这座古窑密切关注,今年上半年,各级领导频繁在此调研考察,并组织召开长沙铜官窑遗址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协调会等,黄永玉亲自为长沙铜官窑题字。种种迹象预示着,千年古窑将揭去神秘盖头,与人们见面的时间将越来越近。
2006年前,长沙铜官窑核心保护区面积仅33000多平方米,2012年长沙铜官窑核心保护区面积达680000平方米。
2009年至今,已投资2.8亿元对核心保护区及考古遗址公园进行一期建设。
今年6月5日开园,铜官窑迎来10万多人次游客。
三、北京有天纬陶瓷的体验馆和专卖店吗?在什么地方?(最好是体验馆 范围最好不要出了海淀)
A. 天纬陶瓷
北京市朝阳区
B. 佛山市天纬陶瓷有限公司(小井南路)
北京市丰台区小井南路附近
C. 天纬T&W陶瓷
北京市丰台区
在北京地区有吧.
四、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这里强调的“进入”是一种自身文化姿态的主动进入,是外来文化被吸收、接受并被认同的进入,是高等陶艺教育在国内普遍实施的人才战略进入,也是陶艺从其他艺术的夹缝中崛起的进入。回顾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这几年,最大的难度依然是陶艺文化身份的确立问题,而非中国陶瓷身份的认同问题。因为在传统陶瓷领域中国的“话语权”是世界公认的结论,而中国陶艺(现代陶艺或者当代陶艺)的“话语权”却微乎其微。如何来看待 “陶艺文化身份”的问题,我想主要通过以下三点来认识:
一,中国陶艺文化在全球陶艺文化背景下所保持的唯一性。离开这个唯一性,中国陶艺的发展就无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找到必然的血脉联系与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与世界陶艺的发展所保持的距离性。这种距离不是隔阂、矛盾、落后、敌对以及文化所带来的差异性,而是一种自身文化的自主性与独立性。我们既要在创新意识上保持与世界陶艺文化发展的同步性,也要抓住机遇寻求突破并保持自身文化的自主性;
三,陶艺自身语言的边缘化要有一定的界限性。如今,各种陶艺作品在一味“求新猎奇”的创新旗号下,不断在综合材料上加以改良与创新,作品的韵味(泥味、火味、釉味)逐步淡化,创作内容与形式均背离陶艺本体走向陶艺的边缘,模糊的陶艺发展语言将导致陶艺这类文化体系的崩溃与瓦解,这也是陶艺文化身份的最底线。
关于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自身文化位置与文化身份问题,是认识、理解现代陶艺文化的关键问题,是宏扬传统陶瓷文化、推动当代陶艺发展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现代陶艺文化机制的转轨时期,更应该加强这类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总结分析中国陶艺发展10余年的状态,以下问题值得商榷与改革。主要论述如下:
1,现代陶艺学术位置的确立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重视不是一种简单的协会组织的确立,而是应该在主流整体文化框架体系中的位置确立。目前对于现代陶艺文化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薄弱阶段,对于现代陶艺文化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不仅在导入西方陶艺文化的研究上缺乏一定的学术针对性,也在国内陶艺文化发展的梳理工作上缺乏应有的战略。加大该学科的建设力度与研究力度,是目前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传统陶瓷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对待现代陶艺的研究应该多角度、多学科、多形式的大力开展,对于当代生活状态下的陶艺文化发展,应积极倡导、实施新陶艺文化发展理念。
2,展览机制缺乏应有的机动性。在近十年来国内举办过若干次陶艺展览,从展览形式和内容来看,虽显得单一,但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原因依然存在于展览机制上。比如国内没有固定的陶艺交流展览场所和专业展览策划机构,没有专职的陶艺策展人和推广陶艺文化公司。例如以对现代陶艺展览较为关注的广东美术馆来说,从整体陶艺展览策划、推广活动、陶艺文化研讨等方面来看,其活动影响力及其展览效果仍然局限于圈子内部的一种交流和思想碰撞。问题存在于多个领域,比如国内传统陶瓷展览馆和收藏的展馆很多,但具有传统陶瓷文化创新性质的策划展览、专门陶瓷主题性质的展览以及收藏的展览策划和活动基本没有。从中可以发现陶艺(或者陶瓷艺术)策展人的缺失一直是困扰着中国传统陶瓷文化推广、现代陶艺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强化独立策展人的地位以及陶艺策划活动、展览活动的广泛性。“独立策展人所推动的艺术应该是带有前卫、探索、实验的性质,而且是尚未受到大众惯常的传统审美思维方式完全理解和支持的社会工作,从而才能从边缘到主流的过程而具有挑战性、实践性和建构性的价值。”(冯博一)本土独立策展人的国内需求与国外陶艺独立策展人的有效介入是开展国际间的陶艺文化展览交流与学术交流的前提,在展览运做上要从“国际化”陶艺发展的视角去规范各项活动。国际性的交流平台需要更优秀的陶艺家的作品介入,需要更多陶艺理论家的建设性批评意见,需要跨国陶艺组织通过“官方”或者“非官方”的机构的协作,开创广泛、多样的陶艺文化交流绿色新通道。目前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国均有全世界较有影响的大型陶艺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而中国在十余年的陶艺文化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却没有借鉴、开展此类性质的策划展览和学术活动,严重影响了国内现代陶艺的发展速度,也无法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直接与国际陶艺家组织建立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合作机遇。这样看来,当前与国外著名陶艺策展人的合作就显得非常迫切。
3,陶艺评选机制的不健全,导致目前陶艺发展方向的迷失与紊乱。目前全国陶艺评比由于介入展览的资金及其机构的多种原因,策展人的独立性得到诸多的限制,没有独立的学术策展空间,导致展览评选上存在很大的弊病。奖项的评选缺乏一定的客观依据,缺乏一定的学术导向,直接导致了评委、评选机构、组织结构、协办机构、陶艺家群体的盲目聘选、评选、组织、创作、参展以及懈怠的种种情绪。学术上的展览一定要在学术层面上加大公平力度,特别是对于长期从事该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奖项背后可能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优秀文化的推广,一种学术上的最高标准的规定与规范,一种正确的文化发展导向。加之其他协会对于陶艺作品的评比接受,策划缺乏主题的针对性,展览多、作品杂、评选乱使得创作者的积极性与创新性大为降低。陶艺展览逐步沦为一种证书、奖项的认可与堆砌,评选的政治性倾向远远高于学术性。地方陶艺协会更广泛的开展各种陶艺学术活动,将陶艺文化更具体的介入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地方陶艺协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将陶艺文化与生活文化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展现陶艺文化在居室设计、环境空间设计中的特殊亲和力与视觉魅力。
4,陶艺(陶瓷)“大师”的评选缺乏应有的道德、学术标准,评选机构泛滥。各类协会“大师”的评选不仅使陶艺(陶瓷)文化研究丧失了应有的学术地位,也使得陶艺收藏市场风险莫测;目前国内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协会和组织均在“大师”评选的旗号下变相的获取利润。陶艺(陶瓷)“大师”是民间组织对于长期从事陶瓷创作的群体在工艺、学术、威望、德品等方面认同的一种称号。由于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组织结构和陶艺工作者开始借这类旗号大做文章,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导致真正的陶艺市场丧失。目前,当务之急是重新规范评选机制,还真正陶艺(陶瓷)“大师”一个清净的空间。
5,学院派陶艺文化身份的确立,一定意义上推动了陶艺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为高等陶艺学科建立了应有的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也导致大量高质量的陶艺创作群体过分集中,原有地方陶瓷研究所等机构人员力量的削弱。中国大量民间陶瓷产区文化资源优厚、市场前景非常强大,中国的国情更需要陶艺文化切实的介入生活,介入市场,介入工业文化的产业链改革上。地方研究人员与院校研究人员的过分分割,为中国陶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过分集中的院校学术研究导致无用学术研究的泛滥。而地方研究人员的削弱为科研在实际应用领域上的创新与推广带来了无法挽救的损失。
6,批评的缺失,导致目前陶艺展览及其各种陶艺活动的寂静。一团和气、平均主义的倾向为陶艺的发展制造了一层层的迷雾。新观念、新思维的形成得不到重视与推广,缺乏竞争机制与斗志。陶艺批评体系需要快速的介入整个中国陶艺发展的进程之中。只有客观的批评以及规范的批评性机制介入,才能保证整体陶艺学术及其陶艺市场的活跃性。缺乏批评意识的展览活动,无法刺激陶艺文化的真正成长,也无法在发展过程中总结有益的经验、吸取落后给予的惨痛教训。建立应有的陶艺批评理论体系,要求专业的批评家介入各种陶艺展览与活动,全面的整合展览信息、反馈意见以及促成各种配套机制的建立。批评要敢于引导展览、推动展览、完善展览、规范销售渠道。以现代陶艺文化的颠覆性语言特性,形成具有当代文化特征的陶艺语境。
7,陶瓷经济学的研究与开发缺乏专业人才的疏导。目前不仅陶艺市场没有真正的经济人才疏导,同时在院校、企业、展览机构、收藏机构等环节上均缺乏陶瓷经济学科体系的人才机制引导。将经济学学科的知识尽快的导入陶艺文化发展轨迹上来,为陶艺市场的正常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规范性与约束力;健全的陶艺市场需要一种文化体制的引导与制约,也从根本上需要市场文化的自主觉醒。经济学科的知识纳入陶艺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的行为,而是包括工业领域、民间陶瓷产区领域上的真正大陶艺革命时代的开创与建立。
8,陶艺文化逐步高端化、学术化以及纯艺术的创作倾向一定意义上为陶艺更广泛的介入生活制造了观念上的麻烦。倡导新陶艺的发展理念。鼓励陶艺创作群体对于新材料、新观念、新手段、新工艺、新视角、新形式、新媒介的实践与创造。传统陶瓷文化在当代需要新文化、新生活创作理念的注入。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需要一种成熟的展览机制、更多的独立陶艺文化策展人、完备的展览场所、公正的评选程式、开放的院校教育、建立国际陶艺文化交流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创造良好的国际沟通与交流。上述问题的切实解决不仅是基于中国现代陶艺的位置与身份问题的思考,也是为解决中国陶艺大市场快速发展而制定的有机策略
以上就是关于陶瓷制作体验馆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