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化(金兰文化传媒)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金兰文化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求“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琼瑶,席绢”五人代表作各一部。
周作人:代表作:散文集《风雨谈》。
作品有: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读抄》、《苦茶随笔》、《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苦口甘口》、《过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诗集《过去的生命》,小说集《孤儿记》,论文集《艺术与生活》、《中国新文学的源流》,论著《欧洲文学史》,文学史料集《鲁迅的故乡》、《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回忆录《知堂回想录》,译有《日本狂言逊》、《伊索寓言》、《欧里庇得斯悲剧集》等。
梁实秋:代表作:散文《雅舍小品》。
作品有:《冬夜草儿评论》(评论),与闻一多合著,1923(自费刊印);《浪漫的与古典的》(评论集)1927,新月;《骂人的艺术》(杂文集)1927,新月;《文学的纪律》(评论集)1928,新月;《偏见集》(评论集)1934,台.正中;《约翰孙》(评论)1934,商务;《雅舍小品》(散文集)1949,台.正中;《实秋自选集》1954,台北胜利书局;《谈徐志摩》(散文)1958,远东;《梁实秋选集》1961,台北新陆出版社;《清华八年》(散文)1962,重光;《秋室杂文》1963,文星;《文学因缘》(散文)1964,文星;《谈闻一多》(散文)1967,传记文学;《秋室杂忆》(散文)1969,传记文学;《略谈中西文化》1970,台北进学书局;《实秋杂文》1970,仙人掌;《关于鲁迅》1970,台北爱眉出版社;《实秋文存》1971,蓝灯;《西雅图杂记》(散文)1972,远东;《雅舍小品续集》 1973,台.正中;《看云集》(散文)1974,志文;《槐园梦忆》(散文)1974,远东;《梁实秋自选集》 1975,黎明;《梁实秋论文学》 1978,时报;《梁实秋札记》1978,时报;《白猫王子及其他》(散文)1980,九歌;《雅舍小品》(3、4集)1982一1986,台.正中;《雅舍杂文》 1983,台.正中;《雅舍谈吃》(散文集)1986,九歌;《英国文学史》1985,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公司;翻译书目:《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1928,新月;《结婚集》(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1930,中华;《潘彼得》(小说)英国巴利著,1930,商务;《西塞罗文录》 罗马西塞罗著,1933,商务;《职工马南传》(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1932,商务;《威尼斯商人》(剧本)英国莎土比亚著,1936,商务;《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哈盂雷特》(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1936,商务;《暴风雨》(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 1937,商务;《吉尔菲先生之情史》1944,黄河书局;《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1945,重庆黄河出版社;《咆哮山庄》(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1955,台.商务;《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1956,台.正中;《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 1967,文星;《雅舍译丛》(诗文集)1985,皇冠;《莎士比亚全集》(戏剧37集、诗3集)1986,远东。
林语堂:代表作:小说《京华烟云》(又名《瞬息京华》)。
作品有:《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语堂文集》1978,开明;《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琼瑶:代表作:小说《苍天有泪》。
作品有:小说《窗外》《六个梦》 《烟雨蒙蒙》《幸运草》《菟丝花》《几度夕阳红》 《潮声》《船》《紫贝壳》《寒烟翠》 《月满西楼》《翦翦风》《彩云飞》《庭院深深》 《星河》《水灵》《白狐》《海鸥飞处》 《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浪花》《碧云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 《彩霞满天》《金盏花》《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却上心头》《问斜阳》《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望夫崖》《青青河边草》 《梅花烙》《鬼丈夫》《剪不断的乡愁》 《我的故事》《雪珂》《水云间》《新月格格》 《烟锁重楼》《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还珠格格五之一风云再起》《还珠格格五之二生死相许》《还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还珠格格五之四浪迹天涯》《还珠格格五之五红尘作伴》
席绢:代表作:小说《上错花轿嫁对郎》。
作品有:第一期:1993年10月《交错时光的爱恋》、1993年11月《吻上你的心》、1993年12月《漫一生又何妨》、1993年12月《雪儿姑娘》、1994年1月《使你为我迷醉》、1994年2月《追寻今生的最爱》、1994年4月《戏点鸳鸯》、1994年4月《今生只为你》、1994年9月《长辫子精灵的情事》;第二期:1994年4月《独自去偷欢》、1994年11月《抢来的新娘》、1995年1月《请你将就一下》、1995年1月《上错花轿嫁对郎》;第三期:1995年5月《女作家的爱情冒险》、1995年7月《罂粟的情人》、1995年9月《潇洒出阁》、1995年11月《这个男人有点酷》、1995年《亲爱的你被我设计了》、1996年3月《小恶魔的人间实习》、1996年5月《君须怜我》;第四期:1996年7月《凉夏校园纪事》、1996年8月《爱我不必太痴心》、1996年10月《巧妇伴拙夫》、1996年12月《为何心跳跳》、1997年3月《花龙戏凤》、1997年4月《相思不曾闲》、1997年6月《歪点擒郎》、1997年8月《富家女》、1997年10月《点绛唇》、1997年12月《纯属意外》、1998年2月《我就是赖你,怎样》、1998年4月《这次来真的》、1998年6月《最好别爱我》;第五期:1998年10月《爱你的十个理由》、1998年12月《火焰解语花》、1999年2月《何妨错到底》、1999年4月《未曾相识》、1999年6月《红袖招》、1999年8月《逢魔时刻》、1999年10月《嫁祸》;第六期:2000年3月《轻掬你心》、2000年7月《旭日焚身》、2000年8月《水恋月》、2000年10月《倾星》、2000年12月《两小无嫌猜》;第七期:2001年1月《极恶梅关系》、2001年4月《心有所属》、2001年8月《不请郎自来》、2001年11月《城堡里没有公主》、2002年1月《喜言是非》、2002年4月《别让相思染上身》、2002年7月《记得当时年纪小》、2002年9月《妹妹》、2003年1月《怪丫头》、2003年2月《囚蝶》、2003年5月《当家主母》、2003年7月《今生注定》;第八期:2004年2月《迷路》、2004年4月《报恩那么难》、2004年8月《小鬼亮晶晶》、2004年10月《只求安心》;第九期:2005年1月《相思与君绝》、2005年5月《我的蓝》、2005年10月《珠玉在侧》
二、金兰山的人文景观
金兰山位于河南新县境内,与湖北木兰山并称姊妹山,是淮南鄂北著名的道教圣地。金兰山道观始建于宋,影响深远,观中太清宫、真武宫、灵官殿、财神殿、娘娘殿、玉皇阁、文昌洞分布罗列,朝拜者络绎不绝!更为奇绝的还是山上与道教故事相关的奇石,自然天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满了神秘感。
始祖相聚金兰山——山北麓有一狭长山谷人称“圣人谷”。谷中三尊巨石,二象人,一似鸟,俨然老子、关尹子和庄子。
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子的化身。天然巧合,让人遐想,道家始祖们云游四海,驰骋八极,相会此山,其缘与此山不及。道者言:“说出来的不是道,悟出来的才是道”。金兰山天然奇石向世人昭示了她丰厚的道教渊源和神奇玄妙。
圣人现身金兰山——老子其人扑朔迷离,高深莫测。世界著名文豪托尔斯泰坦言:“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史记》记载,孔子拜见老子之后,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金兰山确有奇石似鸟、似鱼、似兽、似龙,一字排列于山巅,似乎圣人老子现身金兰山!
文化彰显金兰山——金兰山是道教圣地,和谐社会也需要道的思想。当您走入金兰山的时候,到处可以看到“道”的思想,道教人物的身影,在这里,您的身心可以得到洗礼。国际研究公认:“道”将是21世纪“世界指导原理”。
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道的学说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最高智慧,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资源,也必将成为世界文明相互交融的凝聚点!”
当今世界,发展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指出“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说:“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可见,人类过去需要老子,现在需要老子,未来更需要老子!那么您就来金兰山,先来体会“道”的力量。
三、林语堂的书一共有几本啊?
1928:翦拂集 上海北新书局 1930:Letters of a Chinese Amazon and Wartime Essays(林语堂时事述译汇刊)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读本(三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英文文学读本(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0:开明英文文法(二册) 上海开明书店 1931:Reading in Modern Journalistic Prose(现代新闻散文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3:语言学论丛 上海开明书店
林语堂精选集
1934:大荒集 上海生活书店 1934:我的话上册(行素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5:开明英文讲义(三册)林语堂、林幽合编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First Series: 1930-1932(英文小品甲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The Little Critic: Essays, Satires and Sketches on China, Second Series: 1933-1935(英文小品乙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Confucius Saw Nancy and Essays about Nothing(子见子南及英文小品文集) 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 1935: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吾国与吾民) New York: Reynal & Hitchcock, Inc., (A John Day Book) 1936:我的话下册(披荆集) 上海时代图书公司 1936:A History of the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China(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别发洋行 1936: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7: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 Reynal & Hitchcoca, Inc., (A John Day Book) 1938: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The Modern Library 1939: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With Love & Irony(讽颂集)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0:Leaf in the Storm(风声鹤唳)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1:语堂文存(第一册) 上海林氏出版社初版 1942: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中国印度之智慧) Random House 1943:Between Tears & Laughter(啼笑皆非)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4:The Vigil of Nation(枕戈待旦)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7: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苏东坡传)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Chinatown Family(唐人街)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48:The Wisdom of Laotse(老子的智慧) Random House 1950:On the Wisdom of America(美国的智慧)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1:Widow, Nun and Courtesan: Three Novelettes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ed and Adapted by Lin Yutang(寡妇,尼姑与歌妓: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2:Famous Chinese Short Stories, Retold by Lin Yutang(英译重编传奇小说)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3:The Vermilion Gate(朱门) A John Day Book Company 1955:Looking Beyond(远景) Prentice Hall 1957:Lady Wu(武则天传)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The Secret Name(匿名) Farrar, Straus and Cudahy 1959:The Chinese Way of Life(中国的生活)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9:From Pagan to Christianity(信仰之旅)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0:Imperial Peking: Seven Centuries of China(帝国京华:中国在七个世纪里的景观) Crown Publishers 1961:The Red Peony(红牡丹)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2:The Pleasure of a Nonconformist(不羁)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3:Juniper Loa(赖柏英)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64:The Flight of Innocents(逃向自由城) G. P. Putnam\'s Sons 1965:无所不谈一集 台北文星 1966:平心论高鹗 台北文星 1967:无所不谈二集 台北文星 1973: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当代汉英辞典) 香港中文大学 1974:无所不谈合集 台北文星 1976:红楼梦人名索引 台北华冈 1978:《语堂文集》 开明 1986:《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 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1986:《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8:《中国人》(杂文集) 浙江人民 1988:《赖柏英》(长篇小说) 湖南文艺 1988:《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湖南文艺 2002:《圣哲的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京华烟云是谁的书
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著作书目:
《剪拂集》(杂文集)1928,北新
《新的文评》(评论集)1930,北新
《语言学论丛》1932,开明
《欧风美语》(散文集)1933,人间
《大荒集》(杂文集)1934,生活
《我的话》(第1卷,杂文集,又名《行素集》),1934,时代
《我的话》(第2卷,杂文集,又名《拙荆集》),1936,时代
《林语堂幽默文选》1936.万象
《生活的发见》1938,东京创元社
《新生的中国》1939,林氏出版社
《俚语集》(杂文集)1940,上海朔风书店
《第一流》 1941,上海地球出版社
《语堂文存》1941,林氏出版社
《中国圣人》1941,上海朔风书店
《中国文化精神》1941,上海国风书店
《讽颂集》蒋旗译,1941,国华编译社
《爱与刺》1941,明日出版社
《锦秀集》1941,上海朔风书店
《生活的艺术》1941,上海西风社
《有不斋文集》(杂文集)1941,人文书店
《雅人雅事》(杂文集)1941,上海一流书店
《语堂随笔》1941,上海人间出版社
《拨荆集》(杂文集)1941,香港光华出版社
《瞬息京华》(长篇小说,又名《京华烟云》)张振玉译,1940,上海若干出版社
《文人画像》1947,上海金屋书店
《啼笑皆非》1947(5版),商务
《林语堂散文集》1954,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无所不谈》(1一2集,杂文集)1969,文星书局;1—3合集,1974,开明
《平心论高鄂》(杂文集)1966,文星书局
《语堂文集》1978,开明
《林语堂经典名著》(1— 35卷)1986,台湾金兰文化出版社
《文人剪影》(散文集)与人合集,1986,重庆人民出版社
《中国人》(杂文集)1988,浙江人民
《赖柏英》(长篇小说)1988,湖南文艺
《人生的盛宴》(散文集) 1988,湖南文艺
林语堂语录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我的话》
彻悟与痛苦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吾国吾民》
稀罕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吾国吾民》
倘无幽默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倘无女子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金圣叹之生理学》
人之渺小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苏东坡传》
悠闲的情绪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快乐哲学
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商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
——《生活的艺术》
笔和锥
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
——《生活的艺术》
与古人面谈
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
——《生活的艺术》
警醒迟钝
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生活的艺术》
可怜的世界
……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生活的艺术》
最美的时候
一个女子最美丽的时候是在她立在摇篮的面前的时候;最恳切最庄严的时候是在她怀抱婴儿或搀着四五岁小孩行走的时候;最快乐的时候则如我所看见的一幅西洋画像中一般,是在拥抱一个婴儿睡在枕上逗弄的时候。
——《生活的艺术》
乘船的旅客
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间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热情加智勇
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生活的艺术》
死了三次
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生活的艺术》
旷达的幽默家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
刻板
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生活的艺术》
老年之美
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
——《生活的艺术》
不近人情
我所以反对独裁者,就因为他们不近人情。因为不近人情者总是不好的。不近人情的宗教不能算是宗教;不近人情的政治是愚笨的政治,不近人情的艺术是恶劣的艺术;而不近人情的生活也就是畜类式的生活。
——《生活的艺术》
旅行家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决不知道他往那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
——《生活的艺术》
蚕
一个学者是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他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生活的艺术》
和土壤相亲
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生活的艺术》
温饱黑甜
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
——《生活的艺术》
过客
我们对于人生可以抱着比较轻快随便的态度:我们不是这个尘世的永久房客,而是过路的旅客。
——《生活的艺术》
美人鱼
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The 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生活的艺术》
2007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在下可找到到电子书http://www.gy16.com/gy/ebook/1782.htm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关于金兰文化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