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艺术的设计作品(优秀艺术的设计作品图片)
大家好!今天让创意岭的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优秀艺术的设计作品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创意岭作为行业内优秀企业,服务客户遍布全国,相关业务请拨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录:
一、今天在西湖文化广场,看见名为俞斌浩的艺术家的展览,国画画的挺不错挺雅的大家有谁了解这个艺术家吗?
俞斌浩
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曾执教于浙江大学,并担任校长艺术特别顾问。
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俞斌浩自幼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笔墨相伴数十年,尤在近年艺术修为不断精进,其画作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寄兴写意,充满文人意趣。笔墨规尺,运思于缣楮之上,山水云烟、花卉鸟虫、树石、孤桥、垂钓、野渡、坐观、行吟,蕴禅思于其中,工拙纤丽,意旨高远,深受艺术爱好者及各藏家喜爱。
这次展览应该是在西湖文化广场的西泠艺苑吧,我也去看过,画的确实不错。价格看涨,哈哈。
二、如何准备一个优秀的平面设计留学作品集?
平面设计作品集制作需遵循的原则:
1、主题的内涵
平面设计学生有时候会陷入效果中,埋头于视觉和技术的提升,但其实平面设计只是方法,作品的思想性决定了作品的深度与广度。
这不仅体现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层面,更体现于学生如何通过对各个学科专业语言的理解与把握,表达自己深层的主题内涵与设计意图。它可以涉及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等方方面面。
2、个人色彩
你是谁?你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你自己?点子够不够多,够不够新...均在向考官展示你究竟是不是个可塑之才。可以在做作品集之前了解一下自己比较擅长的风格,比如扁平化、色彩浓烈的、简约风格的等等,在你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做到极致。
3、项目的多元性
平面设计现在有很多延伸方向,比如视觉传达、交互视觉语言等等。当然,你也可以做跨界设计,用不同的形式去展现作品。除非学校有明确的要求,你的作品集应该尽可能的包含几种不同的形式。比如绘画,照片,拼贴,装置,软件,动画视频等一系列的形式。
4、探索不同的风格
考官在翻阅作品集时,希望看到的是你自己独立探索的东西,你的作品集呈现的即是你的情绪,你的故事,你的情景...它应该是一切以你自己为出发点的感觉。多做试验,勇于尝试,用不同的美学风格去展示自己的技巧,兴趣和专长。美行思远建议
同学们在research过程中寻找的灵感不要过于抽象化,我遇到过一些学生自己都无法用中文描述自己的创作主题。每天世界上都有上千万个灵感被反复使用,同学们特别希望能够独树一帜,突出自己的个性,展现最新鲜的创意去吸引面试官。可是灵感只是你作品集中的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平均的分配精力到每个创作环节,重点展示整个development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头重脚轻,创作到最后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何况同学们还需要考虑一下,自己如果进入面试,到底有没有能力全程用英语把自己连用中文都表达不出的东西解释清楚。所以同学们一定要hold住全局,而不是贸然举鼎,格外大胆的尝试一些自己都控制不住的想法。灵感转化
明确创作主题之后,同学们需要开始通过创意绘画、拼贴、装置、材料等方式,将自己深入调研的结果初步予以视觉化,并在灵感转化的过程中,可以随即萌生出更NICE的创意,通过巧妙的方式来诠释主题。
设计制作前的流程主要考察的是大家对主题的认知程度、创意理念与思维活跃度。在这之后,考验的便是童鞋们多年的艺术设计硬实力——对平面空间、点线面、色彩的理解与运用。
在艺术留学平面设计作品集中,这些媒介形式是运用的最多的:Logo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
在草图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草图量要大,50个sample起,因为基本前10个想法基本都被前人玩过了。
2、草图形要准,虽然是将想法在纸上推演,但也不能过于潦草,容易出现画完一堆回头再看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在想什么,同时,造型准确、透视清晰也可以帮助方案进一步深化,为后面的工作打好基础。
3、除了草图之外,还可以通过折纸等简易模型方式测试自己的想法,推导可行性方案。
首先你可以去站酷看看。还有UI中国。里面有很多平面大神的作品。你可以看看你想去国外。我觉得你就做我们中国的平面的作品。不一定要做国外的作品。每个国家的审美不同。更何况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平面的。做合成的平面海报,一定要做些高难度的,质感很强的合成海报。合成的海报容易让你录用得分
1、做一套合成海报作品集
2、做一套插画作品集
3、做一套平常临摹好的平面作品集
三、图形设计的高级设计方法有哪些?
高级设计常用的8个技巧。01.对称很多人觉得对称构图很死板,这是一个误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通常是设计师把对称用错了地方,或者是图形本身不好看,其实对称是非常经典的一种形式,用好了会很高级,比如下面这些案例都使用了对称图形或对称构图。 使用对称时还需注意:1.各元素的布局要有节奏感,比如图形的排列呈方向渐变、大小渐变或重复排列等。 2.元素要足够丰富,太简单的对称图形难有高级感; 02.纯色背景虽然近几年很流行使用渐变色,但一些大品牌和设计大师仍旧更喜欢使用纯色来做设计,特别是用纯色来做背景,因为相较渐变色而言,单色给人的感觉更高级,这或许是因为其更平衡、更稳重的原因(不同的颜色的重量也不一样)。举个例子,下图两款元素和设计都是相同的,只是背景一个为纯色,一个为渐变色,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左图感觉更高级。 03.极简极简风格的设计容易产生高级感,这应该是能达成共识的观点,极简其实就是画面中的元素、字体、颜色、特效等要尽量少,而留白的空间要足够多。当然,极简设计远不止这么简单,否则人人都能做,优秀的极简设计产品本身或者主视觉图形一定要美观、精简、独特,排版和配色也很讲究。04.抽象很多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就很抽象,很难一眼就看明白它们在说什么,所以艺术给人的感觉很高级,设计作品也同样如此,使用抽象手法来设计图形、表现设计主题,通常会比具象的表现手法更高级,这是招贴海报和logo设计惯用的手法。由于抽象图形不好理解,所以在设计调性的把握上一定要十分准确。 05.使用面瘫模特大家应该都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时装秀上的模特都是喜欢板着一张脸,还有一些时尚杂志上的模特姿态会很僵硬或者很扭曲,这让人很莫名奇妙,但视觉上确实会比咧嘴大笑或者姿势很随性的模特感觉要更高级,这或者是因为不接地气的原因吧。 06.重复重复的手法也容易营造高级感?是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奢侈品的花样。重复之所以可以产生高级感是因为,通过重复排列元素可以产生节奏感以及大量的细节,并且画面会有很强的统一性。 07.黑白灰搭配无论每年的流行色如何变,黑白灰永远都不会过时,颜色对设计的气质有很大影响,搭配不好就容易俗,而黑白灰是一组很完美的色彩搭配,不仅不会难看,还会因为其独立于花花视界之外而显得脱俗、高级。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极简设计,即把颜色删减到没有颜色。并且,巧妙运用图形的轮廓以及黑色的色值,同样可以设计出丰富的层次和体积感。 08.体现民族文化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也可以提升设计的高级感,当然,不是简单地加几个现成的传统元素,而是要在设计概念中融入传统文化,并且要将这些民族元素进行现代化的处理或者再创作,否则设计不但不会有高级感,还会显得很俗气。09.复古风无论是服装设计行业还是建筑、装潢设计行业,都时不时会刮一阵复古风,平面设计也同样如此,复古意味着经典,也就意味着高级,所以我们会看到,有很多走高端路线的品牌的设计喜欢使用复古风。 显然,并不是用了以上技巧就能做出高级感,也并不是没有以上这些特点的设计就不高级,设计的气质是由设计的各个要素共同决定的,所以只有我们多看、多尝试、多总结,才能找到更多做出优秀设计的方法。
四、CD唱片封面设计的特点
1.设计空间小
在CD唱片诞生之前胶片唱片一直占据唱片市场的主流,尽管它们的封面设计上与CD唱片封面设计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但CD唱片封面的尺寸是12.5cm*12cm,而胶片唱片的尺寸是CD唱片的几倍大,可设计的空间比CD唱片多出很多。在CD唱片的封面上不仅要十分准备的体现出唱片的名称、歌者的名字、主题图等基本信息,还要针对不同的音乐类型或者是歌手的特质去设计和编排图形和文字,所以要想在一个小小的CD唱片封面空间里做好充分的设计,达到宣传的目的,其难度要比以往的胶片式唱片要大得多。
2、艺术性强
尽管CD唱片封面设计是音乐派生出的衍生物,和商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许多CD唱片封面设计的商业味道十足,但是抛弃商业上的浮躁,也还是有许多优秀的CD唱片封面设计作品。它们在追求商业效果的同事也重视与艺术结合。很多成功的CD唱片封面设计都注以富有显著艺术特征的摄影作品,充满个性的写实绘画作品,表现力十足的抽象手绘涂鸦等。
三、CD唱片封面设计的尺寸
常规CD盒的纸面尺寸:主封面在左边尺寸:宽是125MM在左边有3MM的出血,高是126,上下各有3MM的出血。副封(主封面的右边的画面):宽高的尺寸同左,但出血位在右边。底纸尺寸(不包括两折边的):宽138MM不用出血,高124MM,上下各有3MM出血底纸的两折边的尺寸:有效尺寸为宽为7MM+3MM出血(注意一个在左一个在右),高为124MM,上下各有3MM的出血。
关于CD唱片封面设计的特点,青藤小编就和您分享到这里了。如果您对页面排版、网站设计、图像处理等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平面设计的素材及技巧等内容,可以点击本站的其他文章进行学习。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CD唱片封面设计的特点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以上就是关于优秀艺术的设计作品相关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如有更多相关问题,您也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进行咨询,客服也会为您讲解更多精彩的知识和内容。
推荐阅读: